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酒桌座位次序(精选五篇)

酒桌座位次序(精选五篇)



第一篇:酒桌座位次序

酒桌上职位、辈份高的面门而坐,那里是上席。向领导敬酒自己要比领导多喝一点,最好喝尽,敬领导要从职位高低依次来敬,领导敬你酒,你要双手举杯,也要比领导喝多一点,倒水也最好从职位高低依次来倒,不要忘记在场的每个人 先说入座(都是以圆桌为例):

1、“主陪”位置:顾名思义,就是请客掏钱买单的人。主陪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置在一进门的正面,就是面朝房间的正门。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和庄主差不多,把握本次宴请的程序、时间,喝酒程度等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要位,说白了就是请客方陪酒的人,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这个位置主要作用就是依靠自己的行动带动客人喝酒,加深主客之间的感情。(任务艰巨)

3、“主宾”位置:主宾就是客人宴请的最重要的人物,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一个,紧靠主陪。由于许多人对山东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顾及,所以对山东规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时会选择让酒量大的人来做这个位置,这是不对的。请客的规矩更多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礼仪,实质还是一个尊重。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实际上真正的主宾不会少喝多少,名誉的主宾一般会被灌倒(因为你不是最尊贵的客人却坐在主宾位置,只是因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会得不偿失,切忌切忌!!主陪就是整个酒桌的目光关注点,也是所有待遇最优先的享受者。

4、“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要位。这些年来被封于幽默称号:“刺客(次客)”,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第一个,紧靠主陪。一般是宴请客人身份或者地位中仅次于主宾 的人。

5、“三陪”位置: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个称呼,实际上这个位置跟上面所说的“主陪”和“副陪”的称谓,在山东省内各个地方规矩并不太一样,一般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

6、“三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三要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四要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其他客人无明确座次安排,标准情况下一桌是10人。

第二篇:酒桌座位礼仪

一、宴会礼仪

(1)座位的礼仪

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兹就桌次的顺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分述如次,以供读者参考。

(2)桌次的顺序

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顺序的区分,但如果宴会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3)席次的安排宾客邀妥后,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两种方式不一,但基本原则相同。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下列原则:

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遵守外交惯例,依各国的惯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长之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即在众多宾客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先生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6、与宴宾客有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及社会贤达参加的场合,则依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社会贤达为序。

7、欧美人士视宴会为社交最佳场合,故席位采分座之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夫妇、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华人与外宾杂坐。

8、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烙遵。如某君已为部长,而某教授为其恩师,在非正式场合,不能将某教授排在该部长之下。

9、座位的末座,不能安排女宾。

10、在男女主人出面款宴而对座的席次,不论圆桌或长桌,凡是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人(余类推),座次的安排,必有两男两女并座的情形。此或然无法规避。故理想的席次安排,以六、十、十四、十八人(余类推)为宜。

11、如男女主人的宴会,邀请了他的顶头上司,经理邀请了其董事长,则男女主人必须谦让其应坐的尊位,改坐次位。

以上是席次安排的原则。由于席次安排尊卑,宾客一旦上桌坐定,看看左右或前后宾客,尊卑井然。

二、中国的餐桌坐次:

餐桌坐次的暗示:在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坐在那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中国的文化是不让客人感到紧张.

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二、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

西方的宴客形式,从正式到非正式,远远多于中国。大致说来,他们有以下八种宴请形式:有席位的宴请,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会,鸡尾酒会,聚餐会,野餐,茶会。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

西方的宴客形式,从正式到非正式,远远多于中国。大致说来,他们有以下八种宴请形式:有席位的宴请,自助餐,正式午餐,招待会,鸡尾酒会,聚餐会,野餐,茶会。

从传统习俗上说,中国人请客,不论按长、尊、主、次围桌而坐,满桌丰盛的酒菜,主人频频劝酒,客人谦让礼到。中国人觉得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另外宴客时崇尚热闹欢快的气氛,讲究面子排场。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中西在宴客的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人请客吃饭,重在饭菜本身。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丰富多彩。如果做得到,一定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否则,很难称的上是在请客。中国人宴客时重视饭菜本身起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在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食为首。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人,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识,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再不足道中。由于这一点,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在烹饪方面不但逊色于中国,也远不如法意等国。他们的传统饭菜比较单一乏味。但比较注重营养,力求口味的清淡和膳食的均衡。

中国和英语国家宴客习俗的差异还表现在宴请的礼仪上。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

中西宴客方面的另一大差异,就是餐桌气氛上的差异。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形体语言特别丰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人们尽情的享受这美味佳肴。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西方人以饮食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自然要遵守某些操作规范,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座次排序基本规则

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

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

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

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宴会座次

排序原则:以远为上,面门为上,以右为上,以中为上;观景为上,靠墙为上。

座次分布: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轿车座次礼仪

按照国际贯例,乘坐轿车的座次安排的常规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具体而言,轿车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是:后排右位—后排左位—前排右位——前排左位

另外有几种特殊情况,一是主人或熟识的朋友亲自驾驶汽车时,你坐到后面位置等于向主人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礼貌。这种情况下,副驾位置为上座位。二是接送高级官员、将领、明星知名公众的人物时主要考虑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司机后方位置为汽车的上座位,通常也被称作vip位置。

会议座次

首先是前高后低,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最后是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国际惯例)。

★主席台座次说明:中国惯例,以左为尊,既左为上,右为下。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边,3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居中座位的左边,2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行进位次

多人并排行进,中央高于两侧,对于纵向来讲,前方高于后;两人横向行进,内侧高于外侧。

实际上内侧就是指靠墙走,我国道路游戏规则行进规则是右行,所以在引领客人时,客人在右,陪同人员在左。换句话说,客人在里面你在外面,为什么要把客人让在靠墙的位置,受到骚扰和影响少。

与客人的距离,别拉太远,也别离太近,标准化位置是:左前方1米到1.5米处,换句话说,一步之遥。

与客人同座电梯,应该先进后出。

第三篇:酒桌礼仪

酒桌礼仪

一、酒的历史渊源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果酒”,即在原始森林中,猿猴将各种成熟的果子搬到树洞里,各种果子堆在一起,经雨水浸泡后,久而久之酿出了香甜的果酒。我们旅现在盛行的雄狮酒正是郊仿这种果子浸泡发酵的原理。酒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展史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在现代生活中,酒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中国的宴席历来是“无酒不成席”,喝酒的名目也特别丰富,有庆功酒、接风酒、欢送酒、毕业酒、婚庆酒、壮行酒……酒文化的盛行也推动全中各地酿造出不少独具风味的美酒,比如河南的杜唐,山西的汾酒,贵州矛台,江苏的蓝色精典,山东青岛脾酒,四川的泸州老窖,西北的青稞酒,东北的谷烧……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二、酒桌上的座次讲究

酒宴上座次是非常有讲究的,总的来说是按“以右为尊”、—1— “面朝大门为尊”、“以远为上”的原则来定的,通常由东道主负责安排。对圆桌而言,正对大门的为首席,上位左右手边的位臵,则以离首席的距离来看,越靠近首席位臵越尊,相同距离则右侧尊于左侧。对八仙桌而言,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首席。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三、敬酒礼仪

敬酒是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但敬酒一定要分清场合,要、分清主次,讲究礼仪、套路,注重酒品,否则容易得罪人,把好事办坏。

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2、职务比别人低或平级者,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

3、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的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4、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5、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带,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而且要装做是自己因为想喝酒而不是刻意要为领导代酒。另外可以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主动跟要敬领导酒的人喝。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如果自己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2— 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7、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敬酒时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8、碰杯,敬酒,要有说词,别喝闷酒。

9、桌面上不谈生意、不讲工作,酒喝好了,合同、工作也就差不多了,人家心里一目了然,不然人家就不会敞开跟你喝了。

10、敬酒说词时不要唾沫横飞,尤其不要对着领导的杯子没完没了的说话。要注意给主宾安排说话的机会,可以是开场指示,也可以是中间做承上启下讲话,也可以是最后总结。

四、劝酒与挡酒

(一)劝酒

喝酒是需要气氛需要心情的,东道主在安排宴请时事先要摸清宴请对象的情况,比如有的宾客喜欢喝白酒,有的喜欢喝红酒,有的喜欢桌上有异性陪酒,宴请的宾客叫什么名字,来自什么单位,东道主事先都应加以研究,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再者为调动酒桌气氛做好铺垫。做为东道主,自己切莫提出今天喝多少就结束,一定要本着把客人喝好喝到位的原则,把客人陪到底,直到客人说喝高兴了方能结束。在劝酒时,巧妙地运用好劝酒词,有助于调动宴席气氛并且给双方一定的缓冲时间。以下列出一些日常所用的劝酒词以供参考。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美容霜,越喝脸越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够喝个够,感情浅添一添。屁股一抬,重新再来;屁股不动,对领导不尊重。能喝一斤喝八两,这个干部劝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个同志党放心。五杯六杯算个啥,就当领导刷刷牙。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干。感情铁不铁? 铁!

—3— 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杯不喝行不行。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二)挡酒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这是喝酒人的真实写照。喝酒应酬,在所难免,过饮而醉,不但是男人,女士也时有遇之。有句民谣:“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前者为国事,暂且不提,而由喝酒造成的身体危害,我想每一个人都是心知肚明。

当你作为宾客,主人又非常好客而不得不喝时,也是有方法讲究的,做好充分准备可使你功力大增。首先做好物准备。在赴宴前先把肚子填得七分饱,吃些大米饭或面食之类垫肚子的,然后再加一杯牛奶。如果赴宴前没条件先垫肚子的,上座后赶紧先吃一些肥肉类、淀粉类食品垫底。另外可向服务员要瓶牛奶,当喝到六分醉时,把牛奶喝下。其次,做好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在酒桌上开始一定要保持低调,严防死守,切不可主动击,盲目充大。有人给喝酒过程划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像处女——严防死守,怎么都不喝;第二阶段像少妇——半推半就;第三阶段老妇女——来者不拒;第四阶段像寡妇——你不找我我找你。要想在酒场上立于不倒又不丢面子,最好就是先保守在第一到第二阶段之间,而后再逐步深入。再次,发挥好口才,巧妙地运用些挡酒词,既可拖延时间争取缓冲,也可减少饮酒。以下列出一些日常所用的挡酒词以供参考。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酒倒一半,福气不断。酒倒七分

—4— 满,留有三分情。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形势不好耍点赖,出去几趟再回。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醉。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君子动口不动手。

五、酒场五忌

1、忌多“言”。酒后话多是饮酒者的一个普遍现象,这里所说的多“言”的“言”是有特指的。酒场讲酒话,讲生活、讲感情自然可以海阔天空,讲今天的菜味道如何,酒香不香,甚至哪个妹子靓不靓都无伤大雅。但不少人却是“借酒壮胆”、“酒后吐针言”,喜欢在酒后对某个人,对某件事进行品头论足,尤其当生活上受了点委屈,酒后便跟怨妇一样牢骚不断,显得“爱憎分明”,往往因为自己的一时失言而后悔终生,因此请牢记“喝酒不谈工作,工作不讲感情”。

我妻子她们银行有临时工、劳务用工和正式员工三种,她们必须由临时工、劳务用工一步步转为正式员工,只有正式员工才享受各种福利待遇。在一次年终聚会上,酒过三巡之后,有个劳务用工罗某,便开始和同事谈论哪个领导好,哪个领导不好,有人劝她莫在酒后论人长短她却大不以为然。可没过多久她酒桌上的那些话不知怎的全都飘到了领导们的耳朵里,结果和她同一批次的劳务用工全都转了正就她一直被挂在劳务用工的位臵上,后来因为业绩不佳、服务态度不好等原因被迫辞职,与期望的“铁饭碗”失之交臂。

某连有个战士,平时工作干得不错,年底因为评功没评上便对这事耿耿于怀。某天熄灯后跟几个战友喝酒,喝着喝着又谈到

—5— 这事,便把没评上功的原因统统归咎到连队上,甚至抱怨是指导员偏心不负责任等等。恰巧那天晚上指导员查房,在门外听到了这些话,原本还打算给他报个训练标兵的,听了他那些话以后不仅没给他任何荣誉,还在侧面多次批评该同志不能正确对待荣誉。

2、忌轻许承诺。有些人喜欢酒后说大话,拍胸脯,没把握的事说能搞定,做不到的事说没问题,结果事后人家来找你落实的时候自己却办不到,不仅失了信誉还丢了朋友。

舰艇某部战士禹某,有一回和几个同年兵一起喝酒。席间听张某说因为家里有事急需一笔钱用,自己手头紧又不知向谁借。禹某听后当即表示好兄弟有困难自己必当相助,并承诺借张某2000元钱。次日当张某问禹某昨天酒桌上承诺借自己的钱时,禹某认为昨天只是说说而已,其实根本没钱借人,面对张某,他只好找了一堆理由以推托。因为这事,张某认为禹某只是酒肉朋友,不够哥们义气,从此和禹某断绝交往。

3、忌酒后巨烈运动。饮酒之后人的肝脏和贤脏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如果喝完酒后仍进行巨烈运动,那会使身体处于超负荷工作,对身体伤害将成倍增加。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志却很不注意这一点,认为年轻无所谓,吃得消,透支点没什么了不起。第二天早上要跑五公里,前一天晚上还喝得不醒人事,结果跑起步来满嘴酒气,步没跑好身体到跑瘫了。有的同志酒后喜欢去找个小姐再嗨一嗨,所谓“性事伤身”,酒后性事那可绝不仅仅是伤身,搞不好给搞痿了。还有的同志酒后喜欢大吵大闹,二两酒下肚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这个时候正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好时候,有酒后跟领导吵架的,有酒后干群架的,有酒后拿刀砍人的,—6— 但最终结果无一不是后悔不已的。这些都属于冲动,属于酒后乱性,或者说酒品低下的表现。评论一个人的酒品不是看他没喝醉的表现,而是看他喝多以后的表现。而且酒后酿下的错,达到刑罚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制度和法律对精神或心理疾病者可不追究其责任,但对酒后闹事绝对严惩以待。

4、忌酒后驾车。无数血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酒后驾车害人害已,在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因为酒后驾车的超过四分之一。如果遇上你的宾客是驾车赴宴的,喝酒之后一定要妥善处理,比如将他的车钥匙藏起来,或者派专人送回,或者直接将他放倒然后开好房间让他睡觉,切不可听信他“没事”、“能行”之类醉话,否则酿成惨痛后果,目前而言,东道主虽然不负法律责任但定会良心不安,更对不起他的家人。

5、忌盲目醒酒。不少人认为喝杯浓茶可以醒酒,其实恰恰相反,酒后大量饮浓茶不仅不能解酒而且有弊病。因为,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后,90%在肝脏进行降解,其过程需要2~4小时。而酒后大量喝浓茶,茶叶中的茶碱,可较快地作用于肾脏而产生利尿作用。这样酒精转化为乙醛后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而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醛的刺激,影响肾功能。此外,饮茶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这对患高血压病、心脏病的人尤为不利。还有人会喝陈醋,陈醋因为本身的酸性非常强,腐蚀性大,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还有人喜欢喝汽水,汽水因为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血压过快上升。

如何才能更安全保险地醒酒呢,在此简单介绍几种方法。一是蜂蜜解酒法。酒前酒后用温开水冲一杯蜂蜜,可以保护胃。酒后冲一杯蜂蜜,保证次日头不痛。

—7— 二是水果解酒法。苹果,去皮吃下。柿子,洗净后去皮,饮酒前吃下。直接吃梨或饮梨汁。吃鲜橙或鲜柑、柑桔。草莓100克,洗净,一次吃完。取鲜菠萝果肉煎汁,一次饮下。

三是按摩解酒法。轻揉肺俞穴。肺俞穴位在人体背部从上往下数第三根胸椎旁开一扁指处,轻揉此穴半分钟左右,或者15~20下,可以清肺。推捏肝俞穴。肝俞穴位在第九胸椎旁二扁指处,用双拇指推捏此穴七八下即可。揉摩脾俞穴、胃俞穴。两穴位分别在第十一、十二胸椎处,用手掌根部轻快地揉摩脾俞穴、胃俞穴一带约1分钟,以补为主,使人体组织中的酒精成分疏散。点捏鱼际穴、内关穴。一手的拇指点捏右侧的鱼际穴,另一手的拇指点捏左侧内关穴,轻揉操作半分钟左右。鱼际穴在手掌的大拇指根部,由于肌肉明显突起,形状如鱼,故中医学把这个部位称为鱼际。内关穴在手臂内侧,腕横纹正中上两寸。点捏时以有胀痛为度,可治头昏痛,令人镇静。按摩内关穴还可治疗心脏病,如果饮酒过多觉得心脏不太舒适,可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就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点穴催吐。让醉酒的人俯身,头低位、前伸,操作者用一手的中指按压在醉酒的人喉结上方的廉泉穴(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或刺激喉头粘膜可催吐。吐出胃中酒类饮料及食物后,可喝些糖水等,安静休息为宜。喝酒易脸红的人,由于胃部吸收酒精较慢,用这种方法可迅速解酒。

最后与大家一起分享一组酒宴顺口溜,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酒宴上能喝出风格喝出水平喝出品味。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8—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9—

第四篇:商务礼仪酒桌

“酒,使每天的生活更加舒适,不那么仓促,不那么紧张,使心胸更加宽广”,但是在“无酒不成席”的中国,偶尔的商务宴请,总免不了与酒打交道。下面为大家分享了酒桌的商务礼仪,一起来看看吧!

酒桌商务礼仪

一、怎么斟酒

敬酒之前需要斟酒。按照规范来说,除主人和服务人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如果主人亲自斟酒,应该用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斟,宾客要端起酒杯致谢,必要的时候应该起身站立。

如果是作为大型的商务用餐来说,都应该是服务人员来斟酒。斟酒一般要从位高者开始,然后顺时针斟。如果不需要酒了,可以把手挡在酒杯上,说声“不用了,谢谢”就可以了。这时候,斟酒者就没有必要非得一再要求斟酒。

中餐里,别人斟酒的时候,也可以回敬以“叩指礼”。特别是自己的身份比主人高的时候。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对斟酒的感谢。

酒倒多少才合适呢?白酒和啤酒可以斟满,而其他洋酒就不用斟满。

二、什么时候敬酒?

敬酒应该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以不影响来宾用餐为首要考虑。

敬酒分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正式的敬酒,一般是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就可以敬,一般都是主人来敬,同时还要说规范的祝酒词。而普通敬酒,只要是在正式敬酒之后就可以开始了。但要注意是在对方方便的时候,比如他当时没有和其他人敬酒,嘴里不在咀嚼,认为对方可能愿意接受你的敬酒。而且,如果向同一个人敬酒,应该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过之后再敬。

三、敬酒的顺序

敬酒按什么顺序呢?一般情况下应按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即使你分不清或职位、身份高低不明确,也要按统一的顺序敬酒,比如先从自己身边按顺时针方向开始敬酒,或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进行敬酒等。

四、敬酒的举止要求

敬酒分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正式敬酒是指宴会一开始的时候,主人先向大家集体敬酒,并同时说标准的祝酒词。这种祝酒词内容可以稍长一点,但也就是在五分钟之内讲完。

无论是主人还是来宾,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向集体敬酒,就要求首先站起身来,面含微笑,手拿酒杯,面朝大家。

当主人向集体敬酒、说祝酒词的时候,所有人应该一律停止用餐或喝酒。主人提议干杯的时候,所有人都要端起酒杯站起来,互相碰一碰。按国际通行的做法,敬酒不一定要喝干。但即使平时滴酒不沾的人,也要拿起酒杯抿上一口装装样子,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除了主人向集体敬酒,来宾也可以向集体敬酒。来宾的祝酒词可以说得更简短,甚至一两句话都可以。比如:“各位,为了以后我们的合作愉快,干杯!”

平时涉及礼仪规范内容更多的还是普通敬酒。普通敬酒就是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后,各个来宾和主人之间或者来宾之间可以互相敬酒,同时说一两句简单的祝酒词或劝酒词。

别人向你敬酒的时候,要手举酒杯到双眼高度,在对方说了祝酒词或“干杯”之后,再喝。喝完后,还要手拿酒杯和对方对视一下,这一过程才结束。

对我国来说,敬酒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敬酒无论是敬的一方还是接受的一方,都要注意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我们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敬酒的时候往往讲究“端起即干”。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才能表达诚意、敬意。所以,在具体的应对上就应注意,自己酒量欠佳应该事先诚恳说明,不要看似豪爽地端着酒去敬对方,而对方一口干了,你却只是“意思意思”,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另外,对于敬酒的来说,如果对方确实酒量不济,没有必要去强求。喝酒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喝好”而不是“喝倒”。

在中餐里,还有一个讲究。即主人亲自向你敬酒干杯后,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回敬的时候,要右手拿着杯子,左手托底,和对方同时喝。干杯的时候,可以象征性和对方轻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过猛,非听到响声不可。出于敬重,可以使自己的酒杯较低于对方酒杯。如果和对方相距较远,可以以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碰杯。

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用来敬酒、干杯的酒,一般都用香槟。而且,只是敬酒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还不可以越过自己身边的人和相距较远者祝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

春节将近,酒桌上的规矩有哪些?

一、第一杯酒该由谁来敬

1.切不可喧宾夺主:酒局上,谁来敬这第一杯酒是非常讲究的,不是谁一时兴起那么简单。如果不懂其中的奥妙,喧宾夺主的做法一定会招来主人的厌恶。因为在酒局里,第一杯酒一般是由主人来敬。

2.一饮而尽开局酒:第一杯酒有开启宴会的意思,一般是主人举杯说明酒局意图、表明身份,表示欢迎和感谢,然后邀请大家一饮而尽。主人的这杯酒是敬给所有嘉宾的,这时候一定要端起酒杯,如果可以请尽量一饮而尽,即使酒量不济也要表示一下,这是非常重要的。

3.确定好主人的身份:主人到底是指什么人呢?如果是家宴,举起第一杯酒的应该是家里的男主人;在一般的商务宴会上,敬第一杯酒的一般是出席该宴会的主办单位的最高领导。

二、敬第一杯酒时该说什么

酒局的第一杯酒有点明主题、活跃气氛、奠定基调之功效。所以,酒局上的第一杯酒可不能不声不响、毫无说法地喝下去。那样的话就达不到应有的功效了。

1.在比较正式的宴会场合,比如说商务宴请、婚宴上,都会有敬酒词,主人要非常认真仔细地对待敬酒词,要把上边这些要素都包括进去,把重要的嘉宾都点到。

2.在普通的宴会场合,无须拿着书面的敬酒词,但也要用简单凝练、幽默风趣的语言把祝酒词说好。这样,你的第一杯酒才能发挥应有的的作用。

三、第一杯酒该敬给谁

1.如果你不是主人或者主宾,你的第一杯酒该怎么敬呢?是不是也可以站起来,说一段敬酒词,然后跟大家一饮而尽呢?

2.一般的宴会场合,主人或者领导可以用一杯酒敬大家,如果你不是主人或者领导,最好不要冒酒桌之大不韪。那是属于特殊人的特殊权利。你只能一个一个地敬酒,那么你的第一杯酒该敬给谁呢?

3.敬酒是要有顺序的,一般情况下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在一般宴会上,作为客人的你第一杯酒要敬给主人,要对主人的宴请表示感谢。

四、不俗表现为第一杯酒增光

敬第一杯酒时一定要拿出你的最好状态来,让酒桌上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你产生好感。怎样才能让你有这样不俗的表现呢?

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要把握酒局的主题。而且要掌握敬酒的时机,多留心大家的表情,让自己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举起酒杯,这样会更让大家觉得你的这杯酒敬得舒心。

你还要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你敬酒的理由,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

第五篇:酒桌商务礼仪

接待客人属于外交范畴,酒桌上的座次讲究可能多一些,看看下面的酒桌商务礼仪吧!

酒桌商务礼仪

一般来讲接待客人分主客两方。

总如果是一间房间的雅座,正冲着门口的座位是主陪,就是主家,也就是请客的主人。

客人全部落座,主陪的右手边是主宾,就是今晚宴请的主角,左手边是副宾。

如果主人对宴请的一行人不是很熟悉,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和主陪熟悉的人,他会请这个人安排主宾、副宾的位置。

一般主宾落座,会安排其他随他来的客人的位置。

副陪坐在主陪的对面,坐在副陪右面的叫三宾,左面的叫四宾。

酒桌座次礼仪符合桌具形状

1、圆桌酒席座次安排

圆桌是目前酒店普遍使用的餐台式样,其座次一般是依餐厅或室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向门、朝阳,或依厅室设计装饰风格所体现出的重心与突出位置设首位;按普通的宴席来讲,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上方中间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

2、长条桌型座次安排

长条桌型一般人数较少的话,主人和女主人可以坐在桌子的中间,如果人数较多,要坐在桌子的两头。

酒桌座次礼仪符合餐饮类别

1、中餐座次礼仪

中餐用餐一般为圆桌和传统的八仙桌,圆桌用餐礼仪在上边我们已经提过了,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就是我国传统的八仙桌的座次礼仪,中式传统的八仙桌,上首主陪坐左边,主宾坐右边,副陪与其他陪同坐在下首,两侧则是其他宾客依照左右顺序就坐。

2、西餐座次礼仪

座位有尊卑,一般而言,背对门的位置是最低的,由主人自己坐,而面对门的位子则是上位,由最重要的客人坐。

长型桌排列时,男女主人分坐两头,门边男主人,另一端女主人,男主人边右手边是女主宾,女主人右手边是男主宾,其余依序排列。

西餐排座位,通常男女间隔而坐,用意是男士可以随时为身边的女士进行服务。

一、怎么斟酒

敬酒之前需要斟酒。

按照规范来说,除主人和服务人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

如果主人亲自斟酒,应该用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斟,宾客要端起酒杯致谢,必要的时候应该起身站立。

如果是作为大型的商务用餐来说,都应该是服务人员来斟酒。

斟酒一般要从位高者开始,然后顺时针斟。

如果不需要酒了,可以把手挡在酒杯上,说声“不用了,谢谢”就可以了。

这时候,斟酒者就没有必要非得一再要求斟酒。

中餐里,别人斟酒的时候,也可以回敬以“叩指礼”。

特别是自己的身份比主人高的时候。

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对斟酒的感谢。

酒倒多少才合适呢?白酒和啤酒可以斟满,而其他洋酒就不用斟满。

二、什么时候敬酒?

敬酒应该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以不影响来宾用餐为首要考虑。

敬酒分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

正式的敬酒,一般是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就可以敬,一般都是主人来敬,同时还要说规范的祝酒词。

而普通敬酒,只要是在正式敬酒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但要注意是在对方方便的时候,比如他当时没有和其他人敬酒,嘴里不在咀嚼,认为对方可能愿意接受你的敬酒。

而且,如果向同一个人敬酒,应该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过之后再敬。

三、敬酒的顺序

敬酒按什么顺序呢?一般情况下应按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

即使你分不清或职位、身份高低不明确,也要按统一的顺序敬酒,比如先从自己身边按顺时针方向开始敬酒,或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进行敬酒等。

四、敬酒的举止要求

敬酒分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

正式敬酒是指宴会一开始的时候,主人先向大家集体敬酒,并同时说标准的祝酒词。

这种祝酒词内容可以稍长一点,但也就是在五分钟之内讲完。

无论是主人还是来宾,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向集体敬酒,就要求首先站起身来,面含微笑,手拿酒杯,面朝大家。

当主人向集体敬酒、说祝酒词的时候,所有人应该一律停止用餐或喝酒。

主人提议干杯的时候,所有人都要端起酒杯站起来,互相碰一碰。

按国际通行的做法,敬酒不一定要喝干。

但即使平时滴酒不沾的人,也要拿起酒杯抿上一口装装样子,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除了主人向集体敬酒,来宾也可以向集体敬酒。

来宾的祝酒词可以说得更简短,甚至一两句话都可以。

比如:“各位,为了以后我们的合作愉快,干杯!”

平时涉及礼仪规范内容更多的还是普通敬酒。

普通敬酒就是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后,各个来宾和主人之间或者来宾之间可以互相敬酒,同时说一两句简单的祝酒词或劝酒词。

别人向你敬酒的时候,要手举酒杯到双眼高度,在对方说了祝酒词或“干杯”之后,再喝。

喝完后,还要手拿酒杯和对方对视一下,这一过程才结束。

对我国来说,敬酒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

敬酒无论是敬的一方还是接受的一方,都要注意因地制宜、入乡随俗。

我们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敬酒的时候往往讲究“端起即干”。

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才能表达诚意、敬意。

所以,在具体的应对上就应注意,自己酒量欠佳应该事先诚恳说明,不要看似豪爽地端着酒去敬对方,而对方一口干了,你却只是“意思意思”,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另外,对于敬酒的来说,如果对方确实酒量不济,没有必要去强求。

喝酒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喝好”而不是“喝倒”。

在中餐里,还有一个讲究。

即主人亲自向你敬酒干杯后,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

回敬的时候,要右手拿着杯子,左手托底,和对方同时喝。

干杯的时候,可以象征性和对方轻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过猛,非听到响声不可。

出于敬重,可以使自己的酒杯较低于对方酒杯。

如果和对方相距较远,可以以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碰杯。

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用来敬酒、干杯的酒,一般都用香槟。

而且,只是敬酒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

还不可以越过自己身边的人和相距较远者祝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