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毽子运动的介绍
毽子运动的介绍
毽子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踢毽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运动,分为南北两派,南派花毽以广州为代表。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何人首创?这早就是我国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唐《高僧传》二集卷十九《佛陀禅师传》中记载: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五百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公元467——499年)人,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并将他收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而自荣。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涌现了一批全国闻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谭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国、陈鸿泰,河北的杨介人,浙江的谢叔安,河南的路锦城等等,数不胜数。踢毽技术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各种踢法丰富多彩,高难翻新的动作层出不穷,不同风
格争奇斗胜,使观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我国传统的踢毽运动,日趋完善。
1933年3月26日。在南京市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踢毽比赛,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报名参加者颇为踊跃,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编著者注:溥子衡、金幼申系北京人)、杨介人三人,对于踢毽子极有经验……能踢之花式均有百余种之多,观者无不赞美。此外,有著名体育家及踢毽能手参加……届时定有一番热闹也。“比赛结果:河北杨介人获普通踢(盘踢)和花样踢第一名;北京运动员溥子衡、金幼申并列普通踢和花样踢第二名,三人所踢花样都有百余种之多,第四名踢的花样有三十种,第五名踢的花样有二十种。”在发奖会上,杨介人、溥子衡、金幼申三人再次进行了表演,还拍了电影纪录片。
同年10月举行的全国体育运动会上,踢毽子同拳术、摔跤、弹弓、剑术等民间运动项目一起,又进行了比赛。上海运动员周柱国、北京运动员溥子衡和金幼申分别获普通踢的前三名,浙江运动员谢叔安获第四名。上海运动员陈鸿泰获特别踢(交踢、北京叫小毽股)第一名,上海运动员周柱国和北京运动员金幼申分别获特别踢的第二、三名,第四名为河南运动员路锦城获得。比赛后,北京运动员金幼申、溥子衡二人,还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学、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多场表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但是,此后踢毽子运动衰落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项民族体育运动才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0年,北京市吸收了在街头靠踢毽子糊口的艺
人参加了杂技团,专设了踢毽子节目,并出国进行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现代毽类运动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现代毽类运动从初兴就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毽类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广泛开展于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随着毽类运动的蓬勃兴旺,全国和地方性毽球组织相继成立。
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踢毽子运动还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
1961年6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飞毽”的电影,介绍了踢毽的运动的历史和踢法,推动了这一运动的发展。
我国毽子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广州市体委于1956年举办的,并制定了简单的规则。1984年春《毽球竞赛规则》诞生。它是根据踢毽子的特点,吸收了几种球类比赛的形式综合而成的。
1988年,第一届全国花毽比赛在天津举行。1996年,花毽被列入全国农民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99年,花毽被列入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
2004年,中国毽球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丹东市举行。2010年,全国时尚体育健身大赛花毽比赛6月12日开赛。
踢毽子的好处
1、它是有氧健身运动的经典
此项运动几乎可以活动全身各个关节和器官,通过花毽在大腿、小腿处的绕转,可以活动腰、胯、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通过做些滚脸、过肩、过脖、转身动作可以锻炼腰椎、颈椎;通过盯着上下翻滚的毽子可以锻炼眼睛注意力、大脑反映能力,人变得机智灵活聪明;通过身体起跳和腾跃,可以锻炼心肺器官的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使人活力四射;还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知道人体好多穴位都集中在脚部,踢毽子通过击打脚背脚面,全身经络和气血全部打通,踢完毽子,全身舒服极了。另外,此项运动的运动强度不是特别剧烈,自己可以灵活掌握,总之踢花毽可以延缓人的衰老,使人容颜焕发。
2、塑造形体美,打造绝佳气质
花毽运动讲究身体的协调,动作的舒展大方,灵活多变。运动时不光是用到两条腿,还需要扭腰扭胯外加转身,利用腰、肩掌握平衡。这样坚持训练,可以减掉腰部、大腿部的赘肉,塑造更美的体型,打造绝佳的气质。
3、可以挑战自我,传承中华艺术
花毽运动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不光是健身,还非常具有可观赏性,单人踢的动作小巧难度超高,多人踢配合的天衣无缝,精美绝伦。艺术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的。基本动作6种,花毽动作160多种,各种高难动作目前就是北京和天津的顶尖高手也只能做到一小部分,还有好多高难的动作没有人能实
现。目前几个北京、天津的高手们几乎都有各自的发展,在演出时每到一处,都博得众人的掌声,人气很旺,非常受人尊重和欢迎。
4、方便、灵活、装备简单
此项运动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都能运动,可以单人踢,可以双人踢,还可以四人组成团队,北京叫做围裹,天津叫做轮子,就像由四个滚珠构成的车轮转动一样,灵活,整齐、大方。另外不受场地限制,办公室也可以踢,家里自己练也行,公园也行。
翔翎人物介绍
金托——武四
此人姓武,名如山,排行第四,生于1831年,卒于1915年。清朝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军队的训练,把踢毽子列为八旗军的军操之一,朝野上下踢毽子的人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武如山历经宣宗、文宗、穆宗德宗宣统五代皇帝,生活在京城74年,踢得一脚好毽,1912年武如山老先生出面倡导,在北京厂桥“吉林先哲祠”内(现西城区厂桥小学)举行了北京第一次毽技大表演,会后进行了首次等级的公开评定。武如山已81岁,因年岁最长,辈分最高,工推诿京城花毽第一人,同仁集资为武如山老先生打制了一枚纯金毽托的花毽,人称“金托武四”寓意最高荣誉,自此,京城有了花毽的开山祖师。
翔翎泰斗——谭俊川
谭俊川,名英泉,生于1874年,卒于1985年,终年84岁,汉族,以卖艺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杂技团演员,曾供职清朝内府,为乾清门苏拉,后因其职被小头目妻弟所挤占,为谋生走上了卖艺的道路长达40余年,成为我国以踢毽子为生计的第一人。
1950年,已75岁高龄的谭俊川老先生,代表我国出访苏联进行了访问演出,回国后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杂技团的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1912年在开山祖师武如山的主持下,公认谭俊川老先生为神品级,并获“翔翎泰斗”之美称。
毽子的基本踢法
(一)盘踢
用足内侧互换踢毽,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
练习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没有右足灵活,没有踢过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两次,所以,练习时左足先开始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较熟练后,连续踢。左右足都可连续踢后,改为左右两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两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灵活熟练后就不用再接, 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二)磕踢
用两腿膝盖互换将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髋关节、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下垂,膝关节发力,将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张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过下颏。
练习方法:练习时,用手抛起不超过下颏的毽子,用膝盖磕起(撞起),然后用手接住,同盘踢的练习方法一样,形成一磕一接,熟练后不用手抛毽,改用盘踢,形成一磕一盘,协调后两膝互换,踢的次数越多越好。
(三)拐踢
用两足外侧互换踢毽,大腿放松,小腿发力向体后斜上方摆动,勾足尖,踢毽时大腿不得摆到体前,小腿向体后斜上方摆动不要过高,毽子和足外侧相碰的一刹间,踢毽脚的内侧离地面一般不越过三十厘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随意。
练习方法:练习时,可象盘踢一样,采用一踢一接的练习方法。为了避免动作出错误,练习时,踢毽脚一侧可向墙或树木等,身体与墙距离约与体宽相同,如果踢毽脚踢时碰到墙或树木,便是错误动作。
(四)绷踢
有的地方叫做“绷尖”,是用两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换踢毽,单足踢毽也可以。绷踢能踢起即将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关节的发力一绷而起,所以叫绷踢。其动作是,大腿向前抬起,和身体成为150º——160º夹角,小腿向前摆动,髋关节、膝关节要放松,踝关节的发力,要在踢毽子的一刹间,足尖外三趾向上猛地用力,将毽勾起。踢起的毽子高低都可,但应避免忽高忽低,为以后的花样踢法打下基础。
练习方法:练习时,可采用盘踢的一踢一接的练习方法,但在开始练习时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过腰部,再低一些更好,这样能踢的次数多一些。为了避免动作出错误,练习时可面向墙壁或树木,距离约与体同宽,如练习时踢毽脚碰到了墙或树木,便是错误动作,原因是膝关节没有放松,大腿抬得过高。
毽子的种类
花毽
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花毽。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因此,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踢起来弹性也很好。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踢起来后上下翻飞,花样动作全凭自己掌控,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所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第二种是大毽子,这种毽子的毽身多用鹅毛制成,橡胶做底座,高约17—18公分左右。与传统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较重,要求技巧性相对较强。如果是单人踢,就有100多种动作。但在大众健身运动中,大毽子更适合多人一起运动,大家你踢一脚,我踢一脚,力度较大,但动作简单,既能锻炼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毽球
还有一种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毽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胶底座制成的,羽毛多为鹅毛。毽球踢起来有隔网,像打羽毛球似的,一边踢过网后,另一边的人接住再踢过来。毽球竞技性较强,多用于比赛和竞技场上使用,可以是一对一比赛,也可以是二对二、三对三的比赛。另外,随着踢毽运动的发展,现在还有一些毽子踢起来会发出音乐,还会发光,运动过程中增加了大家的乐趣
第二篇:毽子运动概述
第一章 毽子运动概述
现代毽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和观赏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984年被批准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现在被列为亚洲室内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等运动会比赛项目。
一、毽子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踢毽子,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踢毽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据文物考证,蹴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其原始形态为用脚在地面蹭蹴石球相撞击。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形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
毽子的发展: 明、清时期:踢毽子在此时期进一步发展。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 “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可见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未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为荣。因此,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民间踢毽爱好者更是用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
本世纪三十年代:涌现了一批全国闻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谭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国、陈鸿泰,河北的杨介人,浙江的谢叔安,河南的路锦城等等,数不胜数。
踢毽技术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各种踢法丰富多采,高难翻新的动作层出不穷,不同风格争奇斗胜,使观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我国传统的踢毽运动,日趋完善。
现代毽类运动的诞生和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现代毽类运动从初兴就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毽类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广泛开展于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随着毽类运动的蓬勃兴旺,全国和地方性毽球组织相继成立。
二、毽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一)毽球运动的特点
踢毽子运动是一项灵巧、简便、有趣和十分竞技的健身活动,它可以一人踢,两人踢或多人轮流不断地用各种动作姿势接传,活动时间可长可短,所用活动场地可大可小,男女老少皆宜参加,普及性很强。毽球运动要求踢毽者在一刹那来控制毽球,在空中完成各种接、落、跳、绕、踢等动作,这能大大提高毽者的反应性、灵敏性和动作协调性。
毽球运动融入了足球的教法、羽毛球的场地和排球的战术。发展毽球运动,对其他体育项目运动技术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作为足球、武术、体操、跑步等运动训练的辅助练习。毽球运动将个人技艺变为集体对抗,既显示了个人的技术,又把古老项目发展为隔网对抗的竞技项目,使之更有朝气、生机和青春的活力,给人们一种强烈的时代感、艺术美感,极大地刺激和调动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人们勤奋、进取、开拓及创新的精神。
(二)毽球运动的价值
踢毽球不仅可促进身体的背、腿、躯干及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还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扩大肺活量、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功能、改善代谢能力,培养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提高定向能力与判断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提高踝、膝、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进一步得到全面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毽球运动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显示出我国民间体育的独有特色,增添民族自豪感,继承与发扬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光荣传统、第二章 运动保护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盲目、不科学的运动非但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只有掌握体育锻炼的一般性生理卫生知识,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起到健身强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一节 生理卫生
青少年在进行毽球运动时,除了应进行一般性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咨询外,还要注意培养运动兴趣和把握适当的运动强度。
一、培养运动兴趣
在进行毽球运动前,首先必须培养自己对毽球 的兴趣。培养对毽球运动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观看毽球比赛,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毽球运动等。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自觉地投入到毽球运动之中,从而达到理想的体育锻炼效果。
二、把握运动强度
青少年进行毽球运动,主要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而不是为了创造运动成绩,所以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控制运动强度最简单的办法是测定运动时的脉搏控制在每分钟140次左右较为合适。
活动时运动强度小,运动时间就应相对延长,每天活动时间以半小时以上为宜。对于刚参加毽球运动的人来说,一开始活动的时间宜短不宜长,以后随着身体功能的适应,运动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第二节 运动前准备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些青少年毽球运动爱好者,常常不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导致各种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效果,也容易失去对毽球运动的兴趣,甚至造成对毽球运动的畏惧。因此,青少年在进行毽球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作用
运动前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对肌肉、内脏器官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提前调节运动时的心理状态。
(一)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肌肉内的代谢功能加强,温度增高,粘滞性下降,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强肌力,同时还可以增加肌肉、韧带的单行和伸展性,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而造成的运动损伤。
(二)提高内脏器官功能水平
内脏器官功能特点之一就是生理惰性较大,即当适动开始、肌肉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时,内脏器官并不能立刻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在正式开始体育锻炼前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内脏器官从活动一开始就达到较高水平。另外,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还可以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而造成的不舒服感觉。
(三)调节心理状态
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活动,同时也是心理活动。研究证明,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即建立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二、如何进行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准备活动主要应考虑内容、时间和运动量等问题。
(一)内容
准备活动可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一些全身性的身体练习,如跑步、踢腿、弯腰等。一般性准备活动的作用是在于提高整体的代谢水平和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专项准备活动是指与所从事的体育锻炼内容相适应的动作练习。下面介绍一套一般性准备活动操,供我校的学生运动前使用。这套活动操主要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髋部运动和踢腿运动等。
1、头部运动
头部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一)是:
1、两手叉腰,两脚左右开立,做头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以及绕环运动。
2、肩部运动
肩部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二)是
手扶肩部,屈臂向前、向后绕环,以及直臂绕环。
3、扩胸运动
扩胸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三)是: 屈臂向后振动及直臂向后振动。
4、体侧运动
体侧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四)是:
两脚左右开立,一手叉腰,另一臂上举,开随上体向对侧振动。
5、体转运动
体转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五)是:
两脚左右开立,两臂体前屈,身体向左。向右有节凑地扭转。
6、髋部运动
髋部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六)是:
两脚左右开立,两手叉腰,髋关节放松,做向左,向右360度旋转。
7、踢腿运动
踢腿运动的动作方法(见图七)是:
两臂上举后振,同时一腿向后半步,然后两臂下摆后振,同时向前上方踢腿。
(二)时间个运动量
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随体育锻炼的内容和量而定。由于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量较小,所以准备活动的量也相对较小,时间也是不宜过长,否则,还未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就疲劳了。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准备活动时间一般以10分钟左右为宜。
另外,与运动员正式参加比赛不同,青少年进行准备活动后就可马上从事毽球运动。这是因为运动员准备活动后适当的休息是为了使身体功能有所恢复,以便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而青少年参加毽球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不是创造成绩。
第三节 运动后放松
进行剧烈的毽球运动后,有些同学习惯坐在地上,或是直接躺下来要休息,认为这样可以快捷消除疲劳、其实不然,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尽快地恢复身体功能,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运动后做一些整理活动,放松身体。
一、运动后整理活动必要性
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不但可以避免头晕等症状,还可以有效地消除疲劳。
(一)避免头晕
在进行毽球运动时,心血管功能活动时加强,骨骼肌等外周毛细血管开放,骨骼肌血流量增加,以适应身体功能的需要。而运动时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又可以对血管产生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
人体在停止运动后,如果停下来不动,或是坐下来休息,静脉血管失去了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血液会由于受重力作用滞留在下肢静脉血管中,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血输出量下降,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为了避免这些症状的发生,整理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二)消除疲劳
除了避免头晕等症状的发生,运动后的整理活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达到快速消除疲劳的目的。
二、放松方法
(运动放松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做一些放松跑、放松走等形式的下肢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防止体育锻炼后心血输出量的过度下降;
(2)在下肢活动后进行上肢整理活动,右臂活动后做左臂的整理活动,通过这种积极性休息,使身体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3)整理活动的两部要过大,否则整理活动又会引起新的疲劳;(4)进行整理活动时,应当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感觉。
第四节 恢复养护
人体在运动后,除采用休息和积极性体验手段加速身体功能的恢复外,还可以根据毽球运动的特点,补充不同的营养物质,以尽快消除疲劳。
毽球运动结束后,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做乳酸的酸性物质,它的积累会造成机体的疲劳,使恢复时间延长。所以,我们在毽球运动后,应多补充一些碱性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而动物性蛋白等肉类食品偏“酸”,在运动后的当天可适当减少。
第三章 器材与装备
毽球运动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比较小,单人玩、双人玩、多人玩都可以。一个毽球可以满足五六人乃至更多人的参与。
第一节 器材
毽球运动的器材就是毽球,毽球主要由毽毛和毽垫等构成。
一、规格
(1)毽球高13—15厘米,重13—15克;(2)每支毽毛宽3.2—3.5厘米;
(3)毽垫直径3.8—4厘米,厚1.3—1.5厘米,毛管高2.5厘米(如图一)
二、材质
毽毛由鹅翎制成,毽垫由上垫、下垫和毛管构成均用橡胶制作。
三、构成
(1)毽毛由4支白色或彩色鹅翎呈十字形插在毛管内;
(2)上垫和下垫中间套有由三层以上硬质薄形皮革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垫圈;(3)上垫套在毛管上,下垫和毛管连一起。
第三节 装备
一、服装
(1)服装要宽松舒适,便于活动,面料一般为吸汗性和透气性较好的棉制品;(2)场上队员上衣的前后须有明显的号码,号码颜色一致,并与上衣颜色有明显的区别;
(3)队员不的穿戴任何危及其他队员的服饰
二、毽球鞋
选手应穿专门的毽球鞋,在鞋底的设计上一般用牛筋底做底,鞋底能耐磨合防滑。鞋底和鞋帮之间加一层防震材料,选手腾跳落地时,能保护脚跟、腰及后脑不受伤害。
教学目标
总目标:
在体育课中实施“七彩毽球”。让学生在活动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从而激活学生参与毽球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毽球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形成有益的毽球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具体目标:
1、熟悉球性,增强本体感受,较熟练地掌握盘踢、磕踢、拐踢、绷踢等毽球基本动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运动中加以运用,了解毽球运动的一般常识和基本动作要领,懂得毽球运动的锻炼身体价值。
2、通过毽球活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改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全面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中控制球的能力和协调能力,并逐步提高基本动作的综合运用能力。
3、建立以球育德。以球强智、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的思想。在学练中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竞争意识和顽强拼博精神,培养运动美感和审美情趣;形成公平竞争的道德规范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章 水平一
第三篇:毽子
踢毽子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全体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愉悦身心,增进广大学生的沟通与友谊,经学校讨论,决定开展一次“踢毽子”的体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强身健体,营造温馨校园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初赛:分低年级组(一,二)中年级组(三,四)高年级组(五,六)分别比赛。
第二阶段:决赛:各年级组选取10名优胜者,全校进行决赛。
四、比赛规则:
1、比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
2、比赛以个数为单位,时间均为一分钟。
3、比赛开始,裁判员鸣哨后,开始计数,再次鸣哨后,比赛停止,计数完毕,结束瞬间的那一次计为有效。在规定时间内,以次数多少记成绩,中途停顿可继续进行。
4、一只脚踢毽子,毽子触及地面为失败,连续触毽两次为失败,失败后可在规定时间内接着再踢,次数累加。
五、奖励办法
(1)设个人奖(男、女)和团体奖。(2)个人成绩:本人在有效时间内有效次数累加。(3)团体成绩:该组参赛人员在本次比赛中成绩相加之总和。
留八庄小学
2018.10
踢毽子比赛细则
参赛选手在指定的区域内,听到裁判哨声后,用脚踢毽子,毽子落地即为比赛结束,脚触毽子的次数为选手的成绩。踢毽子比赛有单人赛与集体赛。单人赛以每人踢毽的次数多少判定胜负;集体赛按个人技术高低分组,以总踢次数多少判定输赢。
注意事项:
1、参赛队员要严格遵守比赛时间,严格遵守比赛纪律,服从裁判否则将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队员一律穿着运动装、运动鞋,为防止运动损伤,禁止携带可能伤害对方或自己的物品。
3、参赛选手应该做到文明比赛,牢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4、毽子触碰到除脚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不及次数,但不违规,可以继续比赛。
留八庄小学
2018.10
踢毽子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大力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一小时,为了落实“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精神,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吸引到操场上,吸引到大自然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我校于2018年10月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踢毽子比赛活动。本次活动按年段进行比赛,活动在校领导、全体老师的精心准备策划下,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强化了学生团队精神。
第四篇:皮划艇运动推广介绍
FISSOT玻纤皮划艇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水平的提高,以及与西方人接触,逐渐了解到欧美发达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健身的需求 ;
1、初次入水一般选择是最稳最安全的橡皮艇 :
小两口或者一个家庭最佳选择,水上享受罗曼蒂克和温馨的家庭生活;
2、玩腻了平稳的橡皮艇,追求个性和真正的kayak运动,又没有足够的预算,一般会选择滚塑艇 :这种艇具有耐磨,耐冲击,可靠性强、售价低廉的特点 : Point 65 海盗、Point 65 XO13
适合团队运动,针对初级爱好者的水上运动俱乐部、入门级爱好者;
3、玩腻了滚塑艇,受够了滚塑艇的笨重和阻力,您会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玻璃钢皮划艇 : 比如FISSOT LWK001 LWK004、Point 65 XP18、Point 65 Whisky 16、Point 65 XO16 ;
4、再往上就是专业级别咯 : 碳纤维 : Epic V10、V12
祝愿大家通过皮划艇运动获得宝贵的健康身体 ;
第五篇:运动训练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科研、竞赛及体育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运动训练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竞技体育训练、竞赛和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运动训练相关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体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熟悉一门外语,有一定的体育运动项目特长。
本专业课程设置以体育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教育学等构成课程主体框架。学制四年,本科学历,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