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讲话《不跟陌生人走》
平阳县昆阳镇阳光幼儿园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国旗下讲话:不跟陌生人走
亲爱的老师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蔡老师,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不跟陌生人走》。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前几天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放学了,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被家人接走了。这时,来了一位陌生人,自称是天天妈妈的家人之托,来接天天回家,于是这个小朋友就听了那个人的话跟他走了。当妈妈来接天天时,老师告诉妈妈说天天已被接走时,妈妈说:“我没有让别人来接呀?”原来天天被陌生人接走了,从那以后天天在也没有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的伤心。那么如果有一天,有个称你爸爸或妈妈之托的人来接你回家,或者给你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你该怎么办呢?今天就让老师来教你几招:
1.不要轻易相信那个陌生人说的话,万一他是坏人就麻烦了。
2.不要跟陌生人走,应该马上找到你的老师说明情况,并同老师呆在一起,一直等到你的家人来接你回家。
3.给你爸爸妈妈打电话,问清楚他们是否真的委托别人来接你;你不会打的,就让老师去打,然后让他们尽快来接。
所以,现在我们幼儿园为了小朋友们的安全,也为你们准备了接送卡,特别是新来的小朋友你可不要忘了每天把它带来哦;坐车的小朋友你们也要注意安全,下车时必须让你的家人在路边的等你,以防被坏人接走。
你们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在老师们的无私关爱下,就像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大自然,越来越独立地接触社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认识的人,也有陌生的人。尽管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坏人,但是我们仍要提高警惕,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要学会保护自己。我相信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做到,对吗?
蔡
际
疆
2016年1月8日
第二篇:国旗下讲话《不跟陌生人走》
国旗下讲话《不跟陌生人走》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中一班的徐老师。你们认识我吗?中班的小朋友们都认识我,小班的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对那些那“不认识的人”我们称她什么呀? 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那就是“陌生人”。现在徐老师就是一个陌生人。我要来考考小朋友们了。
我先来问问小班的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还有谁想跟我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哦,小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我居然骗不了他们。
再来问问中班小朋友,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你妈妈今天没有空,让阿姨来接你回家,好吗?中班的小朋友们居然也都这么厉害。
大班的孩子们,假如今天你一个人在家,我就来敲门了,小朋友你爸爸妈妈在家吗?我是来给你们家送东西的,你开开门吧!原来我们商业幼儿园的孩子都这么机灵呀!那如果陌生人发现没有办法让我们这群聪明的孩子跟他走,就用力来拉你走,你会怎么办呢? 对呀,你可以大声地叫。
小朋友们,你们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在老师们的无私关爱下,就像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大自然,越来越独立地接触社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认识的人,也有陌生的人。尽管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坏人,但是我们仍要提高警惕,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要学会保护自己。我相信我们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做到,对吗?
第三篇:不跟陌生人走
《不跟陌生人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潢川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属于小班健康领域的《不要跟陌生人走》,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一、设计思路
在学前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活动中,自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安全自护教育的核心,《不跟陌生人走》主题活动所着眼的就是当前幼儿现实生活中的已经遇到或者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极富现实意义。社会上这样的事件多次发生过,甚至我周围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虽然有些是有惊无险,但仍然触目惊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一定要让幼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观动作性和具体形象性比较明显,而抽象逻辑水平很低,他们只能理解和解决一些具体形象的问题,最好是在具体活动中进行;他们的活动有着十分明显的情绪性,活动效果受情绪影响很大。所以我精心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思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得到发展。
二、活动目标:
按照《幼儿教园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我这样设计活动目标:
1.使幼儿对一些具体的陌生人情境产生警觉心,初步树立防范意识。
2.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讪,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而且要初步知道不这样做的后果,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安全自护的态度,并且要初步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使幼儿能够意识到这些情境的危险性,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难点是角色扮演环节,如何在角色扮演中让幼儿不仅仅是做戏,而是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严肃紧张而又轻松活泼,只有这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才可以更有效地迁移到现实情景中去。
四、教法
情景表演法、讨论法、动作与行为训练法、讲解示范
五、准备:
图片、视频、巧克力等好吃的零食、小飞机等玩具
事先邀请一些幼儿幼儿不认识的成年人来扮演陌生人
六、活动过程:
(1)首先导入主题
先组织幼儿观看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个独自在家附近玩玩具的小朋友被陌生人诱走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诱发幼儿的自发地议论。
然后教师问问大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包括一个人走丢了一时找不到妈妈之类的事情,引导有相关经历的幼儿说说自己的故事。
教师再适当地言语说明,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2)然后是情景探讨环节,在活动中我以图片和视频呈现具体情境,引导幼儿一个一个地思考、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过程中我不断用微笑、掌声、小礼物及时强化幼儿的发言,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引导幼儿活动的方向。幼儿发言常常喜欢手舞足蹈,我也经常要求他们一边说一边用动作表示。在愉快的氛围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着变化。通过图片和视频呈现具体情境有这么几种:
【情景1】小羊独自在家里玩,大灰狼伪装成一只黑羊来敲门。
【情景2】小明单独在家门口玩,有陌生人要带他去买好东西吃。
【情景3】小红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在场时有陌生人要接她回家。
【情景4】小花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玩,一不小心独自远离了爸爸妈妈。
(3)总结性问答 最后我作一些总结性的提问,要求幼儿结合动作表达,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适时适当点评总结。有这么一些问题:
1.什么是陌生人?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2.爸爸妈妈不在场时,有陌生人要你跟他一起买东西去,你应怎么做?
3.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应该怎么做。
4.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在场时,有陌生人要接你去找妈妈,你应怎么做?
5.没有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在场时,有陌生人拿着好玩的玩具接近你,和你说话,你应该怎么做
6.在商场里和大人走散了,你应该怎么做?
(4)角色扮演环节
就以上的几个情境,组织幼儿角色扮演,由其他教师来扮演幼儿父母,由事先约好的陌生人来当陌生人。先是组织几个幼儿作示范性表演,再让大家分组表演。我在场中巡视,及时指导及时鼓励,尤其应注意那些平时比较内向参与性不大高的幼儿的情况,力求让每一位幼儿得到训练。
七、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的问题和做法讲给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再讨论讨论演练演练,并问问在这些情境中可以相信那些人,可以跟那些人走。
第四篇: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王静宜
2012级7班
活动目标:
1.不要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2.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PPT 2.棒棒糖
3.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做到不跟陌生人走,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活动难点:让幼儿知道跟陌生人走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而做到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小猪和大灰狼叔叔》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请你仔细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
2.讲故事,讲到大灰狼说“小猪,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了,我还给你买了好吃的呢,快跟我走吧”时,提问:小猪认识大灰狼叔叔吗? 小猪会 不会跟大灰狼叔叔走呢?为什么会跟着他走?
3.讲故事,从“小猪一听到有妈妈两个字,„„带着小猪走了”,提问:小猪跟着大灰狼叔叔走了吗?
4.小猪跟着大灰狼叔叔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接着听故事 5.小猪最后说了什么?(我再也不要跟陌生人走了)
6.教师小结:聪明的孩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否则会找不到爸爸妈妈。(教师解释陌生人:小朋友不认识的人)
(二)情境讨论
7.展示四张图片,请幼儿一起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图一:放学后,一个陌生的叔叔来接你回家
教师:小朋友们,画面上的小朋友他该怎么办呢?
图二:陌生人给你好吃的东西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能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吗? 图三:在家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 教师:陌生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 图四:陌生人强行抱你跟他走
教师:小朋友们,陌生人抱你跟他走那你该怎么求救?(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1.不跟陌生人走2.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3.不给陌生人开门4.陌生人强行抱你走时,要大喊大叫寻求帮助
8.小朋友们,老师有点事出去一下,你们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哦 9.模拟情境练习: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说:“谁愿意和我去玩滑滑梯呀?滑上滑下多好玩啊,我还有糖呢,你们谁跟我去?”(陌生人拉一个幼儿,验证一下幼儿是否坚决)老师对不跟陌生人走,同时做出相应反应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跟陌生人去的幼儿进行再教育。
(三)结束活动 10.我们都知道了,不跟陌生人走,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红帽遇到陌生人是怎么办的呢?看动画片《不跟陌生人走》片段
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的问题和做法讲给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绘本《不跟陌生人走》
故事《小猪和大灰狼叔叔》
动物幼儿园放学了,小动物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就剩下小猪了,他很着急的等着妈妈来接他。这时候,从远处来了一个样子很可怕的大灰狼叔叔,小猪不认识他,他手里拿着棉花糖和大苹果来到小猪面前,眯着眼睛用沙哑的声音说“小猪,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了,我还给你买了好吃的呢,快跟我走吧。”小猪一听有妈妈两个字,而且还带来了好吃的,小猪很想吃,想都没想就说“您真好,我现在就饿了,我们走吧。”大灰狼叔叔阴险地一笑,带着小猪走了。大灰狼把小猪关在一个黑漆漆的小屋子里面,不给他吃东西,也不给小猪喝水,还打算吃掉小猪,小猪害怕得哇哇大哭。大声叫着“我再也不要跟陌生人走了”
第五篇: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健康活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独自玩耍或独自在家时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
活动准备:2幅情况图糖 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在操场玩的时候,陌生人给幼儿吃糖)
二、回到教室谈话导入
师:刚才有阿姨给你们吃糖,有谁吃了?那些阿姨你们认识吗?那不认识的人给东西吃,我们能吃吗?为什么?如果陌生人非要给你吃,你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那刚才吃了糖的小朋友注意哦:下次陌生人给东西吃的时候,我们可以对他说:谢谢!我不吃。
三、观看图片
师:瞧,这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一些事,我们来看看。
1》观看图1,教师提问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小朋友怎么啦?原来他在公园和妈妈走散了,急的哭了起来,这时一个陌生人对他说:“小弟弟,我带你去找妈妈吧!”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他能跟陌生人去找妈妈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找谁帮忙?(警察叔叔)万一没找到警察叔叔怎么办?
教师小结:和爸爸妈妈走散时,我们可以在原地等待,还可以找公园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或者警察叔叔。
2》观看图2,并提问
师:冬冬一个人在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他从猫眼往外看,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阿姨,阿姨匆匆地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生病住院了,快跟我去医院吧!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时东东应该怎么办?(不开门)如果那个阿姨一直在门外不走呢?(打电话)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记得问问爸爸妈妈哦。教师小结:以后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可以说:“谢谢阿姨,我还是先打电话给爸爸吧!”
四、教师总结
师:有时,爸爸妈妈因为有事让你们一个人在家玩,小朋友如果碰到陌生人和自己说话,给自己好吃的东西,请自己玩时,不管陌生人说什么,我们都不能跟陌生人走。如果不小心被陌生人带走了,我们不要慌张、也不能哭,要勇敢的想办法来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