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离[精选]
《别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别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别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版主题中的一篇诗歌,它是中国著名诗人冯至的一首赞颂友情的十四行诗。本单元所选文学作品都语言动人感情真挚,能够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本篇更是感情真挚、构思巧妙。《别离》是一篇现代诗歌,新课程标准的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鉴赏分析诗歌的能力”。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再根据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十四行诗的特点;诵读全文并掌握一些朗诵诗歌的技巧。
2)从语言入手品读意象,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3)感受诗歌中的友情,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3、本着课程标准,根据本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结合高二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能力不强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诗歌意象选用的特点,通过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难点: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可结合生活经验和想象。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着“因材施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再结合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自主学习的学情,本文教学,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点拨法,诵读法”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学法上,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问题导引、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勾画圈点,反复诵读。
三、教学程序
这首诗以别离这一独特的视角展开想象,语言温暖有力,发人深思。拟采用讲读法对文章进行赏析,教师带领学生对诗歌的层次以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美好健康的感情。以《别离》为点,由点到面,让学生课后收集友情诗、散文、小说、歌曲等,组织诗歌朗诵会。
(一)导入新课
高中学生已经对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本课创设情境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
上课后,请同学回忆古今中外描写别离的名篇名句,并举出柳永的《雨霖铃》、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做示范,渲染氛围,进而提出问题“那么近代诗人、学者冯至笔下的别离又是怎样呢”,进而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疏通文意
介绍作者、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为学生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指导节奏感情的把握,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精读课文 文本探究
1、由于诗歌题材的特殊性,本篇课文意象选用的深刻性和构思的精巧性,学生对于意象间的关联的把握存在困难,我会请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划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向教师质疑,带领同学对文章进行分段赏析,赏析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发挥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节先具体描写“降生”,诗人感到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了两半。于是,一股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但是,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分别使他获得了全新的生命感受。第二节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第三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第四节,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只要怀着感恩的心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那么,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2、介绍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1)新颖的形式: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较永恒的主题。作者借这种形式充分表达了人生别离做的思索。(2)严谨的结构: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
流逝、人世的变化。(3)内在的情绪: 浓郁的感情,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是“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
补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思考:
1、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有现实依据吗?为什么?
2、这首诗是一首“沉思的诗”,诗人抒写友情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能力运用到时践中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步骤:请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赏析一首现代诗。分析其中的意向运用,形式结构和感情。
(五)作业:
1、反复诵读本诗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歌颂友情的诗作,准备诗歌分组朗诵会
四、板书设计
把握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特色(结构,形式,感情)
第二篇:别离
别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在深情厚谊中送走了汪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柳色青青中送走了元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高适在豪情豁达中送走了董大;
„„
从小学到大学,我忘记自己唐诗宋词究竟学了多少,背了多少首送别诗。“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送亲朋的,乃至妻子恋人的,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背,严格说来,我并不能理解他们的感情,不理解他们为何面对别离如同生离死别一般,天下之大,何处不是家,又何处不相逢。故而朗读和背诵除了粗粗领略语言和意境的美感,其余的更多是考试这种功能性的需求。只因我从未真切的感受别离。哪怕是高考毕业,我内心更多的也是对大学的憧憬和期盼,别离这个词太沉重,还不适合我。
大学生活美好而短暂,我有了钢铁般的友情,有了欢乐的宿舍生活,也有了合拍的同学和密友,不知不觉四年的大学生活似乎没有拉开帷幕就走向了谢幕,我们要毕业了。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词语,至少时至今日依旧不是。我依稀记得我是6月毕业的,但是从大四那一年开始我便一直处在心慌状态,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来自于对未来的茫然,但大部分情况下是我终于开始感觉我们要分开了,我们要散了。班上同学组织吃了散伙饭,其实我真不想听“散伙” 这个词,好像我们以后再无相聚的一天,好像我们这个班级这个团体就这样散了。
我犹记得那个时候整个校园里都是一种凄清的味道,蓦然感觉校园里人少了很多,往日需要抢座位的图书馆和自习室也空荡了很多,原本茂密的树叶也似乎掉落了不少,校园广播每天放着《毕业歌》,通知学生15号前必须离校,我从内心深深的排斥这一点,仿佛那一刻的我们已经被学校抛弃,我们如同弃儿。宿舍楼里冷冷清清的,连平常满满的晾衣杆都寂寞了,许多同学已经离开学校了,没有离开的也在整理物品,时刻准备离开。水泥地面上不停的传来衣物箱摩擦地面的声音,这个声音既噪杂又让人无端的觉得心烦。一堆堆的废弃生活用品和旧书籍堆的满地都是,我们的宿舍也空荡荡的,各种东西乱糟糟的堆放着,没有卫生检查了,没有谁还在纠结宿舍是否干净和整洁。而这几天我陆陆续续的送走了好几个同学,帮她们提着箱子,送她们去车站坐车„„我们在校门口拥抱,紧紧地拥抱,然后目送着车子远去,最后消失在视线里。这是我校园生活里最沉重的回忆了,我几乎都不愿意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开始真切的感受到了别离,遗憾的是,我理解了离别的情感,却一点也记不起任何一句离别诗,她们好像都从我脑海里逃离了一般,消失个无影无踪。我忘记我在校门口送走了几批人,送走了几个大箱子,我只记得最后我选择做了一回胆小鬼,我不忍再一次次的送走自己的同学,自己的好友,草草的收拾了两个行李,然后飞一般的逃离了校园,几个大包裹还是室友帮我收拾打包邮寄。我终于不是最后一个剩下来的人。
这段记忆已经封存在脑海里许久许久,久到我几乎怀疑它的存在。久到我对大学的回忆都停留在前三年,最后一年于我而言是记忆里不愿提及的片段。我以为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别离,殊不知这只是我人生道路经历别离的开始。
毕业后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开始了新的旅程。人生的际遇很奇妙,我居然遇到了好几个异地的姑娘,我们因为共同的原因来到这里,那个时候我们无比欢乐,刚从校园解放出来的我们每天都在刷新自己的爱好,逛街、看电影、吃东西„„我们的爱好是如此的一致,我早已忘记所谓的人生理想,我无法形容自己有多快乐,我几乎可以向回味美食一样留恋这个味道,我以为这种生活会永远,只是快乐永远是短暂的,人生何处不别离,我又一次送走了好友。
第二年,我们送走了那个清新的小姑娘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带着祝福,带着祝愿,羡慕以及敬佩。那一夜我们一起吃饭,唱歌、还喝了不少酒,平常滴酒不沾的我也放开了自己,喝吧喝吧,喝了就什么都忘记了,也不会难过了。
第二年,我们再次送走了一个小伙伴回到她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知道家的意义对她是什么,我们也都知道这是对她最好的归宿,只是我们能做的只有无力和不舍。再一次,我们喝了酒,唱起了那首《朋友》,一不小心,眼眶就红了,我默默的背过脸,狠狠的抹了下自己的眼睛。
第三年,我最亲爱的室友又要走了,我们是相处时间最多的,朝夕相处,既像姐妹又像朋友。那一年大家的人生画卷上都开始被涂上了一些颜色,尽管色彩不是那么鲜艳,但是却可能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了。这一次我们没有喝酒,时间已经教会我们一些东西——成熟和理性,我们已然明白在未来这条路上这是她必然的选择,也是我们必然的经历,谁也无法阻挡这个洪流,只能将那一涓溪流埋在记忆里。
第四年,我不得不再次送走我的另一位室友,整整四年,相当于一个大学时光。时光带给了我们些许沧桑了。我们的理性有点近似于漠然了,不是冷漠,是木然。我们不在一起喝酒,不在叫上一伙人热热闹闹的吃饭,我们就三五个好友,坐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天,温馨而感伤。我尽量不让自己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我怕我会破坏这美好的氛围。我的木然下面埋藏的一直都是热烈的岩浆,几乎要涌出来灼烧自己。我想紧紧抱住我的朋友,但是我不敢哭,我要告诉她:不要害怕,不要恐惧,坚守本心,遇到一个能让你放弃或坚守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第五年,我要送走我的最后一位室友了,我们在一起竟然过了五年,从最开始的性格有棱角到最后磨合得亲如一家。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我只剩下自己了。我开始不敢说话了,因为我知道我眼前的这个好友我大概不久就看不到她了,我得习惯我的身边没有她的日子。我开始勤快无比的看房子,因为我不想在一个满是记忆的地方去时刻想起我的朋友。喝酒显然不适合我们了,我们更适合两个人坐在一起,说说自己的困惑,谈谈自己的期盼和憧憬。我已经忘记怎么哭了,我也不会轻易的红眼眶了,我只是觉得眼睛有点酸,偶尔嗓子也有点酸。不过我觉得我隐藏的极好,没有人能读出我内心的密码。我甚至也不打算告诉我的老友,她要开始选择一条新的道路了,她说她也会迷茫,她说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亦如此,我们大概要成为异路上的同路人了。
第六年、第七年、第八年„„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个五年,甚至十年,我只知道每一次的别离或许都是以悲伤和不舍开头,但一定会以幸福作为结局,这是我的期盼,这也是我的憧憬。每一个别离也是一个人生方向的选择,必然也会有其内涵,所以我默默的祝福,远方的朋友,不管距离是远是近,不管我们以后还会不会再见面,我都敬重并祝福你们的抉择,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第三篇:别离,别离
别离,别离 李倩
别离,别离
与你别离
是失心的痛
忆过去重重
念你我之情
与你相遇
今生有幸
有你的地方
再多痛苦
我总能挺过
虽然就要离去
即使与你分离
我也要与你共拥这美好的回忆
别让别离
成为真正的别离
别让我永远失去你
相知相记
永远不离
第四篇:别离日记
有一句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是不是一匹好马,长远的路程会给出结论。当然,是不是真心待你的朋友,时间也会告诉你答案。
从来我都是一个强势而又小气的人。我喜欢拉着我不朋友去做我喜欢的一切,不管他们喜不喜欢。我不喜欢我的朋友除我以外还有要好的朋友。或许,因为我的强势和小气分道扬镳只是早晚的问题。只是我固执而已。
和在学校唯一的,形影不离的朋友闹冷战了。想到以后会是一个人在校园里行走,心有些孤立的凄凉。
当初初到校园,因为自己对她们有好感所以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后来,走的走留的留。我们“四人帮”在这里还剩下两个。理所应当我们两个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吃喝拉撒。
总是喜欢在别人后面慢悠悠的去吃饭,总是喜欢在无聊的时候消磨时间。我们在半夜三更还玩手机,肆无忌惮地狂妄,因为老师不知道我们的寝室,不知道我们的号码。总是喜欢在背后悄悄的和老师斗。
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闹到分离。
看着你在空间发表的一些说说我有些心疼,那是你的感受亦是我的感受。“不想到最后形同陌路,不想在寸尺却天涯。”曾经有好几次我想和你谈谈心,谈谈我们忌讳却又向往的风景。但是你兴致怏怏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也觉得没有说的必要了。或许你并不想和我交流你的秘密。那么我有何必强人所难。都说天下无不散不宴席,分分合合。似乎我没有悲伤的必要,只希望以后不要形似仇敌,只愿还记着过去的曾经。
我们的感情,不是不真心。只是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经营。或许,离开会最美。
第五篇:爱别离
《爱别离》读后感
《爱别离》讲述了深入敌后的卧底艾山江和刚从警官学院毕业的小女警安琪之间的爱恨别离。其中穿插的西北大牧场的风光,这些风景从张西笔下写出,不仅仅再只是自然风光更融入了对感情的执着,对生命对爱的感悟。
安琪仅仅从声音就断定他就是自己来到大西北要找的人,两个人从未见面但直觉告诉她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这与其说是巧合的剧情比如说也是现实的生活。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对周围的一切并不能很清晰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感情,但直觉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选择,而且这种直觉往往是对的。所以,在仅仅听到他的声音就说:“如果,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如果我就是你今生要找的女人,那么,我们有缘了,而且缘分不浅。”他们共同缉查一起贩毒案,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见一面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以说是时时处在危险中,但只要心是近的,再远的距离都不是距离。
故事的叙述如果脱离里感情那就是纯粹的故事了,但如果太沉溺于感情又显得不真实,而《爱别离》恰好的处理了这一点。小说把两个人的命运同这起缉毒案交织到一起,但同时他们有是幸运的,在忙碌的生命中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并勇敢的追求,留下刻骨的记忆。虽然结局不好,但生活并不是都是喜剧,生死别离太多不可预料,很多事我们只能看着它发生却没有任何办法,我们只能被动得接收。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就像金地公司女董事长阿米娜,如果她当初跟了那个香港青年也许会幸福,但生活没有如果,不会给我们重新来过的机会。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她选择错了,不得不用自己的一生来偿还。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谁都逃不了。《啼笑姻缘》中,沈风喜同样因为物质抛下家树嫁给年老的将军,我们的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所以没有重播的机会。也很喜欢女董事长那份不羁的性格,努力想挣脱一切,但她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还赔上了自己的弟弟。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追求一多半都是为了自己爱的人,最初都有美好的愿望,但偶尔的迷失就发现再也回不到原点。年轻的自己总以为自己还小,还有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但很多事,过去了,就再也不会重来,艾山江走了,但他留下了安琪对他的思念和爱恋。他们为了工作,为了祖国是一种无奈,但我们应该珍惜我们年轻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给年轻的生命留下太多的遗憾。
“你应该知道,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感。琪儿,你命中注定要经历这最最难以承受的„别离苦‟。你还是以平常心来接受它吧。这份苦是命运给你的,也是那个与你有缘的人艾山江给你的。这世上凡事都讲个缘分,女儿,你跟他是生死缘啊。你必须学会承受命运给你带来的一切因果。艾山江给你的苦你能不吃吗?琪儿,你渴望艾山江的到来已超过对所有人的渴望,他有一种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魔力,使你疯狂,使你坚强,使你的爱情发挥到极至。”安琪的母球这样跟女儿说。其实命是可以相信的,我们的出生本来就已注定的我们的命,但我们不能安命,而应该想办法改变,转变自己的运势让生命精彩。
人的生命本是命中注定,生是苦,死是超脱。但苦中也有乐,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权利过的精彩。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程管理5班尹艳宾学号02611528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