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A thesis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parts in the order shown: 1 Title page(please see sample), containing: the thesis title
the full name of the candidate major the full name of the supervisor
the name of the University, i.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nth and year of submission, e.g.September 2009 2 Signature page and Authorization page 3 Abstract(please see sample)Table of content,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please see sample)5 The thesis body(please see sample)6 Acknowledgments A thorough bibliography or reference list 8 Appendices and other addenda, if any
[SAMPLE TITLE PAG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anagement
[Thesis Title]
Ph.D.Candidate: [Your name as found in official HUST records, excluding any titles] Major: Supervisor:[ the full name of your supervisor]
Th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R.China
[month and year] [Adjust spacing so that all Title Page information appears on one page.]
[SAMPLE ABSTRACT PAGE]
Abstract
[Abstract text, 500 words or less]
[SAMPLE CONTENTS PAGE]
TABLE OF CONTENTS
Abstract
I List of Tables
List of Figures Introduction
1.1 Sections
1.2 Sections
1.2.1 Subsection
1.2.2 Subsection Chapter Title 3 Chapter Title 4 Chapter Title 5 Chapter Title 6 Chapter Title 7 Conclus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A Title Appendix B Title
15
List of Tables 3.1 Title 4.1 Title 4.2 Title
List of Figures 3.1 Title 3.2 Title 4.1 Title Introduction 1.1 Section 1.1.1 Subsection ……
1.1.2 Subsection ……
[SAMPLE ACKNOWLEDGEMENTS PAGE]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A Title
第二篇: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上册)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2004级毕业设计
——综合楼
计算书
(上册)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综合楼。该工程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m2,共8层,局部9层,一层商场层高为4.5m,二—八层为办公用房,层高3.4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要求为7度设防;二类一组场地,基础采用桩基础形式。
本次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部分中,首先进行了
建筑方案设计,接着是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等施工图设计,共完成建筑施工图12张。在结构设计部分中,首先进行了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楼盖设计、屋盖设计,其次是选取了一榀横向框架进行手工计算,包括荷载统计和内力计算以及构件的配筋计算,共完成结构施工图19张。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针对不同的荷载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恒载和活载采用分层法,风载采用反弯点法,地震荷载采用D值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复习。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同时,还进行了“PKPM”电算,并与手算结构进行对比,以达到分析计算结果的目的。
关键词: 综合楼建筑设计结构计算
施工图设计
Abstract
my graduation design is “complex building”.The total area of the building is about 8000 square meters with eight floors.It is 4.5m of the first floor and 3.4m of the above floor.The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ith the first floor using for shopping and the above floors using for office.The design contain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Firstly, I choose one of the scheme which I made , secondly, I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façade design、graphic design、section design and building fabric detailing.finally,I finish twelve piece of architectural working drawing.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design , firstly, I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form and colloc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slab.Secondly ,I choose to calculate the ⑥ axes frame by hand ,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loads,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ior forces and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of the components, finally I finish nineteen pieces of structural working drawing.In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ior force of the cross section ,I apply different method to different load, using stratifying method for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using inflection point method for wind load andD-value method for earthquake load.In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l design, I use the computer program called“PKPM” to analysis my work,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which is calculated by hand.Keyword:Complex Buildingarchitectural designstructural calculation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目录
摘要........................I II
................1
.....................1
.....................2
.....................6
.................8
1.5建筑设计综述.....................9
.................10
...................15
................15
................21
3.3地震作用计算...................23
................38
.....................40
4.1恒载内力...................40
...................61
...............92...................101
.................101
.....................101
...............104
5.4求梁跨中弯矩................116
................119
...............127
...............136
5.8 构件各截面的内力设计值.................139...................145
...................145
...................174................192
.....................192
.....................204
.................210
8.1设计资料.....................210
..................212
8.4平台梁的设计.....................213 215
.....................215
.................215
.................216
....................216
.............218
9.7 基桩承载力验算.................220
.....................221
....................225..................226 致谢........................239 参考文献................240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论文1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目: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 张思然 指导老师: 曹伶俐 日 期: 2012年2月20日
摘 要
摘要: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是五十年代初期沿用前苏联的基建设预算制度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逐步形成的,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深化,旧的工程造价计价体制模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规范要求,从而出现定额中所提供的要素价格资料总是与市场实际价格不相符合,也不能准确合理反映该工程产品价格等等问题,那么我国工程在审计工作中具体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文我们来一起探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自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择选方案、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施工,最后到竣工验收及项目的试运行投产,对这一系列的流程进行整个周期的造价管理及控制,即全过程的造价管理。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需要由一个单位负责,既而确保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
I
一.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着概算超估算、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的三超,或是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竣工结算超设计概算的三超现象,其现象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工程建设项目其投资的失控问题。
(二)招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招标的过程中,往往有些业主为赶工期,在项目没有具备发包条件的情况下,而盲目的进入招标、投标市场,其招标的文件与资料多数较为笼统、不够齐全,深度及内容无法满足施工标准、达不到招标要求。由此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前期招标未满足要求,既而在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将相关图纸、资料进行完善、深化、落实,从而出现“二边”工程,引发大量设计的变更及签证,最后导致造价管理的失控。
(三)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往往存在着设计收费方法不够合理,经济与技术分离的现象。由于目前设计单位其承担的责任以及设计收费的方法不合理,从而难以落实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当前是根据设计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或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进行设计收费的,对于此种不合理的制度,其设计师往往注重技术的角度,从而忽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四)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当前监理机构其从业人员,往往是从事施工技术的管理者及监理工程师。其主要针对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进行监督,即对项目的进度及质量进行控制,以及对施工过程的组织与协调。但对于信息与合同的管理均不到位,甚至脱节,从而对工程造价没有起到监控的作用。在施工的阶段,我国工程项目往往忽视项目的前期造价管理,只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若要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应把重点放到项目前期阶段上,也就是项目的计划阶段及设计阶段,从而才能事半功倍。
(五)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往往存在着工程造价的高估冒算现象,我国许多的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进行决算时,其施工的承包方在结算书中往往重复结算、高估冒算、高套定额,而项目的发包方往往千方百计乱砍一通,从而导致工程结算的拖延,从而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及使用工程造价确认,有着很大的影响。
(六)项目市场调研不彻底,投资估算失真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普遍存在着深度不够,细度不够,导致工程没有功能最大化,经济过程效益化,从而使投资估算失真。
(七)设计审度不够,引起变更,突破概算
初步设计时,正常设计日期得不到保证,引起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达不到规定的深度。设计阶段考虑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功能设置不成熟,致使在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后期施工图预算阶段有较大的出入,在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
(八)取费不合理
在九七、二000定额取费上存在级别、工程类别,一些企业故意抬高自己的资质,取高费率。而在二00三定额取费就没有企业级别、工程类别,就防止“高资质,高费率的现象。但在间接费和利润计取时,该扣的没扣而不该增加的又增加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
(九)人员的因素
由于工程造价人员对设计文件识别和施工过程了解方面,经验水平有限,掉项、漏项时有发生;另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考虑经济因素,故意增大保险系数和不必要的提高技术功能标准等现象,这都不能合理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十)工程合同中的隐患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中,不严密、不规范等问题,给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不少争议的隐患。
二、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决策阶段
决策前的项目准备工作需做好,应做好对项目的投资预测,其需准备收集许多资料,例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水电路情况、大宗材料的采购、主要设备及材料的价格、类似工程相关资料等,而需要做经济评价的项目应准备更加充足的资料。还需要全面、细致的编制投资的估算。对于整个投资决策的过程进行建设工程造价估算,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建设。由此,应保障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若出现误差,易导致决策的失误。
(二)招标阶段
对于招标阶段,实行“风险分担、量价分离”,其指招标人只对工程的计算与内容的工程量负责,从而承担量的风险。而投标人只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的确定材料、人工、机械设施的价格及利润等,从而只承担价格的风险。此外,因衡量投标报价的基础标准制定,还将工程量清单列为项目招标文件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而使投标人的计价行为得到规范,而在技术上,又避免了招标时的暗箱操作或弄虚作假现象。
(三)设计阶段
1.改变设计收费措施,根据设计质量建立、实施奖罚制度
当前我国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根据项目投资总额的百分比来计算,致使造价越高,收费越多,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负面的影响。在所批准的设计限额以内,若设计部门能认真贯彻落实价值工程原理,在保障在项目工程其质量安全与功能不受影响下,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节约资金,这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以及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在保证各专业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以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对于不合理变更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投资总额不出现超出的工程设计过程。
(四)施工阶段
在项目工程的施工期间,应从整体上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的控制。由于项目工程建设的施工期较长,既而使实际的人工价格、消耗的材料与投标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及时的积累、收集相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并对各种动态的因素进行准确的预
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需贯穿项目工程的全部过程。对于施工阶段,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于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费用索赔问题及分歧,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避免由于及合同条款的不明确而导致结算时的纠纷,对于计费标准、时期和文件需做明确的规定。
(五)竣工阶段
首先定额套价的审核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复套取定额、错套定额是结算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套用项目工程的预算定额时,往往在定额已经包含其工作内容的情况下,硬是要单列项目,既而出现重复套用定额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的加大。因此,对于定额套价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而对于工程量的审核也需要加强。结算中最基础的就是工程量的审核,其对工程直接的费用及其他各个环节费用的计算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应以工程现场情况及竣工图纸,还有其他相关的资料为依据,对工程量其准确性进一步核实,尤其是某些施工单位的预算人员在对项目工程进行结算时,刻意加大工程量或重复计算的情况。
(六)详细细节
1、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阶段的问题解决。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标明,在项目决策以及方案设计阶段影响工程的可能性为30%~70%。对于在负责设计、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人以及其单位应执行责任制,而对于项目建设条件不具备,如资金不足,手续不到位,在审批过程时不予批准通过。
2、规范建筑市场投资管理。从投资管理角度看,规避“先抑后扬”突破概念的现象,在审计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一些故意压价的项目,在审计中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该加的应当“加”,其次不要仅局限于资金目标,还要以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供求等为目标。按施工图核算工程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折不扣的进行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3、严格执行定额单价。在我国工程造价中,不同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内容和计量定额单价是不同的,在审核时要防止有意或无意高套定额单价。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和审核要以当地或某行业当时执行的建安工程预算定额单价或当地某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发布准确的工程信息价、工程造价指数及有关规定为准。在定额单价未有的项目,应以相类似定工程数额进行分析换算,或按劳动定额、工程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合理组价,不应高套、拆算或随意无依据估算。
4、各项费用计取要合理。在审核施工图预算程序一般应先审核费率,再审核取费基础,然后审核计算方法,最后审核使用范围等。
5、完善法律环境。在由造价人员或机构产生主观或客观的失误,应该依法进行赔偿,出现重大错误的人员或机构,取消注册或年检时予以淘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必要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传媒引导、舆论监督,使工程项目经济活动置于舆论监督之下,逐渐完善法治与社会监督机制。
6、建立诚信档案。尽快建立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信誉档案体系,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的不良违纪行为和处罚记录存档,并网上公示。
7、工程信息公开化。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质料库和信息数据库,按区域或部门实现网络管理,资源共享,使施工企业站在同一平台“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竞争。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机制完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总体提升。实施跟踪审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项目投资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转变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其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从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的设计,再到项目的招标投标,最后到项目的施工与竣工,其贯穿整个工程所有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筑业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渐渐突显其重要地位,既而项目工程需经过市场的作用,对相关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从而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徐大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2]黄东云.试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J].科技信息,2007,(23).[3]吴文平.入世后怎么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J].科技信息,2007,(22).[4]尹玲、尹贻林、任国强“论工程造价新范式的形式”,《工程经济学报》 [5]、柯洪《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的定额改革》
[6]、陈传联、荀志远“工程项目预算决算评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工程造价管理》
致 谢
在大学的三年学习生涯即将结束。
在此论文的完成之际,首先非常感谢老师的关心与指导。感谢建工系的所有老师!6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校长奖学金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校长奖学金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我校《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中对扩大留学生规模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优化我校留学生结构,特设立华中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校长奖学金。
二、奖学金资助对象
我校新录取的硕士生(英文授课)
三、奖学金资助标准
· 免交注册费、学费、实验费、实习费、基本教材费; ·提供门诊医疗服务和来华留学生综合医疗保险。
四、奖学金名额 每年25名
五、奖学金选拔办法 1.开放专业
我校所有可英文授课的硕士专业 2.申请人资格
外国国籍,获得学士学位,成绩优秀,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获得两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荐,语言能力达到授课专业的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申请时间
每年1月1日——3月31日。4.申请所需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留学生校长奖学金申请表》 个人护照复印件
最高学历、学位证明(如毕业证书等)就读学校出具的在校成绩、表现证明 两名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荐信 4.受理机构
外国留学生可直接将奖学金申请材料邮件至: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 5.评审及公示
学校设立外国留学生校长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奖学金受理时间结束后,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选拔奖学金候选人,并在校内公示。公示结束后,学校正式公布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并通知到学生本人。
第五篇: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参照样例)
(2010年11月修订)
师教文[2007]186号
一、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1、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2、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文。
3、论文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
(1)图: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图应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
(2)表: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2-13)”、“式(4-5)”,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
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论文的文档格式
(1)论文题目:三号黑体;
(2)目录:三号黑体;(章的标题)XXXX …………………………………1(三号黑体字)
1.1(条的标题)XXXX ………………… …………2(小三号黑体字)
1.1.1(款的标题)XXXX…………… … ………3(四号黑体字)
1.1.1.1(项的标题)XXXX………………………4(小四号黑体字)
(3)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20磅;英文摘要:小三号,摘要内容: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
(4)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
(5)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0.5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 四号黑体;
(6)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7)参考文献:五号宋体,行距16磅。
5、学生应签署《诚信承诺书》和《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论文封二)。保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不存在抄袭和剽窃。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6、论文一律用A4(210mm×297mm)大小的白纸双面打印并装订(左装订)成册。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
二、各部分规范的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应包括论文封面、目录、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引言、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封面
一律采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专用封面。封面内容均须打印,论文题目为三号宋体加粗,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等为四号宋体加粗,日期为小四号宋体。
2、目录
目录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序号。
3、题目
题目是反映论文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要求如下:
(1)题目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词藻。
(2)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
(3)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4)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4、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明归纳,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用语要规范,一般不用公式和非规范符号术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在300字左右。
论文应附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以便于进行国际交流。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应明确、简练,其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5、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和自由词: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列出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间空格1个字符。
6、引言(或前言)
引言又叫前言,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言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范围和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的撰写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应达到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其他具体要求有:
(1)主题的要求
A.主题有新意,有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价值;
B.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C.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2)结构的要求
A.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章、节、小节等分别以“1”、“1.1”、“1.1.1”、“1.1.2”、“(1)”或“
一、”、“
(一)”、“1.”、“(1)”等数字以树层次格式依次标出;
C.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均不应出现技术性的错误;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不弄虚作假。
8、结论和建议
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为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主要包含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研究设想和改进建议。
9、参考文献
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个别专业的外,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按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顺序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可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各专业应统一著录格式。建议院(系)按照本学科通行惯例制定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也可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05(见附件)”或参照下面格式。
著录格式:
(1)著作:[序号]作者1,作者2.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2)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3)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注:文献中的作者数量低于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其后加“等”字即可;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10、附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3)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4)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式
(一)”、“式
(二)”;“文献[一]”、“文献[二]”等。
11、致谢
有些毕业论文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为此在必要时应增加本部分,以对论文工作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
三、毕业论文环节的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内容、如何研究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三个部分:选题、论文框架、论文进度及主要工作内容:
(1)选题。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选题的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
(2)论文框架。包含论文提纲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论文工作的基本构想,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不必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3)进度计划及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时间的具体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如根据论文题目查找文献、完成论文大纲、完成初稿、定稿、答辩等)、成果形式等。
2、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前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对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综合分析、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该问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问题焦点、动态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内容所做出的系统论述,特别应注意对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在对文献分析评价时应忠实文献内容。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所阅读和选择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搜集文献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采用检索法、专著法和年鉴法等,其中检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参考文献不能省略,应包含引用过的,能反映选题全貌,且直接阅读过的全部文献资料。
3、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检测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对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对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有如下建议:
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从下列问题中选取几个问题(1-3必选),作好汇报准备,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学生应熟悉答辩内容,语言简明流畅。汇报内容主要包括:
(1)选题的依据、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选题的历史和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提出的个人见解等;
(3)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研究方法、技术文献等;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文的优缺点;
(7)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
4、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是学生对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过程的全面记载。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接受定期指导,及时、主动、详尽地将教师的指导内容记录到《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册》中,并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作为自己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详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