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简介[5篇]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简介[5篇]



第一篇: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背景及

《修建性详规》形成过程:

在新修编的《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将千河谷地定位为陈仓组团和代马组团间的生态廊道,提出建立以渭河、千河、秦岭北麓山地和北部台塬坡地为基础的区域生态廊道和包括千渭之汇生态文化公园在内的郊野生态文化公园规划。

2011年召开的宝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六个走在前列”,其中之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化,在西部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投资人居两相宜、环境吸引力走在西部前列。

2011年,陕西省全面启动渭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实施防洪堤路、河道清障、水污染防治、生态景观和产业发展五大工程项目,整治渭河干流,治理支流入渭口,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千渭之会作为渭河最大一级支流的汇入口被列为渭河综合治理重要节点之一,市政府以宝政办字【2011】22号文下发《渭河宝鸡段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千渭之会湿地等水生态景观工程。同年7月,市上委托国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顶尖团队—上海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刘滨谊教授负责规划编制《宝鸡市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与生态文化保护区发展规划》,2012年4月市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规划》。11月国家林业局湿地考察专家组对宝鸡市申报的《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专项考察,年底,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在2013年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力建设美丽宝鸡。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启动实施。今年3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研究所编制《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修建性详规》,6月完成初稿,通过数次现地踏查,多部门征求意见、多次组织研讨、先后五次修改完善,形成了详规评审稿。9月市政府主持召开评审会,来自13位国内、省内、市内的13位湿地专家经过现场考察、审议,一致通过《详规》。11月,市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修建性详规》,即将通过市政府审批。

第二篇: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张掖市委、市政府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张掖生态优势、凸显张掖生态特色的一个重大建设项目。

张掖坐落在河西走廊中部,南面是祁连山,跨过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合黎山,跨过合黎山是内蒙古高原。目前,张掖境内共有各类天然湿地316万亩。特别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张掖全境,流经345公里,形成了河流湿地62万亩,成为两大高原之间一道天然的分界线和河西走廊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禀赋优势和文化传承,张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实施张掖市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要举措,列为全市“十大工程”的首要工程来加以推进。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依托62万亩黑河河流湿地,建设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1月20日,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级评审,2011年 4月16日,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我市湿地再次膺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根据规划设计,该自然保护区横跨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三县区,其中高台县辖区内为核心区,临泽县辖区内为缓冲区,甘州区辖区内作为实验区。保护好这片湿地,对于维系两大高原生态平衡,遏制巴丹吉林沙漠持续南侵,维护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国防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甘州区作为项目建设主体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做好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城市北郊3万亩湿地资源,建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已于2009年12月23日被国家林业部正式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公园规划面积6.2万亩,其中保护完好的天然湿地3万多亩。保护好这片天然湿地,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区域地处城区北郊、城市上风向,是拱卫城区的一道天然屏障和天然氧吧,对改善城市空气湿度、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该区域又处于祁连山冲积扇最低洼地段,祁连山雪水融化后,其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要向该区域汇聚,通过湿地的净化后返还黑河下游,对保证下游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这片湿地是目前全国距离城市最近的天然湿地,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其中有各类植物195中、动物124种,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3月1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一、二期规划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水源涵养、水系疏浚、生态恢复、水面景观、绿化景观、公园道路、入口广场、亭台长廊、厕所和旅游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建成湿地栈道5公里、非机动车道20公里、亭台长廊14个、入口广场3处,完成退耕还湿地3000亩、恢复湿地植被3000多亩,疏浚渠道23公里、开挖漂流河4公里、修筑围堰坝11道、形成南湖、北湖等湿地水面2800亩。2011年,计划投资1.078亿元,重点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流泉会展接待中心、涌泉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成6公里非机动车道和3公里湿地栈道建设,实施鸟岛堆筑、水系疏浚、景观绿化和动物观赏区等生态保护工程,全力打造张掖湿地景观特色,努力把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金张掖最美丽的后花园。

第三篇: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批准的20个湿地公园试点之一。引引引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的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与侯寨村、牛庄村、前刘村、大河路办事处、李西河村、花园口村毗邻。在《规划》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6个功能区组成: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滩地探索区、生态保育区、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让与会者为之一振的,是6大功能区内的项目设置。

2008年5月21日,总投资23亿多元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方案——《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郑州市林业局报送国家林业局审批。在当天召开的该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会议上,尽管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会人员对此方案有许多疑惑,但是最终还是以获得多数的赞成票而通过。

规划中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其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在《规划》里,记者看到,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6个功能区组成: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滩地探索区、生态保育区、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这个规划在全国目前已建成的18个国家湿地公园中是十分诱人的。”参加项目规划评审的专家之

一、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研究员陈克林说,“以往的湿地公园中,还没有这样地域和文化色彩浓厚的规划。”其中有评审专家指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数量巨大的候鸟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位置十分重要。规划区湿地景观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紧邻郑州市区,交通便捷,是建设湿地公园的理想场所。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色(6张)由于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两种类型,目前河南除三门峡与南阳的属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外,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是河南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认真审阅规划报告后指出,建设湿地公园,对实现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郑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规划,湿地公园今年开建,2010年完工。另外,由于建设湿地公园一般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该规划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每平方公里投入资金约达1亿元。

第四篇: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在山城重庆主城区九龙坡,有一片美丽的人工湿地。这里花木繁茂,空气清新。百乌翔集,湖水清清。锦鳞游泳,游人如织。湖泊象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城市楼群之间。你也许不会相信,湿地内清澄的湖水,都是城市污水变成的。这美丽的彩云湖,就是过去饱受污染之害的桃花溪的水源之地。

桃花溪发源于中梁山,流域面积3 1平方公里。城市的迅速发展曾经造成其水质严重污染,河道垃圾壅塞,年年洪灾严重。2 001年,政府启动重庆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民心工程,清除工业污染源,建设排污管网,疏通河道,恢复绿化,环境得以逐渐改善。彩云湖人工湿地就是“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项重要配套工程。

桃花溪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的生态科学家们,从五个方面打造彩云湖人工湿地:l、湿地污水净化功能的重建与恢复;

2、湿地保育与保护,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示范。

3、山地丘陵溪流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

4、城市人工湿地观光旅游;

5、湿地环境保护与安全。把彩云湖人工湿地建设作为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典型城市河流修复对策及治理技术研究》的工程示范,投入全部精力。

0 08年底,随着工程的全面顺利竣工,彩云湖人工湿地开始显示出卓越的城市污水净化功能,抚平了桃花溪整治后面临“无源之水”困境的硬伤。桃花溪从此有了活水源头,九龙坡城区有了“城市之肾”。

彩云湖人工湿地面积约5 2公顷,湖面约2 6公顷。污水处理厂和各种清水设施有机地散布其中。梯田式的人工湿地里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污水厂治理过的中水缓缓淌过湿地,逐级跌落,层层过滤。中水里的有机物被植物吸附,慢慢降解,直至化为乌有。河道和湖中的清水从此源流不断。

湖水清澄,植被茂密,各种小动物纷纷回归。湖中已有鱼类l 3种,有花鲢、白鲢、鲤鱼等。湿地里有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3百多种,芦苇、野菊花、水生美人蕉、茭白、鸢尾、黄花蔺、荸荠、等长势喜人。湖畔新植的池杉、水杉、木芙蓉、重阳木、枫杨、小叶榕、碧桃、慈竹等疏密有致,道路蜿蜒交错,令人赏心悦目。两栖动物有6种,青蛙、蟾馀等。爬行动物有l 3种,较多的是壁虎、蜥蜴、石龙子。哺乳动物有5种,野兔特别令人期待。鸟类最多,有2 4种。麻雀成群掠过草丛,野鸭鸳鸯在湖水中翻筋斗。白鹭翩翩飞,斑鸠叫咕咕。动物的嬉戏时不时打破环境的宁静。

湖畔溪边,有不少游人垂钓。林间花下,有好些情侣流连。湿地山水围合,香草铺地。公园林木幽深,彩云满天。好些游人都说这里就是闹市之中的“桃花源”。将来,集生态、防洪、城市景观、市民休息、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能够不断地为城市带来干净的流水,带来清新的空气,能够让大自然和大城市亲密接触,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彩云湖畔桃花源,幽谷浅池翠衣衫。

春来时节桃花艳,似有彩云绕山间。

炊烟轻逸犬声至,箐草长游落瑛畔。

问渠哪得清如许,借来浊水化清泉。

第五篇:扶风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扶风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陕西扶风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该公园位于扶风县中部,全长39公里,由七星河(18公里)、美阳河(15公里)、小韦河(6公里)三条河流汇接组成,呈“U”型布局。北起法门镇马家村,南至杏林镇浪店村;西至法门镇庄白村,东达召公镇吕宅村,总面积1135公顷(17025亩),涉及周边5镇30个行政村。

湿地公园内主要河流为七星河、小韦河及美阳河。七星河年径流量为810.5万立方米,美阳河年径流量为1213.7万立方米,小韦河年径流量为11900万立方米。七星河湿地公园水量以沿线水库为主要储水方式,区内三大水库总库容为2234.8万立方米。其中白家窑水库总库容462万立方米,官务水库总库容464.8万立方米,信邑水库总库容为1308万立方米。

湿地公园现有种子植物74科225属302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1种;有陆生脊椎动物5纲24目54科157种,其中鱼类3目6科19种,两栖爬行类4目6科13种,鸟类12目34科105种,水禽64种,哺乳类5目9科2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琵鹭、鸳鸯、灰鹤等;省级保护动物有苍鹭、白鹭、池鹭、豆雁、班头雁、绿头鸭、班嘴 1 鸭、赤麻鸭、翘鼻麻鸭、赤嘴潜鸭、班头秋沙鸭、彩鹬等。

一、公园规划设计情况

为了把七星河湿地公园建成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我们委托国家林业局风景园林与建筑规划设计院、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编制了该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湿地公园规划分为:保护保育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恢复重建区五个功能区。总投资3.8亿元,建设期5年。

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在规划中深入挖掘七星河流域地貌特色,充分展示湿地自然景观,并融合扶风当地深厚文化,将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定位为:陕西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点、陕西省重要的水禽栖息和繁育地、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扶风县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城市绿色生态名片。在规划理念上充分依托当地地形特点和文化景观,以法门寺为中心,巧妙利用我县境内的七星河、美阳河和小韦河的汇流拼接和自然景观营造,使整个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犹如挂在佛身的念珠法器,围绕着法门寺,彼此相互辉映。在设计结构上,通过六星绕一星(形成七星)的景观节点链接设计,形成了寻源、修身、至善三条禅意修行之路。在景观分区设计上,通过成佛之路、菩提论道、醍醐灌顶、极乐世界、大千世界、飞虹贯日、禅林撷露、佛光西来等大小共计26个景观节点的设计,整体彰显了佛文化的博大精 深和深邃禅意。在植物景观专项规划上,突出原生态与禅意的结合,重点打造了芳渚临流、金色梯田、杉竹叠影、碧草芦飞、果红满陇、杏棠烟雨等26个植物节点,采取近自然植物群落的形式栽植,做到因地而变、步移景异,一年四季有景可观,黄土台塬特色绿洲。二、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为宣教展示和管理服务两个功能区。建设范围为白家窑水库大坝以南至县城老区原西宝北线以北约3公里,总面积1775亩,估算投资2.1亿元,建设期2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系、道路、景观节点、种植绿化、基础工程五大部分,具体建设内容为:公园大门、道路建设、水系疏浚、水岸整治、绿化种植、园林小品、景观照明、公园广场、停车场、科普馆、游客接待中心、基础工程(供电、供排水、电讯、安全监控)和其他景观配套设施等。

依据详规委托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编制出了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施工设计。一期工程包括水系、道路、景观节点、种植绿化、基础工程等五大部分。水系工程主要包括水体扩宽、拦水坝建设、水岸整治,扩宽后的水面全长3620米,最大宽度65米,最小宽度5米;拦水坝全部设计为生态景观拦水坝,共21个,长度340米,拦水坝形式包括梯形坝、跌水坝、叠水坝、片岩坝、坝路合一 等5种形式,整治后的水岸全长10500米,其中景观置石驳岸3100米。道路工程包括谷底西侧4米主干路(2837米)、东侧3米主干路(2492米)、崖顶5米主干路(3461米)、公园内3米次级园路(2400米)、1.5米支级园路(11345米)、汀步240米。道路全长22714米,其中陆路道路21706米,水中栈道1008米(6个区段)。景观节点设计为15个,其中公园入口节点3个,亲水栈道平台3个,陆地观景栈道4个,湿地科普馆1个、茶苑1个、生态公厕8个、观景凉亭9个、儿童游乐场1处、水中绿岛花园1处。种植绿化主要包括节点绿化、环境绿化、典型湿地动植物群落的构建、珍稀名贵动植物物种的引进等,公园绿化面积大约800亩,栽植乔木

株,灌木

株,花草

平方米。基础工程主要包括景观照明、监控、供电、供排水等。

三、目前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公园项目建设涉及的立项、土地报批、环评等建设手续已经完成,一期工程施工设计已经全部到位。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完成土地租赁700多亩,征地100多亩。湿地公园施工建设于4月底首先从水系工程开始启动,目前已经完成20个滚水坝的坝体建设,河道驳岸整治正在进行当中。6月底启动了公园谷底西侧4米主干道路的路基铺设,9月份启动了谷底东侧栈道建设,目前两条道路的路基已经全部打通,西侧路基基础的抛石处理已经完成,东侧栈道基础已经 完工,正在架设栈道钢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