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茶听琴赏兰“冬
品茶、听琴、赏兰“冬•韵——兰花造型艺术展”
在章太炎故居开展
为了喜迎新春,由区文广新局和区兰花协会共同主办、章太炎故居临驰兰苑承办、未来科技城青联协办的“冬•韵——兰花造型艺术展” 今天与广大观众见面了。
兰花,中国十大名贵花卉之一,它朴实无华,清香淡雅,寓意美好,与章太炎故居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十分匹配。花形优美、造型各异的兰花布满章太炎故居,使其相得益彰。在活动开始前,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钟山和区兰花协会副秘书长任浩分别致辞,他们都表示兰花是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使者,将中国传统演绎得微妙微肖,韵味深长,用兰花之美、兰花之情来弘扬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精神,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十分恰当的。在欣赏兰花的同时,还穿插了古筝演奏以及茶艺表演,引领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美的意境,感受传统文化与大自然结合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出的兰花主要有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等几大类,但是兰花是一种不容易一看就懂的花卉,他一般是藏身在空谷山石之间,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诵和描绘的对象。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看懂兰花,故居特意安排了关于中国兰花栽培和欣赏的讲座,此次讲座也是故居国学讲堂202_年的第一讲。同时也邀请了书画家在现场写兰、绘兰,为章太炎故居留下墨宝。
这次故居开展的“冬•韵——兰花造型艺术展”特别活动,结合了写兰、绘兰以及关于兰花栽培和欣赏的讲座等多种赏兰方式,向公众呈现出一个最具个性的兰花展。本次兰花展的展览时间将从1月17日持续到3月30日,欢迎大家前来观兰、赏兰。
第二篇:晶莹剔透的等你来,赏雪听琴散文
今晨,掀开遮了一夜月色的窗帘,一片耀眼的白,生生的映入了眼帘!
我惊讶于你的无声。是的,你不是雨,所以,我听不到敲窗的哨声。你也不是风,感觉不到肌肤的收紧声。
你是精灵,是挥着翅膀的天使,是怀揣着梦 的白蝶,在我面前铺满了纯净。
捧一把雪,融化于掌心。有雪在烧,我不知道,我的灵魂是否会穿透你的清凉,抵达我久违的初心,看那颗不染的沸腾之火,是否还在为 梦经久不衰。
我不怕尘世的惊扰,我知道,我渺如沙粒,这个世界与我,尽量融和。我的力量不足矣清屏天空的雾霾,虽然我的心曾那么澈蓝过。很多时候,我的蓝是停留在我的家乡,一个无名的小镇,它带给我的是乡音的呢喃,贯穿我耳畔的是天空飞鸟的自由声,和小河旁芦苇荡的溪流声,还有那年河道里我们的打滑溜的欢乐声……如今,我收紧我所有的记忆,试图穿过时光的栅栏,让自己在年轻一回。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睁眼即没了的梦,我的身体是再也回不去了。我的思想尚可游离。
面对着白雪,我怕心灵的走失,我怕找不回当初的清心,它曾如云,在瓦蓝中给了一份自由。后来,当她学会圆滑,学会计算得失,计较过恩怨,在无人的夜,曾深深不安。
从我脚底的吱吱声中我知道,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雪在呜咽作痛,看多少初心被掩没,被踩在脚下,像夹缝里的老鼠发出刺心的呻吟声。它也提示着我,脚下的步子,多重要。
我不在深山,小隐不能如愿。
我在闹市,如何让自己修炼心如止水?我知道,大隐与我,颇远。
于是,我素心怀雪,却落个寡言的名谈。
某天,夜静之时,我探问另一个自己;你以为你是谁?不食人间烟火么?可笑,你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俗人,俗世又怎能清淡?你唯一能做到的不过是离庸俗远些,能做到大俗大雅,你还得走多少个台阶呢?……
是呀,骨子里哪个能免俗呢。我只是尽量找回被蒙垢的心,用清雪洗涤罢了。
于是,我躲进厨房,过我简单的烟火日子。切开储存很久的一顶粉红的萝卜,它从买来时的光溜溜模样,到今日,顶端已吐出的鹅黄的樱子了,是寒冬里不可多得的一抹绿。这枯黄衰败的季节,这绿一下子唤醒了俺心头的春盈盈啊!
可谁知啊!谁知,你表皮下的藏白,露给我的却是黑和空洞。怎地一下子竟联想到了那个胭脂浓厚的女子,在男人堆里抖落属于她的风尘。也如这完好的萝卜,心,已腐朽。我要一双什么样的眼睛才能穿透你的身心,读你不堪一击的灵魂?和那年花事后的堕落!
不该啊,可你不该啊,你是那么水灵的敷衍过我的眼眸,我又怎能抵挡你的诱惑,这尘世的灰啊,如这飘飞的雪,在烧。
那个叫黄莺莺的歌手依然在入境的唱着;我仿佛看到有红红的雪在飘,在烧,在奔跑。我依着歌声去寻那风中的足迹,却被街中这一幕感化掉;那如词里唱到的一样,有人在拥抱。只见白雪皑皑中,一女子,与一玉树临风男子在街中雪地忘情相拥。女子青苔般的长发,在白茫茫的领空,分外夺目。离别总让人伤感,而相聚却让人如此忘情。哪管那些诧异的眼神,去亵渎你们的真情。雪地上这一幕温情,足以让人在这个寒冷冬季充满感动。
爱情呀,总是让人紧闭的心丰盈!这深情的相拥,融化多少冰冷的霜冻。这体温的浓度,化雪在烧……
偶读古人九雅中有:赏雪,候月,酌酒,抚琴,听雨,品茗,莳花,焚香,寻幽。
此时,我学不来古人的风雅,只想拿出自酿的葡萄酒,邀你月下小酌,听你抚琴,续约那年的涛声,只是不知这枚昔日船票是否能如愿的随雪飘落在有你的城池中……
我还想用窗前冰凌花收藏一个故事的来去始终,你会懂么?我问雪地中觅食的飞鸟,除了生存,是否还有飞天的美梦?
我不是【冰雪妖姬】中的冰雪女王,不想统治天下。我只要这一冬。听雪,然后用一根根冰凌穿起一帘幽梦,晶莹剔透的等你来,可懂?
我知道,在雪的世界,悲哀是该被遗忘的。一切的不安,都是煞风景的。因为,这世界再没有比它更纯更洁的了……
听,我在尘世中抖落一身灰尘,然后,一起窗下赏雪,听琴……
第三篇:成长日记----陈兰琴
成长日志
南风小学 陈兰琴
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大的感悟和收获。
转眼间,来南风小学工作已一年多了,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从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颇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有愤怒,也有喜悦。
当了一年多的教师了,虽然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在教学中学到了很多。在这一年里,我担任过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数学教学工作,也担任了二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工作。记得去年刚来学校时,我的心情不知道有多么紧张,心里一直在担心,学校会让我上什么课呢?会是几年级呢?。当我一听说“村小包班”时,心情一下子就紧绷了,怎么办?但是回头一想,怕什么,我还年轻嘛,有什么不行的。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肯定行!这样,我激励着自己开始了我的工作。
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翻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一年的教育也是一年的学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孩子们在学习我也不忘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文,我都是一个零,虽然一年级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但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这些简单知识,却不那么简单。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备,每一堂都会认真上,按照自己的方法,结合教材的内容。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班里出现了一些学困生,主要原因有父母在外,一些学习生活习惯不能好好养成,影响了学习;其次,父母忙于挣钱,无人管理等,这些孩子成了学困生。有些孩子在别人眼里是如何的差劲,可是他在我的眼里是宝贝,是我改造培养的对象,让我有了努力拼搏目标。有时在我看到他们满篇的错误时,我动手给了他几个“棒棒糖”。打完以后心里五味杂陈,生怕他们不再喜欢老师了,对我的课不再有兴趣,担心这担心那,可是他们一会又在你的身边来了,还帮你整理讲桌,给你送来了一支红色的笔。用他们的方式表他对你的爱。其他老师说:“课堂上要想使每个孩子都做的十全十美那是不可能的,想要每个人成为好学生,只有慢点磨。”
我的教育生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多学习多思考,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第四篇:优美散文 听冬
优美散文
听冬
【听冬】.“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转瞬间,秋已逝,冬已至,早晚的天空中亦已披上丝丝薄纱,烟雾袅绕,如梦如幻,远远望去格外迷人,宛若置身于人间仙境。初冬时分,气候还不算严寒,为此,每当艳阳高照之时,丝丝暖意依旧会氤氲于心。不经然间,心中似有潮水在涌动,那些经典的诗句便又在脑海中跃动:“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出了冬日银装素裹的的秀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冬梅凌风傲雪争奇斗艳独我妍的品格由此可见一斑;“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风雪中的无奈总是让人遗恨绵绵;“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雪压劲松松更翠,笑看尘寰两茫茫;“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携着这些优美诗句的韵律,为此,这个冬天不是萧瑟落寞,而是风景如画。气象万千。红尘漫漫,人生苦短不过百年;四季变换,分秒流逝让人嗟叹;回首流年,时间如手中攥着的流沙般一点一点地在指缝中轻轻滑落,闲散地埋藏于岁月的长河中。翻开记忆,细细数来,那些遗逝的浅浅淡淡的日子里,有喜也有怒,有悲也有乐。悠悠数十年,弹指间,春夏秋三季已恍然若失,冬季已暮白。在漫漫岁月的长河中,一年的时光也只是岁月里的一个过客,步履总是那样匆匆又匆匆。回味往昔,那些唯美的记忆,宛若朗润的月华在深夜里悄悄潜藏,恰如一杯氤氲着幽幽清香的暖暖的热茶,捧在手心,浅啜于口,细细品味,那份温馨瞬间流淌在周身血脉之中,荡漾在浩渺的心海,温暖着整个冬天,也许,寒冷中有着清茶的滋润,这个冬天不会冷。或许,心底里怀想的是江南的冬天吧,氤氲而又温和。只源于这个冬季多了一份关怀,多了一份体贴,多了一份温柔的滋润,为此让人心中感觉到融融的暖意;只因为这个冬天多了一份热情,多了一份繁忙,所以人生更加充实,生活更加阳光。匆匆行至的脚步,掩去了浮华和烦躁;匆忙劳碌的工作,挤没了生活的罅隙。唯有在静谧的夜晚,当一轮皎洁的明月徐徐东升的时候,心境便也漫漫地沸腾起来,那些文字仿佛赋予了灵性,蹦蹦跳跳地闪烁在脑海里,驻足在方寸素笺之中。或许是我对它们格外地痴迷吧,徜徉在这银色的季节里,执一支椽笔轻轻描摹,在遐想的世界里,任由思绪飘荡,用心灵的契约描摹遥远的江南古镇美丽的风光。也许,在这北国冬雪飘飘的季节里,江南的冬天会格外迷人吧!也许,那里的冬天在斑驳的树影里藏秘着零星的温暖,散落着精致的美妙。北方的冬天,空气里漂浮着阵阵寒意,漫卷起来的枯叶增添了几分冬的萧瑟。季节辗转而过。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之后,北方的冬天枯木衰竭,野草凄凄,荒芜落寞到心底,茫茫原野之上,青烟色肆意缭绕。灰蒙蒙的天空,光秃秃的树枝,孤零零的鸟巢,交织着冬日荒凉的交响;风是静止的冷,水是冻结的冰,霜是银色的白,演绎着萧瑟清冷的凄美。驻足在这样的氛围里,心境便也越发地矛盾起来,浅酌流光,对饮孤独,慢品清凄,执手寂寞,倏忽间,那漫长的愁思在心中疯长,徘徊……此刻心中渴盼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融融春意。“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素色年华,诸多风景都已流逝,而时光总是把最美的东西加以修饰,盘存在记忆里,永远占据着心底最动魂惊心的那根心弦,即便是不经意间轻轻地碰触,都会牵制着那根为之心颤的神经,回味着那一幕幕如沐春风的景致。这个初冬,我意外地遇到我阔别多年的老战友,那份在曾经朝夕相处,在共同战斗生活中结成的真情厚意,时刻温暖着一颗亦已苍老的心胸。轻拽记忆的弦,回味刚入伍时,英姿勃发,豪情满怀,一个个朝气蓬勃,血气方刚,操枪弄炮,站岗放哨,沙场演练,共沐朝晖,大家朝夕相处,切磋技艺,互相帮扶,情同手足,让人生的情感升华至无尚至高的境界。“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当我们承载着浓烈的真情与沉重的离愁,把记忆装进挎包,把情谊打进行囊,把岁月折叠成诗行,带着青春永恒的风姿,带着缔结友谊的豪情,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那些驰骋硝烟弥漫战场的峥嵘回味,还有打靶归来的嘹亮歌声,一个盆里吃饭捞勺的那些温馨场面越发清晰可见。经年后在这个冬天再次邂逅,鬓发斑白,沟壑驰骋,多少离愁,多少豪情一起涌上心头,真有那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感觉。离别多年的战友在人至深秋时相逢,一个拥抱诉不尽多年的别离情愁,一句问候道不完人生路漫漫的千古感叹。酒桌上推杯换盏,举杯倾尽,丝毫没有了冬天寒冷的霸气。席间,战友们倾诉着分别后各奔东西,匆匆的步履在繁华的人群里奔波,在生活的旅途上跋涉,都各自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转眼间,多少逝水年华已湮灭在岁月的风尘中,昔日的英气荡然无存,唯留丰厚在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初冬的夜晚,虽不及隆冬寒冷,但突至的风雪,竟也让人感到丝丝的寒意。静坐在电脑前,坐在季节的最深处,凝望冬的静洁无暇,对窗铺开这写满心事的宣纸,用凝练的岁月做铺垫,用缱绻的心语做韵律,为战友们写首诗歌,把思念凝成一滴寒露,带着浅浅的笑痕为他们送去暖暖的念想,在寒冷的日子里,捎去远方的温暖。“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或许是到了深秋这个年龄吧,闲暇时总喜欢回味,独对静夜,遥思故乡。常常会这样自问:家乡的这个季节应该很安静了吧?想到家乡,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幕记忆中的家乡冬日的秀色:青烟瘦瘦的,细细的,像曼妙风姿的少女,亦像蹒跚孱弱的老人。大运河的水薄凉清冷,清晨,当第一抹霞蔚为她披上梦幻般的纱衣的时候,粼粼波光的河面上,烟雾漫漫,紫气袅绕。当繁华退却之后,仿佛这一季所有的苍凉都外露在辽阔的视野里。暮色中,不知什么时候,地面蒸腾起一层白茫茫的雾,迷迷蒙蒙。在记忆中,那丝丝绵绵的白雾就像乳白色的牛奶一样,小时候总喜欢和团团围住我的雾追逐嬉闹,睫毛上也总是挂满了小小的水晶花。每次闭眼再睁开后,只觉得眼睛湿润润的,有一丝凉意沁入心间,真的好舒服啊!当我伸手想去拽住它时,可它却调皮地飞了,飞了!我们一群小伙伴们相互追逐着,嬉笑着,小小的胳膊抡圆了书包,扑打着、欢笑着……严冬的早晨,玻璃窗上结满了一层厚厚的冰凌花,刚泼出去的洗脸水,一眨眼工夫就冻得像石块那么坚硬。屋外,房上、树上、地上,都被白雪覆盖着,仿佛穿上一件厚厚的棉衣,刺骨的北风不停地刮着,发出尖利的呼叫声……如今的都市,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掩埋了冬的纯真,摩天矗立的高楼,湮灭了冬的本真,失却了本该属于它别具一格的容貌。冬天是霜冻慢慢凝结而成的,冬季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洁净的冬,宛若雕塑的封面,精致地将四季装订成册。冬天,从西北吹来的季风很直率,让你的耳边没有了春风绵绵细雨般的絮叨,夏雨叮叮咚咚激越般的铿锵,秋风潇潇洒洒细语般的呢喃,而唯有深切地感受到彻骨的萧索寒意和切肤的酣畅淋漓。故乡的冬,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树叶纷纷落下,树枝没有了树叶的装扮,天空很高,格外清朗和坚实,风儿很冷,交错的枝干,在北风中翩翩摇曳,简洁而精干。云彩是青色的,小虫子在大树底下静静地躺着,鸟儿全都归巢,为此也变得安静许多。雪花飘在树上、房子上,为它们披挂上一件莹润的衣裳,那纯净的白,煞是惹人喜欢。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不经意间的一笔描摹,仿佛这一切又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这凄清极致的美,是为了那远去的金黄色的风景而怀想嗟叹?还是为了这初冬营造一丝浪漫的气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儿时的我,总是期待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还有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在冰天雪地中追逐嬉戏,就算冻得小手红红,还是一个劲地欢笑着、奔跑着,堆雪人打雪仗,忙得不亦乐乎,任凭小脑袋上冒着丝丝白气。雪夜,周围一切都安祥地睡去了,留下的唯有白日雪地上追逐的足印和回荡在那旷野里无邪的笑声。“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冬季万物俱籁,一切都处在休整恢复阶段。如果说春天带给人们的是生机和活力,夏天带给人们的是美丽、清香和娇艳,秋季带给人们的是丰硕、厚重和高远,那么,冬天则因为寒冷、洁白、孕育人的朴实和坚毅,带给人的是思考、拼搏和对未来的期待。“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冬已至,春还会远吗?已经走过的春夏秋定格成一幅凝固的风景画,远逝成镌刻在心海里永恒的记忆和永久的珍藏。轻轻翻开人生履历,有些风景虽已被寒霜凋零的支离破碎,而当初那一抹绚丽的色彩却印刻在最深的心底挥之不去。遥思那一幕幕醉人心弦的颤动,心中便会荡漾起圈圈涟漪,在时间的轮转里,无休止地做着玫瑰色的梦,梦醒时分,唯留下馨香萦绕在心头,成为我记忆中最香甜最美妙的梦靥。寻着梦的足迹,踏着古城的青石板,寻觅着昨日遗留的芬芳,依旧是清歌缭绕,茶香满园,古色的檀木幽化出淡淡的馨香,让思念再一次溢满心房。初冬时节,伴着夕阳,款步行走在衡水湖畔,举目凝望,枯枝残叶,满目苍夷,凄美寥落。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湖边景观树的枝桠上,几片落叶随风轻飘,轻轻地拂过发梢,抚过脸庞,在划着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后旋转着落于地面,落于尘世的瞬间,演绎着最后的凄美。那长长的弧线牵引着我记忆滋生,心绪索绕,此刻,无须再倾诉冗繁的点滴。冬天就像一首优雅的古典音乐,在静静地诉说着春天的盎然,夏天的绚丽,秋天的厚重。冬天,自然界那交响的天籁,犹如那湖面泛起的点点阳光,又似枝头挂满了宫商角徵羽的音符,在静静的流淌中,沉淀出心底那份沉静和纯洁。人至深秋,沐浴冬日的一缕阳光,就让流金岁月历练出来一种刚毅与深沉,坦然面对曾经的枯荣兴衰,承受着一切的喜怒哀乐,少一些浮华,多一份内敛;少一些狂热,多一份凝重,伴着季节的舞步,吟唱四季的阙歌。飘落中,我把自己融入冬在高低音的交错中风平,浪静站在阳台看雪花一片一片地飘落我仿佛听到了雪花的软语呢喃我知道,这个冬天以这样的姿态飘然而落我的热情,把冬包裹纯洁,晶莹在这样的冬季选择静静地聆听听娘讲述的童年听战友的思念听忘年交的喋喋不休听孙女的咿咿呀呀听雪花融化的声音听冬的呼吸春的蠢蠢欲动……好多事情,风声水起好多事情,波澜不惊信马由缰地破解自己这个冬天,折叠了感伤忧郁驱走寒冷让尽职尽责的热情温暖寒冷无意间抖落一地的温情诉说着日子的恬然收集季节的丰韵开始繁殖春天的生动作者冰山雪峰,更多精彩美文请关注‘中国诗歌文学精品’微信公众号:wenxue517
第五篇:(听赏)保卫黄河(合唱)
(听赏)保卫黄河(合唱)
一、教学内容分析
《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使这部巨著的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懂。这部合唱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前景。这部合唱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为我国现代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典范。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体验、模仿、自学、辅导以及练习等方法聆听、表现歌曲并体验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听赏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了解轮唱并能够演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作品内涵,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培养爱国精神。
(二)教学难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
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感性导入新课
1、让学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去认识我国第二大河——黄河
A、提出问题:画面中描述的是我国哪条河流?
B、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是我国第二条大河——黄河)
C、教师引言: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一睹母亲河的容颜,聆听母亲河的心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
2、观看影视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情感对比的方法去欣赏两段不同情景画面,首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使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后面欣赏歌曲《保卫黄河》作好了铺垫。)
(1)A、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描绘了黄河的哪些景观?你能用适当语句来描述吗?
B、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用优美的语汇来描绘画面中的情景。
C、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刚才的画面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那黄浪滔天,翻腾滚沸;雷声动地,咆哮呼号!像火山喷涌,似地火冲腾,赛千军号鸣,如海啸山呼,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浑气势。我用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名句给以总结,道出我们民族的心声,黄河是流淌在我们心中的大河,它是一部震慑魂魄的民族交响大乐章。
(2)A、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影片中的情节是哪个时期的?你看后有怎样的感想?
B、学生依次回答问题
C、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会忘记那没有人性、残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百姓、践踏我们美好河山的历史罪状。有多少个文学艺术工作者们奔赴全国各地抗战的前沿,拿起他们手中的笔,用不同的方式为抗日发出怒吼,为抗战谱出呼声。让我们共同来聆听“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最强音吧!
(二)欣赏合唱曲《保卫黄河》。1.初听《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参与,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熟悉主题音乐,从唱中进一步体会音乐的情感。)(1)初次聆听合唱曲《保卫黄河》,同时出示问题:
A、请学生依据表格中的问题聆听全曲,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体裁 速度 力度 旋律特点 音乐情绪 进行曲 中速
稍快 强 节奏鲜明有力 旋律跌宕起伏 高亢激越 振奋人心
B、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2)介绍作者
A、刚才我们聆听的《保卫黄河》这部作品出自于哪位作曲家的笔下呢?他就是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B、教师介绍作者。(3)作品创作背景:
(教学意图: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采用了让视听结合的方法,边让学生观看与创作背景相关的剪辑录像资料,边听教师精彩的解说,把枯燥的讲述形式变得生动起来,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熟悉演唱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的情感体验作好了铺垫。)A、教师引言: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作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呢? B、学生边听教师解说边看屏幕中的画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日演艺剧团三队由陕西黄河壶口处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革命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船工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号子……这一切激发了光未然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的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的朗诵会上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激动不已,决定把这首长诗由光未然改成歌词后谱曲。冼星海后来在一间窑洞里用了六天的时间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曲谱和配器。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
C、《黄河大合唱》组成部分
2、复听《保卫黄河》
(1)出示《保卫黄河》歌页,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主旋律。(2)复听《保卫黄河》全曲。①出示问题:
全曲的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几遍?每一遍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A、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采用自由发言):
主题旋律共演唱了四遍。第一遍和第四遍齐唱,第二遍二部轮唱,第三遍三部轮唱,最后一遍又回到齐唱。
B、教师小结
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器乐→齐唱 ②出示问题:
作者在歌曲中巧妙的运用了将声部不断地扩充、力度不断地增强的创作手法,听后使你联想到什么意境?隐喻了什么主题思想?(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从而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A、学生讨论、回答。B、教师小结
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不断增强,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
3、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三)欣赏器乐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1、聆听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聆听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器乐作品的风格。)(1)播放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的录音片段,同时出示问题: 这段音乐与刚才聆听的合唱曲《保卫黄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主题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学生仔细聆听,思考并回答问题,由此引出钢琴协奏曲。(3)教师引言: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作品是由1969年殷承宗等人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乐曲中作者把保卫黄河的音乐主题用变奏的手法在乐曲中不断的出现,主题一共出现了八次,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音乐时而展现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展现了游击健儿顽强奋战、英勇杀敌的场面。
2、完整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四)巩固、深化主题
1、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作者在这首作品中以黄河为背景,以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画面,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什么伟大精神?(1)学生相互讨论回答。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同时再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胸怀宽广、热爱和平的崇高品德。
2、教师引言:
《黄河大合唱》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作品,以那真挚的情感、深遂的意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她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曾经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60年来这部经典作品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母亲河优秀民族文化沉积而成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品格,依然存在于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在华夏儿女的胸中奔流,她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自强不息。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黄河的伟大精神是华夏儿女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永恒的主题。
(五)总结 请同学随音乐高唱《保卫黄河》主题旋律,再一次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感悟音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教学反思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应进一步的推敲,使之更加符合欣赏课和学生思维及情绪发展的规律。
解决办法:将学生演唱主题音乐压缩,并放在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欣赏之后,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两部作品的欣赏更加自然的衔接和形成递进的趋势,不至于使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发展形成间断,另一方面,在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欣赏之后,学生的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再演唱主题音乐,学生会演唱的更加绘声绘色,同时也会更好的达到学生对主题音乐理解和记忆的作用。
二、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中“音乐语言”的内涵进行适度的、必要的讨论和挖掘,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真正达到音乐作品欣赏的目的。
解决办法:教师备课要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内容,首先自己要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情,甚至直接运用富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并附以表情动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发的、积极的思维、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