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_中国大连第三届国际海洋技术大会
展会范围
大会主要内容有:绿色造船技术最新进展、造船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发展机制、下一代绿色船只和浮游建筑物、绿色商用船、船只保养与维修、船只检测,注册和分级、海洋表面和水下技术、管线和提升技术、新型近海地球物理学技术、航海术与配置、水下声学和声波海洋学海洋遥感,光学,成像和视频技术、海洋遥感,光学,成像和视频技术等。
展会介绍
在202_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透露,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的总产量已经近20年位居世界首位。从202_年起,我国不仅是航运大国、海洋大国,更跃居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尽管我国船舶工业在总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在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还不是造船强国。“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202_中国大连第三届海洋技术大会是一次海洋科技的专业性会议,以“迈向绿色船舶技术和海洋运输”为主题,云集商界精英、投资人、决策者、科学家、研究者等海事科技领域的专家,讨论最新的海洋科学与技术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大会主要内容有:绿色造船技术最新进展、造船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发展机制、下一代绿色船只和浮游建筑物、绿色商用船、船只保养与维修、船只检测,注册和分级、海洋表面和水下技术、管线和提升技术、新型近海地球物理学技术、航海术与配置、水下声学和声波海洋学海洋遥感,光学,成像和视频技术、海洋遥感,光学,成像和视频技术等。
组织信息
主办单位: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 中国渔业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中国休闲垂钓协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大连市分会
承办单位: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辽宁省航海学会 辽宁省船东协会
大会亮点
海事技术领军人物演绎主题论坛
覆盖海洋海事科学各研究领域的16个分论坛
150场包含了当下海洋海事科学与技术最热门话题的专业演讲 30多个海事技术海报展示
30多个公司相关产品及服务项目展示
200多位来自于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大学,协会及公司人员参会
中国著名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的科技之旅
科技论坛
论坛一: 绿色造船技术最新进展
论坛二: 造船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发展机制 论坛三: 下一代绿色船舶和浮游建筑物 论坛四: 绿色商用船
论坛五: 船舶保养与维修
论坛六: 船舶检验,登记和入级 论坛七: 用于海洋运输的海洋能源
论坛八: 海洋表面和水下技术 论坛九: 关于分析流体弹性技术 论坛十: 管线和提升技术
论坛十一: 新型近海地球物理学技术 论坛十二: 航海术与配置
论坛十三: 水下声学和声波海洋学
论坛十四: 海洋遥感,光学,成像和视频技术 论坛十五: 海洋观察平台,系统和测量仪器 论坛十六: 新型海事仪器和设备
著名演讲人
Eng.Andrea Frabetti 博士,意大利Ferrettigroup公司主管 John D.Hicks 博士,美国劳氏船级社迈阿密客船支持中心副会长 Andrzej Felski 博士,波兰Polish Navigation Frum董事 Pedro A.Prieto 博士,西班牙AEREN石油峰值研究会副会长 Earl Horntvedt 博士,美国TekNet公司总裁
Hojin Lee 博士,韩国广播通信收敛研究实验室高级副总裁 Eirik Lutnaes 博士,挪威OceanSaver AS公司销售经理 John Erik Hagen 博士,挪威国际海事组织电子导航项目组主席 Peter McNulty 博士,美国NEI大型商船压舱水处理系统总裁 Brent Perry 博士,加拿大Corvus Energy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Kjell Aleklett 博士,瑞典石油天然气极限用量研究协会会长 Aage Bjorn Andersen 博士,挪威OceanSaver公司高级副总裁 James A.R.McFarlane 博士,加拿大海底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Song K.Choi 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 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渔业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中国休闲垂钓协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大连市分会
会议协办单位
辽宁省航海学会 辽宁省船东协会
第二篇:202_中国大连首届国际海洋渔业大会著名演讲人及大会议题
202_中国大连首届国际海洋渔业大会
著名演讲人
Ernest D.Papadoyianis先生,美国Organic Nutrition有限责任公司主席
Charles Gregory Lutz博士,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
Konstantinos I.Stergiou博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鱼类实验室主任
Sandra E.Shumway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
Captain Charles Moore博士,美国Algalita海洋研究基金会创始人
Wu-Seng Lung博士,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教授
Victoria Alday-Sanz博士,西班牙Pescanova公司主管
Tzachi M.Samocha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
Roger Adamson先生,国际海事销售与市场协会(IMASMA)主席
Peter Bodeker先生,新西兰海产品工业理事会首席执行官
Daniel Georgianna博士,美国麻萨诸塞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教授
Kieran Kelleher先生,世界银行渔业项目组负责人
Marco Saroglia博士,意大利伊苏布利亚大学教授
Ken Whelan博士,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Sean Pascoe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与大气研究室海洋资源经济学家
Wenrui Huang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
James F.R.Gower博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
Bergljot Magnadottir博士,冰岛大学教授
Walter S Otwell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George Chiu先生,香港联泰渔业总裁 Simone Panigada博士,意大利特堤斯研究学会副主席
会议议题
专场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全球趋势
专场1-1:全球海洋渔业政策/条例
专场1-2:渔业经济学和社会学
专场1-3:渔业地区发展报告
专场1-4:全球气候变化和渔业
专场1-5:人类活动对渔业和水产业的影响
专场1-6:生物安全
专场2: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科学和创新技术
专场2-1: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专场2-2:海洋渔业养殖上的创新生物技术
专场2-3:鱼类动物学和生理学
专场2-4:电子技术,声学遥感勘测和渔业监测
专场2-5: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海洋水产养殖和渔业上的应用
专场2-6:高级海水网箱鱼类养殖系统和深海渔业
专场2-7:综合生态养殖系统
专场2-8: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专场2-9: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和渔业
专场2-10:渔业和水产养殖工程学
专场3:海产品物种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
专场3-1:海洋孵化场和幼鱼养殖
专场3-2:浮游生物研究
专场3-3:鲑鱼,鳕鱼和鲱鱼
专场3-4:金枪鱼
专场3-5:鲟鱼
专场3-6:鳟鱼
专场3-7:罗非鱼
专场3-9:石斑鱼(鲈形目)、鲈鱼、比目鱼(蝶形目)、鳗(鳗鲡目)及其他海洋鱼类
专场3-8:斑马鱼(刺鱼目)
专场3-10:鲶鱼、鲤鱼和其他淡水鱼类
专场3-11:甲壳动物养殖
专场3-12:头足类动物:章鱼,鱿鱼,墨鱼,鹦鹉螺
专场3-13:牡蛎、贻贝、扇贝和蛤及其他贝类种类
专场3-14:螺类
专场3-15:海胆和海参
专场3-16:微藻和海藻
专场4:海洋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管理
专场4-1: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专场4-2:还原能力,适应性管理治理
专场4-3:沿海海洋环境
专场4-4:水产资源和环境评估
专场4-5:水质量管理和污染控制
专场4-6:石油泄漏灾害与修复
专场4-7:赤潮
专场5:动物健康和疾病控制
专场5-1:水产动物/鱼类健康管理
专场5-2:水产养殖药物研究和临床水产兽医学
专场5-3:鱼类疾病免疫/疫苗
专场5-4:疾病研究和诊断
专场5-5:饲料配方,水产饲料营养与成分
专场5-6:水产饲料添加剂
专场5-7:海产品化学,毒理学,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专场6:海产品加工,品质和营养
专场6-1:创新的海产品加工技术
专场6-2:海产品储藏和营养成分保存技术
专场6-3:海洋保健品
专场6-4:海产品品质,生物构成和生物化学
专场7:投资,市场及商业
专场7-1:国际海产品贸易渠道、进出口贸易、分配和物流
专场7-2:成功的海产品采购和可持续供应
专场7-3:海产品开发项目投资
专场7-4:有效的品牌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
专题讨论会7-5:业务规划和管理
第三篇:202_中国大连首届国际海洋渔业大会著名演讲人及大会议题
202_中国大连首届国际海洋渔业大会
著名演讲人
Ernest D.Papadoyianis先生,美国Organic Nutrition有限责任公司主席
Charles Gregory Lutz博士,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
Konstantinos I.Stergiou博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鱼类实验室主任
Sandra E.Shumway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
Captain Charles Moore博士,美国Algalita海洋研究基金会创始人
Wu-Seng Lung博士,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教授
Victoria Alday-Sanz博士,西班牙Pescanova公司主管
Tzachi M.Samocha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
Roger Adamson先生,国际海事销售与市场协会(IMASMA)主席
Peter Bodeker先生,新西兰海产品工业理事会首席执行官
Daniel Georgianna博士,美国麻萨诸塞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教授
Kieran Kelleher先生,世界银行渔业项目组负责人
Marco Saroglia博士,意大利伊苏布利亚大学教授
Ken Whelan博士,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
Sean Pascoe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与大气研究室海洋资源经济学家
Wenrui Huang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
James F.R.Gower博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
Bergljot Magnadottir博士,冰岛大学教授
Walter S Otwell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George Chiu先生,香港联泰渔业总裁 Simone Panigada博士,意大利特堤斯研究学会副主席
会议议题
专场1: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全球趋势
专场1-1:全球海洋渔业政策/条例
专场1-2:渔业经济学和社会学
专场1-3:渔业地区发展报告
专场1-4:全球气候变化和渔业
专场1-5:人类活动对渔业和水产业的影响
专场1-6:生物安全
专场2: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科学和创新技术
专场2-1: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专场2-2:海洋渔业养殖上的创新生物技术
专场2-3:鱼类动物学和生理学
专场2-4:电子技术,声学遥感勘测和渔业监测
专场2-5: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海洋水产养殖和渔业上的应用
专场2-6:高级海水网箱鱼类养殖系统和深海渔业
专场2-7:综合生态养殖系统
专场2-8: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专场2-9: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和渔业
专场2-10:渔业和水产养殖工程学
专场3:海产品物种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
专场3-1:海洋孵化场和幼鱼养殖
专场3-2:浮游生物研究
专场3-3:鲑鱼,鳕鱼和鲱鱼
专场3-4:金枪鱼
专场3-5:鲟鱼
专场3-6:鳟鱼
专场3-7:罗非鱼
专场3-9:石斑鱼(鲈形目)、鲈鱼、比目鱼(蝶形目)、鳗(鳗鲡目)及其他海洋鱼类
专场3-8:斑马鱼(刺鱼目)
专场3-10:鲶鱼、鲤鱼和其他淡水鱼类
专场3-11:甲壳动物养殖
专场3-12:头足类动物:章鱼,鱿鱼,墨鱼,鹦鹉螺
专场3-13:牡蛎、贻贝、扇贝和蛤及其他贝类种类
专场3-14:螺类
专场3-15:海胆和海参
专场3-16:微藻和海藻
专场4:海洋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管理
专场4-1: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专场4-2:还原能力,适应性管理治理
专场4-3:沿海海洋环境
专场4-4:水产资源和环境评估
专场4-5:水质量管理和污染控制
专场4-6:石油泄漏灾害与修复
专场4-7:赤潮
专场5:动物健康和疾病控制
专场5-1:水产动物/鱼类健康管理
专场5-2:水产养殖药物研究和临床水产兽医学
专场5-3:鱼类疾病免疫/疫苗
专场5-4:疾病研究和诊断
专场5-5:饲料配方,水产饲料营养与成分
专场5-6:水产饲料添加剂
专场5-7:海产品化学,毒理学,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专场6:海产品加工,品质和营养
专场6-1:创新的海产品加工技术
专场6-2:海产品储藏和营养成分保存技术
专场6-3:海洋保健品
专场6-4:海产品品质,生物构成和生物化学
专场7:投资,市场及商业
专场7-1:国际海产品贸易渠道、进出口贸易、分配和物流
专场7-2:成功的海产品采购和可持续供应
专场7-3:海产品开发项目投资
专场7-4:有效的品牌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
专题讨论会7-5:业务规划和管理
尊敬的赞助商:
**于200X年X月X日举办一个全校性的综合型运动会,历时一周。期间包括三个部分:开幕式文艺演出、运动会和闭幕式颁发奖项(两天)。我们校学生会外联部是此类校园活动指定宣传策划单位,对商家赞助大学生活动的可行性,特别是赞助我校运动会活动的可行性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为贵公司作此赞助可行性报告。
一、行性分析
1、本次运动会得到了学院团委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规模大、参与者多,能吸引更多师生及其家属来观看,深受同学欢迎,并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引起全校性的轰动。
2、在校大学生达XXXX余人,人流量大达到运动会每天入场观看人次为XXXX左右。人口密集,而且本校的消费能力较高,为贵公司宣传的成效更明显。
3、本次活动得到师生关注,贵公司的产品也将得到大力的宣传。
二、宣传方式
1、横幅:为期一周的大横幅宣传,在学校内悬挂横幅,(横幅内容为运动会的内容和公司的相关宣传--赞助商名称)活动前三天粘贴在运动场等人流量最多的位置。悬挂时间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性。
2、我们将在运动会的宣传海报中点明贵公司为赞助单位。(前期宣传)
3、立式广告牌。在运动会期间作为独立的宣传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宣传。(由贵公司提供)
4、在运动会举行期间,向裁判员和保安志愿者分发有赞助商标志的帽子,加大宣传力度。
5校广播站为期七天做有关贵公司的广播宣传
6运动会期间(一周)由贵公司在运动会赛区附近进行一定规模的产品销售活动 7运动会前后在校学生会网页上宣传并且发放传单。
8宣传棋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会场主干道,主席台等显眼位置放置彩旗进行宣传。
9气球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一些重要位置利用氢气球悬挂宣传。
10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帮贵公司进行一次校园市场调查(调查问卷由公司准备并提供)
11、在运动会期间在校内设立咨询台
三、宣传效应:
希望本次活动的吸引性能帮贵公司的产品吸引更多的关注,互惠互利
1.海报和宣传单会注明"本次活动由***公司赞助举办。传单背面有公司简介(由公司提供)2.本次活动还可以帮贵公司在学校内派发传单 4.优秀运动员的奖品由公司提供.5.横幅有标明赞助商
备注:赞助费达202_元的,商家可参与颁奖
四、活动经费预算 场地租用费 500元 宣传展板 300元
后勤、志愿者服务队、礼仪队 400元 保安工作人员、秩序维护员,0.00元 宣传人员 200元
设备:运动会所用器材使用费。600元 宣传材料管理及维护费用 0.00元 预计赞助费用总计: 202_元
五、赞助活动意义
增加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扩大公司在各高校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高校的市场占有率。通过赞助相关活动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
我们真心的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贵公司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帮助贵公司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的最大的利益的实现。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为贵公司提供更大支持。活动地点:XX体育场
涉外事宜:校团委(具体由校团委学生会负责)赞助单位:
希望贵公司能慎重考虑我们的建议,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所有在校内的宣传活动由我们负责,公司可以派人监督.希望能和贵公司通力合作,共同搞好这次运动会,期望贵公司尽快回复.期待您的加入!合作愉快!
第四篇:关于大连创建国际海洋文化名城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连创建国际海洋文化名城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力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越来越显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连作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和开放度的沿海城市,应当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发展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品牌,大幅度提升其对海洋经济的推动力。
发展的战略
一、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是大连城市需要
首先,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呼唤。步入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逐步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开始面对面地竞争资金、人才和市场。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能为一个城市在综合竞争中提供巨大优势和不竭动力。因此,发挥城市文化优势来经营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其次,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文化与经济已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引导。建设海洋文化城市,使大连海洋经济能够在整个城市文化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运作下科学、有机地经营运转,最大限度地提高海洋资源
使用效率和海洋经济效益。
第三,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是弘扬海洋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海洋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先进文化。它在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探索精神、促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的文化特征与大连实施对外开放、建设海洋强市的战略文化需求非常适宜。建立国际海洋文化城市,可以担负起海洋强市战略的精神重任。第四,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是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必然选择。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和目标。面对全球多极化,大连要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推进率先全面振兴,就要与国际全面接轨,海洋文化是重要通道。海洋文化顺应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潮流和国际化开放性因素。通过将海洋文化打造成城市品牌,推进建设国际化城市目标的实现。
二、繁荣发展海洋文化,创建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大连要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寻觅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核,努力凸显开拓型、开放型、团队型、合作型的海洋文化特性,构建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首先,要重新审视、科学论证海洋文化资源前景。大连是因海而生的,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应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文化资源,根据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
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战略决策,对各种景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的新亮点。
其次,要创新观念,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连市应从城市战略发展的高度,树立建设海洋大市、海洋文化名城的观念,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立足自身实际求创新,围绕海洋文化名城搞创新,力争用10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将大连建成以“中外海洋文化交流的窗口、现代海洋文化人才荟萃的中心、海洋文化艺术精品的基地、海洋文化产品交易的市场”为主要内涵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第三,要科学规划,重点突出海洋文化城市特色。没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大连要打造具有海滨风情的、浪漫情调的、独特风格的海洋城市文化品位特色和个性形象。一是要在城市建设之中努力展现海洋城市的特色与魅力。要建设好一批海洋文化中心设施,开辟一条海洋文化走廊,打造一条滨海观光带,兴建一个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加快建设一批海洋文化城雕、壁画等。二是要努力打造“海”系列节庆赛事品牌。进一步办好特色海洋节庆活动,同时举办全国性的海洋文化创作活动。三是要打造海洋旅游文化精品。发挥“3S”(Sun阳光、Sand沙滩、Sea大海)资源优势,发展海洋自然景观游、长海县渔家客舍游、海洋历史文化游。
第四,要抓住重点,着手解决海洋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要争取各方面扶持海洋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投资。要积极吸引各类海洋文化建设专家和人才,整合本市人才资源。要抓好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产品,也要抓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文艺演出活动。要重组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创新和开发文化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第五,要统筹兼顾,积极处理好发展海洋文化的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海洋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既需要继承保护,也需要弘扬发展。二是处理好传承民族海洋文化与吸收外来海洋文化的关系。在接纳和传承本民族海洋文明时,更需要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海洋文化成果予以利用。三是处理好海洋文化共性与特性的关系。应当突出区域传统文化气息和特色,同时要加强区域海洋文化优势互补。四是正确处理好海洋文化近期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海洋文化名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合理规划、统盘考虑,不断推进海洋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
第五篇:202_第三届国际神经科技大会会议邀请函
神经科学领域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较快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为了给国内外科学家、企业和院校建立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平台。第三届国际神经科技大会在前两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将于202_年5月18-20日在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打开神经系统的黑匣子”。届时,将邀请国际神经科技领域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专家领衔演讲,并邀请著名的协会组织、大学院所、研究机构、基金会、民间组织、国际著名企业、咨询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相关代表做报告。
本次大会共设置了10个专题分会近百余个议题,主要内容有:神经科学的突破性研究,神经元沟通的新机制,感觉和运动系统,认知、思维到行为,新颖的方法与技术发展,神经科学与医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现与发展,比较系统与神经科学,稳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职业培训、公众意识及神经科学业务发展等。同时,大会还为科研人员和青年学者设置了学术展区,可以展出最新的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合作项目介绍以及博士后招募等信息。此外,大会也为相关企业设置了企业展位,参展范围有药物研发,诊断试剂,神经疾病治疗,仪器设备,医药器械等。
您是这一领域的专家,在神经研究相关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此,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做报告或出席本届大会,与参会的国际嘉宾进行交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您将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发现新的思路,促进学术上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神经科学的发展,造福人类健康。同时,我们坚信本次大会必将推动和促进我国在神经科技领域的发展。
详情请查看网站:http:///neurotalk2012/cn/
分会一:神经科学的突破性研究
议题 100: 神经管与神经管畸形议题106:神经系统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议题 101: 视网膜发生新理解 议题 102: 神经诱导和神经胚形成机制 议题 103: 伴侣细胞与神经元的功能研究 议题 104: 神经元,神经投射与分支 议题 105: 神经细胞命运 分会二:神经元沟通的新机制
议题 200: 离子通道,泵和转运子的研究 议题 201: 电突触,间隙连接,连接蛋白 议题 202: 神经递质,分泌与信号分子 议题 203: 神经肽的新发现 分会三:感觉和运动系统
议题 300: 感觉运动系统机制的新观点 议题 301: 视觉和听觉感官系统 议题 302: 嗅觉、味觉系统 议题 303: 触摸,温度感觉系统 议题 304: 本体肌肉运动和联合位置感觉 分会四:认知、思维到行为 议题 400: 脑高级功能整合 议题 401: 认知障碍的研究 议题 402: 睡眠,苏醒,梦和潜意识 议题 403: 动机,情绪,学习与记忆 分会五:新颖的方法与技术发展 议题 500: 新兴CN专场生物标志物议题 501: 神经遗传学,神经基因组学,神经蛋白质组学,神经转录组学,神经代谢组学
议题 502: 脑脊髓液分析技术 议题 503: 新型探针和分子成像
议题 504: NMR,MRI, PET,专场PET和DTI分会六:神经科学与医学 议题 600: 转化临床神经生物学 议题 601: 阿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 议题 602: 帕金森病 议题 603: 朊病毒疾病
议题 107: 神经营养因子
议题 108: 神经元细胞骨架分子组成 议题 109: 神经元迁移
议题 110: 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再生 议题 111: 突触,突触生,突触形成与消除
议题 204: 神经调节与神经调节质 议题 205: 突触传递与可塑性 议题 206: 胶质与神经元相互作用 议题 305: 痛,Itch & Tickle感觉系统 议题 306: 感觉运动系统中的紊乱与障碍 议题 307: 大脑皮层运动调节功能 议题 308: 肌肉,外周受体与脊髓在运动中的调节作用
议题 404: 语言与思维
议题 405: 玩游戏,脑机接口与两难选择 议题 406: 决策,判断和适应行为神经医学影像
议题 505: 神经染色,跟踪和成像技术 议题 506: 生物芯片,微阵列技术,HT专场在神经科学中应用
议题 507: 纳米技术在神经科学中应用 议题 508: 神经信息学,计算神经生物学,数据挖掘/软件议题 604: 癫痫 议题 605: 神经痛
议题 606: 周围神经与植物神经紊乱 议题 607: 神经肿瘤
议题 608: 发育残疾和自闭症 议题 609: 神经毒性及神经保护作用 议题 610: 神经损伤与修复 议题 611: 精神分裂症和双极障碍 议题 612: 抑郁症和焦虑
议题 613: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和多发性硬化
议题 614: 睡眠剥夺与失眠症 议题 6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分会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现与发展 议题 700: 神经疾病的靶位确认和小分子药物设计
议题 701: 单克隆抗体与疫苗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议题 702: 神经干细胞
议题 703: 神经疾病治疗中的新型药物输送系统
议题 704: 阿尔茨海默氏病药物发现 分会八:比较,系统与神经科学 议题 800: 综合和系统神经科学 议题 801: 神经网络,神经回路与系统 议题 802: 比较神经科学与比较生理学 议题 803: 基因型,蛋白质型,表型和神经分会九:稳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议题 900: 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发病机理 议题 901: 神经免疫学和免疫系统 议题 902: 自主调节
议题 616: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介入性神经外科
议题 617: 肉样瘤病
议题 618: 神经系统中的艾滋病与梅毒 议题 619: 药物滥用,酒精依赖和成瘾 议题 620: 运动神经元疾病(MND),运动神经肌肉系统和运动障碍 议题 621: 中风
议题 622: 发育障碍及老化 议题 705: 多发性硬化药物发现 议题 706: 抑郁和焦虑相关疾病药物发现 议题 707: 帕金森病药物发现
议题 708: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发现
议题 709: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与预防中的转化医学
科学表观遗传学 议题 804: 神经功能改善 议题 805: 社会行为神经学研究
议题 903: 应激与大脑 议题 904: 脑血流,代谢和稳态
分会十:职业培训,公众意识及神经科学业务发展 议题 1000: 神经药物与分析技术的展望 议题 1001: 经营战略:许可,兼并与收购 议题 1002: 神经科学相关市场中新兴技术
与药物候选评估与风险管理
议题 1003: 心理和精神健康公共认识计划 议题 1004: 神经科学研究者与医疗队职业培训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美国神经学与神经学发展卫生中心
美国白宫生命伦理委员会美国国际细胞生物联盟
美国惠氏公司美国Acucela公司美国In Silico Biosciences公司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哈佛医学院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意大利托诺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
美国大冢-马里兰医药实验室科学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A&M健康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德国美因兹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 英国威尔士大学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威尔士王子医学研究中心
联系人:韩学松
邮箱:wcab@bitconferences.cn 电话:0411-84799609-826 手机:*** 传真:0411-84796897
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
美国马赛诸塞州总医院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澳大利亚Neubody Pty.Ltd.公司
比利时欧洲小儿神经学杂志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瑞士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意大利安科纳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荷兰心理健康协会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日本大阪大学韩国巴斯德研究所韩国大学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美国休斯敦大学 韩国首尔大学 丹麦技术大学 中国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广西医科大学 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国河北联合大学中国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中国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中国宁夏颅脑疾病实验室 中国宁夏医科大学 中国清华大学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