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材料
“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1、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2、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3、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中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三、中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四、中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
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学生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学生变成酸性体质的人。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学生成了疾病“温韩国瘦身一号床”。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学生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学生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五、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
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
1、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六、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七、夏季学生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
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八、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
1、不宜空腹饮。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内停留的时间。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
2、不宜饮冰牛奶。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
4、不宜久煮。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九、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
十、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一、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料和食品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二、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三、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类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十四、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具备哪10条原则?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复洗手;
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
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洁净水。
十五、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十六、学生考试期间的饮食有什么基本原则?
考试饮食的总体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题:
把握安全,不要因为饮食不当引起任何不适。保持思维能力,让大脑长时间高效率地工作。保证夜间睡眠良好,第二天充分恢复精力。既然知道目标,也就能够知道考试饮食的原则所在。
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最好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食物的做法,要按照孩子的体质而定。如果孩子脾胃虚弱怕冷,就要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要给他吃油腻煎炸;如果孩子容易上火,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
其次,就是要供应能够稳定血糖,B族维生素含量又高的食物。食物不要完全精白细软,因为这样的食物血糖波动太大,不利于长时间的脑力活动。配合一些粗粮、豆制品、蛋类、奶类和少量肉类,可以提供大量的B族维生素,它们是考生高效思维所必需的因素;同时,这样还能延缓血糖反应,让大脑在三小时内有持续的能量供应。
最后,为了保证高效的复习和良好的睡眠,晚餐吃七八成饱即可,多吃蔬菜和豆制品,肉类不过多,烹调不油腻,以便餐后不会昏昏欲睡,夜间不至于影响睡眠。
十七、食品安全顺口溜
食品市场真是好,鹅肝鲍鱼加凤爪。
如果安全无保证,生活水平怎提高?
一品二尝三吃饱,只怕吃坏厕所跑。
有苦别往肚里咽,快到消协来举报。
温馨提示:希望各位同学能与家长、身边朋友一起分享食品安全知识。
第二篇: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总结
饶洋镇小学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总结材料
我镇小学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饶教通
[2011]127号的精神,成立了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切实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1、镇中心小学于11月3日召开了由各校校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使他们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会上还对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做法。
2、各校能积极落实好上级布置的各项专题活动。①、各班上了一节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课;召开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以“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为主题,采取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同伴教育的形式,交流、分享食品安全的经验;办一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卫生与健康》宣传栏。②、张贴《食品安全知识挂图》;张贴“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关注食品安全,关注人生健康”等宣传标语。③以校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3、在活动过程中,镇中心小学多次组织人力到各面上小学进行督查、指导。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树立食品安全观念,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了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饶洋镇中心小学
2011.12.20
第三篇: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宣传标语专题
“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宣传标语”
1、实施阳光食品工程 创建食品安全校园
2、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促进生活健康和谐
3、保障食品安全 构建和谐校园
4、规范食品安全管理 保障师生健康生活
5、科学膳食 合理营养 健康生活 和谐共享
6、师生利益无小事 食品安全是大事
7、食品安全联万家 健康幸福你我他
8、食品安全有保障 绿色消费享健康
9、食品安全从严把关 生命健康责任如山
10、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1、关注食品安全 关爱人生健康
12、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13、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14、食品安全进校园 健康生活进宿舍
15、健康生活从选择安全食品开始
16、强化食品安全观念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7、食品安全共同监督 和谐校园你我共享
18、讲文明 树新风 创建健康和谐就餐环境
19、营造安全饮食环境 共享健康幸福生活
20、拒绝不安全食品 争做健康卫士
第四篇: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计划(最终版)
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计划
为保障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食品安全法》。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化学校食堂、商超的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商超食品安全意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加工制作行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饮食健康,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二、活动主题
以“小手拉大手,撑起食药安全一片天”为主题,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切实提高学校师生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三、活动时间
2016年12月16日至2016年12月18日
四、宣传教育内容
(一)、进一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各学校法制、健康教育课。以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学营业、健康饮食、合理用药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
(二)、规范食品安全管理。要加强学习食堂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建立食品及原料索证、索票制度和采购台账,严格落实餐饮具消毒,食品加工和贮存要符合卫生要求。集中整治学校周边餐饮经营单位,净化学习及周边食品消费环节。
(三)、扩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面,通过食品药品安全学习资料,向学生家长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以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把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活动向家庭和社会延伸。
五、活动安排
(一)、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学校食品药品安全实际情况确定讲座内容,由市局制作课件,联系市教育局确定2至4所中小学举行知识讲座。
(二)、利用橱窗进行食品药品知识宣传
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食品药品法律法规、食品药品安全消费、事故预防及救治等知识印成宣传画,各地学习利用学校橱窗布置宣传栏或者制成展板在学校食堂、医务室及其他醒目地方进行宣传。
(三)、校园内广播宣传
市局将食品药品法律法规、食品药品科普小知识、事故预防及应急常识等资料印成食品药品知识手册、宣传资料分发至学校,联系教育部门,督促学校利用校园广播,设定小栏目,每周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不少于1次。在校园内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发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口号等,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
(四)、对学校医务室进行检查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各县(区、市)局,对全市范围内中小学校医务室进行选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药品采购渠道、入库验收、储存养护、厨房调配、临床使用等环节管理制度个落实情况。采购渠道主要看供货方生产、经营资质、索取证照及资质证明材料的建档情况;入库验收主要看药品购进验收记录、购进票据、产品合格证明及其他标示;储存养护主要查看库存药品质量、储存保管条件、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等;处方调配主要看调配是否合理;临床使用主要看有无药品配伍禁忌等。
(五)、聘请一批校园食药安全义务监督员
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面,协调教育部门,在各学校内聘请一批有责任心、热心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协助监管单位检查、督促学校开展日常食品安全管理。
六、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食品药品监管、教育、卫生和工商部门要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食堂、商超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把校园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督促学校切实承担餐饮服务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同时做好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解各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的知晓率,在部分学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问卷调查”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四、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探索建立增强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监督意识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第五篇: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资料
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讲座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
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三、怎样鉴别奶类食品
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
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快和异味。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
四、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五、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讲座
宝山一小
李春
201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