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设计史考试重点整理

设计史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篇:设计史考试重点整理

1851年,英国伦敦水晶宫博览会是现代设计史的开端。

亨利柯尔为主等四人在海德公园筹办。

水晶宫设计者:帕克斯登 爵士 Paxton 一.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普金(Pugin, 英国建筑师)是这样运动的美学观念的最早先驱。

①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艺术理论

反对工业化,后又提出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 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

②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实践者

红屋:莫里斯的新居,莫里斯和韦伯共同建造。此次运动的第一个实践作品;哥特复兴式。

莫里斯公司的产品受到上层人士的欢迎,认为现代生产方式破坏了社会平衡,机器生产实际上是一种罪恶,出产的东西太贵。

③麦克默多(Mackmurdo)这场运动的最大胆的设计师

1、《雷恩的城市教堂》封面设计

2、成立世纪行会,世纪行会出版的刊物:《木马》、《工作室》(《工作室》影响最大,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精神传播到了欧洲大陆和美国。)

④艾什比(Ashbee)

1、设计大量的金属器皿和饰品,其简练明朗的造型体现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所追求的质朴统一的特性,有流畅的曲线和有机的整体。

他最终认识到:现代文明建立在机器之上。

2、成立手工艺行会

二、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起源于 法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爆发前淡出视野,名字源于1895年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新艺术”画廊。

创新特征:优越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局限性

常用曲线,甚至直接模仿自然的植物花草纹样

①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六人集团,巴黎中心一个重要的设计组织之一,其中成绩最为卓越的一位——奇玛特(Guimard),最有影响的作品——巴黎地铁站入口,新艺术运动时期极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②美国的蒂法尼,专长于玻璃设计

③西班牙的高迪: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圣家族大教堂。

他的设计极度夸张、波浪起伏、强劲有力,极富表现力。

④比利时的探索 自由美学社,为比利时的中坚力量。

中心人物: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

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内部设计,塔赛尔旅馆入口

(新艺术运动的标志性作品,1893年)

凡。德。威尔德(Henry Ven de Veld)⑤德国青年风格派

《青年》颇具影响力的杂志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最早也是此派的代表,《吻》是青年风格派走向现代风格的典型作品。

①英国格拉斯哥学派

中心人物:苏格兰建筑师麦金托什(Mackintosh)他的事业始终和妻子麦克唐娜一起。代表作:高背椅 1902--1903 ②维也纳分离派 常用小方格为元素

中心人物: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另:霍夫曼(Hoffman)、莫瑟(Moser)、奥别列奇(Olbrich)维也纳制造联盟

③美国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 中心人物:路易斯。沙里文 Louis Suilivan 其最出色的作品:1885年与艾德勒共同设计的保证大厦.他提出著名口号:形式追随功能

他的学生赖特 Wright 作品:流水别墅,联合教堂

二----1 新技术语言

19世纪维也纳托纳家具公司,主人米歇尔。托纳,发展用了蒸汽弯曲木料的新技术,代表作14号椅,1895年

四、现代主义运动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穆泰修斯(当时德国讲求实事求是精神的中心人物)的倡导下,于德国创办,凡得费尔德是创办这一联盟的积极协助者。

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德国人,被誉为第一个真正的工业设计师。

最辉煌的事业从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开始。

代表作品: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透平机车间、交流电风扇、电水壶

受贝伦斯影响的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柯布西耶

又名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强调功能是决定设计优劣的首要因素。

①荷兰风格派 1917年,将抽象艺术推广到生活的视觉领域。

《风格》杂志(封面重要),体现抽象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Mondrian)、凡。陶斯伯(Van Doseberg)、万顿吉罗(Vantongerloo)、奥德(Oud)、里特维尔德(Rietveld)

里特维尔德(Rietveld)的代表作品:

红蓝椅1919年、荷兰乌德勒支住宅(风格派建筑的代表)

②俄国构成主义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

影响:包豪斯抛弃表现主义艺术方式,转向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Malevich)罗金柯(Rodehenko)李茨基(Lissitzky)塔特林(Tatlin)——构成主义思想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塔

③包豪斯

诞生于德国魏玛。

分为魏玛时期 1919--1925、徳绍时期1925---1932、柏林时期1932---1933。7月。

三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迈耶、密斯凡得罗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upius),包豪斯的奠基人和创始人,继任凡得费尔德当选为魏玛工艺美术学校校长。

1919年3月下旬,任包豪斯校长。(魏玛艺术学院+魏玛工艺美术学校)

魏玛时期 优秀学生:马歇尔。布鲁尔(Marcel Breuer)徳绍时期(学校搬迁至德绍)

新校舍,是现代建筑设计功能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1930年,先锋派建筑大师密斯。凡。得。罗(Mies Van der Rohe)接任包豪斯校长

密斯。凡。得。罗代表作:巴塞罗那椅、巴塞罗那馆

四--1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 二十世纪2、30年代,流行于法国,是具有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质。

Cassandre 的海报《诺曼底号》

此运动影响到美国高层建筑:纽约克莱勒斯大厦 1929年 金茂大厦、和平饭店

柯布西耶的新精神住宅

代表人物:Ruhlmann Lempicka Cassandre Paul Colin Lalique Eileen Gary 四--2 美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

流线型:罗维(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过、“可的斯波”电冰箱)、蒂格(为柯达公司)

盖茨(未来型双层客车)

德雷福斯(人机工程学,《人的度量》)

厄尔Earl(通用汽车公司,提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Fuller 福勒(生态设计,设计了“戴迈克逊”泪型飞机,省燃料。)

五、战后

①德国现代设计

乌尔姆设计学院

系统设计理论

拉姆斯:SK4唱机(白雪公主棺),1956年

布劳恩公司

②战后美国设计

有机设计:查尔斯。伊姆斯、沙里宁

伊姆斯美国一对夫妇,开发新材料新技艺,胶合板椅。

沙里宁:郁金香椅,1956年

③瑞士两种字体

《平面设计》,无衬线字体,1954,通用体,universe

1961,Helvetica

④战后的意大利

代表者:庬蒂 Ponti,创办“金圆规奖”,《多姆斯》杂志 奥列维蒂公司:“情人”打字机,邵特萨斯设计(意大利激进设计)

吉杰阿罗:尼康F4相机、德国大众汽车

卡西那 Cassina家具公司

⑤北欧设计

芬兰:阿尔托、Iittala、Arabia、Nokia、瑞典:宜家 IKEA 创始人Kamprad 1943 沃尔沃、哈苏相机、利乐包装

丹麦:PH灯、家具设计(瓦格纳的中国椅、孔雀椅)、B&O电子公司、乐高、伍仲设计了悉尼歌剧院

六、60年代反叛设计思潮

①波普艺术 Pop Art 夸张、变形

汉米尔顿的拼贴画《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别致,如此动人》,1956年,POP的来源

时装设计方面设计师:Mary Quant(中性打扮)Westwood 其他:穆多奇的儿童纸板椅

②意大利激进设计

邵特萨斯创立曼菲斯Memphis:博古书架、手套型椅

七、后现代主义设计

突破传统、娱乐化、戏谑化

①解构主义

Frank Gehry盖里 的 Guggenheim Museum Bilbal, Disney Concert Hall, Zaha Hadid ②绿色设计

④高技派

罗杰斯设计的高科技研究

八、现代主义大师

①勒。柯布西耶 出生于瑞士。法国籍。

代表作:新精神住宅、萨伏依别墅、钢管皮革躺椅、朗香教堂

新建筑的五个特征: 底层架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屋顶花园

②密斯。凡。得罗(德国):巴塞罗那椅、巴塞罗那馆。提出“less is more”

③赖特(Wright)美国:流水别墅Kaufmann House 1936 Johnson Wax Headquarter

e Guggenheim Museum ④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芬兰 The Savoy vase

第二篇:大学中美史考试重点

1.隋唐人物画分为三个阶段题材:a.重大政治题材b.贵族生活情景c.宗教道释。

2.盛唐时期的道释宗教画代表: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他所用的线条称为:莼菜条。

3.唐代著名的仕女画家:张萱 周昉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

4.四家样:“张家样”(南朝梁张僧繇创),“曹家样”(北齐曹仲达创),“吴家样”(唐代吴道子创),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合称“四家样”。四家样”的风格:梁张僧繇善图寺壁,奇形异貌,夷夏皆妙,始创疏体;北齐曹仲达能画梵像,衣服贴体;唐吴道子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说;晚唐周防画菩萨,丰肥端丽,衣裳劲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周家样,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为历代画家所推崇。5.南唐周文举(肖像画)代表作《重屏会棋图》 顾闳《韩熙载夜图》。6.隋唐五代画家展子虔(青绿山水)被称为唐画之祖,作品《游春图》。7.隋唐五代青绿山水画代表:离死讯,李昭道父子,被称为大小李将军。8.隋唐五代水墨山水画代表:王维。他作画的两方面成就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他的山水画不但继承传统,而且吸取当代画家之长,称为其特有的表现方式。

9.隋唐这一时期画著理论著作张璪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强调的即在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10.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四位分别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11.荆浩在他的笔法之中提出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12.隋唐五代时期的鞍马画家是:曹霸,韩幹。

13.隋唐五代画牛的画家韩滉《五牛图》、戴蒿《斗牛图》14.唐代花鸟画代表画家:薛稷:擅长画鹤、边鸾:花鸟画祖师。15.徐黄异体:五代的花鸟画也出现了两大阵营,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家野逸”,这种现象被称为“徐黄异体”。黄筌花鸟画艺术表现特点:首创墨骨法,取材宫苑珍禽的题材、工整细丽的画法,创造了一种充满“富贵”之气的效果。徐熙在表现题材上主要表现,花木、禽鱼、蔬果,作画多取材于田野自然物象,画法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墨迹与颜色不相隐映。16.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主流是:壁画 17.陵墓石雕类:昭君六骏。

18.乾陵陵墓的规定六件,首先是石兽,然后是石柱,其次是石碑。P133 19.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20.陶勇的在造型特点:1.窄袖长衫身体修长2.女俑造型富的丰满,表情变化较多3.身体臃肿气势减弱。

21.唐代名器当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唐三彩】。

22.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瓷器,南青北白。青瓷产地:越窑;白瓷产地:邢窑。

23.宋元时期四大领域1.宫廷美术2.文人美术3.宗教美术4.民间美术。24.北宋的五大家【山水画】李成、范宽、郭熙、赵伯驹、赵伯骕。P189 25.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P193

26.元宋山水画、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P212

27.人物画类:宋元人物画白描,李公麟,主要是宗教题材《五马图》。P181

28.简笔人物画家【南宋】梁楷《布袋和尚》开启了大写意画的先河。29.风俗人物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30.壁画主要表现宗教领域《永乐宫壁画》p221

31.文人画家,文同,特点以书入画,诗书画合一【北宋】

32.明清山水画,三个时期。早:浙派创始人戴进,之后吴伟,又称为江夏派。P161中:吴派始于沈周,沉于文证明,吴门四家,沈周,文证明,唐寅,仇英。晚:华庭派,代表人物董其昌,画风的格调1.枯笔水墨2.墨骨清绿。

33.【元代花鸟】王冕,代表作《墨梅图》p219

34.清代山水画四王:王时敏、王庭鉴、王翚、王原祁。

35.明清花鸟画,前期:宫廷花鸟画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P259 中期:文人花鸟画,吴门四家: 沈周,文证明,唐寅,仇英。P263 36.‘青藤白阳’指的是:陈淳、徐渭。P267

37.清代花鸟画扬州八怪指: 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P281

38.明代壁画:北京法海壁画、山西青龙壁画、河北毗争寺壁画、四川新建九莲莲观音寺

39.人物画浙派宫廷人物画戴进,吴伟中期:代表画家唐寅、丁云鹏,仇英。晚期:南陈北崔,陈洪,崔子忠

40.明清版画:南北二京【南京北京】年画,生产中心,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

41.明代雕塑分为1.仪卫性雕塑、宗教性雕、小型玩赏性雕塑 42.近代美术的三个时段1.中国美术的近代化2.中西美术混流3.现实主义美术鼎盛和向现代化转型

43,近代中国画三足鼎立北、上、广【北宗、上海、广州】 44.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45.海上画派,海派三家,任熊、任薰、任颐。海派名家: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

46.南张北朴:张大千、朴全舍。

47.画坛三重臣: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

48.工艺美术表现在:工艺雕塑,染织、装潢、陶瓷、漆器,装潢:书籍装帧、装潢美术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分封制:将原有的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国家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又调整为九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分级的行政管辖,其特点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也就意味着行政管理逐渐走向完善。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组织在战争中发挥出便于统一指挥,严格遵守诸侯命令的作用,呈现出取代分封采邑制的优势

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比较普遍,长官不世袭,由国君任命。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持

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三省六部制:隋代在前代基础上重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为中央辅政机构,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影响: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定义是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总结战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国家统一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廷尉、治栗内史、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和宗政。

变更:三公九卿制的基本结构从秦朝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重创的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结构上看,无处没有三公九卿制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太祖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期间有多朝代对其进行过修正,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结构。

影响:秦始皇设立的三公九卿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220年开始,九品官人法。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在实施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把持,品评人才也着于门北,被选用者也限于士族,推荐人与被推荐者之间又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入仕的壁垒。

宗法制:宗法制是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维系贵族之间的完整制度形成和出现是在周朝的事情。

目的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大程度上避免由王位而引发纷争和战乱,稳定国家。

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影响:积极:总共发至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祖国统一大业有促进作用。

消极:过分强调宗教,宗法观念,人为划分远近亲疏,又束缚了人的自主发展。官僚政治:官僚政治通常是应用在政府权力全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而随意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的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以等级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政教合一、政教分离)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政治的逻辑:抑恶;道德的逻辑:扬善)

4.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5.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集权、分权;人治与法治)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政治的根本问题:平等与不平等:专制与民主。)

7.无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构成的三要件:君主独揽大权而君权至高无上,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皇帝制度的特点:1.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

2.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3.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

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1.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君权进行的;

2.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

3.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4.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中央政务管理体制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一)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作为政治制度,与意识识形态、经济技术基础、政治机构、自然地理风貌、民族分布等变量发生着持久的互动。

(二)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变迁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受到儒家思想、君主专制等我国专制社会固有变量的制约。导致制度变迁在相应的根本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框架内运行,而不能脱离框架的限制。

(三)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有着自己特定的轨道,并且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即制度变迁是社会历史的某种延伸,沿着历史的原有轨道运行。

(四)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呈现出官僚系统的组织结构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趋势。

(五)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自秦汉后)大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清等朝代),并以维护和巩固封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标。

(六)制度变迁一般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但是同时受到外在压力集团的影响。

(七)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趋向于理性的同时,导致了非理性。

(八)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体现的是专制统治下的绝对“人治”,而非法制甚或法治。赋税制度演变及其特点:1.起源很早,“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夏商周:土地税,土地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赋(杂税),包括国家之赋二十税一,关市之赋(百分之一的关税和百分之二的市税),山泽之税(国君的私产,百姓开采要交税),币余(放贷利息)。

2.春秋:“初税亩”,这是中国田赋制度的开始。秦统一后的赋税有田租(土地税)、口赋(户口税)和力役三种形式。以后各代还有商税、货税、物产税等,称为征榷、杂税等。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作赋税。

3.汉代实行算赋、口赋、田租、徭役、算缗(财产税)、关市等赋税形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赋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后各代。

4.西汉,田租为十五税一 文景之治

5.北魏、隋:租调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由三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6,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调法

7.中唐、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原来的均田制被破坏。唐政府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

8、王安石实行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保马法。

9.张居正改革后,重新丈量土地,清查豪强地主的隐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

10.康熙实施“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制度。雍正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1.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

2.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

3.征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

4.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

5.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形式及其特点:

制度举荐 私人举荐 官府举荐 自荐 征辟制度

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

征,也称为征召,是君主采取特别延聘的方式

辟,也称辟属、辟除、辟召、辟用等,是主要长官自行任用属吏的制度

荫袭制度

指勋贵子弟依靠父兄的权位得以进入仕途的制度

古代国家长期保留这种选官方式,实际上是世袭制的一种变态遗留,但它与世袭制有根本上的区别

这种选官方法是为了照顾在职、退休、殉职官僚们的利益,为了换取官僚阶层对现政权的忠诚和支持,曾起到稳定政权、笼络人心的实效。

科举制度

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成为一项重要制度,直到1905年才由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考程序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科举考试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曾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也防不胜防

笼络个方面人才以收为己用

所有的选拔途径都同荐举有一定的关系,以期保证选拔的公正和严谨

选拔权力逐步集中收归中央朝廷掌握,并与教育、考课等制度相结合,使选官制度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议会制度的评析:议会制度在民国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相对薄弱。

议会制度只是形式上的移植,没有考虑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脱离中国社会现实,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窠臼。

议会制度在中国缺少政治文化基础,在引进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版本各有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一知半解中更趋向于各取所需。

第四篇:中外建筑史 考试重点

1、中国古代建筑开展的七个特点:

二、木构架特色

“梁柱式建筑〞的构架制型制:立柱四根,上施梁坊,牵制成一间〔前后横木为坊,左右为梁〕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2、斗拱:斗拱的功用------用伸出的拱承受上部之荷载,转于下部立柱之上,是大建筑物所比用的〕

3、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编的中国建筑史提出七点:

四、建筑群的组合:中国建筑的完整印象,必须与它的院落综合考虑。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4、中国古代建筑开展的七个特点:

六、建筑类型多

1、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3、礼制建筑4、宗教建筑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七、工官制度的实行: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开展有重要影响。

周至汉国家最高的工官称为“司空〞,汉以后称为“将作〞。

历史上著名的有作为的工官:

隋:宇文凯,隋代都城大兴城的规划出自他手;

宋:李诚,他的突出奉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宋徽宗朝将作少监,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

5、汉代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1〕抬梁式、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形成。〔2〕多层木架建筑比拟普遍

〔3〕当时仍未解决木构架的大空间建筑问题

〔4〕斗拱的形式已成形式,其结构较后世简单

〔5〕中国木建筑五种屋顶形式在汉代均已出现: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

6、依清代屋顶之规制,屋顶等级分为:

1、重檐庑殿2、重檐歇山3、庑殿

4、歇山5、悬山6、硬山

7、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1279年

隋581—618年

1、大兴城------隋文帝时建,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该城建设对建筑史最大奉献有三点:

其一,将宫殿、官署、民居三者区域划分,设东西两市为交易中心:

其二,全城街道是棋盘形网格设置

其三,以坊作为根本单位,为一小城,坊西面辟门。

8、赵洲桥〔河北赵县安济桥〕造桥者--------李春:赵洲桥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

9、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至今的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0、第二局部

城市建设:概说?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翻译: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11、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大形城的建设是由高颖和宇文恺二人具体负责,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这是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

12、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明清北京城的特点:其一,明清北京城的布局,表达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

13、宫殿实例:明清北京宫殿,故宫建筑成就表现在:其一,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其二,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三处高潮: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14、坛庙的种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

第二类,祭祀祖先

第三类,先贤伺庙

15、北京天坛:祈年殿是天坛最突出的主要建筑,是皇帝在祈求丰年之所

16、北京天坛: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色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

17、陵墓:沿革

唐宋,以陵体为中心,周围有神墙,四面有神门。南向有一套入口和引导局部:阙、石象生夹峙的神道、南神门。

18、第五局部、宗教建筑

1、佛教建筑:不同形式的佛教建筑随佛教传入我国,由于中国的风土人情不同于中亚、印度,因此,佛教逐步华化,佛教建筑由石窟演为木造殿堂或僧房,亦即佛寺。佛塔也有密檐塔、楼阁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不同的形式。其中佛寺尤其成为佛教建筑的主流,影响及于韩国、日本。且普及江南、闽粤。佛寺的群组布局、殿宇的外型结构、屋顶、梁柱、藻井、壁间、窗门等的各项装饰等,在长时期岁月的累积下,已和中国外乡的儒、道思想相结合,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佛教建筑风格。

19、道教建筑: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等祝祷祈禳仪式的建筑物。唐宋以后规模较大者称为宫或观,局部主祀民俗神之建筑或称庙。道教建筑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20、喇嘛塔:主要源于西藏地区,寺的主塔和僧人墓,最为有名的是北京秒应寺白塔,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的作品,建成于元八年〔1271年〕

21、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一般分为:基座、幢身、幢顶。

22、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约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0年)

在约公元前4000年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和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即两河、埃及、印度、中国、爱琴海沿岸。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形成了上、下埃及王国,在公元前3200年统一,建立了古埃及王国。

23、二、古埃及的建筑成就

1、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造,取决于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古埃及人相信:生的短暂,死的永恒,人在死后的3000年会复活,并从此得到永生,因此,统治者开始为自己建造大型的地下宫殿,以便来世使用。2、金字塔的演变

金字塔历经不断地演变,从较为复杂的阶梯型转变为简洁的三角锥体,24、〔2〕太阳神庙

太阳神庙在埃及是仅次于金字塔的重要建筑,为了专制制度的需要,早期的宗教形成了,它把皇帝同高于一切的太阳神合二为一,皇帝成为了太阳神的化身,从此太阳神庙就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太阳神庙的型制:一般为轴线对称,沿纵深方向顺序布局,依次为牌楼门—内院—神殿—僧侣用房。

25、在两河流域先后出现了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新巴比伦—波斯文明。

二、两河流域的建筑成就

1、建筑类型:宫殿,城市,观象台;2、材料:粘土砖,芦苇

3、技术:拱券

4、装饰:玻璃砖贴面,色彩丰富

26、第二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古希腊和古罗马创造了光芒灿烂的文明,它影响了欧洲以后的两千多年的开展,它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因此人们用“古典时代〞来形容这一时期,他们的文化被称作“欧洲古典文化〞。

27、第三章

爱琴海文化的建筑

远在古希腊文明之前,存在着爱琴文化。在公元前三千年,在爱琴海沿岸地区曾有过相当兴旺的经济和文化,它的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西尼。

28、二、自然科学及哲学

1、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BC580-500〕:毕达哥拉斯指出〞数是万物的本质〞,黄金分割:1:0.6182、亚里士多德:〞任何形式都是事物的本质〞。

29、三、建筑成就:

1、以神庙为主体

2、注重建筑的外部造型,注重雕刻艺术,无视内部空间。

3、在建筑上运用视觉矫正

4、创立柱式:多利克、爱奥尼、科林斯

30、四、建筑成就

1、希腊柱式:P432、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城西南,原来是奴隶主统治者的住地。公元前5世纪成为国家的文化、宗教中心。后来雅典联合其他城邦战胜了波斯的入侵,雅典城成为国家的象征。

雅典卫城的中心是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的铜像,高达11米。主要建筑是山门和三个神庙。

31、三、古罗马的建筑成就

1、券拱技术:券拱技术是古代罗马对欧洲建筑的最大奉献,它使得宏伟壮丽的大体量的建筑的建造成为了可能。

〔1〕早期的混凝土:在公元前2世纪,天然混凝土已经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公元前1世纪,混凝土在券拱技术中已经取代了石块。并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

〔2〕摆脱承重墙:将十字拱放在方型的间上,只需四个角柱。不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的空间得到解放,又便于开侧窗。

〔3〕拱顶体系:用一列十字拱互相平衡侧推力,横向推力由两侧的的筒型拱抵住,筒型拱的纵轴同十字拱的纵轴垂直,横推力互相抵消。

2、柱式的开展与定型

〔1〕券柱式:解决了柱式和券拱结构的矛盾。

〔2〕柱式和罗马建筑大体量的关系:罗马人开展了五种柱式:

3、建筑理论:

维特鲁威在公元前20年编写了著名的?建筑十书?,建立了欧洲建筑科学的根本体系。

?建筑十书?在1482年印刷出版后,成为欧洲建筑师的根本教材。

?建筑十书?涵盖了同建筑有关的所有领域,在世界建筑学术上的地位独一无二。32、1、拜占庭建筑成就

〔1〕穹顶和集中式型制

集中式型制的教堂内部空间具有向心性,圣坛与信徒接近,适合于东正教的要求,另外集中式型制建筑具有宏伟ide纪念性,符合帝国的要求,因此大量的集中式型制的教堂出现了。

33、穹顶与帆拱: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个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穹顶下的空间自由了,并且可以在各种正多边形上使用穹顶,它摆脱了承重墙,它比古罗马的穹顶要进步。

后来在帆拱上做水平切口,在其上再做穹顶,也有再水平切口上砌鼓座,上面再做穹顶,穹顶在构图上的统率作用增强了,它对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开展影响很大。

34、以上几个方面为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开始了。实质上,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古典古代的“幽灵〞同基督宗教神学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革命。

三、文艺复兴的建筑

1〕提倡以古罗马建筑代替象征神权的哥特式建筑;

2〕对古典理论的发扬和创新,重新出版?建筑十书?,引发了人们对新建筑的探索;

35、文艺复兴建筑成就〔一〕文艺复兴早期建筑: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家建筑师同市民保持着直接的联系。建筑表现出明快、开朗的人文主义精神。

〔1〕佛罗伦萨主教堂〔1296—1470〕

1〕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政权,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立;

2〕主体完工后,穹顶建造遇到困难,伯鲁乃列斯基中标主持工程,1431年完成穹顶,1470年完成采光亭;

(2)

佛罗伦萨育婴院:当时已经是知名人士的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为育婴院作设计,这已经充分说明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精神了。

伯鲁乃列斯基为育婴院为育婴院的底层设计了一排柱廊,轻快、明朗,尺度宜人。

36、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那么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乖僻,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

37、君权衰落和洛可可

法国在古典主义之后出现了洛可可。在建筑上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在反映着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嫩敏感的心情。

“Rococo〞一词来源于“Rocaille〞,即岩石,贝壳,主要说明其装饰形式的自然特征:枝叶式、海洋式、海浪式、珊瑚式、海藻式、浪花式、涡卷等。

38、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漩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39、在以上的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出现了许多探求新路的艺术流派;

1、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首的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组成的社会团体,热衷于手工艺与自然材料的结合,对机器生产的产品持反对态度;

代表作品:红屋等

2、新艺术运动;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布鲁塞尔,其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反对历史样式,创造出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3、青年风格派: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总部在慕尼黑。代表人物:贝伦斯。

代表作品:路德维希展览馆

4、高迪: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被称作“现代式〞,代表人物是高迪,其“有机设计〞思想影响很深。

5、维也纳学派:反对就样式在新建筑上重演,主张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的结合。代表人物:瓦格纳。

作品:维也纳地铁站、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等。

6、维也纳别离派:从维也纳学派中别离出来的学派,思想更加激进,主张“同过去的传统彻底决裂〞。代表人物:瓦格纳及其学生。

作品:维也纳别离派馆

7、路斯:激进的维也纳建筑师,主张:“建筑是以其自身的美为美,而不是依靠装饰〞。并提出“装饰就是罪恶〞这句名言。

作品:斯坦纳住宅

40、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南北战争后,芝加哥成为开发西部的前沿和交通枢纽,工业开展迅速,19世纪中叶之后,芝加哥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工商业兴旺,人口不断增长,地价暴涨。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建筑师来到芝加哥创业,他们以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为主要方向,被人们称作“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为人们勾绘出了20世纪商业建筑的轮廓。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理查逊,沙利文

沙利文名言:“形式服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索运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进步作用。

41、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在19世纪末工业水平居欧洲第二位,为了使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英国抗衡,1907年德国企业家、设计师、艺术家、技术人员组成了全国性的团体——德意志制造联盟。

代表人物:贝伦斯

贝伦斯以工业建筑为根底,开展现代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鼻祖之一,在他之后的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中,有三位在他的手下工作过。

42、作为新的建筑师代表他们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

〔1〕从功能出发,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2〕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3〕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4〕提倡新风格,反对就样式;

〔5〕强调建筑的空间处理;

〔6〕废弃建筑外表的外加装饰,讲究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以上

几个方面符合世界开展的规律,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当时被称为“20年代欧洲现代建筑思潮〞,也叫“现代建筑派〞或“现代主义建筑〞。

43、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

格罗斯乌斯〔1883-1969〕,出生于柏林,曾就读于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建筑,1907-1910年在贝伦斯建筑事务所工作:法古斯工厂:

法古斯工厂:1〕非对称构图;2〕简洁整齐的墙面;3〕没有挑檐的平屋顶;4〕大面积的玻璃墙;5〕取消柱子的转角;

包豪斯学校: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魏玛筹建魏玛建筑学校,后又同其他学校合并,建成后来著名的包豪斯学校,包豪斯下设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以理论+手工艺的形式授课,通过考试后,其中一局部人再进入到研究部学习建筑。

包豪斯学校集中了欧洲当时最前卫的艺术家和学生,为推动现代主义设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

44、勒.柯布西耶

1887年生于瑞士,少年时就读于钟表技术学校,后从事建筑设计。1908年在贝瑞建筑事务所工作,贝瑞是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师之一,对柯布西耶影响很大。之后柯布西耶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1917年柯布西耶移居巴黎,创办?新精神?杂志,宣布:“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显示了其对新事物的敏锐性。从此以后,他旗帜鲜明地开始了对新建筑的探索。

45、1923年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一书,向保守的建筑观点发起了挑战,主张:“新时代,新建筑〞。开始了一连串的建筑创作活动,提出:“新建筑五原那么〞照此原那么,他设计了被称为经典的萨沃伊别墅。

柯布西耶代表作品:萨沃伊别墅、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市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朗香教堂等等传世之作。

46、1928年,由当时最前沿的建筑师在瑞士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从此现代建筑派建筑师有了自己的组织。

47、富兰克.劳埃德.莱特

Frank

Lloyed

Wright

〔1869-1959〕,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新州,在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后从事建筑设计,从师于沙利文,在沙利文事务所工作数年,此时正是现代建筑开展的时期,但莱特对大城市持批判态度。

莱特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包括家庭的不幸;住宅两次失火、离婚、孩子被杀等。

48、1904年,在布法罗设计了拉金公司办公楼,外立面采用了简朴的清水砖墙,整个建筑简单明了,表现了现代主义的风格,对正在探索中的欧洲建筑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15-1920年,莱特在东京设计了帝国饭店,由于在设计上,尤其是结构上的成功,使莱特名声大振。

在经历了生活和事业上的低谷之后,莱特于1936年设计了闻名于世的流水别墅,开始了事业上又一个黄金时代;

莱特:浪漫主义者,田园诗人,倡导生态建筑,注重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他让人们认识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另一面。

49、密斯.凡.德.罗

密斯,18,86—1970,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石匠家庭,学过石料加工,建筑装饰,家具设计,后开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1909年师于贝伦斯,一战期间当过军事工程师。

密斯的新建筑主张:建筑要表达结构的形体美,要清晰地出建筑的原有结构,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玻璃、钢、大空间〕

50、1926年密斯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副主席;1927年筹划了著名的斯图加特住宅展;1929年设计了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德国馆:要求要显示德国工业的潜力,密斯的设计清新、典雅、明亮、圣洁,令所有的人耳目一新。因为是临时建筑,8个月之后被撤除,1986年3月27日,密斯诞辰100周年,德国馆被重建,耗资100万美元。此工程由巴塞罗那城市部部长博西加斯提议重建的。

51、1928年密斯提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原那么,并在其建筑作品中始终贯穿;

1930年,密斯继任包豪斯校长,包豪斯解散后,1937年密斯来到美国,担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并定居美国,同时为该校做了整体规划,并亲自设计了建筑系馆〔克朗楼〕;1945-1950年,设计了范斯沃斯住宅,它是一个简洁景致的玻璃盒子,它将结构突出到支配一切的地步,并将简洁开展到极致。

52、密斯的奉献:探索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为后来建筑的开展奠定了根底,他是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成功典范,他抓住了建筑开展的特点。

密斯的缺乏之处在于:唯美主义,甚至为此放弃许多功能方面的东西。

53、代表作品:罗马小体育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堂。

美国的建筑: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人才济济,很多欧洲的建筑师来到美国开展事业,美国成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主战场。

代表人物:格罗皮乌斯、密斯、莱特、菲利蒲.约翰逊、斯东、沙里宁、贝聿铭、迈耶、鲁道夫、路易斯.康等等。

54、高技派

〔大家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了解〕

中国木建筑五种屋顶形式在汉代均已出现: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

赵洲桥

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第五篇: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归纳

水晶宫“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受各国来宾赞赏,会后被完整的拆迁到赛登汉(Sydensam,伦敦南部),1936年毁于大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应用

德国工业同盟

德国工业同盟成立

1907年,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的发轫。德国工业联盟是由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工业家、建筑师、艺术家、著作家组成的联合体。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流线型(1)流线型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它最早应用于汽车设计,但到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设计被广泛用于产品、家具等设计之中,一时成为一种风尚。

(2)这种主要为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而采用的风格,改变了产品设计的外观,颇具现代感,带有浪漫的美学特征,也成为新世纪速度的象征。流线型风格尤其受到美国设计师的青睐,在30、40年代的美国产品设计中,很多采用流线型式样的产品其实并不需要流线型的功能,所取的无非是一个时髦的形式而已。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异同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上的两条分枝,但各自沿着自己侧重的方向发展;二者是机器取代手工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他们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是对新艺术运动的反逆。

(1)形式特征上的“同”:时间上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都肯定机械化生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如钢铁、玻璃等,主张机械美,;都在设计中注重简单几何外形的运用

(2)意识形态上的“异”:

一、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美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则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

二、两者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它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仍为权贵的设计;而现代主义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具有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成分。

选两到三种后现代主义风格简述

1、现代主义设计由于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所以其设计形式的最终形成,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总体上,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坚持面向大众的设计立场,改变传统的、昂贵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方法,通过采用新兴的工业材料来降低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完全取消多余的装饰。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多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造型,色彩基本上是白色、黑色;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多用梁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玻璃幕墙。

2、整个建筑体现出鲜明的功能主义原则,成为一种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其所追求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斯堪的那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五个国家。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1)斯堪底纳维亚的设计重功能也重形式的美感,他们擅长在 传统和民间的样式及自然的造型和色彩中获得设计的灵(2)设计师喜欢采用自然的材质,注重材料生命的纹理和温暖的肌理感(3)设计单纯、稳定、舒适、实用(4)在产品设计中把重功能、重理性和细致的做工、简洁的形式美感结合起来,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又展示出典雅的审美效果。(5)注重技术美学和人体工程学因素。(6)设计重传统,但他们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符号和形式,而是把传统精神和现代形式相结合。

包豪斯计划废止制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在设计思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他认为设计应采用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来组成建筑与设计的合作关系,这可以说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此外,他还认为,必须创办一所与工业紧密相关的学校,必须通过设计教育来改造德国。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计划废止制”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

2、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

3、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计划废止制”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巨大的影响。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Green Disign)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未出现的一股设计潮流。它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实质上,绿色设计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动,一种牵动世界诸多政治与经济问题的全球性思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的今天与未来的文化反省。

绿色设计的目的,是要克服传统的产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创造的产品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总之,绿色设计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减轻由于人类的消费而给环境增加的生态负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58668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