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模版)
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一、一带一路的定义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至今已成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新手笔。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它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接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不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题中之义是打通向西向南开放的通道,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布局。二、一带一路建设的范围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靠陆,一个向海,所经地区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
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目前**、**、青海、宁夏、**、重庆、四川、云南、**等西部9省区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东部5省将参与其中。
三、云南已为一带一路战略打下基础
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
从区位上,云南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并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了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从历史看,云南在我国对外历史上长期发挥着内陆门户的重要作用。早在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便造就了古代史上开放和鼎盛的云南。近代修建**越铁路,带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二战时期,云南又成为抗战大后方,在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现实看,近年来,国家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使云南从开放末端归位于前沿。
3月28日,云南举行百年大公重走南方丝绸之路座谈会暨启动仪式。在座谈会上,省发改委透露,已初步制定了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综合报告和四个分报告。在综合报告中,明确了云南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定位、布局、内容等。
(一)省发改委:
??云南省发改委桥堡办政策处处长倪红介绍,云南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是: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重要抓手,以重筑南方丝绸之路推进互联互通为重点内容,以多边、双边合作项目为基本载体,推动投资贸易、产业发展、能源合作、人文交流,把云南建设成为连接印度洋战略通道,沟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和谐周边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方向的重要支点和经济增长极。
云南功能定位有五个,分别为:云南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是沟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通道枢纽,是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和产业聚集的基地,是与南亚、东南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是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合作内容方面,将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本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优先考虑骨干通道的建设,能源、资源的开发,产业投资、贸易投资便利化,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和人文社会事业等领域方面合作。
(二)省交通厅:
??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诚安表示,服务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省交通运输厅将抓好七出省通道、四出境通道建设,争取早日打通4条出境通道。
??截至目前,七出省通道中,**至四川**、**至**、**至**3条通道已全部建成高速公路;**至四川**通道争取2015年底前全部建成高速公路;**至**通道争取2016年全部建成高速公路;**至**通道争取2017年全面建成高速公路。另外,**至**至**通道中,目前**至大理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大理至**段将于近期内开工建设,**至隔界河段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启动建设。
? 四出境通道建设方面,**至泰国曼谷公路通道中的云南境内段2017年将全部建成高速公路。而境外段中,老挝境内有229公里,已全线改造完成,大部分为东盟国家二级标准;泰国境内有890公里,也全部实现高速或高等级化。
? **至越南河内公路通道的云南境内段(****)里程长400公里,已全面建成高速公路。
??**至缅甸皎漂公路通道,今年底云南境内段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至印度雷多公路通道,路线全长1249公里。云南境内段(**猴桥)里程长698公里,****段564公里已建成高速公路;**猴桥口岸134公里现为二级公路,**猴桥的高速建设问题,省交通运输厅将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情况,适时启动建设。
(三)省社科院:
? 座谈会上,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介绍,最近,云南省社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中心正在推进云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省院合作项目;完成了《省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云南的启示与对策建议》、《孟加拉国、印度、缅甸三国基本情况及其对建设经济走廊的反响》等一批重要智库成果。云南省社科院与上海社科院正在推进省院合作项目中国沿边自由贸易区研究项目。
四、云南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对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提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工作思路,并为此提出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举措。
云南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仅需要把国家给予的政策用活、用好、用透,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云南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云南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深入研究。秦光荣说,云南将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好重要省份的作用。
(1)要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门户作用。
(2)要着力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发挥好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合作高地作用。
(3)要积极推进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发挥好云南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走廊的作用。
(4)要着力提升沿边开放步伐。云南有4600多公里边境线,有8个**州市,开放是云南最大的潜力和优势,是推动云南发展最好的一张牌,也是云南为国家做出的最有分量的贡献所在。
云南需不断增大对周边的投入,积极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探索搭建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加强与沿边国家各类项目合作,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使双方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第二篇: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
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对我国
目前,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面临着新的突破。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中国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结构性矛盾和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已形成了新的压力,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耿耿于怀,不断通过对贸易结构的调整及规则的重塑,试图从多方面限制中国的发展。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不仅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同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①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理念是加强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发展经历,文化相通,合作基础坚固。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举措有利于通过共建“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形成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所以关键是处理好中国与中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上合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诸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邻邦及东南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②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我国同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共建丝绸经济带的倡议之所以深受中亚各国的欢迎和赞同,因为在已有的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势必会形成对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的辐射作用,其结果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对中国来说,可以带动内陆沿边向西开放,相当于扩大西部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③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开放所到之处,经济即进入活跃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形成于2000年之后,同东部沿海相比起步较晚,必须加快对外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内陆沿边开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重要内容,只要加快推动和落实,将进一步激活内陆和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结合我国周边外交的发展重点,通过开放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全面提升内陆和沿边开放性经济水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
④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
东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率先对外开放,已形成了贸易驱动型的外向型增长模式。目前企业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和海外投资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加快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至关重要。东部省份应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对世界
①将继续有力地推动全球化进程
过去几十年间,席卷各国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快速融合,即使无需任何统计资料,我们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融合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和好处。美国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车与橄榄树》和《世界是平的》的畅销书中,记录了全球化的进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品味、道德和良知的影响。
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迅猛发展的全球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日益崛起。在过去的100年中,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大约为20%,而现在是30%,正在朝向40%的比例迈进,预计20年内,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可能会超过发达国家。
但是,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燃起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恐惧,他们突然发现,全球化虽然使自己受益,但也让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受益多多,于是出现了“反思”全球化,甚至逆全球化的观念与行动。突出表现在贸易问题上,发达国家收紧了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标准,甚至祭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也正是因此,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谈判才举步维艰。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最新表象之一,就是出现了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脱钩”与走势分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像过去那样大力带动新兴经济体的增长。
在这种环境下,习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打出了“捍卫全球化”的鲜艳旗帜。可以说,尽管面临地缘政治骚动,面临着反全球化观念的冲击,但中国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坚决地把由历史文化纽带相连的各国凝聚起来。“一带一路”涵盖60多个国家,加强这些国家的经贸交往与合作,无疑将极大地夯实全球化的战略基础,继续有力地推动全球化进程。
②将创造新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看欧洲的经验。过去几百年,欧洲大陆常常烽烟四起,两次世界大战均起源于欧洲,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怀抱着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伟大理想,欧洲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们提出了欧元和欧元区的设计蓝图。1999年欧元的诞生,是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大事件,从此欧洲告别了战火,迎来了和平与繁荣。
欧元诞生以来,维持了欧元区内价格稳定,加快了区域内资本流动,促进了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在国际贸易中,随着欧元的采用,企业要打交道的不再是十多种不同的货币,而只是一种货币,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货币汇率波动损失,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繁荣富裕的欧元区,有利于各国继续发展对欧贸易,给大家都带来了极大好处。同时,一个和平稳定的欧洲对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随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欧洲地区还将会保持长久和平,进而促进世界和平,给各国发展均创造了重要战略机遇。目前欧洲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板块,经济体量世界第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引擎。尽管发生了债务危机,但笔者相信欧洲还会走向更加紧密的一体化。
而“一带一路”,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在中间的腹地地带,各国也都蕴含着繁荣的种子,潜力巨大。如果“一带一路”进展顺利,就会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新经济地带,无论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还是发展潜力,都是目前存在的各经济板块所无法比拟的,届时其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建设“一带一路”将会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而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钥匙,只有实现不断发展,才能够最有效地减少贫困,提升人民福祉。
③将辐射出多元文明包容发展的正能量
一个基本的现实是,“一带一路”是一个民族宗教文化非常复杂的地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并积极努力推动其实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执政精英阶层更是深受这种文化的陶冶。刚刚过世的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就曾敏锐地指出,文化是决定命运的,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就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行动逻辑。
儒家哲学主张“修己安人”,提出了治国理政和对外交往的逻辑和路径。首先是要修己,把修己的功夫做到极致,就到了内圣的境界;而安人的功夫做到极致,就是外王,因此“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的灵魂。受这种哲学影响,中国政策的主基调基本上是向内反省,对外包容。而这与世界上其他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有显著差别,更与西方笃信的“文明冲突”有天壤之别。
不能否认,世界上各个文明存在差异,但是绝对没有优劣之分。事实上,正是文明的多样性,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正精彩之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建设好“一带一路”,就能够向世界证明,各种文明完全可以实现包容和谐发展,而不是必然走上冲突之路,这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品和正能量。
④将缔造更加和平安全的世界
欧洲的经验证明,政治经济上的紧密合作,将带来长久的和平和安全。“一带一路”国家间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和非常传统安全形势都很严峻。建设“一带一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和安排之一,就是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区域安全机制,这也是相关国家的现实需要,更是“一带一路”国家间开展更紧密经贸合作的迫切需要。
当然,经济上的利益交融,本身就是重要的自动安全机制。此外,仍然需要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安全机制。习近平主席在“亚信会议”上提出了中国的“新安全观”,提倡坚持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可持续安全,这很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共识。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新安全观,比传统的“军事联盟”安全观更加有利于保障地区安全。因为军事联盟机制,往往是几个国家利用武力对付外来威胁而形成的一种正式联合,是基于战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合作模式。军事联盟机制排斥他国共同参与地区安全事务,其所追求的安全利益是单方面的绝对安全,不但无法实现平等包容、合作共赢,而且一旦有了假想敌的“战争”意识,离战争也就不远了。
因此,“一路一带”战略,离不开建立良好的共同、合作、综合、可持续的安全机制,离不开处理与主要大国的安全关系,还会促进重要海上和陆路通道安全的公共品供给,这些都将给区域和全球带来更加安全的未来。
第三篇:城市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主持串词
“一带一路”新机遇主持人解说词
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大家今天能来到会议中心参加这次关于“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新机遇的会议活动。本次会议由CCTV证券资讯频道《城市·中国》 栏目主办,上海涵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一带一路”政策是我国政府领导人习主席于2013年访问东盟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项经济战略构想,希望欧亚能一起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让沿线各国经济能紧密相联,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连接我国与欧亚国际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给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促进了东西方人民友好交往。“一带一路”政策将沿着古丝绸之
路构建经济贸易走廊,给中国以及沿线城市和国家地区带来共同发展的机会。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之下,实现政策通,设施通,贸易通,资金通,民心通,全方位推进实务合作,打造经济融合,文化互通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政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策略,它将帮助沿线地区以和平和繁荣的方式共享发展成果。目前一带一路沿线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亟待开发,要开展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首先需要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
资金融通是建设的重要支撑,很多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深化金融合作,推进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贸易体系的平等合作,保障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中国和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形成互利互惠的良好贸易新趋势。
一带一路是一项涉及面广、跨越时间长、建设任务重的宏大系统工程,自提出以来,得到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在未来的合作中,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在交通基础上合适、贸易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货币稳定化等国际领域中,必将迎来一个新发展时代。
一带一路是符合各国共同利益,顺应世界经济潮流的举措,也是各国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平等交流的发展之路,我有理由相信,随着这项政策的实施,未来的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将会越来越美好,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谢谢大家!
这次会议出席的嘉宾有贸发局领导***,中国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会长王忠平,巴基斯坦大使***,斯里兰卡大使***,马来西亚大使***,浙江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深圳对外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沈志德教授,政府代表***,上海涵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片人林子涵,······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企业公司代表和来宾朋友我不再一一介绍了。本次会议我们共安排了以上各位嘉宾和企业代表发言。其中有一个特别环节是我们在今天交流会下午安排了互动时间。大家可以针对今天各位专家和企业的演讲内容,提出问题,跟专家和企业代表一起探讨。我们交流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让大家面对面近距离沟通。
会议最后《城市·中国》栏目将举办“百城系列专题片”拍摄启动仪式,摄制组将走入国内外100座城市进入拍摄,记录当地的经济,金融、文化,采访拍摄当地的相关业内人士,搭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平台,期待有关领域的企业能跨界合作发展。希望大家到时候共同参与。
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会长王忠平先生发言,大家鼓掌有请!
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国最坚定最可靠的朋友,现在我们有请巴基斯坦大使***先生发言。斯里兰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古代称为“狮子国”,它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国家,现在有请斯里兰卡大使**先生发言!
阿根廷作为友好国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现在有请阿根廷大使**先生发言。
浙江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是精通大陆与台湾两岸房地产发展的著名房产专家,他对于中国的政策,经济社会和市场的精密剖析经常为媒体和中央内参所采用,并长期担任有关媒体的特约评论员。现在有请蔡为民先生发言。
CCTV财经资讯频道《城市·中国》栏目是一档高端的财经访谈栏目,节目自开办以来,一直关注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金融投资信息,以及当下有关的经济政策,并邀请了业内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政府代表共同探讨城市发展的话题,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产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等创新发展,搭建跨界整合交流的合作平台。这次一带一路的会议,栏目组将对“一带一路”的专家进行专题节目录制,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四篇:一带一路专题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
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通道已有雏形。商周玉器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的。《管子》多次谈到“月氏之玉”,也许就是从这条“走私”路上贩运来的。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
先秦时期,玉石之路上的商品往来具有私人贩运性质,贩运的主体可能是西戎民族。秦穆公称霸西戎,对于东西贸易开拓有一定促进作用。秦朝及汉初,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垄断了通道贸易。汉武帝凭借祖父几代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
取反击匈奴政策,才有张骞的出使。
张骞来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引起他注意的是蜀地的竹制品和纺织品。当地人告诉他,这些物品是从印度来的。由此,张骞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经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张骞第二次出使,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送出使诸国,虽不算官方贸易,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是为了经贸往来。
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后,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地区军事管理体制——西域都护,从而保障了这条贸易通道的畅通。唐朝设立安西四镇和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于汉代有了长足发展。可以说,汉唐时代的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值得提出的是,葱岭以西的道路建设,早在汉代官方开通丝绸之路之前,古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就有相
当水平。在张骞打通西域而建立起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后,中亚原有道路网中的主要干线便成为丝绸之路的西段,从长安横贯中亚、西亚到欧洲,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陆上丝绸之路担当东西贸易的商人主要是月氏、匈奴人。关于边境贸易,《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前来北魏“四夷馆”贩货的“商胡客贩,日奔塞下”,把来华贸易的热闹情景表现无遗。外商来了之后,“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这些侨居商人,即所谓西夷。
隋唐一统,特别是唐太宗平东突厥、平高昌,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吐鲁番出土文书显示,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是为适应边境贸易而订。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管理商贸活动的“互市监”,安禄山最早在幽州做互市牙郎,就是管这项工作的。边境节度使热衷于边贸,是因为这是其重要的财政收入。而这笔收入,中央政府是把它计算在对边军经费开支中的。《新唐书西域传下》说:“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镇,出北道者纳赋轮台,地广则税倍。”
宋代,西北地区掌握在西夏政权手里,陆上通道受影响,海上贸易因而兴盛。13世纪蒙古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东西方贸易也空前高涨。可是,西人东来,不仅冲破了中间商的盘剥与垄断,也冲击了中国政府特别是明朝政府在丝路所经南海地区的朝贡体系。1500年至1800年期间,中国对外政策的大体趋势为:明末渐趋开放,清初限制性开放,雍乾日益收缩。
总之,远东地区与欧亚非大陆的贸易,从上古的走私活动,到汉唐时代的边境贸易,乃至大海航时代以来的中欧直接通商,不仅仅是沟通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联系的伟大贸易活动,也是“一路一带”沿途国家和地区政治实力兴衰消长的晴雨表。
(节选自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有删改)
1.下列关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是在张骞之后,这是汉武帝凭借祖父几代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采取反击匈奴政策的结果。
B.历代所建立的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安西四镇和伊西北庭都护府保障了陆上贸易通道的畅通,使这条丝绸之路有了不断发展。C.陆上丝绸之路是在张骞打通西域而建立起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后,连接中亚、西亚原有道路网一直通到欧洲的一条贸易通道。
D.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时由于西北地区受西夏政权掌控,丝绸之路的商贸荡然无存,蒙古帝国的建立,东西方贸易又恢复并空前高涨。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周时期,东西方通道已经走通。《管子》多次谈到的“月氏之玉”就是从新疆和田运过来的,只不过这条路属于“走私”性质。
B.北魏时期,边境贸易较为繁华,《洛阳伽蓝记》记载了贩货的商客来华贸易的热闹情景,很多人因商贸和“中国土风”侨居下来。
C.吐鲁番出土文书显示,唐朝时期边贸官员为适应边境贸易制定了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因而这些制度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
D.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的“互市监”所收税收是边境节度使的财政收入之一,边军经费从中开支,这在《新唐书西域传下》里有记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西戎民族在玉石之路上的商品往来以及秦穆公称霸西戎时的贸易活动对汉代后来建立发展的陆上丝绸之路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张骞发现的经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是他第二次出使的路线,这次出使促使了诸部族和邦国的一些使者来华进行贸易活动。
C.大海航时代的西人东来对中国海上朝贡体系有所冲击,因此陆上丝绸之路的政策调整为:明末渐趋开放,清初限制性开放,雍乾日益收缩。
D.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活动的兴衰消长折射出中国及“一路一带”沿途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实力的兴衰消长。
答案:
1.D(错在“荡然无存”,原文是“陆上通道受影响”)
2.B(A项错在绝对化了,原文有“也许”;C项原因错误,“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的原因是“隋唐一统,特别是唐太宗平东突厥、平高昌”而不是“这些制度”;D项错在内容理解有误,中央政府是把这笔收入计算在对边军经费开支中的,而非边军经费从税收中开支)3.A(B项无中生有,错在“使得他第二次出使就途径这些诸部族和邦国”;C项概念混淆,错在“陆上丝绸之路的政策调整”,原文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大体趋势”;D项无中生有,“经济、文化、军事”为凭空添加)
现代文阅读二: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
“一带一路”建设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它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如何铺路?怎样搭桥? 既达意又表情。
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五通”。实现“五通”,当然需要语言互通。首先,政策要用语言表述。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与措施,并使相关政策、法律、规划、措施为民所知所用,环环都需语言交流。其次,设施联通更需语言连通。语言之路不通畅,其他方面也难以通畅。再次,“五通”之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但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为命运共同体,实现利益互惠、责任共担,民心相通更为根本。“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用英语等作为通用语,但这种通用语只能达意,难以表情;只能通事,难以通心。欲表情、通心,需用本区域各国各族人民最乐意使用的语言。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再算上这一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者不下200种。这50种或者200种语言,乃是表情、通心之语,应当列入“一带一路”语言规划的项目单中。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互利共赢,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在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中,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注意词语使用得体。比如“汉语推广”“过剩产能输出”等,都未必是合适的用语,因为这些词语要么含有不平等的话外之音,要么是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容易引起误读。此外,有人把“一带一路”分为“新起点”“真正起点”“黄金段”“核心区”“中心线”“支点国家”等,特别是国内一些地区正在“抢占制高点”。如此“截路分等”是否合适,值得仔细斟酌。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重视语言规划。第一,研究“一带一路”语言状况。摸清底数、列出清单、组织调研,建立语言数据库。第二,注重培养语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学习不断升温,公民外语水平大有提高。但学习的语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第三,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政策及语言使用习惯。语言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使用习惯是重要文化习惯。第四,充分利用语言技术。当下人类的语言交际多数伴随着语言产品,得助于语言技术,比如智能手机、短信微信、电子邮件、PPT、翻译软件等。第五,做好社会语言服务工作。语言服务,需要政府与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需要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腿行进。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建没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与曾创造多彩文明形态的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B.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五通”,其中就有语言互通。“语言互通”才能更好建设“一带一路”。
C.“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可以用英语等大语种作为通用语,但更需使用本区域的近50种甚至不下200种的能够表情、通心之语。
D.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使用得体的词语让更多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五通”,无论是政策互通,还是设施联通,都需要发挥语言在沟通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
B.在“五通”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其实是个根本因素,而真止能够促进民心相通的通用语不能只是达意,还要表情。
C.要实现语言上的平等互惠,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注意词语使用得当,对一些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要少用、慎用。
D.信息化时代,往人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充分重视语言规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中,要想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最好制定有关术语使用与翻译原则,拟定不建议使用词表或忌讳词表。B.由于外语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能使用“一带一路”建设中“表情、通心”语言的人才十分缺乏,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C.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可谓“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对此,应研究并出版相关书刊,以便遵守语言政策,尊重语言习惯。
D.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利用语言技术,政府和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做好语言服务工作。
答案:
1.B(与文不符。“五通”,并不包括语言互通。)
2.C(曲解文意。“少用、慎用”错误。据原文第三段语境,不能使用“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
3.C(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一)张骞传(全文)
原文:
①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译文: ①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匈奴攻破月氏王,并且用月氏王的头颅做酒器。月氏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没有人和他们一起打击匈奴。汉王朝正想从事消灭匈奴的战争,听说此言,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国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分应募出使月氏。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离开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人截获,用传车送到单于那里。单于说:“月氏在我的北边,汉朝人怎么能往那儿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任凭我们的人经过吗?”扣留张骞十多年。给他娶妻,并生了儿子,然而张骞仍持汉节不失使者身分。
原文:
②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译文:
②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张骞趁机带领他的部属一起向月氏逃亡。往西跑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听说汉朝财物丰富,想和汉朝交往可找不到机会。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要到哪里去。张骞说:“替汉朝出使月氏,而被匈奴封锁道路,不让通行,现在逃亡到贵国,希望大王能派人带路,送我们去,假如能够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一定多得不可尽言。”大宛认为可以,就送他们去,并为他们派遣了翻译和向导。送到康居,康居用传车将他们送到大月氏。这时,原来的大月氏王已被匈奴所杀,立了他的夫人为王。大月氏已经使大夏臣服并统治着它。他们那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没有侵扰,心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报仇的意思。张骞从月氏到大夏,始终得不得月氏王明确的表示。逗留一年多后,只得返程。沿着南山,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汉朝,又被匈奴截获。扣留一年多,碰巧单于死了,匈奴国内混乱,张骞便带着他匈奴籍的妻子以及堂邑甘父一起逃跑回到了汉朝。朝廷授予他太中太夫官职,堂邑甘父也当上了奉使君。
原文:
③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译文:
③张骞这个人性格坚强而有毅力,度量宽大,对人讲信用,蛮人很喜爱他。堂邑甘父是匈奴人,善于射箭,处境窘迫的时候就射捕禽兽来供给食用。当初,张骞出发时有一百多人,离汉十三年,只有他们二人得以回还。
原文:
④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
译文:
④张骞亲身到过的地方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国,并且听说了这些国家邻近的五六个大国的情况。他向皇帝一一禀告了这些地方的地形和物产。张骞所说的话都记载在《西域传》中。
原文:
⑤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莋,出徙、邛,出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莋,南方闭嶲、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
译文:
⑤张骞说:“我在大夏时,见到邛崃山出产的竹杖和蜀地出产的布。我问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的,大夏人说:‘我们的商人去身毒国买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大约几千里的地方。他们的习俗是定土而居,和大夏一样;但地势低湿暑热,他们的百姓骑着大象作战。他们的国土靠近恒河呢。’以我推测地理方位看,大夏离汉朝一万二千里,在西南边。现在身毒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有蜀地的东西,这就表明身毒大概离蜀地不远了。现在出使大夏,要经过羌人居住的地方,路不好走,羌人讨厌我们;稍微往北,就会被匈奴抓获;从蜀地去,该会是直路,又没有干扰。”皇帝知道了大宛及大夏、安息等国都是大国,有很多珍奇宝物,又是定土而居,差不多和汉朝的习俗相同,而且兵力弱小,又看重汉朝的财物;他们的北面就是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强大,可以用赠送财物、施之以利的办法让他们来朝拜汉朝。假如能够不用武力而施用恩谊使他们归附汉朝的话,那就可以扩展很多领土,一直到达要经过多次辗转翻译才能听懂话的远方,招来不同习俗的人,在四海之内遍布威望和恩德。皇帝非常高兴,认为张骞的话很对。于是命令由蜀郡、犍为郡派出秘密使者,四条路线一同出发:从冉駹,从莋都,从徙和邛都,从僰,各路都走了一二千里。往北路去的使者被氐、莋阻拦住了,南去的使者又被嶲、昆明阻拦住了。昆明的少数民族没有君王,喜欢抢劫偷盗,总是杀害和抢劫汉朝使者,始终没有人能够通过。但听说昆明的西边大约一千多里路有一个骑象的国家,名叫滇越,而蜀郡商贾私自贩运货物的有人到过那里。于是汉朝由于探求通往大夏的道路才和滇越国有了往来。当初,汉朝想和西南各民族往来,但麻烦很多,就停止了。直到张骞说可以由此通往大夏,才又开始从事和西南各民族建立关系。
原文:
⑥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骠骑将军破匈奴西边,杀数万人,至祁连山。其秋,浑邪王率众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译文:
⑥张骞以校尉的身分随从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他知道水源和有牧草的地方,军队能够因此减少困乏,于是朝廷封张骞为博望侯。这一年是元朔六年。又过了两年,张骞担任卫尉,与李广一起从右北平出发攻打匈奴。匈奴围住了李将军,军队损失逃亡的很多,张骞由于晚于约定的日期到达,判处斩头,他用爵位赎免死罪,成为普通平民。这一年,骠骑将军攻破匈奴西部,杀敌几万人,一直打到了祁连山。这年的秋天,浑邪王率领部下投降了汉朝,因而金城、黄河以西沿着南山直到盐泽一带无人居住,没有匈奴侵扰。匈奴常有侦察人员到这一带来,然而人数很少了。又过了两年,汉朝把单于打跑到漠北去了。
原文:
⑦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翕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徙大夏地。昆莫略其众,因留居,兵稍强。会单于死,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蛮夷恋故地,又贪汉物。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未能得其决。语在《西域传》。骞即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发译道送骞,与乌孙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译文:
⑦皇帝多次问张骞有关大夏等国的情况。张骞已经失去爵位,就回答说:“我居住在匈奴时,听说乌孙王叫昆莫。昆莫的父亲难兜靡本来与大月氏都在祁连和敦煌之间,是个小国。大月氏攻击并杀掉了难兜靡,夺取了他的土地,乌孙百姓逃亡到匈奴。当时他的儿子昆莫刚刚出生,傅父布就翕侯抱着昆莫逃跑,把他藏在草里面。傅父给昆莫去寻找食品,回来时看见狼在给他奶吃,还有乌鸦叼着肉在他旁边飞翔,以为他有神助。于是,带着他归附了匈奴。单于很喜爱他,就收养下来了。等他长大后,把他父亲原来的百姓交给了他,叫他带兵,结果屡建功劳。当时,月氏已被匈奴所攻破,月氏便往西攻打塞王,塞王向南逃跑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月氏就占据了塞王原来的地方。昆莫成人后,自己向单于请求报杀父之仇,使出兵西边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再往西逃跑,迁徙到大夏的地方。昆莫夺得了大月氏的百姓,就留居在大月氏的领土上,兵力渐渐强大起来。这时正碰上单于死了,他不肯再朝拜侍奉于匈奴。匈奴派军队攻打他,汉能取胜,更认为他有神助而远远地避开他。现在单于刚被我们所困,而且乌孙故地又是空着的。乌孙这个民族的人留恋故乡,又贪图汉朝的物产。如果在这时以大量的财物赠给乌孙,用他们在东边居住过的老地方来招引他们,汉朝还可派遣公主给昆莫作夫人,与他结为兄弟,根据现在的情势看,乌孙该会听从我们。那么这就好象截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了乌孙之后,那么在乌孙以西的大夏等国就都可以招引来成为我们境外的臣民。”皇帝认为他的话有道理,授予他中郎将的官职,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数以万计,带的金银、礼品价值几千亿,还带了许多持节副使,如果道路可以通行,就灵活派遣这些副使到附近的国家去。张骞到乌孙国以后,把汉帝的赏赐送给了乌孙王并传达了汉帝的旨意,但没能得到乌孙王确定的回复。这些话都记载在《西域传》中。张骞及时分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乌孙王派遣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汉朝,同时还派了乌孙使者几十人,马几十匹,来答谢汉帝,乘机让他们窥伺汉朝,了解到汉朝地域广大。
原文:
⑧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
译文:
⑧张骞回来后,朝廷授予他大行令官职。过了一年多,张骞去世。又过了一年多,他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几乎都和所出使之国的使者一起来汉。从这时起,西北各国开始与汉朝相来往了。因张骞开辟了通西域的道路,后来许多使者出使国外也都称作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也因此信任他们。这以后,乌孙王终究还是与汉朝通婚了。
(选自《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
第五篇: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对河池市的影响
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广西西北部,是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要塞,境内主要为山区,显性和潜在石漠化占总面积 60%以上,耕地占 11%,森林覆盖率 68.47%。河池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歌仙刘三姐故乡、红七军和韦拔群故乡。
“一带一路”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长期战略。“一带一路”是打造中国与相关各国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将带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开放,解决中国的区域间发展差距问题,以实现新时期国内的城乡、区域间均衡性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实际上是统筹改革开放的全新战略,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龙头”。其中以中国对外投资为主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和产业投资合作等领域将是核心部分。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对外投资,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要配合国家的大战略,优先考虑“一带一路”,抓住这个大机遇。沿线有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有利于我国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也可以带动他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实现产能转移的同时,也实现他们国家的建设。
广西南宁市是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实现我国与东南亚十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更换。作为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市,与南宁相连,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而且还具有资源优势。在经济新形式下河池市抓住新机遇,加速推进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在内的交通基础建设。同时,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进着“一路一带”的建设。
河池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无疑将给有色金属产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池市有色金属行业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解决产能过剩的约束、技术水平的约束、生态环保的约束等问题。加快“走出去”步伐,将积压的库存产品输送出去。同时,受惠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利好消息的释放,也将扩大有色金属主要产品的需求,开拓国外的市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产业发展模式、产业战略选择、产业间的合作方式等解构和重塑,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体系。河池市为了利用外资发展和推动经济建设的步伐,之前在政治工作上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如:《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矿业的决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河池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办法》等,引进外资发展本市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接受城市的辐射,实现效益,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河池特色产业。在全市的努力建设下,近年来实现了资源集约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而且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变为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
河池市的旅游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地貌景观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红色教育文化、水电观光文化、山歌传承文化„„多种文化并存的旅游发展路线,激起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的收入,实现与“一路一带”的沿路国家的文化交流。
“一路一带”既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带动与沿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实现“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命和区域的和平稳定发展。是一条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我想这样的道路,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也是一种伟大的创举,不仅会实现我的家乡的稳步发展,而且也会促进我国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