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泾渭茯茶
泾渭茯茶
茯茶的出现,约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初)问世,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称“径阳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是边销茶之一,原本是民族地区特需商品。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茶中的金花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代表品牌“道通天下茯茶”。
1、基本简介
茯茶的出现,约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问世,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称“径阳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是边销茶之一,原本是民族地区特需商品。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茶中的金花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代表品牌“道通天下茯茶”。
2、历史考证
600年前的茯茶
唐代以后,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而茶商由产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称为“请引”。每“引”规定可贩茶100斤,纳税200钱;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另行发给“由贴”。无“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为“私茶”。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都奖给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为酬劳,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发的,称作“附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
在明清时期六百余年间先后生产的“马合盛”、“天泰全”、“泰合诚”、“人民”牌茯砖茶深受西部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最后集中于咸阳,使咸阳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1]。1953年3月,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湖南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成功。1959年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即安化砖茶厂)改用机器压制,开始大量生产茯砖。1970年按政府统一安排,“茯砖”改由湖南益阳茶厂生产。
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能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陈化、香醇,有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黑茶总是和边销茶这个名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黑茶多数销往西北、西南市场,其饮用人群主要是食用牛肉、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和缺少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边疆少数民族。在黑茶类中,茯茶、藏茶、普洱等都一直主销边疆地区,所以也被称为边销茶,但边销特征最明显的要数茯茶,它被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在内地鲜为人知。
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中通过发花这么一道特殊的程序,专门在黑茶的砖块中培养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冠突曲霉物质,俗称为金花。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变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当然,金花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调节新陈代谢,起到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有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并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但实则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3、茯茶现状
茯茶自1958年在湖南生产后,一直由政府安排在湖南益阳茶厂和临湘茶厂生产,成为湖南黑茶的代表性品种,国家每年按计划安排湖南茯砖的生产和储备,以保障边区人民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入了解,茯砖市场逐渐从边区向内地扩散,国际市场也开始认识到茯茶的保健价值,湖南益阳茶厂生产的茯砖也成为唯一出口日本的茯砖茶。
2010年,陕西省任臣氏茯茶和秦御茯茶等成功地保护性恢复了具有600年历史的泾阳茯砖茶,这将给陕西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陕西茯茶是历史上知名的黑茶之一,如今在茶叶市场中备受欢迎,地方产出的茯茶以西安道通天下茯茶有限公司为代表。以打造中国一流茯茶品牌为目标,承传国饮,和赢天下。
2014年,秦御茯茶 “蛹虫草茯茶”的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
4、功效简介
现代科学研究,并经权威专家通过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毒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茯砖茶“金花”的多种提取成分对PPARγ、PPARδ均有激活作用,“金花”内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具有显著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功效。长期饮用茯茶,能够促进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对人体起着有效的药理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茯茶的特殊功效已经得到茶学、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同。“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二日无茶则痛、三日无茶则病”,千百年来的饮用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茯茶中茶多糖具有多重药理功能 1)、茶多糖降血糖
茶多糖的口感为甜纯,存放陈化多年的老黑茶茶品越泡越甜,均与茶多糖含量有关。
茶多糖通过抗氧化作用和增强葡萄糖激酶的活性来有效降低血糖。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升高,并加速肝糖原的分解,而能使血糖下降的只有胰岛素,所以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与其保护和刺激胰岛素细胞的分泌活动关。2)、茶多糖降血脂
高血脂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茶多糖能与脂蛋白酶结合、促进动脉壁脂蛋白酶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临床实验证明,茯茶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3)、茶多糖抗血凝、抗血栓作用
茶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抗血凝作用,并减少血小板数,延长血凝从而影响血栓的形成。另外,茶多糖能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的活力,由此可见,茶多糖可作用于血栓形成的所有环节。
4)、茶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茶多糖分离后,对其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均有明显的增强双相免疫的作用,同时有降低血糖、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趋势,这对于老年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针对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也可使其免疫力有所提高。5)、茶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
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表明:茶多糖还具有防辐射、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耐缺氧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存放多年的黑毛茶茶堆深处,有时会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昆虫,我们称之为“茶虫”,属正常现象,其与黑茶中的茶多糖具有耐缺氧的功效有关。
二、特种氨基酸的药理功效
研究证明:γ-氨基丁酸具有显著降血压效果,还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改善大脑细胞功能作用。还有报道指出:γ-氨基丁酸能改善视觉,增进肝功能,活化肾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等。
三、茶色素的药理功效
研究结果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而且具有抗癌、抗突变、抑菌抗病毒、改善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功能。
实验证明,茶黄素对肉毒芽孢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腊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与黑茶不易馊变有必然的关系。
茶黄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降低高脂动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并对ACE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和降压效果。
四、天然富硒茶的药理功效
茯茶是最典型的天然富硒茶,硒是人体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的必需组成元素,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对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显著效果。
五、茶皂素的药理功效
茶皂素具有溶血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菌作用等,同时具有杀软体动物活性、抗凝活性、镇静活性、抗癌活性和降血压功能。
六、茯茶可促进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酶解,改进人体肠道功能、肠胃功能,同时对脂肪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因此,茯茶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等独特功效。
此外,茯茶中的脂多糖、茶多酚具有抗辐射的作用,对长期看电视或操作电脑的人十分有益。
5、制作工序
中国有句话老话:“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茯茶的这些好处与其制作过程中的特殊工艺不无关系——茯茶作为砖茶中的特殊高档品种,其制作需要经过选料、筛制、渥堆、压制、发花、烘干等二十多道工序。“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更是其它茶类难以具备的菌种,因此茯茶在保健上具有了和其它茶类不同的魅力。
茯茶发展到今天已基本形成了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六朵茯花”,而近年来,又当以湖南生产的“禅洱”与“和藏”品牌茯茶比较好。
6、茯茶鉴别
品茯茶,要先学会辨别,不同年代的外包装决定了茯茶的陈旧和质量,包括纸的材质、标签字样、商标等;另外,早期茯茶用料十分考究,大部分选用叶片大、叶张肥厚、色泽黑褐油润均匀一致的黑毛茶为原料,自1983年后,茯茶拼配用料,部分采用平地茶原料,叶张薄、瘦,含梗较多,色泽也较黄褐,欠均匀一致;再有,不同年代金花色泽不同:刚出烘房的新茯茶,砖身内着生大量的金黄色颗粒,形似“米兰”。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金花逐步萎缩变白,三十年的茯茶已基本见不到金花留下的痕迹,隐约可见白色欠均匀的斑点。陈放多年的茯茶,茶汤滋味表现为甜醇爽滑。十几泡之后,茶汤色泽逐渐变淡,但甜味犹存,且更加纯正。陈放多年的茯茶,叶底黑褐均匀,质地稍硬,用手指轻轻一捏即碎。
茯茶之所以有与其它茶类不一样的特点,且比市面上减肥茶功效优越无副作用,是因为它是百分百用茶叶深加工而成,不含任何其它添加物。如同酸奶的益生菌,茯茶的冠突散囊霉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多糖、生物碱等衍变成茯茶素等物质,对人体新陈代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用历史和生活也证明了茯茶的健康作用。西北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就是其真实写照。
因以前在伏天加工,被称为“伏茶”,又因其口感及药效似土茯苓,故称为“茯茶”。茯茶内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俗称“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茯茶中的“金花”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并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之说。
茯茶里面的金黄色的菌体并不是“发霉”,金黄色的菌体俗称“金花”,学名为“冠突散囊菌”,是一种益生菌体。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等已在分子水平上充分证明茯砖茶中存在具有显著降脂减肥和降糖功能的特异成分,并发现了茯砖茶中独有的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
日本研究茯砖茶的专家从茯砖茶中的提取制成的保健品,售价超过黄金,还有“黄金白金不如黑金”之说。世界上不少学者,希望在冠突散囊菌上拿诺贝尔奖。
为什么新茯砖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这是因为“金花”是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刚制成的新茯砖茶,砖内生长大量的“金花”。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及陈放条件的变化,金花菌体的呈现形态也在变化,有的会萎缩甚至变白,有些年代久远的茯茶已看不到金花,只是隐约可见白色的斑点。因此,新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甚至看不到。
7、保存方法
由于茶叶吸附性强,又易吸收异味,在加上茶叶的香味成分大都是经过在加工而形成的,所以较不稳定,极容易自然发散或氧化变质,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储存拆封过的茶叶时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干燥箱储存: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储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利用冰箱储存: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必须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清洁、无异味,更不能保存茶叶以外的东西。
(3)利用热水瓶储存:将热水瓶整理干净,再将要储存的茶叶倒入瓶内,塞紧塞子存放。
(4)利用罐子储存: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用大罐子密封起来储存。最好不要使用玻璃罐、瓷罐、木盒或药罐,因为这些器具具有透光、不防潮、易碎的缺点。适合保存的罐质材料有:
锡罐或铁罐:具有不透光的功能,是最适合的材质,包装前罐内垫一层绵纸或牛皮纸,且必须保持罐内清洁、干燥、无异味。
铁皮罐:最好用双层盖的,包装前罐内要垫一层绵纸或牛皮纸,盖口的缝隙可用胶纸封紧。
密封罐:市面所卖的密封罐通常会透光,使用时最好先用铝箔袋将茶叶包装好再放入密封罐,另外也可以放入干燥剂,加强防潮的功能。
(5)茶叶受潮回软怎么办?可以利用烤箱、微波炉或炒菜锅进行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但必须注意烤箱、微波炉和炒菜锅不能有异味、有杂物,烘焙的时间也需要经验积累;另外要等到茶叶完全散热发凉后再包装起来,以免变质。
8、茯茶发源地
8.1、陕西茯茶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茯砖茶是历史上知名的黑茶之一,如今在茶叶市场中备受欢迎,地方产出的茯茶以西安道通天下茯茶有限公司为代表。以打造中国一流茯茶品牌为目标,承传国饮,和赢天下。8.2、茯茶特点
陕西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茯砖茶便是陕西省在茶叶流通中重要地位的见证,是陕西茶人千百年、几十代人奋斗的结果,是陕西省传统民族手工业的骄傲,是陕西人的历史资源和财富。道通天下茯茶能在茶类中突出也是因其口感符合众人口味的结果。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茶叶集散地优势,造就了秦商自古以茶为主、数百年间几乎垄断茶叶贸易的局面。陕南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也造就出茯砖茶原茶独特的品质风味。8.3、饮茶益处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茯砖茶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和发花工艺产生冠突曲霉,俗称为金花,金花干嗅具有黄花清香,泡饮时滋味醇厚微涩汤色橙黄明亮或橙红不混浊,香气具菌花香、清纯不粗、口感强劲。金花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茯砖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特别是对游牧民族而言,居住在沙漠、戈壁等荒凉地带,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等,缺少蔬菜水果。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尤其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人群饮用。8.4、茯茶销售历史
数百年来,茯砖茶以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少数民族群众探亲访友、过年过节相互馈赠的首选礼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近几年来,人们对质量优胜并具有传统品牌的茯道通天下茯茶需求旺盛,道通天下茯茶特点市场需求量将会不断上升。目前,茯砖茶除畅销国内市场外,主要出口到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还出口到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9、道通天下茯茶
——茶叶的溯源·茯茶的故事 天下之茶,源自中国。
国人饮茶,始于四千七百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悠悠终南,老子焚香品茗。甘苦之间,启迪深远。
自然之道,见诸于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汉朝以降,中国茶由长安,经丝绸之路远传亚欧。是时,方国之间商旅往返,彼此和睦,久无征战。皇室民居,茶香冉冉。
闻道之人,皆知老子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及至唐朝,饮茶行为受到完善,成为礼制。人们于煮茶、煎茶之中,品味茶叶不言之大美。
当时,开辟了数条茶马古道,李唐天子囤天下之茶于咸阳,令中央控制,统一贩运。自此,咸阳成为一大茶叶产销中心。
中国茶之美,在明朝初年,因陕西茯茶得以升华。
六百年前,洪武年间,关中茶人以泾河之水,结合关中独有的半干燥气候,辅以茶人巧技,制成发花黑茶。因其成于伏天,故名“茯茶”。
咸阳产的第一批茯茶经由长久不衰的茶马古道运抵边疆。长年以肉类、乳类为食的边民们饮用之后,消除了积食、腹胀,奉茯茶为至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此后,茯茶还远传东洋。它以消食去腻、降脂减肥、降三高的功效,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中国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老子认为,道者,兼收并蓄,济世利生,无所不在。茯茶,诞生于先辈对茶与道的探索与智慧,取道家兼收并蓄、彼此互补之理,以菌类与茶叶共存,得奇特之功效,能明目,能消胀,能提神,能清心。传至今日,蕴涵大道。
茶之路,道之路,茶道相生。千年茶史,千年道史。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济世的绿叶传遍世间。以茯茶为代表的茶叶,带来了贸易,沟通了世界。或可曰:天下以茶相识,以道相知,茶道,通天下。
第二篇:茯茶
茯茶
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
唐代以后,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而茶商由产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称为“请引”。每“引”规定可贩茶100斤,纳税200钱;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另行发给“由贴”。无“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为“私茶”。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都奖给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为酬劳,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发的,称作“附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
在明清时期六百余年间先后生产的“马合盛”、“天泰全”、“泰合诚”、“人民”牌茯砖茶深受西部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最后集中于咸阳,使咸阳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1953年3月,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湖南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成功。1959年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即安化砖茶厂)改用机器压制,开始大量生产茯砖。1970年按政府统一安排,“茯砖”改由湖南益阳茶厂生产。
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能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陈化、香醇,有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黑茶总是和边销茶这个名称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黑茶多数销往西北、西南市场,其饮用人群主要是食用牛肉、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和缺少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边疆少数民族。在黑茶类中,茯茶、藏茶、普洱等都一直主销边疆地区,所以也被称为边销茶,但边销特征最明显的要数茯茶,它被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在内地鲜为人知。
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中通过发花这么一道特殊的程序,专门在黑茶的砖块中培养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冠突曲霉物质,俗称为金花。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变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当然,金花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调节新陈代谢,起到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有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并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但实则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2013年,黄花梨茯茶获得了国家级专利产品
茯茶自1958年在湖南生产后,一直由政府安排在湖南益阳茶厂和临湘茶厂生产,成为湖南黑茶的代表性品种,国家每年按计划安排湖南茯砖的生产和储备,以保障边区人民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入了解,茯砖市场逐渐从边区向内地扩散,国际市场也开始认识到茯茶的保健价值,湖南益阳茶厂生产的茯砖也成为唯一出口日本的茯砖茶。2010年,陕西省任臣氏茯茶和泾渭茯茶等成功地保护性恢复了具有600年历史的泾阳茯砖茶,这将给陕西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并经权威专家通过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毒理学研究、安全性评价、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茯砖茶“金花”的多种提取成分对PPARγ、PPARδ均有激活作用,“金花”内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具有显著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功效。长期饮用茯茶,能够促进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对人体起着有效的药理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茯茶的特殊功效已经得到茶学、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同。“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二日无茶则痛、三日无茶则病”,千百年来的饮用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茯茶中茶多糖具有多重药理功能
1、茶多糖降血糖
茶多糖的口感为甜纯,存放陈化多年的老黑茶茶品越泡越甜,均与茶多糖含量有关。
茶多糖通过抗氧化作用和增强葡萄糖激酶的活性来有效降低血糖。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升高,并加速肝糖原的分解,而能使血糖下降的只有胰岛素,所以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与其保护和刺激胰岛素细胞的分泌活动关。
2、茶多糖降血脂
高血脂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茶多糖能与脂蛋白酶结合、促进动脉壁脂蛋白酶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临床实验证明,茯茶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
3、茶多糖抗血凝、抗血栓作用
茶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抗血凝作用,并减少血小板数,延长血凝从而影响血栓的形成。另外,茶多糖能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的活力,由此可见,茶多糖可作用于血栓形成的所有环节。
4、茶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茶多糖分离后,对其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均有明显的增强双相免疫的作用,同时有降低血糖、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趋势,这对于老年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针对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也可使其免疫力有所提高。
5、茶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
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表明:茶多糖还具有防辐射、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耐缺氧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存放多年的黑毛茶茶堆深处,有时会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昆虫,我们称之为“茶虫”,属正常现象,其与黑茶中的茶多糖具有耐缺氧的功效有关。(二)、特种氨基酸的药理功效
研究证明:γ-氨基丁酸具有显著降血压效果,还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改善大脑细胞功能作用。还有报道指出:γ-氨基丁酸能改善视觉,增进肝功能,活化肾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等。(三)、茶色素的药理功效
研究结果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而且具有抗癌、抗突变、抑菌抗病毒、改善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功能。
实验证明,茶黄素对肉毒芽孢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腊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与黑茶不易馊变有必然的关系。
茶黄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降低高脂动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并对ACE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和降压效果。(四)、天然富硒茶的药理功效
茯茶是最典型的天然富硒茶,硒是人体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的必需组成元素,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对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显著效果。(五)、茶皂素的药理功效
茶皂素具有溶血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菌作用等,同时具有杀软体动物活性、抗凝活性、镇静活性、抗癌活性和降血压功能。
(六)、茯茶可促进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对蛋白质的酶解,改进人体肠道功能、肠胃功能,同时对脂肪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因此,茯茶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等独特功效。
此外,茯茶中的脂多糖、茶多酚具有抗辐射的作用,对长期看电视或操作电脑的人十分有益。中国有句话老话:“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茯茶的这些好处与其制作过程中的特殊工艺不无关系——茯茶作为砖茶中的特殊高档品种,其制作需要经过选料、筛制、渥堆、压制、发花、烘干等二十多道工序。“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更是其它茶类难以具备的菌种,因此茯茶在保健上具有了和其它茶类不同的魅力。茯茶发展到今天已基本形成了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六朵茯花”,而近年来,又当以湖南生产的“禅洱”与“和藏”品牌茯茶比较好。品茯茶,要先学会辨别,不同年代的外包装决定了茯茶的陈旧和质量,包括纸的材质、标签字样、商标等;另外,早期茯茶用料十分考究,大部分选用叶片大、叶张肥厚、色泽黑褐油润均匀一致的黑毛茶为原料,自1983年后,茯茶拼配用料,部分采用平地茶原料,叶张薄、瘦,含梗较多,色泽也较黄褐,欠均匀一致;再有,不同年代金花色泽不同:刚出烘房的新茯茶,砖身内着生大量的金黄色颗粒,形似“米兰”。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金花逐步萎缩变白,三十年的茯茶已基本见不到金花留下的痕迹,隐约可见白色欠均匀的斑点。陈放多年的茯茶,茶汤滋味表现为甜醇爽滑。十几泡之后,茶汤色泽逐渐变淡,但甜味犹存,且更加纯正。陈放多年的茯茶,叶底黑褐均匀,质地稍硬,用手指轻轻一捏即碎。茯茶之所以有与其它茶类不一样的特点,且比市面上减肥茶功效优越无副作用,是因为它是百分百用茶叶深加工而成,不含任何其它添加物。如同酸奶的益生菌,茯茶的冠突散囊霉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多糖、生物碱等衍变成茯茶素等物质,对人体新陈代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用历史和生活也证明了茯茶的健康作用。西北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就是其真实写照。
因以前在伏天加工,被称为“伏茶”,又因其口感及药效似土茯苓,故称为“茯茶”。茯茶内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俗称“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茯茶中的“金花”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并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之说。
茯茶里面的金黄色的菌体并不是“发霉”,金黄色的菌体俗称“金花”,学名为“冠突散囊菌”,是一种益生菌体。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等已在分子水平上充分证明茯砖茶中存在具有显著降脂减肥和降糖功能的特异成分,并发现了茯砖茶中独有的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茯茶素B。
日本研究茯砖茶的专家从茯砖茶中的提取制成的保健品,售价超过黄金,还有“黄金白金不如黑金”之说。世界上不少学者,希望在冠突散囊菌上拿诺贝尔奖。
为什么新茯砖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这是因为“金花”是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刚制成的新茯砖茶,砖内生长大量的“金花”。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及陈放条件的变化,金花菌体的呈现形态也在变化,有的会萎缩甚至变白,有些年代久远的茯茶已看不到金花,只是隐约可见白色的斑点。因此,新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甚至看不到 保存方法
由于茶叶吸附性强,又易吸收异味,在加上茶叶的香味成分大都是经过在加工而形成的,所以较不稳定,极容易自然发散或氧化变质,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储存拆封过的茶叶时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干燥箱储存: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储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利用冰箱储存: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必须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清洁、无异味,更不能保存茶叶以外的东西。
(3)利用热水瓶储存:将热水瓶整理干净,再将要储存的茶叶倒入瓶内,塞紧塞子存放。
(4)利用罐子储存: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用大罐子密封起来储存。最好不要使用玻璃罐、瓷罐、木盒或药罐,因为这些器具具有透光、不防潮、易碎的缺点。适合保存的罐质材料有:
锡罐或铁罐:具有不透光的功能,是最适合的材质,包装前罐内垫一层绵纸或牛皮纸,且必须保持罐内清洁、干燥、无异味。
铁皮罐:最好用双层盖的,包装前罐内要垫一层绵纸或牛皮纸,盖口的缝隙可用胶纸封紧。
密封罐:市面所卖的密封罐通常会透光,使用时最好先用铝箔袋将茶叶包装好再放入密封罐,另外也可以放入干燥,加强防潮的功能。
(5)茶叶受潮回软怎么办?可以利用烤箱、微波炉或炒菜锅进行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但必须注意烤箱、微波炉和炒菜锅不能有异味、有杂物,烘焙的时间也需要经验积累;另外要等到茶叶完全散热发凉后再包装起来,以免变质。.
第三篇:茯茶诗词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次韵曹辅寄源试焙新茶
汲江煎茶
苏轼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谝香肌粉末匀;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寄茶与平甫
观化十五首(选一)
王安石 黄庭坚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红罗步障三十里,忆得踯躅南溪花。
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马上春风吹梦去,依稀人摘雨前茶。
南 宋 back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陆游
一州佳处尽裴回,惟有东丁院未来。雪芽近于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身是江南老桑苎,诸君小住共茶杯。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临安春雨初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伯坚惠新茶
茶 灶
刘著 朱熹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元 back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选二)
耶律楚材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笔阵阵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精神爽逸无余勇,卧看残阳补断霞。
喜春来*赠茶肆(选三)
李徳载
茶烟一缕轻飞扬。兔毫盏内新尝罢,金芽嫩采枝头露,搅动兰膏四座香,留得余香在齿牙,雪乳香浮塞上酥,烹煎妙手胜维扬,一瓶雪水最清佳。我家奇品世间无。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风韵煞,到底属陶家。君听闻,声价彻皇都。
明 back
采 茶 词
伯自子惠虎茗谢之
高启 徐渭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虎丘春玟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题《品茶图》
送茶僧
唐寅 陆容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香竹里茶。
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清 back
采 茶 歌
余姚瀑布茶
陈章 黄宗羲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鱼前。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两筥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
竹枝词
谢南浦太守赠雨前茶叶
郑燮 袁枚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四银瓶锁碧云英,谷雨旗枪最有名。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嫩绿忍将茗碗试,清香先向齿牙生。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茯茶 李白 刘言史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粉细越笋芽,野煮寒溪滨。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恐乖灵草性,事皆手亲。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敲石取鲜火,撇泉腥鳞。
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荧荧风铛,拾得堕巢薪。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举世未见之,其名谁定传。宛如摘山时,自指下春。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此游醒趣,可以话高人。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卢纶 皎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赵莒茶宴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钱起 灵一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 茶 喜园中茶生 白居易 韦应物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峡中尝茶 白居易 郑谷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蒲酒对病眠人。夏昼偶作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柳宗元 张籍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 禅 院 谢 山 泉 杜牧 陆龟蒙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茗 坡 湖州贡焙新茶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述叟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崶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
陆希声 张文规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风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西陵道士茶歌 茶 诗 温庭筠 郑邀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北 宋
龙 凤 茶 尝茶和公仪 王禹称 梅尧臣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烹处岂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烹北苑茶有怀 尝新茶 林逋 曾巩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次韵曹辅寄源试焙新茶 汲江煎茶 苏轼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谝香肌粉末匀;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寄茶与平甫
观化十五首(选一)王安石 黄庭坚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红罗步障三十里,忆得踯躅南溪花。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马上春风吹梦去,依稀人摘雨前茶。南 宋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陆游
一州佳处尽裴回,惟有东丁院未来。雪芽近于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身是江南老桑苎,诸君小住共茶杯。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临安春雨初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伯坚惠新茶 茶 灶
刘著 朱熹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元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选二)耶律楚材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笔阵阵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精神爽逸无余勇,卧看残阳补断霞。
喜春来*赠茶肆(选三)李徳载
茶烟一缕轻飞扬。兔毫盏内新尝罢,金芽嫩采枝头露,搅动兰膏四座香,留得余香在齿牙,雪乳香浮塞上酥,烹煎妙手胜维扬,一瓶雪水最清佳。我家奇品世间无。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风韵煞,到底属陶家。君听闻,声价彻皇都。明
采 茶 词
伯自子惠虎茗谢之 高启 徐渭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虎丘春玟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题《品茶图》 送茶僧 唐寅 陆容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
清
采 茶 歌 余姚瀑布茶 陈章 黄宗羲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竹枝词
谢南浦太守赠雨前茶叶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香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檐溜松风方扫尽,轻阴正是采茶天。相邀直上孤峰顶,出市都争谷鱼前。两筥东西分梗叶,一灯儿女共团圆。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
郑燮 袁枚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四银瓶锁碧云英,谷雨旗枪最有名。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嫩绿忍将茗碗试,清香先向齿牙生。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第四篇:茯茶解说词
安化黑茶解说词
五百年前,西藏喇嘛慕名安化黑茶味苦而宜于酥酪,不顾性命之忧绕道湖南安化采购黑茶。由此揭开湖南黑茶“官茶易马”的历史篇章。
莽莽戈壁,驼铃声声;千里草原,骡马成群。历经一年半载的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紧实的茶体内滋生出一种形似米兰的黄色菌花。勇锐而智慧的少数民族牧民,经过多年的尝试品饮,发现长有黄花的砖茶具有极强的消食化腻、降解脂肪的药理功效。此后非此茶不引也。
今天,我们为大家表演的就是黑茶茶艺。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和体验承载着中华茶文化厚重历史,具有神奇功效的黑茶的魅力吧!
今天为各位冲泡的是湖南安化生产的黑茶,采用上品黑毛茶经过压制、发花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特殊的工艺造就了黑茶独有的品质,色泽黑褐,扁平成块,金花茂盛,遍布砖内,闻之陈香与茶香相得益彰。……
连绵的山岳像一个走廊,千丝万缕的记忆,留印在斑驳的茶马古道,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像清脆悠扬的铃声,一下一下轻敲在心上。我们一边品茗一边感受黑茶厚重仓桑的历史陈韵和苦尽甘来的人生哲理。黑茶使我们重新回到历史上的悠悠古道,聆听那驼铃阵阵,禅院钟声。
……
谢谢大家,祝在座的各位老茶人老专家年逾茶寿!
第五篇:茯茶的历史渊源
茯茶的历史渊源
据考,自汉朝张骞出塞打通丝绸之路开始,泾阳就成为川茶、湖茶销向西北及海外地区的茶叶集散地和中转站。在北宋神宗熙宁年,一泾阳籍茶商运茶途中不慎将大包茶叶掉入河中,数月后,起运打包检查,发现叶片出现许多星状黄色斑点,以为“霉变”,但并无霉味,煮制后发现茶汤橙黄,汤味醇厚平顺,喝后舌根有点甜,气味夹杂着一种茯苓草药香。但此茶品尚未普及众人,不敢往下断言,于是按霉变茶贱卖到兰州。第二年,泾阳茶商运茶至兰州,牧民感叹“此茶味美,甚是极品”,至此便有“边民不怕霉”的说法。而后,泾阳茶商拟以茶叶发变的过程,摸索制作,形成泾阳独有的茶品,也因其独特的口感而深得西北人民喜爱。
随着茶叶需求量增加,茶商们为了增加茶运量,设法将散茶压缩,在泾阳开始筑制砖茶,因三伏天制作,故称为“伏茶”,以口感及药效似土茯苓的特性而又称为“茯茶”。茶中的“霉状物”被茶商们称为“金花”。在筑制过程中,茶商们发现砖茶体内“发花”效果比散伏茶好,品质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消食去腻的功效也更为突显,经丝绸之路的传送而享誉海外,东方人称之为“神秘之茶”,西方人称之为“健康之液”。
唐代以后,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
明洪武元年(1368),设茶马司于陕,将茶汇于泾阳,制砖发酵,运往西北,茶马交易。明清时期六百余年,陕地先后生产的“马合盛”、“天泰全”、“泰合诚”、“人民”茯砖茶深受西部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
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最后集中于咸阳,使咸阳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
2008年,陕西供销社、茶业协会在咸阳建成高标准茯砖茶生产体系,对传统技术进行抢救性研发,并获得成功。2011年,陕西茯茶在上海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得到了各级政府、茶学界的赞誉。近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拨专款拯救这一历史瑰宝,让沉寂多年的茯茶重回市场,为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