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

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



第一篇: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

古今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探秘

■亚明

《健身科学》202_年第09期

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百岁寿星的养生经,更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重视养生之道,更是成为时尚之风。然而,古今百岁寿星养生之道的源流如何?其长寿奥秘究竟有何联系和异同?其中大有文章。笔者因工作关系,有幸接触大量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有关资料,深感探究百岁寿星的养生之道,正确认识古今百岁寿星养生经的联系和发展,分清两者的异同,对于我们吸取百岁寿星的养生精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今养生各有千秋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讲的是人才,其实养生之道也是如此。养生之道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改进而发展。由于经济状态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科学技术的高低,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同时代的养生文化也有其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古今养生之道,表现出时代的差异性,也就毫不足怪了。

饮食观念差异

中国古代养生历来有“食素长寿”的说法,认为“肥肉厚酒”是“烂肠之食”。(吕不韦《吕氏春秋》),只有“淡薄是谙”才能“动作不衰”(朱震亨《格致余论·饮食箴》)。隋唐时代的名医、103岁的甄权就是一个以食素为主要养生手法的代表人物。甄权平时生活俭朴,“食不必甘美,有素食菜根者,即可增精液而少秽浊,则胃病不生。问之其术,术尽在斯。”(民国医家宋爱人对甄权养生之道的评论)可见甄权的长寿与其长期食素并非无关。而现代养生学则认为:营养平衡是新陈代谢的基础,膳食中既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又要保证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著名生物学家、104岁的寿星陈纳逊教授在其“养生经”中,就有“调节饮食,平衡营养”这一条。陈老在进入老年后,注重少食多餐,食谱为:早餐一杯牛奶、一片面包、一个鸡蛋、一根香蕉;午餐一小碗米饭,荤素搭配,豆制品必备,包括一道置放了红枣、枸杞子之类滋补品的汤;晚餐面食加稀饭,下午和睡前各有一份点心:牛奶、咖啡、蛋糕、芝麻糊轮着吃,可见陈教授的长寿与其“营养平衡”有着直接的关联。

运动观念差异古人强调以气养生。《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只有心如止水,才能静心养神,情绪稳定。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160余岁(一说200余岁)的老子就主张“至虚极,守静笃。”他说:“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元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往则气往,若欲长生,神气相注。”而现代养生家则认为:生命在于平衡,养生也在于平衡。这种平衡不仅包括营养,而且也包括运动、休息、环境等方面。若生理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国国民党元老、百岁寿星陈立夫认为:养生在动,养心在静。他说:“举手投足,适度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是也。”但他同时又认为:“心意需静,勿贪得,勿虞失,恬静寡欲,心平可致气和,心旷使尔神怡,自必延年益寿焉。”其动静结合之举,尽在于斯。

性事观念差异“少思寡欲”是古人养生的基本内容之一。《红炉点雪》云:“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因此,“平和无欲”成了古代养生家公认的一个“养生秘诀”。南北朝时,北魏120岁的大将罗结虽然年过期颐,但依然身强力壮,耳聪目明。罗结的养生秘诀之一就是不贪恋女色。罗结伉俪举案齐眉,如胶似漆,却从不放纵房事,他人为他介绍的美女小妾,也被他一一回绝。他认为:不耗精,不散气,是得以长寿的养生秘诀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又证明:性的适当宣泄,可以调节体内各种生理机能,使情绪轻松愉悦。文坛耆宿、百 岁寿星章克标的一生中,曾娶过三个妻子。在他百岁时,还娶了个比他小43岁的北方大姐作为新夫人,为了让新夫人和他一起好好生活,他还幽默地为夫人起了个“灵清”的名字,其意是希望新夫人在今后的生活岁月里,要头脑清爽,事事“拎清”,夫唱妇随,日子就更有滋味了。

传统养生一脉相承

养生之道,作为一种文化理念,一种长寿理论,总有其基本框架。同时,养生理论作为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有着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因此,我们细细分析研究中华养生之道,可以发现:既存在着古今差异的一面,也存在着古今一致、大同小异的一面,这显然是因为同源于中华文化之脉,有其相同的基因的缘故。

道德观念共识古人强调:一个人在养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养德,即所谓“大德必得其寿”。孙思邈曾云:“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三国时期的民间医生、百岁寿星董奉虽身居山林却不与世隔绝,他一生助人为乐,好施济人,给人治病从不取分文,只令病家栽杏树为酬。年长日久,病家所栽杏树多达十万株,每到收获季节,所收甜杏如山,董奉以杏与乡人换取谷物,所得粮食全部用来救济贫困人家。由此可见:董奉高尚的医德和功德,也正是他得以长寿的基础。现代医学亦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如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激素可以把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福建省漳浦县佛教协会慈善会会长、112岁的长寿老人蔡松苍一生与人为善。1977年,他捐资2500元作为基金,创立了漳浦佛教协会慈善会,以后,他连续6年坚持春季植树,先后出资202_多元,请人购买树苗5万余株,又连续3年资助深土镇敬老院等等。他说:“钱财是身外之物,我没什么用,送给需要的人,我心中踏实。”

食忌观念共识在历代的养生学理论中,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饮食清淡与人体的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清淡,淡则物之真性真味俱得。”(清《老老桓言》)元代106岁的养生家贾铭在他所著的《饮食须知》中也提出:食物宜清淡,忌多食盐。年长之人更不可忽视。现代营养学也认为:多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高血压、肾脏病或心血管病等,故以清淡为宜。新疆维吾尔族137岁的吐地沙拉依一生饮食以清淡为常,三餐以玉米面条和玉米面馕(一种形同大饼的食物)为主,辅以少数细粮(小麦),平时喜喝凉水或在水中调放茴香作饮料。百岁以后,他依然面色红润,情绪饱满,毫无老态龙钟之感。

学习观念共识学习在古人看来,是一种高雅的养生之举,它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净化人的心灵。张英《文瑞集》云:“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可见古人对学习和养生之间的关系早有见地。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养生学家、百岁“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就是他在100岁时写成的。为了写这部书,他不辞劳苦,常常步行外出收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试验,证实后才收入书中。这种体力与脑力的活动,都构成了他增强体质,延缓大脑衰老和健康长寿的因由。现代养生学也认为:人的脑细胞,越用越发达,越用越灵活,越用越健壮,而且有益于健康长寿。学习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特别是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还能提高“自我价值”,推迟心理的衰老,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著名儿科专家、百岁寿星苏祖斐在百岁以后,仍以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语言来撰写《100岁写的回忆录》,文中记叙了作者和她的家人从戊戌变法(1898年)到1995年春近100年的往事,正确入微的记忆,令人惊叹不已。百岁寿星陈椿在退休以后,以书为伴,潜心学术研究和科普写作,先后出版了《四部精萃》、《知识与趣味》、《科学的卫生经济》、《人生百岁》等书,读书写作使他精力充沛,青春长在。

去芜存精继承发展

养生之道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滚滚江水永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达,知识的积累,养生之道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人们在实践中学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养生学,逐步克服时代的局 限性,在科学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芜存精,使各种养生法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使之显示出特有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从“导补术”到“保健品”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合乎人体营养的饮食,是延长人类生命的基本条件,这一点,早已被古人所意识。明代116岁的无暇和尚在26岁时就到了九华山,在山上的一个天然岩洞中穴居修行。他长期采集黄精、党参及野果等,每日蒸晒三次,仅在清晨食用一餐,作为“导补”,以饱终日。无暇和尚在山上的条件甚为艰苦,为何还能如此长寿?后人分析:服用黄精是其主要原因。转眼间,几千年过去,古人用天然的动植物作为补品早已被现代的保健品所取代,人们在有营养及富含微量元素的动植物中提取精华,做成针剂、片剂或口服液等,投放市场,受到人们的欢迎。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不少百岁寿星在经常服用保健品。如上海的“百岁股民”储士芽老太在晚年长期服用“昂立一号”口服液,并认为:“效果蛮好。”

从“喝茶”到“科学用茶”话谈千古事,茗沏一壶茶。茶是人们的常用饮料,被誉为“国茶”实不过分。关于饮茶的祛病保健、养生益寿之功效,历代典籍多有载述。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便称:“茶为万病之药。”此话不免有些夸张,但其主旨还是强调茶药同源。唐代120岁的高僧从谂,人称“赵州禅师”,在他的禅语中,就有“吃茶去”这一条,以此来诠释“平常心是道”。有旧联云: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回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想象一下:这种情趣该是何等的自在、何等的悠闲、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韵致。那么,茶叶究竟为何能使人长寿?现代科学给了您最好的解释: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等药理成分。咖啡碱能促进人体发汗,刺激肾脏,有强心、和胃、利尿解毒的作用。与茶多酚协调,还可防止人体内胆固醇的提高,并有防止心肌梗塞的作用,并可通透血管。此外,茶还有提神、抗菌等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饮茶习惯已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随着科技的发达,各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保健茶也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如美容茶、减肥茶、健身茶等等,用茶的方式也有了改变。如“中国百岁长寿老人”之一范香秀的枕头就与众不同,她将泡茶饮用的茶叶晒干后,和上谷子和少量的茉莉花茶,拌匀,然后装入枕中。有药书说:这种用茶叶做枕芯的枕头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头晕目眩、鼻炎、感冒头痛、暑热等皆有好处,可见范香秀的“茶枕”是不无道理的。

从“个人养生”到“社会关怀”在历代记载百岁寿星的典籍上,我们只见到他们如何注重个人养生,却很少见到古时候的家庭养老以及社会是如何去关爱这些寿星的。就连古籍上记载较多的东汉百岁名医华佗、元末明初150岁的著名养生家冷谦等人也莫不如此。也许,这和时代的局限有关,著书者只注重了“主体养生”而忽视了“客体养生”。如今,尊老敬老已是社会的公德,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一些百岁寿星在家人及社会的关怀下,不仅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样的爱心关怀远比其寿星的“养生之道”来得重要。上海市崇明县的百岁伉俪张宗英(104岁)、黄藕新(103岁)结发姻缘已有80余年,育有五子二女。1998年,黄藕新因病住院,其子女和小辈轮流照顾老人,就连70岁的大女儿也从北京赶到崇明来陪伴老母,住在上海的几个子女更是三天两头赶到崇明来照料老人。不久,老人转院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原在“市一医院”退休的二女儿便充当了“特别护士”。居委和街道也多次来看望老人,并给他们送上慰问品。老人感叹地说:“生活在新社会,真是太幸福了。”

“人活百岁不是梦,不慕神仙只仰道。”我们探索古今养生之道的异同,有利于廓清养生道路上的种种迷雾,帮助我们打开自我保健的大门,以便找到长寿奥秘的钥匙,攀登“百岁人生”的颠峰。

第二篇:百岁寿星

百岁老人的健康生活

在某某某村,有位长寿明星可谓是村内乃至整个镇的名人,不为别的,就奔着老人快过百的人了,可依然是健健康康能说能笑的。老人名叫曹凤英,是1916年生人,现在电视上的各种养生节目做得火热,而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养生大师”,可老人却说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养生方法,只是在习惯上和别人不大一样。那到底是怎么不一样呢,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个老人的习惯吧。

老人一辈子都是农村人,平时也没什么锻炼,而且加上小时候赶上了咱中国的困难时期,更没机会养尊处优,因此,从小就不怎么生病,就算是发个烧赶个冒,那也就是用农村的土方法刮痧,那个时候农村刮痧不像现在有什么犀牛角、水牛角、砭石等种类的刮痧板和精油,最常用的就是擀面杖、盘子、碗这样的东西,刮在身上那真叫疼,可也真治病,弄得以后也不敢生病。但是现在岁数大了,儿女们也退休了,就轮流的伺候老人,儿女也孝顺怕母亲生病,因此学习了刮痧的技巧,每月总要给老人刮一次痧,每刮一次约30分钟,刮到背部由红至微黑。刮痧后睡一觉,第二天老人感觉非常的舒服。

老人喜欢唱歌,据说年轻时还是很有名的金嗓子,虽然现在年龄大了,可也还是放不下对音乐的热诚,每天嘴里哼哼着小调,洋溢着笑容,感染着周围的邻居们。邻里关系处的非常和睦,加上年龄大、阅历多、又会说理,邻居们有个吵闹,总是喜欢找她评个理,因此生活过的还是比较充实的,心情自然也是顺畅的。

老人喜欢吃粗粮。在农村粗粮也是最大众的,但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老人依然还是喜欢吃小米粥、玉米、红薯等粗粮。而小米、玉米、红薯都有哪些营养价值呢,老人还都知道,小米滋补身体。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老玉米里含有大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又因红薯中含钙、镁较多,所以能防治骨质疏松症。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原来老人的大女儿是大学教授,现在退休了,经常和老人一起聊天,说说饮食爱好习惯什么的好处,时间长了老人更是知道了它们的好处。现在老人每天早晨都要喝小米粥,中午主食要吃玉米,红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吃。而且吃得蔬菜都是自家的地里长出来的,天然没有农药。

现在咱们都对老人的生活习惯都有了了解,以后我们不用天天像老人那样吃粗粮,但是也应该每周吃那么三两次的粗粮,来弥补一下细粮的缺陷。刮痧,也学学平时在家给家里人刮刮,当然有一些病是不能刮的,所以在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别把自己家的人弄出什么医疗事故,最后说一下啊,唱歌是非常好的一个兴趣,可以锻炼身体的,每天那么一唱,那心里有什么郁闷之气,都很容易出来。

第三篇:百岁寿星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各位亲戚朋友:

今天是我爷爷一百岁寿辰庆典!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办这个

生日宴会,今天亲朋齐聚,宾客满座,我们一家无比高兴。过去大家

美好祝愿都讲“长命百岁”!今天,我的爷爷是真正的百岁老寿星!

首先,我要代表我们全家向我的爷爷送上最真诚的生日祝福。祝:

爷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寿万年。同时,我也代表

我们便宜,向前来贺寿的各位亲朋好友、各位长辈,致以最衷心的感

谢,也希望大家 沾上老寿星的福气、喜气、人人都长寿。

我从记事开始,爷爷就喜欢打麻将。听家里人说爷爷年轻的时候

也是当时的知名的人物。就是因为打麻将输了家产、田产,但是

因祸得福,在那个斗争的年代里,因为没有什么家产才没有被斗得厉

害,后来政府还安排了在火柴厂工作。在这里也在感谢一下曾经的厂及老领导,爷爷在这个厂拿退休金和享受医保的时间比工作的时间

还长,享受了很多,在此感谢厂和各位老领导。

小的时候问过爷爷,为什么当时不藏点财物呢?爷爷总是说,不

把钱舍出去,那还有能花钱的命呢。这也说明,爷爷是一个很豁达、开通的人。钱乃身外之物,够花就行了。

爷爷生活很有规律,自己会照顾自己,这也是他长寿的秘密。爷

爷饮食很有控制,动过胆结石、动过白内障、有点糖尿病。但爷爷很

会忌口,想吃的就要吃点,但不吃多,早睡早起。从我记事到现在,只要身体走得动,下午就一定要去打麻将。科学上说打麻将能防止老

年痴呆,我觉得这是有效果的。在座的长辈们有空也多打打麻将,保

证思维敏捷,长生不老啊。

爷爷品性,直接影响着我们家一代又一代。父辈、孙辈和小辈们都关系和睦,家家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小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没有磕磕碰碰、没有大吵大闹。我爸是长子,长年不在爷爷身边,但一天总是念叨着要回来给爷爷尽孝。家里都是几个嬢嬢和么爸在操持,让爷爷渡过了一个安静、幸福、祥和的晚年。现在照顾爷爷的担子落在了么爸、么妈身上,比较辛苦。说到照顾爷爷,就得说到。他是我们孙字辈最小的一个不到20岁,一直在爷爷身边。他非常会心痛爷爷,第一次拿工资,他妈那里一分钱没给,倒是直接安排给爷爷买了个轮椅,很是孝顺。因此,有他们在爷爷身边照顾,我们都很放心,也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所有的后人还将一如既往的尽心尽责,让爷爷过得更幸福!更快乐!让我们再一次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永久!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祝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谢谢!

亲朋揖叩健安康,祖祖欢靥胜骄阳,今日儿孙齐欢唱,皆愿您老福寿长。

祝愿***健康长寿,永远开心!

第四篇:幽默与百岁寿星

幽默与百岁寿星

有幸接触古今中外百岁老人的有关资料,从中发现大多寿星在精神上开朗乐观,语言上诙谐幽默。可以说,他们的高寿与自身开朗乐观、诙谐幽默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神乐观是他们通往高寿巅峰的一条重要捷径。

文坛泰斗、百岁寿星冰心在晚年对死神有一种无畏的达观和幽默。她身体不好,有人请来气功师为她发功。气功师发了一会儿功,问她:“凉吗?”她说:“不凉。”又发了一会儿功,问她:“热吗?”她说:“不热。”最后她说:“你们别弄了,我这个人是‘刀枪不入’。”幽默的回答,顿时使满屋欢乐,笑声不断。

百岁老红军吴大胜性情豁达,言语诙谐。一次,老伴叫他去买酱油,一不小心把酱油瓶打了。回家后,自觉无颜交差,就低着头对老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家住在三层楼,老伴叫我打酱油,打碎油瓶砸破头,自我检讨低下头。”一番“检讨”,使老伴忍俊不禁。这样的晚年生活,忧愁和烦恼自然沾不上边。

百岁寿星、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学多才,语言丰富。他久患青光眼及白内障,但他很乐观:“我一生就有这个‘一清二白’的毛病。”自嘲自悦,幽默诙谐。

四川省125岁的赵百川生性风趣,话语调侃、幽默。一次,有人问他是哪里人氏。答曰:“铜锣中间打个洞。”令问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则大笑:“铜穿(谐音“潼川”),铜锣打洞,铜不穿了吗?”南海102岁的曹作老人由于诙谐幽默,被人称为“幽默老人”。由于他有腰痛病,他自嘲这是“老人专利病”。问他有何愿望,他说:“我的愿望是让这腰痛乖乖地原地踏步,可别‘轻举妄动’,来折磨我这副老骨头。”幽默的话语,使人感悟到他长寿的“秘诀”。

第五篇:百岁寿星生日庆典主持词

百岁寿星生日庆典主持词

1、开场白

春风化雨一百载,幸福吉祥合家欢。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大家下午好!

在金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大好季节,在202_年的10月5日这个欢乐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刘常文老先生百岁大寿的喜庆时刻。在此我们仅代表寿星及他的家 人,向所有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地欢迎!刘老先生生于1921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在他的身上,闪耀着中国男人的高贵品质:勤劳、善良、俭朴、有担当。他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爷爷,一个好太公,祝老人家一生平安!

他目睹了近百年社会变迁,他经历了人世生活炎凉,他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自己的儿孙们。今天所有的鲜花在为他盛开,所有的掌声在为他喝彩。寿星上台入座

让我们掌声欢迎老寿星上台,接受来宾的祝福。朋友们,人们常说“家有百岁老,就当是个宝”看看咱们近百岁老人。刘老先生依然身体硬朗,耳聪目明。现在我来问问刘老先生:老人家,今天是您近100岁生日,今天为您过生日,你高兴吗?您最想的人最亲的人都来了,您高兴不高兴? 3 儿子刘玉平致辞

亲爱的朋友们,赋予我们生命的是父亲和母亲;抚育我们成长的是父亲和母亲!父爱是伟大的,劳苦功高,恩重如山。下面有请他的儿子刘玉平代表家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4 亲朋致辞 参加近百岁老人的寿庆,我们感到特别喜庆和特别高兴,下面有请舅公陈书荣代表全体亲朋为老寿星致贺词。5 点燃生日烛火,全场齐唱生日快乐歌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是我们中国对寿星的传统祝愿,Happy birthday!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岁岁有今朝年年有今日,我们对生命的延续,健康、长寿、快乐,是我们对生命最终的祈盼。辉煌的烛火即将燃起,快乐的的音乐正在飘荡。在这喜庆的时刻,让我们一起为寿星点燃辉煌的生日烛火,这闪烁的烛光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友情更充满了光明。下面,让我们面对七彩的烛光同唱生日快乐歌、、、请幸福的老寿星双手合十许下美好的心愿,有请老寿星吹灭生日的烛火。

祝刘老先生好事甜甜、好梦圆圆、好运连连!全场举杯

朋友们:举杯畅饮生日酒,岁岁年年有今朝。有请儿女们为父亲开启生日的香槟,这芬芳的香槟,缓缓而下,它弥漫着爱的浓香,洋溢着爱的色彩。所有的祝福都带着儿女们的爱倾注到酒杯里,甜甜的,浓浓的,直到心底,这流淌的香槟,一点一滴将近百载春秋悄然串起,将土的平凡、山的伟大、光的慷慨融为一体。近百岁,仿佛一部浩瀚的辞典,一笔一画,书写着人生的真谛,朋友们,让我们举起生日的酒杯,为亲情友情干杯!为老先生生日共同干杯!生日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时间不会凝固,但幸福的时光将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此,我们衷心祝愿老寿星夕阳无限好,生活更美丽!祝愿刘老先生全家,吉星高照,幸福安康!祝愿全体亲朋讨寿欢喜,幸福无比,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5791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