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合集五篇)

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合集五篇)



第一篇: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襄樊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工作站”

功能简介

一、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科协大团体在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等方面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企业需求为导向,科技项目为纽带,技术人才为支撑,搭建平台为手段,创新增效为目的”以及非盈利的工作原则,推动多种类型院士专家工作站不断发展,搭建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平台,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创新型襄樊做出贡献。

二、工作内容

1.帮助企业技术研发。积极参与企业关键技术攻关,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2.推动科技成果转让。依托学会、院所、高校,加快现有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

3.培养科技管理人才。针对企业发展急需人才,发挥学会、院所、高校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实际操作等方式,为企业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4.构建产学研用平台。探索多种服务方式,推动人才、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产学研用之间有效互动的创新模式。

5.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完善研发体系,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加强研发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三、工作模式

从宏观层面上推动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工作站建设工作。重点负责经验总结、典型推广、专家队伍和科技成果数据库建设、政策研究和指导等;从微观层面上推动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工作站建设工作。重点负责企业需求征集、论证、筛选,院士专家对接、活动方案制定、追踪问效等具体实施工作。

扬中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院士专家(扬中)服务中心是扬中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心的主要职责:

1.指导企业报批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规范已建"院士工作站”的管理和运作工作;

2.搭建平台,借助全国科协系统高端人才优势和科协网络优势组织院士专家与企业进行技术项目的合作交流、洽谈、对接;

3.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指导企业论证、申报有关重大项目,争取各类资金、政策扶持;

4.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科技创新培训;

5.积极探索院士专家为扬中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扬中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扬中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院士专家(扬中)服务中心网址

http://www.feisuxs/

黔东南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黔东南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7月8日。

贵州省第一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黔东南院士专家服务中心”2010年7月8日上午在凯里学院挂牌成立。

目前,已有20余名院士、专家首批进入中心,开展相关技术项目合作工作。

黔东南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职责 黔东南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建成后主要肩负六大职责:

一是给予地方经济社会智力支撑;

二是帮助企业技术研发;

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让;

四是培养科技管理人才;

五是构建产学研用平台;

六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黔东南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前沿

2008年,中国科协在认真总结沈阳等地建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科协积极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并以此作为科协组织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通知下发后,各省市相继开展此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已有400多家。

江苏苏州高新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将坚持“企业需求为导向,科技项目为纽带,技术人才为支撑,搭建平台为手段,创新增效为目的”的工作原则,致力于收集区内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帮助其寻找与技术需求对口的院士专家;负责帮助院士专家及技术团队的科技成果寻找对口的载体企业,进行成果孵化、产业化的联系落实工作;负责帮助在苏州高新区实施项目的院士专家及技术团队优先享受申报各级科技项目等。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成立,将吸引更多的院士专家到高新区来与企业共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高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高新区企业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第二篇: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年考核申报表

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考核申报表

填报说明:

1)红色下划线文字为院士专家需要参考提供的文字或附件材料,请仔细查阅,并参考评分标准填写。2)部分得分项需要相关证明材料作为附件,如不予提供则该项不予计分。

3)工作内容及说明由各服务中心填写,得分由市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考核组填写。

一、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共45分)

单位名称:()得分:()分

1.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情况

A.制度建设——总分:5分

评分标准:是否制定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及工作计划 请提供相关管理办法文件、工作计划和总结文件等。B.人员配置——总分:5分

评分标准:是否配备相应的管理及工作人员,是否积极落实信息员工作机制 提供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信息员名单和职称。C.工作条件——总分:5分 评分标准:是否配备相应的工作场地、工作设施等条件 请提供工作场地说明,可附电子版或纸质版照片。D.资金保障——总分:5分

评分标准:提供必须的工作经费或区域内院士站资金支持、补助政策等 请提供工作经费证明文件或院士站相关补助政策文件。2.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工作成果(25分)

A.服务中心是否为本区域(或系统)内企业单位的技术创新需求提供的咨询工作。总分:5分

评分标准——根据提供的咨询工作工作量与工作成绩打分。请提供文字说明。

B.服务中心是否为区域(或系统)内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的服务内容 总分:20分

评分标准:服务内容包括开展调研工作、组织项目攻关、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开展人员培训活动等。请提供文字说明。

二、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共55分)

1.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引进院士及创新团队情况(10分)

评分标准:根据引进的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数量及组织结构综合情况打分。请提供园区引进的院士及院士团队名单、人员构成与数量等。

2.组织建站及管理业绩(45分)

A.是否积极地高效地配合市科协在区域(系统)内开展院士站组织安排、信息采集、调研协调等相关工作(15分)。

B.是否按时、按要求报送季报、年报、总结等工作信息(10分)

C.是否在本内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5分):有新建院士工作站即得分。

D.是否对区域(系统)内所属院士专家工作站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10分):所属工作站全部通过考核得满分,一家未通过考核扣5分,扣完为止。E.社会效益(5分)

是否对本区域(系统)内创新活动的积极影响,以及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篇:“院士专家工作站”材料

院士专家工作站

目前,沈阳市政府新增设了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沈阳金杯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做为高技术含量企业位列其中。

金杯模具公司做为高技术含量企业,成立以来,积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企业,在高端技术的引用、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沈阳市首开全三维实体模具设计方法,率先实现了冲压工艺CAE分析、回弹自动补偿、虚拟模具调试、修边线自动生成等快速准确的计算机仿真能力。2010年,公司增置了高速五轴加工中心及三坐标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汽车外覆盖件模具开发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公司已具备激光拼焊板模具、多工位模具、自动化模具、高强度板模具等高端模具的开发制造能力。近年来公司制定技术标准10余项,完成重大工程技术攻关课题20余项,其中承担完成沈阳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取得国家、省市、金杯公司各级别的科技成果奖15项,2项国家专利;获沈阳市科技支持资金190万元,于洪区科技奖励资金25万元。公司在行业中声誉不断提升,被评为沈阳市工装模具协会理事长单位,被辽宁省经信委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被辽宁省科技厅评为辽宁省制造信息化科技工程重点示范企业。公司目前已通过了国家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和瑞士通标公司(SGS)ISO/TS16949:2009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辽宁沈阳地区综合技术能力最强大的汽车模具企业。

这次在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积极与相关院士专家对接,充分利用好院士专家的技术优势,拓宽企业发展视野,使公司在汽车模具制造技术上赢得先机。

据了解,2003年,沈阳在全国建立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创造出把工作站建在生产一线、科研一线、教学一线和决策一线的宝贵经验,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今年沈阳市新增1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市目前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55家,引进院士专家192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沈阳金杯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31日

第四篇: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评审办法

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评审

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会议精神,按照习总书记关于科协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五大重点任务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中国科协组织地方科协开展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这项工作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科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规定,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是企业(园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引导院士专家深入企业、服务企业创新的一种新型产学研合作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的功能是依托科协高智力人才和组织网络优势,发挥院士专家的高端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企业创新的难题需求,通过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园区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方式,集聚院士专家及其团队的技术、人才资源,广泛开展战略咨询、技术攻关、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

第三条 创建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的宗旨是以现有工作为基础,继续发挥科协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以行业、区域有代表性的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工作重点,在已建站(园区服务中心)的企业(园区)中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作站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第四条 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评审工作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企业自愿申请、省级科协推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好中选优,宁缺毋滥。

第五条 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每年评审1次,每年评选100个示范站(园区服务中心)。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企业办”)是科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牵头和组织单位,负责项目发布及审批;中心在企业办的指导下,制定工作规划、管理文件、工作方案等,负责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创建活动的组织落实,专家评审、开展绩效考评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第七条 各省级科协企业科技创新负责单位按照项目通知要求,组织实施本省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的评审工作,向中心推荐本省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第三章 推荐范围、条件

第八条 经各级科协审核批准建立或参与建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均可参加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的评选,由省级科协统一向中心推荐。

第九条 推荐条件:

(一)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挂牌运行满2年以上(含2年);

(二)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基础条件完善,运行情况良好,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成效显著;

(三)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所在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登记注册须满3年以上(含3年),具备开展工作站相关工作必备的人才、资源及保障条件,具有工作基础和实施能力。

第四章 评审标准

第十条 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创建标准:

(一)经省级科协评选、推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示范作用,建站经验在其所代表的产业类型内具有推广意义,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和贡献突出。

(二)所在企业(园区)领导高度重视,经费投入和政策措施有保障,院士专家驻企开展服务的意识较强,企业科研人员参与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能动性。

(三)基础条件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有办公场所并配备专职人员;出台了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等文件,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科研人员和专项经费投入。

(四)运行情况良好。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与院士专家签订了权责利明确的合作协议,按照工作计划和方案,进站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有序开展科研攻关、难题对接、决策咨询、专家论坛讲座等技术创新服务工作。

(五)成效显著。工作站主要在解决企业发展战略、具体技术创新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企业引进与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中心主要在园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发展,开展重大产学研活动,引智育才,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为园区战略发展以及所在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方面成效突出。

第十一条 示范工作站分为企业类(含园区服务中心)和事业类,分别执行各自的评价指标。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 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评审按照形式审查、初评、专家评审、上级审批的程序进行。其中专家评审由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形式审查内容包括:

(一)示范站(园区服务中心)所在单位的基本条件、推荐表及相关附件材料的真实、有效、完整;

(二)是否符合本办法和推荐要求;

(三)是否符合项目要求的其它条件。

第十三条 推荐材料未通过形式审查的不再进入后续评审程序。

第十四条 评审结果在中心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确定为“2016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

第十五条 对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由项目承担单位向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参加评选表彰。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各级科协要加强对本地区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制定本地的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示范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评审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专项经费予以资助。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心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博士后、院士工作站主要专家情况

一、崔占峰

崔占峰教授现为牛津大学化学工程Donald Pollock终身教授及牛津大学组织工程与生物加工过程中心主任。崔教授是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理事、英国特许科学家及特许工程师。201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崔教授的研究领域在于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技术,特别是专注于使能技术,包括生物反应器、监测、三维细胞培养和冷冻保存技术,同时,崔教授依然保持着膜技术和生物疗法的研究兴趣。

二、Jonathan Cooper

乔纳森·库珀教授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格拉斯哥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工程Wolfson终身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在医疗诊断,并已经开发出了复合结构的微流控检测和诊断系统,这些装置不仅在发达国家应用如英国的NHS(用于性病检测和诊断),同时也适用于那些资源有限的国家(如疟疾种类的检测和诊断)。他还与美国、英国的主要工业合作伙伴在药物测试、新一代测序和药物输送领域密切合作。

三、Dr Julian F Dye

朱利安博士是牛津大学组织工程讲师,特许生物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生物化学系,帝国理工学院生理学博士,期间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毕业后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促血管生成的人造皮肤组织和智能基质用于全层皮肤重建。他主导该项目从研发、扩大和转化直至洁净室生产、临床前评估和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朱利安博士现任职于牛津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担任讲师,专注于生物智能支架研究。

四、叶华

叶华博士为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副教授,建银国际中国再生医学牛津大学技术中心副主任。叶教授持有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位及牛津大学组织工程博士学位。叶教授的研究专注于组织工程中的干细胞生物加工(扩增和分化)、生物材料和生物反应器。叶博士研究的项目包括人类神经网络三维工程、用于细胞扩增和三维癌症模型的智能生物反应器等。

五、李朝晖

李朝晖博士是在干细胞的研究和商业化领域具有多年经验的研发负责人,拥有在干 细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和生物技术创业领域超过13年的高级项目管理经验。她致力于研发三维灌注细胞培养平台、组织培养技术、干细胞的研究和各种三维人体体外药物毒性和药效检测的开发。李博士于2009年进入创业型生物技术公司工作,历任生物研究员,首席生物技术专家,高级项目经理及首席运营官,对创业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技术管理和公司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六、常鸿

英国牛津医工公司-牛津大学衍生公司,中国合作总监;伦敦大学圣玛丽皇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博士学位;Member of the Bioengineering Society(UK)科研协会资深会员。

多年致力于微流控系统,生物反应器,纳米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曾参与Asthma Alert Ltd 公司合作开发-一氧化氮探测器,与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合作不同材料微流控系统的研制,与UCL大学合作微米气泡技术与生物材料的应用。现任牛津大学衍生公司牛津医工与联合诺华合资公司迈卓泰科的CEO。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