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1000(800)米跑运动员速度及训练方法

1000(800)米跑运动员速度及训练方法



第一篇:1000(800)米跑运动员速度及训练方法

1000(800)米跑运动员速度及训练方法

人体从事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都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人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而人体进行锻炼也是为了提高包括运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身体机能.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现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人们若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生理机能,就必须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发展运动能力的方法。

(一)影响速度的生理因素

速度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通过一段距离的地位移速度(即短跑速度),影响速度的主要生理因素是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和肌纤维类型。另外,基于人工秒表计时存在很大的误差,可以采用迈佳步中短跑计时系统来计时,提高准确度。1.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主要是指感觉神经的敏感程度和大脑皮层对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其中,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反应能力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因素,大脑皮层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速度越快,表现为整体的反应速度就越快。

2.肌肉的兴奋性。肌肉的兴奋性高,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就强,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就快。

3.肌纤维类型。肌肉中快肌纤维数量多,体积大,体育锻炼时的速度就快,同时,肌肉的的力量增加也会对运动速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影响速度耐力的生理因素

速度耐力是指机体长时间快速动动的能力,也称为无氧耐力。速度耐力在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锻炼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速度耐力的主要生理因素有:

1.糖的无氧代谢能力。在速度耐力性体育锻炼中,主要靠糖的无氧代谢提供能量,因此,机体糖无氧会谢能力越强,速度耐力素质也就越好。

2.缓冲乳酸的能力。乳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在体内的增加会使肌肉和血液酸碱度下降,造成机体疲劳,因此,如果能及时缓冲产生的乳酸,可使肌肉快速工作时间延长。3.耐受“酸”能力。在速度耐力性运动中,往往是乳酸的生成大于乳酸的缓冲和排除,因此,体育锻炼时乳酸在体内逐渐堆积,造成血液的“酸”度增加,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血液酸度增加会使大脑皮层工作能力下降,造成身体疲劳。通过速度耐力锻炼的人,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明显增加。

(三)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方法

1.提高速度的方法由于人体的运动速度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所以,练习者应根据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选择练习方法。

(1)反应速度的练习。主要是抽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对刺激信号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在练习时可采用不同的刺激信号,如声音、光等,使机体接受刺激并迅速做出反应,也可结合具体的体育锻炼项目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反应速度。

(2)动作速度的练习。对体育锻炼者来说,动作速度多表现在一些成套规定的练习动作,如武术、健美、扭身歌。这些练习要求一定的节奏,如果动作速度不够,就会影响锻炼效果。而提高成套动作的运动速度主要是通过熟悉单个动作完成,因此,发展成套动作速度的关键是提高每个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各个动作之间的相互连接。

(3)位移速度的练习。影响位移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幅,快速小步跑、30米短距离冲刺跑等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增加步频,而提高步幅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2.提高速度耐力的方法

速度耐力练习主要是无氧运动练习,其目的是提高机体的糖无氧供能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和耐受乳酸的能力。发展无氧耐力的运动强度较大,体育锻炼时应使心率保持在160次/分以上,具体运动形式包括300-500米等不同距离的全速跑、间歇跑等,有条件的可测定体育锻炼后的血乳酸值,一般来讲,体育锻炼后即刻血乳酸值越高,提高速度耐力的效果越好。

另外,灵敏是人体各种运动能力在体育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提高灵敏度也是非常必要的。提高人体灵敏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转换体位的练习,如各种穿梭跑、8字跑和折返跑等,主要是发展人体的基本灵敏能力。另一种是给练习乾以突然的信号,练习者接受信号后,迅速做出应激反应,这种方法主要是提高人体应用灵敏的能力。

第二篇:800米跑训练方法

800米跑训练方法:

一、贴报纸跑:

把报纸拿到胸前一臂处,起跑后松开报纸,让其贴到胸前,在场地上自由练习,体会速度。要求在途中跑的过程中,报纸不能落下。

1、练习一:“看谁跑的远”全体练习者把报纸贴在胸前,进行比赛,看谁在报纸掉下前跑的最远。可以分组进行比赛,增强大家锻炼的积极性。

2、练习二:把报纸贴于胸前跑1500~2000米,提高有氧能力。

二、变速跑:

1、练习一:赶超跑,要求练习者成一路纵队匀速跑进,练习开始,最后一名练习者从外侧快速超越本队练习者跑到排头后变慢跑。此时,该队排尾的练习者再用同样的方法跑到排头,每人赶超一次为一轮,依此类推循环往复,直至练习结束。匀速跑的练习者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跑速。可适当控制练习的密度(如可规定前一练习者跑到队伍中间时,后一个就开始跑,或者前一个跑过若干练习者后,后一个就开始跑等来增加练习密度)。

2、练习二:把练习者分成若干组,均匀地(各组间保持相等的距离)在跑道上慢跑,练习开始,第一组快速跑追上第二组后变慢跑,第二组变快跑。第二组追上第三组后变慢跑,第三组变快跑,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可随着练习者长跑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少练习时的组数,从而增加快速跑时的密度。

三、间歇跑、重复跑:

1、间歇跑:常采用直道加速、弯道调整,也可以采用200米加速、100米调整的方法。

2、重复跑:在训练初期采用150米或200米快速跑,重复6~8次,速度控制在与最好成绩相当。

3、在跑的过程中,注意配合呼吸,“可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进行呼吸练习。为了使练习者在跑的过程中不致于感到特别枯燥,可要求练习者默念自己的步子,如甲练习者用192步跑完400米,用时1′03〃,而乙练习者却用了236步跑完,用时1′30〃,这样一个比较,大家对自己的步幅也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4、至于每组练习的距离,应根据每个练习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是每组距离为400米。如甲练习者800米最好成绩为4′30〃,跑完400米让她恢复都是个大问题,这时就可以让她跑300米一组或200米一组的距离。

四、利用图形跑:

运用各种图形,让练习者围绕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蓝、排、足球常上各种线条或对角线跑;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行跑、五角形跑等各种新颖的图形跑。

五、跑楼梯:

800米跑对下肢力量的要求比较大,跑楼梯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跑楼梯的过程中,我们可一步跨两个台阶或三个台阶来锻炼自己的步幅。还可以通过在楼梯上快速导小步练习自己的步频.本回答由体育运动分类达人 贾振雨推荐 31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小黑格108 推荐于2017-09-26

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

8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 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四。每天都要跑几个800米,跑一个月 耐力就提高了。

运动中腹痛的原因:

① 肝脾郁血②呼吸肌痉挛③胃肠痉挛④腹部慢性疾病

运动中腹痛的防止: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前不能过饱或过饥,也不要大量喝水。运动中要注意呼吸的节律。运动中出现腹痛时,可减慢跑速,加深呼吸,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坚持一段时间疼痛一般可减轻或消失。

运动中腹痛

它是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在中长跑和长跑中发生率较高,以右上腹疼痛为常见,男运动员多于女运动员。

①处理

1)一般只要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距离,疼痛即可减轻,以致消失。

2)若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反而加重,就应停止运动。

3)若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疼痛还在继续,则应请医生诊治。②预防

1)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增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2)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提高生理机能水平。3)膳食安排要合理,饭后须经过一定时间(1.5小时左右)以后才可进行剧烈运动。4)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中长跑时要合理分配速度。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 我是练长跑的。也是800米,那么下来我就要怎么训练了。第一天;先做热身活动5分钟,接着去跑操场3圈(一圈250米),然后俯卧撑做50个,休息2分钟,接着高抬腿100米来回10次,休息间隔(围着操场走两圈,一圈250米)。第二天:这个时候你的手应该会很酸的,但是你不要怕疼,只要在熬过今天你就能自然地完成了。先做热身活动5分钟,接着去跑操场3圈(一圈250米),然后俯卧撑做50个,休息2分钟,接着高抬腿100米来回10次,休息间隔(围着操场走两圈,一圈250米),接着跑500米,步伐要迈大。围着操场走一圈。第三天:这一天是最重要的了。这一天你就不用做前两天的项目了,你跳绳5分钟。不能停下来的(反复做10次!)休息间隔2分钟。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50个。当你坚持完三天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会提升。但是你不要断开训练了,这三天是为了帮你打好基础,接下来几天你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希望你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全手打的,如有雷同,遭雷劈。

第三篇:100米跑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训练方法

100米跑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训练方法

由于速度力量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一般都用提高肌肉用力的能力及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来提高100米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其中,发展短跑运动员肌肉用力的能力是发展速度力量的基础,而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是发展快速力量的决定“力量”。体育运动项目绝大多数是在快速节奏下或爆发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各种情况下的起动速度、投掷中的鞭打速度、体操的团身、转体速度等都要肌肉的用力能力和肌肉的收缩速度。表现在体育运动中为起动力量、爆发力、反应力等。

(一)发展起动力的方法

在最短时间内(通常不到150毫秒)最快地发挥下肢力量,称为起动力。运动实践证明:最大力量水平是起动力的基本因素。许多力量型运动员,如投掷、举重短跑运动员,尽管其体重大大超过了100公斤,也很少从事过专门的短跑训练,但他们的起动速度都非常出色。

发展起动力的负荷特征是采用30~50%的负荷强度,进行3~6组,每组5~10次,每组间歇1分钟至3分钟。

发展起动力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

1、利用地形地物做各种短跑练习,如沙地跑、上下坡跑、跑阶梯等。

2、利用器械、仪器做各种跑的练习,如穿加重背心的起跑加速、加速跑突然改变方向跑、迈佳步中短跑计时系统计时短跑、系铅腰带的加速跑、负轻杠铃短跑等。

3、利用同伴的各种助力做加速跑、牵引跑、各种准备姿势的听信号起动跑等。

另外,发展弹跳反应力的练习也都是发展起动力的良好手段。

(二)发展爆发力的方法

以最短的时间(在150毫秒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称为爆发力。它对于多数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如跳远的起跳动作)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爆发力也同样依赖于最大力量水平。所以任何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也适应于发展爆发力练习。但发展爆发力练习的负荷特征是:负荷强度一般采用70~90%,练习组数3~6组,每组做5~6次,每组间歇3分钟。前苏联短跑运动员安排18周发展爆发力,收到良好效果:前6周从事跳跃练习,中间6周进行大重量的快速杠铃练习,后6周做跳深练习。

(三)发展反应力的方法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链牵制着人体运动的速度,引起牵张反应。由于来自迷路、眼、颈部本体感受器的刺激,牵张反射经常受到修正从而发生反射性的运动。这种反射性运动,能使运动着的人体获得很高的加速度,产生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在制动的离心阶段,活动的肌肉被拉长;在加速的向心阶段,肌肉迅速收缩。这种形式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一种是以跳跃为主的弹跳反应力,一种是以击打、鞭打、踢踹为主的击打反应力。

上述两种形式的差别在于不同的刺激关系。以跳深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刺激向下运动的身体受重力作用被迫进行的。人们习惯称之为超等长练习。相反,以击打为典型的反应形式中,肌肉拉长是因对抗肌肉用力引起的,这种被拉长并不是积极的,因此,拉长--收缩周期比跳深慢得多。

1、发展弹跳反应力的方法很多,比较有效的方法有:

(1)跳深:下落高度70~110厘米。若采用较低高度,有利于发展最大速度;若采用较高高度,可发展最大力量。要求跳下后立即向上跳起,尽量高跳。这种练习1周可安排2次,每次4组,每组8~12次,组间间歇2分钟。疲劳时不宜做此练习。

(2)各种跳跃练习:跨步跳、多级跳、负重连续跳、跳台阶、跳上跳下等。优秀短跑运动员往往把短跳练习结合用以提高反应力。美国篮球队员喜欢运用下面练习方法发展弹跳反应力。

(3)手持4.5公斤的哑铃蹲跳起:肩负22.5公斤的杠铃蹲跳起;肩负45公斤杠铃快速分腿跳;肩负67.5公斤杠铃等。

2、发展击打反应力。许多竞技运动项目都有击打、鞭打、出手、踢踹等动作。特别是对抗肌的力量能力是这些运动项目训练的重要任务。优秀短跑运动员中发展击打反应力的练习有:

(1)发展对抗肌的退让性练习。用超过本人最大负荷量的10~50%卧推,要求加助力推起;加保护慢放下。用上述的负荷强度和方法进行深蹲,两手持哑铃做仰卧直臂下压。要求直臂下压时快,直臂后摆时慢。

(2)发展对抗肌和击打速度的模仿性练习。利用滑轮拉力器、橡皮筋、小哑铃、石块、短棒等模仿击打、鞭打、投、踢和踹等动作,注意完成动作的幅度。完成动作前的拉长动作以及具有足够引起鞭打性的肌肉紧张,开始位置(关节角度)必须与比赛中动作的位置一致,根据所选负荷和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此练习每组不可超过5~8次。

发展速度力量,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在训练实践中,要科学地调整动作力量和动作速度,长时间地采用恒定负荷,就会使动作速度固定,影响速度力量的发展。负荷强度的安排是周期性、波浪式变化的。也应注意使身体局部的速度力量能力与全身速度力量能力结合起来进行。

第四篇:致800米跑运动员

致800米跑运动员

800米,一个不小的数字,是你们用汗水使这个数字变为了零,变为你胜利的奖杯。

你们要绕着跑道跑4圈,虽然途中你会听到同学们为你呐喊,但始终减轻不了你的疲惫,但你仍不知疲倦的奔跑,也许,是为了胜利的奖杯,也许,是为了显一显身手,也许更重要的,是不辜负同学们对你的期望。

是啊,也许同学们对你的期望远远的超过了一切。同学们对你的期望,使你忘记了疲惫,忘记了伤痛。当你第一个到达终点线时,是不应该忘记曾经为你呐喊过的同学的,要知道你今天的成绩,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五年级三班

王瑞冬

2002年10月24日

第五篇: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400米跑的速度耐力训练,“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反复跑,冬训以超主项距离跑为主,春训和竞赛期则以接近主项距离跑为主。

(一)主项与接近主项距离的跑,提高专项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

1、(100米快+100米慢+100米快+100米慢)X3组合跑X3-5组,组间间歇5-8分钟; 2、200米X6-8次,1-2分钟。

3、(300米快+100米慢+100米冲刺跑)×4~5组,组间间歇8分钟;

4、(300米+200米+1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3——5分钟,组间间歇7分钟; 5、300米×5~7次,间歇6分钟;(6、400米检查跑×1~2次,间歇25分钟到30分钟。

(二)超主项距离的跑,可提高跑的能力,主要练习方法有: 1、500米×5~6次(80%——90%强度),间歇8分钟; 2、600米×4~5次(80%——90%强度),间歇8-10分钟; 3、800×3~5次,间歇10分钟; 4、1000米X3-4次。间歇10分钟;

5、(1200米+600米+400米)组合跑×2~3组,间歇5-8分钟,组间间歇15分钟。

3.3.1力量训练

力量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对400米、800米跑运动员来说,增强肌肉力量既能够提高跑速,也能够增强机体对疲劳的耐受力,提高速度耐力。针对队员力量弱,特别是腿部的腰腹力量差的特点。训练中我们主要安排了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及跳跃力量练习(见表

2、表

3、表4)。

表2 腿部力量训练安排

训练手段 训练强度与负荷量 训练作用

肩负杠铃深蹲起 75—90%强度,5—8次×4—6组 发展膝关节伸肌 肩负杠铃半蹲起 75—90%强度,5—8次×4—6组 群力量 肩负杠铃半蹲跳 60—80%强度,12—20次×4—6组 肩负杠铃弓步跳 60—80%强度,12—20次×4—6组 手持壶铃深蹲跳 60—80%强度,12—20次×3—5组 手持壶铃半蹲跳 60—80%强度,10—12次×3—5组 负重提踵 60—85%强度,8—15次×3—5组 负重高抬腿跑 20—30%强度,20—30米×5—6组

支撑高抬腿前摆拉胶带 20—30次×4—6组,10—15秒为一组 仰卧抗胶带上踢腿 20—30次×3—5组

支撑抗胶带后蹬跑 20—30次×4—6组,10—15秒为一组 仰卧直腿下压胶带 20—30次×3—5组

发展踝关节跖屈肌群和发展抬大腿肌群及大腿后群肌的力量

表3 肩臂、腰腹力量训练安排

训练手段 训练强度与负荷量 训练作用

哑铃摆臂 握2—4千克重哑铃,60—80次×4组 卧推举杠铃 80—85%强度,4—6次×4组 负重斜坡仰卧起坐 30—40次×4组 仰卧二头起 30—40次×4—5组 立卧撑跳起 1分钟30次×4—5组 仰卧单腿屈膝靠胸 30—40次×4组 肋木悬垂举腿 20次×4组

负重俯卧背屈伸 负2—5公斤杠铃片,30—40次×4—5组

负杠铃体前屈 60—80%强度,8—10次×4—6组发展肩、胸、臂部肌群力量

发展腰腹背 肌群力量

实用相关搜寻: 跑步

表4 跳跃力量训练安排

训练手段 训练强度与负荷量 训练作用

拖重物跑 10公斤80—100米×6—8组 发展腿部 立定跳远 ×15次 爆发力和

单脚跳 50—100米×8—10组 弹跳力 多级蛙跳十级蛙跳 ×10—15组

多级跨步跳 50—100米×8—10组或十级跨步跳下沙坑×10—15组

跑跳台级(跑上、下+左脚跳上、跑下+右脚跳上、跑下)×10组,间隔5分钟 跳栏架 10栏(栏距1—1.5米、低或中栏)×10组

我们每周安排一次杠铃练习,以负重半蹲或深蹲,负重快速提踵为主,完成的重量依各阶段训练任务而定。为了使力量训练更好地促进专项速度的提高,我们要求所有的负重力量练习都要与各种跑的练习相结合进行,每完成一组负重练习,都应穿插短距离跑、加速跑或高抬腿跑等练习,不能静止地休息,使肌肉的大强度收缩与高速度收缩相结合交替进行,促进肌肉力量向跑的专项力量转换,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另外在准备阶段和基本阶段的专项基础能力训练阶段,每周还安排一次小力量练习,即腰、腹、髋、上肢、小腿、踝、大腿后群等编组配套的全面肌肉力量练习,每组5—6种练习,完成4—5组。这些练习大多与跑的技术紧密结合,强调动作的正确、连续、快速,融技术与力量于一体,效果十分显著。而在专项能力强化阶段我们较多地安排了长、短跳跃练习,这些练习既增强了髋、膝、踝关节的支撑能力,加强了腿部力量,又提高了肌肉连续工作能力。3.3.2有氧耐力训练

有氧耐力是400米、800米专项训练的基础。大学生运动员底子薄,所以更应重视有氧耐力训练,通过有氧耐力来增大心脏容量,提高内脏功能。我们在训练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① 匀速弹性慢跑2000—3000米,心率为150—160次/分; ② 6—10公里的匀速越野跑,心率为150—160次/分;

③ 8—10公里的变速越野跑,加速跑的距离为100—1000米间,加速跑时心率为170—200次/分钟。耐力训练手段简单有效,贵在坚持,准备阶段,我们每周安排2次以上耐力训练,基本阶段和赛前阶段每周保持1~2次耐力性训练,通过训练,队员的心肺功能得到明显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和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3.3.3速度训练

把速度训练贯穿训练的全过程是我们训练成功的经验。最高速度能力是影响400米、800米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根据队员跑时动作频率不快,绝对速度不高的特点,我们在速度训练中主要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见表5)。速度训练要求运动员以最大的力量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频率、动作幅度达到最高速度。我们在训练中采用了较高的速度训练强度,认真抓好每次跑的质量,并相应减少跑的数量,每节课的快跑量一般在500—800米左右,强度一般都在80—90%以上。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速度训练的高强度,又不会出现较大的疲劳。通过训练30米、60米跑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见表

6、表7)

表5 速度训练安排

训练手段 训练强度与负荷量 训练作用

原地或支撑快速高抬腿跑 85—90%强度5—10秒×4组 站立式起跑30米、60米加速跑 85—90%强度,×6—8组 蹲踞式起跑30米、60米加速跑 80—90%强度,×6—8组 拖重物加速跑20米 10公斤重物×1—2组 拖重物加速跑50米 5公斤重物×2—3组

行进间跑30米、60米、80米 85—95%强度,×4—6组 下坡跑50米、60米 85—90%强度,×6—8组 顺风跑60米、100米 85—95%强度,×4—6组 追逐跑60米、100米 85—95%强度,×4—6组 牵引跑60—80米 85—90%强度,×4—5组

快速做跑的专门性练习过渡到 80—90%强度,×4—5组 轻快跑60米发展跑的步频提高跑速

发展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能力

发展最高速度、加速和持续加速的能力

改进完善快速跑技术

3.3.4速度耐力训练

训练时,我们发现队员前程速度快,后程速度明显减慢,动作技术变形,这是速度耐力差的表现。为了提高他们在大量缺氧条件下,以高速持续跑完全程的能力。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①不同距离的重复跑。如200—600米×4—10组,强度80—90%,间歇2—5分钟,距离越短,重复次数越多,间歇时间越短,强度越大。

②不同距离的组合跑。如(50米+150米+150米+100米+50米)×2—4组;(100米+200米+300米+200米+100米)×2—3组,要求运动员用85%左右的强度。每个段落跑完后走同样距离作为间歇。这种组合跑训练能逐步提高强度要求,使乳酸逐步达到最高值,有效提高糖酵解能力。

③等距离与不等距离的变速跑。如(200米快跑+200米慢跑)×2—4,做2—3组,(120米弯道慢跑+80米直道快跑)×4,做2—4组,或采用弯道快跑,直道慢跑的方式;(300米+100米慢走或慢跑)×2,做2—3组,强度80—90%,组间间歇3—5分钟。

④不同距离的间歇跑。如(300米+100米)×3—4组;(200米+200米)×3—4组,每次练习间歇30—60秒,组间间歇8—12分钟,强度80—90%。⑤组合间歇跑。如(400米+600米+400米+200米+400米+600米),强度80—90%间歇5分钟。

⑥上坡变速跑150米×6×2—3组,练习间歇1.5分钟,组间歇5分钟,要求上坡快跑,下坡慢跑。

速度耐力训练练习的密度大,强度也大,运动员疲劳深刻,故在训练安排时,要小心谨慎,一周不能安排过多,一般每周的训练次数不超过2次。由于我们正确选用了以上训练手段,队员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训练中100米成绩达到10秒74,200米跑多次出现22秒64,400米跑提高到51秒07,800米跑达到2分1秒74。

3.3.5基本技术与放松跑技能训练

合理掌握和改进技术,是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而快速跑中的放松能力,又是提高400米、800米跑水平的重要环节。由于队员均未经过专门训练,基本技术不够规范,跑起来容易紧张僵硬。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基本技术与放松跑能力的训练。

改进提高运动员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有:

①采用快速后蹬跑、跨步跳、高抬腿跑和快速小步跑等专门性练习。要求做专门性练习要快速,要过渡到加速跑。

②采用原地持重物摆臂和徒手摆臂相结合的练习,听节奏快和慢的摆臂与短段落快与慢相结合的摆臂练习。

③利用中小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变速跑改进技术动作。

④各种起跑练习,如蹬离起跑器和胶带牵引或两人对抗做蹬起跑器练习。⑤用胶带牵引做起跑后加速跑,用竹竿限制法的起跑后加速跑练习等,改进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的现象。放松跑技能的练习方法为:

①惯性跑。加速跑后+惯性跑20米,“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肌肉停止主动用力,体会放松跑动作。

②波浪跑。如加速跑50米—惯性跑50米—慢跑50米,依次交替行进。一般一组加速3—5次,间歇6—8分钟,做3—5组,强度70—85%。此方法不仅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放松能力与速度感觉,而且对提高速度耐力也有良好的效果。③放松大步跑。采用200—300米的距离,用舒展协调的动作充分抬腿,并用适宜的快频率进行放松大步跑练习,强度60—80%,4—6组,每组间歇2—3分钟。通过有计划、有重点的安排改进跑的基本技术和放松能力训练,队员们建立了正

确的技术概念,技术动作逐渐规范、合理,跑起来更加轻松协调有力。

田径秘方---400米训练法

简介: 400米跑是一项由速度,耐力所组成的运动项目,是一项富有挑战性,艰苦性的比赛项目。通常400米运动员具备两个显著特征;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

一、速度分配

在400米跑中,全程分配速度和能量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取得胜利的基本要求.没有人能够自始至终全速跑完400米,进行步幅和速度分配势必要的。记住;400米并不是全程短跑。在100米和200米有惊人的速度的运动员,只有当他学会合理分配能量时,他在400米比赛中才能占据优势。通常著名的400米运动员,他的200米最好成绩与400米跑的前200米成绩相比相差大约0、5秒,而没经验的400米选手却有大约1秒的差距。

对200米选手进行400米潜力的预测有一个好公式;200米跑的最好成绩乘以2,然后在加上3、5秒,条件是他们愿意训练,是否通过训练成为优秀的400米选手而全力以赴。很明显,短跑运动员在400米跑的前半程有优势,但是假如没有经验,训练不合理,这种优势就不会保持到终点。我们看到一些短跑运动员在400米中取胜,主要是因为发展耐久力比发展中距离的短跑能力更有效。

二、训练

400米是一项缺氧项目,这就意味着氧吸收量低于提供ATP(三磷酸腺苷)的需求量,400米跑的能源是从高能源磷酸盐的衰竭和糖元得分解成乳酸得到的。这项运动基本上依靠两个无氧系统—三磷酸腺苷系统和乳酸系统,生理学家至今还未找到方法测定无氧能力、很难知道无氧贮存量是增加还是下降。我们只能依靠生理学家测定的400米赛跑中疲劳成分得知运动员的紧张类型。

适合的训练帮助运动员缓解400米跑的压力,我们知道艰苦训练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要学会适应和化解这种压力。

三、设计训练计划

在设计400米训练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多年形成的概念还没有改变。

●所有训练计划都要遵循好的模式,制定的计划要有标准,这样会大大缩短跑的距离,并缩短休息时间。

●超负荷概念也有益处,这种训练概念有利于激发运动员自身的潜力,当然发挥潜在能力的程度要由促动因素来决定。我们可以在训练课有限度的施加与运动员机体承受能力相等的负荷,那么为了保持潜力,身体就会提高自身的能力来使之适应新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更大能力的形成。但这也容易导致训练过度,在慢性损伤和精力衰竭的情况下搞跨身体。

●制定400米训练计划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大约40秒引起大量乳酸堆积,一般女子理想的距离是300米,男子350米。由于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稍过40秒就能完成这个距离,运动数十秒就引起乳酸堆积,所以为完成这个距离,运动员在训练季节要进行多次跑的练习。

下表为赛季训练计划,各个层次的400米运动员都可使用(以400米跑成绩约为46秒的运动员为例)。

每次跑有适当休息时间。

例如,3X300米,速度50秒,休息1分钟,400米训练计划示例

。。。

四、比赛

如果运动员尽量减少紧张,能量消耗恰当,那么,理想的比赛模式是平缓减速。运动员在前50米要尽量接近最高速度,在保持下肢速度的基础上放松上体,脑海里要考虑跑的节奏,找到比赛的感觉。同时,还要考虑到下一赛段尽最大努力跑好200米,在比赛计划上要训练运动员考虑这一点。运动员要尽量加快上肢摆动和下肢的抬膝动作,尽快恢复短跑动作,并要学会从200米转到300米找到最佳姿态,赢得比赛。这是可控制动作,允许运动员在最后一个弯道落后或领先对手,在比赛的最后100米一定要保持放松,抵御疲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集中精力放在正确的跑步技术和良好的动作形式上。

五、总结

教练员不仅是训练者,而且是400米运动员战术的制定者,要安排好训练计划的不同部分的训练时间及比赛时间。让运动员提前知道你希望他们在200米,甚至300米各段中要保持的步频,做到双方心中有数。通常步频受比赛所支配,但是,没有理由不做好思想准备以努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如果在平时练习中他们已通过不同的检测达到期待的水平,那么,在实际比赛中遇到了新情况他们才不会害怕

美国顶级短跑运动员训练方法精选(转载九)

在设计400米训练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多年形成的概念还没有改变。

●所有训练计划都要遵循好的模式,制定的计划要有标准,这样会大大缩短跑的距离,并缩短休息时间。

●超负荷概念也有益处,这种训练概念有利于激发运动员自身的潜力,当然发挥潜在能力的程度要由促动因素来决定。我们可以在训练课有限度的施加与运动员机体承受能力相等的负荷,那么为了保持潜力,身体就会提高自身的能力来使之适应新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更大能力的形成。但这也容易导致训练过度,在慢性损伤和精力衰竭的情况下搞跨身体。

●制定400米训练计划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大约40秒引起大量乳酸堆积,一般女子理想的距离是300米,男子350米。由于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稍过40秒就能完成这个距离,运动数十秒就引起乳酸堆积,所以为完成这个距离,运动员在训练季节要进行多次跑的练习。

下表为赛季训练计划,各个层次的400米运动员都可使用(以400米跑成绩约为46秒的运动员为例)。每次跑有适当休息时间。

例如,3X300米,速度50秒,休息1分钟,400米训练计划示例 秋季(9—12月)

星期一 1;准备活动;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2X600米速度90秒,休息15分钟。4;3X300米速度50秒,休息一分钟。5;3X300米速度40秒,休息5分钟。6;整理;1-2公里整理跑。7;投掷器械

星期二 1;准备活动;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10X200米速度30秒,休息3分钟。4;6X150米长距离小坡跑,速度快,休息慢跑。5;整理;1-2公里整理跑。

星期三 1;准备;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4X350米速度48秒,休息10分钟。4;3X200米速度30—29—28秒,休息3分钟。5;整理1-2公里整理跑。6;投掷器械。

星期四 1;准备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600—400—200—400—600米速度30秒,休息5分钟。4;6X100米跨栏,中速。休息1分钟。5;整理1-2公里整理跑。

星期五 1;准备1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整理3公里越野跑。4;投掷器械。

星期六 没有有组织的练习,鼓励5公里放松跑。星期日 没有有组织的练习,鼓励20分钟变速跑。早期(1—2月)

星期一 1;准备1600米变速跑(100米快跑/100米走,前3圈用感觉轻松的速度进行,第4圈用200米跑26秒速度进行)。2;柔韧练习。3;2X500米速度70秒(56秒跑400米的速度),休息15分钟。4;3X200米,分别30秒、29秒、28秒速度跑,休息3分钟。5;8X10秒连续快跳,休息10秒。6;整理慢跑10分钟。

星期二 1;准备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8X200米,用28秒的速度跑,中间休息3分钟。4;6X150米上坡跑,最大速度冲上,慢走回来。5;杠铃练习,6;整理慢跑10分钟。

星期三 1;准备1-2公里热身跑。2;柔韧练习。3;4X300米速度42秒,休息5分钟。4;3X200米分别30秒、29秒、28秒速度跑,休息3分钟。5;6X10秒最大努力橡皮筋跑,休息10秒,6;整理慢跑10分钟。

星期四 1;准备1-2公里跑。2;柔韧性练习。3;1X350米快速跑,休息15分钟。4;4 X200米速度26秒,休息5分钟。5;杠铃练习,6;2公里放松跑。星期五 1;准备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3X200米,分别30秒29秒28秒速度跑,休息3分钟。4;1600接力跑,整理慢跑10分钟。星期六 测验

星期日 不组织训练,但提倡做一些轻松的越野跑,约20分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14553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