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灶
送 灶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一(4)班 殷昌盛
昨天是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四,是传统的送灶节。每逢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用糖饼祭送灶王爷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观察到的人间情况。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而在正月初四又得将灶神请回家中,继续执行神职,叫“接灶”(我们苏北有些地区的“接灶日”是年三十)。
传说玉皇大帝非常相信代表天帝监视每家每户活动的灶王爷的话,而灶王爷又恰恰是一个爱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的小神。如果哪家能好好地供养他,他就“上天”说这一家的好话,玉皇大帝就会降福于这一家,保佑其“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让这一家过上好日子;如果哪家对他不恭敬,他就“上天”说这一家的坏话,玉皇大帝就会降灾祸于这一家,让其受灾受难。过去一般老百姓都很穷,平时没有天天供奉灶王爷的财力,就只能到“送灶”这一天,“临时抱佛脚”了。到了这一天,买些糖饼,举行个送灶仪式,在灶王爷像旁写上“上天 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让平时“挨饿”的灶王爷饱餐一顿,高高兴兴地回到天庭,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这一家的好话。后来,这种穷人家的做法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民间送灶节的由来。
至于送灶的日期,也有个美丽的传说。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神时也祭灶王。以后王族、官府随之效仿,都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送灶的分野,逐渐形成“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送灶,而水上渔家则是腊月二十五送灶。
据说灶王爷特别爱吃甜食,为了“封住”灶王爷的口,让他上天不说坏话。中国民间“送灶神”时总要让他吃甜食。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灶王爷的嘴被甜食“封住”了,当然也就不会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了。我们家昨天晚上本来也想“送灶”的,可是因为爷爷上街迟,糖饼被准备送灶的人买光了,因此 我们家昨晚没有送成“灶”。爷爷只买回三笼“蒸铰”,加上奶奶做的油炸肉圆,大家饱餐一顿,也不知管我们家的灶王爷吃未吃到?
(指导人:爷爷)
第二篇:庚子送灶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庚子送灶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庚子送灶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翻译
供品仅有一只鸡,仅有胶牙糖,仅有一瓣香,只因家中困顿,典当衣物度日。
家穷,没有值钱物品可当,祭供物品不丰,不是故意缺少黄羊作祭。
注释
送灶:民俗,民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要送灶神。
即事:见事即兴而作。
只鸡:一只鸡。以及后面的胶糖、瓣香、黄羊等均为送灶供品。饧,糖。
典衣:1896年10月鲁迅父亲周伯宜长期患病后逝世,家中由小康转入困顿,要靠“典衣”(典当衣物)来接续生活。
瓣香:焚香插入炉中,散似瓜瓣。
长物:多余的值钱物品。
黄羊:黄色,无角,似獐鹿,西北青藏等地出产。一说祭黄羊可致富。
创作背景
谢邦华 张纯武 于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7-10页这首诗作于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旧历1900年庚子腊月二十三——旧俗所谓祭灶日之夜。
赏析
前两句诗一方面揭穿了军阀们靠“请吃饭”玩弄阴谋诡计;一方面提出用胶牙糖粘嘴的事来,也是对灶神的无情嘲弄。这里,首句列出两件祭物,次句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典衣供瓣香”,联系上句,瓣香、胶牙糖以及“只鸡”,原来俱是“典衣”的结果。它即反映出当时人民的贫困窘境;也揭示出封建迷信(敬神)与贫穷之间的尖锐矛盾。解放前所有历朝历代的一切统治者,无不借助于“神权”来维护它们的反动统治。即“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大帝以至各种神圣的神仙系统”正是这些魑魅魍魉结成的精神枷锁,既使人民在政治上屈从于命运;又使他们在经济上更趋于贫困。这首诗题为“即事”——就眼前所见记而为诗。但显然,鲁迅不是作客观的记录,而对鬼神及封建迷信的厌恶,以及对尚未觉醒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已隐隐透露出来。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这两句诗,以极其形象的事物生动地反映出当时农村破产,劳动人民家无隔宿之粮的惨淡情景。祭神,对被“神权”统治尚未觉醒的农民来说。是看成一件祸福攸关大事的;但是,典尽衣物,顶多也只能杀一只鸡,备一点胶牙糖,一些香烛,哪里还能买得起更贵重的黄羊。“岂独”二字,含意深沉,一方面表示在“家中无长物”的情况下,办不起黄羊来祭灶;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不想靠祭灶来改变现状、也不可能改变现状的意思。
这首诗虽简短,但却透视出当时中国农村破产、农民家徒四壁的一面生活侧影。通过庚子送灶这件看似极平常的事物,深刻地表现出封建迷信对劳动人民的危害,和作者对这一事物的鲜明态度。
全诗四句语言浅显通俗,一二句只鸡、胶牙糖、瓣香看似平列,因皆出之以“典衣”,不仅使这十个字结联成体,具备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具有振起全诗的作用。三句是一直白,对上句是进一步的`渲染和深化。第四句是整首的主脑,篇终见意,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看,这句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耐人寻索,韵味无穷。
庚子送灶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
庚子送灶即事
鲁迅〔近现代〕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译文:
供品仅有一只鸡,仅有胶牙糖,仅有一瓣香,只因家中困顿,典当衣物度日。家穷,没有值钱物品可当,祭供物品不丰,不是故意缺少黄羊作祭。
注释:
送灶:民俗,民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要送灶神。传说灶神一年一度要在这一天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因此这天晚上要举行送灶神的祭典。即事:见事即兴而作。只鸡:一只鸡。以及后面的胶糖、瓣香、黄羊等均为送灶供品。胶牙糖:鲁迅撰有《送灶日漫笔》一文,其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糖’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饧,糖。典衣:1896年10月鲁迅父亲周伯宜长期患病后逝世,家中由小康转入困顿,要靠“典衣”(典当衣物)来接续生活。瓣香:焚香插入炉中,散似瓜瓣。长物:多余的值钱物品。黄羊:黄色,无角,似獐鹿,西北青藏等地出产。一说祭黄羊可致富。
赏析:
前两句诗一方面揭穿了军阀们靠“请吃饭的玩弄阴谋诡计;一方面提出用胶牙糖粘嘴的事来,也是对灶神的无情嘲弄。这里,首句列出两件祭物,次句却有着深刻的寓意。“典衣供瓣香的,联系上句,瓣香、胶牙糖以及“人鸡的,原来俱是“典衣的的结果。它即反映出当时人民的贫困窘境;也揭示出封建迷信(敬神)与贫穷之间的尖锐矛盾。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的这两句诗,以极其形象的事物生动地反映出当时农村破产,劳动人民家无隔宿之粮的惨淡情景。祭神,对被“神权的统治尚未觉醒的农民来说。是看成一件祸福攸关大事的;但是,典尽衣物,顶多也人能杀一人鸡,备一点胶牙糖,一些香烛,哪里还能买得起更贵重的黄羊。“岂独的二字,侧意深沉,一方面表示在“家中无长物的的情况下,办不起黄羊来祭灶;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不想靠祭灶来改变现状、也不可能改变现状的意思。
这首诗虽简短,但却透视出当时中国农村破产、农民家徒四壁的一面生活侧影。通过庚子送灶这件看似极平常的事物,深刻地表现出封建迷信对劳动人民的危害,和作者对这一事物的鲜明态度。
全诗四句语言浅显通俗,一二句人鸡、胶牙糖、瓣香看似平列,因皆出之以“典衣的,不仅使这十个字结联成体,具备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具有振起全诗的作用。三句是一直白,对上句是进一步的渲染和深化。第四句是整首的主脑,篇终见意,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看,这句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耐人寻索,韵味无穷。
第三篇:柴油灶操作规程
柴油灶操作规程
(1)后勤服务部食堂内要有专人负责柴油灶的管理与维护,不准负责人以外的人随便使用。
(2)先将柴油箱内柴油加完,加油时注意不可将柴油喷溅到别处,以防火灾、爆炸。(3)待油装完后,再通电源。
(4)旋转电源风门开关,使风机启动后再调试风量。(5)将点燃的点火棒置于燃烧室中预热,点燃后、开大风量和油阀,燃气时应打开气阀点,先燃气后燃油。
(6)使用完毕,先关油阀或气阀,待完全熄火后,再关闭电源。
(7)严禁用水冲洗灶体,定期清洗油箱,检查各接点是否渗漏。
(8)使用时,操作平台过热时,要放水降温。(9)定期检查清理烟、风道,定期清理锅底灰垢。
(10)出现不着火等故障,应先关油阀或气阀,待完全熄火后,再关闭电源。找供应商或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11)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安全工作考核制度
(一)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为做到安全用电,对后勤服务部各个食堂制定如下制度,请各食堂及个人自觉执行。
1.严格按照规定用电,防止不安全隐患。
2.操作间、库房及办公室线路不得私自任意更改、移位、拆装和乱接。
3.发现电器有故障时,应及时关闭电源,不得随意拆卸。4.做到节约用电,下班要把灯、电器关闭。
5.配电盘每天保持清洁整齐,并对配电电器、消防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
6.为确保后勤服务部食堂安全用电、用水,24小时值班。7.搞好防火、防电事故及安全事故发生,做好设备安全运行。8.安全例会,及时查处,每个食堂每个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并结合实际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制定措施和确定落实人员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安全员复检核实。通过安全会议和安全检查提高所有人员的警惕性,使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外单位在食堂施工时由安全员负责,发现违章或不文明施工现象,当即签发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同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连带责任。处罚后经过教育,使违章人意识到错误,保证不再违章后才允许其参加工作,处罚和教育杜绝施工现场的习惯性违章,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9.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有:《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以这些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在岗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对设备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查除。通过制度的健全和有力执行,成功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10.建立完整的《电器设备管理台帐》,对使用的各种设备,如和面机、微机、蒸饭车、消毒柜、排风扇、热水器等派专人负责,加强日常对所用设备的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使用顺利和杜绝由于机械事故引起人身事故。安全员加强对各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检查和机械安全性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人员,限期整改,整改完成验收合格后,该设备可使用。
11.后勤服务部食堂对施工用电分派专人负责,从变压器到用电设备实行三级保护,对所有线路及配电箱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对各施工班组用电常识交底和用电管理。
(二)安全用电须知
1.不要超负荷用电,超过限定容量必须到供电部门办理增容申请手续。
2.不用湿手摸、湿布擦灯具、开关等电器用具、照明灯具、开关、插头插座、接线盒以及有关电器附件等必须完整无损。3.每食堂应装触电保安器,选用与电器设备相匹配的保险丝,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成两眼插头,切不可将三眼插头的相线(俗称火线)与地线接错。
4.晒衣铁架要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将晒衣架搁在电线上。
5.安装、修理电器用具要找电工,不要乱拉、乱接电线,配电线路应有良好的与相线截面相同的保护地线。6.严禁私设电网防盗、捕鼠等。7.预防电器事故六法。方法
(一)空调机等大容量电器应铺设专用的线路和熔断器。方法
(二)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炊具等家用电器时,人不要离开。
方法
(三)电视机室外天线要远离电力线,不要高出避雷针。方法
(四)电加热设备不能烧烤衣物。
方法
(五)搬动家用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方法
(六)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有可靠接地线正确处置触电人员。8.电击抢救方法
方法
(一)如果开关或插头在附近,应立即拉闸刀开关或拨去电源插头,不能直接拉触电者。
方法
(二)可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也可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的衣物包在手上,再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方法
(三)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的木板上,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此时尽量用一只手进行操作)。
方法
(四)可直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拖离带电体,但要注意此时不能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躯。方法
(五)一面抢救一面打电话叫急救车。触电者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正常的,可就地舒适平卧,保持空气畅通,解开衣领以利呼吸,天冷要注意保暖,间隔5秒钟轻呼伤员或轻拍肩部(但禁止摇晃头部)。
方法
(六)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术。同时尽快送医院,途中也应继续抢救。
方法
(七)尽可能先切断电源,再扑灭火灾。
方法
(八)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方法
(九)灭火同时应向消防部门报告。
方法
(十)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不能直接用手去拣。方法
(十一)派人看守,不要让人、车靠近,特别是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时,应远离其8米以外。
方法
(十二)赶快通知电工或供电部门来处理。
(三)各种使用设备操作规程 1.液化气罐使用及操作规范
液化气罐为易燃易爆设备,在使用中要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食堂安全。
(1)将液化气罐放置在温度适宜处,夏季阳光直射时间不要过长,冬季不要置于温度过低处,避免冷热不均,加热爆炸。
(2)液化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定期剪切胶头、更换胶管、管卡、减压阀及要经常检查胶管与炉具接口是否严密。
(3)严禁使用过程中将液化气罐摇晃、倾斜或局部加热。(4)每次新更换的液化气罐都要检查是否漏气及使用过程中是否漏气,使用完毕要关闭总阀门。
(5)食堂及液化气罐附近不要放置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不要让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堂用火、用气。
(6)在食堂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备突发火灾使用,每名食堂工作人员要熟练使用各种灭火器材。
(7)每天进入伙房前要先闻是否有异味,不得先开灯,并有开门人记录,以防漏气爆炸。
(8)新入食堂的液化气钢瓶必须用皂水检查是否漏气,并有检查人记录。
(9)如发现漏气故障,应马上关闭阀门、开门窗通风,并找供应商修理,不得私自维修。2.绞肉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清洗各部分可清洗的零件(参考使用说明)。(2)组装好后通电,待机器运转正常后,再添加肉块。(3)绞肉前,请先将肉剔骨切成小块(细条状),以免损坏机器。
(4)通电开机,待运转正常后,再添加肉块。
(5)添加肉块一定要均匀,不能过多,以免影响电机损坏,如发现机器运转不正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后检查原因。(6)如发现漏电,打火等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7)使用完后关闭电源。然后将各部件清洗干净,沥干水后,放于干燥处备用。
(8)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3.柴油灶操作规程(1)食堂内要有专人负责柴油灶的管理与维护,不准负责人以外的人随便使用。
(2)先将柴油箱内柴油加完,加油时注意不可将柴油喷溅到别处,以防火灾、爆炸。(3)待油装完后,再通电源。
(4)旋转电源风门开关,使风机启动后再调试风量。(5)将点燃的点火棒置于燃烧室中预热,点燃后、开大风量和油阀,燃气时应打开气阀点,先燃气后燃油。
(6)使用完毕,先关油阀或气阀,待完全熄火后,再关闭电源。
(7)严禁用水冲洗灶体,定期清洗油箱,检查各接点是否渗漏。
(8)使用时,操作平台过热时,要放水降温。(9)定期检查清理烟、风道,定期清理锅底灰垢。
(10)出现不着火等故障,应先关油阀或气阀,待完全熄火后,再关闭电源。找供应商或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11)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4.电冰箱的操作规程
(1)发现结霜,定期除霜,除霜时拔电源。
(2)每次断电,需10分钟后,再插电源,开机。(3)冰箱要保持干净。
(4)如发现漏电、温度过高等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5)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5.消毒柜操作规程
(1)每食堂要有专人负责消毒柜的管理与维护,不准负责人以外的人随便使用。
(2)先把碗具清洗干净,沥干水后再放入消毒柜内消毒。(3)先放入碗具关好门后,再通电消毒。(4)不耐高温的餐具,不得放入柜内消毒。(5)消毒完毕后关掉电源。
(6)定期进行清洗水垢。每食堂要有使用消毒柜的时间,要注意人员安全,要防止人员触电及烫伤。
(7)如发现漏电等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8)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6.热水壶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检查水壶内是否加足量的水,但水加的不要过满,以免渗出,待水满后,再通电。
(2)红灯亮示意电源指示灯,绿灯亮示意水未烧开,绿灯灭示意水已烧开。
(3)水开后,如热水器不能自动断电,马上关掉电源,找电工修理。
(4)下班后必须关闭热水器电源。(5)定期进行清理壶内水垢。
(6)如发现漏电等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7)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7.蒸饭车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检查蒸饭车内是否加足量的水,但水加的不要过满,以免渗出。
(2)加水后放入需蒸的食物,关上门后,再合闸通电。通电后,先确认没有漏水的地方后再离开。(3)温度指示控制仪要调整正确。
(4)蒸食品时,需要掌握时间,防止水烧干。(5)要把每次蒸食物的残渣清理干净。
(6)如发现漏电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7)使用后,关掉所有的电源开关,待水温降至30度左右再放掉蒸车内的水。
(8)定期清洗水箱水垢。
(9)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8.和面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将和面机清洗干净,放入面粉和水,不要过量以免损坏机器,如需要和的面较多,需分2次或多次搅拌。面、水放好后,关上档板后,再通电。
(2)和面时,要取正反两个方向来搅拌,以便使面和得均匀。
(3)如搅拌不均或掉入脏物时,需要用手调整或取面时,必须先关毕电源停机。
(4)搅拌完毕后,关掉电源,停机后取面。每次要把残渣清理干净。(平常可以将少量面头置于槽内,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5)不可在和面机内发稀面,以防腐蚀和面机。
(6)如发现漏电等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停机,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7)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9.烤箱操作规程
(1)先放入需烧烤的食物,关上门后,再合闸通电。(2)温度指示控制仪要调整正确。
(3)烧烤食品时,需要经检查后再使用。(不要过于相信机器的自动力)。
(4)要把每次烧烤食物的残渣清理干净。
(5)如发现漏电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6)使用后,关掉所有的电源开关。
(7)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10.豆浆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先将豆浆机各部分可清洗的零件清洗干净,组装好。(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
(2)磨浆前,先将干净的黄豆提前在头天泡好备用。(3)通电开机运转正常后,再添加黄豆和水。
(4)加豆和水的量一定要均匀,不能过多,以免损坏机器。(5)使用完毕后,先停机、断电后再将磨盘及过滤网等零件拆下来。冲洗干净,沥干水后,置于干燥处备用。
(6)如发现漏电等故障,应马上停机切断电源,找电工修理,不得私自开机修理。
(7)使用前,参考使用说明书要求。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第四篇:职工灶管理制度
职工灶管理制度
为了给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炊事员负责搞好职工灶环境卫生,勤俭节约,保证饭菜质量,减少浪费,按时供应。
二、职工灶以服务职工为主,原则上不允许家属、外单位人员上灶,确有困难需上灶的,须经主管领导同意。
三、就餐人员饭后必须自觉如实登记,不得少记或不记。
四、职工家属、子女来单位需临时就餐在2天之内的,可提前告知管理员,安排在职工灶就餐。超过两天的,不得就餐。
五、实行分餐制,就餐人员餐具自备。
六、炊事员应尽量提高饭菜质量,增加饭菜种类,提前排出菜单,一周之内午饭不得重样。
七、就餐人员应注意公共卫生,不得乱倒乱扔,自觉维护餐厅卫生。
第五篇:廉政灶工作总结
中共集义镇委员会
关于“廉政灶”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县纪委:
半年来,我镇“廉政灶”建设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效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政府机关、干部职工,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增强了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意识。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年到乡镇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干部比较多,接待任务繁重。以前乡镇不设食堂,接待时都到镇政府附近的饭店,往往比较奢侈,大大超过了原有的接待标准,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基层乡镇财政不堪重负,极大影响了乡镇正常所需开支及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自建设机关“廉政灶”以来,上级来宾一律到机关食堂就餐,并明确接待标准。几样土特产小菜,一碗面或几个馍,简简单单一顿饭,好处却不少:既节约了开支,又降低了招待费,据初步统计,自建立机关“廉政灶”以来我镇公务接待费平均每季度下降50%以上,使节约型机关得以实现,使群众对干部有了新的认识,也为机关自身树立了良好形象。
具体做法:
(一)加强“廉政灶”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机关“廉政灶”作用,我镇加大机关“廉政灶”硬件建设力度,达到了四间专用平房,有一名专职炊事员,有三套基本设施(有比较齐备的炊事用具,有适量的就餐桌椅和公用餐具,有冰柜、消毒柜、电饭煲等电器)。
(二)规范“廉政灶”管理。为了加强机关“廉政灶”管理,镇上落实一名副职领导专人管理“廉政灶”,制定了公务接待制度,坚持六条规定:(1)立足当地,就地取材,少供或不供烟酒;(2)因公来客一律在 “廉政灶”上吃份饭或工作套餐,一人一菜,可以上一些农家土特菜,不准在营业性餐馆接待;(3)严格控制陪餐人员;(4)不准违规接待,否则谁批准谁负责;(5)建立公务接待定期结算和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下一步打算 ;
1、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并逐步达到规范运作。
2、把加强机关“廉政灶”建设、规范公务接待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范围,以保障 “廉政灶”建设工作的健康运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通过落实机关“廉政灶”建设,是我镇公务接待费用大幅下降,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今后我们将不断的改进,是我镇机关“廉政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中共集义镇委员会 二0一一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