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怎样区分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5篇

怎样区分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5篇



第一篇:怎样区分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怎样区分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先来区分一下不符合性质的判别原则: 严重不符合:

a)系统性不合格,如记录控制,质量部、销售部、采购部等均控制混乱。b)区域性不合格,如质量部文件管理、不合格控制、检验试验等控制混乱,整个部门主控要素均符合性差。

c)造成严重质量后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如产品检测误判,造成批量不合格,直接损失很大,甚至造成客户投诉。一般不符合:

随机的、孤立的、偶发的,易关闭的不合格。

2、标准没有规定开出的不符合报告一定要分类。通常为了便于管理,是分类的。要不要分类,如何分类,通常在内审程序文件中加以规定。

不符合项如何分类。要看您做什么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和体系审核对不符合项的分类是不同的。通常对产品审核、过程审核可以按照该不符合后果严重性来判定;而对于体系审核,不是根据后果严重性来分类的。通常根据是否是系统性的不符合来判定的。如果是系统性不符合,就是严重不符合;不是系统性不符合,就是一般不符合。

3、什么叫系统性不符合?就是标准有一条,或一款要求没有得到落实。整个体系中没有规定如何执行满足标准要求的;就是主要不符合。譬如,程序文件规定文件发放前要批准。您没有规定如何做的,或者规定了,实际上没有按照规定做。多处发现不符合,这就是严重不符合。如果有了规定,总的在执行,个别地方出了差错,就是一般不符合。

4、无论是严重不符合还是一般不符合,都有可能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纠正措施上应当一视同仁。不应当有所不同。都必须完善体系。严重不符合是系统不符合,往往需要管理者负责来完善体系,一般不符合有可能是某主管来采取纠正措施。

5、当审核发现不符合,如果内审认为是严重不符合,必须由管理者出面才能解决,为了避免麻烦,就不开不符合报告,或者降低为观察项,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外审也这样做,那就违反了GB/T19011-2013第4章诚实正直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对自己和对被审核方都是不利的。6 严重不符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即构成严重不符合:

a)系统性失效或失控,某些关键过程发生量大面广的不符合。如对大部分销售合同未进行评审,一年内未做过内审等;

.b)区域性失效或失控,如某个场所、部门游离于体系以外,严重影响组织的体系运行有效。

.c)明知故犯,造成严重后果的。如产品经检验不合格,但未采取措施仍按合格品出厂。

.d)同一部门不符合同一条款的多个要素。e).多个部门不符合同一条款的某个要素。.f)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没及时解决。

7一般不符合(轻微不符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定为一般不符合:.a)个别的孤立的不符合项,未对产品质量造成明显影响。.b)文件偶然没被遵守,后果不太严重。.c)对系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符合。观察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定为观察项:

.a)已发生了问题或出现了潜在的苗头,但尚未构成不符合,继续发展有可能成为不符合,需要提醒的注意事项。.b)事实已构成不符合项,但性质较轻微。

.c)可能不符合但是没有发现客观证据,这种情况可继续追问,直到发现客观证据,否则不能 进行主观的判定符合或者不符合.。

第二篇:不符合项

附加:案例分析与研究题(练习参考)

1.审核员在质检科查看XH2型产品的最终检验情况,检验科长介绍说:“XH2型产品的最终检验是抽检,通常200件为一批,抽20件检验。”审核员查看了最近两个月XH2型产品的最终检验记录,确实是每批抽检了20件,且检验结果均为合格。审核员又查看了XH2型产品的检验规程,发现检验规程规定:XH2型产品的最终检验以200件为一批,每批抽40件检验。

不符合事实:在质检科查最近两个月XH2型产品的最终检验记录表明:以200件为一批,每批抽检了20件。但XH2型产品的检验规程规定:XH2型产品的最终检验以200件为一批,每批抽40件检验。

不符合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8.2.4条款

关于“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

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2.审核员在某厂生产车间看见车间一角放着6个工件,审核员问当班的工人:“这几个工件是否是合格品?”工人说:“我不清楚,这不是我这个班的工件,可能是夜班吧,合不合格我也不知道。”这时,一个搬运工推着车走过来,向审核员解释说:“这几个工件可能是昨天领用剩下的,一会我就将它们运走。”审核员又询问当班的检验员,检验员说:“这几个工件是有问题的,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合适,要等技术科的李科长出差回来后决定如何处理,就先放在这里了。”

不符合事实:审核时发现车间的东北角放着6个工件,当班的工人不知道几个工件是否是合格品,搬运工认为可能是昨天领用剩下的,当班的检验员说明这几个工件是有问题的,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先放在车间了。

不符合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5.3关于“ 组织应针对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的要求。

3.审核员在某企业胶装车间审核,车间主任介绍说:“现在生产的是Y-5型产品,胶装是产品生产的特殊过程,胶装完成后就是成品了。”审核员问:“如何监控胶装过程的质量呢?”车间主任说:“由操作人员按‘胶装工艺指导书’对胶装剂的配比进行连续监控。”审核员查阅了“Y-5型产品胶装工艺指导书”,看见3.6条规定“„„胶装机的当班操作人员负责对胶装剂的配比进行连续监控,每小时记录一次,„„。”审核员要求查看当天的监控记录,发现此份监控记录是从早晨8:30开始记录的,最后一项记录是17:30,所有相应记录项目均已填完,并签上了操作人员李成的名字。审核员查看了下手表,时间是下午15:12。操作人员李成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我是提前填好了今天的记录。胶装机上有配比监控软件,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每隔一小时去查看并记录一次太麻烦了。”审核员查看了一下配比监控显示,显示的数据在正常范围内。

不符合事实:审核时发现下午15:12分在胶装车间查当天的胶装剂配比监控记录,发现当班操作人员已将当天17:30(含)之前的监控记录数据全部填完,而“Y-5型产品胶装工艺指导书”中3.6条规定“胶装车间的当班操作人员负责对胶装剂的配比进行连续监控,每小时记录一次,„„。”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5.1e)关于“ 组织

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e)实施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4.审核员在质检科看到一份编号为2004-03-02的不合格品报告单上写明:按WE12-2003工艺文件进行返修。审核员要求查看这批不合格品的复检记录,质检员说:“这批不合格品按工艺文件返修后还是不合格的,检验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可以用就行了。”

不符合事实:编号为2004-03-02的不合格品报告单上写明:按WE12-2003工艺文件进行返修。但质检科不能提供对此批不合格品的复检记录。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8.3 关于“ 在不合格

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5.审核员在销售部的合同记录薄上看到有许多修改的注明,销售员说:“这些都是公司的长期固定用户,他们随时调整送货量,不用办手续,打个电话来就行了,我们按电话里的要求交付产品。”审核员抽取了上月的一份修改记录,上面写明“数量从1500个增加到3000个”,审核员核对了此合同的发货记录,发现到现在为止实际上只交付了1500个。销售员解释说:这是我经手的,当时很忙,忘了将数量的变化情况告诉生产调度和生产车间,所以没来得及组织生产,现在这个用户正在抱怨呢。”

不符合事实:查上月的一份合同(编号)修改记录写明“数量从1500个增加到3000个”,但数量的变化情况生产调度和生产车间人员不知道,到现在为止实际上只交付了1500个。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2.2关于“若产品要

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6.审核员在装配车间看见几个工人正在清洗零件,便问工人为什么要清洗零件,工人说:“以前零件清洁度差,多次造成出厂后的产品损坏,现在领导在贯彻ISO9001:2000标准后增加了清洗零件过程。”审核员看见清洗槽中的清洗液已经混有金属末,就问工人这样的清洗液能将零件清洗干净吗?工人说:“看样子是该换清洗液了,但是对清洗液的要求较高,要控制配比、杂质量、酸碱度、黏度、浊度、温度等多项要求,技术员跟我们也讲过好多次了,可是我们总是记不全,有时就忘记测试和更换了。”

不符合事实:审核时发现,装配车间工人清洗零件的清洗液混有金属末,清洗液要控制配比、杂质量、酸碱度、黏度、浊度、温度等多项要求,工人因记不全而导致忘记测试和更换清洗液。

不符合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5.1b)关于“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7.审核员看见装配车间一角用栏杆围着一些装有零部件的木箱,车间主任对审核员说:“木箱中的产品是一些关键零部件,因国产的质量不过关,进口的价格更便宜,因此都是用户直接从国外进口送到车间,装配用时再开箱。”审核员问:“在装配前是否对这些零部件的质量进行验证?”车间主任说:“这都是用户自己购买的,我们只负责装配在产品上,如果质量有问题,也怪不着我们,用户自己负责,我们没必要对这些零部件的质量进行验证。” 不符合事实:装配车间正在使用用户购买的零部件,但在装配前未对这些零部件的质量进行验证。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5.4 关于“组织应识

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8.审核员在某自行车组装厂的供应部看到一份与联华商场签定的合同,合同中的一条要求写明自行车的前叉必须从飞鹰自行车配件厂采购。审核员抽查了两批近期从该自行车配件厂采购的前叉,请供应部负责人提供这两批前叉的检验/验证记录,供应部负责人说:“这些前叉都是联华商场指定我们从飞鹰自行车配件厂采购的,如果前叉质量有问题,应该由联华商场负责,我们只负责按合同的要求在他们要的自行车上安装这些前叉就行了,我们从来也没有对前叉进行过检验或验证。”

不符合事实:抽查对两批近期从飞鹰自行车配件厂采购的前叉的检验/验证记录时发现,这些前叉是从顾客联华商场指定的飞鹰自行车配件厂采购的,从未对前叉进行过检验或验证。”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4.3关于“组织应确定

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9.审核员在某工艺品包装车间审核,看见工人将工艺品卡放在粉红色硬纸板做的包装底板里,审核员查看该产品的设计图纸和包装工艺指导书上的设计图示和说明,发现上面规定“包装底板的材料是天蓝色波纹塑料板”。车间主任解释说:“这种塑料板上周就已经用完了,采购部一时买不到这种塑料板,但这批货是顾客急需的,这一周必须做完交付。我们已经和技术部沟通过了,技术部同意我们先用纸板代替。审核员问:“那产品的设计图纸和包装工艺指导书上的设计图示和说明为什么都没有体现出来呢?”车间主任说:“技术部部长说这样的更改需要得到总工的批准,但总工出差去开研讨会还没有回来,因此更改单没法批准,设计图纸和包装工艺指导书上的设计图示和说明也没法改,先这样做,问题不大。” 不符合事实:审核发现车间使用粉红色硬纸板做的包装底板包装某工艺品,但该产品的的设计图纸和包装工艺指导书上的设计图示和说明上面规定“包装底板的材料是天蓝色波纹塑料板”。经查此更改更改单没有得到批准,设计图纸和包装工艺指导书上的设计图示和说明也没有修改。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3.7关于“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

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10.审核员在某施工工地上发现有几名进行构件焊接的工人没有上岗证,施工队长说:“由于要赶工期,我们从其他施工队临时借了这几名焊工来帮忙,由于不是自己的施工工人,所以没有给他们发上岗证。”审核员问施工队长是否确认过这几个人的资格,施工队长说:“没有这个必要吧,应该没问题。” 不符合事实:审核某施工工地时发现临时外借的某姓、某姓构件焊接工人没有上岗证,也未对其资格进行确认。

不符合的条款及理由: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5.2b关于“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的要求。

严重程度:一般不符合

第三篇:不符合项整改说明

不符合项整改说明(孙明卫)

一、不符合项内容:未对SY/T5794-2010《钻井液用沥青类评价方法》标准变更后新增的软化点、电动电位等参数进行有效确认。

整改说明:结合SY/T5794-2010《钻井液用沥青类评价方法》更新内容,根据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实际情况,对照HGZ-216《检验方法确认程序》的要求,对检测能力进行循再次分析评估后,重新填写了《标准更新实话审批表》。

二、不符合项内容:2011年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中无判定依据

整改说明:按照评审组的建议要求,重新完善本实验室“2011年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增加并细化了《2011年内部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开展每次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判据要求,同时对相关的比对实验资料进行了整改。

三、不符合项内容:编号HG-2011ZY1249中抽样基数单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t。

整改说明:按照评审组的建议要求,对相关检验报告中的计量单位进行了纠正,同时针对检验报告中计量单位的使用问题制定了专门要求,规定质量单位统一使用克或千克。另外,为方便本实验室全体技术人员对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专门制作了《实验室常用计量单位速查对照表》供大家学习使用。

第四篇:3C不符合项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根据7258-2012标准中8.5.3条例光束照射位置要求,对《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进行修改,明确前照近光灯照射在10M的屏幕上,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H-0.8H,确保在检测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加以了解熟悉相关标准,杜绝再次发生此类情况。

原因分析:由于对7258-2012标准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编写《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时,没有明确前照近光灯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

第五篇: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

不符合项整改措施(共6篇)

第1篇:3C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根据7258-标准中8.5.3条例光束照射位置要求,对《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进行修改,明确前照近光灯照射在10M的屏幕上,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6H-0.8H,确保在检测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加以了解熟悉相关标准,杜绝再次发生此类情况。

原因分析:由于对7258-标准认识程度不够,使得编写《检测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NEOC-PG-QJ-011时,没有明确前照近光灯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

第2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编号:JC—

大连中信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00八年三月

纠正措施及整改实施情况的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年来,公司采取纠正措施,不断纠正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符合,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进,使工程质量得到了稳定提高。

在本次内审中,共发现了两项不符合,对二项不符合,均采取了纠正措施,及时补充,消除了不符合存在的原因。

其中材料部针对工程合格供方的提供资料未做评定,学_了标准

7.4条款和公司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对现有工程供方进行了全面分析。

综合部对人员培训方面记录不全面,针对此,也进行了相应条款的学_。

另外针对去年外审的不符合项,公司在当时已做了纠正措施报告。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经跟踪验证,上述问题未再发生。

质管部

年3月

第3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不合格项的整改报告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年10月18日,局医疗器械处“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依据质量体系

考核检查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质量体系考核。在考核检查中,查出我公司在质量

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公司领导对此非常重

视,及时召开了分析会,本着积极整改、举一反

三、完善体系的整改原则按照质

量体系控制程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

现将整改过程与整改内容汇报如下:

一、10月20日,我公司组成内部审核组并召开《内部管理评审》首次会议,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局“质量体系考核”

检查组现场查出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分类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将存在的12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填写《不合格项目报告单》,责成负责人嫌弃整改并提交此

次内审末次会议审核。

二、12个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

1、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2.3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企业现场未能提供产品的作业指导书、检

查规范;检查时企业提供材料中产品名称与注册检验报告的名称不符;申请注册的产品具体治疗功效,但在工业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未作要求”。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立即责成办公室提供作业指导书、检查规范;已将

产品名称与注册检验报告名称统一;在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提出要求。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已经提供作业指导书、检查规范;已经产品名称与注

册检验报告名称统一;在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提出要求(详见附件)。

2、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1.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企业建立的采购控制程序文件中对采购

物资的分类不明确,未将外协的资料进行分门类,不能对采购物资有效控制”。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的采购控制计划已确定,属于规范化管理,没有

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采购程序控制文件中的采购物资明确分

类,将外协的资料分门类。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已经对采购程序控制文件中的采购物资明确分类,将外协的资料分门类,能对采购物资有效控制(详见附件)。

3、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2.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合格供方名录》与实际供方不一致”。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办公室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企业严格核查供方名录,做到准确、真实。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完成了供方名录与实际名录的一致。

4、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2.2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检查现场未能提供《合格供方档案》”。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提供必要的资料。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企业严格核查供方档案,做到准确、真实。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提供了供方档案。

5、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工艺文件中未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

成产现场未能提供作业指导书”。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生产现场将提

供作业指导书。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生产现场提供了作

业指导书。

6、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3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现场未能见到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技术部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在生产现场已提供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在生产现场准备提供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7、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6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已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将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8、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8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能提供该产品的批生产记录”。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批生产记录。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批生产记录。

9、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10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生产现场、仓库标识不全(无设备状态标识、检验标志、分区标志、分区标识、物料卡)”。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管理,未形成规范制度。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已使生产现场和仓库添加无设备状态标识、检验标志、分区标志、分区标识、物料卡。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加强管理,对现场和仓库标识进行检查,能够达到标准。

10、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5.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能提供必要的设备。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11、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5.7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测试仪”。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能提供必要的设备。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12、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6.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制定检验、检测仪器使用记录”。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进行必要的记录。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进行制定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记录。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完成制定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记录。

不符合报告

编号:wk-1

篇二:不符合项报告整改

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报告(续)(由受审核方填写)

篇三: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年换证复查省局评审发现不符合项的整改报告

年12月我厂向省局认证监管处提出换证复查申请,年1月13日省局评审组对我厂进行了换证复查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发现了8项不符合项,针对评审组指出的不符合项,我厂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实施整改,现整改完毕,就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不符合项一:更衣室私人物品与工作服混放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

整改措施:里间更衣室不再放置任何个人物品或衣服,在外间单独放置;

整改完成(自检验收情况)情况:个人物品和衣服放在外间,里间更衣室放置和更换工作服,达到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一。

不符合项二:洗手消毒处为手动龙头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忽视硬件设施要求;

整改措施:已更换为脚踏式水龙头

整改完成情况(包括自己检查验收情况):可以做到手不接触龙头,达到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二。

不符合项三、八:内外包装在同一区域加工、不同区域工作服未区分;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忽视不同卫生区域应分开控制卫生;

整改措施:隔断车间,分内包装操作区域和外包装操作区域单独管理,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整改后做到来物流不交叉、人员不串岗、气流不贯通,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三。

不符合项四:加工车间灯无防爆设置;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重视不足,硬件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更换有防爆罩的日光灯;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光照充足,如灯管爆裂不会散落到车间或产品上,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四。

不符合项五:成品库存放产品无信息标识;

原因分析:仓库保管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内部监管不严格;

整改措施:印刷标识卡,成品库所有产品明确标识;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已标识清楚;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五。

不符合项六:内包装库存有礼品袋等物品;

原因分析:对内包装管理重视不够;

整改措施:将礼品袋等其它物品转移到其他仓库;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已将其它物品转移,经检查整改措施有效;

不符合项七:厂区平面图局部与实际不符。

原因分析:沿用了老的建筑平面图,忽视所致;

整改措施:已重新绘制;

相关证明附件:见附件(平面图2)。

通过此次评审和整改,我厂提高了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和硬件投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软件、硬件都达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整改单位:*******

整改完成时间:

年1月16日

纠正措施包括的是纠正和以后的预防措施,整改只是针对当前状况,没有如何以后不发生的措施。

另外,原因分析也有些说不过去,基本都是对规定重视不够,理解不够,那当初的审核能过关,就说明是附后条件的,建议把原因写成人为因素会好一些,如第一条,更衣室私人物品与工作服混放,可以分析为已有明确文件规定,对相关人员已进行过培训,但个别新员工未严格执行。整改措施:按规定在指点区域挂放工衣和便服,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进一步重申相关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整改前后的更衣室照片、员工培训考核记录等。

某危险化学品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临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年11月18号,临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邵昌岩、李英奎、于西泉三位专家,对我公司进行危险化学品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对公司从资料和现场情况进行严密细致检查评审,评审结论,对于安全标准化建设公司领导能够重视,也有一定的认识,成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建立的安全标准化体系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安全标准体系符合国家标标准能够贯彻执行,提高效率。建议提高认识,进一步充实、完善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整合标准体系文件,依据pdca模式进行持续改进。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单位给予通过。评审结束后,公司按照评审组的要求,对于85项不符合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整改,并将公司从现场和资料方面的不足之处,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科室)、班组。要求按照要求保质保

量的完成,整改小组负责人:王中、成员:付红、石腾海、冯晖。要求整改小组对专家提出情况,逐一落实认真整改,将资料和台账补充完善,使其达到要求,现将完成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篇四: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附件6

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一、不符合原因分析

(一)相关人员要参加进行原因分析,并签字;

(二)应分析发生该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要实事求是且有一定深度,并在此栏写明。

二、不符合处置方案(即纠正)

(一)对不符合项事实进行纠正,并在此栏写明对不符合项事实的纠正情况;

(二)有些不符合项事实已无法纠正,应将采取纠正措施后执行情况作为纠正,并在此栏写明。

例如:不符合项事实为某项合同没有进行评审,此栏写明该合同已履行完成,已无法纠正,对新签订的××合同已按要求进行了评审,或至今尚无新签订合同情况;

(三)对上述的纠正情况应提供相应的证实材料;

(四)发生不符合项的部门负责人要对处置方案恰当与否进行把关并签字,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三、对应原因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一)针对发生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在此栏中写明所制定的纠正措

施和实施情况。若在整改规定的期限内纠正措施已完成应提供已实施的证实材料,若纠正措施尚在实施中,应提供制定的纠正措施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举一反三检查其他部门是否有与该不符合项事实类似的问题,并在此栏写明。

如:对其他部门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什么问题,此次一并进行了怎样的纠正,并提供相应纠正的证实材料,或写明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

(三)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四、纠正措施自检结论

受审核方领导对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分析、纠正情况及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相关的证实材料等是否已按要求全部完成进行检查验证,填写自检结论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

五、跟踪验证结论

此栏由公司审核组组长或审核员填写,对原因分析的准确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所提供证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

注意事项:

1、请先不要直接在不符合报告上填写。不符合原因分析、不符合项处置方案、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等制定后,先传真或发送电子文档到公司安质部,待审核并反馈意见后再填写在不符合报告上;

2、考虑到总体安排,在现场审核时未开不符合报告,因此时间有所滞后,请各单位谅解。不符合报告上的日期(如:不符合项处置方案预计完成日期、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预计完成日期、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的日期),在填写时以表中的现场审核日期为参考,宜填写在审核日期后10日左右的日期并错开,不能填写现在的日期;

3、跟踪验证的结论由审核组长或审核员填写,项目部不用填写。篇五: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wsf/ro011

版本:g/1

页次:

1/1

不符合报告

2、审核组长可将“不符合报告”原件留予受审核组织填写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把不符合报告复印件

放入历次审核信息档案清单材料中。

第4篇:不符合项整改说明不符合项整改说明(孙明卫)

一、不符合项内容:未对SY/T5794-《钻井液用沥青类评价方法》标准变更后新增的软化点、电动电位等参数进行有效确认。

整改说明:结合SY/T5794-《钻井液用沥青类评价方法》更新内容,根据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实际情况,对照HGZ-216《检验方法确认程序》的要求,对检测能力进行循再次分析评估后,重新填写了《标准更新实话审批表》。

二、不符合项内容:年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中无判定依据

整改说明:按照评审组的建议要求,重新完善本实验室“年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增加并细化了《年内部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开展每次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判据要求,同时对相关的比对实验资料进行了整改。

三、不符合项内容:编号HG-ZY1249中抽样基数单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t。

整改说明:按照评审组的建议要求,对相关检验报告中的计量单位进行了纠正,同时针对检验报告中计量单位的使用问题制定了专门要求,规定质量单位统一使用克或千克。另外,为方便本实验室全体技术人员对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专门制作了《实验室常用计量单位速查对照表》供大家学_使用。

第5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问题一:年四季度和年一季度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范围均未包含汽车客户“长城汽车”的情况。孤立事件。

根本原因:

1、人员方面:该相关工作人员为新入职员工,入职培训中未对《顾客满意控制程序》进行培训;——a.业务员入职培训项目中增加对相关程序文件的培训,如顾客要求、顾客满意控制程序;b.对业务人员进行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的培训;

2、标准理解与程序文件方面: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中未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范围进行明确;——a.修订程序文件,(明确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范围)

3、方法方面:1.顾客满意度调查未形成调查计划,;——修订程序文件,进一步人员培训;

2.调查周期为每季度进行一次,销售部没有按照程序文件要求进行;——培训程序文件;

按照新修订的程序文件,要求销售部重新进行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并进一步评审调查分析报告。

问题二:圆盘锯的设备点检未规定该设备气压、油压的正常范围值;作业者对于气压表和油压表的位置也并不知晓。后续对下料的首件、过程检验有按照计划实施。

根本原因:

1.设备方面:圆盘锯为新购入设备,目前处于初期的设备使用阶段,各项指标要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2.人员方面: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没能熟知作业指导书及点检要求;

3.方法方面:

问题一:年四季度和年一季度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范围均未包含汽车客户“长城汽车”的情况。孤立事件。

原因:

1、顾客满意度调查仅工作人员主观性进行调查,未形成“调查计划”;

2、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中未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范围进行明确;

3、该相关工作人员为新入职员工,入职培训中未对《顾客满意控制程序》进行培训。

措施:

1、年初制定《顾客满意度调查计划》,每季度结合顾客满意度调查计划,制定季度调查计划;

2、修订《顾客满意控制程序》,明确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法、范围;

3、业务员入职培训项目中增加对相关程序文件的培训,如顾客要求、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4、对业务人员进行ISO/TS16949:标准8.2.1条款及《顾客满意控制程序》的培训。

问题二:圆盘锯的设备点检未规定该设备气压、油压的正常范围值;作业者对于气压表和油压表的位置也并不知晓。后续对下料的首件、过程检验有按照计划实施。

原因:

1、圆盘锯为新购入设备,设备管理人员对圆盘锯特性、参数不了解,未参加相关培训,2、点检记录编制后未由设备部主管领导审批;

3、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圆盘锯特性及使用的相关培训,但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措施:

1、由圆盘锯厂家对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对设备特性及参数进行培训;

2、重新编制《圆盘锯点检记录》,并有设备部主管领导及管理者代表审批;

3、有行政部对设备管理部及锯切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培训相关内容的培训,对圆盘锯的相关培训进行效果评价。

第6篇: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生产车间外审不符合项整改措施

篇1:不符合项整改指南

不符合项整改指南

一、目的统一不符合项上报材料要求,避免材料不能有效证明纠正措施有效。

二、适用范围

为企业提供不符合验证材料提供指南。

三、不符合项整改程序

1、不符合项整改应包括:

1)纠正发现的不符合问题避免产生更大影响;

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产品问题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举一反三消除所有隐患;

4)对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的验证,不能解决问

题要再次进行分析整改。

2、组织应特别关注纠正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重点是消除产品不符合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避免只针对消除发现的不符合的单纯的就事论事的纠正行为。

3、当只是孤立偶然发生的问题,无系统原因时只需要进行纠正也是可

以接受的,如单纯的。

4、不符合报告单上“原因分析”与“制定纠正措施”

栏受审核方填写,填写的日期就是外审结束后组织开会进

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的日子,可以是同一天进行的。“纠正措施跟踪情况”栏由外审组填写

不符合项整改举例:

四、不符合项整改资料要求

1、整改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工作计划、文件、检查记录、照片等。

2、所有书面材料均使用A4纸,照片应经复印或贴在A4纸上提供;

3、当受审核方有几个不符合项的整改均需要培训时,可一次性组织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培训,向CQC报整改资料时培训记录放于编号最靠前的需要培训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资料内,后面的不符合项需要时作出说明既可。

4、当不符合项的纠正或预防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才能验证时,可提供工

作计划,或其它证明资料(如为缩减整改时间,可提交、),在下一次的外审时外审组进行验证。举例如下:

五、严重不符合项的整改

1、采用现场跟踪审核方式,由审核组长负责实施现场验证。

2、现场验证必要时要追溯到纠正预防措施涉及部门,审核组长除查看相关

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编码:XJTG/HSECX-19/JL/01

单位:

篇2:外审不合格项报告

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Q/LBXX-JL-TX-003

不合格项报告

版本:A/0制表人:品管部

保存期限:长期(三年/必要时更新)

篇3:不符合项整改指南

文件名称:

不符合项整改指南

文件编号:

MS5100W10

不符合项整改指南一、目的统一不符合项上报材料要求,避免材料不能有效证明纠正措施有效。

二、适用范围

为企业提供不符合验证材料提供指南。

三、不符合项整改程序

1、不符合项整改应包括:

1)纠正发现的不符合问题避免产生更大影响;

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产品问题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举一反三消除所有隐患;

4)对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的验证,不能解决问

题要再次进行分析整改。

2、组织应特别关注纠正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重点是消除产品不符合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避免只针对消除发现的不符合的单纯的就事论事的纠正行为。

3、当只是孤立偶然发生的问题,无系统原因时只需要进行纠正也是可以接受的,如单纯的。

4、不符合报告单上“原因分析”与“制定纠正措施”

栏受审核方填写,填写的日期就是外审结束后组织开会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的日子,可以是同一天进行的。“纠正措施跟踪情况”栏由外审组填写

不符合项整改举例:

四、不符合项整改资料要求

1、整改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工作计划、文件、检查记录、照片等。

2、所有书面材料均使用A4纸,照片应经复印或贴在A4纸上提供;

3、当受审核方有几个不符合项的整改均需要培训时,可一次性组织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培训,向CQC报整改资料时培训记录放于编号最靠前的需要培训的不符合项的整改资料内,后面的不符合项需要时作出说明既可。

4、当不符合项的纠正或预防需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才能验证时,可提供工作计划,或其它证明资料(如为缩减整改时间,可提交、),在下一次的外审时外审组进行验证。举例如下:

五、严重不符合项的整改

1、采用现场跟踪审核方式,由审核组长负责实施现场验证。

2、现场验证必要时要追溯到纠正预防措施涉及部门,审核组长除查看相关的见证材料外,要评价纠正预防实施的有效性。

不符合项报告

卫生不合格整改措施

焊接不合格整改措施

不严不实整改措施

三不像整改措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01659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