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兰州拉面汤料的配方

兰州拉面汤料的配方



第一篇:兰州拉面汤料的配方

蘭州拉面湯料的配方

回答1

兰州牛肉拉面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制作起来相当复杂,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和面是拉面制作的基础,是关键。

二、兰州牛肉拉面的优劣除了拉面外,最重要的技术含量在于淳香的汤,可以说汤是牛肉面的灵魂。

在此我愿将我在学校里所学的技术和在实践当中的经验和技巧毫不保留的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更多的了解兰州拉面,了解甘肃!

牛肉拉面俗称“牛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兰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瘾。相传,牛肉面是清末光绪年间,一个叫马保子的回民厨师所创制的面食,后辈们再代代推陈出新,硬是将这种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吃得名扬天下。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

“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别以为煮面条加上牛肉片就是牛肉面了。兰州牛肉面的精致与吃法考究令人瞠目。别看拉面师傅操起面节,一搓一拉,连抻数次,即变戏法似地拉绕出一碗细长的面条,看起来似乎容易,其实做面的工序相当复杂。“蓬灰和面面成线,苦练技巧最关键“。

兰州拉面的制作方法

首先是选用富含面筋,韧性强的优质精粉,以兰州当地的草木烧制的蓬灰和成软面。往往在前一天,由膀圆力大的小伙子先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拉、摔、掼后,捋成长条,揪成茶杯粗、筷子长的一条条面节,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棱“。拉面是一手绝活,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观看拉面好象是欣赏杂技表演,拉到最后时的“一拉一闪“又仿佛是舞蹈演员在挥舞着彩带。牛肉拉面的优劣取决于清汤。

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否地道。熬汤时常选用草原上出产的肥嫩牦牛肉或黄牛肉,加大块牛头骨和腿骨,再按比例加入牛肝汤和鸡汤,在锅内熬成即可,则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食用时只选用清汤,加入清煮萝卜片和调味料。煮熟的拉面浇上萝卜清汤,佐以牛肉片(或丁)、香菜和蒜苗,调入红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

兰州清汤牛肉面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则柔滑透黄。兰州人似乎对醋特别偏爱,端来一碗面,先操起大腹醋壶。调入一股香醋,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吃出牛肉面的酸辣清香。吃牛肉面往往要超出平常的食量,一碗面直吃得发梢冒汗,还要将酸辣的清汤喝个精光。如此美味,实在不忍浪费。不过,忌食酸辣的食客恐怕难以品尝到牛肉面的酸辣清香。在兰州街头的任何一家牛肉面馆,都可吃到地道的清汤牛肉面。因此,面馆的招牌上大多没有打出“正宗“字样。兰州人吃牛肉面,多半不太讲究斯文,就地一蹲,唏溜溜一碗面即刻下肚。

不过。同是拉面,在平凉路的金鼎牛肉面馆和翡翠楼,张掖路的民族餐厅等餐馆内,就能吃出个饮食文化来。面条并无特别,关键在于环境的幽雅和套菜的精美。一般分5元、8元、10元、18元不等。据说有些已在大半个中国有了连锁店,名声不小。要在中国找一家没有兰州风味牛肉面馆的城市,难。不过,牛肉面一走出兰州就变了味儿,别看都打出了“正宗“的招牌,但要吃到真正正宗的牛肉面,恐怕并不容易。游客到兰州值得一尝清汤牛肉面的酸辣美味。只要是食客如云的街头牛肉面馆,其味必定绝佳。不到两分钟即能做好一碗拉面,非常节约时间。兰州正宗牛肉面(标准配方)(注意:因为配方过于敏感,因此浏览满100次即关闭,望朋友们理解.)相传兰州牛肉面早在唐代及汉代就流传在兰州集市,早在以前,把牛肉面叫做热锅子,做的最好得数兰州的马保子牛肉面馆。后辈们在代代推陈出新,将这种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名扬天下。兰州拉面是汤面,而且还是“清汤面”它的精彩之处就是汤清。首先是煮好面条分离净煮面的浑面水,其次是加入的牛肉清汤,不加酱油等有色物。兰州清汤牛肉拉面继承了传统牛肉拉面的技艺,选择了上等面粉,添加不含有害物质的和面剂,按照传统方法和面,揉面,打面,醒面,揪面剂子,再经拉面师用手拉,观看其过程如同看表演一般。一团面再拉面师傅手中可以拉出以下几种面。

[1] 毛细拉7手

细的拉6手

二细拉5手

三细拉5手〔最后一把要收面〕

二柱子4手

三棱子5手

空心面拉5手

[2]

宽面拉4手

宽拉3手

中宽拉2手

大宽拉1手

[3]

薄韭叶拉5手

厚韭叶拉5手

两种面压面的手法不同,拉面时应注意,拉面的第一把不要算,算最后一把才是面拉成的把数。要在中国找一家没有兰州牛肉拉面的城市,难!不过,牛肉面一走出兰州就变了味,别看打出了正宗的招牌,但要吃到正宗的牛肉面,恐怕还是兰州。兰州的牛肉面规模一个比一个大,味道也一家比一家好,讲究:一清,二百,三红,四绿,五黄,做到了兰州正宗牛肉拉面的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食客的赞扬。

冬季面和法以及做面的技巧: [1]冬季和面的水要更据后堂的温度来判定和面水的温度,面和好后,割上10个面剂子的面加蓬灰,每加1次必须把面揪开,加两次以后,放在案板上醒一会,再慢慢的加少许蓬灰,每次必须把面捣开,加上4次以后就开始揉面,把面要揉光揉匀,再揪面剂子时,往面上沫少许菜籽油,面剂子揪好后,拉几次,每次都要把第一次的面头加入地二次的面中如果天气冷,面由于太筋,不好拉,可把面拿少许,放在煮面的锅中,把面热一下,放在案板上,用手压薄,揪开,少揉几下即可下锅。

[2]如果有剩下的面,可以用塑料包起来,放在案板上,早上用时,加在放好的甜面中,放少许碱面,揉均匀即可下锅。

夏季面和法以及做面手法:

[1]夏季和面的水一定要凉水,和面之前,首先把自来水管的水回放完,凉水出来以后,再和面,因室内的温度高,水管的回水时间一长,就会发热。夏季和面的时候,面一定要和硬一点,才能长时间存放,面才不会发。

[2]把和好的面用灰刀割上10个面剂子的甜面,加蓬灰,每加一次,都要把面揪开,做面时,面不能折叠的次数太多。

[3]如果当天和好的面没有拉完,可放在冰箱,早晨一上班,把冰箱的剩面拿出后,再加面。做剩面时,用灰刀割上5-6个剩面剂子,放在早上和好的甜面中加蓬灰,揉均匀后,放少许碱面,防止面在锅中断条。

[4]做面时,用灰刀割上6-7个面剂子的甜面,加蓬灰,每加一次,都要把面捣开,搓开,加上两次蓬灰以后,把面放在案板上,醒一会,加第3次蓬灰以后,把面一把一把的揪开,把蓬灰水搓干,再加第4次蓬灰,还是把面揪开,搓开就开始揉面,要拉长揉,越揉面越松,再揉的过程中,感觉面还精,加上第5次蓬灰,也要把面揪开,搓开,再开始揉,感觉面以揉光揉匀,蓬灰的多少合适时,在面上抹上菜籽油就开始揪面剂子。揪完面剂子后,用薄塑料盖上,防止面干。每做一次多两个面剂子,每次都要将手中的面头子加入在下一次的面中案板上不能留有面头子。

[5]到下午3-4点钟,后堂的温度最高。一次做6-7个面剂子的面。做面时,把面中间捣一开坑,不能把面捣破,把灰水加在坑中,用拳头压中间的灰水,然后用面把灰水包在中间,用拳头压,折叠,不能把面捣破,要反复折叠。做好后,放在案板上,用塑料布盖上,备用,拉面时,如来一个人,就割一个面剂子的面,加少许灰水,把面压薄,揪开,揉几下放少许碱面,揉均匀即可下锅。

[6]每次根据吃饭的人多少做面,每拉一次都要把上一次的面头子加入第二次的面中这样做面不坏。

注意:

(1)如果面的灰放多了拉了几次,都没有拉成功,到最后,面还拉不开,说明面僵了,这时可把没有放蓬灰的甜面,用灰刀割下,一个僵面的面剂子,兑上10个甜面的面剂子,少许的加蓬灰,必须要把面揪开,搓开多揉,要拉长揉。防止再一次僵,做僵面时,再吃饭人多的情况下做或者拉成凉面,面做好后,案板上不能放时间太长,即可下锅。

(2)如果面发了可往面中加碱面,如果面不筋,放少许盐即可。

(3)夏天最好用多少做多少,面的底灰不要加太多,如果和的太多,可放在凉一点的地方,用时再取。

(4)下凉面时,一定要放碱面这样拉出的面有色泽。揉面时,一定要拉长揉防止面僵,如果面下入锅中断条,可加碱面,如果面不筋加上盐即可。

兑汤的方法:

大众口味

〔调料6两加开水5斤泡10分钟〕

[1]90斤开水熬的骨头汤,加肉汤17.5斤,两样汤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入调料水5斤蒜泥多半勺,姜沫少半勺,味精6两,鸡精2两,精盐尝着放,白糖2两,蒜和姜捣碎,放在缸中,味精精盐要用开水溶解后加入在汤中,糖也要用开水溶解后加入。注:调味料水可以根据本地的味道加,吃调料重的多加这种调料水,吃料轻的则少加。

[2]汤兑好后倒在汤锅中,放入萝卜片、牛油、油泼蒜泥加少许,吃饭人多的情况下,香菜蒜苗也要加入少许,加热。〔蒜泥用油炝一下后用纱布包好后放锅中〕

[3]一碗面捞入碗中,第一勺舀3-4片萝卜,用勺子把碗中的面翻一下第二勺舀入清汤,第二勺汤倒入碗中,碗中的面要漂起来,说明汤的温度刚好,如果漂不起来,要把汤加热,锅中的汤一定不能烧开,如果锅中的汤大滚,赶紧要把缸中的凉汤加入,要不然汤会发红,发黑,变味。然后往碗中放入香菜,蒜苗,辣子油,牛肉。香菜,蒜苗,辣子油都放在碗边,牛肉放在碗的中间,萝卜也放在碗边,这样一碗面既成功,特点是:

一清:指牛肉汤要清。(注:在舀萝卜片时,已把牛油舀入碗中。因为萝卜片在牛油的下边,所以舀萝卜片的同时,也把牛油舀入了碗中,指五黄。

二白:指拉出的面白。

三红:指辣子油要红。

四绿:指香菜蒜苗要绿

五黄:指牛油要黄。

这样一碗面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再加少许特制的醋,即可食用。

〔120斤汤加味精3两鸡精6两白糖2两用开水溶解开〕倒入汤快开时需压火不能让汤开。

调料水煮法:

把兑汤的调料单按比例粉成粗一点面子,合均匀,用称称上1斤调料面,放在熬调料水的锅中,第一次加8斤水,烧开熬制6-7分钟,离火,澄清,把清的调料水用纱布过滤在铝盆中,然后熬调料水的锅中再加上6斤水,烧开,熬制5-6分钟澄清,和第一次一样,也要用纱布过滤在第一次的调料水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往熬调料水锅中加水4斤熬制4-5分钟,离水,澄清,三次的调料水好合在一起,让调料在沉淀一次。然后可根据当地吃调料的轻重加入汤中。煮牛肉及用牛肉的方法: 〈1〉选用牛肉的方法:

选用牛肉时,选牛的后腿肉最佳,因为后腿肉瘦,肥肉少,切肉片时,切出的肉片薄,看起来也比较好看。

〈2〉选用牛的前胛子肉时,应注意和后腿肉要搭配使用切片,选用前胛子最好的肉是牛的里脊肉,清真餐厅一般用于包饺子和包子,然后是牛的血脖子一定要洗干净,前胛子肉是皮多,筋多,瘦肉少。〈3〉泡牛肉的方法:(一洗,二冲,三泡)

把牛肉买来后,用刀割成10斤的块,用清水进行清洗,洗完后,用凉水冲,冲完后,用凉水把牛肉泡上3-4小时,如有新鲜的牛骨头用斧子砸碎和牛肉泡在一起。

〈4〉煮牛肉的方法:加水要加至刚淹没牛肉为宜(注:煮肉时最少可切为10斤的块,这样煮出来的汤越香、肉也越香。30斤肉一刀切开,各15斤)。

A: 牛骨头放入铝锅,接着放入牛肉使肉的皮朝下,然后加上凉水,水加的淹住牛肉为止。煮肉要用铝锅来煮,煮的牛肉颜色好看,汤也清,铁锅煮肉汤会发黑,不好看。如果有牛筋,肥油,用凉水洗干净也一起下锅。煮牛肉时要用凉水来下肉,煮肉的锅烧开后,撇完沫子,然后把牛肉捞出,放在案板上,再把泡肉的血水分两次加入肉汤锅中,锅每开一次,都要把汤上边的沫子撇完撇干净,牛肉放在案板上以后,用灰刀把肉上粘的肉沫刮下,再放入煮肉的汤锅中,如果汤太多,牛肉放不完,可把多余的汤舀入水桶中,煮完肉以后,再用,接着放入生姜2斤,和煮肉的调料包,盐,盖上锅盖,煮上1个小时,揭盖,将肉汤上边的肥油用勺子撇完,把锅中的牛肉用勺子翻一下,随便检验一下,牛肉大概还有多长时间可以煮熟,等牛肉煮熟后,将牛肉捞出来,放在筛子里,筛子放在缸上边,让肉上的水分流入缸中,然后再用勺子把汤上边的牛油撇干净。将另一个筛子放在缸上,筛子里放上纱布,将肉汤倒入,进行过滤。牛骨头,生姜片,调料包全都捞出、调料包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挂起来。牛骨头生姜片熬汤时用。注:A:牛肉著熟后捞出,接着把煮肉时舀出的肉汤加入锅中,熬制1小时,捞出锅中的骨头,生姜片,调料包,牛肉晾凉后,放在木案板上,肉皮上沫少许请油,放止肉皮发干,然后进行修整,将切肉片的肉放在一起,不好的肉切成肉丁放在一起备用,都放入冰箱,早上提前1小时去出,煮肉懂得调料包连煮两次肉以后,再换一个新调料包,旧料包煮上了3-4在换。

B:锅对锅煮肉法:煮肉时应在锅上面反扣一个锅(中间不能揭锅盖,煮是肉皮向下,仔肉朝上,煮上半小时后看下继续煮,煮至1.5小时再看肉的老硬嫩程度,第三次揭盖肉煮好后捞出放在案板上,抹上清油,防止表皮变干。

煮牛肉调料单比例:

〈1〉煮30斤牛肉调料比例:

花椒2两、草果3两、干姜2两、桂丁1两、肉扣3两、良姜2两、大香1两、丁香1两、三奈1两、沙仁2两、鲜姜2斤、葱汁根。(1斤牛肉煮熟后为半斤)〈2〉煮60斤-70斤牛肉用料:在自己开食堂用以下几中调料即可。

花椒3两、草果4两、干姜2两、沙仁3两、香叶2两、良姜2两、桂丁2两、大香1两、鲜姜2.5斤、葱4根。

调料包,包好后,放在凉水中泡上3-4分钟为了泡去调料上的灰尘,用水冲干净,撇完肉沫后放入调料包,姜(夏天加2斤;冬天加1.5斤夏多冬少)葱4根,食盐(30斤肉100斤汤需加盐3.5-4斤盐少汤容易坏)煮上1个半小时后放入,盐以咸为宜,根据季节放盐。

回答2

兰州清汤牛肉面肉汤制作方法

主料:肉牦牛。

配料: 牛骨头、牛肝、肥土鸡、绿萝卜、清油、葱花、食盐、香莱、蒜苗、辣子油酌量。

调料:调料,“马家大爷牛肉面”的调料配方主要有三种,最常用的是“浓香型”的。

牛肉汤制作由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先把牛肉及牛骨头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水里浸泡四小时(血水留下另用),将牛肉切开,和牛骨头、肥土鸡下入温水锅,等即将要开时撇去浮沫,加入调料,姜皮,盐放入锅里,小火炖4小时即熟,捞出稍凉后切成丁待用。牛肝切小块放入另一锅里煮熟后澄清备用。萝卜洗净切成片煮熟。蒜苗切未、香莱切未待用。

将肉汤撇去浮沫,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开的肉汤锅里,待开后撇沫澄清,加入调料粉,调料可根据南北各地不同饮食习惯而定,再将清澄的牛肝汤倒入水少许,烧开除沫,再加入盐、味精、熟萝卜片和撇出的浮油及葱油、面条下锅,面熟后捞入碗内,将牛肉汤、萝卜、浮油适量,浇在面条上即成。并以每个人的口味加上适量的牛肉丁、香莱未、蒜苗未及辣子油。特点肉汤清沏鲜美、面条筋柔、入味,营养丰富实惠。每碗面条2.5两加汤350-500毫升,视碗大小而定。

牛肉面的辅料也是调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料萝卜片的做法:绿萝卜均按日需量购进,以免糠心。做法是先将萝卜洗净,去其毛根和头尾,切成长形或扇形的片,放入开水锅里焯一下,然后捞入冷水浸漂,再入牛肉汤里煮,这样可以去其异味,吃起来软硬适口。

清汤牛肉面要达到色、香、味、形方面俱佳,一碗成功的牛肉面应该是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马家大爷对牛肉面有严格的质量要求,用他的话说,就是“汤清亮,肉酥香,面韧长”。

油泼辣子的做法也很有讲究,先将菜油烧热,再冷却到100度,放入花椒粒、草果、姜皮等过油,然后捞出,再放入辣椒面,用温油(从100度开始加温),慢慢的不停的用铲子翻滚,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红油红辣椒混合成的东西。想想道理其实很简单:火候不到,油没有辣味,火候过了,辣椒糊了,就成黑色。这样的红油红辣椒放到碗里,辣椒和红油漂在汤上,不与汤相混合,才能保证汤的清亮。师傅介绍绝对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则辣椒面会将汤染红,就不成清汤而成胡辣汤了。受。

第二篇:古兰州拉面绝密配方

古兰州拉面绝密配方

白胡椒0.4斤

姜皮0.5 内扣0.1 孜然0.4 大茴0.1 毕拔0.1 丁香0.1

小茴0.1

花椒0.4

草果0.5

草扣0.1

牛肉臊子:牛肉5斤,切丁状,放入小锅,放八角、辣椒、姜片、草果少许。

大钢精锅放2两(上面)佐料,加牛油,味精,盐适量。烧出料香味即可。

我花大价钱买来的,拿来大家分享。(来得不易呀)我正在用,效果很好,味道地道。拿出绝密配方:

第三篇:不得不看,兰州拉面

面食工艺品 —阳光手工拉面

朋友!你看过拉面吗?一个面团,在手中很快变成均匀细长的面条。这如果说是吃面条,倒不如说是欣赏这种工艺。本文试图让你学会这种工艺。

1999年,国家将拉面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在河南、山东、山西、新疆等地均有拉面馆,拉面尤以甘肃兰州著名。

拉面是一种绝活,过去网上也有介绍做法的。但如果按其介绍的方法去做往往又做不成,比如山西太原师傅介绍的和面,面粉1500克,用水1300克,面水比1:0.87;山东青岛满汉全席教拉面的老师告诉2.5斤的面粉,用水250克,经计算面水比为1:0.2。按照上述比例和面不是和成面糊,就是和不成面团。央视天天饮食介绍拉面做法,1斤面粉用水250克、盐10克、食用碱5克。如此试试吧,结果揉面遛面用了45分钟,费了很大的劲,拉面时还是一拉就断。后来再另查,不是用食用碱,而是用蓬灰。再就是用盐的比例,1斤面粉,有的说用2钱,有的说用3钱,有的说少许,搞不清到底是多少。从拉面视频上看,拉面确实拉的不错,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配方比例?不是的。因为学拉面是要花钱的,网上说南京有一教拉面的单位,要学费600元,材料费500元,时间20天。哪能什么全都告诉你?还得自己研究,自己实践。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练,我们自己也能拉面

啦,使做面食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下面是拉面的做法:它包括选面、和面、遛面、拉面、煮面、品面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面 拉面面粉要选择含面筋量高、质量好、新出厂的面粉,如甘肃咸阳地区、內蒙古河套地区、宁夏银川地区的麦面最适合做拉面。然而国内多数面粉也能用做拉面,但不如上述地区的麦面好。已经试用的可用拉面的面粉有:山东维坊风筝特一面粉,是小包装,2斤1袋,价2.5元1斤;淮安面粉厂超级中筋粉,散装,价1.5元1斤;淮安面粉厂特级中筋

粉(普通粉),散装,价1.4元1斤。

二、和面 是将面粉加水等配料以揉、推、捣等操作,将面和成拉面的面团。

1、比例 1斤(500克)面粉:用水0.45-0.5斤(其中含化开蓬灰的水17克),以温水为宜(30度左右),冬天水温要高一些;食盐2钱(10克);蓬灰2.5-3.3克。

2、盐水和面举例:称维坊特一粉3两放入盆中,将水60克放入食盐3克化开(淮安超级、特级粉用水68克),分3次撒在面上,第一次撒水的70%,边撒水边用筷子划圏搅拌面粉,搅拌一会,再第二次撒水20%,第三次撒水时,见面粉都潮湿了,就停撒,一般上述比例的水都能用完。此时,用手蘸水将面揉成团状至三面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面和好后,就不要再加干面粉,否则面团发粘不好使)。取出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一手或两手掌均可)按着面用力向前推出,这样,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推一遍后,将面坯翻过来,背面朝上,折叠两次,用同前的方法推一遍。以上是横向推两遍的方法,再将面坯旋转90度,再竖向推两遍。这样推四、五次后,将面揉成团,抺上食用油或洒上清水,以保鲜膜或温布盖好保湿,防止面团脱水。饧15-30分钟(冬季要长一些)。

3、蓬灰水和面 操作接前,取蓬灰1克,以7克温水(理论要求灰水比1:5。可依此比例化水装瓶备用)化开,最好分3次也可1次将蓬灰水洒在面团上,后以虎拳对面坯正反面先横后竖的捣搋(chuāi),使蓬灰水均匀渗入面内,最后将面揉成团,抺上食用油或洒上清水,以保鲜膜或温布盖好保湿。饧5分钟。

以上和面的推揉捣搋动作,在于把面粉、水和蓬灰充分拌均,使水和蓬灰渗入。

三、遛面 是通过揉、抻、甩(摔)、顺筋等操作,使杂乱无序的蛋白质分子作有序的排列,为拉出粗细均匀的面条打下基础。遛面可以理解为是压缩面分子间的空隙并使筋顺,与蒸馒头炸油条的面相反,后者要求面空隙大、膨胀,这样成品才膨松。

1、揉面 将饧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以手掌的力量将面坯向前推出,再以四指将面扒回来,这样反复多次,使面团逐渐変成长条形,后从左到右以手掌对面逐掌、挨次按压4-5遍,直至面的表面光溜不粗糙为止。为使拉面光亮,在揉面时可抺一些食用油。当面团太软沾粘案板时,可在案板上抺一些油,这样,在揉面时就不会沾手、沾案板了。如感到面团干了,可手蘸清水或蓬灰水揉面。揉好了面的标准是:用手捏住面板上的面坯一端,用力向上一拉。试一下,能拉出40-50CM不断开即为合格。

2、顺筋亦称遛条

(1)、做粗条将揉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搓成30CM左右的长条。

(2)、抻面两手掌心向上,抓住粗面条的两头(若是小面节则用双手的姆食中三指捏住面头),抬离案板,两臂向两侧作短距离的拉几次,使面条达1米多长,后将右手面头交给左手,使面条折叠起来,右手接住另一头,做再抻再叠的动作。

(3)、甩(摔)面 操作接前 两手抓住面条两头,先将面条抻到一定长度(1M左右)后,两手腕同时上下用力,甩动数下将面条甩长2M左右(如果不做后面的摔面动作,可离开案板),亦可在最后一次甩动时将面条中间段摔在案板上,后即迅速提起。

(4)上劲(成麻花状)操作接前 就势两手用劲向内用力,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在紧靠两手下方将两股面条靠拢,以其旋力将两股面条拧成麻花状。右手将面头交给左手,后右手接住下方一头的环扣头,再按上述抻面、甩面、上劲动作做7-10次。

遛好了面的标准是:面条顺当,中间和两头粗细相等即可。如过度遛面,反而粗细不均,这

时只有再从头来遛几次达到上述要求。说明:

1、顺筋动作的抻面、甩面、上劲动作是一个连贯动作,之所以将它分解说,是为了便于操作练习,操作时几个动作要一气呵成,中间不停顿。

2、上劲旋转时,有的要求一反一正,经试验一直朝一个方向旋转,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要进行试拉试验:拉一个四拉三扣试试,看看有没有因顺筋引起的断条问题。试拉时不蘸粉。

3、做面节 面馆遛面一次一般为2.5—3斤,批量生产。在面遛好后,根据大小碗需要的拉面重量(小碗净拉面175克,大碗275克),再加上拉面时的下脚料去头的重量,揪成几个面段,每段约为0.45--0.65斤,后搓成1.5-2CM粗,一筷子长的面节,排放在表面抺有食用油平盘上,面节也抺上食用油防粘连备用。也可不先做面节,则用塑料纸盖好面团保湿备用。如用3两干面粉做成的遛面,正好是一个小碗的面节的重量,在去掉拉面时下脚料1两左右后,还有3两多一点的净拉面,正好1碗。

四、拉面 拉面条有三种形状:一是园柱形的,它又分二柱子、二细、细、毛细、一窝丝五种规格(一般面馆碗面规格是6拉5扣32根30多米长,或拉毛细7扣128根100多米长。拉得太细不适合煮面,下锅会煮化了)。二是韭叶形的。它分为大宽、宽、韭叶三种规格,一般拉5扣32根30多米。三是菱形的。具体操作:

1、做拉面雏形 拿一面节于案板上,揉搓成30CM左右的园柱形面条,此形状适用于做园柱形拉面,抺上食用油(抺油既可防粘又解决了煮面时不浑汤)或撒上干面粉,就可接下一步操作了。但如要拉韭叶形的,则要用手掌将园柱形压扁,要厚薄均匀,要反复压2-3遍。同时再压成两边薄、中间厚、宽2-3CM左右的长条。如果要做菱形的,则要将园柱形的长条,压成等腰三角形,操作时要用手指手掌同时挤压三角形的两个侧面。

2、拉1根 以两手的姆食中三指捏住雏形面条的两头,将面条抬离案板,两手移至胸前正中处,快速用力均匀的将面条在0.5秒钟内向两侧拉到1米多长(当面较硬时,切不可硬拉,可用一拉一收的动作,以2-3次将面拉到位。拉开的动作下同)。拉开后要看一下是否拉的粗细均匀,如不匀则要重做。

3、拉1扣2根 操作接前 两手向中间靠拢(面条中段可着案板,下同),左手以姆指向内搓动面头,将面头搓移至中指外侧手丫处,右手将面头送到左手中指内侧的手丫处,此时左手轻握;接着,右手以姆指勾住面条另一端的环扣,将面条抬离案板,快速用力均匀的将面

条向两侧拉开。

4、拉2扣4根 操作接前 两手向中间靠拢,左手伸出中指,右手将环扣套在左手中指上并以左中指勾住,此时抬起左手,右手以中食指(亦可四指)插入左中指下两股面中间的环扣内,将右手指移至扣底后,与左手协力,快速均匀用力的将面条向两侧拉开。后视情摆动拉面中段部分,蘸案板上干面粉少许。接着,右手将环扣面套在左手中指上,套扣后,右手摘

去左手多余的面头。

5、拉多扣多根方法同拉2扣4根。

拉最后1扣时,方法大致同前。只是右手,要以四指插入左中指下两股面中间的环扣内,手心向上,与左手协力,将面拉开。到最后时两手再抖动一、二次,可使多余干面粉脱落,也

可使面条更均匀。

以上操作,只有拉开面时的动作要求快速,其它的动作可放慢一些。

特别提一下,无论是拉一根还是拉多扣,都要两手将面条直拉。两手的面条头处,特别是左手的面条头处不要打弯。否则会粗细不匀。

细说拉多根的具体手法:

1)、套扣:当拉过几扣左手中指面很多,无法再套扣时,则先用左手姆指将已套扣面移至中指内侧的手丫处(或以左手姆指将中指上的套扣面移至左手心处并以左无名指和小指按住),伸出左中指,右手将面扣套在左中指上并用左中指勾住。2)、揪面头:一般在拉3次后,左手面头较多、其下段面条也会较细,为不断条,就要用右手把较细的面头摘去(一般三次一揪头)。3)、撒干面:为防沾粘,右手抓干面撒在案板和面条上。4)、插套:左手抬起,右手以食中指或四指插入左中指下的两股面条的中间环扣的底部,注意不要将环扣面条归结成束,否则煮时会梗结。5)、拉开:两手快速均匀用力将面条拉开,若面硬时,则要多次才能拉到位。6)、挂粉:为不使面条粘连,一般在拉三次后要蘸一次干面粉(即三次挂一粉)。蘸就是将拉开的面条在案板的面粉上荡几下。7)、收送面条:两手提面条至锅前。左手将拉面的一头担在右手的食指上,右手以姆指与食中指轻捏,左手以姆指对着左手食指将面条梗结上部掐断,右手将面条投入锅内。

拉面記憶口诀:

遛面做两试(揉面后试拉1次,顺筋后连续试拉4次看遛面质量合格否)

拉时定姿势(抬面悬空,两手胸前居中,快速拉动)

拉中三件事(3次挂1粉,揪左手多余的面头,对粗的一股面条要多用一点劲拉)尾拉手心面(最后1次拉面,右手心向上拉,将环扣的面条尽量均匀的摊在右手的手指和手

心上)

五、煮面 下面条时要锅等面,因时间长了面条会粘连。煮面的水要宽、水要开。下面条时尽量将面条均匀撒开,一头先下锅,后将面条转圏撒均,若将面条堆在一起,煮出的面条会成团。刚下面条后不要搅动,一搅动就会碎条,待面条漂起时,再轻轻拨开。中火煮面,从面条下锅起40--50秒钟内一碗面条即熟,用筷子捞起,装在碗内(如当时不用,可过凉水捞起,再要用时用开水过一下)。再加入牛肉汤或鸡汤,上面撒上香菜和青蒜叶末等调味品,上桌即成。(如在面条碗内放入炸醬,就成炸醬面了。牛肉汤或鸡汤如何做法从略。)

六、品面 品汤主要看是否纯正清香;煮后主要看面条是否光滑、透亮,不浑汤,耐煮不糊;品面条主要是品口感是否爽口柔软、不粘牙,筋道不发硬。

拉面疑难解答

1、拉面拉时为什么会断?

解:拉面断条的原因很多,要过细分析对症解决。

1)、面粉质量差。面粉存放时间长,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面就没有筋了,一拉就断。

2)、盐比例失当,俗话说盐是骨头碱是筋。盐少了面缺泛纫劲,面条拉不长;盐多了面发硬,又拉不开。一般说:面的质量不好时,可多加一点盐,可为3%,同时也要多加一些蓬灰。面质量好时少加盐,多加一点水。

3)、和面时用的是食用碱而未用蓬灰,并且量未按比例,量用少了。

4)、用水比例不当,水多了面发粘,水少了面发硬,一拉就断。水温也很重要,面团温度保持在30度时,面粉中蛋白质吸水性最高,此时面筋生成率也高,面的延伸性和弹性最好,最适宜拉伸。水温高或低于30度会影响面筋生成,若达60度时,则引起蛋白质性变。5)、揉面顺筋不足,面要有筋才不会断。要将面团揉到在手中能自由变形才行。6)、用力不均匀,两臂要均匀用力向外拉,不要和面较劲,硬拉。硬拉则断。

7)、粗细不均,细的断。如左手握夾面条用力过大,靠近左手的面条受到夾力和拉力大于其它面条段,使面条变细,就先断了。

2、拉面为什么会出现粗细不匀?

解:面条粗细不均是拉面用力不均的外界表现。要解决粗细不均就要解决拉面用力、面条受力问题:一是抬面悬空,即拉面时要将面条抬离案板拉。若面条中段着案板、而面条两头在手中并不着案板,这样拉面时,面条两头段受到拉力大,面条就细;面条中段因着案板,有摩擦力的阻力而受到的拉力小,面条就粗。形成两头细中间粗。二是两手居中,即拉面起始时,两手之间的中点要在胸前中间,这样向左右拉出的距离才会大致相等。若偏向一边,被多拉而拉长的一边面条则细,拉短的一边面条则粗。三是快速匀力拉出,即在抬面悬空、两手居中等操作完成后,两手臂均匀用力快速(软面大约半秒钟,硬面则要拉多次,一步拉到位会断条)的向两侧拉出1米左右。若慢拉,由于地心对面条的引力作用,使面条中段粗于两头,形成了另一种原因的两头细中间粗。只有快速的用力均匀的向左右平衡拉出的力量克服了地心的重力,才能使面条匀称。四是对粗条要用力拉,若发现两股面条中,或下股粗上股细,则要用某些手指对下股加一点拉力,将粗条拉细。总之,要分析粗细不均的具体原因,采取对策。

3、蓬灰为何物?

解;蓬灰是戈壁滩的蓬草烧制出来的碱性物质,主要成份是碳酸钾,分子式K2CO3。分子量是138。蓬灰和面使面粉中淀粉变成变性淀粉,能改善面团的柔软性、延伸性、增强筋度和弹性,否则不能拉出细如棉丝的“一窝丝”。蓬灰和的面爽滑透黄,筋道有劲。现在所用蓬灰多数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店有售,兰州大学力司化工厂生产的速溶蓬灰(有省卫监批文、卫生部审核),500克1袋,3元左右。

蓬灰是否有毒?台湾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对《苹果》表示:微量碳酸钾对人体不致造成伤害,但过量恐阻碍骨骼对钙的吸收。南京记者做的试验,是浓度过高。

有单位对蓬草的蓬灰作过化验,查出含有铅、砷有害物质,但它所含的量还不致于对人体造成伤害,甘肃人吃了百十年,没有听说过有危害健康的事。而人工合成的蓬灰,所含有害物质,远低于天然蓬灰。结论:用蓬灰做的拉面能吃,但要是不放心就少吃一点。

4、煮拉面时为什么会断?

解:煮时断条,原因是下锅时水不开或水量太少,面条长时间不浮起,粘在锅底上了或刚下过时就搅拌,或者是面粉质量太差或蓬灰加入太多。

5、麦面粉成分怎样?

解:小麦碾去麸皮,即成面粉。根据加工进度分为标准粉、富强粉、精白粉。标准粉加工精度较低,保留了较多的胚芽和外膜,各种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每100克小麦,含淀粉和糖类73.6克、蛋白质11.2克、脂肪1.5克、水分12.7克,还含有卵磷脂、麦芽糖酶、淀粉酶、蛋白分解酶等。富强粉和特一粉含蛋白质10.3克,特二粉含蛋白质10.4克。为什么加工深度精的面粉蛋白质反而少了?因为小麦的蛋白质生长在麦粒的胚乳内,加工精度高时,会因多去麸就多损失一些。

6、拉面的面筋是怎样生成的?

解:面筋是由蛋白质和水等生成的。小麦中所含蛋白质有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麦清蛋白及麦球蛋白等,其中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能构成面筋质,这两种蛋白质占麦粒蛋白质总量的70%-90%。在和面时要饧面和强调水温30度,就是要让蛋白质多吸收水分,多生成一些面筋。

我国小麦的面筋质含量(湿基)一般为20%-35%,特定地区的麦面含筋量高。根据全麦粉面筋的含量可分为5个等级:超过35%为特等;30%-35%为上等;26%-30%为中等;20%-26%为中下等;20%以下为低等。特一粉大约为26%。

7、拉面对面筋有什么要求?

解:要求面筋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延伸性是指把面筋拉到一定长度而不致断裂的能力,弹性是指把面筋拉长或压缩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这两项常作为面筋的质量指标。按照面筋的延伸性和弹性可将面筋分为4类:

第一类:延伸性强,弹性强,这类面筋的品质好,制面包、馒头、面条类等均好。第二类:延伸性强,弹性弱,因弹性弱,发酵能力差,制面包易塌下,宜制面条。

第三类:延伸性弱,弹性强,这种面粉不适宜制作面条类,宜制面包。但延伸性太弱,发酵易断裂,面包易碎散。

第四类:延伸性弱,弹性弱,这类面筋质的面粉,仅适宜制作不需要筋力和不发酵的食品,如饼干、糕点等。作者 孙贵喜

第四篇:正宗传统兰州拉面制作法及配料配方详细讲解

正宗传统兰州拉面做法及配方详细讲解

(一)选料

选料对拉面制作极为重要,根据甘肃的资源条件,业内人士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在选料上有这样一句俗话:甘南的牦牛永登的面,皋兰的蓬工业区甘谷的线(辣椒)。由于蓬灰现在已得到改造,使用的是速溶蓬灰拉面剂,因此,重点对其它三项进行简要概述。

甘南的牦牛肉: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天然草场无污染,甘南牦牛四肢粗短、耐寒、牦牛肉肉质鲜红、鲜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纯厚,加以适量草果、桂皮、丁香、三奈、茴香、姜皮、花椒等煮后,汤味纯香而悠长,口味甚佳。兰州牛肉拉面煮肉制汤技术十分关键。

永登的面:兰州市永登县优良麦种“和尚头”磨成的面粉面筋值量高,色白微带黄,面条进口筋斗、稍发脆、面香而口感甚佳。面条在汤内浸泡时,面条紧而汤不浑。由于“和尚头”产量较低、市场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多选用高筋面粉,如塞北雪和牛肉面专用粉。

甘谷的线:是指甘肃省甘谷县盛产的一种细而长的线辣椒,该辣椒经晒干后,压磨成的辣椒粉色艳红、含油脂、味辣而香,制成的辣油辣味纯厚、色泽红亮。

(二)拉面的制作

1.拉面制作的工艺流程

和面→饧面→加拉面剂折搋面→溜条→下剂→拉面→煮面

2.操作要点

(1)和面(选用高筋面)拉面油就选用一级精练菜籽油。

配比:面粉500 克盐4 克拉面剂2% 水250--300 克和面的水应根据季节确定水温,夏季水温要低,约10 度左右,春秋季18 度左右,冬季25 度左右。只有在特定水温下,面粉中所含 蛋白质才不发生变形,生成较多的面筋网络;则淀粉也不发生糊化,充实在面筋网络之间。夏季调制时,因为气温较高,即使使用冷水,面团筋力也会下降。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加点盐,因为盐能增强面筋的强度和弹性,并使面团组织致密。拉面剂建议选用兰州大学力司化工厂出品的速溶蓬灰拉面剂,该产品与传统蓬灰相比,有拉面不易断条,面质更“筋”,不含有这的氰、砷、铅等物质,具有速容的优点。使用时用温热水化开,并凉晾(每500 克拉面剂加水2500 克,可拉面粉75——90 千克)。

首先将拉面剂放容器里加少量水融化备用,将面粉倒案板上,同时均匀把盐散在面粉上,也可用盆,中间扒一抗,倒入水,500 克面分用水约250 克至300 克(面粉筋度不同,含水量不同,用水量不同)。

第一次用水量约为总量的70%。操作时应由里向外,从下向上抄拌均匀,拌成梭状(雪片状)。拌成梭状后需淋水继续和同(也可一点点加水和成梭状,然后再把梭状面料淋水和在一起),第二次淋水约占总用量的20%,另外10%的水应根据面团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和面时采用捣、揣、登、揉等手法,捣是用手掌或拳撞压面团;揣是两时用掌或拳交叉捣压面团;登是用手握成虎爪形,抓上面团向前推捣;揉是用手来回搓或擦,把面调和成团。和面主要就是需要捣面,双拳(同时沾拉面剂水,但要注意把水完全打到面里)击打面团,非常关键的是当面团打扁后再将面叠合时一定要朝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否则面筋容易紊乱,此过程大约得15 分钟以上。一直揉到不沾手、不沾案板,面团表面光滑为止。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小现象,把面捣到起小泡泡了就差不多了。

拌成梭状是为了防止出现包水面(即水大面团层中积滞),因包水面的水相和粉相分离或亲保度不紧密,致使面团失去光泽和韧性。捣、揣、登是防止出现包渣面(即面团中有干粉粒),促使面筋较多的吸收水分,充分形居面筋网络,从而产生较好的延伸性。

(2)饧面(醒面)

将柔好的面团表面刷油盖上湿布或者塑料布,以免风吹后发生面团表面干燥或结皮现象,静置一段时间,至少30 分钟以上。饧面的目的是使面团中央未吸足水分的粉粒有一个充分吸水的时间,这样面团中就不会产生小硬粒或小碎片,使面团均匀,更加柔软,并能更好地形成面筋网络,提高面的弹性和光滑度,制出成品也更加爽口筋斗。

(3)加拉面剂搋面

将加好拉面剂水的面团,揉成长条,两手握住两端上下抖动,反复抻拉,根据抻拉面团的筋力,确定是否需要搋拉面剂。经反复抻拉、揉搓,一直到同团的面筋结构排列柔顺、均匀,符合拉面所需要的面团要求时,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下剂

将溜好条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抹油,轻轻抻拉,然后用手掌压在面上,来回推搓成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状,再揪成粗细均匀,长短相等的面剂,盖上油布,饧5 分钟左右,即可拉面。

(5)拉面

案板上撒上面粉,将饧好的面剂搓成条,滚上铺面,如拉韭叶、宽面,则用手压遍,两手握住面的两端,然后抻拉,拉开后,右手面头交左手,左手两面头分开,右手食指勾住面条的中间再抻拉。待面条拉长后把面条分开。然后右手食指面头倒入左手中指勾住,右手食指再勾入面条中间,向外抻拉,根据左手傍边的面条粗细,用左手适当收面头,反复操作,同条可由根变4 根,4 根变8 根,面条的根数就成倍的增长。面条粗细以扣数多少决定,扣数越多越细,一般毛细8 扣,细面7 扣,二细6 扣。拉好后,左手食指上的面倒入右手大拇指,用中手中指和食指将工手上的面夹断,下入锅中煮面。目前,根据面剂成形的不同和扣数的多少,拉面的主要品种有毛细、细面、二细、三细、韭叶、宽面、大宽、荞麦棱等多个品种。

(6)煮面

将拉好的面下入锅入,锅内的水要开且要宽,等面浮起,轻轻搅动,将面煮熟,捞于碗中。煮面的锅要用钢精锅、不锈钢锅等不易生锈的锅。

(三)牛肉汤的制作 1.牛肉汤制作的工艺流程

选料→浸泡→煮制→撇去浮沫→下调料煮制→捞出牛肉并加工→吊汤→对调味水调味→成品 2.牛肉汤制作方法

(1)制汤原料

制汤选用牛腿骨、精牛肉、牛肝,调味料有姜、草果、桂皮、丁香、花椒、三奈、盐,调味料中的草果需砸开,同桂皮、丁香、花椒、三奈用纱布包成调料包。一般总料不超过80 克!

(2)制作方法

浸泡:将牛腿腿骨砸断,牛肉切成250 克至500 克的块,同腿骨一起浸泡于清水中,浸泡过的水不可弃去,留作吊汤用。煮制:将浸泡过的牛肉、牛腿骨、肥土鸡放锅中(不能用铁锅,铁锅易使汤汁变色),注入冷水,大火煮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沫,将拍松的姜和调料包、精盐下入锅内煮制;用文火煮制,始终保持汤同微沸。煮制2-4 小时后,捞出牛肉、腿骨、土鸡、姜和调料包。牛肝切小块放入另一锅里煮熟后澄清备用(也可和牛肉、腿骨、土鸡一起下锅煮制)。

吊汤:将浸泡牛肉的血水和牛肝清汤倒入牛肉汤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用手勺轻轻推搅,撇去汤面上的浮沫,使汤色更为澄清。汤是牛肉拉面的根本,若鲜、香味不足,则需进一步吊制。方法是:首先,停止加热,汤中脂肪便会逐渐上浮与水分层,将未发生乳化的浮油撇除干净,以免在吊汤时继续乳化,影响汤汁的清澈度;其次,用纱由或细网筛将原汤过滤,除去杂质;最后,将生牛肉中的精牛肉斩成茸,加清水浸泡出血水,然后将血水和牛肉一起倒入汤中,大火烧开后改成文火,等牛肉茸浮起后,用漏勺捞起,压成饼状,然后再放入汤中加热,使其鲜味溶于汤汁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将浮物去除。此法行业中称为“一吊汤”。若需要更为鲜纯的汤,则需“二吊汤”或“三吊汤”。注意几点:

一、煮汤先用旺火烧开,然后转入小火,汤面保持似 开不开的状态,直到制成为止。火力过旺会使汤色容易浑浊。失去“澄清”的特点;火力过小,则影响汤汁的鲜醇。

二、凉水浸泡原料1 个小时以上,使各原料内部各营养成分凝固,熬出的汤才鲜香味美。

三、原料氽水要氽透。

四、煮汤用的水要一次加足。如果中途加入冷水,汤汁温度突然下降,就会破坏原料受热的均衡,影响原料内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如万不得已要加水,只能加入开水冲到汤锅里,严禁往汤锅内加入冷水。

五、煮汤的原料均应冷水下锅,如果投入沸水中,原料表面骤受高温而易凝固,会影响原料内部的蛋白质等溢出,汤汁达不到鲜醇的目的。

兑调味水调味:将适量复合调味料(量的多少视南北各地不同饮食习惯而定)放入水中用文火煮(放入肝汤中煮更好),待煮出香味后,进行沉淀或过滤,过滤后与吊过的牛肉汤兑在一起,其目的是增加汤的香味(但注意制汤时加香料太多,会影响汤的色泽),最后加盐和味精,即成牛肉拉面所用的牛肉汤。

复合调味料配比:

一、白胡椒0.4 斤姜皮0.5 斤内扣0.1 斤熟孜然0.4 斤大茴0.1 斤毕拔0.1 斤丁香0.1 斤小茴0.1 斤花椒0.4 斤草果0.5 斤草扣0.1 斤搅拌均匀打成粉。

二、浓香型:熟孜然粉0.5 斤、八角100 克、草果100 克、桂皮30 克、香叶30 克、甘草15 克、花椒230 克、黑胡椒60 克、丁香55 克、熟芝麻2.5 斤、干姜65 克、白芷40 克、白寇150 克、肉寇60 克搅拌均匀打成粉。

(3)牛肉的加工

将煮熟的牛肉切成1.5 厘米大的丁。牛肉切好后放入锅内添汤加适量虾酱、蚝油、生抽、盐、味精、胡椒粉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焖入味,汤汁收干备用。

(四)共它佐料的加工 1.辣椒油的制作

选用辣度适中,颜色鲜艳的辣椒面,油选用一级精炼菜籽油或色拉油。先将油烧热(菜籽油炼去浮沫烧熟),放入葱段、姜片、砸破的草果、小茴香炸出香味,待油温降至120℃左右时,捞出调料,在辣椒面中放少许盐,倒入温油炸,一般500克辣椒面用2500克至33500克油,炸透后放置24 小时以后备用。

2.萝卜片的加工

将萝卜切成4.5 厘米长,2.5 厘米宽,0.2 厘米厚的长方片,放入冷水锅中煮熟捞出,冷水中漂凉备用。

3、蒜苗、香菜的加工

蒜苗洗干净,切成蒜苗花;香菜洗干净切成末备用。

(五)成品制作

将煮好的面捞入碗中,舀一勺汤,将面用勺舀起再放下,放上萝卜片(或将萝卜片直接入汤中),牛肉丁,再添上适量的汤,撒上香菜、蒜苗,淋上辣椒油。至此,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蒜苗香菜绿)五黄(拉面微黄)色、香、味俱佳的兰州清汤牛肉面就已制作完成。

(六)结论

用本工艺制作的兰州牛肉拉面,符合甘肃省牛肉拉面质量标准。

第五篇:“兰州拉面”品牌营销战略

“兰州拉面”品牌营销战略

背景资料:

“兰州拉面”的始祖是河南回族的“小车牛肉老汤面”,据传“小车牛肉老汤面”起源于唐代。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镇苏寨村(今博爱县境内)回族陈维京处,学会了“小车牛肉老汤面”的制作工艺,后带回兰州,后经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而且面条的种类也较多了,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一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养麦棱”等。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兰州牛肉拉面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

战略方针:

重塑品牌,整合全国中小门店资源,实现“兰州拉面”品牌高端化、门店连锁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特色优势:

1、绿色健康。兰州拉面的统一标准是“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主要成分就是“汤、面、肉”,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和后期加工,绿色、天然、健康。

2、美味营养。兰州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曾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汤采用牛肉、牛肝、牛骨、牛油及十多种天然香料熬制而成,香味扑鼻,堪称美味;而且具有明目、御寒、益肾的功效,足见营养。

3、便宜实惠。兰州拉面遍布中国大街小巷,价格一般分5元、8元、10元、18元不等,一碗就能吃饱,非常便宜实惠。

4、特色鲜明。“兰州拉面”主要源自甘肃、宁夏一带,有两百多年历史,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浓郁深厚的文化积淀,且多由回族人经营,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可谓特色鲜明。

营销策略:

1、建立“兰州拉面”连锁店。目前,兰州拉面虽然分布全国各地,但都是各自为战,餐饮环境较差、口味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应大力改造就餐环境:一方面,弥补自身不足,仿效麦当劳、肯德基,打造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另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彰显独特的西部文化特色。通过“以点带面、稳扎稳打、逐步扩张”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

2、塑造高端品牌。长期以来,兰州拉面只是被视作面食中的一种,没有形成独立的品牌,且由于价格低廉、就餐环境差,一直在饮食产业的下游徘徊,难登大雅之堂。因此,针对现状,一方面,应仿效“味千拉面”的发展模式,从拉面的原材料、做工、服务、就餐环境等方面入手,把“兰州拉面”重塑为价格大众化的高端品牌,同时,彰显文化特色,如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等;另一方面,严格把关,诚信经营,建立从源头到销售的产业链,避免重蹈“味千”的覆辙。

3、整合资源。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加盟合作的方式,逐步整合全国中小门店资源,从而建立具有统一价格、口味、服务的“兰州拉面”,为进一步进军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4、上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