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五篇范文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五篇范文



第一篇: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一,填空题

1、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 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2、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评估的原则。

3、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 小时内完成。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5、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治疗方法包括: 治疗、治疗和 治疗。

6、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爆发痛的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前24小时用药总量的。

7、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此称为。

8、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 mg/d,对乙酰氨基酚 mg/d,塞来昔布 mg/d。

9、口服吗啡的大剂量标准是 mg/d,超大剂量标准是 mg/d。

10、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使用口服即释吗啡片滴定的初始剂量为 毫克/次。

11、某癌痛患者经疼痛评估,NRS评分为7分,需剂量滴定,予口服即释吗啡片10mg,60分钟再次NRS评分为7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 mg,若再次NRS评分为4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 mg,若再次NRS评分为2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 mg。二,选择题

1、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

A肿瘤相关性疼痛、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因素性疼痛;

B肿瘤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相关性疼痛; C肿瘤相关性疼痛和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2,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A伤害感受性疼痛及非伤害感受性疼痛

B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非神经病理性疼痛 C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3,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那些方法。()

A数字分级法(NRS)和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 B数字分级法(NRS)和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C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4,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时,疼痛程度为中度疼痛时对应的数字应该是()

A:3---5分 B:4---6分 C:5---7分 D:6---8分 5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A:便秘、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B:便秘、恶心、呕吐和过度镇静。

C: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6有关杜冷丁不正确的描述()A:杜冷丁又称哌替啶。B: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

C:去甲哌替啶的半衰期为13-14小时。D:止痛强度为吗啡的10倍。E: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7疼痛评估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医护人员应相信病人的主诉。

B:病人陈诉、医生引导、家属帮助三者结合。C:查体要注意神经、肌肉体征。D:患者精神状态不在癌痛评估的范畴。E:评估包括促发因素、疼痛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缓解和加重因素等。8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对疼痛的评估(性质和程度)应以病人描述为主。B:对疼痛的评估(性质和程度)应由医生根据临床判断。C:癌症病人合并的抑郁情绪不会加重疼痛。D:尽管癌痛的原因有多种,但在癌痛病人仅具备一种疼痛原因。

9癌痛病人使用麻醉药物控、缓释制剂时,每次门诊处方量不得超过的常用量为()A:10天。B:5天。C:7天。D:15天。

10三阶梯止痛治疗中第一阶梯用药特点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主要为非甾体类镇痛药。B:对中度疼痛亦可能有效。C:具有封顶效应(天花板效应),不能无限增加剂量。D:治疗中,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无效应更换另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

11通过非药物治疗能使疼痛缓解,其方法包括()A:按摩、冷热敷。B:沐浴、体位指导。C:分散注意力和放松训练。D:针灸或指压按摩。E:以上均可以。12口服吗啡与非胃肠道给药的等效剂量比是:()A:1:2。B:1:3。C:1:5。D:1:10。

13某癌痛患者经剂量滴定,前24小时即释吗啡用量为皮下注射共40mg,转换成羟考酮控释片应为()

A:30-50mg/d。B:60-80mg/d。C:90-100mg/d。D:110-120mg/d。1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爆发性疼痛时,可加大缓释吗啡剂量处理。

B:如果缓释吗啡未能完全控制疼痛,可以增加给药频率。C:吗啡镇痛剂量受药典“极量”的限制。D:吗啡在癌痛治疗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便秘。

三、是非题(将正确的√,错误的×)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

3,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和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等。()

4,癌痛全面评估是指对癌症患者疼痛病情及相关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应当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全面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在给予止痛治疗3天内或达到稳定缓解状态时进行再次全面评估,原则上不少于2次/月。()

5,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2400mg/d,对乙酰氨基酚2000mg/d,塞来昔布400mg/d。用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止痛效果,但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

6,阿片类药物是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

7,长期用药阿片类止痛药时,首选口服给药途径。()8,预防和处理阿片类止痛药不良反应是止痛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9,疼痛滴定的目的是确定药物达到治疗窗的负荷和维持剂量,避免过高药物浓度的副作用和过低浓度的无作用。()

10,在预防性处理阿片类药物副反应便秘时,当阿片类药物剂量增加时,不用增加缓泻剂的剂量。()

11,阿片耐受患者是指未长期接受阿片类镇痛药物作为每日基础用药的患者。()12,有关阿片类药物剂量换算,芬太尼透皮贴剂μg/h,q12h剂量=1/2×口服吗啡mg/d剂量。()13,阿片类药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当肾功能不全时不用考虑减量。()14,中、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是阿片类药物。()15,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过程中便秘副作用会持续存在。()

16,不同种类吗啡类缓控释制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联合用药能提高止痛疗效。()答案

填空题:1,25%;60%-80%;1/3。2,常规、量化、全面、动态。3,8 4,口服给药、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5,病因、药物止痛、非药物 6,10%-20% 7,剂量滴定 8,2400、202_、400 9,300-599、>600 10,5-15 11,15-20、10、0 选择题:1,A;2,C;3,C;4,C;5,B;6,D;7,D;8,A;9,D;10,B;11,E;12,B;13,B;14,D;

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二篇:癌症疼痛

癌症疼痛

机制:一.肿瘤自身因素导致的癌性疼痛:机械压迫,神经体液机制 骨痛:(1)肿瘤对疼痛敏感的骨膜的侵犯所致(2)肿瘤侵犯骨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

神经介导性痛和外周神经痛:压迫或浸润神经及神经轴索破裂引起的神经性疼痛 内脏痛:(1)肿瘤浸润空腔脏器导致的牵拉膨胀痉挛等(2)浸润实质脏器所致包膜的扩张以及内部出血

侵犯血管结构:浸润和阻塞血管淋巴管产生一系列病变如静脉充盈,组织水肿,血管周淋巴管炎,局部缺血,反射性血管痉挛,从而引发弥散的不固定的疼痛。侵犯粘膜表面:引起炎症,溃疡或坏死

二.癌症治疗导致的疼痛:手术,放化疗引起的疼痛 副癌疼痛综合症: 疼痛 副肿瘤性疾病

肌痛 皮肌炎,心肌病,多发性肌炎

关节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肌痛性风湿病 骨痛 肥大性骨关节病(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缺血性疼痛 血凝固性过高(血栓栓塞现象)

临床表现:患有恶性肿瘤并自感疼痛

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姑息性药物止痛,采用三阶梯镇痛疗法:(1)非阿片类药

若疼痛不缓解或加重(2)弱阿片类药 若疼痛不缓解或加重(3)强阿片类药

在治疗癌统急症时,静脉内给予阿片类药物的基本原则是逐渐增加药物的剂量直到疼痛消失。主要以病人的主诉来指导用药。初识剂量的参照标准是静脉10mg吗啡,患者通常在5min内感到起效,10~15min达高峰,初始计量后每10min重复给药一次,剂量是首剂的20%~100%。对于耐受阿片类药物的患者首剂根据其常规计量而定,先累加以往24小时口服剂量的总和,如需要,可换算成吗啡的等价药量,由于口服药物存在受过效应,可将总剂量除以3得24h用量,然后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首剂为24h剂量的5%~15%。

一旦患者舒适后,在输入基础剂量阿片药物基础上,可由病人自控给予辅助剂量,疼痛缓解充分稳定后,可将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其他还有神经阻滞法,神经破坏术及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附:常用阿片类药物 药物 剂量 服药时间 轻中度疼痛:口服给药 可待因 60mg q4h 氧可酮 10mg q4h 中重度疼痛:口服 即释吗啡 30mg q4h 控释吗啡 90mg q12h 氢吗啡酮 8mg q3h 左吗喃 4mg q6h 美沙酮 5mg q8h 中重度疼痛:透皮给药 芬太尼 100微克 q72h 中重度疼痛:持续静注/PCA 吗啡 2.5mg/h(60mg/d)氢吗啡酮 0.5mg/h(12mg/d)左吗喃 0.3mg/h(8mg/d)美沙酮 0.3mg/h(8mg/d)推荐药物:轻中度:可待因,氧可酮

中重度:吗啡,氢吗啡酮,美沙酮,左吗喃,芬太尼,氧可酮

不推荐药物:丁丙诺啡,环丁羟吗喃,地佐辛,纳布菲,喷他佐辛,哌替啶

第三篇:癌症的疼痛所在

癌症的疼痛所在对癌症患者来说,最难以忍受的不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最恐惧的也并不是死亡,仍然是疼痛。因此在肿瘤患者中常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疼痛。

现象“我不怕死,但我怕疼”

在各大医院的肿瘤科,经常可以听到病人的痛苦呻吟。“疼起来简直无法形容,常人根本无法想象”“这种疼,令人痛不欲生,就想死”“这不是单靠意志就能忍受的,它比死亡更让人恐惧”„„肿瘤患者的心声,透出他们的心身备受癌痛的折磨。

老刘也是众多癌症患者中的一位,自从被确诊晚期肝癌以来,乐观坚强的老刘从来没想到放弃,可如今,他竟然有爬上医院顶楼一跃而下,了结余生的念头。这一切的改变,只缘于两个字——疼痛。“那种疼痛无语言状,一会儿像有刀子在肚子里割,一下一下,痛得入心入肺,一会儿又像有千万条虫子钻进了身体,又麻又酸。死亡只是一瞬间,而疼痛却是没完没了。说实在的,我真的不怕死,但我却受不了疼。”“临床上,很多患者在疼痛加剧时想以死解脱,向医生请求‘安乐死’。而当疼痛明显缓解得到有效控制时,又重新燃起希望,再次鼓起抗肿瘤的信心和勇气。可见,除痛治疗是多么重要。”肿瘤专家指出,只要合理、规范地进行除痛治疗,80%-90%的晚期癌症患者无需忍受疼痛的折磨,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数据60%以上肿瘤伴随疼痛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该比例高达80%,且以中、重度疼痛为主。

癌痛是由于恶性肿瘤破坏患者机体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由于各种原因,癌痛的发生率很不相同,骨癌为85%,口腔癌为80%,泌尿系统肿瘤为70%,乳腺癌为50%左右,肺癌为45%,淋巴系统肿瘤为30%左右,多发于中、晚期癌症。尤其是肝癌、肺癌、骨癌和引发了骨转移的癌变病人会痛得十分厉害。

七成癌痛病人默默忍痛

由于很多人存在“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尤其晚期患者,疼痛必不可免”“癌

痛治疗也就是吃吃药、打打针,对付对付,没什么好办法”等错误认识,约70%的癌痛患者并未接受规范化除痛治疗,在“对付式治疗”或干脆不治疗中默默忍受着剧痛。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有上百万肿瘤患者遭受癌痛折磨,其中30%至45%为严重疼痛。

从科学角度看,不止痛对于晚期的癌症病人来说才是一种自我残害,尤其是那些因为疼痛而无法正常饮食和睡眠的病人来说,长此以往身体抵抗力急剧下降,癌症势必进一步恶化。

逾一成非专科医生不知止痛原则

据了解,治疗癌症疼痛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为药物疗法。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医生或癌症病人对药物止痛不了解。

如一项调查发现,对中重度疼痛病人进行止痛治疗时,有13.25%的非肿瘤专业医生首先选用杜冷丁。但杜冷丁的止痛作用为吗啡的1/8,止痛时间只能维持两个半小时至3个半小时。而且该药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有中枢神经毒作用的物质,癌症病人在大剂量用此药后必然会造成积聚,出现中毒,可出现震颤、幻觉、抽搐、肌痉挛和癫痫发作。因此,杜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止痛。专家介绍说,应用止痛药时要注意:应从最简单的剂量方案及创伤最小的止痛疗法开始;最好口服,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直肠或经皮下给药;患者出院后应给予书面止痛治疗方案。

第四篇:治癌症疼痛秘方

治癌症疼痛秘方

31.1 止痛搽剂

【来源】陈晓平,《千家妙方·下》

【组成】硼砂10克,枯矾15克,冰片45克,95%酒精500毫升。

【用法】先将冰片溶化于酒精内,后再投入硼砂、枯矾,混合后即可外用(放置时间越久,则效果越好)。在癌瘤引起之疼痛部位擦用,每日应用次数视病情而定。【功用】理气,通瘀,止痛。【主治】晚期癌瘤疼痛。

【疗效】临床应用于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癌瘤的止痛效果较满意,一般擦用一次可止痛6~8小时,晚期病人则可止痛2~3小时。肺癌、肝癌等癌瘤引起的疼痛效果较差。

【附记】本方乃为家传方。经长期应用,证明确有对晚期癌瘤病人止痛的效果,减少病人的痛苦,但不能达到治疗癌瘤延长病人寿命的效果。

31.2 姜桂行气方

【来源】胡安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姜黄、枳壳、桂心、当归、红藤、厚朴、蜈蚣、郁金、柴胡、丹参各30克,制南星、半夏、大黄各18克,白芍60克,炙甘草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5~15克,日服2~3次,以黄酒送服。【功用】化痰散结,理气化瘀,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当归、桂心、姜黄、丹参、大黄温经、活血、止痛;枳壳、厚朴行气消胀;柴胡、郁金疏肝理气;南星、半夏、蜈蚣化痰散结;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化瘀、散结止痛之功。【主治】肝癌疼痛。

【疗效】治疗肝癌疼痛44例,治疗2天后疼痛消失者9例,3天后疼痛消失者14例,4天后疼痛消失者10例。

【附记】用法中,所服剂量、次数、药引(黄酒)为笔者拟加。笔者应用,依本方加元胡30克,麝香1.5克,用如上法,用之临床,止痛效果有所提高。

31.3 四黄止痛方

【来源】方松韵,《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大黄、姜黄、黄柏、皮硝、芙蓉叶各50克,冰片、生南星、乳香、没药各20克,雄黄30克,天花粉10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取本药适量,以凉开水调和成糊状,外敷于肿块处,并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用】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大黄、黄柏、芙蓉叶、姜黄、冰片清热解毒;生南星、天花粉、雄黄解毒消肿;皮硝软坚散结;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诸药相配,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故对于瘀热邪毒所致肝癌疼痛有止痛效果。

【主治】肝癌疼痛。

【疗效】治疗13例,均有不同程度止痛效果。

31.4 冰片藤黄方

【来源】管寄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冰片、藤黄各3克,麝香0.3克,生南星20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为细末再混匀备用。上为1次量,以醋酒各半调和成糊状,外敷疼痛处。【功用】解毒散结,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麝香、冰片芳香走窜,行气止痛;藤黄、南星化痰散结、解毒消肿。诸药配合为用,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对痰毒凝滞所致的胃癌等癌瘤疼痛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主治】癌症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均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第五篇:疼痛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诊疗范围、诊疗规范

疼痛科工作制度

一、据医院要求,疼痛科每周设全天无假日门诊。

二、按照医院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不得无故不到岗、脱岗和空岗,否则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三、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四、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五、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合理收费。

六、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七、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和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八、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科工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九、上班后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十、对进修、实习医师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疼痛科工作原则

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疼痛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专业工作原则。

一、七禁

1.禁给全身严重感染者(菌、毒、败血症)选用神经阻滞疗法。

2.禁给皮肤或深层组织有感染者作相应部位的治疗操作。3.禁给白血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椎管内治疗。4.禁给身体极度衰弱和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5.禁给肿瘤患者早期采用神经阻滞镇痛,以免延误病情。6.禁忌同时阻滞双侧神经节。7.禁忌给肿瘤本身发生在脊髓或椎体的患者行椎管内治疗。

二、八不

1.不勉强患者作治疗。2.不给患者交待清楚不操作。3.精力不集中不操作。4.不明确诊断不治疗。5.不在疲劳时进行神经阻滞。6.不轻易采取神经破坏疗法。7.条件不具备,不追求高难度技术操作。8.急救措施不落实不操作。

三、十四要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2.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安全第一。3.业务操作技术上遇有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时绝不可回避,勉强操作,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4.要选用无创、微创、轻创、重创的治疗原则,尽力提高疗效,减少病员痛苦。5.要选用简单有效的处方组合。6.要熟悉常用局麻药的剂量、浓度、比重和复合剂的药理作用。8.根据病情要选用你最熟练的操作技术予以治疗,2 重要部位不能过多穿刺。9.注射时要反复抽吸,针头如有移动,都要认真实验,以防药液注错部位引起不良后果。10.要熟知各种神经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证和预防措施。11.要熟悉和掌握麻醉意外和心肺复苏的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12.要严密观察有治疗反应的病人,直到安全离院。13.反复运用原疗法效果不佳时,要善于运用综合疗法,以提高疗效,不可过度追求单一疗法。14.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信息不断与外界交流,吐故纳新,充实扩大本专业内涵,促进专业发展。

疼痛门诊工作制度

1、疼痛门诊是在麻醉科主任领导下由专职医师负责的临床诊疗专科。

2、疼痛门诊工作必须具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的高年资医师承担诊疗业务。治疗工作必须有二人以上参加。医师相对固定,可定期轮换。必须保持疼痛诊疗业务的连续性。门诊应有固定的开设时间。

3、疼痛门诊应保持整洁的候诊和诊疗环境。

4、对病人和蔼亲切,认真解答疑问,注意鉴别病人心理障碍、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注意保护性医疗。

5、病史力求详细,病历书写要真实、完整,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项目。必要时查阅病人的过去医疗档案,防止误诊、漏诊。

6、疼痛门诊登记本要求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诊断、治疗方法和3 效果等,以备随访。

7、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效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均须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征得同意,必要时签字为证。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酌情修订和重订治疗方案。

8、接受各种治疗的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和病情必须留观到无全身反应和无神经系统障碍时才可以离院,遇有疑难病例(或操作)和意外时,须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请示,并严格执行上级医师的医嘱。

9、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必要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修订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或二次复诊不能明确诊断或操作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疼痛门诊管理制度

疼痛诊疗是麻醉科业务范围之一,麻醉科设立疼痛门诊充分反映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疼痛门诊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的高年资麻醉科医师承担,医师相对固定,可定期轮换,以保持疼痛诊疗业务的连续性。必要时可增设护士1~2人。

3、门诊应有固定的开设时间,开诊时间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

4、疼痛门诊应分别设置诊察室和具有无菌条件的治疗室,必要时建立观察室或若干观察床。诊疗环境应保持整洁、清静。治疗室应按院感管理规定定期进行灭菌消毒。

5、疼痛门诊必须配备专供治疗和急救的药品和器械。做好药品和器械的整理、增补、保管和维护工作,保证齐全、完好、有效、功能正常。

6、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和蔼亲切,认真解答疑问。关注病人心理障碍、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等情况。结合诊治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有利康复。

7、病史采集、病历书写、门诊登记等医疗文书,按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2_〕11号)规定遵照执行。

8、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效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均须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征得同意。实施神经阻滞和微创治疗时应签署《疼痛治疗知情同意书》。

9、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演变情况和治疗效果,治疗后对患者要观察15--30分钟,留观到无全身异常反应和无神经系统障碍时才准许离院。

10、遇有疑难病例或操作意外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及时处理。

11、接受各科的会诊邀请也须遵循上述规定,并合理收费。

12、对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按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疼痛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并戴口罩,非工作员禁止入内。

二、治疗室的陈设要简单整齐,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三、小药柜内常备药如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清毒药、剧毒药等要分别保管,标签要清楚,并有黑、红、蓝、黄、白区别,以免误用。

四、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严格区分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无菌日期,超过规定无菌时间者(高压灭菌消毒夏天1周、冬天2周),应重新消毒。

五、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做到一瓶一钳。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过的注射器及一次性材料要随手清理、浸泡和清点收存,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七、毒、麻、剧药和贵重药要有专人加锁保管,要认真交接班,做到不丢失、不损坏。

八、器械、物品要摆放整齐,要定量、定向、定位,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九、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日定时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一次,每周进行乳酸熏蒸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并认真作好消毒登记工作。

十、每位病员治疗前,施术者都应向其家属交待清楚病情,治疗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认真填写施术同意书,患者同意家属签字后方可施术,并于术前作好登记工作。

十一、室内无菌容器每周高压消毒一次,用过的注射药液、生理盐水必须注明打开时间。

十二、施术前认真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不得违犯。

十三、如遇病员有治疗失当或严重反应时,施术者应认真观察处理,直至病员恢复至正常状态时才可让病员离院。

十四、按医院要求定期进行必要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如:消毒液、空气、棉签、手套等,以保证无菌工作质量。

十五、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含注射器、针头帽、穿刺包等)医用垃圾要入袋分类管理,以便妥善处理。

疼痛科治疗室查对制度

一、注射治疗前必须严格三查七对制度。1.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2.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诊断,对手术名称及部位。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数量、种类、生产日期,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混浊、絮状物、安瓶有无裂痕破损、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好药品必须经过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病员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才可使用,用后保留安瓶,以便查对。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六、利用器械作治疗时,要认真检查穿刺包、手术包、手套是否合适,包内无菌指示卡是否变色,消毒是否过期,器械消毒液(含镊桶)是否需要更换,空气是否消毒。

七、急救物品每月检查一次,其内容包括:喉镜亮否、气管7 导管状态、吸引器、吸引管、氧气系统、麻醉机或呼吸器等功能是否良好,必要的急救药品是否能手到即来,输液的全套装置是否型号齐全。常规备用的少量液体每日检查一次,并注意定时更换。

八、作任何注射治疗时,必须争得病人同意才能实施,否则不能强行注射,作特殊部位(如蛛网膜下腔、卵圆孔、胸腹交感神经等)穿刺注射时,不但病人同意,并且家属签字,方可进行!

疼痛科主任职责

1、在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全程负责本科室的诊疗工作。组织、指导急、危重病例的抢救及疑难病例的处理,主持重大手术前讨论、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指导本科室各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书面计划(报医务科备查)及培训记录。

3、贯彻执行医院布置的各项医疗任务,制定本科工作规划、计划,并按工作制度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对完成情况作好记录备查。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妥善安排对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对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5、完成好院领导或职能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6、负责对本科室医疗仪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管维护。

7、按时出专家门诊,安排好本科门诊日常工作。

8、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新的诊断技术不能少于一项/每年。事前有报告(报医务科),事后有论文发表。

9、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职业医师法》、《三级医师负责制》等规章制度,执行各项相关技术规程。

10、指导下级医师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11、配合医务科做好临床医生实践性、经验性、知识性的培养工作。

12、酉己合医务科抓好病历质量考核。

13、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有效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疼痛科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医疗技术、教学、科研、预防工作上,对本科各岗位医师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业务考核和理论的提高,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2、制定本人及本专业组的工作计划、科研课题设计,并参加科研及论文书写,按期总结汇报,向科主任提出有关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人员培训等意见。

3、参加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及院内、外会诊工作,应用医9 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4、按时查房,对新入院患者及时做出诊疗意见,参加和指导急、危、重、疑难、特殊患者诊断、治疗和解决重大拯救方案,主持疑难病例会诊和术前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5、指导和培养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教学指导和培养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等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6、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主治医师、临床医师、进修医师完成临床医疗任务和科研课题。

7、督促检查下级医师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

8、协助科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医德医风建设、完成科主任下达的各项医疗数量和质量指标。

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把好本科或本专业专科的质量关。领导下级医师的诊断、处理、手术和其他技术操作,帮助解10 决难题。提高下级医师的诊治和操作水平。

2、负责门诊、病房、出诊、会诊、值班、查体等医疗任务。亲自参加或主持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主任医师和担任科主任或业务副主任的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或重点查房二次。并随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指导病房医疗工作的改进。

3、督促下级医师贯彻包括处方、入院、分科、会诊、医嘱、病案书写、医疗统计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和医疗操作规程。

4、从事并指导本科或本专业专科的临床研究,本人每年至少完成一篇(部)有质量的论文(著作)和一篇译文。

5、在本院医生较少的情况下,要兼做一部分下级医师的工作。

疼痛科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疼痛科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应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病程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加书面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及下班前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13 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的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疼痛科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院长或医务科领导下,负责门诊护理、护理教学和科研,以及护理管理工作。

2、负责本院护理工作计划和护理质量监测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检查和总结。负责护理人员的排班。

3、负责各诊室开诊前的准备工作。经常深入各诊室检查护理质量,进行业务指导,解决护理技术的操作难题。

4、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本院护理人员技术训练和考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科研,撰写学术论文。

6、负责组织病区被服和治疗所需用品的计划请领、登记、统计工作。

7、掌握护理人员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负责院内护理人员工作的调配。

8、督促卫生员保持门诊的整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9、及时完成院长临时交办的任务。

疼痛科护士岗位职责

1、每日按时上、下班,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挂牌及穿工作服上岗、穿戴整洁、态度和蔼、医疗用语规范、服务主动、热情。

2、必须熟悉各种注射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掌握发生药物过敏的急救方法。

3、经常检查注射治疗室的必备器具、物品及急救药品等,确保有效、足量。每日做好注射(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敷料、器械要严格消毒备用。

4、要经常巡视病房,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医师报告。

5、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制度。

6、注射(处置)严格按医嘱执行,严密观察注射(处置)后的情况,发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等意外,要立刻报告医师,并进行处理,全力抢救。

7、认真书写护理文书。及时记录医嘱执行及处置情况。静脉点滴要抄录输液单挂在患者的输液架上,分步及时消耗,点滴完毕后,输液单要保存七天。

8、治疗结束后,要及时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室内外及工作台面干净、整洁。

9、治疗室的医疗废物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按时销毁,一次性注射器具及针头用完后立即进行毁形处理。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注射药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和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疼痛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及部位 找出疼痛的原因,以免误诊,延误治疗,如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急腹症腹痛,需进行针对性处理,并报告医师。对所存在的疼痛应了解以下诸点:①疼痛部位是否明确和固定;②疼痛的性质:钝痛、刺痛、烧灼痛或绞痛等;③疼痛起始时间;④引起疼痛的原因;⑤疼痛持续时间、规律性、痛点有无转移、放射;⑥疼痛程度有无变化;⑦患者的习惯、嗜好、性格等可能是引起疼痛的客观因素;⑧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如何,过去经历的疼痛是如何减轻的,用过何种治疗方法,效果如何。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合理疼痛护理方案。

2、心理护理 ①护理人员首先要和患者建立感情,取得信任,稳定其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心理。②护士应同情、安慰和鼓励患者,告诉其疼痛原因和克制疼痛的方法。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③可与患者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或能引起患者注意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娱乐活动,消除寂寞感,把集中在疼痛上的注意力,分散和转移至其他方面。④对心因性疼痛,可采用以下措施:言语诱导——对目前采用的治疗,用恳切的言语暗示诱导,使之产生肯定心理定向;安慰强化——将现有治疗作为安慰性治疗,最后用效果扩展诱导患者在治疗后产生疼痛消失感;感觉体验——最后使患者发展成自我暗示。

3、药物治疗 ①止痛药物种类很多,但不能随便应用,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成瘾性镇痛药有吗啡、芬太尼、双氢埃托啡、强痛定、哌替啶、匹米诺定(去痛定);不易成瘾的镇痛药有镇痛新、丁啡喃(botorpanol)和叔丁啡(buprenorphine)、曲马多、平痛新等;②药物治疗的同时仍需精心护理、安慰、疏导,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增强药物的镇痛作用(强度和时间);③注意长期应用镇痛药的副作用,如解热镇痛引起的胃出血等。

4、针刺治疗 如针刺合谷、足三里等。

5、按摩 通过按摩体表某一部位,使体表触摸感觉的传入,抑制疼痛的传入和感觉,也可做相关穴位按摩,训练患者自己进行。

疼痛科医疗操作规程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进行过必要的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好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操作者及助手,必须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生在场指导。

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姓名、操作种类、部位。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必要时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清洁盘的准备:内盛高效碘一小瓶、75﹪酒精两小瓶。敷料罐一个(内盛棉球)短镊子一把(置于器械液中)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无菌手套一副。操作要求: 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用肥皂水洗净、剃去毛发。

(2)用高效碘以穿刺(注射、切开)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涂擦,待干后,以75﹪酒精脱碘。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按上法重新消毒。

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操作中应密切关注患者面色、表情、呼吸、脉搏等,有不良反应应停止操作,并予相应处理。

5)操作后常规敷裹:操作后于操作部位以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再用胶布固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