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规则



第一篇:铅球规则

铅球比赛组织策划(秘书部)

1.如果没有体育部没有排序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工作:制作顺序签,统计名单和对应顺序 2.动员大会上学生会主席说没有预赛 而且因为人较多所以每人只投2次 而且直接取成绩,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决赛了(直接取最好的有效成绩)。

工作:确定2次要不要连续投掷?不连续投掷会耽误所有选手时间,人多也不易管理。不连续投会让选手发挥更好。3.比赛开始前练习试掷

工作:确定要不要练习投掷?建议不要 因为是练习的话就很容易乱 而乱丢也危险,如果有会利于选手发挥。

4.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必须在推掷圈内,由静止状态开始,把铅球以单手由锁骨以上的位置推出。并且不得低于此位置,也不得移至肩线之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铅球投掷圈的正前方放着一挡板 用来防止运动员滑出圈外的。运动员可以碰挡板的内侧,但身体之任何部位不能碰挡板的顶部或者投掷圈,碰到了记1次投掷失败没有成绩 浪费了一次机会)铅球未着地前,参赛者不得离开推掷圈。离开推掷圈时,亦必须从其后半圆离开。在推掷的过程中,参赛者可以中途停顿,然后重新由静止位置开始推掷。不允许使用手套,但是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工作:宣读运动员注意事项 裁判按上诉规定监督比赛

5.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丈量时应从铅球着地痕迹之最近端拉向推掷圈之圆心,以推掷圈内缘至铅球着地痕迹近缘之距离为成绩。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

工作:丈量至少2人 捡球1人 计分2人 报分1人 点名(选手)1人 后勤1人 离开投掷圈时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PS: 铅球重7.257公斤。正式比赛中铅球男女生投的是不同的 我们学校应该不那么讲究

预留补充位置

铅球场地示意图见背面

第二篇:通讯稿铅球

1、铅球

你们挥舞着充满力量的双臂 看着实心球化成美丽的弧线 我着实在心里佩服你们你们抛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2、圆圆的希望

——致实心球运动员

沉甸甸的铅球,寄托着你的希望,奋力一抛的瞬间,一道闪亮的弧线划破美丽的长空,希望向前,再向前

3、致铅球运动员

手里紧握那沉重的铅球,那铅球上凝集了你的希望,你的理想,汇集全身的力量,推出理想,推出希望,铅球在空中闪亮,理想在空中发光

4、铅球从你手里抛出,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抛物线。

铅球从空中划过,落在竞赛场上,留下一个精彩的痕迹。

每一次的投掷,都是激情的展现;

每一次的落地,都是努力的结果

5、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连篇

这精彩的弧线啊

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无伦的弧线啊,寄托着多少热切的期盼。

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没有什么遗憾,只会留下一片美的体验。

我要永远将你留下

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

6、铅球运动员

手握铅球,心有成竹

虽有几分沉重,几分辛苦

正现人之本色,豪情万丈

一声嚎去,只见铅球已飞出呀,太棒了,我为你欢呼

我为你骄傲

7、每一次的投掷,都是激情的展现;每一次的落地,都是努力的结果;每一次的成果,都是辛勤的结晶;

第三篇:铅球说课稿

田径:原地侧向推铅球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原地侧向推铅球的新授课教学。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原地侧向推铅球教材是高中一年级田径教材中投掷类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力量和投掷能力的运动项目。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大部分同学在初中时或多或少的接触过铅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体会推铅球,不限制投掷动作与方法,激发学生对铅球的兴趣。因为是第一堂课,我使用实心球来教学,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铅球的基本知识,基本常识。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握、持球的要领,根据男女学生的差异而区别制定,并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侧向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本节课可结合铅球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听从指挥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合作性学习,体验推铅球的乐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动作路线及蹬地、转体动作的连贯性。

2、教学难点:最后出手拨球的动作技术。

四、场地器材

在课前提前安排和布置好场地,画好标志线(要和学案上统一)既节省上课的时间又可以避免以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本次课所需器材:实心球。

五、教学方法

1、教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分组练习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法:根据课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1)讲解法:让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2)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去感受和掌握基本动作技术。

(3)讨论、纠正法: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学程序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来进行。

(一)准备部分:(10分钟)

1、在集合整队、师生问好等正常的课堂常规后,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本节课目标任务,特别强调注意安全的要求,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接下来进行队列、队形练习,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同时使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

2、准备活动:为了使学生身体机能从安静状态逐渐过度到工作状态,在准备活动的开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蛇形跑,然后有针对性的做几节徒手操,特别是手指、肩、腰、膝、踝必须活动开,使得学生各主要肌群、韧带等充分伸展。最后安排俯卧撑(注意男女区别),男生10个正规俯卧撑,女生5个俯卧撑,为基本部分新授课的教学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将人数分成四个小组,选出自己的小组长。一开始教师对学习练习过程做一下要求:1安全问题:必须统一投统一捡,不可随便乱跑,不可乱穿组,出现危险事故。2分组练习:组长组织大家站成一排,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我将本部分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投远的原理及简单的方法,要求体现远度,不限制投掷的动作,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可以相互讨论和模仿。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体会投掷的原理和最佳的投远动作。

2、教师先让学生徒手练习原地正面推球与瞪地、转髋动作,然后将瞪地、转髋与推球协调结合的徒手练习。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示范、提示,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的表象和基本的动作概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动作要领和用力顺序。

3、学生练习原地正面推实心球,体会正确的推动作,解决蹬与推协调配合的问题。

4、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掷远的方法,并让学生相互进行比较和评价,目的是引出简单而有效的掷远动作(原地侧向推铅球),为以下教学作好准备。

5、根据以上几个练习情况,最后让学生练习原地侧向推实心球,让学生相互间提示、纠正最后推的动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进行引导和个别指导,对相对比较集中的错误动作进行集中指导,并让动作比较正确的学生示范,然后让学生相互间评价。目的是通过掌握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动作,把实心球掷的更远,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教法:

(1)教师简单介绍投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握球的手型及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完整动作。(3)学生进行原地正面推球与瞪地、转髋动作的徒手模仿练习。(4)学生二人一组做蹬地、转髋的徒手练习。

(5)学生练习正面原地推实心球。

(6)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纠正错误动作。

(三)结束部分:(5分钟)

(1)组织学生做放松活动。组织形式:闭上双眼,想像--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你坐在草地上,闻着花草的芳香,舒适极了,身心放松,放松,再放松……。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2)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较弱的给予鼓励。(3)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七、预计课的效果:

本节课的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运动密度为35--40%;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给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第四篇:铅球教学

铅球教学

姓名:严富耀

学号:2010071053

一、铅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铅球教学可以分为滑步和最后用力两部分。最后用力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是教学的难点。

二、铅球的教学步骤与方法

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表明,铅球技术的教学可以分为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是技术教学的准备阶段,第二是基本技术教学阶段。

(一)技术教学的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建立投掷意识,为今后的基本技术教学打基础。练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1)双手或单手持实心球做各种抛掷练习

(2)正面原地双手胸前推实心球

(3)熟悉铅球的各种练习,增强器械感觉。如:绕身体前后两手快速传接铅球;两脚左右大开立,绕跨下成“8字”形快速传接铅球;抓球”练习等。

(4)屈腕、手指投球练习。两臂弯屈举于胸前,掌心相对,右手握铅球,然后以右手屈腕、手指拨球动作使球高手,左手接球后按同样方法重复进行。动作要放松协调,接球后立即成正确的握球动作。

(5)向下推铅球。

①两脚前后开立,屈膝,上体稍前倾,左手托球于右胸前,右手掌心向下握球,然后向下做伸臂、屈腕、投指推球的练习。要求右臂加速用力,掌握正确推球的感觉;

②预备姿势同①,但上体较正在,面对投掷方向,持球于肩上锁骨窝处,然后向前下方推出铅球。用力时要结合两腿蹬伸和挺胸送肩的动作,伸臂方向逐渐向上。注意事项和安全教育:学生在熟悉球感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没有在老师的监管下不能随意乱投、乱掷,同伴之间不能对掷,在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肌肉的拉伤。(二)基本技术教学阶段(第一周)

1、明确铅球项目的特点肩,建立背向滑步铅球技术的完整概念

2、握铅球练习。在教师未讲解和示范前,学生先用垒球做握球练习;握好垒球后,轻伸右臂向上推出,当垒球下落时用右手接住并形成正确的握球动作;最后用铅球做握球练习。要求握球时手型正确。

3、持铅球练习。右手握拳贴紧颈部做持球模仿;先用垒球再用铅球做传球练习;持铅球后轻轻向上跳起。保持铅球不晃动;要求持球正确。能较好地控制铅球

(1)教学方法

①通过讲解、示范、观看视频和图片,以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铅球的技术,建立完整的技术表象。

②简要介绍铅球的发展概况、比赛场地和器材规格。

③提出铅球教学中在安全措施及具体要求,强调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注意事项

①教学初期对技术的讲解不宜过多过细。②以技术结构为主,突出技术的特点。

2、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第二、三周)(1)教学步骤

①讲解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突出用力顺序。②徒手做推铅球模仿练习。

③用实心球,轻器械铅球做原地推铅球练习。(2)教学方法 ①握持球练习:握好铅球,可以做下蹲、站起及体前屈等动作。

②原地正面推实心球或铅球: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稍比肩宽,左腿在前,脚尖稍内扣,右脚在后,脚尖正对投掷方向,右手持球,贴于颈部锁骨窝处,然铅球向前推出。

③原地侧向推铅球:身体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右脚与投掷方向约成90˚,左脚与投掷方向约成45˚,站在距约一肩半,左脚尖与右脚跟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身体向右倾斜,左脚自然伸直,左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右脚弯曲,体重压在右脚上。然后右腿蹬转,结合躯干与右臂的力量将球推出。

④原地背向推铅球:在侧向原地背向铅球的基础上,两脚左右成“外八字”开立加大躯干向右转的幅度,将腰扭紧,同时上体前屈至约与地面平行形成背对投掷方向的身体姿势。

(3)注意事项

①反复强调“蹬、转、送、抬、挺、推、拨”的组后用力顺序,使学生在概念上牢记由下而上的发力过程。

②原地推铅球是铅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数较多,当学生掌握了原地推铅球技术后,应及时转入滑步 及完整技术的练习,但在后续的教学中,每次课仍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和提高。

③采用橡胶球,实心球、铅球和徒手的各种专门练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本体感受,学生会快速的法力的方法和正确的用力顺序,不仅对掌握技术有很大作用,而且发展专项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广泛教学初期应广泛采用,尤其要选用那些与最后用力有关的练习

3、学习背向滑步技术(第四周)(1)教学步骤

①讲解背向滑步技术的动作要领、蹬摆开始的时机,强调蹬摆结合并做示范。②徒手的团身模仿练习③徒手背向滑步练习④徒手滑步成最后用力(超越器械)姿势 ⑤持橡胶球、轻铅球或铅球进行完整滑步(2)教学方法 ①预摆和团身练习

②摆腿练习收拉右腿练习

图徒手或持轻器械滑步至超越器械练习

4、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第四周)(1)教学步骤

①讲解滑步与最后用力流畅衔接的重要性 ②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辅助性练习

③完整技术练习

④改进与提高⑤技评和表达(2)教学方法

①衔接的辅助练习: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成外八字,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右腿略弯曲,上体前屈,然后在保持上体不抬起的情况下,右腿用力蹬伸后迅速回收扣拉至身体重心之下,随即以背向最后用力是身体姿势将球推出。此时可徒手与持球交替进行。

②完整技术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结成一对,一人练习时,同伴观察并指出问题。教师点评。

②改进与提高:改进时以分解练习、诱导练习和专门性练习为主;提高时以完整技术为主。

(3)注意事项

①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的技术动作的细节不强求一致,只要大体符合技术要求即可。

②强调衔接的流畅性和技术的完整性。

③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练习中多让学生相互观摩,并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篇:铅球说课稿

高中体育铅球说课稿 2008-5-7 下午 03:38:00

一、教材、学生分析

本课的题目为《铅球的最后用力和身体练习》,其中“铅球的最后用力”为主教学内容,“身体练习”为辅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运动模块田径必修单元投的基础知识、技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术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铅球成绩的远近;间接影响学生对成功感的体验和对田径这门相对枯燥一些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影响投掷学时间的相互衔接和教学质量。同时,本课的教学可以融合运动技能、运动体能、身体健康和合作、参与为一体,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运动爱好与专长的要求”;符合新课程设置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知识性目标为:让全班同学了解铅球最后用力的基本技术和关键点,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意识。本课的技能性目标为:让85%以上的同学基本掌握铅球的最后用力的技术,减少错误和多余的最后用力动作。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和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觉的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和练习方法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

本课的情感目标为:发展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探究性;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三、本课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学习爆发式的最后用力技术;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四、教法、学法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小组为教学单位,充分发挥小组中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间的竞争、对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在铅球最后用力的学习中,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技术重点,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练习。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思考、分析、对比、总结、示范等,让学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术,减少多余和错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身体练习教学中,采用集体分组游戏的方式,把体能练习融入团队间的竞争和对抗中,让学生既能提高体能,又能体会到合作、参与的乐趣。寓教寓乐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15分钟)

1、各组长带领组员自由活动10分钟。

2、10到15分钟完成教学常规和准备活动,重点是上下肢关节和腰的活动。

3、提出教学任务、目标 设计思想:

六个人为一组的分组符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发挥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组织教学。同时,也能够充分突出体育骨干带头的作用。

把准备活动时间放给学生自己热身,不但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练习的有效时间。学生的自由活动监督由各组组长完成。对于不能自主完成准备活动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由教师统一安排热身。此间,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热身器械(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二)、主要内容(25分钟)

1、教师边做示范,说出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要点,最后提出激励、引导练习的问题和竞争动员,以及安全要求。

2、以组为单位进行实心球的练习,练习方式和练习密度由小组自定。(15分钟)

3、教师巡回指导、示范、答疑、帮助各组解决问题并强调重点、关键点,同时要用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信心。

4、每组选出技术和成绩最好的一名同学进行示范练习,组与组间相互评价和竞争。(5分钟)

5、身体练习游戏,抱球接力。成绩落后者做俯卧撑。(5分钟)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任务的明确是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目标和界限。

以上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课堂中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作用;用各组推选优秀同学的方法突出榜样带头作用。并把榜样的成功感扩大到组。而对于落后的同学同样把落后感分散到组,能够有效的激励组之间的斗志,有利与学习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强化技术要点,形成同学间良好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学习风气。有利于整体达到教学目标。

身体游戏练习以接力形式出现,能够变枯燥为热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达到锻炼体能的目的。

三)、放松总结(5分钟)

1、以组为单位进行放松。

2、教学小结

3、收器械。设计思想:

在学生放松中,进行教学小结。

六、心率预计和练习密度

心率最高140-150/分 估计第35-38分钟出现 练习密度45-55%

七.场地设计和器材

用1/3个田径场

器材:实心球 10-12。标志物 4个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3242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