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大国关系的论文

大国关系的论文



第一篇:大国关系的论文

一直以来,大国关系都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传统的大国关系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国之间需要发展成为一种以合作共赢为主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型和大国互动变化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新型大国关系首先是为了发展中美友好关系而提出的,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使命。

一、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其必要性

中国的迅速崛起,使得世界国际秩序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中美关系显得备受关注,代表传统守成大国的美国以及代表新兴大国的中国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必须要有意识的避免传统的新旧大国之间的对抗性战争的发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美国与中国都肩负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在局部争端问题上,两国需要合力塑造地区机制,明确共同责任义务。

二、中美具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

第一,从中美建交的历史来看,两国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多年来,世界局势和两国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美关系的基本面良好,即使在大变革背景下,两国也没有发生全面对抗,更没有发生过战争。反而两国关系发展越来越亲密,两国最高领导人交流、沟通十分频繁。

第二,两国皆有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愿望。202_年2月1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美时首次代表中国提出了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愿景。此后,胡锦涛主席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以及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与奥巴马总统会晤中又对新型大国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奥巴马政府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做出了较为积极的呼应。

第三,两国经济利益关系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关系加深,在经济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型关系,中美关系也不例外。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经济,体现在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同样,中国如果抛售美国国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也是沉重的,直接影响美元的国际地位。

第四,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常常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议题。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议题需要中美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上,世界上任何国家或组织都无法逃离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样,也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人民必须联合起来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作为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中两国更应该在应对经融危机问题上积极合作,履行大国责任。

第五,中美双方的核心利益互不冲突。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都充当着世界的领导者,一直在为维护其领导地位做努力。中国并没有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中国虽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了,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是无法和美国媲美的,对美国的领导地位完全不构成威胁。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尝试。习近平主席用三句话对其内涵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第一句是“不冲突、不对抗”,第二句是“相互尊重”,第三句是“合作共赢”。

不冲突,不对抗,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前提。不冲突、不对抗的宣示,就是要顺应全球化潮流,改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预期,解决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不信,构建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正面信心。

相互尊重,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世界是多样的,中美作为两个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各异,同时又利益相互交织的大国,我们只有相互尊重对方人民选择的制度与道路,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与关切,才能求同存异,实现两国的和谐相处。

合作共赢,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由之路。中美双方在双边关系各领域都有着广泛合作需求和巨大合作潜力。中美只有始终坚持合作,不断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如何看待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202_年9月20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题为“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对于如何构建并实现新型大国关系,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不断增进战略互信。二是大力促进务实合作。三是积极加强人文交往。四是不断加强在国际地区热点及全球性问题合作。五是重点加强亚太事务合作。

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理应成为双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共识。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是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

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而当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是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比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中美不率先垂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无从谈起。

四.总结

时代在发展变化,大国关系的模式也在发展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国必须要担负起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合作解决全球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总之,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想前发展是必然的,争端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鉴于双方的现实状况和国际的大背景,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大的冲突。所以说,中美关系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总趋势是充满希望的。

第二篇:大国关系论文

我看大国关系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格局继续在朝着有利于多极而不利于单极的方向演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样在平衡竞争与合作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以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但同样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处理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尤为应当小心谨慎。以下就是我对当今世界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浅薄理解,其中以中国与各国关系的阐述为重,并附以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各大国之间关系的概要。

(一)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尽管美国至今在全球力量对比中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随着近年来其单极霸权战略的连连受挫,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所下降,其中“软”实力衰退的迹象更是十分明显。从美国自身的状况来看,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来自海外的投资逐年减少,目前已从当年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越来越难以做到独行其是,相反倒是迫切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战胜全球恐怖主义。而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上,美国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合作。从全局来看,美国的战略地位离其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二)大国关系的多样化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明确意识到它们在维护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合作以及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共同利益,大国之间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大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简单地用“合作”、“竞争”或“对抗”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恐怕都不够全面。这在中美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从美国的对华战略来看,它一方面意识到与中国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因此需要与中国建立一种“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担心中国的崛起而要把中国看作“未来竞争对手”加以防范与遏制。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演变典型地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多样化这样一种新的特点。

(三)国际体系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几乎惟一和最基本的行为体,因为很难设想还存在组织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其他形式。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形式不仅存在,而且其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大体上,活跃于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国际组织。从性质上,它们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IGO)和非政府组织(NGO);从层次上又可以分为全球性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北约、欧盟、东盟)。另一种类型是跨国公司。显然,新的非国家行为体的大量出现和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的现实,需要人们以一种新的多维视角重新审视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

(四)国际政治的经济化

在当前国际关系的现实中,经济已成为最大的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表现十分明显:第一,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心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从一种外在的占有,转向内在的参与,第二,经济交往包括经济上的合作与摩擦,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趋增强,也不允许一个国家关起门来单独发展。因此,经济交往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中心内容,过去是根据国际政治利益的需要来调节国际经济交往,现在是根据国家经济利益来调整国家间政治交往。第三,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政局的稳定,一个政党能否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是看能否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此外,与中国利害相关的重要大国关系还有:美俄关系反复多,美日关系炒作多,美欧关系暗算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第三篇:新型大国关系

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外交新理念的看法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末,八国联军侵华,美国即是八国之一,而后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那时候于清朝而言,大国关系就是割地赔款,开放各种特权;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美国长期孤立中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那时候于新中国而言,大国关系就是“冰山之旅”;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与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表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正式建交,那时候于中国而言,大国关系就是友好合作;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中美两国的合作日益密切,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双方共识——在202_年5月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我们都知道,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的根本因素。中美双方决定合作,简单而言,就是中美双方认为双方合作比两方对立更利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虽然同是世界大国,但中国是东方国家,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微妙地变化着,在不断地扩大合作范围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中美双方建交将近半个世纪的现在,两方都在为“求同”而不断努力着,为“存异”而尊重着,包容着。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无疑,“新型大国关系”是双方在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同时,也将双方的利益蛋糕做大的一种极好的方式。而“创新思维、相互信任、平等互谅、积极行动、厚植友谊”的推进需求不但表明双方认识到以前彼此在外交上的不足,也提出双方进一步合作的立足点,更从国到民阐述双方进一步建立友好的关系的基础。在没有任何先例借鉴的情况下,文化背景迥异,政治制度不同的大国能达成这样共识实属不易。

然而,虽然中国在外交方面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已久,美国是否可以“放下身段”真正与中国成为合作伙伴?同时,不同的政治制度使得美国对中国未来一直存有质疑,美国是否可以完全信任中国?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能否顺利前行?个人对此有所保留。如果美国不能完全信任中国,那么美国对于中国与别国外交的“插手”行为就不会停止,很多利于双方合作政策的实施也将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而这必然将影响新型大国关系后续道路的发展。长此以往,中美双方的关系仍将会停留在现阶段,而不会像新型大国关系所希望的那样。

冯骥才曾说“信赖,往往创造美好境界”,个人认为,只有中美双方在处理事务之时将彼此置于平等的位置,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双方的合作才会持久,双方的利益才能实现最大化,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才可以顺利前行。

第四篇: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2_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中美双方为此都作出努力。202_年11月,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概念解释

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尽管双方并未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发展历程

理念酝酿 202_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2_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就如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倡议。紧接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美国海军学院先后发表两次重要讲话,同样提到“中国不是苏联”、“中美不应走向冷战”,中美要建立一种“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最佳平衡”的大国关系,“而这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奥巴马总统也多次表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正如美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中美两国高层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当前时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破解历史上后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难题的唯一选择。这是两国在全面总结40年关系正常化历史、冷静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后得出的重要结论。高调推出

202_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此后,中美第三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墨西哥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的“胡奥会”以及东盟地区论坛系列会议上的中美两国外长会谈,均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重要内容。凡此不仅彰显了中方的积极政治意愿,也体现了中美双方的默契与配合。

推进需求 创新思维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40年前,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是一个创举,《上海公报》在肯定双方共同点的同时,如实列出存在的分歧,确立了中美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思想、政策、行动应该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相互信任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条依靠中国人民勤劳智慧、通过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的正确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平等互谅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对存在的分歧,应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积极行动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中国有句古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要采取扎实有效的行动,把双方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推动广泛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让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切实享受中美合作带来的好处。厚植友谊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我高兴地得知,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时举行,期待第三轮磋商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三个问题

美国看待中国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的重大外交理念,清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基本国策,选择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旗帜;与此同时,捍卫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这两点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支柱,相互并不矛盾。美国国内对中国的未来一直存在所谓不确定性的质疑,美国据此对华搞所谓“两面下注”。用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式和两强必争的零和心态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是有害的,影响中美战略互信与良性互动,是要不得的。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理应成为双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共识。美国“再平衡”战略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力推的“再平衡”战略将会在第二任期延续,并逐渐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特别是安全战略的基础。美国政府官方一再强调“再平衡”战略不针对中国,但连其国内舆论都无法真正相信。多年来,由于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因素突出,本地区对由此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导致国家关系更加复杂化,产生越来越深的疑虑。

美国需要反思其“再平衡”战略,不仅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来把握,还要放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内思考,认真想一想“再平衡”战略中哪些不利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哪些会增加中美战略互疑,哪些对美国利益会适得其反?美方能否这样做,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周出访缅甸和泰国并出席东亚峰会,将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发掘合作共赢潜力 实现合作共赢,是中美两国能够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诚然,中美外交战略目标和理念有很大不同,但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又是广泛的,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建立在中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也是积累两国战略互信的必要动力和方式。探讨中美合作共赢的潜力及其实现的条件和途径,并进而转化为中美两国的政策重点和具体计划,将帮助两国今后走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专家看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是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当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三是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比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中美不率先垂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无从谈起。

第五篇: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为什么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迫在眉睫?

答: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其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在迅速缩小同“老牌”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差距。这种“新兴大国”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迅速赶超“守成大国”美国的趋势,和美国奥巴马政府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的“再平衡战略”,及后挑起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和中国与南海邻国的岛屿之争。朝核问题和台海问题也将受到挑战。客观上这些因素已经把中美关系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以保证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美国自08年经济危机后失业率依旧居高不下,经济依旧萎靡不振,也同样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实现经济复苏。因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迫在眉睫。

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仍然是地区性大国。亚太地区在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都将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和摩擦最为集中的地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是唯一有能力造成对中国不利的外部环境的势力。因此,中国高度关注奥巴马政府的作为,并试图了解其下一步行动。尽管双方在该地区存在许多矛盾和分歧,但是对两国来说也有根本性的共同利益;但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同时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中美两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作为世界经济、政治、安全、环境的各个领域最重要的角色,双方在广泛合作与共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和不断产生着层出不穷的尖锐矛盾与分歧。特别是在政治与安全领域,许多矛盾具有潜在的爆炸性、对抗性。妥善处理的难度和敏感性都很高。未来中美关系中,将有可能出现矛盾加剧的局面甚至是出现不可避免的危机。因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迫在眉睫。

2.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具备了那些重要的条件?

答:客观来看,目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少已经具备3个重要条件。

具备时代条件。当今时代的特点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世界出现了更多的力量中心,权力面临新一轮重新分配。经济相互依存给大国间的和平加上了重要的保障,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文化多样化要求各种文明相互借鉴与融合,能够与其他民族、种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社会信息化为不同文明相互理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各国民众的共同心愿必然会推动政府在对外关系处理上超越传统的现实主义思维逻辑,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包容、借鉴、共赢”方向发展。

具备认知条件。首先,中国在发展不代表美国在衰落,美国在军事、科技、网络、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仍然遥遥领先。其次,中国的发展并未导致美国衰落,相反,它支撑着美国继续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会打破现有的国际体系框架。再次,两国在亚太地区不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各有优势难以互换和取代,不会形成所谓亚太两极和新冷战的局面。

具备沟通框架。这种沟通框架包含4大组成部分:高层对话机制、军事互信机制、地方交流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目前,中美之间的沟通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它必将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3.未来中美关系“路在脚下”如何理解?

答:在总结过去 41 年中美关系成功经验和汲取现当代大国对抗教训的基础上,以下几点应成为未来着力的重点。(1)寻求新时期利益汇合点,一是重建符合两国利益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二是完善新形势下中美经贸关系新格局。三是着眼“共同问题”,增进战略协调。(2)推进“中美+ X”三边外交,破解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难题。当今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深受“第三方”因素掣肘或捆绑。这些“第三方”或为美国盟国,或是中国友邦,且多处于中国周边敏感地带。(3)继续韬光养晦,坚持苦练内功,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中国虽快速发展,但离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相当距离;美国虽遭遇困境,但综合国力优势与复苏潜力依然巨大,中美实力差距近中期难以实质性缩小。这意味着,克服自满情绪、坚持韬光养晦仍是战略必需。

随着中美实力的不断接近,两国都走到了一个“战略十字路口”:如果双方能够共同控制冲突、挖掘利益汇合点,本着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就能够在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