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与技术风格

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与技术风格



第一篇: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与技术风格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院:(四号宋体加粗)学生姓名:(四号宋体加粗)学

号:(四号宋体加粗)专

业:(四号宋体加粗)年

级:(四号宋体加粗)完成日期:(四号宋体加粗)指导教师:(四号宋体加粗)

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与技术风格

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与技术风格

摘要

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现代社会,必然会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氛围,是这项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不仅有现代竞技体育与健身的内涵,而且有具有特殊的体育资产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的主要指标身体形态。生理技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在选拔男子龙舟运动员时各主要指标的基本要素。并列举两种技术风格对男子龙舟队员进行论述和论证。

关键词:龙舟;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技术风格

Men's Dragon Boat athlete selection and technical style

Abstract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dragon boat sport into the modern society, is bound into the modern sports culture atmosphere, is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not only has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fitness, but also has a special asset value of sport, the use of literature data access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le dragon Players in key indicators of body shape.Physiological skills.Physical motor skills, such as comparative analysis presents the basic elements in the selection of men's dragon boat athletes all major indicators.And cited two technologies styles for men Boat players are discussed and demonstrated.Keywords: boat;Men Boat athletes;selection;technical style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第一章 前言..................................................................................................................5 第二章

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6 2.1 男子龙舟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特征.................................................................6 2.1.1 体形态特征............................................................................................6 2.1.2 体素质特征............................................................................................6 2.1.3 心理素质................................................................................................7 2.2 根据科学的方法选择符合男子龙舟运动员的不同指标.............................7 第三章

男子龙舟运动员的技术风格......................................................................8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8 3.1.1 研究对象................................................................................................8 3.1.2 研究方法...............................................................................................8 3.2 结果与分析.....................................................................................................9 3.2.1 龙舟运动中一个划桨动作周期的阶段划分.......................................9 3.2.2 坐姿划桨技术的风格分析...................................................................9 3.2.3 空中外摆桨阶段 即从桨出水到划手将桨向...................................10 3.2.4 空中举插阶段.....................................................................................10 3.2.5 水中抓水阶段.....................................................................................11 3.2.6 水中拉水阶段.....................................................................................11 3.2.7 水中提桨阶段.....................................................................................12 3.3 单腿高姿划桨技术的风格分析...................................................................12 3.3.1 空中外摆桨阶段................................................................................13 3.3.2 空中举插阶段....................................................................................13 3.3.3 水中抓水阶段....................................................................................13 3.3.4 水中拉水阶段....................................................................................14 3.3.5 水中提桨阶段....................................................................................14 3.4 两种姿势划桨技术中龙舟的位移和速度变化...........................................14 3.4.1 船前进的水平速度特征....................................................................14 3.4.2 船前进的位移特征............................................................................16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18 4.1 结论...............................................................................................................18 4.2 建议...............................................................................................................18 参考文献......................................................................................................................19

第一章 前言

龙舟竞渡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多年的发展中日趋走向成熟。世界许多国家龙舟发展也很快,竞渡水平和技战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从划桨技术来说,根据划手的身体姿势大概可分为坐姿、高姿二种,从力学角度来讲坐姿较为合理。但是从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与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龙舟竞技前六名的队伍看,在比赛中起动桨和冲刺桨时采用高姿划桨技术的队伍,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试通过对优秀男子龙舟队员所采用的坐姿与高姿两种划桨姿势进行风格分析,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和帮助。

第二章

男子龙舟运动员选材

2.1 男子龙舟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特征 2.1.1 体形态特征

主要是指身高、体重、胸围、四肢长度、以及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等。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不同的特点,科学选材时应根据这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男子龙舟运动员做出不同的身体形态的评定。例:篮球、排球、跳高等运动项目,它要求的身高是很重要的;举重、体操运动的项目则要求是身材矮一些的;篮球、游泳的运动项目要求臂长的;跳高、跨栏的运动项目要求腿长的。可见不同的身体形态对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有很大影响的。

2.1.2 体素质特征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质增强的重要表现,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特殊专业训练的重要基础,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求的身体素质也不同,如:短跑对速度;长距离跑和速滑对有氧耐力;中长跑和游泳对无氧耐力;跳高、跳远等跳跃运动对下肢的爆发力;足球对速度耐力等要求较高。所以身体素质的好坏,决定男子龙舟运动员对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的快慢和好坏。它是科学选材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2.1.3 心理素质

目前世界高水平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战术训练差异日渐缩小,以及比赛密度、强度和负荷日渐增大的情况下,男子龙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绝大多数的比赛中,往往水平相当的对手在决胜的关键时刻,心理素质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材料测验表明:具有优良心理素质的男子龙舟运动员,在比赛中就能对自身能力的高度自信,并能正确估计对手,动员和控制自己内在的潜力,以扬长避短,战胜对手,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心理素质对男子龙舟运动员掌握技术、技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2.2 根据科学的方法选择符合男子龙舟运动员的不同指标

1.通过观察预测身高、身体形态。

2.预测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白色素、收缩压、舒张压。

3.通过科学仪器测出男子龙舟运动员的恢复能力、运动素质心肺功能等。

4.根据男子龙舟运动员的业余水平选材。(例如性格特点与自信心等)。

总之,科学选材在现代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是创造世界高水平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男子龙舟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达到训练目的,提前出现优异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而不可忽视的内容。第三章

男子龙舟运动员的技术风格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比赛与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龙舟比赛天津市男子代表队中的十名主力队员为研究对象(右桨领桨)。

3.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划艇运动、龙舟运动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平面录像解析法使用松下400摄像机,对六名男子龙舟队员途中两种姿势的一个划桨动作周期进行定点平面拍摄,摄像机拍摄频率为每秒50幅,拍摄距离15米,由比赛艇跟踪进行拍摄,以便保证质量。摄像机镜头高度1米。然后用爱捷解析系统对录像进行解析。3 数理统计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12进行处理。

表1 队员的基本情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龙舟运动中一个划桨动作周期的阶段划分

龙舟运动主要是划手利用桨在水中给水一个作用力,使水产生一个对桨的反作用力,这反作用力通过桨架和划手身体传递给船,进而推动船前进。所以划桨是使船行进的主要推动力。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划桨是周期性的运动过程。一个周期的划桨动作可分为五个阶段 J:空中外摆桨阶段(外摆:从桨出水到桨在空中向外摆至桨中位)、空中举插阶段(举插:从桨中位经空中举桨至最高位到迅速向前下插入水)、水中抓水阶段(抓水:从桨入水到桨垂直位)、水中拉撬阶段(拉撬:从桨垂直到桨拉近身体位)、水中提桨阶段(提桨:从桨拉水完成后顺势向上提桨出水面)。

3.2.2 坐姿划桨技术的风格分析

坐姿划桨技术以右桨为例:身体向右边船帮外倾斜3至5公分,身体斜向前倾45度;右手在下,向前伸直,左手弯曲,停在额头前;把桨向前下方斜插,斜插角度4O至45度左右;右腿前蹬,左腿弯曲后蹬,身体下压,使其右大臂贴近船帮,桨入水一划水一拉水一推水一送水一翻桨一出水一桨人水前为一桨。3.2.3 空中外摆桨阶段 即从桨出水到划手将桨向

外侧摆至桨中位(图1中1—9所示),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桨的长度大于运动员坐势的身高,桨不能直接向前上方摆动,而是经外侧弧线,再向前上方举桨。这个阶段的动作特点是:躯干轴基本保持直立,通过躯干带动肩轴向前转动,使桨迅速完成外侧弧线摆动。它占空中划桨阶段www.feisuxsm/s,坐姿这阶段的平均船速为1.682m/s;在抓水阶段,高姿这阶段的船速最大达3.O12m/s,而坐姿最高为2.844m/s。

图3 坐姿与高姿船速变化特征

3.4.2 船前进的位移特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队员在坐姿的位移是1.411米,高姿的位移是1.404米。坐姿周期是0.99±0.O1秒,高姿是1.04±0.O1秒。

图4 坐姿人体重心水平速度对船水平速度的影晌

表2 队员不同姿势船前进的位移特征

数据统计显示:坐姿的一个周期的划桨动作中,一般用1秒左右的时间,使船前进2米左右;其中,运动员在空中划桨与在水中划桨的时间比:0.38:0.60≈0.63:1,船的位移比为:0.639:1.414≈0.451:1;而在水中划时,将入水到桨垂直于桨垂直到桨出水的时间比为:0.3:0.3=1:1,船的位移比为:0.703:0.711≈1:1。数据统计显示:高姿的一个周期的划桨动作中,一般用1秒左右的时间,使船前进2米左右;其中,运动员在空中划桨与在水中划桨的时间比:0.42:0.62—0.68:1,船的位移比为:O.710:1.400≈O.50:1;而在水中划时,桨入水到桨垂直于桨垂直到桨出水的时间比为:0.260:0.360≈0.72:1,船的位移比为:0.586:0.814≈O.72:1。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船在划手空中摆桨阶段的滑行阶段速度是减小的,减小的波峰是在桨向前摆至桨中位的地方;而船在水中划桨阶段速度是增加的,速度增加的峰值是桨垂位的地方,并在垂位的拉桨阶段又保持了一段。高姿在摆桨阶段船速保持得较平稳,减小较慢。从桨在中位举插到桨入水这一阶段高姿对船速的影响较大。水中划桨阶段:高姿划桨最大船速比坐姿大,从分析结果看这阶段坐姿的最高船速保持的时间长,并且平均船速高于高姿。4.2 建议

男子龙舟队员应多加强高姿划法的练习,加强上臂力量,从而使桨在抓水阶段能够绕一个稳固的支点作用。在比赛时根据实际情况两种姿势交替进行。

参考文献

[1]关润雄,2004年全国龙舟教练员培训班(天津)教材[M].中国龙舟协会.[2]张昌亨,划艇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4).[3]李建新,划船技术中的动力学思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4]叶永延等,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5]黄胜初,划船动力学方程的建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qs1992(1)

第二篇: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世界各足球强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科学选材和训练工作,其目的就是尽早发现好苗子,以利于从小多年,系统的进行训练。在现代高水平足球强队的成长过程中,高水平的科学训练;优化的训练环境;优越的天赋条件。是成功的必需条件。而具有优越天赋条件的运动员就是要靠教练员在青少年的早期选材中去发现和挖掘的。早期科学选材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重点,同时也是高水平的科学训练的基础,是足球运动训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实践证明:优秀运动员的成材,必然是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训练的结果。因此,专家们认为“选材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在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就更需要我们对青少年的选材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一套适应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实际情况的选材内容和方法。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科学选材研究,集数百名体育学科专家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和方法,对一千多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分析,制定了我国足球等多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形态,素质,机能,心理等方面的选材评定标准。它对我国青少年足球的早期科学选材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进程深入发展,青少年足球的早期科学选材和训练已倍受重视,其研究工作更加的深入细致,更加的具体实际,更加的专项化。武汉体院的邓达之教练在“足球训练”一书中,就影响足球运动员成材率的十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及生理生化指标”、“足球运动员技术测评标准” 等选材参照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进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价值。

早期科学选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和深入足球选材的科学理论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材方法和模式,二是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在基层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们,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选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科学选材的基本能力。只有实现科学选材理论对训练实际的指导作用,实现科学选材理论与训练实际紧密结合的过程,我国青少年早期选材工作才能在培养和造就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系统工程中充分显示它的重要意义,二,早期选材是科学、系统训练的需要

在青少年足球选材和训练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优秀的足球人才,因此,教练员对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有充分的认识。

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具备的基本要素:

1,速度、爆发力,协调性,特别是维持九十分钟奔跑的身体能力前提;2,自信、果断、意志力和注意力的心理特征;

3,快速、对抗中熟练、准确完成攻守技术、特别是位置技术的技术基础;4,有球和无球状态下高度理解比赛环境和态势,适时适地合理抉择行动的战术意识与能力。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讲,足球运动员的这种基本素质或者说综合能力提高的敏感期均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受遗传与后天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某一时期中,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机体对外界因素的影响最敏感,这时是选材和训练的最佳时期,即运动素质最佳敏感期和最佳发展期。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协调性、柔韧性、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等,与青少年时期的科学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员,必须牢牢的抓住运动素质“双佳”时期的训练重点,选好、选准苗子,结合实际地进行科学,为培养高水平的足球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详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素质敏感期发展表)运动素质最佳敏感期的年龄说明:1,青少年发展速度最佳年龄9-14岁,最显著的提高年龄段是10-12岁;2,肌力9-11岁后虽有发展,但13-14岁,16-17岁最大肌力的提高最为迅速.运动素质敏感期发展表

速度10 岁-------13岁

力量13 岁-------17岁

爆发力12岁--------13岁

耐力10 岁;13岁;16岁

敏感13 岁--------1

4柔韧11岁---------13岁

足球技术是青少年训练基础。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足球技术掌握难度大,且技术种类多,足球比赛主要是依靠脚的控制球在快速对抗中完成技术的竞赛项目。对运动员技术和比赛能力的要求很高。现代足球比赛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攻守双方的对抗日趋剧烈, 二是比赛的节奏,攻守转换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在快速比赛环境中的高对抗,包含着技术,意识,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就必须从青少年选好苗子,再加以科学化的运动训练,才有可能提高足球运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当前,各国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早期选材和科学训练工作,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以及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对青少年足球选材分为三个阶段:初选:年龄9---12岁;边学习,进入足球重点学校或少儿足球俱乐部进行教学和训练。

复选:年龄12岁,边学习,进入业余少体校或青少年足球学校足球班培养。精选:年龄15岁,进入更高一级的运动队进行比较专业的训练。如:国家少年队;俱乐部的后备队;省、市级足球学校。

努力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必须从青少年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抓起。要培养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成材率;优化足球训练效益;早期选材是比不可少的首要环节,是科学训练的需要和前提。

骨龄与遗传因素:

骨龄是人体生物年龄,即人体生长发育的实际年龄。它的评定有其医学上的方法。主要的特点是准确性和客观性。掌握运动员的骨龄鉴定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的重要指标。值得一提的是,普及青少年运动员的骨龄鉴定对全面杜绝年龄方面的弄虚作假具有积极的防范作用。

遗传因素是教练员在早期选材是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携带他们父母的遗传基因,特别在身体形态、体质、性格、气质类型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父、母的身高对子女的身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专家认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其子代有50℅的人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运动能力的遗传在亲代之间是连续的”因此,遗传因素对青少年运动员成材的影响是很大。

综上所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早期科学选材,根据选材的基本要素和实际情况客观地、准确地对运动员做出评定和选拔。并依此来进行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是教练员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任务。

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意义

专业:

学号:

姓名:运动康复与健康 08130130 张钦娣

第三篇:篮球运动员选材

学校:西南大学 学院:体育学院 专业:运动训练 科目:运动选材学 题目: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分析 姓名:杨由翔

学号:***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分析选材指标的确定:

根据篮球运动具有的综合性、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应考虑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智力因素等六个方面确定选材指标,并结合教练员对被选对象对篮球运动是否真正喜爱,以及协调与应变能力、接受与创造能力、意志品质和训练、比赛作风等方面的评定进行综合选材。

(l)形态类:

由于篮球比赛是双方在一块25m×15m场地上以较多地将球投入对方的球篮(悬挂在球场两端3.05米的高度上)为目的而展开的全场或局部、空中或地面的长时间的激烈对抗,要求运动员既要高大灵活,又要全面而有特长,也就是跑得快、跳得高、素质全面、技术突出,所以身高(其遗传度为男75%、女92%)的发展潜力应为首选条件,并应兼顾其它身体形态指标。所以,篮球运动员应选择身材高大、身体匀称、腿长躯短、特别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且脚弓隆起、肩宽胸阔、皮下脂肪少、体重—身高指数大、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2)机能类:

篮球比赛是一项对抗激烈、负荷强度很大的非周期性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这两大系统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承担运动负荷的大小、持续工作时间的长短、恢复速度的快慢和程度的高低,是能否提高运动成绩,以至最后达到技术巅峰的重要基础,也是选材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篮球比赛中95%以上的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并且往往安排在晚上灯光下进行,因此,运动员必须有较好的视力与视野,可见视力与视野也是选材的指标之一。

(3)素质类:

身体素质是由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构成的。健康素质是防病、抗病和保持长期参加系统训练的重要保证;运动素质则是技、战术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提高的程度不仅关系着训练的效率,而且决定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幅度及达到的最好成绩。运动素质选材的指标既是评定运动员的标准,其测试方法又是较好的训练方法。

(4)技术类:

篮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基础。篮球技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大类。作为技术类的选材指标,应充分考虑到如何体现某项技术的动作规格和运用形式,并力求与比赛要求相吻合。

(5)心理类:

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就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把具有优越先天心理因素的运动员选拔出来。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两者密不可分,其中心理活动起着调节、控制和主导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高水平竞技能力稳定发挥的重要条件。由于激烈对抗、长时间作战、比赛情况瞬息万变、集体配合的相互依存与制约等独特的比赛环境,要求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坚定、沉着、勇敢、机智、善于应付复杂局面的心理素质。在一次或一场重大的比赛中,心理因素往往成为运动员及运动队创造优异成绩与比赛胜利的关键。

(6)经验评定类:

科学选材必须遵循科学原则,运用科学方法,但有一些关系着运动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因素不能直接测定,可是又必须在选材和育才中反映出来。教练员在多年的训练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篮球教练员对篮球运动员心理、智力、作风、毅力等十分重要的因素有直接的感受和经验,如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经验评定,将会使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更具全面性和实用性。教练员经验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员的接受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意志品质与比赛作风等。

第四篇:浅谈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

浅谈篮球运动员选材与培养

禹州市花石乡三中 王红伟

浅谈篮球运动员选材与培养

王红伟 禹州市花石乡三中

【摘 要】我们现阶段的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机制,有很大的片面的误区。一般来说,身高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有时过多地依赖于身高因素,所选的队员除了身高以外,其他的诸如:力量、柔韧、灵敏、速度、意志甚至是人格素养等方面的素质很容易被忽视。纵观世界篮坛,世界级的巨星身高也不过2米左右,世界顶级的后卫也不过一米八几,他们的文化水平也许不高,但是他们以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精湛的技艺折服了全世界的球迷,成为青少年励志的榜样。我们CBA的球员高人如林,但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体型明显与巨星们小一号,这除了科学锻炼的因素外,在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机制上我们是落后了不少。如何改进我们的选材机制,对篮球这项运动进行有效的管理,采用更新的科学锻炼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培养,以便使更多的篮球人才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提高我国的篮球水平,是我们这些从事体育事业人现在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关键词】篮球

NBA

选材

培养

公元2012年2月15日进行的一场NBA常规赛中,华裔球员林书豪再度成为球队救星。他在终场前0.5秒的3分球绝杀,帮助尼克斯队以90比87逆转猛龙队,取得6连胜。林书豪这位NBA赛场上的“小个子”,也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球队的“英雄”。

“林书豪是一种现象。”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一周之前,23岁的林书豪还是一名几乎要被尼克斯队裁掉的边缘人。但转眼间奇迹发生了,林书豪从自己首发的第一场比赛起,开始了原子弹般爆发。他在连续6场比赛中,场均斩获20分以上,并率领球队取得赛季以来最长的6连胜纪录。见惯了姚明、易建联这些中国大个子出现在NBA赛场,国人惊讶的是:林书豪这个1.91米的黄皮肤“小个子” 1

为何能在NBA找到“春天”?

一、林现象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的运动员训练和培养机制值得反思。

当林书豪在一周之内爆红时,中国球迷不由将他与同样在NBA打拼的易建联相比较。与林书豪不同的是,易建联的NBA之路是急速下坠式的——从高顺位新秀、球队首发球员沦为板凳替补,再到险些失业,只得接受底薪成为边缘球员。在人才相对过剩的小牛队中,目前的易建联似乎难有出头之日。

与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林书豪相比,易建联还没有融入NBA的团队之中,易建联本身的身体素质很好,但他由于语言和性格方面原因,极少主动与队友沟通交流,因而始终难以融入球队和美国篮球文化当中。

姚明之所以在NBA取得成功,除了其大个子的块头,还在于他“大块头有大智慧”,而林书豪则是“小个子也有大智慧”。林书豪的主要得分手段为中远距离投篮,以巧打为主。他是一名用头脑打球的球员,具有较高的篮球智慧。我国的篮球运动在很早以前就根据我们亚洲人的本身身体素质提出快、灵、准的整体发展路,但是纵观现在的世界篮坛,由于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运动员训练的日益科学化以及营养等各方面的提高,欧美大个子运动员力量更强,速度更快,弹跳更高,柔韧性更好,投篮更准。这一大趋势,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训练水平确实落伍了。

二、林书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在运动员选材中,不能

忽视那些身体条件并不突出的球员。毕竟,像姚明这样的天赋球员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中国篮球真正需要的是主动挖掘、培养大量优秀人才。

在与湖人队的比赛中,林书豪以38分的成绩创造了个人得分新高,并让湖人球星科比刮目相看:“他的经历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奇迹的典范,他可以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好榜样。”林书豪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成为巨星,还需更长的时间来考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林书豪个人的事迹已经成为一个NBA版本的灰姑娘“励志片”。

我国的运动员包括各个项目的运动员,自古以来就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暂时放弃学业开始,就被启蒙教练看中从事专业运动,为国争光。这样做的效果和收益也是有目共睹的:体操运动员一般在15岁时就进入顶峰,取得世界冠军,以后运动成绩急剧而下,开始走下坡路;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其运动寿命也不会超过25岁。这些运动员退役以后,首先选择的是进入高校学习文化课,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为什么我们的优秀运动员不能运动与学习同时进行呢?打球和读书如何兼得?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呢?这是我们培养新一代运动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林书豪是一个“美国制造”的篮球运动员,只是他的“原材料”来自中国。那么“中国制造”的林书豪能否出现?中国篮球出现一个姚明有一定的偶然性,而林书豪这样的优秀篮球运动员在美国却是层出不穷。这根本上在于两国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有很大区别。美国的篮

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分层很细,从6岁、8岁、10岁到18岁,均有很严格的年龄组要求,监督体制健全,难以出现国内的虚报年龄现象。这样的机制能根据生理年龄特点充分发展运动员,是真正的科学选材和培养。在我国,成人组打青年组的比赛,青年组的打少年组的比赛屡见不鲜:前年的市级中小学篮球比赛中,一帮身高平均在180公分以上的体校队伍打不过三个技术一般加二个菜鸟,身高平均不过170公分的临时拼凑起来的校队,决赛最后十分钟不得不花二万请了一个青年二队身高二米的球员,引起一片哗然。试问,这样的比赛怎样能提高中学生的技术层面?

三、美国的孩子在“打球与读书”之间不会存在“二者难以兼得”的困扰,这就是为何NBA的大部分球星都是从大学生篮球联赛中脱颖而出,最后在NBA取得成功的。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林书豪就是一个“文武兼修”的运动员。林书豪的高中毕业成绩(GPA)达到了4.2(这个数字代表着他的成绩优于同一年98%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SAT)达到了2300分(满分2400分),在9年级时(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就修完了大学高等数学。林书豪在哈佛大学就读时,曾经一度想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篮球上,他的父亲却告诉他:不要急于求成,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

而在我国,大部分专业运动员的成长都是在体校度过的。他们在出成绩的压力下,要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训练,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学习。所以形成了一种现象:会打球的不会读书,会读书的不会打球。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A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有着

优秀篮球素养和潜能的大学生。“体教结合”能“有利于让读书人运动好,更有利于运动员读好书”。但是能否真正实现“体教结合”,仍需时间来验证。

四、中国篮球和美国篮球制度和选材上的差距。

在中国篮球发展史上,所有认为是好苗子的小球员都要照过骨龄(认为还可以长高的)才会被推荐到省体工队或者更高的篮球学府去深造,一般很少有不照骨龄,直接靠天赋手感就被推荐的,中国这一半迷信形式选材直接否定了很多有前途发展的好球员。照骨龄一般只能知道此人将来还能长多高,但在技术和力量、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上,骨龄照是一点也拍不到„„这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到目前为止,中国出了一大堆像姚明、易建联、巴特尔、王磊、王郅治那样能左右国内比赛胜负的高个球员,却没能为中国队选出一名集速度快“投篮准”、“突破强”、“技术稳定”而且不怕全场紧逼的后卫球员,美国的NBA职业联盟是全世界公认竞技水平最高的联赛,因为他有一套最完善最有制度的管理方式。而相比之下,我国的CBA联赛则无法和NBA相比,因为这套联赛制度极其不完善,甚至在管理的制度上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本来CBA联赛是以培养本土球员为主导、聘请外员外教为辅,但现在在商业社会的催蹈下,CBA逐渐向商业联赛一方面倾倒。大部分球队(除了八一队)不再以培养本土球员为主(培养眼光放在了二线队上)改为以外员做为主打。谁能请到大牌外员,谁就能在商业上为球队带来人气上和经济效益上的利润(广东宝玛仕集8名国手和2名名牌外员坐镇,拿到了最近5次联赛决赛中的4个冠军),这样目光短浅的追求短期内目标的做法,对我国的篮球事业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五、在选取高水平的球员进入职业联赛这方面上,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在美国,学生球员不仅在校园里能有自己专职的学生联赛,出了大学校园后,只要他还想从事篮球这一职业,就算进不了水平最高的NBA联赛,他还有CBA、ABA、NBDL(美国国家篮球发展联盟)三个职业篮球联赛联盟。只要在NBDL注册成为职业球员,就还有机会进军NBA,而在中国,则什么都没有。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没参加过联赛,在大学里没资格参加全国大学生联赛,这个联赛埋葬了很多有天赋的大学球员,毕业后,更没资格参加任何有关CBA的选秀,也没有一个职业联赛联盟可供有志者选择。在美国NBA,最高竞技水平的联赛里,我不敢说每个人都能以一打五,每个人都能成为巨星级人物,有的甚至比CBA里的某位中国球员还垃圾,但他还能在NBA混个最低年薪41万8千多美元。而在中国,我也不保证每个中国球员都是国家级水准,但他们最高年薪也不过区区几万,也许在这个社会中被CUBA和CBA排除在外的13亿男女老少中,会出现几个打法和球风诸如乔丹、艾弗森、科比、麦迪、韦德的球员但是,他们一旦没机会进入CUBA或者地方俱乐部球探的法眼,他们的命运和机遇也会因为这次沦落而被埋没,永远的埋没!

六、我对中国篮球制度改革的几点看法。

1、对于中国篮球制度的改革来说,首先一点是无论怎么改,中

国的制度可能永远追不上美国的完善。中国人不是从小就对篮球有一种感情,很多时候小孩子学篮球的爱好都是父母们强加上去的,他们本身对篮球的热衷没有,不像美国的小孩,喜欢篮球的根性是从小就有的,而且他们有追求的目标,就是靠自身实力进入职业联赛,拿高薪养活家人。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双重驱使下,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篮球的观点和出发点都不相同,这就是从小起步抓不住,起跑的第一步已经输了。

2、其次就是国家为这些有志者提供的工作平台。美国从40年代起就有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至今已经有70个年头,可以说在举办职业联赛方面上比中国早起了50多个年头(1994年中国才正式实行联赛制),在制度上经过这70多年的改革和更新,已经趋于完善,可以接待每一个想进入职业联赛效力的人。而相比之下,中国的联赛制度则无法接纳从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的篮球爱好者,因为中国的篮球联赛只有一个,而且在硬件和管理设施上远不如人,在社会为篮球爱好者提供的工作平台上,中国又落后了。

3、第三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人口的不平衡和经济发展。搞体育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的,中国有13亿人,在这13亿人中有将近2亿的篮球狂热者,如果这2亿篮球狂热者都想进入职业联赛来寻求一份工作,那对篮协的资金周转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在美国只有3亿人口,更多想在职业联赛里寻求工作的只是贫民生活区里的黑人,很少有白人为了钱去混迹黑人为主导的职业联赛。在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美国的经济无疑比中国的更发达,在全部商业化的

NBA联赛中,每一个NBA球队的老板,都是美国福布斯名人榜上的一员,他们不缺钱,也花得起钱来搞职业联赛。而在中国,所有的CBA球队中,大部分球队是靠地方赞助商出资球队,真正名义上的老板没有几个,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多制度无法实现,也无法去开科取仕,招到更多有天赋的本土球员。

4、中国在篮球优秀者的制度太过死板,门道道太多,我们都知道中国的CBA有选秀,一年几个天赋式的大学生,加上从海外淘来的外援,合在一起关着门就商量谁要谁。公布形式也是通过中央台转播一下,没有运动员等级证书,没有通过参加大超的经验。没有大超的推荐,想通过选秀进入CBA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成龙或成虫是要经过考验的,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很多优秀的人才连考验的机会都没有。

总之,要搞好我们的篮球事业,首先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其次还要有完备的选材机制,我们要想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宏成 《从世界职业篮球的发展看中国职业篮球改革》体育文化导刊

2002年06期

2、张传义,王嵊海,李卫平,《对CBA与NBA篮球队员身高、体重、年龄问题的比较研究》体育与科学

2001年04期

3、王慧琳,李兰,张锐,叶正,阎伟,《对我国少年男子(16~17岁)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评价模型的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

2000年12期

4、杨铁黎,张建华,王必琪,《NBA职业篮球市场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年03期

5、李敦杰,叶新新《世界篮球市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年04期

第五篇:浅谈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

浅谈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

当前,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发展很快,而且不少人在年龄很小就出了成绩,为了加速运动员成长,除了要注意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外,还要注意选材。选材工作做得好,就能够将那些先天条件好,后天亦表现出一定运动能力的少年儿童,选来进行多年系统训练,就能够又快又好地造就出更多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来。

选材应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虑:

1.思想意志方面:应吸收品学兼优,热爱乒乓球运动,胆大心细,好胜上进,理解能力强,肯钻研问题,训练中具有艰苦性、顽强性、积极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少年儿童。特别不怕苦、不怕累,这是保证运动员迅速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2.身体条件方面:应从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去进行了解和考察。

(1)健康状况:要求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内脏器官正常。平足、色盲、短胫或身体某一部分有缺陷的少年儿童不能入选。

(2)身体素质:要求全面身体素质有一定基础,特别是乒乓球专项所需要的速度和灵敏素质。乒乓球运动所需要的速度素质,包括手臂挥摆速度和脚步在2―4米短距离内起动的速度;以及灵敏的反应,灵敏素质包括在各种复杂情况下,能随时变向、变速,或突起、突停。可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测验和观察,如30米冲刺计时,按一定时间统计单、双摇跳绳的次数,听信号或看手势做各种突然起动、停止和变向跑。也可结合乒乓球技术做各种徒手手、步法练习等进行观察。对不会打乒乓球的儿童,还可用一些击球动作来观察他们的模仿能力和灵敏反应情况。

(3)身体形态:主要是指身高体型。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体态匀称,身材中等。根据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身高统计资料得知,男子平均值为1 70.54±5.708厘米,最小值为158.3厘米,最大值为185.7厘米;女子平均值为168.8厘米。因此,在选择培养对象时,遇到身材和手脚短小的,或身材超过年龄增长速度较多的(一般表现为缺乏力量,动作较迟钝),均应慎重考虑。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观点,因为有些少年儿童,虽然在一段时间显得身高长得慢,但到另外一段时间身高又迅速增长。

(4)运动潜力:利用一些生理指标,预测少年儿童将来的运动能力。例如,用相同时间跑完相同距离来测定其脉搏频率的上升情况及恢复到安静时脉搏频率的时间,上升少,恢复时间短,一般可认为运动能力较强,反之较弱。

此外,还应从运动成绩和发展速度来看运动潜力,如果现有技术好,而训练年限较短,可说进步速度快,其运动潜力将是最好的;训练年限长,可说进步速度中等,其运动潜力将是中等,训练年限长,则可说进步速度慢,其运动潜力也将是较差的。如果技术水平中等,训练年限短,可说进步速度快,其运动潜力是好的;训练年限较长,可说进步速度中等,其运动潜力是中等;训练年限很长,则可说进步速度慢,其运动潜力也是差的。了解运动潜力,应从现有技术水平和训练年限去考虑,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比较分析。

3.神经类型方面:乒乓球运动技术复杂而技巧性强,变化快而大,运动员对球在速度快慢、力量大小、旋转强弱、落点变化等方面应具有极为精细的感觉。因此,他要求所选对象的神经类型表现反应迅速,动作果断、敏捷,能思善变等。当然,适合乒乓球运动的神经类型,还要通过在训练中的不断启发和诱导,才有可能迅速培养处勇敢顽强、随机应变、胆大心细的少年儿童运动员来。选择培养对象的神经类型,主要从其行动的方式、爱好习惯、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去观察了解。

4.技术条件方面:在考虑技术条件时,既要看到他的长处,也要看到他的短处;既要看到他的现有比赛成绩,也要看到他的发展前途。对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少年儿童,应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考虑:

(1)击球动作:主要的击球动作,包括手法步法,要力求正确、协调,起动要快,手腕要灵活,爆发力要强。特别是对训练年限较长的少年运动员,要求更应严格些。

(2)实战能力:主要从处理球的快速果断、胆大心细、具有一定独立判断应变能力和战术意识等方面去观察分析。

(3)意志品质:主要从训练和比赛中观察其是否敢打敢拼,每球必争。尤其要从比分领先、落后、相持和扑救险球时的态度方面去加以考查。

为了做好选材工作,可安排1――2个月的试训来较全面地观察运动员的思想品质、接受能力和技术进步等情况。同时,教练员还必须深入调查他们在基层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要全面了解,不能凭主观印象。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了解,再行确定,才是比较可靠的,如果还看不准,则可多观察一段时间。总之,不可轻易下结论。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选拔较好的运动员进入班、队以后,还应继续从各方面注意观察,然后在进一步选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38991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