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第一篇: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云南省杨翠英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为推动基层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我县教育局于5月28日在龙街中心小学举办“云南省杨翠英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全县各中心小学、村完小部分教师,以及我校在教务主任孙文娇老师为组长带领下的18名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两个部分:上午是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带来的教学示范课。分别是:元江县第四小学教科室主任唐乔芬老师的语文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玉溪第二小学的张丽老师的品德课《我长大了》,玉溪第四小学马蕴菡老师的语文课《小露珠》。三位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精选送教内容;课上精心组织,认真授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发动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她们亲切和蔼的教学语言,严谨的的教学环节,紧张有序的情境互动,给学生们和听课教师呈上了一道丰盛的知识大餐。工作室成员元江四小副校长王纪芸、红塔区教科所品德教研员刘力等4位名师对每一堂课都做了精彩的点评。下午是云南省品德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云南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改专家——玉溪市第一小学副

校长杨翠英老师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讲座。杨老师从“学会读书”、“学会写字”、“学会成为自己”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她引用故事、名言、视频短片,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博得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让在场的一线语文教师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专家指导,大家都受益匪浅。相信通过这种“送教”活动作纽带,名师引领为途径的教研方式,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我校18名语文老师也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注重自身专业成长,致力于教学研究,为提高凤小教育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第二篇:名师送教下乡(定稿)

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这次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使我受到不小的触动。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有时候比起教师自身说一大段话效果要好得多。讲师团授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得不让人叹服,他们的教学策略不得不让人大开眼界。耐心、等待、欣赏一个好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课堂教学中有时候需要耐心地引导,更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也许这一次的引导、这一次的等待、这一个欣赏的眼神、这一个表扬的动作将会激发出一个孩子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首先,参加数学学科公开课教学的两位老师,尽管他们分别执教的内容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1)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中开始新课学习,让孩子有了“我想学”的学习需求,整节老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老师教的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在探索获得知识和能力,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下课时同学们还沉浸在课堂氛围中,个个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让人不得不折服于专家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2)在课堂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形成,更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这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3)能将课堂中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陌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4)对学习的内容及时巩固、拓展,并且有创新的、阶梯性的设计练习。灵活的拓展,练习让学生继续拔高知识层面,教师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5)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单纯的教学数学知识,而是将思想品质的渗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融为一体,使数学课不再单调、枯燥,而变得生动丰富起来。(6)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老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老师是学生实践的指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照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与这些老师相比还相差甚远,面对自己长期代课的学生,认为直接从旧知复习到上新课就可以了,不必挖空心思来设计教学情境,所以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较少考虑学生的感受,还是老一套的我教你学,课堂气氛“僵硬”。在目标的达到上比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而有些忽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在对教材的处理及练习拓展方面,虽然也注意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阶梯性的练习拓展,但仍然缺乏创新性的练习设计,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在学科间的整合方面仍然比较缺乏,交流能力培养,思想行为教育还需要继续钻研,“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份”。在探究学习上总是对学生不放心,害怕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较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学习、总结经验,而是急切地去引导学生达到想要的结果。这些新课程的理念我也始终在学习、探索,但仍觉得在真正的实践中落实得不够。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照自己,才知道同为人师,我与他们的距离相差甚远。无论是新课程理念上,还是对教材的整合处理方面,都觉得自己做得比较肤浅。才真正体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体会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勤于在实践中寻找经验,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拉近我与名师的距离,成为一个“会教”的老师。

正阳一学区

徐 露

2013年11月25日

第三篇:名师送教下乡

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心得体会有幸参加这次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使我受到不小的触动。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有时候比起教师自身说一大段话效果要好得多。讲师团授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得不让人叹服,他们的教学策略不得不让人大开眼界。耐心、等待、欣赏一个好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课堂教学中有时候需要耐心地引导,更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也许这一次的引导、这一次的等待、这一个欣赏的眼神、这一个表扬的动作将会激发出一个孩子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首先,参加数学学科公开课教学的两位老师,尽管他们分别执教的内容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的特点:(1)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中开始新课学习,让孩子有了“我想学”的学习需求,整节老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老师教的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在探索获得知识和能力,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下课时同学们还沉浸在课堂氛围中,个个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让人不得不折服于专家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2)在课堂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形成,更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这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3)能将课堂中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陌生,

第四篇:“名师送教,引领成长”教研活动简报

灵武市临河小学

[2015]第7期

灵武市临河小学主办 2015年4月27日

名师送教

引领成长

——市一小、二小、白土岗、东塔回小、临河小学教研活动

4月24日,临河小学邀请“灵州名师”刘佳文、温淑娟、王丽华、杨超四位老师送教,同时还邀请市教研员张宝民老师点评指导。临河小学校长刘华和临河小学教师及一小发展共同体的相关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送教名师从学生兴趣出发,巧妙设计,教学层层深入,让学生学有所获。在课后的交流讨论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真诚评课,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这种与优秀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老师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张宝民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指导博得了在座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刘华校长的精炼总结更为一线年轻教师在科研道路上前行指明了方向。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和名师、专家一起学习、交流和探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后附图片)

临河小学

王维(供稿)

2015.4.27

第五篇:“送教下乡” 助我成长

“送教下乡” 助我成长 高塘小学

徐中虎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从2016年11月开始,2017年4月结束,经历了诊断示范+集中送教,研课磨课和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它体现出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相对落后的山区教育的重视。更加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关怀,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关注。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感荣幸,也心怀感恩。在活动中,也有很多收获。

第一,坚定了我从教的决心。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它寄托这家庭的兴衰,国家的前程。从小的方面来说,他寄托着父母对子女殷切的希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族的兴衰。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民族的希望,国家要想富强壮大,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青年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但是我乐意去担当,因为这就是我热爱的事业。虽然现在很多做得不好的,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这些都不会改变我最初的志向。年轻的我有时间去发现问题,去经历失败,经历嘲讽,经历漠视。可是,这又有什么呢,它们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风景而已,我的志向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动摇。“送教下乡”让我看到了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更坚定了我为人师的决心。

第二,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与不足。“送教下乡”让我们整个房县的教师有机会一起听课交流,与专家面对面沟通。在活动中,我在看到别人的优点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尽管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可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做得不好。我开始反思,这一年多的教学生涯,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缺乏正确的方法,更没有解决自己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容易怯场,条理不清。这些都是在实践活动中才显得那么突出的,也是我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也将更多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敞开心扉,剔除杂念。

第三,对规范自己的教学流程及教学行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期一周的学习,虽然不可能立刻学到专家们以及优秀教师代表的经验,但是,它让我们有机会与众多优秀的教师一起。让我们能够在活动中,慢慢的向他们看齐,见贤思齐,也是一种进步。对我而言,顿时也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我将以他们为目标,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通过专家的讲解,优秀教师代表的展示,我们可以更加规范自己的课堂言行,为职业的发展指定客观可行的措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总之,这次“送教下乡”如春风般吹入我们每个教师的心田,使我们感受到强烈的熏陶,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将这些精华慢慢消化吸收直到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自如。期待春风吹万里,教育传千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3946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