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之最】世界十大超级寺庙
【世界之最】世界十大超级寺庙
01.中国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02.柬埔寨的吴哥寺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Angkor Wat),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03.印度的毗瑟挐神庙
毗瑟挐神庙(Ranganathaswamy Temple)位于印度蒂鲁吉拉伯利(Tiruchirapally),是世界上最大的具原始功能的印度教寺庙。这座庙主要为印度主神之一毗瑟挐而建。
寺庙的结构很奇特,由七层同心院墙围绕,最外面一层长达2.5英里,最中央的一层只有印度教徒才能进入。寺内拥有21座塔楼,最大的一座大约60m,有15层楼高。
04.印度的金殿
印度的金殿(Golden Temple)位于印度西北部的阿姆利则(Amritsar)的锡克教寺庙,对锡克教徒来说,这座寺庙象征着无限的自由和精神上的独立。
寺前是一座美丽的湖,传说曾不止一位佛来到这里沉思,包括锡克教的创立者Guru Nanak。这座寺庙的建造始于1500年左右,锡克教的第四位宗师扩建了这座湖,城市从此围绕着它不断扩建。寺庙的周身使用大理石雕刻,上部镀金,镶有无数颗珍贵宝石。
05.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
波罗浮屠(Borobudur Temple)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千年古迹,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19世纪,土耳其人在印尼的爪哇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处古老遗迹,这就是波罗浮屠。它使用超过5.5万立方米的石料,有2700块浮雕,504座佛像雕刻。这座宏伟瑰丽的佛教艺术建筑,与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和埃及的金字塔齐名,被世人誉为古代东方的五大奇迹。
据专家研究,婆罗浮屠佛塔是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遗物而建的。佛祖去世后,遗体火化,骨灰分别安放在8座城市的墓地。阿育王即位后,下诏命令挖掘佛祖的7座坟墓,将遗灰放在8.4万个瓶瓮中,然后分发给佛教徒,在所到之处就地安葬,婆罗浮屠佛塔即是为此建筑的。至于里面是否有佛祖骨灰则没有记载。
06.印度尼西亚的普兰巴南神庙
普兰巴南神庙(Prambanan Temple),印度教神庙,建于公元900年左右,是为埋藏当时国王及王后骨灰而修建的。拥有8座主殿,周围有250个小型殿。几乎所有的寺庙墙壁上都带有精美的雕刻,讲述了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毗瑟挐,印度猴神以及其他诸神的传说。尽管它不是印尼最大的寺庙,但是普兰巴南以其美丽和优雅闻名于世界。
07.日本的知恩院
知恩院(Chion-in Temple)是日本京都的一座神圣寺庙,始建于1234年,由于地震、失火等原因,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世纪。
知恩院建于平安末期,创始人为法然上人,在京都的寺院中规模最大,为净土宗的总本山。1621(元和7)年修建的三门为日本最大的山门。山门高24米、面宽 50米,重檐歇山式的黑瓦屋顶。三门象征了“空”、“无相”、“无愿”佛道修行所明悟的三则教示。(另有一说为“三解脱门”,据说迷惘的人要通过此门下才能求得解脱。
知恩院内有一口重七十吨、高3.3米的大吊钟,为日本之最。还有行人走过能发出吱吱声响的“莺鸣廊下”走廊,以便在夜里提醒僧人有人入侵。狩野派绘制的绘画,以及巨大的饭勺和巧匠左甚五郎留在房檐上的“忘伞”等著名的七个不可思议的典故。
08.缅甸的雪达根大金寺
没有人知道位于缅甸仰光的雪达根大金寺(Shwedagon Pagoda)建于何年,传说中,它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而考古学间认为它建于公元6-10世纪。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
大家初听到“金寺”的第一反应是这座寺的颜色是金色,而到了雪达根大金寺,你就会发现,其实“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黄金覆盖的寺庙。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过7吨的金箔,塔顶镶有大大小小的钻石5000颗,宝石2000颗。
09.泰国的白龙寺
泰国的白龙寺(Wat Rong Khun),是世界上又一个独一无二的寺庙。全寺白色,雕有无数条龙,还有各种华丽造型,并且在这些图案中镀有银色的金属条带,从合适的角度看上去,就像是全院散发着令人惊异的魔法之光。
这座寺庙还没有完全建成,具建造者讲,在未来的90年这座寺庙的建造工程才有望竣工。
10.不丹的虎穴寺
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是不丹国内最神圣的佛教寺庙,坐落在Paro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悬崖壁上。传说中的第二位佛祖——Guru Rinpoche骑虎飞过此地,曾在一处山洞中冥想,就是现在的虎穴寺。
曾被叫做Taktshang Goemba,建于1692年,一场大火之后寺庙损坏严重,于1998年重建。据说,现在虎穴寺已经严禁普通游客进入,即使是教徒的进入也被严格限制。
第二篇:三峡工程的十大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的十大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2.7万立方米每秒--3.3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
——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200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548.17万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万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
——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截流流量为9010立方米每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每秒。
——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为10.25万立方米每秒。
——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船闸,总水头113米。
——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三峡工程升船机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带水重量达11800吨,过船吨位3000吨。
——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113万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三峡工程的兴建
中国的经济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尽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平衡的现象,但从整体来说,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无可置疑的。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改造和治理大江大河,修建海港、高速公路、机场,城市改造、能源建设等等。长江三峡工程就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它的建设对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江的自然状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名列世界第三。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大陆流入太平洋,全长6300余公里。它有3600多条支流,全流域集水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大陆总面积的18.8%。年入海水量近万亿立方米。由于自然的变迁和人为的原因,长江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定的灾难。高原泥沙从上游被带到中游平原河段,淤积于河道之中,洪水季节河床水位高出两岸陆地6至17米,致使富饶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良田每年都受到洪水的威胁,这是我国的心腹大患。因此治理长江是几代中国人的愿望。
三峡工程建设目标。建设长江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首要的建设目标是防洪,使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将给沿江的工业城镇和广大地区提供廉价而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充分条件。
三峡水库的形成,改善了峡谷河段的航道,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以直达重庆,通航能力可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而且可降低航运成本30%~37%。
建成后的三峡工程,作为中国的大西南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机联系的纽带,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必将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腾飞。这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及市场机遇。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它由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库移民工程,世界最大规模的拦河大坝、水力发电厂房、通航建筑物以及大规模的远距离输变电工程组成。
三峡工程巨大的建筑规模,必将给中国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建筑业、材料工业、机械电气制造业以及电力、信息产业提供一个不小的市场机会,也必将促进这一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
三峡工程需要当今世界的最新技术,也将为国际工程界、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界提供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关于水库移民。水库移民搬迁约达100万人口,需要重建家园。水库淹没区都是沿江比较贫穷的地区,大量移民资金的投入对这个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开发性移民”的移民方针将促进库区经济繁荣。动迁库区100万人口换得下游尤其是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耕地的安全保障,从政治、社会、经济等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兴建三峡工程能得到库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原因。
第三篇:中国十大寺庙
库库 的 中国十大寺庙
第一名: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第二名:大昭寺
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于是,松赞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愿,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这座大昭寺。大昭寺,藏语称“觉康”,意即释迎牟尼佛寺。后经历代修七葺扩建,才形成今日庞大建筑群。大昭寺占地2万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居中,高四层,上覆金顶。经堂、佛殿、传召机构绕殿而筑,大昭寺内珍藏有大量的珍贵物,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迎牟尼金佛。
第三名: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元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原塔俗名“圣冢”。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明隆庆三年(1569)木塔崩塌,万厉七年至三十七年建起十三级八面砖塔,高四十七米,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底(1939)朱子桥将军捐资补修宝塔,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因淫雨连绵宝塔崩塌。
第四名:关帝庙
: 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现庙坐北向南,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为鸨义园,由牌坊,群子亭,三义阁,假山等组成、亭内有线刻结义图案一方。四周桃林繁茂,大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北部为央,分前后两院。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为中轴、两侧配以石坊、木坊、钟鼓楼、崇圣寺、胡公祠、碑亭、钟亭等;后院以“气肃千秋”牌坊为屏障,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为两翼,气势雄伟。前后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形成左右对峙而又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我国古建筑传统风格。布局严谨,规模完整,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
第五名:晋祠
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 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六名: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孔庙是中国历代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孔子逝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不过当时孔庙的规模很小,只有庙屋三间。至汉代(公元前206-220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统治者各取所需,对孔子思想进行改造,将孔子奉为 “至圣先师”,皇帝们或派官员或亲去孔庙祭祀,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就曾八次到过孔庙拜谒,孔庙的规模也一天天扩大。
第七名: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全名为“甘丹谢知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佛宫,拉卜楞即为转音)扎西奇”,又因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曾经学经于拉萨哲蚌寺扎西郭芒扎仓,并出任过该扎仓堪布,所以康藏地区的藏族习惯上称拉卜楞寺为“安多扎西郭芒”(意为安多地区的吉祥多门院)。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似松林苍翠,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蜓而流,呈右旋海螺状,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圣地。1709的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在此风光宜人之地建寺,历经280多年的修建、扩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1961年,拉卜楞寺被甘肃省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这数次拨款维修。
第八名:少林寺
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隋唐时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术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史称。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元明时期,少林寺已拥有僧众二千余人,成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
第九名: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40公里。始建于明嘉庆三十九年,占地600多亩,由山门、花寺、小金瓦殿、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行宫,僧舍等汉藏建筑风格相结合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几百年的历史积累,塔尔寺文物极为丰富。寺院的堆绣、壁画、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五、四月十四至十五、六月初七只初八、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三举行四次全寺性的祈愿****会活动,人称“四大观经”。
第十名:悬空寺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真绝,其建筑艺术真高。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历代都重修,但原来的结构都没有改变。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
第四篇:全球12大超级寺庙
全球12大超级寺庙
1、虎穴寺 不丹国内最神圣的地方之一,坐落在Paro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悬崖壁上。传说中的第二位佛,Guru Rinpoche骑虎飞过此地,曾在一处山洞中冥想,就是现在的虎穴寺。曾被叫做TaktshangGoemba,建于1692年,一场大火之后寺庙损坏严重,于1998年重建。据说,现在虎穴寺已经严禁普通游客进入,即使是教徒的进入也被严格限制。
2、白龙寺泰国Chiang Rai内的白龙寺,是世界上又一个独一无二的寺庙。全寺白色,雕有无数条龙,还有各种华丽造型,并且在这些图案中镀有银色的金属条带,从合适的角度看上去,就像是全院散发着令人惊异的魔法之光。
这座寺庙还没有完全建成,具建造者讲,在未来的90年这座寺庙的建造工程才有望竣工。
3、普兰巴南神庙位于印尼爪哇的中心地带,建于850CE,拥有8座主殿,周围有250个小型殿。几乎所有的寺庙墙壁上都带有精美的雕刻,讲述了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毗瑟挐,印度猴神以及其他诸神的传说。
尽管它不是印尼最大的寺庙,但是普兰巴南以其美丽和优雅闻名于世界。
4、雪达根大金寺没有人知道位于缅甸仰光的大金寺建于何年,传说中,它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而考古学间认为它建于公元6-10世纪。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
大家初听到“金寺”的第一反应是这座寺的颜色是金色,而到了雪达根大金寺,你就会发现,其实“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黄金覆盖的寺庙。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过7吨的金箔,塔顶镶有大大小小的钻石5000颗,宝石2000颗.5、天坛 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知恩院日本京都的一座神圣寺庙,始建于1234CE,由于地震、失火等原因,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世纪.知恩院内有日本最大的大门,还有日本最大的巨钟,重达74吨,需要17名僧人同时努力才能敲响它.院内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一座殿的大厅内,地板经过特殊设计,走上去会吱吱作响,以便在夜里提醒僧人有人入侵.波罗浮屠 19世纪,土耳其人在印尼的爪哇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处古老遗迹,这就是波罗浮屠.它使用超过5.5万立方米的石料,有2700块浮雕,504座佛像雕刻.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它建造的确切时间和建造原因,还有为什么建造者在数千年前遗弃了它.有学者认为波罗浮屠是一本巨大的佛学圣书,它的浮雕为我们揭示了各种佛学佛理.金殿印度西北部Punjab座落着一座另一座宏伟的锡克教寺庙,对锡克教徒来说,这座寺庙象征着无限的自由和精神上的独立.寺前是一座美丽的湖,传说曾不止一位佛来到这里沉思,包括锡克教的创立者Guru Nanak.这座寺庙的建造始于1500年左右,锡克教的第四位宗师扩建了这座湖,城市从此围绕着它不断扩建.寺庙的周身使用大理石雕刻,上部镀金,镶有无数颗珍贵宝石.毗瑟挐神庙位于印度Tiruchirapalli,是世界上最大的具原始功能的印度教寺庙.这座庙主要为印度主神之一毗瑟挐而建.寺庙的结构很奇特,由七层同心院墙围绕,最外面一层长达2.5英里,最中央的一层只有印度教徒才能进入.寺内拥有21座塔楼,最大的一座大约60m,有15层楼高.吴哥寺位于柬埔寨境内,建造于12世纪,最初属于印度教,随着14,15世纪佛教的引入,逐渐变成了一座佛教寺庙.16世纪以为葡萄牙传教士在看过它之后写道: 这座寺庙结构无法用纸笔记录,它的寺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所有的这些都集中了人类最伟大的天才和智慧.似乎这些话现在仍然适用.布达拉宫说它是寺庙有些勉强,但确实是几乎无人不晓的西藏宗教胜地,建在拉萨“红山”上,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瓦腊纳西不是寺庙,而是印度的一座印度教圣城,建于恒河河岸之上,被称作“寺庙城市”,几乎所有的街口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寺庙,每年来朝圣的教徒不计其数.
第五篇:盘点北京十大寺庙
盘点北京十大寺庙 TOP1 雍和宫
雍和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北二环东南隅,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初为清代雍正皇帝登基前的府邸,乾隆年间,改建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被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为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
雍和宫占地面积约664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将汉、满、蒙、藏等民族建筑融为一体地独特艺术风格,以其规模宏大的佛家丛林、帝王宗教活动场所及联系蒙、藏上层的特殊历史作用而闻名于世。历史上,此处曾为明朝内宫监房,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为皇四子胤禛的府邸。
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禛晋封为“和硕雍亲王”,贝勒府随之升为“雍亲王府”。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驾崩,胤禛登基继位。雍正三年(1725),胤禛降旨将“雍亲王府”升为行宫,赐名“雍和宫”。至乾隆九年(1744)仲春初九日,乾隆皇帝降谕将其父雍正皇帝的潜邸、自己的出生地——雍和宫辟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改庙以后的雍和宫则发展成为藏区域外佛学传播的重要中心之一,香火延续至今已有260余年。雍和宫南北约跨400
米,是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雍和门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殿等六进大殿和七进院落组成。东西两厢设有讲经殿、时轮殿、药师殿、密宗殿,雅玛达嘎楼,照佛楼,及被辟作文物展室的戒台楼、**楼。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寺内石狮、宝坊、殿宇、亭台、楼阁俱全。油漆彩画,金碧辉煌。不仅是中国寺院建筑形式的完整体现,还有汉藏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雍和宫的大经堂——法轮殿,其建筑的顶部既是仿西藏建筑的风格,五座琉璃镏金宝瓶状的天窗顶饰,加强了古刹的神韵更显庄严华美。雍和宫各殿堂供有众多的佛像、唐卡及 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紫檀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雕龙的大佛龛和十八米高的白檀木大佛成为雍和宫木雕工艺的三绝,以大、奇、精著称。藏品中,有许多是十六世纪以来西藏上层人士、高僧大德进献给皇室和本庙的珍贵礼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庙极为重视,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来雍和宫视察,并多次拨款进行修缮。除供信众瞻仰朝拜,更展示其馆藏佛教艺术珍品。这座向世界敞开的藏传佛教寺院,以其神秘、博大、灿烂的文化内涵令人瞩目。雍和宫自改建成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在继承佛教传统佛日的基础上并订立有自己的节庆日,沿袭至今。除了每月农历的初
一、初十、十五、三十上午例行法会外,每年还有重
大的法事活动。农历正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一的《大愿祈祷法会》,是雍和宫最隆重的节庆之一,法会要跳《金刚驱魔神舞》或称跳布扎,俗称“打鬼”,以驱逐邪祟,祈求吉祥。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五的《千供法会》是释迦牟尼佛祖诞生、成佛、涅磐三期同庆之日,称为佛吉祥日。阳历九月二十四至三十日的《大威德坛城法会》,僧众以修习佛法借金刚威猛之势驱除无明烦恼,祈祷国泰民安。农历十月二十五的《宗喀巴大师上师供法会》又名燃灯节。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在大师圆寂纪念日里,雍和宫僧人为大师上千盏供灯,寓意千灯普照,大放光明。
电
话:010—64044499 门
票:25元/人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 交通路线:
乘13、116、117、807、44路公交车至雍和宫站下车即到 乘地铁至雍和宫站下车即到。
TOP2 潭柘寺
小编作为一个佛教徒,原本对这所历史悠久的潭柘寺心怀憧憬,这座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的寺庙,是国家4A级旅游
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市中心30余公里。为寺庙观堂类人文旅游景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历史上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而听到《非诚勿扰2》将在这里取景后,又再一次生出了重新进一步了解潭柘寺的念头。
潭柘寺的历史:
潭柘寺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初名“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0.02平方公里,寺外占地0.11平方公里,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平方公里以上。
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期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的。潭柘寺现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
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
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众星捧月,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样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写联赞曰:“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必赏景观:
1、大雄宝殿:是寺内最雄伟壮丽的建筑,为古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福海珠轮”横匾为乾隆皇帝手书。鸱吻两侧的四条“镀金剑光吻带”是康熙皇帝的御赐之物,在全国仅潭柘寺独有。
2、流杯亭:流杯亭的地面用巨大的汉白玉铺成,上面刻有蜿蜒曲折的水槽,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南龙北虎”的图案。游人可享受到“曲水流觞”的乐趣。
3、神石鱼:是“潭柘四宝”之一,摸石鱼可祈求“消灾除病”。
4、帝王树:相传在清代,每有一位新皇帝继位登基,就长出一枝新干。乾隆皇帝御封此树为“帝王树”。
5、毗卢阁:是寺院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寺内最高大的建筑。其鸱吻背面“凤在上,龙在下”的“龙凤呈祥”的图案,很是罕见。
电
话:010-60861699、010-60862505
门
票:55元/人,持老年证和学生证优惠票为30元/人。地
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 交通路线:
苹果园地铁站乘931路公交车至潭柘寺站下车即到。
TOP3 戒台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位于北京门头沟西南的马鞍山腰,距北京市区25公里,在108国道旁。戒台寺为寺庙观堂类人文旅游景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0),是智周长老带领众僧建造的,原名慧聚寺,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辽代法均和尚建造戒台。明代重修,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蒯祥设计,是寺内标志性建筑。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并可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故有“神州第一坛”的美誉。历史上的戒台寺在中国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特别是从明代以后,开坛受戒必须要持有皇帝的敕谕。明英宗赐名“万寿禅寺”,民间通称“戒坛寺”,俗称“戒台寺”。电
话:010—69805941 门
票:35元/人
地
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马鞍山麓 交通路线:
苹果园地铁站,换乘931路公交车至戒台寺站下车即到。
TOP4 大觉寺
国家2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西南阳台山麓。距市中心23公里。沿八达岭高速路(第九出口)、圆明园西路、北清路、西北六环路等诸多线路均可直达。是京郊大西山风景区中著名的辽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
大觉寺寺始建与辽咸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为金代著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为“灵泉寺”。前后两个名字皆因寺内清泉而得名。明宣德三年(1428)皇帝敕资重修后亲赐“大觉禅寺”,沿用至今。
大觉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保持了辽代契丹族尊日东向、崇拜太阳的习俗。寺院占地面积为四万平方米。古建筑群落遵循中轴对称的形式分为三路,中路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佛殿堂,建筑雄伟古朴,自东向西依次由山门殿、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藏经楼、佛塔、龙王堂等组成。北路是僧居用房,包括方丈院、玉兰院和香积
厨。南路是清代皇帝的行宫,有雍正皇帝赐名的“四宜堂”(南玉兰院)和乾隆皇帝题名的“憩云轩”两座庭院建筑。院落自成一体,别具风格,雕梁画栋,古朴雅致。大觉寺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整,为典型的传统汉式寺院布局,建筑虽依山就势逐级升高,却不使总体显露,成功的利用了自然地形,给人以层出不穷,引人入胜之感。电
话:010-62456163
门
票:旅游淡季票价10元,旅游旺季20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乡
交通路线:乘346、633路公交车至温泉站下车打的即到
TOP5 云居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的白带山下,距北京市区约70公里。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寺在云表,仅通鸟道……,山腰常有白云萦绕……”后改称“云居寺”,寺院占地面积0.07平方公里,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形制宏伟。20世纪40年代毁于日军炮火中。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重现昔日庄严。
云居寺历史悠久,保留着数量众多的唐辽时期的石、砖
塔和距云居寺1公里石经山雷音洞中出土的佛祖肉身舍利,景区内除了八进主殿外还开设了“三经展陈”、文物收藏、佛教文化等十二大专题展览。其中,尤以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著称于世,其历史之久,工程之大,刊刻之宏伟,被誉为“佛教圣地,石经长城”。房山石经是由一代高僧静琬大师开创,他鉴于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又受北齐摩崖刻经影响,开创了碑版刻经事业,历时6个朝代,绵延1039年,十几代弟子师徒接踵、代代相传,完成了继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的又一项伟大而瑰丽的工程。其重要价值对研究佛教、金石书法、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寺院三面环山、一水分流,坐西向东,沿袭了晋朝崇奉太阳的习俗。主要游览项目有石经地宫、舌血真经馆、龙藏木经馆、铝经馆、佛舍利馆、唐辽古塔群。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每年云居寺都会举行盛大的“浴佛节”庙会,吸引大量游客和信众来此朝拜,这样的庙会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电
话:010-61389612 门
票:40元
地
址: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
交通路线:天桥(或六里桥)乘917路公交车十渡支线至云居寺路口下车即到;北京南站乘早6:38(北京西站---太原)
7095次火车至云居寺站下车即到。TOP6 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京西翠微山南麓、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村。该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落成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是由明英宗朱祁镇宠宦御用监太监李童集资、宫廷工部营缮所修建,明英宗钦赐额曰“法海禅寺”。法海寺现以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而闻名中外。经专家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士官所绘作品,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它是古都北京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和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法海寺四进院落,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俩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壁画沥粉贴金,曼陀罗藻井造型精美,古白皮松千年沧桑,还有青铜佛钟、四柏一孔桥等均各具特色。法海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电
话:010—88713976 门
票:20元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模式口法海寺 交通路线:
苹果园地铁换乘311路公交车至模式口东里
前门乘337路公交车至模式口西里 北京西站南广场乘941路至模式口西里 阜成门乘746路至模式口西里 TOP7 宣武法源寺
京城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原名悯忠寺。
明清重修,雍正帝赐名为法源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观音殿、藏经阁等。东路为斋堂、方丈院及僧舍,大部分现已划出寺外。
西路尚存少量僧房。保持了早期寺庙建筑的基本格局。1955年中国佛学院在此成立,1979年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成立,1980年恢复中国佛学院。是我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寺庙之一。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北朝南共四进院落。第一进有天王殿,内供奉布袋和尚和铜铸四大天王造像。第二进有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两菩萨,为明初造像。
抢厦梁上悬挂乾隆御笔“法海真源”匾。第三进有观音阁(又称悯忠台),陈列历代石刻,阁后为毗卢殿,供奉明代铜制五方佛像,其中层为四方佛,佛面各向四方,上层为毗卢佛。
再后是大悲坛,陈列唐和五代人的写经,宋、元、明、清版经文。四进为藏经馆,陈列东汉、东吴、北魏、北齐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为珍贵,而明代木雕佛涅槃像,长可十米,是北京最大卧佛。法源寺历经火灾、地震及战乱破坏,多次重修但寺址未变。
寺内花木繁多,初以海棠闻名,今以丁香著称,至今全寺丁香千百成林,花开时节,香飘数里,为京城绝景。电
话:010—63533966 门
票:10元
地
址: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7号 交通路线:
乘381、603支、613路南横街站下 乘626路牛街南口站下。
TOP8 后海广化寺
广化寺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十方丛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鸦儿胡同,坐北朝南建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13858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庙建筑布局严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与维那寮。这些殿堂组成了广化寺的正院。
东院由戒坛、斋堂、学戒堂、引礼寮等殿堂组成四合院。
西院的主体建筑有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寮等。三个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持色。整座寺庙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广化寺始建于元代,传说是一高僧托钵化缘、筹措布施所建,寺亦因此得名。后经明清三次修建,明天顺七年(1463年)重建过一次。明万历年间、清咸丰十二年(1852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1937年溥儒(名画家溥心畲)曾出资修整。
清宣统元年(1909年)曾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鲁迅先生曾在此任职。1921年8月对外开放。电
话:暂缺 门
票:暂缺
地
址:北京市鼓楼西大街鸦儿胡同31号 交通路线:暂缺 TOP9 历代帝王庙
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地处阜景文化街的西侧,与白塔寺、广济寺毗邻。有多条公交车可达。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
北京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距今已有470年的历史,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各民族杰出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在全国是唯一的。随着历史的延续,庙中入祀人物不断增多,至清乾隆时期,景德崇圣殿内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188人牌位,东西配殿供奉文臣武将79人牌位,清代乾隆时期在庙中又建关帝庙,单独供奉关羽。在一庙之中群体祭祀人物数量全国第一。其祭祀体系汇集中国历代领袖人物,展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的重大历史特点。民国后,历代帝王庙改作他用,曾先后为北平幼稚女子师范学校、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为北京第三女子中学,1972年统编为北京第159中学所占用。2000年各级政府拨款历时三年修缮,2004年4月正式对社会开放。
主殿景德崇圣殿内的陈设,按照乾隆时期原状复原。伏羲、炎帝、黄帝的三皇神位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五帝神位居大殿中心显要位置,历代帝王神位分列左右,再现了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供观众参观拜谒。东配殿、西配殿辟有“历代帝王庙历史沿革展览”、“历代帝王庙主要祭
祀人物展览”,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历代帝王庙及其祭祀制度的创建、发展和完善过程。
神库举办“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览”,以“百姓一家,根在华夏”为主体,展陈由三皇五帝衍生出来的100个主要姓氏的源流播迁、历代先贤和主要胜迹,通过姓氏文化的相关知识,加深观众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三皇五帝的理解。
关帝庙举办“关公文化专题展览”,介绍了历史上的关羽其人和当阳关陵、洛阳关林、解州关帝祖庙简况,以“身卧当阳、头枕洛阳、魂归故乡、位尊帝王”为主线诠释了关羽的悲壮人生。
电
话:010-66120186 门
票:20元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
交通路线:乘101、102、103、13、42、409、603、709、812、814、823、846、850路公交车至白塔寺站下车即到。
TOP10 白塔寺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塔体砖石结构,高50.9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座为三层须弥座式;塔身为覆钵式;塔
刹由硕大的下大上小13重相轮,托起一个直径为9.7米的巨大铜制华盖,其周边垂挂着36片带有佛字和佛像的华盖,下面各系一个风铎;刹顶为铜制鎏金小型佛塔。
白塔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竣工后,“帝制四方,各射一箭,以为界至”,以塔为中心修建了一座占地16万平方米的规模宏大的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寺院遭雷火焚烧,唯白塔尚存。明朝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重建寺院,占地仅1.3万平方米,改名为“妙应寺”,俗称“白塔寺”。
寺内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尼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1991年3月4日,我国国务院公布“妙应寺白塔”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电
话:010-66160211 66166099 门
票:暂缺
地
址:北京市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交通路线:乘823、695、604、42路在白塔寺站下车
转自http:///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