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昆八中2018-2019学上学期月考一

昆八中2018-2019学上学期月考一



第一篇:昆八中2018-2019学上学期月考一

昆八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月考一

语文答案

1.答案B

B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有误,原文信息是“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不包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2.答案B

B项无中生有,文章并未提到《黄帝内经》有关于传统时令的饮食原则的记载。

3.答案C

C项,“阴阳二气……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时间指南”表述不准确,应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时间指南”。

4.B(3分),C(2分),E(1分);A、D不给分。(A项,小说主要以对话式的叙事表现人物个性,让人物“他”自己用讲述完成对“贵族”形象的塑造,并不是依靠行动描写。D项,小说的故事架构并不“奇诡”,也并没有“波澜起伏,扣人心弦”。E项,“老农却无从改变,只能认命”在文本中依据不足。)5.①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情节完全在老农与“贵族”的对话中展开,通过对话读者了解到“他”一系列行为和追求;②凸显主人公形象:老农在原生态生活中表现出的平和顺适、质朴自然,恰恰反衬出“他”刻意追逐“贵族”生活的浮躁焦虑、虚荣造作;③深化主题:老农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无欲无求的心境恰是“他”努力追求的,那么贵族是“熬成”的,还是“天生”的?引人深思。

6.答:观点:不同意,老农和“他”都不是贵族,贵族应具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富有担当和责任感,还要有独立的意志支撑自己的行为。

文本分析:①贵族不一定 很有文化,但绝不应该只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而应具有丰富的精神追求:文中的“他”却只认为“种花,种菜,劈菜,喂马,住木屋,吃绿色食品,呼吸富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这不是贵族的生活是什么?”②贵族不一定很有钱,但不只为自己而活,而懂得对社会富有责任和担当:文中的“他”玩命地赚钱,“玩命地让自己厌倦虚伪的交际”,只是为了狭隘的个人实现,活得虚荣而空虚。③贵族应有自己的灵魂和意志,懂得自觉地去追求生活的价值:文中的老农虽然拥有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无欲无求的心境,但他没有自觉建设人生的意识,所以他也不能算贵族。

7.D(D项,“使得其所获的暴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错误,选项表述的意思与文本相反。)8.B

(B项,“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错误,选项曲解原文,材料一的图表说明百白破问题疫苗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而材料二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以及文本中对如何消除大众恐慌情绪方法的论述并不能说明“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

9.①“新华网”侧重于介绍国家食药局的要求,客观说明问题企业、生产批号、疫苗数量、流向等具体问题。②《新京报》侧重于“疫苗危机”所引发的民众恐慌,重点分析民众恐慌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③“人民网”侧重于在这次疫苗危机中,监管部门应有的作用。10.A 11.C C项“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不正确,也有带有批判性质的谥号。

12.D

D项“又被授予豫州刺史,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卢渊坚决地推辞”的表述错误,原文是“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卢渊推辞豫州刺史之位,是因为母亲年老,而非去世。

13.(1)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 1 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执意:坚持意见。1分;有:占有,受到。1分;介怀:放在心上。1分。句子通顺给2分。)

(2)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无:不论。1分;决:决断。1分;御物:待物。1分;句子通顺给2分。)【参考译文】

卢渊性情温和文雅,清心寡欲,有祖父和父亲的风范,崇尚学业,家庭和睦。他继承了侯爵爵位,官拜主客令,典属国(主管外交事务的官职)。升为秘书令、始平王(元勰)的老师。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供职黄门侍郎,叉升职兼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这时,高祖将要册立冯氏为后,将召集朝臣商议这件事。高祖先对卢渊说:“你心里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卢渊回答说:“这件事自古以来都很慎重,依照我的想法,应该择日卜问。”高祖说:“册立先皇后的侄女,我意已决。”卢渊说:“虽然奉命如此,但是我心中确实有想法。”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高祖南征的时候,赵郡王元干督管关右各路的军事,下诏封卢渊持节领军,安南将军为副将,统帅士兵七万人准备从子午谷出兵,不久,由于萧赜死了,停止进军。此时泾州的羌人叛乱,攻城掠地,卢渊率六千步兵、骑兵,号称三万,缓缓地进军.不到三十天,叛贼们都逃散了,投降的有数万人,卢渊只将叛贼头目斩首,其余的都不问罪受诏命兼任侍中。当初,卢渊十四岁时.曾到长安。将要回来时,为他饯行的有五十多人,在渭水北边分别。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虽然他的官位与实际不符,但德行声誉特别高,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必当掌控关右地区,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到军门求见,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不久,卢渊被任命为仪曹尚书。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给卢渊降职,凭借王师的身份担任守常侍、尚书,罚一年的常侍俸禄。不久被授予豫州刺史,卢渊以母亲年纪大了为由坚决推辞。

不久卢渊母亲去世,高祖派遣使者到卢宅宣旨慰问。守丧期满,兼任太尉长史。高祖南征,又兼任彭城王中军府长史。不久又兼任徐州京兆王元愉的长史,皇帝赏赐他一百匹绢,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叛乱投敌,卢渊察觉到此事苗头,秘密地命令各处边将,暗中防备这件事。卢渊多次上表报告朝廷,朝廷没有采纳。沈陵果然杀了副将,胁迫宿州豫州的军队叛逃。沿淮一带各边关,由于事先有准备得以保全。沈陵在边关多年,私下结交的范围很广,两州的人心,都被他煽动蛊惑。沈陵的余党,很多被逮捕押送过来,卢渊都加以抚慰赦免,只将罪行归于沈陵一人,由此人心才安定下来。

景明初年,被授予秘书监,二年死于任上,享年四十八岁,追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恢复原来的爵位固安伯,谥号为懿。

14.DE(D项,“尾联的英雄指的是抓住陈后主,灭掉陈朝的隋朝将士”说法错误,英雄指的是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E项,“格调高昂”,对整体风格分析错误。诗人借古讽今,说陈朝灭亡皆因后主纵情声色,讽谏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陈朝灭亡覆辙。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表现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历史兴亡之感,读来令人不禁怅然。故选DE。)

15.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

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第二首诗答成“英雄虽去,豪华虽尽,而青山依似洛中,表达对金陵王气仍旧未终,繁华仍然可以相继的信念”亦可)16.(1)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3)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4)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5)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6)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7.答案A。安居乐业:安定地住着,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安居乐业”与前面的“生活”意思重复。眉来眼去:比喻观赏景色。无贬义。也形容用眉眼传情。现在多指不正当地勾搭。亦步亦趋: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符。折戟沉沙:断戟沉没在泥沙里,成了废铁。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开始或另立门户,另搞一套。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8.答案B。A项,搭配不当,“增强了市场份额”应改为“扩大了市场份额”;C项,主语混乱,应改为“在北京卫视的文化综艺节目《非凡匠心》中”;D项,去掉“不加强锻炼”。

19.答案A。本题考查语言得体。B项,“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C项,“垂询”,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以称 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A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

20.答案①其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②烟草烟雾不仅仅危害吸烟者的健康③又称吸二手烟21.答案②不是更多的人加入阅读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大军,就一定可以让所有中国人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③不是所有中国人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可以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考查的是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及句式仿写的能力。

评卷组长如是说本段文字主要讲“阅读中国古代经典诗词的好处”。但在具体表述中,多处语句不合逻辑,推断过于绝对化。解答此题,要高度关注“只有……,才……”“所有的定……”等词汇按照题干要求,按照句①的形式,合理推断出②③句的答案。22.参考高考作文评阅标准

第二篇:昆八中高中生物学分认定细则

昆八中高中生物学分认定细则

高中生物学分认定由修习过程评分数与模块考试分数两部分组成,修习过程评分数占60分(出勤20分,课堂表现20分,作业20分),模块考试40分。过程分由任课教师认定。

1、出勤

出勤率在90%以上的取平分,出勤率在80%与90%之间的取平分15分。经常迟到者可酌情减分,缺课超过13课时,必须重修该模块课程。

2、课堂表现

课堂参与部分(15分):专心听课,认真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表现优秀者取平分13分,表现一般者取平分11分。表现出课前资料查询和课外知识拓展的酌情加分。出现上课玩手机、喧哗破坏课堂纪律、辱骂同学等不良行为者酌情减分。

实验技能部分(5分):实验前积极准备,实验操作过程准确规范,实验报告完整取平分4分,实验操作不熟练但认真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取平分3分。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不理想的酌情减分。根据所学模块开创性设计完成实验者酌情加分。

3、作业

作业一贯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书写整齐,并积极纠错者15分。出现缺交作业或有明显抄袭痕迹行为达5次者得12分,出现缺交作业或有明显抄袭痕迹行为达10次者得10分,出现缺交作业或有明显抄袭痕迹行为达15次者必须重该模块课程。

坚持每个阶段进行主动学习反思者加4分。反之适当减分。

1、模块考试

由年级备课组命题命制100分的试题,统一时间测试,统一评分标准,按卷面成绩的40%计入综合评分。

第三篇:月考一定稿

一、书写5分

二、基础知识(24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A、禁锢(gù)诘责(jí)文绉绉(zhōu)眼翳(yì)

B、胡髭(zì)黝黑(yǒu)一绺绺(lǚ)颔首(hàn)

C、解剖(pōu)畸形(qí)诱惑(yîu)摹画(mï)

D、滞留(zhì)粲然(càn)庶祖母(shù)脊背(jǐ)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花团锦簇文质彬彬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综合性学习活动(3分)

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1)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1分)

(2)3.8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2分)

短信:

6《海底两万里》作者:法国科幻小说家,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第三部是《》。3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1)..冰霜正惨凄。(《赠从弟》刘桢)

(2).,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4)《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6).《终南别业》中诗中有画,表明诗人心境闲适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7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加线字的意思(2分)

A猛浪若奔()B互相轩邈().

9、翻译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作者欣赏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后发出了什么感慨?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感慨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

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11.下列加点词。(2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群下咸无应者

12.翻译句子:(2分)

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13.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月到中秋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⑥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⑦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qiï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⑨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文/一竿烟雨有改动)

14.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⑦段中加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结尾说“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本文有删改)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20.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2分)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21.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一处,并作简要的分析。(3分)

22.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四、写作(50)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是相貌平平还是帅气美丽„„只要昂起头来,就会使你变得美丽!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昂起头来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3.A(铺垫错)

14.(1)母亲对儿子的“淡淡的深情”为线索

(2)①在送行时,儿子在委屈赌气,对母亲无牵无挂,心里轻松;②大学四年,回想母亲,常心里发热,泪水无意流下;③成家结婚后,母亲的询问,儿子恍然大悟;④取得一点成就,对母亲的爱感到震惊,心情激动,热泪盈眶。

15.①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②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③入学送行时,母亲是淡淡的;但作者走后,母亲作了一个噩梦,一哭哭了个没气。)

16.“平静水面”指母亲对儿子表现出的淡淡的行为,“深处的激流”指母亲内心隐藏着的强烈的爱子之情。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恰切地表达出母亲的淡淡的深情。既收束了全文,又照应了文题。

第四篇:钢城八中10月月考答题卡英语

钢城八中2013—2014学上学期八年级月考英语答题卡 一. 听力测试

1.___ 2.___ 3.___ 4.___ 5.___ 6.___ 7.___ 8.___ 9.___ 10.___11.___ 12.___13.___ 14.___ 15.___

16.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18.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

21.___ 22.___ 23.___ 24.___ 25.___ 26.___ 27.___ 28.___ 29.___ 30.___ 31.___ 32.___ 33.___ 34.___ 35.___

三、完形填空

36.___ 37.___ 38.___ 39.___ 40.___

四、阅读理解

46.___ 47.___ 48.___ 49.___ 50.___51.___ 52.___ 53.___ 54.___ 55.___ 56.___ 57.___ 58.___ 59.___ 60.___ 五.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

61.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62.______ ______

63.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64.______;______ ______

65.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六.情景交际

八、书面表达

66.___ 67.___ 68.___ 69.___ 70.___ 七.阅读理解填词

71.______ 72.______ 73.______ 74.______ 75.______76.______ 77.______ 78.______ 79.______ 80.______

第五篇:昆八中2017-2018学下学期开学考答案和解析

昆八中2017-2018学下学期开学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B 3.B 4.D 5.D 6.D 7.C 8.C

9.每平方米面积的地面上受到的压力是6000N;3000

10.空气;音色

11.25;50;10

12.水;沙子

713.属于;聚变;2.64×10.

14.正;失去;

15.乙;凹

16.内;不变

17.L1断路;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18.(1)-22

(2)解:由于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2N,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如图所示:

(3).解:分别作出物体MN端点M、N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M′、N′,用虚线连接M′、N′即为MN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9.不偏转;①和②(或③和④);①和④(或②和③);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动圈式话筒;左右摆动;交流电(或“向一侧摆动”,“直流电”)

20.必须;等于;压力;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檫力越大;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不一定 ;等于 ;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便于操作

21.小灯泡短路;2.2;B;2.5;10;变大;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灯泡电阻受温度的影响);“50Ω1A”

22.解:(1)p=ρ水gh=1000kg/m3×10N/kg×0.3m=3000Pa;(2)由于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则V排=V=200cm3=2×10-4m3,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00kg/m3×10N/kg×2×10-4m3=2N.

(3)当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浮=G木+F拉,第1页,共2页 则木块的重力:G木=F浮-F拉=2N-0.8N=1.2N; 剪断绳子,因为F浮>G木,所以木块上浮,静止时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木=1.2N;

由F浮=ρ水gV排可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43=1.2×10m.

43-43

-43V露=V-V排′=2×10m-1.2×10m=0.8×10m

答:(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3000Pa;(2)木块此时受到浮力为2N;(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8×10-4m3.

23.解:(1)由P=UI=可得,小灯泡的电阻:

RL===12Ω;

(2)闭合S、S1,滑片P在a点时,R1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U=UL=6V,通过R1和L的电流分别为:

IL===0.5A,I1===0.3A,I=I1+IL=0.3A+0.5A=0.8A;

(3)闭合S、断开S1,滑片P在b点时,R2的最大阻值与L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UL′=U-U2=6V-3.6V=2.4V,小灯泡10秒钟消耗的能:WL=

t=×10s=4.8J.

答:(1)小灯泡的电阻为12Ω;

(2)闭合S、S1,滑片P在a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8A;

(3)闭合S、断开S1,滑片P在b点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6V,小灯泡10秒钟消耗的能为4.8J.

24.解:设汽油的热值为q,汽油的质量为m,汽车的牵引力为F(汽车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而摩擦力不变,所以牵引力不变),热机效率为30%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1,热机效率为36%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2,则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热机效率为30%时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1=FS1=F×10km,热机效率为36%时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2=FS2,根据题意得:η1=,则W1=Qη1 ⇒F×10km=mq×30%,①

η2=,则W2=Qη2⇒FS2=mq×36%,② 由于①式和②式中的F、m、q都相同,所以用②÷①可得:

=,解得:S2=12km.

答:当效率变为36%后,在相同道路情况下,以相同速度匀速行驶,并消耗相同质量汽油的情况下,能够行驶12km.

第2页,共2页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