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国王室世袭及年表、王朝
一、诺曼王朝
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自己统治20年,死后一个儿子继承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二世(又名“红脸威廉”),威廉二世在位13年,1100年在一次打猎事故中被一箭穿心,可能是谋杀。其四弟亨利继位为亨利一世,亨利一世是第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诺曼朝英王。亨利一世国王唯一的儿子和两个私生子在同一次海难中淹死,亨利在位35年无男性法定继承人,於是做安排要传位给女儿玛蒂尔达Matilda。亨利王忧郁起来,一次大吃鳗鱼结果难以置信地撑死了。贵族会议不愿有女主,挑选了亨利的侄子,征服者威廉的另一个孙子继位,是斯蒂芬一世。亨利王的女儿不满此安排,跟丈夫安茹伯爵带兵打回来,一番争斗双方妥协:斯蒂芬一世继续在位19年,死后由亨利王女儿的儿子继位,此人即亨利一世的外孙,称亨利二世(Henry II Curmantle,因为常穿短披风得了浑号短斗篷王亨利)。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又名“胡佛”,或许是因为他的红脸颊外观)(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长兄罗伯特继承诺曼公国王位。在狩猎时中流箭身亡,也有说法是被亨利一世暗箭伤害。
3、亨利一世 Henry I(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儒雅王”。威廉一世幼子(第四子)。亨利一世在国内励精图治。他于1106年渡海至法国,在坦什布赖战役中击败竞争对手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柯索斯(征服者威廉的长子),将后者永远监禁。1120年其继承人威廉·艾德林溺死。亨利一世遂指定其女玛蒂尔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的遗孀)为继承者。但其死后王位实际落入外甥布卢瓦伯爵斯蒂芬手中。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个女儿。亨利一世死后第一个赶到英格兰宣布继承王位。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继承权,1153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安茹伯爵亨利率领军队在英格兰登陆。经过几场战斗,他与斯蒂芬达成协议,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即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
二、安茹王朝 亨利二世继位于1154年,因为他母亲是诺曼王朝的公主,而父亲是安茹伯爵,於是开始了英国的安茹王朝。诺曼王朝三代而终。安茹王朝又称金雀花王朝,源自亨利王的父亲安茹伯爵杰夫里(Geoffrey of Anjou)喜欢在帽子上装饰金雀花,金雀花王朝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从亨利三世到理查德二世,共五王180多年。广义的包括安茹,(狭义)金雀花,兰开斯特,约克四个王朝,凡14王三百多年。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他所创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从他开始的几位国王也被称作安哲文国王,因为英格兰只是他们那没有多少实际统一性的巨大领地的一部分。
亨利二世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的儿子,生于法国曼恩-卢瓦尔省的勒芒。他的父亲是安茹伯爵(美男子)戈德弗鲁瓦五世(他是玛蒂尔达的第二个丈夫)。因此亨利几乎可算法国人。19岁时在他还是安茹公爵时,他与阿基坦的埃利诺(30岁)结婚(后者因淫乱刚与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离婚)。亨利从母亲处继承了诺曼底,从父亲处继承了安茹,又得到了阿基坦作为嫁妆。这使他实际上成为法国最大的领主,也造成了他与路易七世的宿怨。在亨利大部分生命里,他企图以武力或智力战胜路易七世。
亨利第一次来到英格兰是在1142年,以支持其母对英格兰王位的要求。但玛蒂尔达最终未能从布鲁瓦的斯蒂芬手中夺得王位。不过根据斯蒂芬与玛蒂尔达的一项协定,亨利于1154年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亨利二世在英格兰进行一系列改革。他是第一个征收盾牌钱的国王。他把大部分司法权力集中于国王手中,实际上亨利二世对英国习惯法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
1155年英格兰籍的教皇艾德里安四世在一份文件中把爱尔兰赠给亨利二世。这份文件后来被认为无效。这很可能是亨利的政治阴谋,从此以后爱尔兰的命运就与英格兰紧紧相连。
1164年,当亨利二世试图把教会的司法权也收回时,他与昔日的密友和顾问,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发生了冲突。贝克特请求教皇的干预,触怒了亨利二世。1170年12月29日,四个男爵骑士,显然是在亨利支持下,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杀了贝克特。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威胁要对亨利二世处以绝罚。亨利不得不屈服,他赤身表示悔罪,并表示要领导十字军去巴勒斯坦。
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爱尔兰。1188年,亨利二世在英格兰推行什一税。
在亨利二世晚年时,他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地,时常叛乱。亨利二世认定自己的妻子怂恿儿子们反对他,遂秘密请求教皇允许他与埃利诺离婚,未获同意。他在悲痛中去世于法国希农,葬在法国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亨利二世次子。因长子出家为修士而成为继承人。亨利前往英国继承王位后,理查与母亲埃利诺在法国阿基坦相依为命,与父亲关系疏远形同陌路。后受母亲的唆使和主君法王腓力二世的挑拨,出兵击败父亲夺取了王位。
理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国骑士,他讨厌英国,不会说一句英语,身为英王十年,在英格兰前后总共只待过六个月。他把英国交给宠臣代理,只要按时缴税就对海峡那边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因此被评价为最失败的国王之一。
理查以身为法兰西骑士自豪,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留在法国参与法国内部的“群雄争霸”,法王腓力二世是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在神罗皇帝巴巴罗萨溺死,法王腓力二世弃军潜逃的情况下,理查独力支撑起十字军联军的指挥重任,在人数和战术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多次击败埃及苏丹萨拉丁,迫使穆斯林与其签订明显对基督徒有利的和平协定,最终十字军在理查与萨拉丁化敌为友的气氛中结束。
理查因其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勇猛和神乎其技的指挥手腕,而被畏惧他的对手敬称为“狮心王”(the Lion Heart)。但是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勇士,在当世最杰出谋略家——法王腓力二世一浪接一浪的阴谋打击中,疲于奔命一事无成。东征回国后,理查随即陷入与腓力争夺法国主权的漫长战争,并在一次攻城战中,肩中流箭破伤风而死。
3、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King John Lackland “无地王”
亨利二世第四子,狮心王理查同胞兄弟。传说自幼英俊乖巧最受父亲宠爱,因此当他和母亲、兄长一起谋反打败父亲时,据说亨利二世因受深此打击而悲愤病亡。
和讨厌英国的兄长理查不同,约翰长期留居英格兰并关心英国的政务,是一个负责任的统治者。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法王腓力二世秘密从前线返回法国,计划在英国发动政变拥戴约翰篡夺理查的王位,但是计划迟迟没能成功,理查迅速平定**后也轻易地原谅了不忠实的弟弟,看来约翰未必如一些史书记载那样,是热衷于取兄长而代之的大阴谋家。
狮心王死后无嗣,约翰在围绕王位继承的斗争中获得多数贵族的支持和拥戴,成为新任国王,但这或许是谋求独立的贵族和法王串通的阴谋。约翰继位后,把注意力从欧洲大陆转移到英国的内政上,致力于英国的经济建设和王权强化,因此与英国贵族之间的矛盾急剧升温,加上法王腓力煽风点火,约翰反而落得了最不受欢迎的昏君称号。
法王腓力煽动英国贵族反对约翰,与此同时积极备战,准备以武力收回属于安茹家族的法国领土。洞察到法王野心的约翰动员英国贵族整兵渡海作战,却因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战败。由于战败造成的财政困难和威望下跌,导致英格兰有力贵族的群起反抗,约翰最终被迫向贵族妥协,签署了承认封建特权和城市自治的《大宪章》,这一事件也被称为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起源。
——————————
三、金雀花王朝
1、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2、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约翰之长子,九岁即位。在位期间最大的功绩是与法国和解,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关系。由于和法王路易九世是表兄弟关系,因此亨利三世多次请求路易九世介入调停英国国内贵族对国王的反抗行动,在法王强大外援下成功压制了贵族的反弹,实现了一段时间的政治安定,这一时期也是金雀花王朝历史上英法关系最亲密的时期。
3、爱德华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长脚王”
亨利三世长子。因为双腿修长而获得“长腿”的雅号。继承王位后打败反抗国王的贵族,强化了王权,把父亲建立的议会改造为国王笼络和操纵贵族的工具,并增设非贵族议员,开创了现代议会制度的雏形。此外长腿爱德华还首创了后来在百年战争中大出风头“威尔士长弓手”部队。
长腿年轻时曾率军参加十字军前往耶路撒冷作战,遭刺客暗算,全靠心爱的王后照料得法才捡回性命。在认识到收复圣地无望后,将注意力转移向英格兰的后院——苏格兰高地。长腿爱德华一生多次用兵苏格兰,但在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和罗勃特·布鲁斯的奋战下,爱德华虽取得了多次辉煌胜利却始终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在心爱的王后病逝后,爱德华变得狂躁不安喜怒无常,再加上阴险的法王腓力四世经常在背后搞鬼,爱德华的晚年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最后病死在远征罗勃特·布鲁斯的途中。
4、爱德华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爱德华一世长子,著名的同性恋代表人物。沉溺于文艺对政治漠不关心,导致大权旁落奸臣当道,政府腐败民心涣散。出兵苏格兰战败后又承认苏格兰的独立,声望跌落到最低点。其王后伊莎贝拉是阴谋家法王腓力四世之女,嫁到英国原本就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1325年携儿子爱德华返回法国娘家,和弟弟法王查理四世合谋,利用英国朝野的不满发动政变,于1327年将爱德华二世废黜和流放,并于两年后将其杀害。
5、爱德华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爱德华二世之子,由谋杀亲夫的母亲拥立继位。初无实权,于1330年在处死了母亲的宠臣——逼迫其父退位的莫蒂默伯爵后亲政。因为是法王查理四世的外甥,当查理四世死后无嗣时,主张自己也拥有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这在当时的欧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法国的贵族们为避免英国干预法国内政而拥戴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继承王位,遭致爱德华强烈的不满,由此拉开了百年战争的序幕。
战争初期在英军爱德华三世之子——爱德华黑太子的率领下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甚至在战场上抓获了当时的法王约翰二世,但是法国人随即拥立了新的国王查理五世以示绝不妥协的决心,同时在国内黑太子与国王之间也由于政见不合而渐生摩擦。黑太子由于获得军队和议会的拥戴而拥有越来越大的政治影响力,对此深感不安的爱德华国王竟然扶持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组建派系与黑太子对抗,两派人马的政治斗争搞得举国中分,动荡不宁。虽然斗争的结果以黑太子的离奇死亡而匆匆收场,但是失去英明统帅的英军已无复从前的锐气,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的草草落幕。
6、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黑太子爱德华之子。继承祖父王位,但是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由于这个原因而记恨兰开斯特家。亲政后驱逐了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并没收其领地。1399年,亨利在国王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了国王,并让国会同意将理查废黜,由亨利即位。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
四、兰开斯特王朝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号,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两家争夺王位的战争就叫作“玫瑰之战”。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长子。出生在波林布鲁克。支持堂兄理查二世镇压格洛斯特公爵叛乱。但是不久由于霍尔福德公爵的挑拨,在1395年被驱逐并没收领地。起兵征讨理查。由于受议会拥戴而即位,开创了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即位前的亨利五世据说行为十分放荡,但这似乎只是表面现象。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描写了这个时期的亨利五世,他的放荡与幼稚在他即位之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雄才大略(当然,莎士比亚想突出亨利五世的成长过程,在他的笔下,亨利五世因为参加平叛战争而成熟起来)。
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战争战火,而他甚至取得了比爱德华三世更大的胜利。当时法国内部矛盾重重:国王查理六世长期患精神病;两大贵族集团奥尔良派与勃艮第派流血冲突。亨利五世一一加以利用。实际上,他使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背叛自己的国家转而支持英国。
1415年亨利五世正式侵入法国。事实证明,他是比爱德华三世更善于发挥英格兰长弓手威力的指挥官。他首先攻下埃夫勒,继而向沿海重镇加来进军。在这期间,亨利五世宣称他要得到法国的王冠。以少胜多的阿让库尔(又作“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几乎摧毁法国人的斗志。此後英军不断取胜,1419年全部征服诺曼底,随即法国北部第一重镇鲁昂投降。
1420年亨利五世迫使查理六世签订特鲁瓦条约。这份条约对英格兰来说是难以置信的巨大胜利:条约规定,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的女儿瓦卢瓦的凯瑟琳(法语读卡特琳)结婚,并且查理六世死後其法国王位由亨利五世继承(剥夺了法国王太子夏尔的继承权)。亨利五世实际成为法国的摄政。
此时的亨利五世可谓青云得意,然而他的辉煌转瞬即逝。当他在政治上达到权力的顶峰时,死神悄悄走近了他。1422年,在万塞讷附近的一次战斗中,斑疹伤寒(目前史学界公认亨利五世死于痢疾)夺走了亨利五世年轻的生命。
3、亨利六世 Henry VI(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由于他的软弱,英格兰在亨利五世时代取得的丰硕战果丧失殆尽,且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之中。亨利六世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但他却为英格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
五、约克王朝
这个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
1、爱德华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约克公爵理查之子。父亲理查在1460年战死后作为约克派首领。1461年即位。1470年亨利六世复位,他在法国军队帮助下击败了沃里克伯爵,并将亨利六世杀害于伦敦塔。
2、爱德华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爱德华五世是爱德华四世的长子,他父亲死后即位为英国国王,但不到一年,就和他唯一的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神秘的失踪。由他们的叔父摄政王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三世即位。当时正是英国红白蔷薇战争的混乱时期。两年后,理查三世也被杀。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叛乱。但是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由于部下威廉·斯坦利叛变而失利被杀。约克王朝结束。尽管因为篡位而名声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才能
——————————
六、都铎王朝
这个王朝以创始者命名。都铎是兰开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夺得王位后称亨利七世。他与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决裂,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1、亨利七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曾流亡法国。1485年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宣布继承英格兰王位。1486年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采取联姻政策。长子阿瑟娶西班牙公主,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奖励工商业发展。亨利七世在位期间,继续爱德华四世开始的王权重建工作,而且,亨利七世比爱德华四世更具有献身精神,他生活俭朴,吃苦耐劳,在理财和谋求社会稳定方面也更有韬略,被称做贤王
2、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亨利八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亨利八世在位的38年是英格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16世纪宗教改革
3、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亨利八世独子。母亲是其第三个妻子——简·西摩,在生下爱德华六世之后的第12天过世。九岁即位,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坚持其父亲的英国国教政策。1549年萨默塞特公爵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诺森伯兰公爵亨利·达德利摄政。由于国王年轻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由于爱德华并无遗下任何子嗣,便由他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孙女——简·格雷继承王位
4、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5、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的主要事迹是曾经努力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1555年)。为此,她曾处决了差不多三百个反对者。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从此以后,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继任者伊丽莎白一世所颠覆。
6、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
七、斯图亚特王朝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为苏格兰国王,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无嗣,得以到伦敦继承大统。此王朝1649年被国会军推翻,查理一世被处死。国会军首领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60年,王朝复辟,后来改行君主立宪制。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Charles I,无头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国王,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3、查理二世(King Chales II,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
八、汉诺威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这个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
1、乔治一世(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乔治二世(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的国王,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乔治二世的孙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终年81岁。
多次的精神错乱为他的晚年笼罩上一层乌云。其子威尔士亲王,亦即后任国王乔治四世,在国王被疾病(现普遍认为是卟啉症)折磨导致精神错乱而难以执政期间,于1787年至1788年及1811年2月5日至1820年1月20日两度作为摄政王代理国务。在他的执政期内,他的强硬立场导致了北美殖民地的最终独立.4、乔治四世(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第二篇:英国历代国王世袭表
英国历代国王世袭表
一、诺曼王朝Norman Britain(1066-1154)
1、Duke of Normandy(1035-1087)、King of England(1066-1087).① Killed Harold, the king of England in the battle of Hasting, then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in Westminster Abbey by the Archbishop of York.② Built a string of defence castles to ensure his military control of the whole country.③ Replaced the weak Saxon rule with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Sowas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England.④ He gave his barons large estates in England in return for a military service and a proportion of land’s produce.⑤ Replaced the Witan with the Grant Council of his new tenants-in-chief.⑥ Sent his clerks to compile a property record known as Domesday Book, completed in 1086.Today it’s kept in the Public Records Office.⑦ His policy towards the church was to keep it completely under his control, but at the same time to uphold its power.William was Duke of Normandy.He landed his army in Oct, 1066 and defeated king Harold.Then he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on Christmas Day the same year.He established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and the feudal system in England.In 1066, King Edward died with no heir, the Witan chose Harold as king.William, Duke of Normandy, invaded England.On October 14, the two armies met near Hasting.After a day's battle, Harold was killed and his army completely defeated.So this battle was very important on the way of the Roman conquest.One peculiar feature of the feudal system of England was that all landowners must take the oath of allegiance,not only to their immediate lord, but also to the king.At the bottom of the feudal scale were the villeins or serfs.Under William, the feud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William sent officials to compile a property record known as Domesday Book, which completed in 1086.It was the result of a general survey of England made in 1085.It recorded the extent, value, state of cultivation, and ownership of the land.It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dopted by William I to establish the full feudal system in England.Today, it is kept in the Public Records Office in London.King of England(1087-1100)He was killed when he was hunting in the New Forest.3、King of England(1100-1135)
He tried a pacific approach to Scotland, he married King Malcolm III’s daughter, Matilda.4、King of England(1135-1154)
二、安茹(金雀花)王朝The Plantagenet(1154-1399)King of England(1154-1189), Duke of Normandy, Count of Anjou, Duke of Aquitaine.Richard I(Richard the Lionheat)(未提)King of England(1189-1199)
King of England(1199-1216)
King John’s reign caused much discontent among the barons.In 1215, he was forced to sign a document, known as the Great Charter.It has 63 clauses.Though it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foundation of English liberties, its spirit was the limitation of the king’s power, keeping them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feudal law of the land.King of England(1216-1272)
The Civil War—At the battle of Lewes in Sussex in 1264 the king was defeated by Simon De Montfort and taken prisoner.Provisions of Oxford
Henry III’s brother-in-law and led the barons to rebel the king and forced the king and his son to accept
King of England(1272-1307)
Under Edward I, Wales was conquered and came under the English Crown.And he presented his son to Welsh people as Prince of Wales.Edward II(未提)King of England(1307-1327)
King of England(1327-1377)
① Thewith France
It refers to the war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that lasted intermittently from 1337 to 1453.The causes were partly territorial and partly economic.When Edward III claimed the French Crown but the French refused to recognize, the war broke out.At first the English were successful, but in the end, they were defeated and lost almost all their possessions in France.The expelling of the English was a blessing for both countries.② It is a modern name given to the deadly bubonic plague, an epidemic disease spread through Europe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particularly in 1348-1349.It came without warning, and without any cue.In England, it killed almost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ausing far-reach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King of England(1377-1399)
三、兰开斯特王朝The Lancaster(1399-1464)Henry IV(未提)King of England(1399-1413)
King of England(1413-1422)
King of England(1422-1461)
The name Wars of the Roses was refer to the battles between the House of Lancaster, symbolized by the red rose, and that of York, symbolized by the white, from 1455 to 1485.Henry Tudor, descendant of Duke of Lancaster won victory at Bosworth Fireld in 1485 and put th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the Tudors.From these Wars, English feudalism received its death blow.The great medieval nobility was much weakened.四、约克王朝The York(1461-1485)
King of England(1461-1483)
King of England(1483-1483)
King of England(1483-1485)
五、都铎王朝The Tudor(1485-1603)King of England(1485-1509)
1.He refilled the royal treasury through loans, subsidies, property levies and fines;
2.He forbade the nobles to keep excessive power;
3.He made it clear to all foreign powers who might hope to disrupt his country by reviving old hostility that this would be dangerous.4.He gave England peace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meant that he was able to build up England’s navy and foreign trade.King of England(1509-1547)
He was a great king and remembered for his religious reform of the church.His reform stressed the power of the monarch and strengthened the Parliament’s importance.King of England(1547-1553)
Real religious change.People call his switch to Protestant theology”The Reformation.”
Queen of England and Ireland(1553-1558)
Henry VIII’s daughter and a devout Catholic.When she became Queen, she persecuted and burnt many Protestants, so she was given the nickname “Blood Marry”.Marry is also remembered as the monarch who lost the French port of Calais.Queen of England and Ireland(1558-1603)
One of the greatest monarchs in British history.She reigned England, Wales and Ireland for 45 years and remained single.Her reign was a time of confident English nationalism and of great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and other arts, in exploration and in battle.
第三篇:最全英国王室历史
英国王室历史
英格兰、联合王国王室世袭年表
威塞克斯王朝
(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尔沃夫(839-858在位)
3埃塞尔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尔伯特(860-866在位)
5埃塞尔烈德一世(866-871在位)
6阿尔弗烈德(871~899在位)。颁布《阿尔弗雷德法典》阿尔弗雷德之后,维京人也出了个千古一帝,统治英格兰、丹麦、挪威,将海盗帝国带上巅峰,那就是克努特大帝!7爱德华一世(900-924在位)
8埃塞尔斯坦(924-940在位)
9爱德蒙一世(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爱德华二世(975-978在位)
14埃塞尔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丹麦王朝
(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麦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麦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罗德(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麦王兼)(1040-1042在位)
威塞克斯王朝(续)
1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标准法国人 建西敏寺母亲是诺曼底公国公主艾玛 英王为了抗击丹麦人而娶的 英国历史第一**2哈罗德二世(1066在位)权臣葛德文之子 安格鲁撒克逊正统
诺曼王朝诺曼底公国是挪威人罗洛在塞纳河下游成立的国家(1066—1135年)
从此英国开始具有侵略性了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在位)诺曼底公国第四位公爵 私生子 建立伦敦塔
2威廉二世(1060-1100)红脸王(英格兰国王1087-1100)一世的第三儿子 神秘死亡 怀疑是弟弟亨利所杀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威廉二世的弟弟 诺曼王朝最好的国王 没有儿子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亨利一世的外甥 后与小亨利签署协议立后者为王储与亨利一世女玛提尔达争夺王位 斯蒂芬乱世19年
金雀花(安茹家族的标志)王朝(安茹王朝)
(1154中国南宋—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在位)亨利一世女玛提尔达与安茹公爵之子 娶阿奎坦埃莉诺进行司法改革 建民事法庭 废除审判法 建立陪审团制度 成为西方法律之父 其骑士杀贝克特主教 二世于坎特伯里教堂忏悔 从此君权和教会皇权矛盾开始凸现 为给最小的儿子约翰挣权益 与儿子们冲突
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二世的第三子 狮心王称为战神 文学爱好者 同性恋 参加十字军东征与萨拉丁战 后被德国亨利六世绑架 攻打法国菲力二世过程中在阿奎坦镇压封臣过程中被射杀传位弟弟约翰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失地王 贵族逼迫他接受《大宪章》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与蒙特福德议会军发生内战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长腿 征服威尔士 建卡纳芬城堡为中世纪城堡的代表从此起 英国所有太子成人后便受封为威尔士亲王 杀苏格兰起义领袖华莱士 妻子西班牙公主埃莉诺死后变得残暴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同性恋 软弱 被称为法**狼的妻子派人暗杀于监狱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发动百年战争 其子为黑太子能征善战 因黑死病战争终止后俘虏法国好人约翰要赎金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镇压泰勒起义 后与摄政贵族之子发生冲突被囚禁 被兰开斯特贵族亨利暗杀后开始兰开斯特王朝
兰开斯特王朝
(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阿让库尔战役成名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1470—1471)父亲死时 贝特福德公爵摄政继续与法国的战争 期间贞德击败英军后被杀是法国疯子查理六世的外孙子 也有间歇性发疯病 爱德华三世三儿子约克公爵,理查二世以前指定的继承人 所以要求为亨利六世摄政 但六世的妻子玛格丽特强硬 于是开始了兰开斯特家族(红玫瑰)与约克家族(白玫瑰)的战争六世重视教育 创办了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国王学院
百年战争使得法国人的国家意识苏醒 结果是英国人被赶出除了加莱以外的欧洲大陆,意识到只有英伦岛才是家园。
约克王朝(1461—1485年):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玫瑰战争第一阶段胜利后将亨利六世关进伦敦塔 王后和王子流亡海外后被推翻 再后与勃艮第公爵联手杀回英国 杀亨利六世 杀弟弟克拉伦斯(淹死在葡萄酒桶里)血洗兰开斯特家族 但漏网了远亲亨利都铎 爱德华四世死后由其与秘密结婚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侍女生的孩子即位由四世的弟弟理查摄政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被摄政理查关进伦敦塔 其母家族被血洗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篡位杀侄 无子嗣 兰开斯特远亲的亨利都铎与爱德华四世大女儿订婚这样集合了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两派 亨利都铎与理查三世的决战是波斯沃斯战役 后者因为马掌钉子的缘故被杀
都铎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在位)亨利都铎即位后正式娶爱德华四世大女儿两家族合并 三十年的玫瑰战争正式结束 将英国治理成为当时欧洲最有秩序的国家 与西班牙联盟制约法国 国家财政增长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兰国王1509-1547)为英国订立了国教新教从此独立于天主教 建立强大的海军生了玛丽一世和艾丽莎白一世
3爱德华六世(1537-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九岁即位 不久死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女王1553)为阻止玛丽一世即位而立的一名郡主 10天后被玛丽一世杀
5玛丽一世(1516—1558)(英格兰女王1553—1558)英国第一位正式女国王
6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兰女王1558-1603)培根和莎士比亚时期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确立英格兰主义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
1603-1625在位)苏格兰玛丽一世儿子同意伊丽莎白一世杀自己母亲博得
信任 与议会不和 天主教爆炸计划暴露 同性恋 宠信乔治微利尔斯即白金汉公爵 钦定《圣经》普及英语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关闭议会11年与议会发生冲突开始内战 后被砍头
共和政体
(1649-1653)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3-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不能服众 两年后退位
斯图亚特王朝(续)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在位)被克伦威尔亲信蒙克迎回英国后疯狂报复 将克伦威尔尸体砍头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查理二世弟弟 天主教徒 为了其是否即位的事情议会分成赞成的托利党和反对的辉格党从此开始政党政治 二世对反对者残酷镇压 被认为是暴君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女王,苏格兰女王1689-1694)詹姆斯二世大女儿 新教徒 所以被两党合伙邀请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89-1702)
4安妮(1664-1714)(英格兰.苏格兰女王1702-1707,联合王国女王1702-1714)詹姆斯二世二女儿 生了17个孩子最长寿10岁所以无后 按照法律由新教的德意志诸侯国中选择人选
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在位)母亲是詹姆士一世外孙女因为是汉诺威地主,被英国人嘲笑 后回到汉诺威不理事情 因此内阁选出第一位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因妻子通奸而将妻子囚禁 因而与儿子关系恶劣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好斗 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英王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二世的孙子 在任期间美国独立 选择了24岁的小威廉皮特当首相 这位首相逼迫爱尔兰与英格兰合并主动结交清帝国在乾隆83岁生日时送礼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最胖的国王 老婆也是个胖子 女儿夏洛特死于分娩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乔治三世的第三个儿子,乔治四世的弟弟。威廉四世是生活在改革年代,但能力相对平庸,但他心肠慈善,是个朴素的绅士,被人民亲切的称为水手国王。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乔治四世四弟肯特的孩子 在位最长的英王 英国国运最顶峰占领埃及苏丹南非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维多利亚大儿子大女儿微奇嫁入德国生的孩子是德皇威廉二世 七世不感兴趣政治 喜欢玩 与民同乐 是个富贵王的形象 最大成就是与法国和好并在一战中合作 温莎王朝(1917—)
由于一战期间英国人仇视德国人,考虑到汉诺威王朝起源于德国,因而乔治五世决定改名,取温莎堡为名字来源。温莎堡是威廉征服者建立,是王室的小金库,行宫。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在位)爱德华七世第二个儿子 严肃冷峻 一战期间鼓舞英军士气 改名为温莎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为了与美国离婚女辛普森夫人结婚放弃了王位 他喜欢与已婚女人恋爱 因为据传是没有生育能力 所以就与有夫之妇鬼混了退位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他们夫妇政治上都同情纳粹,泄露过秘密给德国政府 因而在首相鲍德温议会总辞职的威胁下退位
3乔治六世(1895-1952)(联合王国国王1936—1952)伊丽莎白二世(1926—)(联合王国国王1952—)
第四篇:英国王室与君宪制
英国王室与君宪制
2012年06月12日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邓志新
虽是冷风雨天,6月3日仍有上百万民众涌到泰晤士河边,参加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周年“千船水上巡游”庆典。话说“千船巡游”,实际上,“大多数船都是划艇,或者级别稍高一点,包括1940年参与营救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英军官兵的一些小船。”《金融时报》的报道,一如既往发扬英国人自嘲的国民性,“出于对尴尬的担心,此次庆典没有安排让皇家海军接受女王检阅:那样的仪式可能只持续五分钟。”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少不了,尤其在英国这个老牌民主国家,支持“共和制”的数百人在巡游终点塔桥附近同日举行集会。反对王室制度的《卫报》跟进采访一位抗议者,“登基60周年庆让人们走到一起,这当然很好,但我更想通过抗议行动告诉公众,欢聚的人群也少不了我们这些不赞同王室制度的公众,反对王室的理由很多,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
多年民调显示,共和制的支持率一直维持在两成左右,但即便反对者也承认,王室盛典让社会各界有了共同欢庆的时刻,虽然他们的目标不一。事实上,保皇派与共和派的辩论源远流长。英国人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于1776年出版的《常识》(Common Sense)指出,君主继承制度不仅对于一国民众是极大的蔑视,而且也违反自然,这为北美殖民地的共和独立点了一把火。潘恩历述英国历史上王室递嬗的沿革,他指出,一个法国出生的私生子,率领着一支土匪侵入英伦三岛,建立了王权,“这实在没有什么神圣可言。”英国自被异族侵入以来,已经发生过8次内战和19次叛乱。他说,英国的君主除了打仗,就是分赠土地给他所宠爱的人,说不上对国家及其臣民有什么贡献。
潘恩的《常识》被视为共和派的神圣文本,而一个世纪后,享有“最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之称誉的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被视为保皇派的最有力辩护者,他长期担任《经济学家》主编,撰写论及宪政文章合集《英国宪法》。他并未否认潘恩提到的理性部分,但是随着殖民地扩张与帝国强盛,大英帝国迫切需要能超越财富与领土的象征符号代表历史进程的国民性,而王室依附的敬仰和宗教忠诚,远非议会制可以替代的。他还以英美两国制度比较,强调在社会凝集力与国家进步的对立紧张关系,他认为,唯有“辩论政府”更容易促成进步,因此议会制政府相比而言比总统制政府,更能广开民智,促进社会宽容。但是议会制政府需要一些若干“国族特质”,这就是英国王室天然存在的基础。
早在1215年,英格兰贵族们就通过迫使国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试图给绝对王权安上枷锁。但是,大宪章只是英国建立宪法政治悠长历史的开始,而最终走向君主立宪的英国,也不像后起之秀美国那样视“成文宪法”《美国独立宣言》为神圣文本。大宪章签署地的纪念墓碑,坐落在希思罗国际机场附近,但是迟至1957年才由美国人设立。英式民主的例外,体现在贵族上院600多人都是继承或封赐,至今仍然非民选;王室拥有宪政地位,也代表贵族领土与金融利益;政府行政不透明,新闻集团窃听门事件可见一斑;中央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当然也因为英国实行两党抗辩制度,行政监督权体现在下议院的辩论……虽然联合执政的自由民主党,以及上届工党政府都提出了改革贵族上议院等政制改革,但不管怎么说,英国人还是为他们独一无二的民主制度而自豪,宣传君主立宪最大的优点在于远离政党政治,中产保守势力的大报《每日电讯报》社论宣称,“我们的荣耀和感激不会体现在咄咄逼人的爱国主义,而在于我们的王室制度与自由紧密联系,而我们时刻准备捍卫这两者。”
女王登基60周年,2015年她有望超越她的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回望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之初,战后英国仍然实行食品配给制,同时也在经受30年代以来去殖民化后的国力衰退。英国虽然打赢了二战,但是因为美国冉冉上升的全球扩张影响,以及迅速涌入来自殖民地和欧洲的移民,国力和影响力正走下坡路,宪制合法权力削弱。同时英国社会重组,传统价值包括家庭与社区社会也在急剧变动,而王室正是抵御这一切不确定性挑战的中枢架构。此时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而举行盛大庆典无疑是一大赌注——一边是民众的节衣缩食,一边是王室贵族阶层的世袭财富与特权,此举岂非落得劳民伤财的批评?然而两位学者Edward Shils和Michael Young在伦敦贫困的东区调查结果发现,加冕盛典确实给了社会各个阶层与神圣的王室广泛的接触机会,此举无疑促进了国民的凝聚力。此一篇《加冕礼的意义》论文,此后成为众多学者引述和研究的篇章,也是英国王室操办盛典的最好注解。
伊丽莎白二世代表了一代人重视婚姻和家庭传统价值观念,60年的风霜波折,陪着国民一起度过。当然也很难说,究竟人们如今一边倒地支持王室,是因为支持其作为国家制度的存在,还是因为伊丽莎白二世60年的厮守相护,或者两者都有,毕竟王室作为拟人化的国家制度,两者很难区分。
在女王登基60年后,英国仍然受国民认同和社会整合问题所困惑,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如何融入英国社会,全球化的冲击下如何定位英国民族国家,乃至面对苏格兰日渐兴起的独立呼声等议题。因此,重新定义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民主制度体系,维系女王60年呵护下的共同社会纽带,就显得至关重要。英国王室之所以成为一个传奇,或不在于给英国旅游业可能带来多少收入等经济账,或凸显了王室贵族作为特权阶层在英国这个老牌自由民主国家的“例外论”,更在于它给予英国人文化认同的支撑,从而为民主制度运行提供了保障。
(作者系媒体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生)
第五篇:英国王室宝宝降生 各界反应
英国王室宝宝降生 各界反应
英国时间7月22日下午4:24分(北京时间22日23时24分)凯特王妃诞下小王子,新生儿将成为英国王位第三顺位继承人。以下为各界反应: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
“The Queen and Prince Philip are delighted at the news of the birth of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s baby.” “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听到剑桥公爵夫妇孩子出生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 Duke of Cambridge 剑桥公爵
“We could not be happier.” “我们实在太高兴了。” Prince Charles 查尔斯王子
“Both my wife and I are overjoyed at the arrival of my first grandchild.It is an incredibly special moment for William and Catherine and we are so thrilled for them on the birth of their baby boy.” “我和我的妻子为长孙的到来感到万分欣喜,这对威廉和凯特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刻,我们为他们感到激动。” “Grandparenthood is a unique moment in anyone's life, as countless kind people have told me in recent months, so I am enormously proud and happy to be a grandfather for the first time and we are eagerly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the baby in the near future.” “最近几个月有无数人告诉我,当祖父母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是一段特别的时光,所以第一次当爷爷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开心,我们非常急切地盼望尽快见到小宝宝。”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英国首相卡梅伦
“It is wonderful news from St Mary's Paddington, and I am sure right across the country and right across the Commonwealth people will be celebrating and wishing the royal couple well.It is an important moment in the life of our nation, but I suppose above all it is an important moment for a warm and loving couple who have got a brand new baby boy.” “圣玛丽医院传出了这个喜讯,我可以肯定现在举国上下和英联邦国家的人们都在欢庆和祝福这对皇家伉俪。这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一刻,但我觉得这首先更是一对热情慈爱的夫妇喜得贵子的重要一刻。”
“It has been a remarkable few years for our Royal Family.A Royal wedding that captured peoples' hearts.That extraordinary and magnificent jubilee and now this royal birth, all from a family that have given this nation so much incredible service.And they can know that a proud nation is celebrating with a very proud and happy couple tonight.” “最近这些年对皇室来说不同寻常。那场赢得人心的皇家婚礼,那次非凡壮观的女王加冕60周年纪念庆典,以及如今王室宝宝的诞生,都是这个为国家做出如此多惊人贡献的家庭所带来的。他们知道,今晚这个自豪的国家将和这对自豪快乐的夫妇共同庆祝。” Deputy Prime Minister Nick Clegg 副首相尼克-克莱格
“Miriam and I want to congratulate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 on the birth of their son.This is wonderful news which will make the whole country smile.” “米里亚姆和我想要祝贺剑桥公爵夫妇喜得贵子。这个好消息会让整个国家微笑。” “The arrival of a first child is a very special time and we send our very best wishes to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and indeed to all couples who have become proud parents on this very special day.” “第一个孩子的降生是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向剑桥公爵夫妇送去了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是送给所有今天成为父母的夫妇的。” London Mayor Boris Johnson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
“Congratulations to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 on their new arrival.” “祝贺剑桥公爵夫妇喜得贵子。” Archbishop of York 约克大主教
Today we give thanks and praise to Almighty God for the arrival of the Royal baby boy.I send my warmest congratulations to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 and also my prayers for them at this wonderful time.“ “今天我要感谢和赞美万能的主让王室宝宝诞生。我向剑桥公爵夫妇表达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为他们祈祷。”
”It is marvellous that we share in the joy and hope of a new born child, which is a great gift of our loving creator God.Katonda Yebazibwe: God be praised.“ “分享关于新生宝宝的喜悦和希望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这是我们仁慈的造物主上帝的伟大礼物。赞美主。”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Kevin Rudd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I think all Australians at the bottom of their hearts wish the royal bub all the best, and certainly wish the new parents all the best as well.This is a day of great joy.“ “我相信所有澳大利亚人都在从心底祝福王室宝宝一切顺利,当然也祝愿这对初为父母的夫妇一切顺利。这是万分喜悦的一天。”
”To Prince Charles and Camilla, they have the delight of being grandparents, all I can say is, this is probably one of the best experiences of your life.And I'm sure they're going to have a wonderful time with the royal baby.And her Majesty the Queen and to the Duke of Edinburgh, the special delight of a great-grandchild.So, on behalf of all Australians, we wish the family all the best at this wonderful time of celebration.“ “对于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来说,他们可以享受成为祖父母的乐趣,我唯一能说的是,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之一,我确定他们将会和宝宝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另外,女王陛下和爱丁堡公爵将会享受曾孙带来的乐趣。所以我代表全体澳大利亚人祝愿王室在这个欢庆的时刻一切顺利。”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Stephen Harper 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
The arrival of the newest member of the Royal Family, a future sovereign of Canada, is a highly-anticipated moment for Canadians given the special and warm relationship that we share with our Royal Family.This new beginning reminds us of the remarkable and enduring relationship our country has enjoyed with generations of the Royal Family.” “刚到来的王室新成员是加拿大未来的君主,这个时刻,加拿大人期待已久,因为我们与王室有着特殊亲密的关系。这个崭新的开始提醒我们加拿大与王室世代之间的非凡而不朽的关系。”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Michelle and I are so pleased to congratulate the 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 on the joyous occasion of the birth of their first child.” “米歇尔和我十分欣喜,祝贺剑桥公爵夫妇喜得长子。”
“We wish them all the happiness and blessings parenthood brings.The child enters the world at a time of promise and opportunity for our two nations.” “祝愿他们享受为人父母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王室宝宝降临人世,正值我们两国充满希望与机会的时刻。”
“Given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pleased to join with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Kingdom as they celebrate the birth of the young pr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