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电影史——背景及重大事件
格里菲斯——美国电影之父
背景:大型电影公司迅速扩张,制片厂买下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权,需要大量导演
法国印象派电影(1918——1923)
背景:“印象主义”首先由法国电影史学家亨利·朗格卢瓦首先在电影中使用了这个名词
定义:指以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马萨尔莱皮埃、阿贝尔冈斯和让爱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法国20实际20年代的一个电影学派。
制片厂制度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增长
电影工业新结构:少数公司联合控制竞争市场的寡头垄断局面。到了1928年,好莱坞已经形成了“八大影片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
八大公司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片模式,这模式既包括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也包括影片的制作方式,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与电影制作。30年代,以制片人专权为特征的成熟的纸片制度定型。
明星制
背景:电影公司出售影片时开始进行商标注册,当时歌舞杂耍图案都已经开始明星制。1908年左右,制片方开始与演员签订了更长的合约。1909年,观众开始表现出对演员的喜爱。出现:1910年,一些电影公司开始利用电影明星来做宣传,电影公司的经理卡尔莱姆尔捧出了第一个明星。1911年,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出版。一家公司开始销售电影明星剧照明信片。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背景: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法国电影遭受巨大打击。于此同时,声音进入电影,法国观众热烈欢饮有法语对白的影片出现。较弱的制片厂制度提供给电
自由,一批电影艺术家在自然主义的的美学原则影响下创作出了批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属于上乘佳作的电影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背景:1.二战中,西里西塔电影城被炸毁,老派电影失去了制作基地。
2.二战后意大利电影也遭受打击
3.二战结束前,意大利文学和电影中出现一段写实倾向。4.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 主题:对历史批判性的审视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党派斗争,通货膨胀下的社会问题《偷自行车的人》
纪录电影:《城市交响曲》
法国新浪潮电影:
背景:1.二战后制度长期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幻想破灭
2.法国社会开始了革新改良的理想主义气象 3.电影理论和艺术影院对先锋观念的倡导 4.1950年代末法国电影难以 迎合年轻观众的需求 1953年,国家支持
定义:指法国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尚卢高达、法兰苏瓦楚浮、克劳德夏布洛、贾克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代表作如亚兰雷内的《广岛之恋》(1959)和尚卢高达的《断了气》(1960)等。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兴起于德国),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诞生
1958~1964诞生于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人,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作者论: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胡作非为》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的影响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
1、巴赞(电影评论家)《电影手册》
第一,对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离奇,幻想)(与好莱坞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有本质的区别)2 “新浪潮”电影
主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3 “左岸派”电影
创作特征:作品大多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
新好莱坞 时间:1970年代至今
背景:1.二战期间好莱坞电影艺术上出现退化,僵化的状况,创作总体上陷入困顿
2.1967年至80年代,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民族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
3.60年代逐渐普及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对新好莱坞作者的滋养,80年代崛起了第二代导演群体,“电影小子”成长起来
4.电视对电影的冲击,开始对类型电影反思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3年 史诗性巨片
长达三个小时,1344个不同的镜头大量运用圈入圈出,淡入淡出,闪回的技巧,“最后一分钟营救”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
新好莱坞电影简介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观念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电影或迟或早地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而在这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使半个世纪以来旧的电影制片体制产生了动摇,使传统的美学观念又一次遭到了深刻的打击。它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证实了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美学
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革命的真正意义 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舞台职业演员;摄影讲究构 图与布光。电影带有强烈文学、戏剧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伦雷乃《广岛之恋》(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高尔比 《长别离》
代表人物:阿仑·雷乃,代表作是《广岛之恋》。 日本电影: 1896电影传入日本
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闪电强盗》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
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拍摄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旧剧”电影。
1914年,天然色活动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活)成立 1920年,日本又创建了大正活动照相放映公司(简称大活)和
松竹公司,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拍片制度。
村田实 执导摄制了《路上的灵魂》(1921),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小津安二郎 《虽然大学毕了业》(1929)、《虽然名落孙山》(1930)和《小姐》(1930)
电影公司:东宝、松竹和1942大映公司的鼎立局面。
而这来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日本电影、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特别是法国的「新浪潮」等一系列电影文化的冲击,开始从根本上动摇了好莱坞的制片体制,一场电影业的「独立革命」在酝酿之中—O。《四百下》
《邦尼和克莱德》标志着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1973年)等 《出租汽车司机》by马丁·斯柯塞斯 《谁在敲我的门》《基督的最后诱惑》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痴呆症》1962,1972《教父),1979《现代启示录》
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
哈尔·阿什1971 《哈罗德和莫德》;以及米洛斯·福尔曼 《飞越疯人院》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1975 《大白鲨》 《外星人》(1982年)、《株罗纪公园》(1993年)迈克·尼科尔斯《毕业生》1967 世界电影史里程碑:
1.1935年 世界首部彩色电影:马摩里安的《浮华世界》(名利场)
2.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放映了他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世界第一部“纪录片”--《工厂大门》。
3.1922年,美国人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完成并公映,是世界上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记录片。4.1932年,世界上的第一个影展--威尼斯影展诞生,主要的首奖是金狮奖。
5.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片《白雪公主》 6.世界上第一部剧情片——《月球旅行记》
7.布莱顿电影学派:1897年形成,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学术流派
8.第一位电影理论家、定居于巴黎的意大利诗人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1911),认为电影是‘动态造型艺术’ 9.1906 布雷克顿 《滑稽脸的幽默相》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
10.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 《爵士歌王》 by阿兰·克罗斯兰
11.乔治梅里埃——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代表作《月球旅行记》《橡皮头人》《多头人》《魔窟》
12.世界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爱丽丝·居伊《白菜仙子》,神怪片《浮士德和摩菲斯特》、喜剧片《吊钟》、情节片《被流浪汉拐走的男孩》,1907《米哈伊》
13.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法国)梅里爱,1897年 14.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脸的步骤》,由詹姆士·史都华·布莱顿制作完成(1906)15.第一本电影杂志《影剧》在美国问世(1912)16.1911年,世界上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问世。17.第一部美国喜剧长片《泰莉的伤心罗曼史》,使卓别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18.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华戏院「河滨戏院」建于百老汇(1914)19.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导演黑泽明。
20.第一家专映有声电影的「留声影院」在法国成立(1900)21.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公司是法国的高蒙电影公司,成立于1895年7月
22.《火车大劫案》1903,埃德温·鲍特导演美国电影史上首个里程碑,第一部不用纪录片讲故事的美国电影,第一个西部片。
23.1910年,环球电影公司经理卡尔·莱姆尔捧出了第一个明星弗洛伦斯·劳伦斯
24.派拉蒙电影公司——1914年美国第一家专门发行剧情长片的全国性电影发行公司
25.制片厂制度第一次形成——1912年美国电影专利公司败诉
26.声音来临后,成立的唯一一家新公司——雷电华电影公司
27.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党同伐异》(1916),他的摄影机从单纯记录工具变为一个能动的造型工具。
28.世界第一部恐怖片1919年《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29.卓别林首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1940)30.奥逊·威尔斯是制片厂制度下新崛起的重要导演 31.希区柯克第一部美国电影《蝴蝶梦》获得奥斯卡奖 32.希区柯克的《讹诈》(1929)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部
有声电影。
33.科达,英国3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制片人。
34.《亨利八世的私生活》,英国电影短暂的繁荣开端。35.恩斯特·刘别谦,一战后德国第一个重要导演、历史巨
片导演,作品《诅咒之眼》
36.日活、松竹是日本最大的两家采用垂直整合制片制度的公司。
37.电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弗兰肯斯坦》(1910)38.卡尔·梅育,剧作家,推动室内剧发展的重要人物。39.爱森斯坦第一部有声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1938)
40.路易·弗拉德是高蒙公司最有名的导演之一。41.表现主义电影进入电影界的标志: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于1920年2月在柏林首映。
42.“电影的影像,应成为平面艺术”由德国电影布景设计
师赫曼·沃提出姆。
43.库里肖夫:发现了“库里肖夫效应”(奠定了蒙太奇学
派的理论基础,创造世纪不存在的时空和情绪)
44.第一部由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执导的、以工厂为场景的电影《罢工》(1924),也是蒙太奇运动的第一部作品。
45.亚洲第一部在欧洲电影节获得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由日本最负盛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黑泽明导演.46.日本二战前最重要的电影公司:东宝,松竹,大映 47.“黑色电影"的开山之作:约翰休斯顿导演的《马耳他
之鹰》1941
48.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改变了好莱坞传统的拍片
模式。
49.马赛三部曲《尤里乌斯》《芬妮》《塞萨尔》 50.纪录电影四先驱:伊文斯,维尔托夫,福哈拉地,约
翰·格里尔逊
51.约翰格里尔逊的纪录片模式:画面+音乐+解说 52.罗西里尼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
车的人》《德意志的零年》
53.安东尼奥尼创造性的运用色彩作为影片的一个元素,:
《红色沙漠》是电影史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片。
第二篇:外国电影推荐
外国电影推荐
阿甘正传,人工智能,真爱至上,海上钢琴师,逍遥法外,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幸福终点站,七宗罪,致命ID,老男孩,嫌疑犯X的献身,美女的烦恼,奴隶情人,上帝也疯狂,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教父,兄弟连,天堂电影院,这个杀手不太冷,霸王别姬,美国往事,搏击俱乐部,地下,一一,越狱,摩登时代,情书,七武士,最后的怒汉,天使爱美丽,死亡诗社,虎口脱险,碧海蓝天,刺杀肯尼迪,天鹅绒金矿,燕尾蝶,不一样的天空,天空之城,飞越疯人院,雨中曲,日出之前,天堂的孩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24小时,闻香识女人,燃情岁月,德克萨斯的巴黎,独行侠决斗地狱口,放牛班的春天,迁徙的鸟,剪刀手爱德华,2001太空漫游,勇闯夺命岛,日落之前,东邪西毒,四百击,上帝之城,偷自行车的人,舞动人生,暹罗之恋,两小无猜,蓝色大门,拯救大兵瑞恩,假如爱有天意,钢琴家,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精神病患者,灵异第六感,大鱼,撞车,猜火车,当幸福来敲门,楚门的世界,重庆森林,蝴蝶效应,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沉默的羔羊,穆赫兰道,英国病人,发条橘子,黑暗中的舞者,理发师陶德,春光乍泄,角斗士,巴黎我爱你,成为简奥斯汀,机器人总动员,玛丽和马克思,两杆大烟枪,驯龙高手,荒野生存,飞屋环游记,低俗小说,入殓师,记忆碎片,秒速5厘米,海盗电台,恋恋笔记本,致命魔术,夜访吸血鬼,美国丽人,时时刻刻,我的父亲我的儿子,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艾玛,诺桑觉寺,霍华德庄园,九日皇后,呼啸山庄,小妇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足迹,科洛弗档案,熊的故事,IF ONLY(如果能再爱一次),空房间,车逝,火柴人,狙击电话亭,返老还童,居家男人,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芳芳,魔幻时刻,巴黎拜金女,少数派报告,未来水世界,触不到的恋人,云中漫步,宛如天堂,穿越时空爱上你,初恋五十次,西雅图不眠夜,她比烟花寂寞,电子情书,赎罪,绝代艳后,公爵夫人,另一个波琳家女孩,诺丁山,深闺疑云,汉密尔顿夫人, 家庭阴谋, 狂凶记,黄宝石,冲破铁幕 ,艳贼,群鸟,惊魂记,西北偏北,迷魂记 伸冤记,擒凶记, 捉贼记,怪尸案,电话谋杀案,后窗,列车上的陌生人,欲海惊魂,历劫佳人,夺魂索,凄艳断肠花,美人计,爱德华大夫,旅途愉快,救生艇,马达加斯加历险记,辣手摧花,海角擒凶,深闺疑云,谍网情鸳/史密斯夫妇,蝴蝶梦,海外特派员,牙买加旅店,贵妇失踪案,天真与无知/年轻姑娘,密使/间谍末日/间谍,怠工/破坏,三十九级台阶/国防大秘密,擒凶记/知情太多的人,十七号,面子游戏/骗局,奇怪的富翁,裘诺与孔雀,谋杀者,敲诈 ,孟克斯人/恐吓,香槟,农家妇,水性杨花,下山,追,房客,欢乐花园, 欲望号街车,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
第三篇:外国电影
1、The princess diaries《公主日记》
2、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从地球到月球》
3、Fast food nation《快餐帝国》
4、Goal!《一球成名》
5、The Da Vinci Code《达·芬奇密码》
6、Click《人生遥控器》
7、Sex and the City欲望城市
8、Casino Royale皇家赌场
9、Dreamgirls《追梦女郎》
10、The Departed《无间道风云》(11、Little Miss Sunshine《阳光小美女》(12、A Walk in the Clouds《云中漫步》(13、《哈利•波特与密室》(14、The Queen《女王》(15、《加勒比海盗》
16、The Patriot《爱国者》(17、The devil wears Prada 《时尚女魔头》(18、Sabrina 《情归巴黎》(19、Prison Break 1《越狱》
20、Garfield 2《加菲猫》
21、Desperate Housewives 1《绝望主妇》
22、Friends 1 《老友记》
23、The Lake House《触不到的恋人》(24、Love actually《真爱至上》
25、The Graduate 《毕业生》(26、Monalisa Smile 《蒙娜丽莎的微笑》
27、My best friends wedding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28、Legends of the fall 《燃情岁月》(29、Cinderella 2 《灰姑娘》230、Pride &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31、JB 单生日进
32、死亡诗社
33、西雅图夜未眠
34、双层公寓
35、肖申克的救赎
36、阿甘正传
37、怪物史莱克
38、
第四篇:外国舞蹈史
绪
论
第一节 舞蹈概说 一.舞蹈的定义
1.“人体动作的艺术”
2.抒情性特征
3.概括性特征
二.舞蹈的构成
1.舞蹈的三大要素---时间、空间、力度
现代舞首先完整地提出,将以往“定性的” “描述性语言” 提升到了随后的“定量的”“标准性”语言。2.舞者的三种调性---低调、中调、高调
低调舞者---现代舞;中调舞者---民间舞;高调舞者---芭蕾舞 3.舞蹈的三种调性---低、中、高
现代舞力---向下;民间舞---水平移动;芭蕾舞---向上 4.舞台的三种平面---门、桌、轮
5.舞台的三层空间---低空、中空、高空
三.舞蹈的特征
1、舞蹈是肉体的---最原始、最天然、最基本,也是最健康的刺激。
2、舞蹈是精神的---最物质、最形象、最鲜活,也是最空灵的属性。
在远古,舞蹈是与神对话的唯一途径;是宗教仪式上必须内容;被用作驱鬼除邪的有力手段;被用作净化心灵的有效方式。
3、舞蹈的最高境界---肉体与精神的完美合一。
四.舞蹈的功能
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因为舞蹈从人类诞生时的第一个动作---呼吸、第一个表情---啼哭起,就开始与之相伴;因为舞蹈是在人类传情达意时无师自通,最基本、最简单的手段。
1、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而动作是生命的第一信号。
2、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最早的语言是非文字的动作语言
五.舞蹈的起源
1、模仿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19世纪德国学者毕歇尔)
3、劳动说(19th德心理学家,威廉.冯特,19th末20th初俄理论家政治家,普列汉诺夫)
4、图腾说(20th 美籍德国艺术史学家,萨克斯)
5、巫术说、宗教说(19th英民族学家泰勒+格兰德,美人种学家摩尔根
6、性爱说(19th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及大量西方学者考察的结论)
7、合一说:内外合一并动的结果。
六.舞蹈的分类 三分法:
1.以娱乐为目的
1).娱己舞蹈:为自得其乐而跳的舞蹈 2).娱神舞蹈:为取悦神灵而跳的舞蹈
2..娱人舞蹈:为给他人带来愉悦或教益而跳的舞蹈。2.以生命为主题
生存舞蹈、宗教舞蹈、节庆舞蹈
第一章 自娱舞蹈 一.原始舞
文物之最: 世界最早的舞蹈形象出现在西亚地区,大约公元前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舞
多以群舞出现;并男女分别跳舞。
1、原始舞艺术特征:
1、生活即舞蹈:人类生活是原始舞乃至整个舞蹈赖以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外在环境。
2、目的性明确:目的性+模仿性
功能多样化:模仿,战争,抒情,嬉戏,狂欢之各种舞蹈。
3、大多为群舞,歌舞不分家。
4、初以自娱为主,后被用来娱神。
5、炫耀力量与耐力;节奏举足轻重;
6、男女界限严明,跳舞多为男子的特权。
二.民间舞
定义:民间舞又称民俗舞,土风舞,本是产生并流传于平民百姓中的群众性舞蹈,早期多以乡村经济
宗教,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为土壤,倡议自娱性和仪式性为特征,并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朝鲜族象帽舞 ;印度民间舞 ;阿尔及利亚婚礼舞蹈;犹太民间舞 ;夏威夷民间舞;希腊民间舞
第二章 芭蕾
来龙去脉
起源于15th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型并兴盛于16th----19th 法兰西,鼎盛于19th下的俄罗斯,丹麦20th 走向世界
芭蕾释义
Ballet---芭蕾,舞剧
舞剧---dance drama(戏剧化的舞蹈)
广义地说,ballet本来泛指各种舞蹈或舞剧,凡以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戏剧故事内容或者某种情绪心态的的舞蹈演出,都可以称之为ballet,即“舞剧”。
狭义地说,ballet是西方的一种特定物种,是classical ballet 的略称,专指十五世纪出现于意大利,经三百年的发展而形成的,有特定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舞蹈,即通常所说的“古典芭蕾”或“芭蕾舞(剧)”。
一.芭蕾的起源(早期芭蕾)
(一).古希腊的舞剧
希腊是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音乐戏剧建筑雕塑和舞蹈各种艺术形式都很发达。“没有希腊的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在的欧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没有古代希腊罗马的高度发达的文化特别是悲剧,喜剧,拟剧的演出,没有中世纪杂耍和意大利职业喜剧的艺人的技艺,很难设想会有后世芭蕾艺术的诞生。
(一)古希腊舞剧 按舞蹈特征分类:
宗教礼仪舞蹈:祭神:少女表演祭神舞;葬礼:狂舞。战争舞蹈:“皮洛斯” 家庭舞蹈:自娱性舞蹈,多半模仿劳动过程。酒神祭舞蹈:“科莫斯”宴会结束时表演。后演变成为庞大的歌队,称为希腊喜剧的雏形。
(二).古代罗马的拟剧 拟剧(拉丁文pantomim,“用模拟再现一切”),亦译为“哑剧”。古希腊艺术传入罗马后,当地居民改造后的艺术形式。在“拟剧”表演中,演员用手势和动作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性格。到公元一世纪,“拟剧”已经用来泛指一切戴面具表演故事的戏剧舞蹈形式。最为著名的拟剧大师:巴蒂路斯,比拉德斯,被公认为罗马拟剧的奠基人。
thth
(三)中世纪(5末-17中)职业喜剧 早期芭蕾形成的因素 封建教会(禁欲主义)vs.民间歌舞(产生职业艺人)
杂耍者:(拉丁文joculator,耍滑稽戏的人,小丑)。能歌善舞,拿着盘,碟,刀,枪,剑等道具跳舞。花样多,技巧较高。
1.在戏剧结构和演出形式上:借鉴了希腊的悲,喜剧;罗马的拟剧;中世纪的职业喜剧。2.罗马拟剧对芭蕾中的哑剧成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3.最初的芭蕾动作语汇,搬用的最初宫廷舞会上的舞步以及吸收整理了种种形式流传下来的欧洲民 间舞蹈。
第一部真正的芭蕾
意大利的“席间芭蕾”(1489):有男女贵族自己饰演;包括朗诵,歌唱,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 法国(1581):《王后的喜芭蕾》。全长5小时,兼有音乐,舞蹈,诗歌朗诵和杂耍表演。演于巴黎卢浮宫的小波旁宫正厅。
戏剧结构的雏形+人物形象,第一部“真正的芭蕾”。
三.路易十四与宫廷芭蕾
吕里:1631-1687,意大利人。从仆役到宫廷小提琴家与作曲家,为歌剧,芭蕾插舞和芭蕾舞剧写作音乐。1672年,被任命为皇家音乐院的首任院长。作品:歌剧芭蕾《爱的凯旋》1681,《和平田园牧歌》1685等。与莫里哀合作芭蕾喜剧《讨厌鬼》1661等。吕里注重音乐与舞蹈的联系。他的音乐节奏明快,宁静和活泼相互交替出现,在以后的整整一个世纪里常常被舞蹈家选用。
皮埃尔.博尚:1636-1705.法国人。巴黎宫廷乐团任乐师和舞蹈演员。1661年被路易十四国王任命为皇家舞蹈员的院长。他把哑剧与舞蹈技巧结合在一起。法国芭蕾从之前的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的舞蹈节目,几十年间发展成为具有简单的舞蹈情节,和较复杂的舞蹈技巧,博尚是功不可没的人
四.皇家舞蹈院与皇家音乐院
为促进芭蕾艺术的快速发展,成立学术研究所和剧场。皇家舞蹈院:1661-1680。由13名最有经验的舞蹈老师组成。研究舞蹈队形,花样和动作。按宫廷审美规范分类整理并定名,沿用至今。教师资质的严格审核。
意义:它对形成中的古典芭蕾起到了规范,奠基的历史性作用。但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工作。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芭蕾作为独立举重的发展。
剧团:皇家音乐院
1671年成立,名为“皇家音乐舞蹈院”; 1672年吕里将该院改名为“皇家音乐院”,任院长。1875年迁入新建剧场并改名为“巴黎歌剧院”(Grand Opera,).1713年在芭蕾歌剧院下面成立了第一所舞蹈学校。
芭蕾艺术的种类
马术芭蕾p50 席间芭蕾p51 幕间芭蕾p51 喜剧芭蕾p52 歌剧芭蕾:在题材上逐渐向复杂深沉的悲剧发展,最终取代了“喜剧芭蕾”p52-p53。
芭蕾歌剧:p54(早期,浪漫,古典,现代)
戏剧芭蕾:讲故事 p54。(早期,浪漫,古典,现代)。《罗密欧与朱丽叶》 心理芭蕾p56
交响芭蕾p57
二.前浪漫主义芭蕾
18世纪
(一).启蒙主义对其的影响
新兴资产阶级 vs.封建势力(第一,二等级)--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
启蒙主义者: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霍尔巴赫:“自由,平等,博爱”。
地点:英国--法国
启蒙主义对其的影响
十八世纪法国芭蕾的审美思想是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奉行“艺术要模仿自然”,“凡是有自然创造的东西没有不正确的”的原则,艺术既要根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艺术美是一种理想美,是艺术家根据自然素材精心加工出来的结果。
启蒙主义者猛烈抨击宫廷芭蕾的浮华纤巧,华而不实的风格,提倡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
(二).18世纪的法国芭蕾
拉芳丹:开女性芭蕾艺术表演之先河
玛丽.卡马戈:1733年,伏尔泰说:卡马戈是“敢于与男子比试高低的女演员”。
玛丽.萨莱:使芭蕾成为富于戏剧真实性和自然表现力的舞台表演艺术。
让一乔治.诺维尔:1760年发表《舞蹈与舞剧书信集》。其改革的意义在于他把18世纪受到革命洗礼的新近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原则灌输到了芭蕾舞剧中,要求剧院不能成为空洞的华丽的娱乐,而要成为严肃的有意义的演出,在舞台上体现启蒙主义时代的基本思想。“舞蹈界的莎士比亚”。
诺维尔的改革思想
1.情节芭蕾:“舞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机械的或者说技术性的舞蹈;第二类是哑剧的或是情节性的舞蹈。前者只向眼睛说话,用他们的动作对称,辉煌舞步⋯⋯来取悦于人。这一切只是舞蹈的物质方面。后者通称为‘情节’舞蹈,失误者的灵魂。它给予前者以生命和表现力,在于人眼目的同时感动心灵,用扣人心弦的激情充满心灵”。
2.主张大自然是唯一的审美对象,灵魂的源泉,是情节芭蕾的范本。
3.重视戏剧结构,同时强调舞剧的特殊性。
4.重视情感表达,反对偏重舞蹈技巧:“要精神与身体同时并重,否则,要是演员不能为自己的角色强烈感动,不能真实地掌握角色的性格,就无法自称获得成功和给人以喜悦”。
5.强调舞蹈艺术家地全面修养。
多贝瓦尔与《关不住的女儿》1789 多贝瓦尔创作特点:富有民主主义倾向,反映现实生活,着力塑造“第三等级”代表人物的鲜明性格,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主要采用哑剧,在他的作品中舞蹈不够丰富,但却能为情节服务,同时他也广泛吸收法国和各国民间舞蹈。其在理论上主张哑剧与舞蹈量大要素应在舞剧演出中达到优级的统一,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并没有能充分实现上述思想。
1789年首演于法国波尔多。
情节:丽莎是一位淳朴活泼的农村姑娘,她不顾母亲的反对,长工科林斯偷偷相爱。但贪财的母亲出于对金钱的崇拜,想把女儿许配给富有的邻居魔方住的傻儿子阿兰。在唱功的帮忙安排下,科林斯躲在麦秸捆中混入丽莎家中,与她幸福约会,沉醉于热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不料母亲突然从外面回来,柯林斯急忙躲入储藏室。母亲发现丽莎偷懒不肯干活,又不肯嫁给阿兰,一怒之下把她也关进了储藏室。在公证人陪同下磨坊主带领儿子来订婚,然而打开储藏室的小门时,走出来的是一对恋人——丽莎和科林斯。母亲无可奈何,只好答允了丽莎和科林斯的请求,为他们祝福。
分析:
此舞剧体现了诺维尔及其弟子们的审美思想和舞蹈改革的理论主张。
它采用写实的手法,较多的利用了生活中的服装和舞蹈动作。 它拥有非常简明清晰的戏剧结构,富有舞蹈特点。尽管没有台词,观众对情节也可以一目了然。
它对后世发生巨大影响:《吉赛尔》第一幕就是对它第一场的模仿。
第五章
古典芭蕾1887-1898 西欧芭蕾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衰败时期,保存和发展古典芭蕾(主要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优秀传统的重大责任落到了俄罗斯芭蕾肩上。佩蒂帕-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1818-1910
1、佩蒂帕创作编导了一大批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芭蕾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
2、《堂·吉诃德》(1869)、《舞姬》(1877)、《睡美人》(1890)、《天鹅湖》(与伊凡诺夫合作,1895)、《莱蒙达》(1898)、《魔镜》(1903)。
佩蒂帕的贡献
在这些舞剧中佩蒂帕做出的最大贡献:
1、他打破了浪漫芭蕾原有的两幕格局,奠定了大型古典芭蕾舞剧的固定样式:情节通过哑剧阐述。
2、大型抒情组舞:双人舞——双人、男变奏、女变奏、双人;三人舞;四人舞;宏大对称的群舞,起着概括主人公情感的作用;
3、另一方面,佩蒂帕更是一位开始成功运用交响化的芭蕾音乐来进行舞剧创作的编导家,这也为20世纪交响芭蕾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艺术史学家们赞誉佩蒂帕是“古典芭蕾之父”
佩蒂帕的舞蹈思想
思想:他认为舞蹈不是娱乐消遣的手段,也不是歌剧和话剧的附庸品…认为必须在内容充实的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舞蹈手段的形式构成和表情潜力。
作品欣赏与分析
1、欣赏作品《唐吉诃德》片段 p94
2、作为古典遗产,舞剧《唐吉诃德》的主要价值在于佩蒂帕成功地编排了些舞蹈,如几段西班牙色彩浓郁地双人舞(第四幕酒馆里基特莉与巴塞尔的双人舞至今仍是各种国际芭蕾大赛指定节目)和成功的体现交响编舞原则的《梦》-白纱裙的群舞等等。
3、舞蹈作品《舞姬》p95
4、在这部作品中,佩蒂帕充分显示了编排古典芭蕾双人舞,群舞的才能。他的舞蹈既保存了古典芭 蕾的高度技术,又有严整,合乎逻辑的发展。他对情节舞和哑剧场面都很重视,利用一切手段来为展开剧情服务。尤其第四幕的“幻影的舞蹈”,被公认为交响芭蕾的萌芽,也是古典芭蕾群舞的典范。
5、作品《睡美人》:19世纪芭蕾百科全书
此作品最终的成功还有一个致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柴科夫斯基的加盟,这是他第二次为舞剧创作音乐,也是第一次和彼季帕合作,从现在的角度看,我们很明白这样的梦幻组合将创作出一个怎样的舞台奇迹,然而当时的柴科夫斯基(1988)却对舞剧音乐创作缺乏热情和信心,而原因就是1877年初次排演失败的《天鹅湖》.然而,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在被点燃激情的时刻放弃创作,《睡美人》正是这样一个题材,在和符谢沃洛日斯基,彼季帕沟通了创作思路后, 柴科夫斯基被这里大有可为的音乐创作空间深深吸引.小红帽,穿靴子的猫,蓝鸟都可以成为舞剧中的元素,如此富有童话色彩的作品使柴科夫斯基又一次走上了舞剧音乐创作的道路.6、对于彼季帕来说,创作《睡美人》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他非常重视和柴科夫斯基的合作,正是 由于双方的相互尊重,才为这一次天才合作奠定了成功的基础.1889年5月,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睡美人》的乐谱。在乐谱的最后一页,柴可夫斯基写道:“1889年5月,晚上8点整,我完成了手稿。感谢上帝!(去年)10月我写了10天,(今年)1月我写了三个星期,现在,又是一周!大约用了40天……它(《睡美人》)充满了诗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已经被它俘获。”与《天鹅湖》不同,《睡美人》首演之后连续跟进了约50场,获得巨大成功。
列夫.伊凡诺夫
(1834-1901)
《胡桃夹子》最初的作曲计划是由佩蒂帕撰写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觉得无法接受,不少地方突破了佩蒂帕设下的条条框框。伊凡诺夫从音乐出发竭力在舞蹈编排中体现叫响原则。
舞剧的情节取自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老鼠国王》。一百年来,世界各国舞台上出现过大批大同小异的演出版本。
在《胡桃夹子》中,伊凡诺夫遵循的创作原则是与佩蒂帕的原则有所不同的。
第六章 现代芭蕾1909-1977 一.现代芭蕾的显著特点
1.与古典唯美主义的对立
2.创作思想自由开放,多元素吸收
3.创作手法多样化,提倡创新。4.内容与形式上,与现代舞一致。
5.作品规模和长度上,短小多变。
代表人物 早期阶段:
1.谢尔盖.佳吉列夫1872-1929 古典芭蕾的传播者与奠基人
2.米歇尔.福金 1880-1942 现代芭蕾之父 代表作品 现代芭蕾处女作《仙女们》1909;1914年英国《泰晤士报》上的《现代芭蕾宣言》P106 3.瓦斯拉夫.尼金斯基1890-1950 “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表演家”:除主演了《仙女们》等代表性现代芭蕾,更是编创了《牧神的午后》(1912)《春之祭》两部至今依然具有超长魅力的现代芭蕾。莱奥尼德.马辛 1895-1979 开交响芭蕾之先河
布朗尼斯拉瓦.尼金斯卡:1891-1972 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构筑20世纪的编导家之一”
• 乔治.巴兰钦 1904-1983 编导《阿波罗》1928,《浪子回头》1929这两部20世纪现代芭蕾的上乘代表作。
• 安娜.巴甫洛娃 1881-1931 “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女演员” “不朽的天鹅” • 塔玛拉.卡尔萨文娜 1885-1978:表演家,作家,教育家。
• 恩里科.切凯蒂 1850-1928 “芭蕾史上最伟大教育家之一”:表演家,教育家。• 玛丽.兰伯特:1888-1982 英籍波兰表演家,教育家。• 妮奈特.德瓦卢娃:1898-2001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奠基人。
• 亚历山大.高尔斯基:1871-1924 “苏联现实主义戏剧芭蕾的奠基人之一”,芭蕾改革家。• 费多尔.洛普霍夫 1886-1973: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
• 卡西扬.格列佐夫斯基 1892-1909:芭蕾表演家,编导家,奠基人。
阿格丽彼娜.瓦岗诺娃 1879-1951:俄国芭蕾表演家,教育家。
中期:
• *乔治.巴兰钦
林肯.科斯坦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欣赏《春之祭》片段
• 谢尔盖.李法
弗雷德里克.阿希顿
彼得.古雪夫
加林娜.乌兰诺娃
玛雅.普利谢茨卡娅 • 伊韦特.肖维蕾
安东尼.图德
罗斯基斯拉夫.扎哈罗夫
莱奥尼德.拉夫罗夫斯基
晚期:
• 莫里斯.贝雅
约翰.克兰科
肯尼斯.麦克米伦
杰罗姆.罗宾斯
尤里.格里戈洛维奇
• 鲁迪.范.丹茨格
鲁道夫.努里耶夫
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
卡拉.弗拉奇
第七章 当代芭蕾 1977-2007
两个阶段
1977-1999 基里安任荷兰舞蹈剧院艺术总监
1999至今
第一阶段代表人物 第一阶段:伊日.基里安“舞蹈,用身体去探索人类的灵魂”
《代表作品:《川流不息》、《D调交响曲》、《小交响曲》、《婚礼》、《跺地起舞》、《顽童惊梦》、《板凳游戏》、《不再儿戏》
编舞特点:
-作品节奏鲜明,乐感细腻,调度考究,结构清晰
-善于将畅若流水的古典芭蕾与奇思异想的现代舞融为一体
-不炫耀高难技术动作,而更为关注人类命运并抒发田园诗意
基里安之贡献:为世界级舞团荷兰舞蹈剧院创造了一种展新的结构 p146: 一团,剧院主体,整个舞团的最佳表演阵容。
二团,实习演出团,为附属舞校优秀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
三团,专为5位不惑之年的表演家创立的小型演出团。
欣赏基里安作品:黑白芭蕾
第一阶段:威廉.福赛斯
美国芭蕾编导大师威廉·弗赛斯是全球公认的最著名的当代芭蕾编舞大师之一,30余年来始终活跃在世界舞坛之巅。威廉·弗赛斯在二十岁刚出头时便到欧洲发展,曾任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驻团编导、法兰克福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并且于2004年以自己的名字独立建团。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多少悬在半空中》正是他的一部经典作品。威廉·福赛斯的舞蹈创作以标新立异的巨大原创力著称于世,赋予了芭蕾这一古老的艺术以全新的面貌,同时在古典芭蕾技术体系的基础之上加入了21世纪动感十足的流行文化的元素。
欣赏《多少悬在半空中》片段
第二阶段代表人物
纳乔.杜阿托 :西班牙当代芭蕾编导大师
编舞特点:将古典芭蕾的条件,能力,技术和流畅同现代舞的观念,时代,个性与原创等各种优势有机地融为一炉,不仅大大地增强了芭蕾舞者的躯干表现力,且把全球当代芭蕾的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戴维.宾特利
西尔维.吉扬
十.古典现代舞1926-1960 玛莎格莱姆
收缩-放松 美国现代舞最重要技术体系的动作原理和简称。
-对呼吸的能动把握
-对脊椎灵活性的训练
-腹肌痉挛般的“收缩-放松”
这三者协调作用产生的能动力,由此艺术地再现生命地原始过程。
多丽丝.韩芙丽
倒地-爬起:动作根本上的平衡;动作的戏剧性
倒地-激动人心的危险
爬起-宁静与平和的反应
动作要素:
节奏:地心引力的作用
力度:强度的变化
图形:补偿性动作
默斯.堪宁汉
机遇编舞法: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
-《易经》赋予的灵感:“非确定性”思想。-以“投掷硬币法”来结构动作和组合舞蹈影像
学习运用计算机编舞法的第一人
十一.后现代舞
1960初-1980末
另辟“纯舞蹈”蹊径,与“古典现代舞”背道而驰。动作来源于日常生活,兼收并蓄的自由风格。
革命性,创造性,实验性,可能性 特征:1消除艺术门类的鸿沟
2灵活性与自由性“一切动作皆是舞蹈”
3兼收并蓄塑造了不同的
风格特色和审美理想
4“过程即目的”
5反对崇拜权威,自由至高。
贾德逊舞蹈剧院:
对于“舞蹈是什么”进行了身体力行的创新性革命。
放松技术:崔莎.布朗。美国后现代舞大师。后现代舞自古典现代舞规范中解放出来后从精神到肉体的整个状态。
“即兴编舞法”: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观念和方法之一。似思考活动中的联想,是一种“最为自发,最为原始,最为自然,最有创意”的过程。
“接触即兴法”:“限定性即兴”中的一种,动作原理p210。
“环境编舞法”:后现代舞的基本创作环年和方法之一。在自然环境或生活空间中,创作和表
演舞蹈。
十二.后后现代舞 1980末-2007 舞者构成:文理生,具舞蹈选修课背景。东西方舞蹈文化集大成者。
舞蹈思想:融会贯通的思想理念;通俗而不庸俗,流行照样严肃。
表现手段:行为艺术。融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戏剧,声乐,马戏,各种音响设备等。
创作理念:走出排练厅,舞台,剧场,舞蹈范畴,用身体去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热点问题
十三.德国现代舞 1914-2007 一表现派舞蹈
亦称“新舞蹈”“德国舞蹈”“中欧舞蹈”,以反对古典芭蕾为宗旨,现称为“现代舞”。
“人体律动学”:鲁道夫.冯.拉班借助于几何原理,对动作形式以及舞者与空间的变化关系进行
了科学的分析,并将这些动作形式和变化关系放进“二十面体”这种几何形式中。
拉班舞谱:动作被记录在乐谱上,纵向出现在谱面上,识谱要自下而上地进行。是已出现的,最重要的与最完备地动作及舞蹈记谱体系。
代表人物
玛丽.魏格曼
-创作思想:身心一元论“没有狂喜,就没有舞蹈;没有形式,就没有舞蹈:。
-舞蹈构成:空间,时间,能量是舞蹈构成三大要素
-作品表现思想: 1表现人类物质世界和物质需要的 2表现人类的欢乐情绪的 3 表现人
类的精神世界的作品:《女巫舞》p243 二 舞蹈剧场(1932至今)
舞蹈剧场:两大流派: “表现论”和“模仿论”vs.纯舞蹈的“形式论”p247 形式:1“既不传情又不达意,为动作而动作”;2舞蹈语言的生活化非艺术化
内容:极端的政治化&极端的非政治化 什么是舞蹈剧场?
1.世界當代三大新舞蹈流派:-舞蹈剧场,美国后现代舞,日本舞拓
2.诞生:20世纪70年代,德国“乌普塔舞蹈剧场” 成立.3.特征:表现形式与内容更加自由:
-形式:歌剧,音乐,舞台布景,道具,表演者语言,肢体;
-内容:包罗万象。芭蕾?非芭蕾?现代舞?任何艺术,甚至生活……
关于皮娜(1940-2009)
祖籍:菲律宾 1973年任德国乌普塔舞蹈剧院院长兼首席编导家 代表作:《春之祭》《蓝胡子》《穆勒咖啡馆》,《交际场》(青少年,老年)《康乃馨》
皮娜的话:“我在乎的是人为什么动,而不是如何动…” “舞步总是来自其他什么地方,而从不来自两条腿”。“即使是一个轻触也是舞蹈,是人类最真实情感的呈现。”
身体剧场(1980至今)
身体剧场:极力强调身体张力及表现力的舞蹈形式。更强调以身体而非大脑为主要手段的创作。是肉体的,本能的冲动。
Dv8:1986年由L.纽森创办 p262 作品:《清一色男人的垂死梦》p265
当代舞(1920至今)
当代舞:早期是现代舞的姊妹,后又密切借鉴古典芭蕾的元素与现代舞的共同之处:p268
第五篇:外国美术史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晚期,即从公元前4万年至公元前一万年之间。这一时期又分为奥瑞纳,伯尔戈德,索鲁特,马格德林四个文化期。
著名的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是约15000年前的克罗马农人创造的,19世纪下半期被发现。
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窟是一处亏莫更大的洞窟遗址,被西方人誉为“史前的西斯廷大教堂”,是旧石器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小型雕像也应具有类似洞窟壁画的巫术意义。最典型的作品如发现于奥地利威伦道夫的数尊“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还有发现于法国劳赛尔洞的“劳赛尔的维纳斯”。距今1万年前后,世界各地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是人类文字出现之前的最后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欧洲出现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巨石文化。最著名的巨石文化遗迹是英国北部的环形巨石群——石圈。第二章
吉萨的三座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和他的儿子哈夫拉,门卡乌拉的陵墓。最著名的神庙建筑是新王朝时期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像。第四
爱琴文明是指希腊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屿上得文明。克里特艺术主要集中在米诺斯王宫。
米诺斯王宫基本完整,坐落于凯夫拉山麓,建筑风格受埃及影响,结构严谨,朴实无华。“狮子门”是迈锡尼最重要饿文化遗迹,是西方最早的纪念碑式的装饰雕刻。
古希腊美术按其历史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公元前1200年~前800年)古风时期(公元前800年~前600年)古典时期(公元前600年~前400年)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23年~前30年左右)。
柱头的式样是希腊建筑艺术最集中的体现,按其起源的制式的不同,分为多里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3种。
古风时期的陶瓶画形成了俩种不同的描绘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雅典卫城据于雅典市中心一座高150多米的四面陡峭的山丘上,由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伊列克提翁神庙,雅典娜胜利神庙和卫城山门四个建筑物组成,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建筑群,也是希腊艺术达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帕特农神庙是多里安柱式中最完美的建筑。伊列克提翁神庙的柱身为六根女人像列柱。
米隆的《掷铁饼者》创造了运动的典范,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
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是希腊雕刻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雕塑艺坛最杰出的代表是米隆,菲狄亚斯和波利克里托斯三大雕刻家。
菲狄亚斯是雅典卫城重建的艺术总监,毕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帕特农神庙的雕刻。
希腊化时期最驰名的是其雕刻艺术,这一时期的雕刻艺术有三个中心,即希腊本土,帕加马和罗德斯岛。
举世闻名的女神雕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即今天人们通常所称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于1820年发现于米洛斯岛而得名。
在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海边发现的一座大理石雕刻原作《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是希腊雕刻中表现胜利女神尼凯的一件珍贵的杰作。第五章
古代罗马早期文化,是以伊特拉里亚文化为主。
伊特拉里亚的雕像艺术中,卡彼托林《母狼》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属于公元前6世纪伊特拉亚人的艺术杰作。
古罗马建筑1.神庙2.记功柱和凯旋门3.剧场4.引水道
庞贝城到处都有色彩壁画可分为四种样式。镶拼式.建筑式.“埃及式”.及追求画面的繁复华丽和层层叠叠,似真似幻的装饰效果的第四种样式。庞贝壁画《酒神秘仪图》属于第二类风格的别墅壁画。
庞贝城出土的《伊苏斯之战》属于镶嵌画,描绘亚历山大东征时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决战的场面。第六章
拜占庭艺术繁荣时期是在查士丁尼大帝时代。现存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艺术的代表。
拉文纳曾是拜占庭帝国的又一个艺术中心,存有圣维塔列教堂,最能使这个教堂扬名的是它的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及随从》《西奥多拉皇后及随从》。
“加洛林文艺复兴”——公元8世纪,当年的蛮族已成为横行欧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历经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建立了加洛林王朝,成为西罗马覆灭后300余年西欧第一个皇帝。查理曼的理想是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在文化上学习罗马的传统。他聚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加洛林王朝重视古典文化,在宫廷罗致了人文主义学者著书立说,促进了书籍插图艺术的发展。
哥特式建筑现存200于座,最典型的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理姆教堂,阿米安教堂。其中巴黎圣母院以建筑艺术上得高超水平而饮誉欧洲。第七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肇始
一种新德风格开始酝酿形成,代表这种新风格的是披萨诺父子。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是佛罗伦萨的齐马布埃和西耶那的杜桥。对新风格起决定影响的是佛罗伦萨的乔托。是第一位运用新方法作画的艺术家,首次把人类形象当做表现基督教教义的感情媒介。代表作品《哀悼基督》最著名的还有《逃往埃及》《犹大之吻》,这是它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伟大贡献。
基布尔提用27年时间完成一个双扉铜门,运用透视手法再现人物的位置和环境,空间的深度,工艺制作十分精美,被后人称为天堂之门。
多纳太罗,他的《大卫》是第一件复兴古代裸体雕塑传统的作品。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设计和建造标志着建筑设计方面复兴的到来,它的设计者是15世纪佛罗伦萨最著名的建筑师布鲁内拉斯基。继他之后,另一位学者型建筑师阿尔伯蒂出现了于1452年写成的专著《论建筑》。马萨乔《纳税钱》,《逐乐园》。
著名艺术史学家瓦萨里认为马萨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一位摆脱艺术上呆板僵硬风格,赋予人物以生动形象和生活气息的画家。
乌切罗的代表作品《圣罗马诺之战》追求科学的准确性,严格描绘出了画面的透视距离,但人物形象却失去了应有的生气。
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是波提切利。““重点,需要自己总结着搞”” 曼坦尼亚是帕都亚画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死去的基督》。曼坦尼亚严谨的画风影响遍及意大利北部,德国画家丢勒也深受其影响。
14世纪末,尼德兰出现了一些忠于自然,致力于发展写实风格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首推斯吕特,代表作为《摩西井》。15世纪尼德兰文艺复兴的真正奠基人是一个被称为佛兰玛尔画师的人,真实姓名罗伯特·康宾。
扬·凡·埃克用掺有天然树脂的快干油作画,便于层层上色使画面透明富有光泽,因此他是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扬·凡·埃克还有一系列的传世佳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其顶峰之作,它既明白无误又如谜样难解。
维登是第一个把基督教教义化为强烈的宗教形象的艺术家,他使人们远离尘世而沉浸于基督教教义之中。
德尔克·波茨以奇特的构思俯视的角度画了《最后的晚餐》。第八章
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油画《岩间圣母》是他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达芬奇总结了15世纪艺术家的研究结果,在绘画的构图,明暗,色彩方面有所建树。他创立的明暗法让形象从深暗的北京中浮现出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空间感。他研究大气与色彩的关系而发明了薄雾法,让远景沐浴在淡蓝的空气中,使透视关系更正确,更完善。在《绘画论》中,达芬奇提出要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映世界,把普遍的自然变成第二自然,他在观察自然的前提下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达芬奇的一生是为科学,为艺术奋斗的一生,他多方面的才能不仅给我们留下珍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在科学史上也写下光辉篇章,他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
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做圆雕《圣母哀悼基督》。他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大卫》,他以一个爱国志士的热情把神话中的少年英雄塑造成刚毅不屈的战士。大卫怒视敌人,一手扣住甩石机的机弦,一手紧攥,肌肉紧张,沉静中充满动力。大卫的身上集中了所有男性美。不到30岁的米开朗基罗因这件作品被视为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以《创世纪》为主题描绘了九个故事。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头脑聪颖,性格温和,创造出典雅,优美,有高度技巧的艺术典型,被奉为古典艺术的楷模。代表作品《雅典学院》。在拉斐尔的圣母像中最著名的是作于1515年的《西斯廷圣母》。这幅圣母综合了所有的圣母的美好特征。徐徐打开的帷幕中圣母怀抱圣子从云端缓缓落地,圣母端庄矜持的脸上略带忧伤,圣子有超乎儿童的严肃和神圣。左前方的西克斯教皇在为圣母引路,右边美丽的圣女巴巴拉目光低垂。诗一般的艺术语言表现了优雅,和谐,轻快的旋律,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拉斐尔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标准。
乔凡尼·贝利尼是威尼斯画派的奠基人。是第一位用画布作油画的威尼斯画家。乔尔多纳开始了威尼斯画派向全盛时期的过渡。代表作《田园合奏》《入睡的维纳斯》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空前繁荣的时期,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美术界出现了博斯,老勃鲁盖尔这样个性鲜明的大画家,他俩和昆丁·马苏斯三人是尼德兰美术代表人物。
希罗尼穆斯·博斯是最具特色的画家。作品《干草车》《愚人船》。昆丁·马苏斯代表作《兑换银钱的人和他的妻子》 老彼得·勃鲁盖尔塑造了很多农民形象。《农民舞蹈》《农民婚礼》。德国美术代表人物,丢勒,小汉斯·荷尔拜因。
16世纪德国最伟大的画家是阿尔弗雷特·丢勒。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是油画家,版画家,水彩画家和建筑师。恩格斯说他是在思维能力,热情,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问渊博方面的巨人。水彩画《草丛》反映了他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1514年创作的三幅铜版画《骑士、死神和魔鬼》《圣哲罗姆在书斋中》《忧郁》是丢勒版画艺术的高峰。三幅画内容不同,但都贯穿着一个主题。科学、理性战胜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愚昧无知。
小汉斯·荷尔拜因是当时北欧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他大量的肖像画准确记录了16世纪各阶层人物的外貌和心里特征。《伊拉斯莫斯像》是他肖像画的精品,作者精心处理画面的明暗关系,着力描绘这位学者的面部,双手和文稿,一位安详睿智的学者风采跃然图中。1533年,他受法国驻英公使委托完成了《在伦敦的法国使节》这幅画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各种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细。他虽生在德国,但大量登峰造极的作品却产生在英国,称得上是英国绘画艺术的播种者。帕米贾尼诺《长颈圣母》 第九章
巴洛克时代的美术,““重点,需要自己总结着搞””
卡拉契兄弟于1590年在意大利波伦亚创立了欧洲第一所美术学院,史称波伦亚学院,所以他们的艺术又常常被人们称为学院派艺术。
卡拉瓦乔艺术与追求宏伟崇高的卡拉契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圣经题材的绘画作品带有强烈的世俗性和真实感。他运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线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这就是卡拉瓦乔特有的用光风格。这种手法后来被伦勃朗和维拉斯开慈所继承并加以发展。
影响: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包含有对社会的怀疑和反叛,这在欧洲绘画作品中是走了第一步。以后,这种批判因素的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路易·勒南等人的作品中日益变的更加明显和强烈。
佛兰德斯代表人物,鲁本斯、凡·代克。
彼得·保尔·鲁本斯是17世纪佛兰德斯最杰出的画家。代表作《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们》。凡·代克1617年成为安特卫普独立画家,之后又成为鲁本斯的学生和助手。《查理一世像》 贝尼尼的雕塑顶峰标志是他为圣德列萨礼拜堂作的祭坛雕塑。
西班牙人称17世纪为他们艺术的“黄金时代”画家有委拉斯凯兹、苏巴朗、里贝拉。在委拉斯凯兹之后,称得上17世纪西班牙大画家的是牟利罗,人称其为“塞维利亚的拉斐尔”代表作《吃甜瓜和吃葡萄的孩子》
荷兰美术代表
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雷斯达尔和霍贝玛。伦勃朗《夜巡》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又被称为是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
17世纪荷兰风景画彻底独立,成为受人们喜爱与欢迎的绘画体裁。杰出的风景画家有雷斯达尔和霍贝尔。
法国美术代表
普珊
普珊是17世纪法国杰出的画家。普珊最具有端庄,典雅,古典主义风范的作品是《花神的胜利》,《花神之国》最能代表他牧歌风格的作品是《阿卡迪亚的牧人》 第十章
罗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 华多、布歇、弗拉戈纳。华多,他的罗可可性质的绘画作品是《舟发西苔岛》。布歇《沐浴的狄安娜》
18世纪法国 夏尔丹
是描写市民阶层生活的杰出风俗画家和静物画家。作品水壶》 格瑞兹的绘画以重视道德教育著称于世
18世纪英国美术代表
威廉·荷加斯、乔舒亚·雷诺兹、托马斯·庚斯博罗。
乔舒亚。雷诺兹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他是英国皇家美院的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第十一章
新古典主义绘画
代表人物
大卫、安格尔。安格尔代表作品《泉》《大宫女》
《泉》是安格尔在76岁高龄时完成的一幅杰作。画中手举水罐的裸体少女,以古典的优雅姿态立于泉水边,双手托举的水罐中泉水流出,如银的泉水寓意着少女的纯洁心灵,少女匀称的身材,细腻光洁的肌肤,端庄秀丽的容貌都散发一股青春的魅力。这种单纯的色调,柔美的形体,寓变化于稳定之中,使画面显得典雅而完美。可以说这幅画是安格尔古典主义理想美得最高境界。《大宫女》女子斜卧的身躯和自然放松的手臂使画面构成一条对角线式构图,这也是古典式稳定画面的构图形式。女子扭转的身躯和脸蛋,以及下垂的窗帘和水平线上的床褥,使画面在稳定宁静中显出有节奏的变化。整幅画主调是蓝和黄的对比运用,使画面强烈明快而又柔和协调。这种圆润的形体,柔和的色调,细腻的笔触体现了安格尔完美闲熟的技巧和对人体语言表达的深厚功力。浪漫主义思潮
借里柯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先驱。代表作《梅独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美术最杰出的代表。戈雅的艺术
戈雅出生在西班牙
英国风景画最高成就的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透纳《蒸汽和速度》
法国风景画派
巴比松画派 现实主义绘画
米勒,出生于一个农家,祖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家庭妇女,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夫。家境清贫却又和睦,养成了米勒朴实而又敦厚的性格。1833年至1836年在古典主义画家穆歇尔与朗格瓦门下学画。1837年得到一笔奖学金前往巴黎学习,画一些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肖像及女性人体。1850年以后,受到朋友卢梭的影响,把注意力转移到农村题材和风景上。定居巴比松,并开始他真正的农民画家的生活。起初米勒的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美国人汉特的友谊为他带来了买主和渐盛的声誉。他晚期的乡村景色中的农民形象达到了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米勒的作品朴实,亲切,毫无娇揉造作的痕迹。他所描绘的农民具有平凡而又真诚的灵魂,画面没有华丽的色彩及戏剧性的情节,更没有媚态的形象,画中农民浑圆结实的身躯和粗拙的动作,显得庄重而又自然。这些虔诚,善良,道德高尚的人们,忠于上帝的旨意,安于命运的安排。这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画家以真诚的情感和质朴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为我们再现了19世纪法国农民的真实面貌。代表作品《拾穗者》、《晚钟》、《牧羊女》。库尔贝《画室》 巡回展览画派
创立之初有15位画家在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别洛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希什金,盖依,克洛特等人
代表画家 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谢洛夫。印象主义
19世纪60、70年代是法国历史的新旧交替时期,在美术上,印象主义引发了欧洲美术史上一场“阳光灿烂”的革命。印象主义成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一道既有过度意义又有分割作用的分水岭。它具有这样的双重性,既与传统相联系又追求标新立异。印象主义从形式到内容的革新,使人们走出传统艺术,距离现代艺术只有一步之遥。
中心人物
埃多瓦·马奈
代表人物 雷诺阿,德加,莫奈,毕沙罗,西斯莱。莫奈《日出·印象》 新印象主义 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
保罗·西涅克既是画家又是理论家代表《井边的妇女》 后印象主义
最重要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是保罗·塞尚,文森特·凡高,保罗·高更。还有吐鲁兹·劳特累克。凡高《星夜》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奥地利“分离派”克里姆特及其学生席勒 现代雕塑,罗丹。第十二章
野兽派即野兽主义 ——马蒂斯
立体主义——毕加索 —《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和平鸽》 表现主义——蒙克—《呐喊》 《呐喊》,这是他《生命》组画中的一幅,有油画和版画俩个版本。蒙克在1898年谈到这幅画描绘的是这样的时刻:“孤独,由于剧烈的痛苦而战栗,我开始意识到一个发自人类本能的无法遏制的呐喊。”蒙克以阴红和冷绿,以惊悸颤动的线条围绕着呐喊者。画中的一切都在不安与恐惧的情绪中变形。个人的肖像消失了,转化为精神的表现。未来主义——波菊尼
达达主义——杜桑—《泉》
达利——《内战的预感》 超现实主义——米罗
“巴黎画派”代表人物 莫迪利亚尼,于特里约,苏丁纳,夏加尔享,亨利·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