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 至无锡市中医院视察调研
4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大宁、副司长桑滨生、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彭炜等一行7人,在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吴坤平、中医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朱岷陪同下,至无锡市中医院视察、调研工作。调研组视察了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风康复中心,详细观察了医院的诊疗环境,并认真听取了无锡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对医疗资源整合、“托管制”改革、中医药管理、中医发展、中西医结合与服务模式等问题的汇报。领导们对医院外塑形象、内抓管理、服务病人、发展中医药事业等方面工作非常感兴趣,对无锡市中医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无锡市中医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
(无锡市中医院办公室)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通过省“三甲”专家组评审
5月11至12日,经省中医药局专家组一行的认真检查考核后,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通过“三甲”省级评审,即将成为省内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专家评审组在两天时间里,通过审阅资料、现场查看、问卷调查以及考核考试等形式,对该院的规模设置、技术质量、医疗设备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评议,充分肯定了该院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优质服务、技术质量、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并公布了评审结果: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达到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标准。省中医药局医政科教处周柏林副处长对医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要求。黄继人院长表示将把领导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讨论、仔细研究、扎实落实,进一步强化内涵,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培育和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创造更强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力争把医院建设成为江苏省内具有领先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市卫生局王爱国局长出席了评审会并在评审通报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盐城市中医院
通过省“三甲”中医院专家组评审
5月9日至10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专家组对盐城市中医院创建“三甲”情况,进行了全面评审。经过近两天对该院行政管理、医疗质量、专科建设、科研教学、临床护理、设备、药剂等各项指标的全面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院已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
盐城市中医院是一所具有50年建院史,在苏北地区一直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地市级中医院。近年来,他们以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为动力,加大硬、软件建设力度,医院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年跨出了三大步:一是业务用房建设达到功能配套。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新建了16000m2的病房楼和3400m2的南分院综合楼,改建3000m2医技楼。今年三月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后,使病人的住院条件达到了病室宾馆化、设备智能化、环境人文化、服务亲情化;二是引进了一大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3年中,他们先后增添了近3000万元医疗设备,使医疗设备总值达到45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2亿元。先后引进西门子螺旋CT、费森尤斯血液透析仪、心电综合分析仪、岛津1000毫安数字胃肠机、爱克发CR、欧林巴斯电子胃镜、肠镜及腹腔镜、膀胱镜等内窥镜、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ICU、CCU全套设备、脑外科手术设备等等,目前,又投入巨资正着手引进伽玛刀、核磁共振,现已完成前期论证考察和机房建设;三是进一步增强了医教研综合实力。目前全院共有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149人,有省名中医6人,市名中医6人,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近3年来,先后引进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5人,委托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结业6人,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中西医结合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学习40人,引进高层次临床骨干5人。还先后派出医疗骨干到上海、天津、南京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0多人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63项。医院积极鼓励开展临床科研,完成了一批科研成果。近3年来,全院有省、市立项课题24项,其中被省中医药局立项5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市级科技奖13项。全院出版医院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16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10篇。
盐城市中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将进一步突出该院在盐城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地位,增强其业务辐射功能,并对于发挥该院在盐城乃至苏北地区中医事业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盐城市中医院)
省中医药局关于举办江苏省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人员
培训提高班的通知
苏中医政〔2005〕5号
各市卫生局:
根据2005年全国和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传染病防治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国中医药[2004]第61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局拟定于2005年5月31日~6月11日,在镇江市举办两期“江苏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人员培训提高班”,培训项目具体安排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负责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范围:省、市、县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二、项目内容
1、培训对象:具有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职称相关专业、管理人员;
2、培训人数:每所医院8名(其中传染科3名、急诊科3名、医院感染管理科1名及医院业务副院长或医务科领导1名);
3、培训时间:第一期5月31日~6月5日,5月31日下午报到;第二期6月5日~11日,6月5日下午报到。各医院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将拟参加培训的人员分成两期,每期4名左右,也可一期全部参加。
4、培训内容:(详见附表)
⑴有关法律法规;
⑵常见传染病防治(流感、麻疹、SARS、人禽流感、肺结核、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艾滋病等);
⑶急诊急救(心、肺、脑复苏术等);
⑷常见急危重症急诊急救(如心脑血管病、中毒等);
⑸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职业防护等)。
三、培训班地点:镇江市一泉路1号一泉宾馆。乘车路线:火车站、汽车站乘2路、17路至金山站下车即到。
四、费用:会务费200元/人,与住宿费480元/人、差旅费一并回单位报销,会场费、讲课费、教材费及其它相关费用由我局负担。
五、本培训项目是今年我省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务请各单位给予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联系、安排规定名额的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以组建本单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化队伍。并认真填写学习班回执表,于5月20日前寄送或传真至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四会一刊学术部,邮编:210029,联系人:虞选富,电话:025-86617284,传真:025-86510525;回执亦可通过电子邮件feizhongdong@sina.com寄发。
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全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十七届科普宣传周 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四会一刊举办
高级专家义诊咨询活动
全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十七届科普宣传周于2005年5月21日~27日在全省展开。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四会一刊秘书处日前正式行文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学会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高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义诊咨询等科普宣传活动。
5月22日在南京山西路广场举行的科普周开幕式上,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中医药》编辑部组织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的8名高级专家参加了义诊咨询活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章永红,江苏省中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晓虹,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源璋,以及郭立中、孙子凯、魏友松、谢林、张新等专家参加了义诊,共接待义诊病人150多人。义诊现场悬挂了“中医药———中华文明的结晶,世界文化的瑰宝”、“弘扬白求恩精神,为人民健康服务”等宣传横幅,中医药专家在义诊现场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
(中 心)
第二篇: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局
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局
广东省人事厅文件
粤卫[2001]72号
关于调整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卫生局、人事局,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实行全行业管理,卫生部、人事部于2000年底成立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调整了原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成员和职能。为此,省卫生厅、人事厅决定对原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职能
委员会在省卫生厅、人事厅的领导下,按照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有关法规,指导和协调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拟订全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管理办法;评审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组织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择优推荐工作;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对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研究以及检查、评估等。
二、调整后的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
黄庆道省卫生厅厅长
副主任委员:
何锦胜省人事厅副厅长
王智琼省卫生厅副厅长
彭炜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药局局长
陈汝筑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
郑木明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教授
徐复霖省中医药局副局长
吴少林省卫生厅科教处处长
秘书长(兼):
吴少林省卫生厅科教处处长
委员:
黄飞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
田京生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
陈松林广东省卫生厅人事处处长
吴圣明
翟祖唐
陈祝生
莫益勇
李梓廉
伍岳琦
袁建军
徐志伟
宿宝贵
罗少军
刘义海
林展翼
许锐恒
辛少群
王颀
朱兆华
王可炜
张赐安
樊粤光
罗云坚
张振路
钟华荪
陈鸿辉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处长 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 省卫生厅基层与妇幼保健处处长 省卫生厅科教处调研员 省中医药局业务处副处长 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副处长 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秘书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 暨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广东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广州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省人民医院医教处处长 省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 省口腔医院主任医师 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 第一军医大学继续教育处处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省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主任护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护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张本固深圳市中心医院教授
宋朗明广州市卫生局科教处处长
张丹深圳市卫生局局长助理
办公室:
主任:吴少林(兼)
副主任:陈松林(兼)莫益勇(兼)李梓廉(兼)
工作人员:
王国红省卫生厅人事处副处长
许四虎深圳市卫生局科教处负责人
冼利青中山医科大学国家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肖国红省中医药局业务处科长
苏慧萍省卫生厅科教处副主任科员
邹璇广州市卫生局科教处科员
广东省卫生厅 广东省中医药局 广东省人事厅
二00一年四月十三日
主题词:医学继续教育机构通知抄送: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01年4月17日印发
第三篇:省卫生厅扶贫仪式主持词
省卫生厅扶贫**仪式主持词
(2011年11月)
尊敬的*厅长、省扶贫工作队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党委、政府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卫生厅****厅长,政府*县长、省卫生厅扶贫工作队*处长及工作人员,镇村干部、村养殖户代表等。今天活动主要有四项议程:
第一项议程,*县长致欢迎词;
第二项议程,请**村党支部书记发言;
第三项议程,请村民养殖户代表发言;
第四项议程,请卫生厅*厅长讲话。
首先,请*县长致欢迎辞
……
下面,请村党支部书记发言
……
下面,由村养殖户代表发言
……
最后,请卫生厅*厅长讲话(大家欢迎)
……
刚才,*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厅长一行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村支部书记同志和养殖户代表分别发了言;*
厅长在讲话中,对我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年来,在*厅长为首的省卫生厅领导关心支持下,省卫生厅机关、妇社处、省儿童医院、博爱医院、活血化瘀研究所、省人民医院、省疾控中心、省健教中心等直属各单位对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帮扶活动,切实为我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特别是*厅长多次深入包点村走访群众、举行座谈,了解村情民意,并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投入资金,帮助该村农民发展养猪产业;工作队成员单位从工作上、生活上把自己当成一个本地人来要求自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确保了扶贫工作计划的落实,确保了农民得到实惠。一年来,工作队共投入资金***万元,帮助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帮扶农村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在这里,我再次代表党委、政府对一年来省卫生厅开展的定点扶贫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省卫生厅及相关单位一如继往支持帮扶我县脱贫工作,并不断拓展扶贫空间,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进一步倾斜。
第四篇:省领导讲话稿
端州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华南智慧城)首期封顶、揭幕仪式讲话稿(省领导)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2011年的金秋,肇庆又迎来收获的季节。我谨代表广东省XXXX衷心感谢肇庆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一同见证2011“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暨华南智慧城首期产业大楼封顶、揭牌仪式!
“肇庆金秋”经过肇庆各界人士的八载耕耘,从静态的经贸大平台发展到动态的经贸大舞台,已成为肇庆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充分展示了肇庆居于珠三角地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日益优越的投资环境,为促进肇庆对外招商引资、加强粤港澳区域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广东作为中国最早实现改革开放的地区,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投资吸引力最强的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广东制造”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由国家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规划纲要指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
1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省重点建设项目华南智慧城—肇庆市端州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是肇庆市大力实施《规划纲要》,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年)》战略定位的布局要求。
华南智慧城首期产业楼的封顶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的项目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建成将促进肇庆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肇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为肇庆乃至广东省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巨大贡献。
最后,我祝愿肇庆市端州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狠抓机遇,再接再厉,取得更高更辉煌的成就!
谢谢大家!
第五篇:省领导致辞
在惠安将军希望小学落成庆典上的致辞
(省领导)
尊敬的共和国将军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教育有幸,喜逢千秋盛世,事业鸿运,承蒙八方关爱。在张坂籍共和国将军陈保定先生的大力倡导和帮助下,历经三年建设,惠安将军希望小学终于顺利竣工落成。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学校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共和国将军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与慷慨解囊、捐资助学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泉州台商投资区是我省著名的侨乡,张坂更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在这里养育了一大批事业有成且怀有一腔爱国爱乡热血的华侨和杰出人才。他们事业有成不忘家乡人民,捐赠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家乡发展社会事业。闻名全省的张坂籍港胞黄宝欣先生、骆志鸿先生、惠安籍港胞林钰锟先生,捐赠教育卫生都上千万元,给家乡的发展添上一笔又一笔的浓墨重彩,倡导了捐资助学的良好社会风尚,耸立起一座座爱国侨胞乐育英才的精神丰碑。将军兴教育,希望在人间。将军挥毫泼墨,充分体现了将军们心系祖国未来、关心教育、关怀下一代的无限深情与厚爱。惠
1安将军希望小学的诞生,是我省教育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省唯一一所以将军希望小学命名的学校,她必将成为我省基础教育的一颗耀眼明星,必将对我们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我们希望惠安将军希望小学全体师生要秉承“团结、诚信、勤奋、创新”的校训,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习成绩,不辜负党委政府、将军们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把惠安将军希望小学办成一所知名的一流学校,为侨乡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再次感谢将军们的关心、支持和厚爱,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