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马英九2012新年贺词

马英九2012新年贺词



第一篇:马英九2012新年贺词

马英九2012新年贺词

今天是民国101年的第一天,两个多小时前,中华民国第二个一百年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在玉山主峰。百年交会这几天,英九的心境非常清澈,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历史的分水岭上,过去一百年,历程清晰在目;未来一百年,理路明确可循。

回首后望,我看见先人筚路蓝缕,以血泪缔造今日的中华民国;引颈前瞻,我想像一百年后的国人,也将检验着我们这一代,我们替国家创造了什麽、引领了什麽、解决了什麽、留下了什麽?

今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决定未来的历史。

身为中华民国总统,深感责任重大;当一百年后的国人回顾我们这一代,会不会像我们想起林献堂、蒋渭水、胡适、孙运璿、李国鼎等人一样,发自内心由衷地说:「台湾有你们,真好」。

我们这一代人,要让下一代记住什麽呢?

在此,我想引用严长寿先生写的《教育应该不一样》书中的一段话:「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领导一个国家亦复如此。一个民主国家总统的挑战,不只是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更是如何能丰富人民的选项,如何点燃下个世代人民心中的蜡烛,让他们发光、发亮。

百年前民国初创之际,胡适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以理性精神引导国家发展方向,从此自由、民主、科学,以及容忍的精神,成为这一百年来的指引。

日据时期,林献堂曾经向梁启超请教日本统治下台湾反抗运动的方向。后来林献堂依循梁启超的建议,以非武力方式,提倡「台湾议会设臵请愿运动」,历时14年不辍,1921年并与蒋渭水等先贤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以出版报刊、启蒙思想、教育民众、破除迷信等,推动进步观念。他们要求民主议会的愿望,延续至台湾光复以后,成为台湾民主运动的源头。

在上世纪五○年代,李万居、吴三连、郭雨新等人率先投入地方选举,雷震因倡议台湾成立反对党而入狱10年。他们当时喊出「国会改革」、「解除戒严」、「解除报禁」、「确保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真正自由」等政见,他们的理想在九○年代终于实现。六○年代,殷海光、柏杨即使遭到软禁或身陷囹圄,依旧笔耕不辍。我们也不会忘记不畏权势、敢说真话的陶百川,毕生为人权、法治呼号。所谓「大病文人医」,他们身为文化人,对社会国家做出了如此积极的贡献。

在学术界,台大校长傅斯年挺身捍卫学术自由,身影从未离开大学校园。北一女中校长江学珠推动全人教育,以校为家,人格风范至今让人怀念。新竹中学校长辛志平生活简朴,退休后,将自己一生积蓄全部捐做奖学金;他用身教告诉学生,什麽才是人格的榜样。每天比学生早到校的高雄中学校长王家骥,总是亲身实践着自强不息、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杨日松博士一生没有离开过法医的工作,用科学寻找正义,直到病重期间,还要大家别来看他,继续坚守岗位。

我们要点燃下个世代人民心中文明的蜡烛,就像百年来赖和、杨逵、锺理和、邓雨贤、吕泉生、钱穆、林怀民、侯孝贤等人,燃起台湾人民心中美丽的文明之火。锺理和记录在这片土地上踏实生活的勇者;林怀民的《薪传》让噙着中美断交眼泪的人们,重拾唐山过台湾的勇气。我们跟着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省思台湾的过去,拂去历史的尘埃,走出悲情的阴影。而李双泽的《美丽岛》恰是这片土地生命的伴奏。我们小时候,唱着吕泉生替台湾人留下的《丢丢铜仔》民谣,长大后,唱着他写的《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或更早前邓雨贤写的《望春风》,心中充满了纯朴的温情。如今,我们的孩子在创新的乐音中成长,活泼而充满鲜活的创造力。

我们也要点燃下个世代人民心中慈悲的蜡烛,一如一百年来北台湾的圣严法师、东台湾的证严法师、南台湾的星云法师、兰大弼传教士、单国玺枢机主教、急公好义的身障英雄罗重盛、捐出毕生积蓄的荣民伯伯胡寿宏,以及法鼓山、中台禅寺、一贯道与天主教、基督教等教会团体在救灾与济贫的长期贡献。他们的点点滴滴,唤起了台湾人民心中不灭的慈悲心。

在民国一百年的最后三年,中华民国跟全球都遭遇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海啸。下一个百年的初始,我们也得在欧债危机的威胁下颠簸上路。英九不愿粉饰太平,而选择诚实面对人民,民国101年将是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40年前,在台湾经济正值转型之际,孙运璿与李国鼎为我们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今天,在金融风暴后、世界经济重整之时,我们当然也要效法前贤,替下一代强化他们的实力。

儘管外在环境严峻,但英九还是对台湾人民有信心,对我们应变调整的能力有信心,对中华民国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深度有信心。过去一百年,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战乱与动盪,在承平时期则努力追赶。在台湾人民的努力下,不论在科技研发、艺术文化、体育竞赛、设计创新、人道援助等各方面,台湾的表现都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各位先生女士,我们的运动员、发明家、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国际志工,甚至于大学、专科与高中、高职的学生,最近几年在国际舞台上,都拿出了亮丽的成绩。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从学习者蜕变成创新者;由风潮的跟随者转变为文化的领航者;由爱心的输入者变成援助的输出者;从拼命追求效率,走向灵活运用创新。这些转变与成熟,值得国人欢喜骄傲,也是我们走向下个一百年最好的凭藉。

从三年多前英九就任总统以来,念兹在兹的都是国家建设,都是社会公义;所思所愿的莫非安和乐利,莫非土地人民。三年多来的执政团队,有些事也许做得不够好、不够快。为了点亮下世代人民心中的蜡烛,不够好的,我们要更加努力;不够快的,我们将加速脚步。过去一百年,先人为中华民国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展望未来,我们能不能为下个世代,奠定和平、繁荣、和谐、进步的基础呢?

下个一百年的台湾人民,有权利期待一个和平而非战乱的年代,一个繁荣而非萧条的年代,一个和谐而非对立的年代,一个进步而非倒退的年代。我们该努力的,就是要实践他们的期待,让他们在下个民国一百年裡,也能以我们今日同样的心情,欢喜感怀。

站在百年与百年的分水岭上,我深深体认到一己的微小、短暂,只愿更谦卑地面对下个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裡,每个人、每一代都是沧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后辈,都是谦虚的学生。我们要让一百年来中华民国自由、民主、正义、文明、慈悲的烛火,持续在下一代心中发光、发亮。我们有信心,将来,下一代提及亚洲崛起、中国大陆崛起的惊歎,也必然感受台湾崛起、中华民国崛起的光荣。再一百年后,当那时的国人回想起我们,如果能说一句「曾经有你们,真好」,那该有多好!

在民国101年元旦,我想与全国人民一齐许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国下一世代点亮蜡烛。

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大家!

2011元旦贺词

编者按: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今天在台湾“总统府”大礼堂主持中华民国100年开国纪念典礼暨元旦团拜,并以「壮大台湾 振兴中华」为题发表元旦祝词。全文如下: 今天是中华民国一百年元旦,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感恩的时刻。

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 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

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这些承诺,正是三民主义的理想;这些承诺,透过世代的努力,一字一句写入我们的宪法,逐步实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今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向缔造中华民国的先烈先贤,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当年如果没有与妻诀别的林觉民,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没有热血牺牲 的英勇烈士,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国。

这一百年的足迹,不只是建国的奋斗史,也是反抗帝国主义的血泪史,更是参与重建世界秩序的精彩诗篇。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国民政府北伐统一全国,开始十年建设。八年抗战,我们粉碎日本侵略的野心,废除了百年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台湾因而重回中华民国版图。

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更参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不仅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更协助草拟「世界人权宣言」,将儒家精神镕铸其中。

民国三十五年在南京,由全国各地选出的制宪国大代表,结合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的精髓,制定了亚洲最进步的民主宪法。

民国三十八年内战失利,大陆沦陷,政府迁台,这是中华民国重大的挫败。但是我们没有灰心丧志,反而痛定思痛,改造重生,逐步在台湾实现中山先生的理 想。

六十多年来,中华民国在台湾推动「三七五减租」与「耕者有其田」、扶植民营企业、推动十大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我们废除养女制度、建臵劳工保险、实施 九年国教、开办全民健保、通过国民年金;我们实施地方自治、解除戒严、开放组党、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平反「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冤案、推动国会全面改选与总统直选,并实现政权和平轮替。

这些改革无一不是历史的里程碑,让中华民国成为全球开发中国家政经发展的楷模,也彻底破除了民主不适合华人社会的偏见。

如今,中华民国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我们的援外团体走遍世界;我们的科技产品营销全球;我们的护照即将在九十六个国家与地区通行无阻;我们的 创新能力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我们的年轻人在世界舞台表现亮丽,充满自信。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今天在台湾的每一个人都共同经历了台湾成长转型的岁月,拥有共同的记忆与经验。我们曾为中华棒球队扬威国际,感到兴奋;我们曾因 失去联合国代表权,感到愤怒;我们也曾为了在国际场合升起国旗,流下热泪。

是的,就是那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让我们团结!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感动!当年它曾是支持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从小一起看着 长大的共同记忆,更是凝聚我们爱国情怀的焦点。

英九身为总统,承担继往开来的重任,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施政理念,始终牢记经国先生推动十大建设时讲过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 悔」。所以,多少任政府无法推动的重大改革,我们都不畏艰难,开始启动,包括行政院组织再造、县市合并升格、制定「农村再生条例」、推动二代健保与实施国 民年金。我们也推动两岸和解,使台海从过去的冲突热点,变成今天的和平大道。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未来的十年是国家发展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打造台湾的「黄金十年」,为中华民国第二个一百年奠定昌盛的基础。让「黄金十年」成 为和平的十年,建设的十年,也是幸福的十年。

英九对未来有四项期许:

一、百年树人

教育是国力的根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让青少年有更合理的教育环境,英九在此宣布,台湾教育将迈入新纪元,今年开始启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分阶段逐 步实施,先从高职做起,预定民国一○三年高中职学生全面免学费、大部分免试入学。同时,今年实施五岁幼儿入学免学费,未来视财政情况,逐步将学前教育免学 费延伸至四岁到三岁,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但学前教育不纳入学制。

我们深知,少子女化问题将严重影响我们的国力,政府决定从婚、生、养、育等四方面着手,多管齐下,以提升生育率。

二、百年生机

本世纪最大的挑战是全球气候变迁,最大的机会是数字科技革命。我们已有全方位的规画,将重整国土计划与灾防体系,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贯彻节能减碳,要为后代子孙留下好山好水。台湾经济必须转型,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势必淘汰。绿色经济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政府扶植的重点,我们要让中华民国生机永续盎 然。

为因应数字时代的挑战,我们将推广数字高画质电视,并全力投入宽带网络的基础建设,使网络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让数字生活成为国民的基本 权利。

三、百年公义

我们要打造一个公义的社会,让这个社会中人人发展机会均等,司法公正廉明,贫富差距缩小,人权受到保障。

我们社会有丰富的爱心与巨大的关怀力量,未来政府要结合志工,致力消除城乡落差、南北落差与数位落差。

我们也要持续推动「全民司改」,在公正、质量与效率三方面全力改善,以切实保障人权,赢得人民对司法的信赖。

台湾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已经步入高龄化社会,我们要积极推动长照保险制度,提供充分的照顾人力与设施,以加强对长者的社会及医疗服务。同时,我们也要 推广敬老爱老的文化,普及适合赡养的建筑与公共设施,让长辈们生活得健康、自在、舒服。

均富是中山先生坚持的理想,我们要增进赋税公平,改善就业与创业环境,强化社会福利制度,让经济成长的果实为全民所共享。

四、百年和平

台海和平是东亚和平与繁荣的基石,这是两岸共同的责任。过去二年多,我们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以「九二共 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恢复与大陆协商。迄今完成双向直航、陆客与陆生来台观光、就学,还签订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在内的十五项协议,大幅缓和台海紧 张情势,为区域的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我们认为搁臵争议,争取台海长期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两岸当局应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作取代对抗。现阶段任何片面改变现状的主张,都会影响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炎黄子孙应该透过深度交流,增进了解,培养互信,逐步消除歧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中华民国的第二个一百年,即将在我们的眼前展开。我们要发下宏愿: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做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台湾没有大陆的文革**,六十多年来,台湾保存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从生活美感到艺术美学,它的传统韵 味,让世界惊艳。

台湾更有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创新,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创造新的艺术表现。从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到影视等等都得到世界 高度肯定,形成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台湾也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仁义、孝亲、尊师、勤奋、善良、纯朴等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台湾也具有扎 实的公民社会、多元的社团宗教、自由的媒体舆论、兴旺的志工运动。英九相信,只要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台湾的魅力可以吸引全世界。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 华文化的领航者。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做华人世界的民主模范。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的存在,不仅保障台澎金马的安全与尊严,同时也证明中华民族在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可以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台湾的民主还很年轻,却带动了蓬勃又有活力的政党政治。民主是台湾的力量与骄傲,更是朝野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我们希望有一天,所有炎黄子孙都能和台湾人民一样,享有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多元生活方式。我们深信,这样的梦想并不遥远,因为这些价值在台湾都已经实 现,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台湾经验应可作为中国大陆未来发展的借镜。

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我们关心大陆的人权发展,就是因为这是我们珍视的核心价值,也是测量与拉近两岸距离的重要指标。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与研发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最大,创新与研发愈发达的国家,国力也愈强盛。

台湾的产业发展已经逐渐从代工走向品牌与创新,每年获得专利件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青年人参加国际发明展,屡屡在好手如云的竞争中,拿下世界冠 军。我们深信只要加强研发,鼓励创新,培养自制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台湾有优越的条件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世界顶级品牌的摇篮。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成为受人尊敬、让人感动的国家。仁政与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未来我们要以这种「进取而不掠夺」的精神,积极关怀全球议题,参 与国际事务。

世界是我们扬帆的蓝海,全球是我们驰骋的中原。中华民国身为国际社会的成员,愿意承担责任,贡献一己力量,成为和平的缔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以及新科技与商机的创造者。我们要让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成为受人尊敬、让人感动的国家。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中华民国一百年的历史,像是一场跨世纪的接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关切国家的前途,奉献青春与理想,投入国家建设与社会改造,才能开创中华民国的今天。

站在建国一百年的起点,英九想起八十多年前台湾先贤蒋渭水先生讲过的名言:「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我们要相互扶持,彼此勉励,国家的前途、台湾 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二千三百万人手中,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我们要以实力捍卫中华民国主权,以行动维护台湾尊严,以智慧打造台湾未来,让我们共同开创下一个百年盛世!

现在,请大家站起来跟我一起高呼:

中华民国万岁!

台湾民主万岁!

http://

第二篇: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2年新年贺词_PK_马英九

为下个世代点亮蜡烛(2012年元旦祝词)

马英九

今天是民国101年的第一天,两个多小时前,中华民国第二个一百年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在玉山主峰。百年交会这几天,英九的心境非常清澈,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历史的分水岭上,过去一百年,历程清晰在目;未来一百年,理路明确可循。

回首后望,我看见先人筚路蓝缕,以血泪缔造今日的中华民国;引颈前瞻,我想象一百年后的国人,也将检验着我们这一代,我们替国家创造了什么、引领了什么、解决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今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决定未来的历史。

身为中华民国总统,深感责任重大;当一百年后的国人回顾我们这一代,会不会像我们想起林献堂、蒋渭水、胡适、孙运璇、李国鼎等人一样,发自内心由衷地说:「台湾有你们,真好」。

我们这一代人,要让下一代记住什么呢?

在此,我想引用严长寿先生写的《教育应该不一样》书中的一段话:「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领导一个国家亦复如此。一个民主国家总统的挑战,不只是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更是如何能丰富人民的选项,如何点燃下个世代人民心中的蜡烛,让他们发光、发亮。

百年前民国初创之际,胡适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以理性精神引导国家发展方向,从此自由、民主、科学,以及容忍的精神,成为这一百年来的指引。

日据时期,林献堂曾经向梁启超请教日本统治下台湾反抗运动的方向。后来林献堂依循梁启超的建议,以非武力方式,提倡「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历时14年不辍,1921年并与蒋渭水等先贤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以出版报刊、启蒙思想、教育民众、破除迷信等,推动进步观念。他们要求民主议会的愿望,延续至台湾光复以后,成为台湾民主运动的源头。

在上世纪五○年代,李万居、吴三连、郭雨新等人率先投入地方选举,雷震因倡议台湾成立反对党而入狱10年。他们当时喊出「国会改革」、「解除戒严」、「解除报禁」、「确保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真正自由」等政见,他们的理想在九○年代终于实现。六○年代,殷海光、柏杨即使遭到软禁或身陷囹圄,依旧笔耕不辍。我们也不会忘记不畏权势、敢说真话的陶百川,毕生为人权、法治呼号。所谓「大病文人医」,他们身为文化人,对社会国家做出了如此积极的贡献。

在学术界,台大校长傅斯年挺身捍卫学术自由,身影从未离开大学校园。北一女中校长江学珠推动全人教育,以校为家,人格风范至今让人怀念。新竹中学校长辛志平生活简朴,退休后,将自己一生积蓄全部捐做奖学金;他用身教告诉学生,什么才是人格的榜样。每天比学生早到校的高雄中学校长王家骥,总是亲身实践着自强不息、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杨日松博士一生没有离开过法医的工作,用科学寻找正义,直到病重期间,还要大家别来看他,继续坚守岗位。

我们要点燃下个世代人民心中文明的蜡烛,就像百年来赖和、杨逵、锺理和、邓雨贤、吕泉生、钱穆、林怀民、侯孝贤等人,燃起台湾人民心中美丽的文明之火。锺理和记录在这片土地上踏实生活的勇者;林怀民的《薪传》让噙着中美断交眼泪的人们,重拾唐山过台湾的勇气。我们跟着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省思台湾的过去,拂去历史的尘埃,走出悲情的阴影。而李双泽的《美丽岛》恰是这片土地生命的伴奏。我们小时候,唱着吕泉生替台湾人留下的《丢丢铜仔》民谣,长大后,唱着他写的《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或更早前邓雨贤写的《望春风》,心中充满了纯朴的温情。如今,我们的孩子在创新的乐音中成长,活泼而充满鲜活的创造力。

我们也要点燃下个世代人民心中慈悲的蜡烛,一如一百年来北台湾的圣严法师、东台湾的证严法师、南台湾的星云法师、兰大弼传教士、单国玺枢机主教、急公好义的身障英雄罗重盛、捐出毕生积蓄的荣民伯伯胡寿宏,以及法鼓山、中台禅寺、一贯道与天主教、基督教等教会团体在救灾与济贫的长期贡献。他们的点点滴滴,唤起了台湾人民心中不灭的慈悲心。

在民国一百年的最后三年,中华民国跟全球都遭遇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海啸。下一个百年的初始,我们也得在欧债危机的威胁下颠簸上路。英九不愿粉饰太平,而选择诚实面对人民,民国101年将是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40年前,在台湾经济正值转型之际,孙运璇与李国鼎为我们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今天,在金融风暴后、世界经济重整之时,我们当然也要效法前贤,替下一代强化他们的实力。

尽管外在环境严峻,但英九还是对台湾人民有信心,对我们应变调整的能力有信心,对中华民国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深度有信心。过去一百年,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战乱与动荡,在承平时期则努力追赶。在台湾人民的努力下,不论在科技研发、艺术文化、体育竞赛、设计创新、人道援助等各方面,台湾的表现都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各位先生女士,我们的运动员、发明家、设计师、艺术家、科学家、国际志工,甚至于大学、专科与高中、高职的学生,最近几年在国际舞台上,都拿出了亮丽的成绩。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从学习者蜕变成创新者;由风潮的跟随者转变为文化的领航者;由爱心的输入者变成援助的输出者;从拼命追求效率,走向灵活运用创新。这些转变与成熟,值得国人欢喜骄傲,也是我们走向下个一百年最好的凭借。

从三年多前英九就任总统以来,念兹在兹的都是国家建设,都是社会公义;所思所愿的莫非安和乐利,莫非土地人民。三年多来的执政团队,有些事也许做得不够好、不够快。为了点亮下世代人民心中的蜡烛,不够好的,我们要更加努力;不够快的,我们将加速脚步。过去一百年,先人为中华民国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展望未来,我们能不能为下个世代,奠定和平、繁荣、和谐、进步的基础呢?

下个一百年的台湾人民,有权利期待一个和平而非战乱的年代,一个繁荣而非萧条的年代,一个和谐而非对立的年代,一个进步而非倒退的年代。我们该努力的,就是要实践他们的期待,让他们在下个民国一百年里,也能以我们今日同样的心情,欢喜感怀。

站在百年与百年的分水岭上,我深深体认到一己的微小、短暂,只愿更谦卑地面对下个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每一代都是沧海一粟,都是感念的后辈,都是谦虚的学生。我们要让一百年来中华民国自由、民主、正义、文明、慈悲的烛火,持续在下一代心中发光、发亮。我们有信心,将来,下一代提及亚洲崛起、中国大陆崛起的惊叹,也必然感受台湾崛起、中华民国崛起的光荣。再一百年后,当那时的国人回想起我们,如果能说一句「曾经有你们,真好」,那该有多好!

在民国101年元旦,我想与全国人民一齐许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国下一世代点亮蜡烛。━━━━━┛

共同增进各国人民福祉(2012年元旦祝词)

胡锦涛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就要进入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2010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开拓前进,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战胜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安全等问题的国际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今年以来在各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中国人民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紧紧依靠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努力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继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造福两岸同胞。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借此机会,我愿重申,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此时此刻,世界上还有不少民众经受着战火、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带来的苦难。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抱着深深的同情,衷心希望他们早日摆脱困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相信,只要各国人民携手努力,世界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各国人民福祉一定会不断增进。

最后,我从北京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第三篇:马英九2011年新年贺词:壮大台湾振兴中华(最终版)

《壯大臺灣 振興中華》 ——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元旦祝詞

今天是中華民國一百年元旦,這是一個值得慶祝和感恩的時刻。

一百年前,中國飽受列強欺凌,幾乎亡國,國父領導革命,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向人民許下富強的承諾。一百年前,中國歷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當家做主。中華民國的建立,向人民許下民主的承諾。

一百年前,中國社會貧富懸殊,文盲遍地。中華民國的建立,向人民許下均富與教育的承諾。

這些承諾,正是三民主義的理想;這些承諾,透過世代的努力,一字一句寫入我們的憲法,逐步實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今天,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向締造中華民國的先烈先賢,致上最崇高的敬意。當年如果沒有與妻訣別的林覺民,沒有「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沒有熱血犧牲的英勇烈士,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國。

這一百年的足跡,不只是建國的奮鬥史,也是反抗帝國主義的血淚史,更是參與重建世界秩序的精彩詩篇。

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國民政府北伐統一全國,開始十年建設。八年抗戰,我們粉碎日本侵略的野心,廢除了百年屈辱的不平等條約,臺灣因而重回中華民國版圖。

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更參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不僅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更協助草擬「世界人權宣言」,將儒家精神鎔鑄其中。

民國三十五年在南京,由全國各地選出的制憲國大代表,結合中華文化與西方民主的精髓,制定了亞洲最進步的民主憲法。

民國三十八年內戰失利,大陸淪陷,政府遷臺,這是中華民國重大的挫敗。但是我們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痛定思痛,改造重生,逐步在臺灣實現中山先生的理想。

六十多年來,中華民國在臺灣推動「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扶植民營企業、推動十大建設、促進產業升級;我們廢除養女制度、建置勞工保險、實施九年國教、開辦全民健

保、通過國民年金;我們實施地方自治、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平反「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冤案、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並實現政權和平輪替。

這些改革無一不是歷史的里程碑,讓中華民國成為全球開發中國家政經發展的楷模,也徹底破除了民主不適合華人社會的偏見。

如今,中華民國已經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尊敬。我們的援外團體走遍世界;我們的科技產品行銷全球;我們的護照即將在九十六個國家與地區通行無阻;我們的創新能力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我們的年輕人在世界舞臺表現亮麗,充滿自信。

各位先進、各位同胞,今天在臺灣的每一個人都共同經歷了臺灣成長轉型的歲月,擁有共同的記憶與經驗。我們曾為中華棒球隊揚威國際,感到興奮;我們曾因失去聯合國代表權,感到憤怒;我們也曾為了在國際場合升起國旗,流下熱淚。

是的,就是那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讓我們團結!讓我們振奮!讓我們感動!當年它曾是支持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精神力量,也是我們從小一起看著長大的共同記憶,更是凝聚我們愛國情懷的焦點。

英九身為總統,承擔繼往開來的重任,秉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理念,始終牢記經國先生推動十大建設時講過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所以,多少任政府無法推動的重大改革,我們都不畏艱難,開始啟動,包括行政院組織再造、縣市合併升格、制定「農村再生條例」、推動二代健保與實施國民年金。我們也推動兩岸和解,使臺海從過去的衝突熱點,變成今天的和平大道。

各位先進、各位同胞,未來的十年是國家發展升級的關鍵時刻,我們要打造臺灣的「黃金十年」,為中華民國第二個一百年奠定昌盛的基礎。讓「黃金十年」成為和平的十年,建設的十年,也是幸福的十年。

英九對未來有四項期許:

一、百年樹人:

教育是國力的根基,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為了讓青少年有更合理的教育環境,英九在此宣布,臺灣教育將邁入新紀元,今年開始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階段逐步實施,先從高職做起,預定民國一○三年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同時,今年實施五歲幼兒入學免學費,未來視財政情況,逐步將學前教育免學費延伸至四歲到三歲,以減輕父母的負

擔,但學前教育不納入學制。

我們深知,少子女化問題將嚴重影響我們的國力,政府決定從婚、生、養、育等四方面著手,多管齊下,以提升生育率。

二、百年生機 :

本世紀最大的挑戰是全球氣候變遷,最大的機會是數位科技革命。我們已有全方位的規畫,將重整國土計畫與災防體系,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貫徹節能減碳,要為後代子孫留下好山好水。臺灣經濟必須轉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業,勢必淘汰。綠色經濟是未來的趨勢,也是政府扶植的重點,我們要讓中華民國生機永續盎然。

為因應數位時代的挑戰,我們將推廣數位高畫質電視,並全力投入寬頻網路的基礎建設,使網路的速度更快、品質更好、價格更低,讓數位生活成為國民的基本權利。

三、百年公義 :

我們要打造一個公義的社會,讓這個社會中人人發展機會均等,司法公正廉明,貧富差距縮小,人權受到保障。

我們社會有豐富的愛心與巨大的關懷力量,未來政府要結合志工,致力消除城鄉落差、南北落差與數位落差。

我們也要持續推動「全民司改」,在公正、品質與效率三方面全力改善,以切實保障人權,贏得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臺灣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我們要積極推動長照保險制度,提供充分的照顧人力與設施,以加強對長者的社會及醫療服務。同時,我們也要推廣敬老愛老的文化,普及適合安養的建築與公共設施,讓長輩們生活得健康、自在、舒服。

均富是中山先生堅持的理想,我們要增進賦稅公平,改善就業與創業環境,強化社會福利制度,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為全民所共享。

四、百年和平:

臺海和平是東亞和平與繁榮的基石,這是兩岸共同的責任。過去二年多,我們在中華民國憲

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恢復與大陸協商。迄今完成雙向直航、陸客與陸生來臺觀光、就學,還簽訂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內的十五項協議,大幅緩和臺海緊張情勢,為區域的穩定繁榮作出貢獻。

我們認為擱置爭議,爭取臺海長期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兩岸當局應以和解消弭衝突,以合作取代對抗。現階段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主張,都會影響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兩岸炎黃子孫應該透過深度交流,增進瞭解,培養互信,逐步消除歧見,在中華文化智慧的指引下,為中華民族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各位先進、各位同胞,中華民國的第二個一百年,即將在我們的眼前展開。我們要發下宏願:

未來一百年,中華民國要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臺灣沒有大陸的文 革動亂,六十多年來,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從生活美感到藝術美學,它的傳統韻味,讓世界驚艷。

臺灣更有海洋文化的開放與創新,中華文化在臺灣,早已吸收西方當代文明的精華,創造新的藝術表現。從舞蹈、音樂、戲劇、視覺藝術到影視等等都得到世界高度肯定,形成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臺灣也是全球實踐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徹底的華人社會。仁義、孝親、尊師、勤奮、善良、純樸等儒家倡導的美德,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臺灣也具有紮實的公民社會、多元的社團宗教、自由的媒體輿論、興旺的志工運動。英九相信,只要發揮文化的創造力,臺灣的魅力可以吸引全世界。唯有臺灣,最有條件成為中華文化的領航者。

未來一百年,中華民國要做華人世界的民主模範。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的存在,不僅保障臺澎金馬的安全與尊嚴,同時也證明中華民族在自由、民主的環境裡,可以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臺灣的民主還很年輕,卻帶動了蓬勃又有活力的政黨政治。民主是臺灣的力量與驕傲,更是朝野競爭與合作的基礎。

我們希望有一天,所有炎黃子孫都能和臺灣人民一樣,享有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多元生活方式。我們深信,這樣的夢想並不遙遠,因為這些價值在臺灣都已經實現,不是西方人的專利,臺灣經驗應可作為中國大陸未來發展的借鏡。

兩岸間不應該是政權之爭,不應該是統獨之爭,不應該是國際空間之爭,而應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核心價值上,彼此激勵,相互提升。我們關心大陸的人權發展,就是因為這是我們珍視的核心價值,也是測量與拉近兩岸距離的重要指標。

未來一百年,中華民國要成為全球的創新中心。經驗告訴我們,創新與研發所帶來的附加價值最大,創新與研發愈發達的國家,國力也愈強盛。

臺灣的產業發展已經逐漸從代工走向品牌與創新,每年獲得專利件數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們青年人參加國際發明展,屢屢在好手如雲的競爭中,拿下世界冠軍。我們深信只要加強研發,鼓勵創新,培養自製能力,保護智慧財產權,臺灣有優越的條件成為全球的創新中心,世界頂級品牌的搖籃。

未來一百年,中華民國要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仁政與王道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未來我們要以這種「進取而不掠奪」的精神,積極關懷全球議題,參與國際事務。

世界是我們揚帆的藍海,全球是我們馳騁的中原。中華民國身為國際社會的成員,願意承擔責任,貢獻一己力量,成為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以及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我們要讓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各位先進、各位同胞,中華民國一百年的歷史,像是一場跨世紀的接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關切國家的前途,奉獻青春與理想,投入國家建設與社會改造,才能開創中華民國的今天。

站在建國一百年的起點,英九想起八十多年前臺灣先賢蔣渭水先生講過的名言:「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我們要相互扶持,彼此勉勵,國家的前途、臺灣的未來,都掌握在我們二千三百萬人手中,由我們自己來決定。我們要以實力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以行動維護臺灣尊嚴,以智慧打造臺灣未來,讓我們共同開創下一個百年盛世!

現在,請大家站起來跟我一起高呼:

中華民國萬歲!

臺灣民主萬歲!

第四篇: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1年新年贺词 PK 马英九

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1年新年贺词 PK 马英九:2011年元旦贺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人类就要进入201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2010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开拓前进,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战胜青海玉 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安全等问题的国际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 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今年以来在各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中国人民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紧紧依靠 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努力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继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造福两岸同胞。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人 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借此机会,我愿重申,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继续同各 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此时此刻,世界上还有不少民众经受着战火、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带来的苦难。中国人民 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抱着深深的同情,衷心希望他们早日摆脱困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相信,只要各国人民携手努力,世界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各国人民福祉一定会不断增进。

最后,我从北京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马英九:2011年元旦贺词

编者按:马英九今天在台湾总统府大礼堂主持中华民国100年开国纪念典礼暨元旦团拜,并以「壮大台湾 振兴中华」为题发表元旦祝词。全文如下:

今天是中华民国一百年元旦,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感恩的时刻。

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

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这些承诺,正是三民主义的理想;这些承诺,透过世代的努力,一字一句写入我们的宪法,逐步实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今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向缔造中华民国的先烈先贤,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当年如果没有与妻诀别的林觉民,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没有热血牺牲的英勇烈士,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国。

这一百年的足迹,不只是建国的奋斗史,也是反抗帝国主义的血泪史,更是参与重建世界秩序的精彩诗篇。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国民政府北伐统一全国,开始十年建设。八年抗战,我们粉碎日本侵略的野心,废除了百年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台湾因而重回中华民国版图。

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更参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不仅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更协助草拟「世界人权宣言」,将儒家精神镕铸其中。

民国三十五年在南京,由全国各地选出的制宪国大代表,结合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的精髓,制定了亚洲最进步的民主宪法。

民国三十八年内战失利,大陆沦陷,政府迁台,这是中华民国重大的挫败。但是我们没有灰心丧志,反而痛定思痛,改造重生,逐步在台湾实现中山先生的理想。

六 十多年来,中华民国在台湾推动「三7.5减租」与「耕者有其田」、扶植民营企业、推动十大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我们废除养女制度、建置劳工保险、实施九年国教、开办全民健保、通过国民年金;我们实施地方自治、解除戒严、开放组党、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平反「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冤案、推动国会全面改选与总统直选,并实现政权和平轮替。

这些改革无一不是历史的里程碑,让中华民国成为全球开发中国家政经发展的楷模,也彻底破除了民主不适合华人社会的偏见。

如今,中华民国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我们的援外团体走遍世界;我们的科技产品营销全球;我们的护照即将在九十六个国家与地区通行无阻;我们的创新能力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我们的年轻人在世界舞台表现亮丽,充满自信。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今天在台湾的每一个人都共同经历了台湾成长转型的岁月,拥有共同的记忆与经验。我们曾为中华棒球队扬威国际,感到兴奋;我们曾因失去联合国代表权,感到愤怒;我们也曾为了在国际场合升起国旗,流下热泪。

是的,就是那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让我们团结!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感动!当年它曾是支持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从小一起看着长大的共同记忆,更是凝聚我们爱国情怀的焦点。

英 九身为总统,承担继往开来的重任,秉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施政理念,始终牢记经国先生推动十大建设时讲过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所以,多少任政府无法推动的重大改革,我们都不畏艰难,开始启动,包括行政院组织再造、县市合并升格、制定「农村再生条例」、推动二代健保与实施国 民年金。我们也推动两岸和解,使台海从过去的冲突热点,变成今天的和平大道。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未来的十年是国家发展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打造台湾的「黄金十年」,为中华民国第二个一百年奠定昌盛的基础。让「黄金十年」成为和平的十年,建设的十年,也是幸福的十年。

英九对未来有四项期许:

一、百年树人: 教育是国力的根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让青少年有更合理的教育环境,英九在此宣布,台湾教育将迈入新纪元,今年开始启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分阶段逐步实施,先从高职做起,预定民国一○三年高中职学生全面免学费、大部分免试入学。同时,今年实施五岁幼儿入学免学费,未来视财政情况,逐步将学前教育免学 费延伸至四岁到三岁,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但学前教育不纳入学制。

我们深知,少子女化问题将严重影响我们的国力,政府决定从婚、生、养、育等四方面着手,多管齐下,以提升生育率。

二、百年生机

本 世纪最大的挑战是全球气候变迁,最大的机会是数字科技革命。我们已有全方位的规画,将重整国土计划与灾防体系,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贯彻节能减碳,要为后代子孙留下好山好水。台湾经济必须转型,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势必淘汰。绿色经济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政府扶植的重点,我们要让中华民国生机永续盎 然。

为因应数字时代的挑战,我们将推广数字高画质电视,并全力投入宽带网络的基础建设,使网络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让数字生活成为国民的基本权利。

三、百年公义

我们要打造一个公义的社会,让这个社会中人人发展机会均等,司法公正廉明,贫富差距缩小,人权受到保障。

我们社会有丰富的爱心与巨大的关怀力量,未来政府要结合志工,致力消除城乡落差、南北落差与数位落差。

我们也要持续推动「全民司改」,在公正、质量与效率三方面全力改善,以切实保障人权,赢得人民对司法的信赖。

台湾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已经步入高龄化社会,我们要积极推动长照保险制度,提供充分的照顾人力与设施,以加强对长者的社会及医疗服务。同时,我们也要推广敬老爱老的文化,普及适合赡养的建筑与公共设施,让长辈们生活得健康、自在、舒服。

均富是中山先生坚持的理想,我们要增进赋税公平,改善就业与创业环境,强化社会福利制度,让经济成长的果实为全民所共享。

四、百年和平

台 海和平是东亚和平与繁荣的基石,这是两岸共同的责任。过去二年多,我们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恢复与大陆协商。迄今完成双向直航、陆客与陆生来台观光、就学,还签订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在内的十五项协议,大幅缓和台海紧 张情势,为区域的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我们认为搁置争议,争取台海长期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两岸当局应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 作取代对抗。现阶段任何片面改变现状的主张,都会影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炎黄子孙应该透过深度交流,增进了解,培养互信,逐步消除歧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中华民国的第二个一百年,即将在我们的眼前展开。我们要发下宏愿: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做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台湾没有大陆的文革**,六十多年来,台湾保存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从生活美感到艺术美学,它的传统韵味,让世界惊艳。

台湾更有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创新,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创造新的艺术表现。从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到影视等等都得到世界高度肯定,形成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台 湾也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仁义、孝亲、尊师、勤奋、善良、纯朴等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台湾也具有扎实的公民社会、多元的社团宗教、自由的媒体舆论、兴旺的志工运动。英九相信,只要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台湾的魅力可以吸引全世界。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 华文化的领航者。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做华人世界的民主模范。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的存在,不仅保障台澎金马的安全与尊严,同时也证明中华民族在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可以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台湾的民?骰购苣昵幔创伺畈钟谢盍Φ恼痴巍C裰魇翘ㄍ宓牧α坑虢景粒浅熬赫牒献鞯幕 ?

我们希望有一天,所有炎黄子孙都能和台湾人民一样,享有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多元生活方式。我们深信,这样的梦想并不遥远,因为这些价值在台湾都已经实现,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台湾经验应可作为中国大陆未来发展的借镜。

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我们关心大陆的人权发展,就是因为这是我们珍视的核心价值,也是测量与拉近两岸距离的重要指标。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与研发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最大,创新与研发愈发达的国家,国力也愈强盛。

台 湾的产业发展已经逐渐从代工走向品牌与创新,每年获得专利件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青年人参加国际发明展,屡屡在好手如云的竞争中,拿下世界冠军。我们深信只要加强研发,鼓励创新,培养自制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台湾有优越的条件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世界顶级品牌的摇篮。

未来一百年,中华民国要成为受人尊敬、让人感动的国家。仁政与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未来我们要以这种「进取而不掠夺」的精神,积极关怀全球议题,参与国际事务。

世界是我们扬帆的蓝海,全球是我们驰骋的中原。中华民国身为国际社会的成员,愿意承担责任,贡献一己力量,成为和平的缔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以及新科技与商机的创造者。我们要让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成为受人尊敬、让人感动的国家。

各位先进、各位同胞,中华民国一百年的历史,像是一场跨世纪的接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关切国家的前途,奉献青春与理想,投入国家建设与社会改造,才能开创中华民国的今天。

站在建国一百年的起点,英九想起八十多年前台湾先贤蒋渭水先生讲过的名言:「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我们要相互扶持,彼此勉励,国家的前途、台湾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二千三百万人手中,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我们要以实力捍卫中华民国主权,以行动维护台湾尊严,以智慧打造台湾未来,让我们共同开创下一个百 年盛世!

现在,请大家站起来跟我一起高呼:

中敏感词万岁!

台湾民主万岁!

第五篇:马英九就职演说全文(精选)

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贵宾、各位侨胞、各位乡亲父老、各位电视机前与网络上的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二次政党轮替的历史意义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台湾人民投下了改变台湾未来的一票。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庆祝政党或个人的胜利,而是一起见证,台湾的民主已经跨越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我们的民主走过了一段颠簸的道路,现在终于有机会迈向成熟的坦途。在过去这一段波折的岁月里,人民对政府的信赖跌到谷底,政治操作扭曲了社会的核心价值,人民失去了经济安全感,台湾的国际支持也受到空前的折损。值得庆幸的是,跟很多年轻的民主国家相比,我们民主成长的阵痛期并不算长,台湾人民却能展现日趋成熟的民主风范,在关键时刻,作出明确的抉择:人民选择政治清廉、经济开放、族群和谐、两岸和平与迎向未来。

尤其重要的是,台湾人民一同找回了善良、正直、勤奋、诚信、包容、进取这一些传统的核心价值。这一段不平凡的民主成长经验,让我们获得了「台湾是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的赞誉,值得所有台湾人引以为傲。显然,中华民国已经成为一个受国际社会尊敬的民主国家。

不过,我们不会以此自满。我们要进一步追求民主质量的提升与民主内涵的充实,让台湾大步迈向「优质的民主」:在宪政主义的原则下,人权获得保障、法治得到贯彻、司法独立而公正、公民社会得以蓬勃发展。台湾的民主将不会再有非法监听、选择性办案、以及政治干预媒体或选务机关的现象。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也是我们下一阶段民主改革的目标。

在开票当天,全球有数亿的华人透过电视与网络的直播,密切关注选举的结果。因为台湾是全球唯一在中华文化土壤中,顺利完成二次政党轮替的民主范例,是全球华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实验。如果这个政治实验能够成功,我们将为全球华人的民主发展作出史无前例的贡献,这是我们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新时代的任务

未来新政府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带领台湾勇敢地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巨变之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我们必须快速提升台湾的国际竞争力,挽回过去流失的机会。当前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将是我们振兴经济必须克服的困难。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的战略正确、决心坚定,我们一定能达成我们的预定目标。

台湾是一个海岛,开放则兴盛、闭锁则衰败,这是历史的铁律。所以我们要坚持开放、大幅松绑、释放民间的活力、发挥台湾的优势;我们要引导企业立足台湾、联结亚太、布局全球;我们要协助劳工适应快速的科技变迁与产业调整;我们还要用心培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国际视野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排除各种意识形态对教育的不当干扰。我们在响应全球化挑战的同时,一定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与发展的机会,也一定要兼顾台湾与全球生态环境的永续经营。

新政府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导正政治风气,恢复人民对政府的信赖。我们将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尊重人性、崇尚理性、保障多元、和解共生的环境。我们将促进族群以及新旧移民间的和谐,倡导政党良性竞争,并充分尊重媒体的监督与新闻自由。

新政府将树立廉能政治的新典范,严格要求官员的清廉与效能,并重建政商互动规范,防范金权政治的污染。我希望每一位行使公权力的公仆,都要牢牢记住「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这一句著名的警语。我们将身体力行诚信政治,实践国民党「完全执政、完全负责」的政见。新政府所有的施政都要从全民福祉的高度出发,超越党派利益,贯彻行政中立。我们要让政府不再是拖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而是领导台湾进步的发动机。

我坚信,中华民国总统最神圣的职责就是守护宪法。在一个年轻的民主国家,遵宪与行宪比修宪更重要。身为总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宪法的权威与彰显守宪的价值。我一定会以身作则,严守宪政分际,真正落实权责相符的宪政体制。我们一定要做到:政府全面依法行政,行政院依法对立法院负责,司法机关落实法治人权,考试院健全文官体制,监察院纠弹违法失职。现在是我们建立优良宪政传统的最好机会,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

我们要让台湾成为国际社会中受人敬重的成员。我们将以「尊严、自主、务实、灵活」作为处理对外关系与争取国际空间的指导原则。中华民国将善尽她国际公民的责任,在维护自由经济秩序、禁止核子扩散、防制全球暖化、遏阻恐怖活动、以及加强人道援助等全球议题上,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全面融入东亚经济整合,并对东亚的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要强化与美国这一位安全盟友及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我们也要珍惜邦交国的情谊,信守相互的承诺;我们更要与所有理念相通的国家和衷共济,扩大合作。我们有防卫台湾安全的决心,将编列合理的国防预算,并采购必要的防卫性武器,以打造一支坚实的国防劲旅。追求两岸和平与维持区域稳定,是我们不变的目标。台湾未来一定要成为和平的缔造者,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今天开始,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一九九二年,两岸曾经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系顺利的发展。英九在此重申,我们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协商的准备。希望七月即将开始的周末包机直航与大陆观光客来台,能让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未来我们也将与大陆就台湾国际空间与两岸和平协议进行协商。台湾要安全、要繁荣、更要尊严!唯有台湾在国际上不被孤立,两岸关系才能够向前发展。我们注意到胡锦涛先生最近三次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分别是三月二十六日与美国布什总统谈到「九二共识」、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提出「四个继续」、以及四月二十九日主张两岸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些观点都与我方的理念相当的一致。因此,英九愿意在此诚恳的呼吁:两岸不论在台湾海峡或国际社会,都应该和解休兵,并在国际组织及活动中相互协助、彼此尊重。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本应各尽所能,齐头并进,共同贡献国际社会,而非恶性竞争、虚耗资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台湾与大陆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英九坚信,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最近四川发生大地震,灾情十分的惨重,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表达由衷的关切,并愿意提供实时的援助,希望救灾工作顺利,灾民安置与灾区重建早日完成。

三、台湾的传承与愿景

从宣誓就职的这一刻开始,英九深知个人已经肩负二千三百万人民的付托,这是我一生最光荣的职务,也是我一生最重大的责任。英九虽然不是在台湾出生,但台湾是我成长的故乡,是我亲人埋骨的所在。我尤其感念台湾社会对我这样一个战后新移民的包容之义、栽培之恩与拥抱之情。我义无反顾,别无悬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四百多年来,台湾这块土地一直慷慨的接纳着先来后到的移民,滋养、庇护着我们,提供我们及后代子孙安身立命的空间,并以高峻的山峰、壮阔的大海,充实、淬砺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继承的种种历史文化,不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延续,更得到扩充与创新,进而开创出丰盛多元的人文风景。

中华民国也在台湾得到了新生。在我任内,我们将庆祝中华民国开国一百周年。这一个亚洲最早诞生的民主共和国,在大陆的时间只有三十八年,在台湾的岁月却将超过一甲子。在这将近六十年间,中华民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共同经历了艰难险阻与悲欢岁月,更在追求民主的曲折道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宪政理想,当年在中国大陆没有能够实现,但今天在台湾终于生根、开花、结果。

面对台湾的未来,英九充满了信心。多年来我走遍台湾各个角落,在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当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善良、正直、勤奋、诚信、包容、进取这一些传统的核心价值,不但洋溢在台湾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湾人的本性里。这是台湾一切进步力量的泉源,也是「台湾精神」的真谛。

盱衡时局,环顾东亚,台湾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珍贵的文化资产、深厚的人文素养、日渐成熟的民主、活力创新的企业、多元和谐的社会、活跃海内外的民间组织、遍布全球的爱乡侨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只要我们秉持「台湾精神」,善用我们的优势,并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则,我们一定可以将台澎金马建设为举世称羡的乐土、我们引以为傲的美丽家园。

台湾的振兴不只要靠政府的努力,更要靠人民的力量;需要借重民间的智慧、需要朝野协商合作、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积极的投入。各位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们,我们要从此刻开始,卷起袖子,立即行动,打造美丽家园,为子孙奠定百年盛世的基础。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大家一起来奋斗!

最在,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呼:

台湾民主万岁!

中华民国万岁!

feisuxs范文网【www.feisuxs】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