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时期1
个人时期
宝丽金时期
1978年,谭咏麟签约无线拍摄长篇电视剧《天虹》;同年谭咏麟与郑裕玲主持节目“BANGBANG咁嘅声”。[2]
1979年,谭咏麟赴台湾发展,在台湾拍摄电影历时三年,拍了20多部电影,大部分是爱情文艺片。1979年2月,推出第
谭咏麟经典照片(13张)
一张个人粤语大碟《反斗星》,面世后不久便得了金唱片奖。[2] 《孩儿》获得了第一届香港商业电台金曲奖,这也是谭咏麟第一首得奖的个人作品。
1980年,推出第二张个人粤语大碟《爱到你发狂》;同年推出国语专辑《弹起来!唱起来!》。《爱到你发狂》获得了白金销量奖;专辑中的歌曲《莫说爱情重》则获得了第二届香港商业电台金曲奖。
1981年1月16日,温拿重组灌录了大碟《曲中情》。8月推出第三张个人大碟《忘不了您》,取得了四白金的成绩,这张专辑不仅奠定了谭咏麟香港乐坛一线歌手的地位,亦在1999年入选了宝丽金20世纪20张最佳专辑。10月30日,谭咏麟凭借电影《假如我是真的》获得第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3]
1982年,凭借歌曲《想将来》在香港电台第五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16] 1月24日-26日,在美国大西洋城开了六场演唱会。4月推出第四张个人粤语大碟《爱人·女神》,专辑中的歌曲《雨丝情愁》则入选了香港电台的年度“十大中文金曲”。10月,受邀于香港帮好友邓丽君拍摄无线电视特辑,和邓丽君共同演绎《爱人·女神》。11月,推出第五张个人粤语大碟《精装谭咏麟》。12月24日至25日,在香港政府大球场举行了两场个人演唱会。
1983年4月,推出第六张个人粤语大碟《迟来的春天》,专辑同名主打歌曲《迟来的春天》获得了无线十大劲歌金曲、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以及香港商业电台金曲奖;9月3日至4日,温拿乐队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十周年纪念”演唱会;9月12日,温拿乐队出版大碟《温拿十周年纪念集》。
1984年1月,推出第七张个人粤语大碟《雾之恋》;7月5日,推出第八张个人粤语大碟《爱的根源》,在日本出版第一张细碟《夏日寒风》。1984年7月11日,与谷村新司,赵容弼在日本举行“84年亚洲和平音乐会”。8月4日至9日,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六场演唱会,打破了香港红勘体育馆歌手初次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8月16日至9月1日,谭咏麟赴新加坡及加拿大举行巡回演唱会。9月3日,在香港出版日文大碟《夏日寒风》。12月19日,出版第一张个人演唱会大碟《Alan Tam 84 Concent》。
在1984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谭咏麟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奖以及金曲金奖,并有《爱的根源》、《幻影》、《爱在深秋》三首歌曲入选
专辑封面图片(26张)
十大劲歌金曲。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爱的根源》、《爱在深秋》获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以及IFPI大奖。《爱的根源》和《雾之恋》两张专辑的成功也奠定了谭咏麟在香港歌坛的巨星地位。[17-18]
1985年2月,推出第九张个人粤语大碟《爱情陷阱》,在香港本地累计销量100万张。7月9日至28日,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连续20场的“谭咏麟超白金演唱会”。11月08日至10日,谭咏麟与谷村新司、赵容弼在香港成功举行亚洲和平音乐会。12月,谭咏麟推出第十张个人粤语大碟《暴风女神Lorelei》。《雾之恋》、《爱的根源》、《爱情陷阱》这三张以浪漫情歌为主要风格的唱片被称为“爱情三部曲”,它使得谭咏麟的歌唱事业走向颠峰。
1986年7月,推出第十一张个人大碟《第一滴泪》;8月15日至30日,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富士谭咏麟万众狂欢演唱会”,共开20场。同年领衔主演动作喜剧电影《龙兄虎弟》。[19] 在年终颁奖礼上,《朋友》、《无言感激》入选了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第一滴泪》获得香港商业电台金曲奖。他本人则在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1987年,推出了《墙上的肖像》、《再见吧 浪漫》两张粤语大碟;同年与早见优合作出演电影《用爱捉伊人》。[20] 7月,谭咏麟在香港红馆连开17场个人演唱会,这是谭咏麟连续三年举办多场次的个人演唱会。在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谭咏麟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奖;《Don't Say Goodbye》、《知心当玩偶》、《无边的思忆》入选1987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Don't Say Goodbye》、《知心当玩偶》入选第十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16]
1988年2月13日,谭咏麟于1987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宣布退出有比赛性质的音乐比赛节目,之后继续出唱片。1988年2月至8月,谭咏麟推出了《迷惑》、《拥抱》两张大碟,并灌录国语唱片《半梦半醒之间》。7月,专辑《迷惑》销售获“七白金奖”。《拥抱》专辑获得了1988年度香港IFPI唱片销量冠军大碟奖。
第二篇:教师个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握好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圆满的完成好体育教学任务,我运用专业发展的理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个人专业五年发展规划,用以指导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
一、自我定位及总目标
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必须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提高体育教育的科研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力争达到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
二、分项目标和任务
1、教学方面的目标。在教学方面尽快实现思想上的转变,以新的理念指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并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
2、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力争每年完成一到两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或和课题研究。
3、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搞好体育教学的同时,继续《学生
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以便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措施和条件
1、保障措施。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师个人专业五年发展规划,实现即定的教学及科研方面的目标,把发展规划的每一个细项都能落到实处,我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设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保障措施。一个规划的实施能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也在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老教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所以还请校领导和老教师们多多帮助我,使我能够真正实现教师个人专业五年发展规划。
2、预期的成果及评价。我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力争达到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
四、分阶段目标
2010--2011年:继续学习课程标准、新课改理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上好教研课。并在实践和总结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能力。2012--2013年继续学习教育教学及其他方面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教育教学上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己的课堂有特色;教科研成果显著。
2014--2015以前的基础上能更多地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教育随笔和论文;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很好地驾驭多种课型,完善自己的课堂特色。争做一名领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教师。
(姜屯中学张兴运)
第三篇: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英雄王二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老乡。真挚感情,不仅使人听了无比悲痛,而且激励斗志,催人向前。
今天,我给大家讲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最后,我想把《歌唱二小放牛郎》唱一遍。用歌声来缅怀英雄,同时表达我们继承和学习英雄革命精神的决心
第四篇:大学时期
大学时期——青春无悔的礼物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
大学里有这样的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这四句话,如不是亲自走过这四年时光的人,是无法深刻领会的。大一的无知与轻浮、大二的充实与渴望、大三的忙碌和潇洒、大四的留念和展望。四年的时间太短了,到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书没看,那么好的机会没有把握,那么多的苦没有受过,那么好的朋友没有留住。生命本就是一次体验,只可惜,经历过才能追悔。
大学不是天堂,不是温室,也不是游乐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得到的是继续深造的机会,身份还是学生,任务还是学习,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美国教育家斯金纳的名言:“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就是大学的教育了。再也没有人去强迫你学习,再也没有人安排你去上晚自习,没有人在早晨催命的喊你起床,也没有人在你跟不上脚步的时候慢下来耐心地等你……但是一个学期几十门课的考试还要继续;一篇论文三五千字还要继续;各种等级证书、能力证书的考试还要继续;感情还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如果你放弃了,只有你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
”
大学里,关于学业,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未来…..四年的时光把我们由青涩变为成熟。快乐,烦恼,各种事情让我们焦头烂额,也让我们沉醉其中。生活、娱乐、成长、处事等各个方面,相对完整。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并且付出行动去完成它。要脚踏实地、心态平和地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用最令人敬仰的英雄保尔·柯察金的经典名言来共勉:“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大学里,不单单是学业,还有为人、处事、梦想和期望。它不再仅仅以个人成绩论英雄了,每个人都是优秀的,而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才是重要的。我们都应该踏踏实实地学习,开开心心地工作,认认真真地恋爱,实实在在地做人,真真诚诚地交友,明明白白地生活,要勇敢地尝试挑战、面对困难、克服阻力。学习就是学习生存的人,要记得自己的身份,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想告诉那些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自己可爱校园的人:行动吧!别在那里遗憾了,别让那时的梦想被时间的灰尘所埋没。现在还不晚,试着去完成它吧。
许下一个真诚的愿望,等到那天来临,再来检验。
第五篇: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但一般来说,反映了力图寓感情于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庄严高贵特点,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所发扬的古典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观念的约束作用的结合。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
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巴洛克音乐采用什么调式
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巴洛克音乐的和声是怎样的
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是通奏低音
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巴洛克音乐的织体是怎样的
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其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巴洛克时期的曲式是怎样的 以相互间形成节奏、速度、风格对比的多乐章结构为主,如组曲、变奏曲、协奏曲、康塔塔、清唱剧等,常用前奏曲与赋格、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搭配关系。复调乐曲的内部结构是以模仿手段写作的连续体(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确的呈示、发展和再现因素。同时也有分段结构、变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进行变奏的帕萨卡利亚、夏空形式。巴洛克时期有哪些主要的音乐体裁
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曲。器乐: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以独奏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为主)、协奏曲(管弦乐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在一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形成对比.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力度是怎样的
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
古典主义
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音乐的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在古典主义时期具有最高艺术成就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年代正值欧洲“思想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科学、经验、个性解放、权利均等、反对神权、封建特权及封建等级制度.这些进步的思想对三位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还给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转变.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
5、“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
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节奏感强,也就是说它具有清晰明了的风格,这种风格是符合我个人的喜好的,是人精神振奋;旋律紧凑,不同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是,其段落以及乐句的衔也是联系紧密的,不像后来的那样分合不一,虽然我也赞同及热爱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但这种合辙押韵的感觉还是动人的;情感朴素,后来的音乐确实有点粗制滥造,精品少了。另外,含蓄严谨也只一大原因。而且,古典主义时期正是世界大变革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完善与强大,社会矛盾正在酝酿,艺术正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而改变,各种意识形态正在革命,音乐作为艺术中最为抽象的一种,它在这段时间之内所演化的,正是我对世界史的高维理解,也就喜欢它了。
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一般把贝多芬的生平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波恩时期;第二,维也纳时期;第三,创作成熟时期;第四,创作晚期。
2、代表作品
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2部弥撒曲、11首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奏鸣曲及其他数量众多的作品。代表作分别为:
(1)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
(2)歌剧《菲岱里奥》。
(3)奏鸣曲:钢琴作品有第八奏鸣曲《悲怆》,第十四奏鸣曲《月光》,第十七奏鸣曲《暴风雨》,第二十一奏鸣曲《黎明》,第二十三奏鸣曲《热情》,第二十五奏鸣曲《杜鹃》,第二十六奏鸣曲《告别》。小提琴作品有第五奏鸣曲《春天》,第九奏鸣曲《克莱采》。
(4)协奏曲: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
(5)室内乐:16部弦乐四重奏(其中后五部最重要)。
(6)声乐作品:D大调弥撒,庄严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7)其他作品:《艾格蒙特序曲》等。
3、艺术成就
(1)在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方面: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又保持全曲的严谨统一;扩充了展开部,使它成为烘托作品内在矛盾、动力性张扬和戏剧性冲突的重心;他从《第三交响乐》开始,将谐谑曲(Scherzo)引入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取代了具有宫廷典雅气质的小步舞曲;在《第九交响乐》中,将人声加入交响曲中,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2)在钢琴奏鸣曲方面: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奏鸣曲结构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在钢琴力度对比、戏剧化因素、不同音区的色彩变化上做出了重大发展,使之成为与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齐名、在音乐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品。
(3)在音乐表现方面:解放了音乐艺术,表达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实质,作品展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欢乐的精神历程。他的旋律继承了海顿式动机展开的手法,吸收了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
(4)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的不谐和与调性的不稳定等因素的范围逐渐扩大,力度也形成大幅度起伏;配器上重视发挥铜管、木管的作用。这些手法造就了贝多芬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和鸿篇巨制的气魄。其音乐中的革命性因素,自由冲动的戏剧效果,使他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路先锋,启迪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4、音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贝多芬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其创作中的各个领域,并以此为基点,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巅峰,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用仅有的一部歌剧《菲岱里奥》撼动了歌剧艺术舞台,其余晖直射瓦格纳;是他,在奏鸣曲式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以《热情》、《悲怆》和《月光》为代表的32首钢琴奏鸣曲,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结构和调性处理使世人震惊,被誉为音乐中的“新约全书”,成为划时代的音乐蓝本;是他,把交响音乐发展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将慢乐章发展成具有史诗般磅礴气势的篇章,把典雅的小步舞曲乐章换成了具有强烈动力的谐谑曲乐章,使它达到为人类精神纵情高歌的境界,他还将终曲扩展为壮观的高潮,使音乐在凯旋中结束。这种结构的改变,使交响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成为人类文化宝库
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确立了交响曲、四重奏等体裁古典主义风格的典型范式。
2、代表作品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有108首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20多部清唱剧和其他数量众多的作品。其代表作为:
(1)交响曲,代表作有:第31交响曲《号角》、第45交响曲《告别》、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第103交响曲《鼓声》和第104交响曲《伦敦》等。
(2)弦乐四重奏,重要的作品有Op.64之5《“云雀”四重奏》、Op.76《“皇帝”四重奏》等。
(3)钢琴奏鸣曲,49首作品中较成熟的是第19首(D大调)和第46首(降A大调)。
(4)声乐作品,最突出的是他的清唱剧《创世纪》(1798年)和《四季》(1801年)。
3、艺术成就
(1)奠定了交响曲的结构形式,他在《“伦敦”交响曲》中,将四个乐章的性质和曲式最终确立下来: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奏鸣曲式或变奏曲;第三乐章,性格开朗幽默,带有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2)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体裁特征,形成了与交响乐相同的四乐章模式,作品中音乐更富有变化,主题有了更大的扩展,织体摆脱了通奏低音的依赖,开始把大提琴放到旋律主奏乐器的位置,不只强调第一小提琴的作用,使四个声部更加协调平衡。
(3)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交响曲《告别》、《惊愕》、《军队》;四重奏《云雀》、《皇帝》;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4)作品旋律朴素、和声明晰、结构匀称,音乐既明快、幽默、轻松,又不乏高贵的气质,呈现出古典乐派的理想境界,这些因素加上他在音乐上的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