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开幕式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开幕式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海峡两岸
民族大联欢活动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开幕式;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海峡两岸民族大联欢。展示激情三月、和谐畲乡、民族同欢。
二、活动时间
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午9:00
三、活动地点
县体育运动场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中央电视台三频道
承办单位: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组委会
五、活动内容
(一)开幕式
1.议程
(1)县委副书记、县长钟昌明(主持)介绍参加活动的领导和来宾;
(2)县委书记武昌致辞;
(3)市领导致辞;
(4)省领导致辞;
(5)参加开幕式的最高级别的领导宣布开幕。
2.参加开幕式人员
(1)莅景参加活动的各级领导和嘉宾;
(2)副县级以上的在职和离退休干部;
(3)县直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4)各乡镇(管理区)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管理区主任);
(5)“三月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6)观看《激情广场》文艺演出的干部群众(观众)。
3.领导上主席台安排
主席台设置座位,座位前右侧设两个直立话筒。开幕式开始前,县主要领导和上级有关领导上主席台就座,会议议程完毕后下主席台在剧场座位就座。
4.责任分工
(1)联络工作(县四大班子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
(2)开幕式主持词、讲话稿等资料(县委办、县府办、组委会办公室);
(3)领导和来宾座位(主席台座位和剧场座位两部分)排列(县委办、县府办、组委会办公室)。
(4)开幕式主席台设施(会标、桌椅、桌布、话筒等)布置(“三月三”办公室后勤接待组、综合协调组);
(5)开幕式具体操作方案(流程)设计(“三月三”办公室综合协调组)。
(二)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大型歌舞演出
1.节目编导:《激情广场》栏目组著名编导。
2.节目主持: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刘璐。
3.节目形式:
以歌舞节目为主。中央电视台邀请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民族歌手、通俗歌手、组合类歌手以及知名原生态歌手组成强大的演员阵容,采用独唱、对唱、齐唱、方阵拉歌、歌舞穿插、即兴表演等形式,形成“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浓烈场面,营造激情奔放、欢乐喜庆的氛围。
为展示畲乡民俗特色,体现“两岸同歌、激情畲乡”活动主题,演出中将穿插部分畲族特色歌舞节目和台湾民族歌舞节目。
4.观看人员:与参加开幕式的人员相同(一般观众购票观看)。
5.责任分工
(1)与中央电视台的工作联系和衔接(“三月三”办公室综合协调组)。
(2)畲乡民族特色演出(“三月三”办公室演艺组)。
(3)《激情广场》方阵互动组织实施(“三月三”办公室综合协调组)。
(4)剧场舞台搭建、座位装置(“三月三”办公室综合协调组)。
(5)剧场宣传设施和环境布置(“三月三”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宣传策划组)。
(6)演出票务工作(“三月三”办公室综合协调组)。
(7)剧场安全(设施)保卫工作(“三月三”办公室安全保卫组)。
(8)中央电视台演职人员、台湾南投县文化艺术团演职人员接待工作(“三月三”办公室后勤接待组)。
六、工作要求
(1)各有关部门和工作组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责任到人。
(2)各项筹备工作完成时间,按照各组工作行事历的要求,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三月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进行检查。
附:1.《激情广场》插演节目组织工作方案
2.《激情广场》方阵互动表演方案
3.《激情广场》环境设施布置方案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激情广场》插演节目组织工作方案
为了做好三月三活动广场大型歌舞演出我县插演节目的排演工作,确保《激情广场》文艺演出成功,根据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的总体方案,特制定《激情广场》插演节目组织工作方案。
一、节目要求
参演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必须能够展示和体现畲族特色文化、景宁民俗风情。
二、参演节目
根据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组的意见,我县下列节目参加《激情广场》演出:
1.歌伴舞《三月三》
演唱:潘 晴 伴舞:县艺术团12人(6男6女)
2.原生态畲族山歌对唱
(1)八人对唱 演唱:蓝延兰等8人
(2)男女双人现场对唱 演唱:蓝森根 蓝仙兰
3.小组唱《敬茶歌》及茶艺表演
(1)敬茶歌
演唱:雷 萍等8人 现场敬茶:潘 晴等10人
(2)茶艺表演
表演:惠明茶叶有限公司6人
4.舞蹈《茶娘采春》
表演:县艺术团潘晴等12人
5.伴舞类节目
主要人员为艺术团演员和小学生,具体根据演出节目另定。
三、职责分工
雷森根负责组织歌曲《三月三》和艺术团伴舞节目的排练工作;
周巧灵负责组织原生态歌曲对唱的排练工作;
雷 萍负责组织《敬茶歌》和茶艺表演的排练工作;
潘 晴负责组织舞蹈《茶娘采春》的排练工作;
叶 嫣负责组织小学生伴舞节目的排练工作。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 演出现场方阵互动表演方案
为浓厚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演出现场氛围,根据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组的要求,制定《激情广场》方阵互动表演方案如下:
一、表演目标
通过各方阵的互动表演,形成“爱国歌曲大家唱”的浓烈场面,营造激情奔放、欢乐喜庆的氛围。同时借此平台,充分展示中国畲乡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
二、方阵设置及人员组成
从全县相关单位挑选人员组成四个主方阵和两个橱窗方阵,四个主方阵以雷、蓝、钟、盘四姓标示区分,以扇形布局在舞台前面,橱窗方阵分坐在舞台的两面的台阶上。方阵人员的挑选、组织和训练主要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歌曲演唱和互动形式及服装、道具等主要由指导老师负责。方阵的组织和职责分工如下:
1.老年方阵120人
成员由老年大学和县民族业余文体队员组成,身穿畲族服饰,手持鲜花、小旗子等道具。
责任 人:陈 锋 毛吉花 李光兰
指导老师:陶卫清 李丽英
音乐指挥:陶卫清
2.教师方阵120人
成员由县城学校的教师组成,身穿畲族服饰,手持鲜花、小旗子等道具。
责任 人:吴华标 吴伟敏
指导老师:吴伟敏
音乐指挥:吴伟敏
3.职高学生方阵120人
成员由景宁职业高中学生组成,身穿畲族服饰,手持鲜花、小旗子等道具。
责任 人:胡颖剑 商海青
指导老师:商海青 彭梅芳
音乐指挥:彭梅芳
4.相关单位方阵120人
成员由公路段、电力局、信用联社、林业局、工商局等单位人组成,身穿统一服装,手持鲜花、小旗子等道具。
责任 人:周巧灵 各相关单位领导
指导老师:周巧灵
音乐指挥:周巧灵
5.橱窗方阵66人
成员由景宁中学学生组成,身穿畲族服饰,手持绸扇、木拍、鲜花、小旗子等道具。
责任人:叶 嫣 潘晓明 指导老师:叶 嫣 刘淑婷
三、互动形式
1.全场互动。全场观众手持小型国旗或小型畲字旗,在演出中全场观众有节奏挥舞小国旗、小畲字旗。在每个节目结束,全场观众挥旗喝彩。
2.四大方阵。演出过程中,四大方阵按照要求,有节奏挥舞鲜花和小旗;在不同时间段举“两岸同歌,激情畲乡”等口号牌和明星名字牌;指定人员或小朋友向明星献花和畲族彩带;在互动方阵拉歌赛时,其中一个方阵合唱,其他方阵配合互动;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合唱中,每个方阵出数名代表与台湾同胞同歌共舞。
3.橱窗方阵。根据不同的节目运用不同的道具配合演出。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 演出现场环境设施布置方案
为全面做好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演出现场氛围营造工作,展现“爱国歌曲大家唱”、“两岸同歌、激情畲乡”主题,特制定《激情广场》演出现场环境设施布置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对《激情广场》演出现场大门、楼面标语、平面广告、地毯及鲜花的布置,使整个演出现场五彩缤纷、亮丽夺目。
二、布置内容
1.主要楼面(标语内容另拟)
根据活动主题,拟订相关标语口号,在演出现场周边主要楼面安排悬挂标语50条,并将广场西面其中一幢特别难看的楼面用灰色喷绘遮盖。
2.现场大门
对激情广场演出现场的南北大门进行改造,搭建成民族特色门。在南北大门醒目位置摆放座位示意图和观众须知广告牌(2m×4m),在南北大门外墙布置明星阵容喷绘广告。
3.演出场地
在场地贵宾通道上布置鲜花、地毯等,在开幕式主席台布置三月三节标、会标、鲜花等,在场地周边安排救护站、通讯车、电力车位及相关设施位置等。
4.现场围墙
在司令台两侧围墙布置4米高的公益平面喷绘广告或大幅标语牌(每字4m×5m)。
5.后山围栏
在后山围栏上布置“两岸同歌,激情畲乡”喷绘大字标语(每字4m×5m)。同时布置节日彩旗、畲字旗。
6.周边环境
在舞台后面的跑道边及左右两侧布置竹子(40根),在演出现场周边布置节日彩旗、畲字旗,对毗邻的工会大楼、体育馆大楼及周边环境和相邻道路进行相关的亮化、美化工作,以求与演出现场形成呼应。
7.舞台舞美
根据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舞美设计要求进行制作美化。
三、进度安排
1.3月25日前拟定标语;
2.4月1日前完成承办企业的确定;
3.4月15日,各项工作布置到位。
第二篇: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经贸项目推荐会暨项目洽谈会实施方案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经贸项目推荐会暨项目洽谈会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宣传畲乡的经济创业环境和民族经济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我县投资开发,为县内经济界人士共谋振兴经济之良策提供平台,促进景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助单位:县发改局、县经贸局、丽景工业园、县农业局、县旅游局、县民族经济开发区。
三、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及议程
1、时间: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3:00-5:00
2、地点:县财政局八楼会议室
3、议程
(1)县领导致辞
(2)景宁县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信息发布
(3)相关项目推荐和咨询
(4)项目洽谈、项目签约
(5)经济界专家作经济形势专题报告
四、人员分工及主要职责
组长:梅振伟,县府办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王旭东,县发改局副局长,负责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信息发布、项目立项审核、优惠政策收集编辑等工作。
副组长:林晓洪,县经贸局副局长,负责工业类项目立项洽谈、意向书制作,专题报告会人员落实等工作。
副组长:杨灶松,丽景园副主任,负责丽景园项目立项、洽谈、意向书制作。
副组长:胡明成,县农业局副局长,负责农业类项目立项、洽谈、意向书制作等工作。
副组长:叶长过,县旅游局副局长,负责旅游类项目立项、洽谈、意向书制作、会场布置等工作。
副组长:雷鸣,县民族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负责民族经济开发区相关项目的立项、洽谈、意向书制作等工作。
成员:潘海莉,负责经贸组日常事务。
各相关单位联络员:
发改局:刘奕春
丽景园:潘晓波
旅游局:叶浩锋
农业局:刘来水
开发区:张世纯
五、参加人员(预计90人):
1、有关领导
2、邀请客商(50人),具体名单另定
3、本县经济界代表(20人)
4、县府办、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丽景工业园、县农业局、县旅游局、县民族经济开发区
5、新闻媒体记者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活动总体方案
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景宁活动总
体方案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中央电视台3频道《激情广场》栏目组
承办单位:2010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组织委员会
二、活动宗旨
2010年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畲乡,建设和谐景宁”总体要求,以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为目标,挖掘完善畲族文化新亮点,邀请台湾各民族代表共同参与,增进海峡两岸人民情谊,促进与台湾南投县的交流合作,营造热烈、欢快、和谐、安全的节日氛围,做大做强“中国畲乡三月三”品牌,充分展示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和充满活力的新畲乡,推进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2、彰显特色,促进交流;
3、扩大宣传,服务发展;
4、节俭隆重,安全有序。
四、活动主题
两岸同歌 激情畲乡
五、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中国畲乡三月三开幕式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型歌舞互动演出
时 间: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午9:00。地 点:县体育运动场
内容:歌舞互动演出
演出主题:“爱国歌曲大家唱”“两岸同歌 激情畲乡”
1、开幕式:县长主持、书记致辞,主要来宾(领导)致辞;
2、整个活动由《激情广场》栏目组著名编导策划执导,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刘璐及当地优秀主持人主持。选用与主题相符脍炙人口的作品及不同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歌星和本地演员为基
本主干,采用群众唱、交唱、老歌翻新、齐唱、方阵拉歌、歌舞穿插、即兴表演等形式,演出过程穿插景宁、台湾南投县的特色节目;
3、演出设一个主舞台;整个观众区分为若干个方阵,并以畲族特色名称命名;演出强调舞台与座区、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方阵与方阵之间的互动性,力争让所有观众参与到活动中,营造激情、欢乐、互动的氛围。
责任单位:三月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中央电视台3频道《激情广场》栏目组
协助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和各相关单位
(二)第四届传统体育节暨千人集体押加大赛
时 间:201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二)下午2:00地 点:县城复兴路
内 容:千人集体押加等传统民间体育比赛
参加形式:以乡镇(管理区)、部门为单位参加
责任单位:县体育局
协助单位:县教育局 各乡镇(管理区)相关部门
(三)台湾南投县原住民文化艺术团专场演出
活动时间:201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二)晚上8:00活动地点:县城影城
主要内容:台湾南投县原住民文化艺术团歌舞专场演出责任单位:对台与民族事务组
协助单位:综合协调组、宣传策划组、演艺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
(四)集体畲族婚礼仪式暨行嫁踩街活动
活动时间: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2:30活动地点:县城人民路
主要内容:集体婚礼及行嫁踩街
责任单位:县文联
协助单位:县旅游局 畲乡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五)民俗风情一条街展示
时 间:2010年4月15日—16日(农历三月初二至初三)地 点:县城团结路
内 容:畲乡特色产品、趣味农活、民间手工艺等民俗风情展示
参加形式:以乡镇部门为单位参加、群众自由参与责任单位:县旅游局
协助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 县工商局县农业局 县建设局
(六)经贸项目推荐会
时 间: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3:00地 点:县财政局会议室
内 容:资源推介、项目洽谈
责任单位:县府办
协助单位:丽景工业园管委会 县发改局 县经贸局县旅游局 县农业局 民族开发区管委会
(七)台湾南投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交流座谈会时 间: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3:00地 点:畲乡大酒店
内 容:民族文化交流座谈
责任单位:县委统战部
协助单位:县民宗局 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各相关部门
(八)中国畲族民歌艺术节
活动时间:2010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晚上7:30活动地点:大均景区演艺中心
主要内容:畲族民歌、舞蹈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省文化厅、县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协助单位:县民宗局 县旅游局 大均乡
第四篇:XX“三月三”活动开幕式讲话稿
XX“三月三”活动开幕式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晚,我们相约在巍峨的五指山,欢聚在美丽的翡翠城,共同迎接XX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的到来。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五指山市委、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主会场活动的各位领导、来宾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海南广大黎族苗族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苗族同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璀璨文化。十年前,五指山成功申报“三月三”节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后,海南“三月三”节活动主会场再次安排到五指山,回到了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发祥地,我们全市上下满怀喜悦、欢欣鼓舞。
五指山作为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海南百万黎族苗族同胞的精神家园。多年来,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们坚持民生为本,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积极抢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鼎力打造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黎乡苗寨的面貌和黎苗同胞的生活明显改观;我们坚持文化铸魂,致力于传承、繁荣民族文化,文化设施不断完善,黎锦、苗绣等民族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独特、多姿多彩的黎族苗族文化薪火相传;我们坚持环境为先,致力于保护母亲山,呵护民族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全市森林覆盖率、大气水体质量居于全省领先水平。经过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黎苗同胞的这片家园正不断发展壮大,欣欣向荣!
本次主会场活动的主题,是“浓情三月三,幸福五指山”。我们将通过主题文艺晚会、黎祖祭祀庆典、原生态民歌大赛、传统体育竞技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把“三月三”节办成民俗“三月三”、文化“三月三”和欢乐“三月三”。我们也衷心期盼,以这次“三月三”为契机,大力推动我市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促进山城崛起,真正让五指山黎苗风情更浓郁,让全市各族人民生活更幸福!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晚,让我们共享这美好时刻,同绘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蓝图!
谢谢!
第五篇:畲乡拾韵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千百年来,在青山绿水间放牧生命的畲族百姓,赶山烧畲,游耕狩猎;倚山坡筑梯田,择河边建村寨,过着卓尔不群的生活。
古镇古韵
为了探寻畲族百姓古朴生活的流风余韵,我们来到了浙江省景宁县大均古镇。统观其貌,既有江南古镇所有的高墙老屋、廊街岸柳,又有澄潭印月、汤尖挺秀、屋崖瀑布、成美廊桥等独特的十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里的一切似乎还沉睡在畲族古老的睡梦里。
来到古镇街口,一株千年古唐樟像一位餐风饮露的老汉挺立在蜿蜒逶迤的河边,郁郁葱葱的树冠向空中肆无忌惮地舒展,舒展出一片伞状的荫凉天地。
穿过古街牌楼便进入了古街,青石板道、卵石泥墙以及临街铺面的旧式门窗,似乎都隐藏着历史的传奇。离古街牌楼一箭之地,便是奉旨三门并开的李氏宗祠。明朝天顺八年,大均镇的李琮高中进士,后来,其弟李璋和李璋之子俱中进士,为褒扬一门三进士,朝廷下旨建这骑街进士坊。穿坊入巷,跃入眼帘的是一座江南风格民居建筑,这是清光绪年间首富李开元的宅院。碧瓦朱甍的门楼上雕刻着福禄寿喜吉祥图案,花卉人物惟妙惟肖。
枕山栖谷的古街并不长,但曲曲弯弯首尾难望。在此聚族而居的畲族人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时间在这里仿佛是停摆的古钟,泰然自若的畲族男女浮雕一般地凝固在纯朴世界里,怡然自得。
婚礼喜韵
古街尽头是浮伞祠,供奉着马夫人,这是位唐代村妇。传说,马夫人到景宁取羹奉养婆婆,途经大均遇到洪水,以伞代舟而渡。从此,被奉为孝仙,马夫人渡河处也被称为浮伞渡。浮伞渡不仅是数百年来水上商贸的重要渡口,也是畲族人婚嫁必经之路。牛轿行嫁撑着伞,摆渡对歌浮伞渡。就是其写照。
站在浮伞祠前,隐隐听见鼓乐声,原来今天是个好日子,畲家有人结婚。
景宁朋友说,在畲乡不看婚俗,就等于未到畲乡。畲族婚姻庆典的伴娘伴郎被称作赤娘赤郎。小巷深处,赤娘赤郎簇拥着迎亲队伍款款走来。迎亲队伍要经过杉刺拦路、喝宝塔茶、借镬、杀鸡、对歌等仪式才能接走新娘。用松枝和鲜花遮住脸的新娘被新郎抱上了花轿,迎亲队伍在爆竹声中起轿,向新郎家出发。
花轿终于在新郎家落下,老人拿出麻布袋铺在轿门前,赤娘扶着新娘沿着麻布袋铺成的小路走进家门。新娘新郎拜堂、敬茶敬酒后,双双来到灶前。新娘手执竹筒,新郎鼓腮用力吹旺炉膛之火,祈愿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然后,夫妻才入洞房。
悠长歌韵
喜宴过后,长夜对歌拉开帷幕。这是畲族婚礼最热闹的场面,赤郎与赤娘遥遥相对,你唱我和,纵情斗歌。跌宕不羁的歌声此起彼伏,余音绕梁。因为赤郎和赤娘都是男女双方专门邀请来的唱歌高手,所以斗歌难分伯仲,只是在此良宵佳境尽情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情。
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相恋,以歌为媒;节日喜庆,以歌相贺;生活劳动,以歌传言;丧葬祭祀,以歌当哭。歌是山哈写文章,代代流传代代唱,谁家不唱山哈歌,便是学子断书堂。这段山歌,便是对畲族百姓嗜歌如命的真实临摹。
是啊,畲乡的山歌,因其普及而绚丽;畲乡的婚俗,因其传奇而精彩;畲乡的文化,因其悠久而厚重。娱心悦目地观瞻畲乡风貌,所见所闻好似一幅超凡脱俗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