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七板斧如何让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

七板斧如何让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



第一篇:七板斧如何让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

七板斧如何让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

日前,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高层年会刚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这次大会对于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几乎所有的大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整个互联网金融的未来都在移动端!那么,PC端真的将走向死亡了吗? 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之下,电脑的开机率大大降低了,人们上网的终端更多了,尤其是碎片时间,在地铁上,在电梯里可以随时拿出手机,采用移动上网。以现有的发展水平来看,移动端成必趋之势,PC时代终将结束。

一、支付宝,全面发力移动端

前不久,支付宝刚刚发布了最新版本9.0版本,在最新版的支付宝当中,不再只是一个互联网支付平台,同时它也成为了涵盖各类消费的移动金融生态平台,足见阿里巴巴已经把移动端的重心全部转移到了支付宝钱包上。

其实很久之前,支付宝就已经开始把重心往移动端倾斜了。当用户在使用支付宝进行转账等业务的时候,在PC端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但是在移动端却一直都是奉行免费策略,这对于很多PC端用户来说,无疑都会促使他们下载支付宝的手机APP。如今的支付宝在移动端已经拥有超过3亿的用户量,移动支付比例在去年年底就已经超过了50%,然而市场中依然存在多方面因素迫使着支付宝持续发力移动端。

从合作的角度来看,所有与支付宝合作的电商、团购、O2O等各类线上消费平台都把重心放在了移动端。支付宝作为接入这些平台的支付工具,必然也要与他们共同前进,离开了线上支付生态的支撑,支付宝也就成为了一个空架子。即便是为了配合自家的淘宝、天猫向移动电商转型,支付宝也要与他们同步前进,支付与电商生态是相辅相成的。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支付宝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在移动端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让支付宝已经打了好几个冷颤,如果失去了移动支付这片天地,支付宝很可能就失去了未来,所以支付宝为了巩固自家的城池就必须加大在移动端的投入力度。

从线下支付的角度来看,支付宝眼下正在全面进军线下支付市场。而支付宝钱包通过依附在智能手机上面,大大提升了线下支付的便利性。最热闹的莫过于去年的滴滴快的大战,其实背后争夺双方就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线下抢夺战。

二、58到家,先发制人于移动端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对于生活服务类网站,无疑是一次东风,只要借得好便可以火烧曹营。58同城恰恰看到了这样的机遇。因为早有人预言新的商业机会在O2O领域,这也是一大批打着O2O旗号的创业公司兴起的原因。58同城在PC时代就牢牢霸占了生活服务这个大蛋糕,无论是租房、二手交易还是求职,这些资源都是创业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创业者经常会被问及,你这个项目如果BAT也闯进来,怎么办?那么对于O2O创业者来说如果PC时代的巨头58同城闯进来怎么办?这种优势是天然存在的,如果有竞争那肯定是跨“维度”的,正如三体中所描述的“降维打击”,普通创业者甚至毫无还手之力。

58同城推出的58到家,拥有强大用户基础和商家基础的社区到家服务几乎可以短时间内打垮一众社区上门服务类创业平台和公司。除此之外,58同城计划投资100家O2O企业,来稳固自己在生活服务类的绝对霸主地位。58同城是一家危机感十分强烈的公司,这一点从彻底收购赶集网、安居客、驾校一点通,以及近来大肆进行广告投放和炒作的土巴兔装修就可见一斑。PC时代在分类信息领域要论58同城最强劲的对手非赶集网莫属,然而赶集网后劲缺乏,收购赶集后,58同城不仅可以得到原来赶集的市场,更直接可以引流赶集的用户群,为后续发展O2O积累强大的线上和线下用户资源。种种迹象表明58同城这盘移动时代O2O大棋正在悄无声息的四处播种处处开花。

人们将社交、娱乐、生活几乎统统交给了移动端,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部万能的移动设备将会解决我们所有的生活。而到那时,作为PC时代的遗老遗少,如果不能成功转型铁定将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水,适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才是王道,如何借船出海或者造船出海,成为PC时代巨头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如果说BAT巨头在PC时代都是把摧毁对手的未来视为自己生存的条件,那么在移动时代这种观点则会被十倍百倍万倍的放大,在PC时代能够实现降维攻击的就只是在操作系统层面,通过掌握PC用户数量开始侵吞网页端用户,实现降维攻击。但是到了移动时代,由于使用场景的千变万化,每个维度都有可能是一次降维攻击,而每次降维攻击将开始真正大量的覆盖对手的原有份额。比如百度地图在进军酒店预订、打车、订餐、团购、外卖等领域,而阿里的高德地图也在入侵这些领域并且与之生态整合,此外腾讯的微信不仅整合这些O2O领域其顶部的搜索有与百度一决高下的可能,而其推出的微信支付又与阿里整整积累十几年的支付宝打的不可开交……

如果说PC时代,是BAT的农耕时代的战争,那么在移动时代则是云中之战,BAT化身为天上的一片片乌云,以雨水所触及的地面面积来重新划分各自疆域大小。“云”有两层意思,一是快,二是不分你我,带有吞并的逻辑,你所有做的事情很可能仅仅只是为对手铺路。

一切都在加速,此时的BAT都已清醒过来,不能自己通吃一切,必须尽量抢占更高维度,排兵布阵,自己做不了的交给别人来做,并且其中每一个布局都说不定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某个领域的高维度,让对手无法下手。所以才有了各种井喷式的投资并购,京东、大众点评与腾讯,高德与阿里,糯米与百度等等系列。

在PC时代,由于用户使用场景的固定与狭窄,互联网更符合《三体》中的黑暗森林中的世界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总之大家都要在一个存量里较劲。但是在移动时代,由于场景的千变万化,很有可能出现各种毁灭式的降维攻击,这些维度有可能平行也有可能错位,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哪个维度会更高更有杀伤力,所以巨头都在加速排兵布阵,以各种技术矩阵组合来构建自己的降维护城河,并且开始寻找低维战场的朋友合纵抗敌,用高维辅佐低维战场,之前的你死我亡逻辑逐渐转变为合作共生。

用户体验在PC时代只是“争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进化到了“夺秒”,而此后带来的降维攻击的毁灭也可能在分秒之间。

那么,地方站长应该如何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呢?

1、明确移动端的使命和需求

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站长们必须明确移动端的使命和需求!移动端不等于原封不动的把PC端的需求移植过来,需要重新基于移动端的特点来分析和思考产品的使命和目的,再基于产品的使命来分析完成这个使命需要有哪些需求点。很多时候移动端并不能独立承担起产品的使命,需要和PC端一起协同工作,此时不应该再把移动端承受不了的功能硬放进来,从而画蛇添足、使产品复杂难用;也有些时候,因移动端优势,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某个需求目的,这时候可以引进新的需求点。总之,需要从移动端使命出发,去分析和思考需求的合理性。

2、不可或缺的APP 地方站长想要更好的进行PC移动端的完美转化,APP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而OpenCom正是当今地方社区APP制作平台的佼佼者。

OpenCom是周百通旗下产品,也是中国首个开放的移动社区引擎,提供包括社区+、云计算接入、开源技术等企业必需的基础架构服务,同时结合移动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提供包括地方O2O、社区O2O、移动互联网、移动社区等行业解决方案。目前OpenCom正在为全国688个城市和地方的近万名社区运营者或创业者提供服务,现已覆盖20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包含游戏、交友、电商、在线教育、在线旅游等。

历时四年打磨的OpenCom于202_年11月21日正式对外发布。与市场上同类竞品基于HTML5打包的WebAPP制作工具不同,OpenCom秉承社区3.0的理念,凭借独创的OCE引擎技术、移动社区引擎组件、H5+原生应用技术、中央桥等系统源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优势,致力于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与传统IT服务更好的结合,以高效、便捷、易用的互联网服务加速变革现有的复杂、低效、昂贵的移动端社区搭建方案,使社区真正成为O2O、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创业团队业务发展的良好引擎。使用“OpenCom”制作一款社区交友类应用只需要5分钟,无需技术,无需花费,无需团队,一个人即可完成APP的制作。APP无论是美感,应用功能等各方面与现在市面上的主流APP相比也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使用“OpenCom”制作APP不需要任何技术基础,你要做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网页上设置自己的模块和图片,由此Android/IOS两个版本的APP便应运而生。

地方站长向移动端转化,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第二篇:pc端与移动端产品经理区别

要搞清楚移动PM跟WebPM的区别,我想,首先应该搞清楚,移动互联网 跟 传统互联网 的区别,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特点。简单总结,或许有如下这些:

1、终端设备

传统互联网:主要的接入终端是计算机。计算机是高度标准化的设备,无论是Mac阵营,还是PC阵营(其他的架构不讨论了)。具体体现在: 绝大部分个人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标准化的 绝大部分屏幕的分辨率在1024以上

软件终端比较统一,都是浏览器(暂时不考虑客户端产品),虽然IE比较晕,但是总体上对于各种标准的支持并不会与其他浏览器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

技术标准相对统一,比如用HTML写页面;用CSS写表现;用JS写行为;用PHP、JSP等写后端;用MYSQL等管理数据库等。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上认为是跨平台的

移动互联网:主要的接入终端是手机和各种pad(先不考虑类似什么智能家电一类的)。拿手机来说,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及计算机。具体体现在:

硬件设计不够标准。有的手机用按键,有的手机用触屏。有的用方向键,有的用轨迹球。有的带有全键盘,有的用屏幕键盘等等 分辨率千奇百怪。特别是android阵营平台不统一。计算机上浏览器虽然也有几种不同的核心和标准,但是他们大体上支持的东西差不多,因为有Web标准这种东西。而移动设备这边,虽然主流也基本上是ios和android两种。但是,加上后起的Windows Phone,加上日落西山的塞班,加上半死不活的RIM(黑莓粉丝请息怒),加上非智能机上面的Kjava,平台很多(同一平台有的也有较大差异),开发APP相互不兼容,移动Web应用又不成熟,所谓的WebView也不尽完美

2、使用情境和使用环境 传统互联网: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传统互联网的情境相对正式一些,使用的环境也更加稳定。比如,我们可能会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上2小时网,但是我们不会经常一动不动坐在桌子前,用手机上2小时网。

使用环境决定了,传统互联网的接入会比较稳定。接入速度相对快 移动互联网: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境会更加随意一些。比如,地铁上、厕所里、被窝中。使用情境和环境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会更加碎片化。接入速度相对慢,接入不稳定。

3、用户群体和使用目的 传统互联网:

群体广泛,学生,白领,科研人员,食堂大娘,小偷,都在用。目的广泛,可以用来办公、娱乐、学习等。移动互联网:

群体虽然也很广泛,但是会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应该还是没有会用电脑上网的人数那么多(虽然手机用户可能比计算机用户多)。并且,群体中的各种人和使用目的的分布也不一样。比如,相信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将其用来办公的人少一些,用来娱乐的人多一些。基于以上的不同,或许从产品设计层面来看,会有如下的想法:

1、结合移动互联网的设备特点,扬长避短。典型案例:

TalkBox以及微信。(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在手机上输入文字比较麻烦,而说话则容易很多。但是这个产品的核心,帮用户解决的具体问题,跟传统im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沟通工具。当然,类似摇一摇的功能除外。)切西瓜。(移动设备“特有”(算是特有吧)的触控可以做到很多用键盘鼠标无法感受到的体验。比如切西瓜这种应用,如果在计算机上用鼠标操作,将乐趣大减。但在ios和android上,就很有趣了。)

2、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环境,做合适的改进。典型案例: 夜间模式。(因为在夜晚,关了灯,躺在被窝里的时候,平常的白底黑字会很刺眼。这就产生了在传统互联网上一般不会遇到的问题,也即,产生了新的,独有的需求。)内容预读。(因为网络接入不稳定,在设计阅读应用的时候,可以在网络通畅的时候预读2、3页内容。这样,如果发生短暂的网络终端,用户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的体验。)

3、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境,思考适合的产品。典型案例: 微博。(微博只能写140个字,这种东西天生就是适合跟移动互联网绑在一起的。适合利用零散时间,碎片化的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心情,小感悟,小牢骚等。试想,如果微博没有出现,如果2年前博客才出现,你会在手机上写那么长的文章吗?)

Instagram(在传统互联网上,大家也会处理照片并分享。但是那时候,我们可以更多的接受较为复杂的操作。而在移动中,处理图片最适合的方式,就是,选一种效果,应用。别提供各种滑块让我调了。)

4、关注「移动」这种行为,以及手机这种设备所产生的特有的需求。典型案例: LBS。(用PC的年代,我绝不会想到走到一个地方,拿出电脑,选一下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搞什么“签到”。)通讯录。(天然的真实好友关系SNS。)大众点评。(我们总是会有一些临时需求。比如更朋友逛街,突然想吃饭。这时候我们一般不会随时带着电脑,但是会随时带着手机。)

恩,因为我是做用户体验的。所以很多时候,观点还是带着比较明显的体验色彩,说的可能不是很准确,请你注意。

关于 做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什么知识?

我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依然可以看作是传统互联网的一个延伸。所以,首先你当然需要具备传统互联网PM的基础技能和知识。这个不细说了。

除此之外,我想:

研究设备。你也知道,一切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必须是类似产品的深度用户。所以至少你得深入用一段时间设备才能有想法。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移动终端天生就是特别注重体验的,所以如果你之前就是一个偏体验的PM,你需要更加关注体验。如果你之前是个偏其他的PM,那建议你应该多看看UX相关的书什么的。研究行业。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深厚的背景知识。我认为有必要研究一下移动通信整个行业的发展。包括硬件制造商,服务运营商,其他的app应用开发商等等。这样有利于搞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容易弄清楚竞争对手。

好吧,说句虚的,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移动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它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可能每天工作8个小时,都在使用电脑,我们可能回家娱乐2个小时,也在使用电脑。但是这些加在一起,才10个小时。而我们的手机,也许是24小时不离身的——虽然都说有辐射。

最后,要明确的一点是,几乎任何高速发展的领域里面,技术都不是问题。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整体环境中的一些缺陷,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被解决。包括设备,包括速度等等。终有一天,一切现在的问题都将变成不是问题(当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想不到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或许更多的,还是「移动」本身。

第三篇:近期pc端推广计划

近期pc端推广计划

第一、官网制作

网站需求制定:已完成。

工期:45天左右。其中目前可以先主要开展第四条工作。(外包)工期中的监控及纠正:从网站开始制作——网站交付(邱偲倢)整站优化:5天左右。目前可先主要开展第四条工作(外包)

关键词分析:已完成并持续。主要情况如下:

一、定位目标关键词:

1.目标关键词及搜索量列表

2.附带长尾关键词及搜索列表

3.长尾关键词分布与规划

二、竞争对手SEO情况分析

1.分析竞争对手网站规模的收录量。

2.查看外链:是否和行业权威及当地组织、协会网站等高质量链接导入。

3.分析竞争对手的SEO水平:查看关键词的密度、网站收录更新机制,更重要的是否懂得挖掘用户力量。

4.分析竞争对手域名优势及域名中包含关键词,或用主域名与二级域名优化。

5.分析竞争对手网站链接多不多,内容多不多,排名如何,是否有使用群发工具。

三、优化排名计划

1.0-1月 预实现的目标:0-1个月网站文章收录300页、优质外链30-50条。挖掘长尾关键词500条,同时监控长尾关键词的自然排名情况。

2.2-3个月预实现的目标:2-3个月网站文章收录400~600页、优质外链100条、挖掘长尾关键词1500条,主关键词(电子猫眼、智能猫眼、可视门铃)争取做到百度首页前5名(过程中排名可能会波动)。预计长尾关键词排名有50-100个。可通过站长统计获得。

3.3-6月 预实现的目标:3-6个月网站文章收录1000条、优质外链200条、挖掘长尾关键词3000条,主关键词(电子猫眼、智能猫眼、可视门铃)做到百度首页前三名,且稳定排名。预计长尾关键词排名有100-300个。可通过站长统计获得。

4.6个月以后 预实现的目标:6个月网站主关键词拓展到6-10个如“监控摄像头、智能锁、智能家居、猫眼等”,争取提升在首页有稳定排名,长尾关键词挖掘超过5000条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站内文章进行关键词密度、内容、图片tab属性等要素的修改,降低页面跳出率。持续优化。

第二、网站优化具体操作

一、站内优化(持续)

1.站内结构优化

2.内链策略

3.站内细节优化

4.网站地图设置

5.关键词竞争度分析

5.关键词部署

6.长尾关键词挖掘

7.关键词分词研究

二、站外优化(持续)外链建设途径

2.链接诱饵建设思路

3.外链建设注意事项

三、内容建设(持续)

网站内容来源及注意事项

四、网站完善

自身优化情况检查

站内优化——结构优化

1、站内优化:合理规划站点架构

好的站点架构,可以大大提升网页收录数量,扁平化的结构仍然是理智的选择,辅助导航很重要(面包屑导航,次导航),内容页穿插长尾关键词连接进行锚文本设置。对于行业站来说非常重要。否则后果很严重!

2、内容页结构设置

栏目最新文章、推荐文章、热点模块(推广行业特殊关键词,)相关文章、网站随机文章(让蜘蛛每次都能得到新的内容)、或者阅读本文章的人还阅读了„如果可能的话,增加浏览次数,这个也算小范围的更新对于行业热点内容组织专题,并策划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放在内容页热点板块里。

3、站内优化——内链策略

内链的建设的原则:

 控制文章内部链接数量  链接对象的相关性要高  给重要的网页更多的关注  使用绝对路径

4、内链的优势:

 行业网站海量的数据使内链的优势远大于外链  站内网页间导出链接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提高搜索引擎对网站的爬行索引效率

 集中主题,使该主题中的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具有排名优势

5、站内优化——细节优化

 标题写法、关键词、描述设置、 URL标准化  首选域  Robots.txt  次导航

 网站密度控制 2%-8%之间  404页面设置、301重定向

 内页增加锚文本以及第一次出现该页关键词进行加粗  长尾关键词记录单  网站地图

 网页快照

 日志、数据分析

 对权重页进行权重传递

6、相关:

页面到处链接的相关性及权威性,给搜索引擎信号,这个网站就是**行业网站友情链接为首页链接,并非全站链接,导出链接少于80个,避免分散网站权重

其他:图片ALT标签,谷歌管理员工具提交(关键词、死链、外链)增加收录。

7、站内优化——网站地图

1)html网站地图:

为搜索引擎建立一个良好的导航结构

横向和纵向地图:

01.横向为频道、栏目、专题;02.纵向主要针对关键词

每页都有指向网站地图的链接

2)Xml网站地图

行业网站数据量大,须将sitemap.xml分拆为数个日志、数据分析

以上7点,网站制作好后5天左右完成。下面的8-13点,为持续进展计划。

8、分析关键词竞争

如何分析关键词竞争度

1.分析URL连接,是否是用主域名还是内页在做

2.关键词分布位置,是分词得到的结果还是完全匹配

3.看关键词在标题的位置,是否在首位并重复出现,网站是否在围绕着个词在做

3.看竞争对手首页外连,以yahoo.cn 首页查询为准 link:http://

4.看网站规模,包括网站的域名年龄,收录量,更新机制及百度快照时间

5.看网站运营机构,是个人站长还是公司优化团队

6.看网站内链和外链,外连是否强大,内链是否文章是否做好锚文本

9、站内优化——关键词部署之一

1)挑选关键词的步骤:

 确定目标关键词

 目标关键词定义上的扩展  模拟用户的思维设计关键词  研究竞争者的关键词

2)页面关键词优化先后顺序:最终页 > 专题 > 栏目 > 频道 > 首页

页面关键词分配:

 最终页:长尾关键词  专题页:热门关键词  栏目页:固定关键词  频道页:目标关键词

首页:做行业一到两个顶级关键词,或者网站名称

10、站内优化——关键词部署之二

1)热点关键词专题

为热点关键词制作专题

关键词相关信息的聚合 辅以文章内链导入链接

关于关键词的优化顺序:农村包围城市,先做长尾关键词的优化。等长尾关键词达到一定的量来带动目标关键词。

2)关键词部署建议:

不要把关键词堆积在首页

每个页面承载关键词合理数目为3~5个

行业网站的关键词部署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并且需要做系统规划。

栏目页做中等热度的关键词:电子猫眼厂家、电子猫眼品牌

内容页做长尾:如电子猫眼哪家好? 电子猫眼品牌有什么? 最好的电子猫眼?等

专题页也如此。

11、站内优化——长尾关键词挖掘

1)长尾关键词分为目标型长尾和营销型长尾两部分,目标型指的是网站的产品或者服务延伸的长尾关键词,往往优化长尾的时候都是先以目标性长尾为主,因为这些长尾可以真实的给我们带来目标客户和目标流量。营销型长尾是指与行业站服务相关的长尾,可以让我们进行二次转化成我们的目标客户。

2)结合长尾关键词记录单,让内部锚文本多样化的做法 长尾关键词记录单

当内容页中提到某个长尾关键词时,在百度或者谷歌搜索该关键词,看排名后,给其加上连接,如果该长尾排名已经靠前和稳定,那么用与该长尾相近的另一长尾,然后做锚文本。这样使锚文本多样化的发展,即让网站看起来那么自然,也提高了其他长尾的排名。对SEO自然排名甚好!

3)挖掘长尾关键词用到的工具

百度指数工具

Google 关键词工具

百度知道

百度及其他SE的相关搜索、及下拉框

Google百宝箱——神奇罗盘

4)挖掘长尾关键词的其他方法

通过资讯内容延伸出长尾关键词通过研究同行的网站或论坛内容标题获得长尾关键词挖掘用户的力量,可以创造出无数个性化长尾关键词预知长尾关键词

12、内容建设篇

1)内容来源

1.原创内容,或者伪原创(修改30%以上的内容)

2.扫描行业相关书籍、杂志,进行简单编辑后,发布高质量的内容

3.组合信息,可以在不同的网站收集不同属性的信息,然后组合成一个新的内容

注:要的是精品内容而不是多内容,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信息发布,并做好四处一词。针对自动采集信息,建议人工介入进行编辑,并增加长尾关键词,修改30%以上,确保文章质量,行业站并不是以收录内容越多排名就越高或者越好,如果该网站内容超过80%内容来自软件采集的话,那么

搜索引擎对该网站的信任度将大大降低,收录的及时性和快照也会跟着慢慢下降。真的想采集那么就用手工采集吧。

2)内容添加注意

建站之初一开始就要注重内容的持续性增加,边增加新的内容边进行SEO优化。持续更新几个月,会赢得搜索引擎对网站产生信任,获得更多的权重。

如果是一次行把内容全做完的效果和每篇精心编辑的文章有着天壤之别。

13、网站完善——网站优化自我检查

 自我检查网站优化是否做到位

 是否分析了竞争对手,并确定好目标关键词  是否做好了URL标准化  首页关键词密度是否做好

 规避干扰。去除无用信息,将网站主要内容呈现  是否做好了网站次导航

 是否认真做好了长尾关键词以及记录单  是否做好了站内锚文本

第三、网站外部优化具体工作任务(持续开展)

一、站外优化——外链建设的途径之一

从一点深入!

1)友情连接

自建博客 新浪、搜狐、163、39博客、搜房、和讯、天涯、企博网、百度空间、百度转帖(右键增加转帖功能)

2)论坛签名 GOV论坛、行业相关论坛

通过分类信息推广(58同城信息、赶集网、豆当网、百姓网、今题网、武汉分类信息、易登网、钱眼、列表、)

3)通过视频网站推广(通过把产品图片制作成视频格式在:土豆网、优酷网、56网、六间房、新浪视频、进行空间推广)

博客留言

4)百科——百度百科、搜搜百科、互动百科

问答——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新浪爱问、天涯问答、搜搜问问、奇虎以及贴吧

5)添加到搜藏网站和书签网站(百度搜藏、雅虎搜藏、google书签、QQ书签、乐收、好网角、新浪搜藏)

二、站外优化——外链建设的途径之二

1)高质量连接导入

1.雅虎和分类目录

2.新闻网站导入连接

3.本行业权威网站以及行业协会、组织等网站。包括本行业权重相当高的网站

4.付费GVM链接及购买高质量友情链接

注意:提交文档到百度文库,在里面插入锚文本,制作PDF文档,在里面插入锚文本,都算是外链。在注重外部链接建设的同时,不要忽略内链建设。

2)外链建设的其他方法

除了获取反向链接,我们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重视品牌与信息的传播(发布网站软文和招聘信息等)在文章中适当将相关关键词指向权威网站,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信任度。

第四、B2B外部推广(持续性)

该工作为持续性、枯燥性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简单,无技巧性,但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进行重复性的操作。重点是针对产品(非针对公司)的长尾关键词的信息发布。同时这部分工作为绝大多数SEO们都往往忽略或没时间做的地方。但实际上会间接性的提升网站作用。因此该步骤建议1-2人执行(初期1人),目前向张福武申请用人名额1名。

具体指标:完成300个左右的B2B网站的注册、信息完善。每个B2B网站的产品刷新不得超过1周以上。按照平均每个网站能发布50条以上的产品信息,一共为15000~20000条针对产品长尾关键词信息的建设。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_/8/13

邱偲倢

第四篇:拍拍后工作人员配制PC端

拍后工作人员配制PC端

1.售前4人

白天2人,晚上2人 负责售前接待,以及简单的售后问题处理,需要女装淘宝或者拍拍客服工作经验满一年以上者,且咨询转化达到50%以上。

2.售后2人

1人负责日常售后处理包括退换货跟踪处理,退款报表的制作,物流的跟踪。

1人负责货到付款的核单,以及有留言的订单审核,对接仓库对超卖或者缺货的订单处理。人员要求需要有一年以上售后客服经验为佳。

3.推广2人

1人负责拍拍直通车的整体业务包括直通车广告的管理投放以及数据制做,直投广告的管理,投放以及数据制做分析,包括热卖频道的数据,能够保证每个月分析到天,保证足够的流量进入到店铺,需要每日达成UV目标并确保关键词的精确性。确保完成每月的目标任务量

1人负责点石成金的广告管理,投放以及数据的制做分析 CPS广告的投放,数据的制做以及分析,点石成金确保每天能够完全目前UV的进店数,CPS确保在各大主流网站都能够有我们店铺的产品出现。保证每天UV的数量。确保完成每月的目标任务量

4.活动1人

负责平台活动的报名,跟进,以及活动的效果数据制做。包括平台活动,类目活动,至少每周会有一个活动能够报得上,保证店铺的爆光亮。协助负责人制定店铺活动等。

5.设计2人

1人负责活动广告图素材制作,以及推广如控投图,点石成金素材的制作,并且确保点击率。有1年以上活动淘宝或者拍拍推广素材制作经验者。

1人负责店铺装修,包括类目标题图,店铺首页banner图,首页产品展示图,首页活动图的制作。包括详情页面产品推荐图,图片要求有足够的视觉冲击感,进店首页停留时长,以及跳失率考量。需要1年以上女装店铺装修经验。

6.客户关系管理1人

负责客户关系文案的撰写 分组管理,客户活动的推送,以及营销数据的制作,保证每个月顾客回购率在10%以上。要求1年以上淘宝或者拍拍客户关系管理经验者。

7.店铺总负责人1名,负责每日数据报表的收集,以及分析,给到优化解决方案,负责店铺活动整体规化,制定每个月销售规化表,具体到转化率,客单价,流量,产品四个角度解析并完成每个月销售目标,对接移动端负责人配合日常工作,拍拍工作人员配制移动端

1.店铺管理1人 包括店铺装修思路,商品的陈列,活动的规化,店铺商品的管理,制定店铺每个月的销售规化,达成销售目标,对接PC端配合日常工作。

2.店铺活动1人 负责移动端的活动报名,以及跟进,完成店铺管理者制定的目标数据。

3.店铺推广1人 负责移动店铺的推广告,完成每月及每日引流UV的目标。

第五篇:从PC端到移动端网店营销如何华丽转身

从PC端到移动端网店营销如何华丽转身

大家可能都已经发现,现在的手机订单越来越多,手机PC端也可以和电脑PC端一样能查到顾客的来源数据,澳环网站设计中心根据多年的网上商城制作经验分析认为手机PC端的顾客一般都有以下的特点:一,年轻化,时尚化,讲价的少。二,没有太多的问题,大多拍后马上付款。三,差评率低,埋怨少。四,回头率少,忠实性低。

根据以上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一类手机PC端的用户存在着追求潮流,容易接受新事物新宝贝的特点,这部分的顾客购买大部分是出于好奇与图方便,购买欲冲动,稳定性差的一个明显特点。手机端的用户已经发现,用手机购物现在已经要比用电脑购物的方便。针对这类特点为,作为中小卖家的我们,一定要结合和分析好,克服以前的PC营销习惯和模式,把手机PC端从移动端华丽的转身。

一:做好手机端详情:

1:上传图片:大家都知道,手机端的买家用手机所看到的宝贝可能就和电脑上看的有所不同。电脑看的与手机看的是不一样的感觉,手机用户看的可能对图片的色彩,文字要求更高一点,一定要用最少的图片最少的文字来吸引住买家的眼球。所以大家在上传图片时一定不能马虎,多在图片上做点功夫,让图片做起来更立体更生动,图片没必要太多,但一定要有力度和震撼力。2:文字描述:在文字描述上,不需要太多文字,但一定要精练,直奔主题,买家也不会在手机上看你的文字太久,比如要突出新款,类目,价格,作用。太多文字,人家看了也累,尽量简约化。

3:适合地加入音频:音乐能带给人舒适的感觉,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卖家适合每个类目。我建议衣服,鞋子箱包之类的不要插入音频,音频适合一些有文化味的,比如酒类,邮票类,书本类,家居类......这个类目的可能用手机端的少了点,但我们也要把这些细节做好,争取给来自更多领域的人更多美好的感觉。

二:做好手机社区:

1:手机新浪

现在用手机上新浪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新浪是个非常大的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发微博,随时随地让人关注到你的位置,随时随地发送图片。建议你把做好的图片存入手机,方便可以随时发送宝贝图片。平时多互粉一些粉丝以及周边的朋友熟人,让他们多为你转发和分享。把你的影响力扩大再扩大。

2:来往

据我所知,来往已经为很多卖家和买家用户知晓,很多人也注册了这个平台。大家可以一起扎堆,把熟悉的非熟悉的人扎堆在一起,可以一起分享心情,图片以及文章。所以作为卖家朋友,应该好好运用这个平台,把所有的人扎堆在一起,让你的宝贝在他们眼前闪亮登场。店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