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请最挑剔者“背书”
请最挑剔者“背书”
8月中旬,湖南在香港举行优质农产品推介会,一些企业代表都选择质量安全作为推介重点,以期满足香港市民的要求。然而,用各种方式呈现的专业数据和标签,都不容易打动香港市民;而果秀食品公司的一句“国内出口水果罐头到美国最多的企业”,让台下发出一阵惊叹,提起了许多香港消费者的胃口。
最挑剔的美国市场为之“背书”,是果秀食品质量安全值得信赖的最好佐证,也是说服同样挑剔的香港市场最有力的“广告”。
细细想来,这样的“背书”案例,在湖南企业界为数不少。比如,蓝思科技为美国苹果公司提供手机玻璃面板,科力远为日本丰田汽车提供新能源电池,时代新材为德国西门子提供橡胶零件。
有最挑剔者的“背书”,产品必然值得信赖,这应该是市场经济常识。但事实上,许多企业都忽视了这个常识。实力不济的暂且不说,就连一些“过得硬”的企业,也常常搞错“背书”方式、找错“背书”对象,要么用“第几代什么技术”一类的高深说辞,弄得消费者稀里糊涂,要么热衷于找明星搞不着边际代言。
真正有实力、有信心的企业,就应该请最挑剔的客户和消费者来“背书”。毕竟,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的试金石。客户和消费者都明白,某个明星在大众媒介上说某件产品好,某个中介组织给某个企业颁几个金杯银杯,都并不是真正的口碑。
而像苹果公司、丰田汽车、西门子等,都是世界顶尖的大企业,他们要对自己的品牌和信誉负责,选择合作伙伴必然是挑了又挑,优中选优。他们的“背书”值得信任,是基于他们对合作伙伴高之又高的标准、严之又严的要求。
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去赢得更大市场,就应该瞄准这些最挑剔者的标准提升自己,有朝一日与他们合作、请他们“背书”之后,就能简单而淡定地赢得更多客户,开拓更大的市场。
第二篇:“对抗”最挑剔的客户
“对抗 最挑剔的客户 对抗”最挑剔的客户 对抗
能啃下难啃的骨头的,可能不是牙齿,而是舌头 对于客户,既然是企业生命的关键,应如何妥善运作和适当应对?孙子兵法说: “故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也就是说,首先要具有优良的观念和心 态,采取正确有效的策略,其次要创造及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推动各种杰出有效的计 划和制度,最后才是面对客户挑剔时采取适当的做法。而对于最挑剔的客户,如何“对 抗”,也非你来我往的攻击防御,而是消除、解决和合作,并将最挑剔的客户转换为最 忠实的客户。优良的观念和心态 观念和心态,是一切行为的根本。有了优良的观念和心态,就会有令人赞赏的有效 做法。1.要让客户满意又感动 企业首先要充分了解客户目前、未来和潜在的实质需求与心理需求,由此而在设计、生产、品管和管理诸方面采取务实的措施,包括计划、制度、操作程序等,全面彻底地 去推动。做到让客户又满意又感动,必能使许多挑剔情势无从发生。台湾泰宗生物科技 集团从事研发和生产,让各销售系统以其品牌销售(ODM),即是基于此一理念,不断 努力为客户设计产品,提供产品策略建议,解决客户产品问题,提供行销建议,培训客 户人员,并主动为客户降低成本,而使新老客户趋之若鹜。2.嫌货人才是买货人 企业要勇敢面对客户挑剔,要欢迎客户挑剔,更要感谢客户挑剔,因为嫌货人才是 买货人。客户来挑剔,表示客户想继续来往或想购买,在挑剔下能让客户满意,必能成 交,而且可能成为回头客,甚至成为永久的忠实客户,最挑剔的客户更是如此。有一讯 息产业大厂为国外名厂作显示器(Monitor)的生产代工,在客户一再挑剔后的改进仍 未让客户满意,眼看交期逼近,客户驻厂督导主管在情急之下,对该厂总经理说:“你 们在一周内如果仍未让我们满意,我将站在你的办公桌上对着你的头小便。”总经理痛 下决心日夜改进不懈,终于让客户满意,至今双方业务往来越做越大。3.被挑剔是改进的机会 客户的挑剔,不管有没有道理,若能从挑剔中仔细深入检讨,通常可发现一些不足 之处。客户在挑剔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建议,也许可直接采用,也许需经修改或转化才可 采用,但总能对企业的加强和提升有益。曾遇到一位企业老总,说到为一日本客户生产 产品,由于客户要求苛严,在小心翼翼生产完成后,仍未通过客户检验而被退货。其后 再改进,又被退货。如是三次,终获通过。做到让客户无“剔”可挑 “对抗”挑剔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做到让客户不挑剔。要
做到让客户又满意又感动而 不挑剔,才是最上最高的境界。1.彻底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规格 客户不满意,需求不满足,或有更高的需求和期望,才会挑剔。企业应针对产品的 设计、品管、原料、包装,以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运用各种方法,调查及了解 客户的需求和所要求的规格。如彼此有意见,还要在事前事中做充分的沟通及修订。重 要的规格和要求,应列成书面由双方签字。为使了解更彻底,企业还要换位思考,站在 客户的角度,不断要求自己,不断挑剔自己,并把自我要求和挑剔的每一点,都彻底充
分的做到。2.彻底做好技术、生产、品管及服务工作 客户的要求和挑剔,主要是针对产品的价格、品质和交货,以及服务的品质、效率 和态度。企业内的每一个单位,以及每一单位的上下各层级人员,都要全体总动员,彻 底做好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并按照计划和制度的安排,彼此主动互相配合和支持。全体 总动员做好产品和服务,如果发生缺点、问题、困难和应改善点,则应立即改善解决,并在每周或每月做定时总结和检讨。3.与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 所谓管理,并非管人理事,而是事理人。运用上列做法,将产品与服务管好,再加 上调理好客户关系,就能做好客户管理,挑剔之事也必大为减少。调理客户关系,包括 建立关系、维护关系和运用关系,都须用心认真做好。运用的方法,包括充分的沟通协 调、做好产品和服务、建立交情、运用交际及为客户创造利益等。做生意先交朋友,做 生意同时交朋友,是朋友就不会太挑剔。妥善处理客户挑剔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做得再好,总会有疏漏不良之处。就算做到六个西格玛的品质标准,以百万为分母做控制,仍有不良。让最挑剔的客户满意甚至感动,可将之转变为忠实客 户,客户还会不断的介绍客户。妥善处理客户的挑剔,下列做法可供参考: 1.站在客户的立场看问题 面对客户的挑剔,首先不是防卫、排斥和拒绝,而是虚心倾听,冷静客观的研究分 析客户挑剔的观点。研究分析时,还要站在客户的立场,就客观的事实和主观的感觉和 情绪,去了解客户为何挑剔。在面对最挑剔客户时,尤须如此。面对时,先以了解和歉 意认同客户的感觉,就事实加以沟通讨论。客户挑剔之点,如果是应改进的事实,应提 出改善、解决及补救之道;如果非事实,应做充分沟通说明;如果无法做到,应婉转说 明并允许退货或协商补救之道;如果需时间解决或补救,应承诺时间;如果是微不足道 的挑剔,也许可俟机转移话题。2.建立和谐的气氛 面对挑剔,除了事实外,还有人与人间的
第三篇:说到背书
说到背书,很多人都会想到死记硬背。想到自己从小学到中学,不知在老师的强迫下背了多少东西,不免对背书心生厌烦。因此,也就不太要求自己的孩子背书。背书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
其实,背书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呢?
背书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增强其理解力
有些儿童不善辞令,经常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表达,只好用动作、手势替代。可以让儿童背文章来改变这一现象。背书对儿童丰富词汇、了解各种词汇的使用场合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还较弱,背书就成为丰富他们词汇的重要手段。当然,背书还是应以儿童能够理解的内容为主,这有利于儿童扩展有意义的词汇。
背书可以帮助儿童熟悉语言的表达方式及体会文章的韵味
背书可以帮儿童了解文法结构,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儿童平时经常背一些儿歌、童谣、唐诗,多体会其中的韵味和精炼的语言,对提高语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过于强调背书也是有害的。许多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对于所学、所记的内容不能真正理解,尤其是许多孩子通过背书会过早形成左脑的单侧化优势,而右脑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会导致只对字的音和形有记忆,而对事物不理解的现象。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应把背书当做主要任务,应在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如感觉动作的能力,认知空间图形的能力,拼图的能力及感觉空间方位的能力等,尤其是要让孩子了解自己所背书的意思何在,尽量让他们背一些自己能够理解的材料。
背书可以训练儿童听觉记忆的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定程度的机械记忆,可以扩充儿童记忆的广度,这对儿童上课接纳较长的语言信息是很有帮助的。儿童只有完全接纳了信息,才有完整了解内容并做出恰当的言语或动作反应的可能。另外,儿童背书的过程是一个听说结合、反复练习的过程,在反复的听说过程中,孩子的听觉记忆力、言语表达能力也自然会有所提高。
“死”背“活”用
Lily liu 2009-10-20 09:35 阅读16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死”背“活”用 厚积薄发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背诵输入 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摘 要: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本文试从语言输入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意义,和教学中背诵的实施办法,阐述背诵输入在当
前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背诵输入 英语语感 英语学习
背诵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重要手段,正所谓“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英语,背诵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益处不能低估。然而近年来,由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交际法的盛行,背诵却被一些人错误地当作死记硬背、束缚学生思想和创造精神的枷锁,并被
不少人抛弃。
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的“死记硬背”,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活”。死记硬背到一定程度,便会“死”去“活”来。所谓“死”就是原始的语言积累,创建个人的语料库,语料丰富了,一旦掌握了运用技巧,就能随意提取,运用自如,“死”的语言材料变“活”起来
了。
一、英语学习中背诵输入的作用
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英语教学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语言输入上,以促进语言习得。背诵输入是可理解输入,它有利于语言输出的产生。通过背诵输入,学生不但可以更多地接触目标语,加深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而且能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最终提高交际能力。由于学生们是在非自然环境中学习英语,背诵输入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失为一种最佳语言输入。背诵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学习短语和提高写作的能力,背诵能够增强理解能力。
二、英语学习中背诵的实际意义
1,背诵可消除学生的不利情感,使输入更有效。教师应设法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尽量用熟悉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背诵是我国学生从小就惯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如果背诵内容也是他们所理解的,他们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自信,这样就可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有利于语言输入。
2,背诵可强化语言输入,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根据认知理论,我们可以把语言学习看成为信息加工过程,即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输出(input—processing—output)的过程。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无不是经过大量的目标语的输入,然后进行加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后才能有高质量的输出——准确、恰当、流利的口头及笔头输出,即所谓“厚积薄发”。语言输入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先导,是高质量语言输出的保证。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主要在于语言输入不足,他们脑中所储备的语言信息极为有限,常用词汇、句型及固定表达积累太少,以至于不得不用汉语的思维、英语的词汇以及语法结构编造句子,这既造成汉语式英语的出现,又由于脑中翻译的过程而降低了表达速度。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习语。学生通过背诵源于教材的材料,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牢记常用词汇、句型及固定表达,增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强化语言输
入,为语言输出奠定扎实的基础。
3,背诵可增强语感,促进语言习得。英语老前辈范存忠先生说:“所谓语感,只能从音调里体会出来,也只能通过音调表达出来。”诵读和背诵,对于语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很多老知识分子,语文学得好,就是因为他在学语文的时候,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习惯,那么他在学英语的时候,就把这个方法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来了,就取得了成功。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将学生已有的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并尽可能扩展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的容量。背诵输入由于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因而能将原本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语感也因此而形成。随着背诵输入的不断增加,学生对所学的目标语语言现象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强,隐性语言知识将不断得到扩展,语感也将不断
增强。
三、英语教学中背诵的实施办法
1,背诵内容的安排 指定背诵的内容要难易适度、适量。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效率,只起到复习的功效,但难度太大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按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我把背诵内容分层次布置给程度不同的学生。低年级学生要能看图说话,能按分类背诵单词及短语。中年级学生要能根据情景背诵对话。高年级学生就要能背诵课文及经典小短文。另外,背诵的量是确保背诵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记忆的规律表明,学习材料的熟练与记忆保持的百分率成反比,所以,背诵的材料必须适量。过多的内容不仅会加大背诵的难度,而且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或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选材上要注意选择篇幅长度适中,且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作为背诵材料。背诵的内容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句子、段落、课文的缩写、经典作文的范文等。
2,背诵的技巧
在背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到个人的进步、成功,关键在于教给他们背诵的技巧:(1)让学生反复听磁带录音,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这种模仿不能蜻蜒点水,而是追求逼真。先给读不准的单词注上音标,再大声地跟读,再录下自己的音。与原声带在语音、语调、语速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一步模仿,直到和外国人读得一样好。语言的习惯是由模仿逐步养成的,而要模仿,就必须熟读和背诵,不然模仿无从谈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理解记忆。因为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识记,学生如果对背诵材料没有一定的理解,就很难将材料背诵下来,所以,理解是背诵的前提。没有被理解的材料,即使死记硬背下来也难于综合运用。而且,学生在对材料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再进行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加深对背诵材料的理解。(3)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疯狂英语李阳老师的绝招之一“纸条满天飞,卡片随身带”。我也要求学生把要背诵内容制成简易的小纸条、小卡片,一面写英语,另一面写汉语,随身携带。利用课间休息这样零碎时间,反复刺激大脑。一天轻轻松松脱口而出四、五个句子。脱口而出的标准是看着汉语,脱口而出英语。(4)正确的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背诵、记忆的方法指导。例如,背诵时明确目的,集中注意力;坚持复背,及时检查,掌握遗忘规律,如两次背诵的间隔随着背诵的次数增多而延长;背诵和默写相结合,通过默写加深记忆,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鼓励学生认真背诵,积极探索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随着背诵方法的不断改进,背诵会成为一种轻
松、愉快的学习方式。
3,背诵的检查与运用
(1)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落实背诵的检查。对于较低层次的学习者,让其背诵一些含有常用词、词组和句式结构较精彩的课文段落;对于较高层次的学习者,可让其背诵完整的课文,还可给其创新背诵目标,如要求学习者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扩展或压缩,经过提炼或概括使之用自己的语言把背诵材料表达出来。它既源于背诵材料又高于背诵材料,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背诵要进行监督检查,否则会导致背诵流于形式。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普查抽查相结合。在班里成立背诵小组,由学习优秀者负责检查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平时和考试相结合,平时利用听写、默写等手段进行检查。(2)加强背诵的活用练习。背诵应与多种活用练习相结合,这样背诵才内化、活化背诵材料,背诵才不至于是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活用练习可以形式多样,如改变体裁地复述、扩展或压缩课文、模仿作文、填空补全、英汉互译、角色扮演等。学生通过这些活用练习,能够充分利用学过的词汇、语法及句型,创新使用背诵材料,逐步达到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背诵就像是筑坝蓄水,只有大量储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厚积而薄发。背诵短语和课文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教师应该大胆鼓励和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而不必担心这是过时的办法。只要持之以恒,并且掌握使之行之有效的方法,背诵会成为一种轻松、愉快而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
第四篇:最美的垫底者
“最美的垫底者”
马拉松选手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只代表祖国参加了一届奥运会——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在全部75名参赛者中垫底,在此之前、之后他也并未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好成绩被纪录,这在长跑高手层出不穷的非洲可谓平平无奇。但就是这样一位垫底者,却获得了比不少奥林匹克冠军更响亮的名声,和更广泛、更深久的影响力,如今时过境迁已近40年,人们仍忘不了他,他的名字被镌刻在奥林匹克名人录,成为北京奥运系列节目《英雄之歌》的一分子,在他的家乡坦桑尼亚,一个“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正开足马力运作,以为那里家境贫寒、但有运动潜力的田径新苗提供资助,他曾被法国《队报》誉为“最美的垫底者”。
奥林匹克的宗旨不是更快、更高、更强么?这位垫底者究竟做了些什么,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话说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是第一次在高原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盛会,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那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好戏连台,出现了许多空前的好成绩。相形之下,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太一般了,冠军、埃塞俄比亚人马默.沃尔德的成绩2小时20分26秒4,比他的同胞、两届奥运金牌得主“赤脚大仙”阿贝贝.比基拉在4年前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2小时12分 11秒2差了一大截,亚军日本的君原健二和季军新西兰的迈克尔.瑞安2小时23分多的成绩更是平平无奇,记者们除了例行公事般看一眼颁奖式,最多关注一下因伤只跑了17公里便颓然倒地的“赤脚大仙”比基拉,对其他选手并未太在意,观众们也没对马拉松投注过多热情,等颁奖式结束,场地内其它项目都已比完,他们便三三两两地退场回家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组委会开始通知马拉松沿途的服务站开始撤离,结果得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消息:有个选手还在跑!
原来这个还在跑的选手就是阿赫瓦里。他在跑出不到5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并未就此退出,而是一瘸一拐地继续向终点跑去。渐渐的,所有选手都将他远远甩在身后;渐渐的,围拢在街道两侧打气助威的人群已散尽,天色也越来越黯淡,所有人都觉得马拉松比赛已经结束,只有阿赫瓦里本人坚定地跑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比赛远未结束。
又过了半小时,天色已全黑,阿赫瓦里仍在继续着。由于剧痛,他的慢跑比寻常人散步还要慢,他的膝盖不住流淌着鲜血,嘴角也痛苦地抽搐。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边出现了一名男子,《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这位记者同情地看着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下去?
阿赫瓦里显然毫无准备,他默默地又“跑”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坚定地答道:“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被深深感动的记者不但向自己的杂志社发了稿,还立刻把稿件发回奥林匹克新闻中心,阿赫瓦里的名言不一会就通过广播回荡在墨西哥城这座世界人口最多城市的上空,许多本已回家的市民纷纷赶到路边,为这位勇敢的选手助威、欢呼,在观众的鼓励下,阿赫瓦里拖着伤腿,顶着满天星星,走入了专门为他打开灯光的阿兹特克体育场,几乎是一码一码蹭到了终点线。
他被当作英雄般簇拥着,受到了远比冠军更隆重的礼遇。由于过于激动,人们忘了统计他的确切成绩,在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
第五篇:畏法度者最快乐
畏法度者最快乐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我演讲的题目是:《畏法度者最快乐》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问及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大家各抒已见,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朱元璋听了连连摇头。这时老臣王纲意味深长地说:“臣以为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频频点头。
“畏法度者最快乐”这一观点未必会被所有人所接受认同,然而只要我们往深处想一想,睁大眼睛朝四处看一看,就不难体会到这一观点是何等精辟、深刻,富有哲理性和时代感。当今社会,法度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党纪、政纪,然而不畏法度者不乏其人。胡长清、李真之流徇私枉法、腐化堕落,秃子打伞,无法无天。虽然快活一时,但快活不了一世,最终玩火自焚,甚至命丧黄泉,下场可悲。最近,报纸上刊登了千万巨贪毕玉玺的两张大幅照片,案发前的毕玉玺神采飞扬、头发乌黑,案发后则哭丧着脸,头发有如霜染,活脱脱成了“白头翁”。巨贪缘何一夜之间青丝变白发,那是因为他落马后,自知罪孽深重,国法难容。于是忧心忡忡、度日如年,愁一愁,白了巨贪头。这就是以身试法的代价、不畏法度的下场。由此可见,不畏法度者过的是担心受怕的日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有何快乐可言?为官者为何竞敢胆大包天,循私枉法?就是因为他们不学法、不知法、不守法,毫无法纪意识,成了目无法纪的法盲,以致思想滑坡,信念动摇。当然,在我们身边、周围,敬畏法度、奉公守法者比比皆是,他们敞开心扉给人看,心底无私天地宽,他们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踏踏实实,潇潇洒洒,快快乐乐。
诚然,我们共产党人理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应光明磊落,坚守节操,自觉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凡事当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黎民百姓!时代骄子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张云泉等等,他们都胸怀坦荡,心中装的是百姓的疾苦、群众的安危,他们就是我们前进的标杆,学习的楷模。
今年元月,中央出台了《实施纲要》,全力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奏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强音,在全社会营造人文环境,用远大的理想造就人,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这是时代呼唤。廉政文化建设的滚滚热浪,这正如激浊扬清的强劲东风,吹进人们的心田,让那些不畏法度者悬崖勒马,迷途往反,重新扬起理想信念的风帆,荡涤心灵尘埃,争当一身正气的人民公仆,争做最快乐的畏法度者。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朋友,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情系百姓,造福一方,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清廉守法,携手并肩,以百官共廉的全新形象,吹响振兴盐城的奋进号角!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