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撒切尔夫人: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共5篇)

撒切尔夫人: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共5篇)



第一篇:撒切尔夫人: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的发言人蒂姆·贝尔说,她去世时“很平静”。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以作风硬朗著称,她的政坛生涯存在争议,支持者称赞她改变英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反对者则抨击她压制工会、加深社会贫富分化。

葬礼规格近乎国葬

撒切尔夫人的发言人蒂姆·贝尔和撒切尔夫人的子女发表简短声明说,她去世时“很平静”,希望人们不要赠送鲜花,而代之以向医疗和慈善机构捐赠。

属于英国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得知她突然离世的消息后,英国各界人士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听到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首相和伟大的英国人。”正在西班牙访问的卡梅伦决定缩短访欧行程,当天返回英国处理撒切尔夫人善后事宜。

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说:“撒切尔夫人是现代英国政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无论持何种政治立场,没人能够否认她作为首相对英国留下的独特而长久的印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撒切尔夫人离世感到难过,她私下对撒切尔夫人的家人表示慰问。

英国首相官邸、英国议会和白金汉宫等建筑物当天纷纷降半旗志哀,人们在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上留言回顾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不少伦敦民众在撒切尔夫人生前伦敦住所前放置鲜花来纪念她。

英国首相府8日发表声明,撒切尔夫人将享有带有军事荣誉的“礼仪葬礼”。

“礼仪葬礼”仅与“国葬”存在细微差别,后者仅限为君主和特别显要人物举办,近年只有女王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享受过“国葬”。

最近一位享受国葬的非王室成员是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场葬礼于1965年同样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重塑英国政治

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

撒切尔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财政上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压缩公共开支,降低税收;在经济上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政策;在社会领域削减、控制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等。此时正值英国陷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撒切尔夫人提出的倡议连连受挫,政府措施实施不力。1981年底她的支持率下降到有记录以来最低的23%。撒切尔以毫不妥协的态度,为英国的沉疴开出处方,这些政策后来构成了所谓的“撒切尔主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在英国广受诟病,但其成效也有目共睹。

她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从政表现却比男人还强悍。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在英国国内实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减低税收、限制公共开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击削弱工会力量。而在外交方面,她最喜欢的是跟欧盟国家的领导人争论。她对进一步欧洲一体化提议的回答“No!No!No!”,成为政治经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作风使外界给了她许多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联国防部红星报把她称为“铁娘子”,这一名字从莫斯科通过电台传到世界各地。

撒切尔执政的11年半间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她的影响至今仍在。她的政治遗产不仅留给了保守党,也留给了工党。无论保守党还是工党后来的政府,仍然在沿行她所推行的经济改革。这位创造了英国政坛奇迹的第一女首相,应该不会被历史轻易遗忘。

马岛之争与欧元危机

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1982年,撒切尔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

英国与阿根廷一直就马岛主权归属有争议。英国自1833年控制马岛,但阿根廷一直将马岛视为遭占领的领土。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马岛,从英国驻军手中夺回控制权,战争一触即发。

文件显示,撒切尔的顾问当时建议她与美国时任政府协商,而非擅自开战。4月6日,撒切尔收到一份保守党党内意见评估报告,议员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撒切尔当时希望就武力反击获得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支持,但后者倾向于达成一份和平协议,呼吁英方放弃由马岛民众投票决定归属的立场。撒切尔当时说,她在英美关系与自身处事原则之间面临抉择。撒切尔最后决定出兵马岛。战争持续74天,阿根廷军政府1982年6月14日承认战败,英国重新控制马岛。

参考文献:www.feisuxs www.feisuxs

第二篇:撒切尔夫人: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的发言人蒂姆·贝尔说,她去世时“很平静”。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以作风硬朗著称,她的政坛生涯存在争议,支持者称赞她改变英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反对者则抨击她压制工会、加深社会贫富分化。

葬礼规格近乎国葬

撒切尔夫人的发言人蒂姆·贝尔和撒切尔夫人的子女发表简短声明说,她去世时“很平静”,希望人们不要赠送鲜花,而代之以向医疗和慈善机构捐赠。

属于英国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得知她突然离世的消息后,英国各界人士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

英国首相卡梅伦说:“听到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首相和伟大的英国人。”正在西班牙访问的卡梅伦决定缩短访欧行程,当天返回英国处理撒切尔夫人善后事宜。

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说:“撒切尔夫人是现代英国政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无论持何种政治立场,没人能够否认她作为首相对英国留下的独特而长久的印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撒切尔夫人离世感到难过,她私下对撒切尔夫人的家人表示慰问。

英国首相官邸、英国议会和白金汉宫等建筑物当天纷纷降半旗志哀,人们在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上留言回顾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不少伦敦民众在撒切尔夫人生前伦敦住所前放置鲜花来纪念她。

英国首相府8日发表声明,撒切尔夫人将享有带有军事荣誉的“礼仪葬礼”。

“礼仪葬礼”仅与“国葬”存在细微差别,后者仅限为君主和特别显要人物举办,近年只有女王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享受过“国葬”。

最近一位享受国葬的非王室成员是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场葬礼于1965年同样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重塑英国政治

撒切尔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

撒切尔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财政上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压缩公共开支,降低税收;在经济上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政策;在社会领域削减、控制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等。此时正值英国陷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撒切尔夫人提出的倡议连连受挫,政府措施实施不力。1981年底她的支持率下降到有记录以来最低的23%。撒切尔以毫不妥协的态度,为英国的沉疴开出处方,这些政策后来构成了所谓的“撒切尔主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在英国广受诟病,但其成效也有目共睹。

她是英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从政表现却比男人还强悍。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在英国国内实行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减低税收、限制公共开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击削弱工会力量。而在外交方面,她最喜欢的是跟欧盟国家的领导人争论。她对进一步欧洲一体化提议的回答“No!No!No!”,成为政治经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作风使外界给了她许多绰号,其中最著名的是苏联国防部红星报把她称为“铁娘子”,这一名字从莫斯科通过电台传到世界各地。

撒切尔执政的11年半间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她的影响至今仍在。她的政治遗产不仅留给了保守党,也留给了工党。无论保守党还是工党后来的政府,仍然在沿行她所推行的经济改革。这位创造了英国政坛奇迹的第一女首相,应该不会被历史轻易遗忘。

马岛之争与欧元危机

最能体现撒切尔夫人“铁娘子”作风的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1982年,撒切尔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

英国与阿根廷一直就马岛主权归属有争议。英国自1833年控制马岛,但阿根廷一直将马岛视为遭占领的领土。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马岛,从英国驻军手中夺回控制权,战争一触即发。

文件显示,撒切尔的顾问当时建议她与美国时任政府协商,而非擅自开战。4月6日,撒切尔收到一份保守党党内意见评估报告,议员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撒切尔当时希望就武力反击获得美国时任总统里根支持,但后者倾向于达成一份和平协议,呼吁英方放弃由马岛民众投票决定归属的立场。撒切尔当时说,她在英美关系与自身处事原则之间面临抉择。撒切尔最后决定出兵马岛。战争持续74天,阿根廷军政府1982年6月14日承认战败,英国重新控制马岛。

1989年,保守党在是否加入欧元联盟的问题上陷入分歧。她坚决捍卫英国的财政主权,拒绝接受“我们根本无法控制、连利率都不能由自己决定的统一货币”。尽管欧元问题成为压倒她政治身躯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因反对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而在1990年被她的政治盟友们逼宫下台,但后来发生的每一次欧元危机都似乎在向她当年的先见之明致意。

争议始终是形象一部分

围绕着撒切尔的争议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撒切尔带来的不仅是英国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时的眼泪在民众中引起的是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一定程度地医治了战后长期困扰英国社会的“英国病”,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2007年,高达2米的撒切尔铜像在下议院大厅揭幕,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头部。已有超过两万人在一份并非当真的请愿书上签字,要求撒切尔死后不进行国葬,改行私人葬礼。请愿书上写道:“这是独一无二的减少政府支出、进一步证明撒切尔率先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价值的理想方式。”

1979年5月4日,她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本报综合报道)

生平

撒切尔夫人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1943年进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1947年至1951年,她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1953年林肯律师协会批准她为律师。

撒切尔夫人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61年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1970年任教育和科学大臣。1975年2月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连任首相。1990年11月辞去首相职务。1992年6月被封为终身贵族。1993年5月任威廉-玛丽学院第21任名誉院长。

撒切尔夫人著有回忆录《唐宁街岁月》;曾荣获英国最高勋章——“嘉德骑士”勋章。

心声

“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纽约邮报》3月25日报道,英国新书曝光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表示,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为了家庭不再从政。

英国资深保守党成员斯派塞爵士的新书《斯派塞日记》从3月26日开始在《每日电讯报》上连载,这本书中透露了撒切尔夫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私人观点,包括马岛战争、伯明翰炸弹事件以及1990年在党内竞选中失利等。

书中写道,1990年11月份辞职后,撒切尔夫人对保守党大失所望,并于1991年2月份告诉斯派塞爵士,她讨厌去下议院。1995年4月份,撒切尔夫人又在与斯派塞会面时说,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不再从政,因为她的家庭已经为她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据悉,在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中,丈夫丹尼斯始终支持她。然而丹尼斯2003年去世后,她与子女的关系似乎并不融洽。尽管撒切尔夫人年老体衰,她的儿子马克四到六个星期才会探望一次母亲,女儿卡罗尔有时候连续数月都不去看她。

语录

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

法新社8日盘点了撒切尔夫人的经典语录,如“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等。

“以一名资历尚浅的保守党党员的身份,我们有权发言;我们将激流勇进,将过去的苦难转变为今天的平静。”(1945年,撒切尔首次政治演说)

“在我有生之年,英国不会出现女性首相。”(1973年,撒切尔接受BBC采访)

“假如你想要的是空谈,问男人;假如你想有些作为,问女人。”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们要为和谐而努力;凡是有谬误的地方,我们要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虑的地方,我们要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绝望的地方,我们要为希望而努力。如今有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979年,保守党议会成员埃雷·尼夫遇刺,撒切尔夫人援引主祷词)

“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1980年,撒切尔在其经济政策受到抨击时坚持立场)

“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欣喜。”(1982年,马岛之战)

“我们必须阻止英国倒退。如今,英国的精神重现,像过去一样熊熊燃烧。”(1982年,马岛之战)

“我带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个办公室:令英国社会从依赖走向自力更生;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建立一个奋起直发的英国,而不是消极怠工的英国。”(1984年,撒切尔概述其政治哲学)

“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1984年,会晤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

“根本就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1987年,专访)

“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1990年,撒切尔含泪发表离职演说)

“家,是个你没什么更好事情做的时候去的地方。”(1991年5月,离开唐宁街10号6个月后)

撒切尔夫人与中国

1982年9月24日,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

1982年9月30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表示,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政府签订的有关香港地区的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是不接受的。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收回整个香港地区。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九龙和新界,它们分别在19世纪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十专条》中,被割让或租借给英国。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对中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她曾评价说:“‘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中保留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是没有先例的。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第三篇:撒切尔夫人

6、她最著名的几个绰号

众所周知的“铁娘子”是苏联人提出的,撒切尔笑纳了这个称呼。她不肯妥协的性格让英国政界吃不消,于是她又被称为“蒂娜”(Tina,即There is no alternative,“没有选择余地”),和“伟大的女笨象”。

在担任教育和科技大臣时,她为了削减开支取消了全国学校免费牛奶,毒舌的《太阳报》由此称她是“牛奶掠夺者”。每当她表现出对私有化和市场的推崇,人们就会提及她的另一名号,“杂货店主的女儿”。她自己也承认早年父亲所秉持的独立、节俭、自强的从商之道,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位强势的女首相,威斯敏斯特的男人们心中积聚了太多的不满、嫉妒和无奈,以致不愿提及她的名字,只叫她“那个女人”。

撒切尔夫人出生于英格兰东部的林肯郡(Lincolnshire)的格兰瑟姆(Grantham),并取名为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Margaret Hilda Roberts)。她的父亲名为亚佛列•罗伯茨(Alfred Roberts),在镇内经营杂货店,而且也热心于地方政治。他除了是地方议会的参事,也是一位凡俗的传道人。虽然撒切尔夫人的父亲是一位“支持自由主义的无党派人士”,但他实际上是支持地方的保守党的。所以当格兰瑟姆地方议会在1946年被工党夺得控制权后,她的父亲亦随之而失去了地方议会参事一职。至于撒切尔夫人的母亲是派翠丝•罗伯茨(Beatrice Roberts),此外,她也有一位妹妹名莫里埃尔(Muriel)。撒切尔夫人一家都是虔诚的卫理宗教徒,故此她至今仍然是一位基督徒。

撒切尔夫人的学业成绩一向优异,她在女子凯斯蒂文文法学校(Kesteven)毕业后,1944年获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Somerville College)取录,主修化学。在1946年,她成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Oxford University Conservative Association)主席,成为第三位出掌这个职位的女性。撒切尔夫人以二级荣誉毕业后,先后在英国赛璐珞(British Xylonite)任职研发药剂师,和在J•里昂公司(J.Lyons and Co.)研究防止雪糕融化。她在当年有份参与研发现代软雪糕,是研究队的其中一位成员。

【发迹】 初入政坛遇终身伴侣

她对政治的爱好,也令她找到了一生的伴侣。1949年,24岁的玛格丽特在保守党晚宴上遇到了丹尼斯·撒切尔。丹尼斯是富商之子,继承了家中生意蒸蒸日上的油漆公司。

两年之后,玛格丽特嫁给了比她年长十岁的丹尼斯,成为了撒切尔夫人。而这也为她从政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1950年和1951年选举中,撒切尔夫人是当时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撒切尔曾数次竞选议员失败,但从未放弃,终于在1959年获胜,正式成为下议院议员。

从此她的政治一片坦途,当保守党在1970年的大选胜出后,撒切尔夫人如愿入阁,出任教育大臣。她做事大刀阔斧,不惧争议,上任第一个月,为削减教育开支,取消学生免费牛奶。结果,她遭到了示威者投来的鸡蛋和烂菜叶。

当英国保守党在2月的1974年大选落败后,撒切尔夫人再次被聘任到影子内阁,出任环境事务大臣。在任期间,她提议取消用以支付地方政府服务开支的人头税,从而增加了保守党的支持度。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在第二轮投票中压倒了希思所寄望的接班人——威廉·怀特劳(William Whitelaw),正式成为了保守党党魁,她随后任命威廉·怀特劳为副党魁。

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的胜利和一个四分五裂的反对派帮助下,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换届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1984年,她侥幸逃过了爱尔兰共和军设置在布莱顿的保守党大会的炸弹。

1987年大选,撒切尔夫人在办公室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但争议性的政策,包括人头税和她反对任何与欧洲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保守党内部分裂,从而导致一个领导力的挑战

1991年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史无前例地获得全场站立鼓掌致意,但她仍礼貌地婉拒上台发言。1992年英国大选,撒切尔夫人退出了下议院选举,离开了从事33年的下议院。

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

第四篇: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一般称为撒切尔夫人,英语: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连任三届,任期11年。若只以连续而单一的任期计算,则是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伯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2004年,在MORI的一个调查中,撒切尔的评价在20世纪英国首相中位列第四。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

撒切尔夫人逝世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1943年进牛津大学她学习化学专业,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她大学毕业后虽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利特·玛嘉烈·希尔达·罗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而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 Thatcher),两人后来坠入爱河,于1951年结婚。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于1953年成功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

她在1951年结婚后攻读法律,是因为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是很重要的。1953年她就取得了当律师的资格。在作为在野党影子内阁人士时,她为了反驳对手,不断的积累大量数据与信息,以无法反驳的语言击败对手。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期间,她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早上7点起床,忙到次日凌晨2、3点才就寝。

第五篇: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多才多艺,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她出身平民,没有显赫的门第庇荫,靠自己不断的努力追求和顽强奋斗到达英国权力的巅峰;她意志刚强,作风果断,不屈不挠,态度强硬,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在她领导下的英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最有名的女性之一,在政治界她让许多人为之折服,人们称她为“铁娘子”。

但是,她的评价在英国社会中十分之两极化,其对于英国的贡献也存在了高度的争议,也有人认为她是个十分自负的独裁者。

玛格丽特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1943年10月,玛格丽特开始了她在牛津的化学课程。作为一名女性,虽然她被牛津联盟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政客摇篮拒之门外,但却因此加入了保守派大学生联合会,也正是在这里,她找到了生命中的激情,成立了托利党。1945年,玛格丽特当选了牛津大学保守派大学生联合会的主席,这是在政治生涯中重要的垫脚石。毕业后,玛格丽特两次当选保守党候选人,并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生子。在1967年,玛格丽特担任了政府大臣。自此,她的政治生涯将更加丰富。

希思在1970年就任首相后,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局局长。1970年撒切尔夫人为内阁教育部大臣时,坚决执行自己废除工党政府的综合教育计划。为减少政府经济开支而实行取消对小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提高伙食费政策,因为这件事,她成为英国当时最不受欢迎的女人。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击败了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面对当时英国国内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她用铁腕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因为“马岛战争”的胜利,使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6月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第二任任期内,面对矿工罢工,她依旧采取铁腕政策,成功地应对了罢工事件。但是在爱尔兰独立问题上她却失败了,撒切尔夫人也成为爱尔兰共和军袭击的目标。1984年在萨塞克斯郡布赖顿发生的爆炸案几乎炸死她,但是她仍然主张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内。第三任任期中她和最重要的内阁大臣无法达成共识,她对于德国统一的想法也让她在欧洲树敌颇多。面临着内外交困,她决定辞职。

1982年8月作为英国第一个女首相的她开始了她的远东之行。在香港问题上她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想方设法的阻止香港回到母亲的怀抱。在第一次有关主权谈判上与邓小平针锋相对,双方陷入僵局。在邓小平的强烈坚持下最终与撒切尔达成协议实现了香港回归。

永远争坐第一排

父亲对她的教育很严格,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第一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生们上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40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永远争坐第一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第一排”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够坐在“第一排”的人却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第一排”,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把“争坐第一排”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时尚事件:

撒切尔夫人的头发也许是她最大的美容遗产,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撒切尔夫人的发型被评为过去五十年里最具影响力发型之一,位居第五。多年来她都保持很自然的棕色头发,一个经典的“灯罩”!

撒切尔夫人知道拥有一头好的发型很重要,每次有国际出访,她都提前致函英国大使要求装备好一个优秀的本地理发师。她的卷发和装扮将会继续影响着我们。看!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2013秋/冬展就有一款灵感来自撒切尔夫人的发型,雕塑模特展示的效果是撒切尔美的代名词!撒切尔说:“我睡眠从来不超过4、5个小时。我有时只睡一个半小时,但却乐意牺牲几小时的睡眠去做头发。”

还是内阁成员的撒切尔夫人曾因声音尖利而没能获得在一次政治广播中演讲的机会。此后她向好莱坞声乐教练弗莱明求助,希望将自己的声音变得柔和。当地时间4月17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葬礼规格与英国已故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的葬礼相同,载有撒切尔夫人棺木的灵车在三军仪仗护卫下最终抵达圣保罗大教堂。英国首相卡梅伦、前首相布莱尔、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爱丁堡公爵等超过2000多名嘉宾参加了此次葬礼。

与这些肃穆的场景不同,我们似乎可以换个方式参与缅怀:北京时间17日晚间,网络上的一条微博让人们对这位铁娘子有了新的认识。微博名为“英国那些事儿”的博主称撒切尔夫人参与发明了冰激凌甜筒,微博原文如下:

“冰淇淋甜筒居然是撒切尔夫人发明的阿!她牛津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在她从政前。进入一个食品公司。她改良了冰淇淋配方。让冰淇淋能从机器中挤出来。才有了这种甜筒冰淇淋阿!伦敦大主教在悼词里提到她的这个成就!”

这条微博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已转发过万,难道今天备受欢迎的冰激凌甜筒是伟大的铁娘子的发明?

根据主教的悼词及史料看,虽然不能将撒切尔和“发明甜筒”联系在一起,但二十世纪有确实有个伟大的发明软式冰淇淋。而涉及到撒切尔本人,一说是她参与的一个英国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方法可让冰淇淋变软,另一说她只是参与了一种软化剂的发明,而该软化剂后来用在了甜筒冰激凌中。不论真相到底如何,铁娘子确实和甜筒产生了不解之缘,且参与发明的说法一直存在于英国的历史中。既然这样,不妨像众多网友提议的那样,吃个冰激凌表示一下缅怀之情。

至于发明这件事,正如外媒所分析,她发明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发明这个动作本身为其塑造了更加丰富的政治形象,这或许才是“撒切尔”和“甜筒”的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