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 铁皮鼓
晚上七点,领完书来到教室,很乱,走动的,说话的。让他们安静,声音小了一些,一会儿又大了,反复了几次。我发了学籍卡,反复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第三节晚自习到了。
今天晚上我是计划要做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当然,不能来硬的,得讲究策略,我准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讲道理。
走进教室,仍然比较乱,不过我沿途看到其他班的情况也不好。因为今晚准备做思想工作,我就没有说什么,坐下,任由教室里吵嚷,只用眼睛看着他们。一会儿,声音渐渐地小下去了,教室里安静下来了,只有个别人在说,声音已经很小了。
我看了一下周记,决定从周记开始说。然后提到了随笔,我告诉学生,我今天很高兴,因为我的电脑终于可以用了!大家笑了,我也笑了。我继续说,虽然电脑有问题,但我一直在写随笔,每天都在写,以后有可能每节语文课我都会读我的随笔。我想用这种方式让他们接受我。
然后我提到了早上的升旗。我提到了有几个同学升旗时背着手。我告诉他们,在唱国歌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要下来了!这倒没骗学生,是真的,但并不是说因为刚来盐外遇到了一点困难。我告诉他们,从送走上一届学生到现在,我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参加升国旗了,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都很激动,在八十年代做过学生的大都有一种非常朴素而热烈的情感。我告诉他们当年我们是如何为女排五连冠而激动狂欢,那是一个理想的年代。
接着我讲到了这个班学生对我的感觉,当然主要是从正面说。终于到正题了,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当有人把这个故事告诉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不少人感慨说德国人太认真了,这样一个时时处处讲规则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说偶然的一件小事,一个小镇的车站,如何能说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呢?相持不下之际,就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于是,聪明的留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项试验。他们趁着夜色,来到闹市街头的一个公用电话亭,在一左一右两部电话的旁边,分别贴上了“男士”、“女士”的标记,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相约来到那个公用电话亭。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以“男士”的那一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以“女士”的那一部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们就走过去问那些平静等待的先生们: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何必等这么久呢?被问的先生们,无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说:那边是专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秩序啊……
讲完后,我注视着学生。一部分学生显然受了触动,在想这个故事,更多的学生眼里依然是一片满不在乎。于是我又讲了一个故事: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学生全都哄笑起来,我也笑了:“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我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一点!关于习惯,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蝎子想过河,就求一只青蛙背它过去,青蛙说,你咬我一口怎么办?蝎子说,如果我咬你一口,自己不也就沉下去了嘛。青蛙一想对呀,就背着蝎子往河对岸游。游到河中央时蝎子咬了青蛙一口,它们一块沉到水里去了。在往下沉的过程中,青蛙痛苦地问蝎子,你为什么要螯我啊!蝎子内疚地说,对不起,我习惯了。”
这个故事也引起了一阵轻快的笑声。于是我接着说:“一个班级,要靠大家来维持,每一个人都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还有一个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我停了一下说,“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有人曾经在一座城市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在一条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没过几天,这条街道就被铺天盖地的垃圾覆盖,碎纸和塑料袋乱飞。同时,人们把另一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维护了好几天。这之后,每当街上出现脏物时,总会有人自动把它扔进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乱扔垃圾,还会有人制止。既然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就有必要把它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同样地,我也希望咱们这个班级是一辆完整的汽车,是一条干净的街道,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咱们班级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而自豪!” 有些同学若有所思,更多的同学在点头,但很明显,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心灵。我知道自己的表达是笨拙的,但我想,李镇西老师说的对,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是,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
不知不觉第三节晚自习下了,我叫出了林夕,送笔记本给她并祝她生日快乐,并且告诉她以后还要送书给她,她很感动,连声说不要不要。
第二篇:2014开学第一天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六(2)戎心怡
9月1日,新学期的第一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爸爸妈妈们言传身教,教会我们要孝顺长辈、文明礼让、热爱生命、坚强勇敢,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开学第一课》共4讲:孝、礼、爱、强,看了这些,我深有感触。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故事大王”郑渊洁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他说,他第一次写皮皮鲁外传时,钢笔写了3天依然有墨水,整整写了一个星期,钢笔还是有墨水,而且有很多。有一天睡觉时,突然听见书房有声音,这才发现父亲披着衣服,手冻得发抖,正在给他的钢笔灌水。郑渊洁说,为此,他把《童话大王》写了30年。“为了让父亲高兴”。这就是孝。看了第一讲,我想起了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的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而父母患病时,他却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正值天寒地冻之时,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这也是孝,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做到孝。
孝,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不论是你每天放学回家亲热的叫一声“爸爸妈妈”,还是在他们累的时候,帮他们捶捶背、递上一杯水、在他们回家的时候,递上一双拖鞋······这些都是孝,只
要你做了,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让他们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
爱,这是世间最美的词!
原黑豹乐队主唱秦勇为了自己的儿子,放弃了音乐,他说,“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就用爱改变他将来的样子”。
十几年,秦勇陪着大珍珠一起长大,他努力的做好大珍珠的父亲,父爱是伟大的!
看了《开学第一课》,又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爱他人,在爱中成长,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从当下做起,从关心父母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三篇: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老师问小明:“小明,1+1=?”小明说:“不知道。”老师说:“那你回家问问你的家人去。”小明去问妈妈,妈妈正在和别人吵架,小明问:“妈妈1+1=?”妈妈说:“王八蛋!”小明知道了1+1=王八蛋;小明又去问爸爸,爸爸正在喝啤酒,小明问:“爸爸1+1=?”爸爸说:“爽!”小明又知道了1+1=爽;小明又去问爷爷,爷爷正在看电视,小明问:“爷爷1+1=?”爷爷说:“黑帮老大!”小明知道了1+1=黑帮老大;小明又去问姐姐,姐姐正在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小明知道了1+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小明又去问妹妹,妹妹正在唱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小明知道了1+1=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第二天,老师问:“小明1+1=?”小明说:“王八蛋。”“啪”老师打了小明一巴掌,小明说:“爽。”老师莫名其妙地说:“谁教你的?”小明说:“黑帮老大。”老师吓了一跳,问:“小明你在干什么?”小明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老师把小明关出门外,小明边敲门边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老师晕了
乡村开会 :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一天,瘸子和瞎子同骑一车外出。瞎子骑,瘸子看路。突然瘸子发现前方有一深沟,急呼:沟、沟、沟!瞎子回唱道:噢勒 噢勒 噢勒!二人一起掉入沟中
1、卖鱼的扯着嗓子一个劲地叫喊着:“鱼啦,鱼啦。”旁边一个卖枣的也不甘示弱,紧接着嚷:“糟(枣)啦,糟(枣)啦。”“鱼啦。”“糟啦。”“鱼啦。”“糟拉。”卖鱼的越听越不对劲,觉得卖枣的好像有意跟他作对,于是两人吵了起来。
2、某乡镇企业的厂长将要到日本神户考察,他连普通话都讲不了,平常只说方言。于是他让下属去找个翻译,下属回来报告说:“日语翻译没有一个能听懂厂长土话的”。厂长说:“这好办,我们就再带个本镇的老师,到时叫他把咱的土话先翻成普通话。”下属说:“还不行啊,到了日本还得请个人把日本的„普通话'翻译成神户的土话。”
3、一个方言土音很重的外地人,在市区迷了路,见一个斯文的小姐走过来,便迎上去问:“兔子(同志),亲吻(请问)一下......”话还没说完,小姐便气得满脸通红。
4、一南方人来到北京一家小吃店,对女服务员说:“睡觉一晚(水饺一碗)多少钱?”服务员一听,神色大变,尖声道:“流氓!”南方人一听,说:“才六毛,便宜,来一晚(碗)。”
5、有一对农民兄妹用板车拉着小麦到市场去卖,一个南方人来到他们兄妹跟前,问:“大哥,你的小妹(小麦)怎么卖呀?”大哥气得额头上青筋暴突。
6、牛老伯在大声叫卖:“卖月饼了,四块钱十个。”很多人都围上去买这“便宜”月饼,到付钱时,才明白老伯的月饼是十块钱四个。
7、敬老院的老人们在中秋之夜举行晚会,主持人王老太说:“各位,表演该死(开始)了,大家请安静。”
8、一个北方人在广州某公园打听“缆车”在哪儿,按回答寻去,找到的是“男厕”。
9、一对新人结婚后第一天清晨,一家人起床洗脸,新娘恭恭敬敬地对婆婆说:“婆婆,请您先死(洗)。”说完,新娘又对新郎说:“婆婆死了,你死好吗?”停了停又说:“婆婆和你都死了,最后我死。”婆婆听后,脸色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新娘又说:“婆婆,您怎么还不死呢?”
10、一个莆田老太在路边卖甘蔗,一辆客车停下来,车上一位外地人来到老太摊前买甘蔗,刚称好甘蔗,还没付钱,车子发动了。老太催促道:“快点,你钱给我,我嫁(蔗)给你。”外地人吓得连甘蔗也没拿,飞快地上了车。
11、一乡下姑娘来到超市,服务员热情地招呼:“小姐,您要什么?”姑娘说:“我要你的命(面),猪孙(竹笋)。”
第四篇: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
今天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于是,我便早早的起了床,吃早餐,穿完衣服后,一看表,好早得很呢!可是我已经着急了。我不断着催促着,想早点看到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妈妈却总是说:“去那么早干嘛?晚点走。”终于,在我的不断催促下,我们踏上了上学的路。
虽然我还在路程中,可我的心仿佛飞到了校园,想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样子,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喜悦。
到了我那熟悉的校园,我一下子就认出了同学们,我想人群扑去,看着那熟悉的面孔,我是那么高兴,那么开心。
到了教室,老师对我们说了一些三年级应怎么做,有什么规矩„„的话。同时她还夸我们不仅长高了而且还懂事了。听着老师的话,我心里暗自想:以后我要比往常更加努力学习,老师留的作业要认真完成,不仅给一二年级做个榜样,而且还让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看到一个崭新的我!
湖北恩施鹤峰县实验小学二年级:王登民
第五篇: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在校门口看到了好朋友耿丽楠,在进校园的路上耿丽楠告诉我,我们的教室搬到五楼了。
一到教室我就发现好多同学在干活,于是我也放下书包开始干,我们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子,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我们都想为班级多做些事情。吴老师来了,我们也放下手中的活,到位子上端端正正地坐好了。老师说:“过了一个暑假,我发现你们不光竖着长了,还横着长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发出快乐的笑声。这时喇叭里传出校长的声音,校长给我们讲了安全知识。校长告诉我们,上下楼梯不要拥挤,不要跑,以免发生踩踏事故。讲完了,老师又带我们做了灾难演习,我们做灾难演习时,快速的在外面排队下楼,跑到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
回到教室后,吴老师对我们说:“这学期你们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都换了!”霎时,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走出教室带回来一个新的数学老师,那个老师自我介绍说:“我姓王,名字叫王晓红,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因为吴老师夸我们班好,于是我就来了。我也不认识大家,也请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于是我们就一一做了自我介绍。
下午了,老师叫去了几个大个子,抱回来的是一包包的课本,他们将课本一一发给我们。最后老师一一对照,确认每人都一本也不少了,就放学了。这就是我的开学第一天。
四年级:伊岂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