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中国智能电网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11中国智能电网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http://news.sgcc.com.cn
2011-04-27 来源:英大网
2011年4月23日至24日,以“坚强智能,引领发展”为主题的2011中国智能电网
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龙泉宾馆隆重召开。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任育之处长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智能电网对于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整个产业制高点,促进电力行业科研创新,产业升级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坚强性的电网,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2011年又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国智能电网步入全面建设的第一年。智能电网建设将加快推广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等重点项目,加快充换电站的布局和建设。
本次论坛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在去年3月成功举办2010中国智能电网高峰论坛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年多的智能电网建设调研成果而组织召开的。论坛针对智能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围绕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的智能化发展,及特高压建设为议题展开讨论。
来自国网智能电网部、南网智能电网所、中科院、发改委能源所、电科院、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就特高压建设与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研究、智能电网与物联网发展研究、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等议题作了精彩阐述,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代表纷纷表示:“以论坛形式来分享智能电网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专家领导面对面的交流,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
共有来自国家能源局、电监会、各大电力集团、国内外智能电网专家、有关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据悉,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正在力争将智能电网发展高层论坛打造成电力行业的黄金盛会,下届规模将扩大。
第二篇:隆回县成功举办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
隆回县成功举办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
中国隆回网 2010年09月20日
作者:卿正 肖锋
来源:中国隆回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在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讲话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周超凡主持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
中共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在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上致辞
7月4日,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在隆回县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中共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卫臣等以及数百位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长期从事食品和药品管理、经营、开发方面的权威人士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周超凡主持论坛。
钟义凡代表隆回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对来自全国知名大学、研究院(所)、相关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食品和药品管理、经营、开发方面的权威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钟义凡指出,在这次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将就金银花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名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形成一批高、精、尖的最新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具有深厚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用推广价值,对加快推进隆回金银花产业优化升级,乃至推进全国中药、食品、畜药、日化等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上,数百位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长期从事食品和药品管理、经营、开发方面的权威人士纷纷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领域,从金银花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并公布了一批具有深厚学术理论价值和实用推广价值的最新科研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对此次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祝贺!他说,此次峰会举办成功,扩大了影响,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十三个专家的发言涉及药理研究、综合开发等各个领域,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领域和学术观点,加强了大家对金银花价值的进一步认知,受益匪浅。李连达建议,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官、产、学、研四个方面的结合。隆回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当地科研机构的介入对隆回金银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单靠一个地方的支持还显得薄弱。希望当地政府能进一步加强和全国各大科研机构的联系,从而推动隆回金银花产业从原料的提供,初步加工这一现状有计划的向搞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端产品开发进军,推动隆回金银花产业向全国、全世界发展。
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产干花1.2万吨,占全国金银花年产量的50%以上,金银花的种植加工已成为隆回县产值超10亿元的一个重点产业。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的举行,对加快推进隆回金银花产业的优化升级,乃至推进全国重要、食品、畜药、日化等产业的发展,对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金银花产业高峰论坛现场
第三篇:“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范文)
www.feisuxs
2014年11月17日,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拉开帷幕。此次大会由国家信息中心和IDG国际数据集团主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协办,IDG承办。会议围绕“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今年参会的中外演讲嘉宾及各领域技术专家达到600多位,创历史新高,他们共同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深圳市政府、国家信息中心、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等重要领导莅临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业界领袖脑力激荡 共图智慧城市发展大业
上午的主会场精彩纷呈,演讲各方观点表述清楚、解析权威,其中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发展政策、评价指标、中国特色、海外经验以及城市安全等关键词引人瞩目。演讲嘉宾涵盖政府、行业企业、咨询机构、院校等智慧城市产业链各环节的领袖级人物,包括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杰、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李颖司长、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熊晓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有良、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高林、中兴副总裁徐明、中国安防高级副总裁曹国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余兵、巴塞罗那市政府Xavier Mayo以及微软、IBM等企业高管。
主题演讲结束后的高峰对话环节,在IDC 副总裁武连峰主持下,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徐枫、中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经理刘丰、长城计算机总裁周庚申和中国安防曹国辉,就“如何助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结合实践经验,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互动交流,点评妙语连珠,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下午进行的两场平等论坛也颇具看点。来自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辽源市智慧城市办公室、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公司、软通动力、北京启创卓越、新加坡咨询通信发展管理局、方正国际软件、亚洲数据中心联盟、微软、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长城计算机、富士康宇宙、赞云软件、七牛等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代表,围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平台”和“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话题同台论道,他们提问题、出方案,享经验、谈应用,谋求城市发展动力,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智慧新思潮的饕餮盛宴。
同期活动为论坛倍增价值
www.feisuxs
论坛举办同期特别开设了近万平方米的展览专区——“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馆”(6号馆),这是在高交会历史上,首次以一个主题专馆的形式突出展示智慧城市的优秀成果、创新技术和智能解决方案,九个各具特色的主题专区汇集了城市规划设计、信息网络、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通信、绿色建筑、智慧医疗、智慧广场、城市应急、地理信息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机构,他们将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展览、智慧城市和方案的评选活动中。专馆预计接待超过2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政商代表和专业观众。充分调动了观众和展商互相交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仅能通过论坛让大家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让所有参会人员在展会现场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为了表彰诸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做出创新贡献的城市和企业,还在会议现场揭晓了由IDC承办的“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100”以及“智慧城市创新方案”的评选结果,并举行盛大的颁奖活动。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济南、沈阳、苏州、青岛、合肥、福州、上海、郑州、石家庄、西安、深圳、昆明、无锡、南昌、银川和长沙这20个城市获得“2014 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称号;银川、辽源、兰州三个百强智慧城市还分别获得了商业模式创新奖、市民卡工程示范奖及优秀解决方案推进奖,成为颁奖盛典上耀眼的明星。IBM、安防投资、东软集团、万达信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及微软成功入选“2014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方案”奖则花落中兴通讯、安防投资、北京启创卓越、软通动力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在IDC智慧城市白皮书中,领军智慧城市百强的评选总结了100 个城市的经济与人口基础、城市建设进程、发展特点、未来投入、产业格局等因素后,根据城市信息化成熟度、区域特性,创建了中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选指标主要从经济和人口基数(GDP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人口数)、建设预算(IT机会总额、智慧城市专项占比、IT机会增长率)、国家试点(国家专项试点、国家统筹试点)、产业发展格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政策开放程度)四个维度展开,入选城市成功的要素还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后续发展机会。此次获奖城市从数量、质量上均创历史新高,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城市的风采,他们的城市发展经验和前沿思想,将会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并为相关行业厂商直面用户需求、调整自身定位与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智慧城市项目对接环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个项目落地的平台,“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的政府代表会莅临现场,与企业代表共同讨论,积极促进政府对智慧城市规划的落实和企业解决方案的实现。
国家对智慧城市规划政策陆续出台,各地政府纷纷启动智慧城市试点活动,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日益高涨,创新应用和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此次“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很好地促进了政府、企业、科研以及金融界之间的对
www.feisuxs 接,分享到国内外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丰富和宝贵经验,推动新技术方案在城市建设中的快速广泛应用,为全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收获。
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feisuxs 或致电:400-690-3131
第四篇:中国智能电网展会
我告诉你几个不错的展会
2011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建设及分布式能源展览会暨高峰论坛 时间:2011/3/30 至 2011/4/1 场馆: 国家会议中心 SmartGridtec2011中国国际智能电网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时间:2011/5/5 至 2011/5/7 场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1中国国际电力设备与智能电网展览会
时间:2011/9/19 至 2011/9/21 场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详细信息 可上好展会网搜看。
智能电网会议 时间:2009 年 11 月 25 日下午 14:00——17:00 地点:中关村管理委员会 401 会议室 参加人员: 专家主要意见: 专家主要意见: 第一、发展智能电网是世界各国的趋势。美国提出通过技术解决现有 电网的一些问题达到智能电网的要求。欧洲希望通过新能源的发展提 升智能电网。中国则是从发电、输电、配电、调度、用电等全面的发 展智能电网。第二、就目前来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电网接入是急需解决的 一个问题。通过研发大容量的储能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 大容量储能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大规模产业化。第三、发展智能电网涉及到的相关领域,如信息、通信软件等技术,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达到智能电网的要求。第四、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解决动力电池规格标准问题。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第五、组建一个“智能电网产业联盟”,整合业内资源,为业企业搭 建一个交流平台。联合企业形成一些可以影响全国自动化领域的行业 标准。会议内容: 会议内容: 司马处长: 司马处长:做会议介绍 电科院:我们电科院主要是做工程和出标准。今天受司马处长邀请来 电科院: 做这个报告。报告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国外智能电网研究和发展 概况。
2、概念、定义和特征。
3、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进 展。
4、对智能电网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智能电网 主要在经济危机需要拉动内需;化石性能源短缺需要需找替代能源、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电网的改造,这三个方面为背景下提出来 的。奥巴马把智能电网作为国家战略,将智能电网推上了高潮。电力 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智能电网仍处于研究和应 用的初级阶段,各国研究机构和电力公司对智能电网的功能、特性及 定义并不统一。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 践基本同步,但因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中 国智能电网建设以智能输电网为重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当前智能电网 的研究及应用重点放在配电和用电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在部分领域关 键技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有很多领域刚刚起步。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以说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又一次难得的机遇。许多跨国 公司都看好这次机遇。如何抓住这次机遇?是大家思考的课题。美国 搞智能电网希望用高新技术对原有电网进行改造,欧洲搞智能电网的 动力是发展新能源,中国发展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国内电力缺口的问 题。欧美搞智能电网把电力交易场所的建设为主。中国和欧美的切入 点不一样。主要技术我说下储能技术:NaS 电池 VRB 全钒氧化还原液 流电池,纯电动车充电的锂离子电车。发电侧,大量的要开发可再生 能源,它们不是优质能源主要是因为间歇性比较大。统一坚强智能电 网,“统一”是前提;“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统一:统一规 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智能的特征:感知、自律、自主、自愈、自 学习、自适应、自调节、分析、决策。智能电网内涵:安全可靠、经 济高效、清洁环保、灵活互动、友好开放。智能电网技术特征:信 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各个省都组成立了以副省长为领导的班组 来推动电动汽车。电动车的电池都要统一规格,统一配放。但是现在 没有得到统一。储能这块存在安全的问题,储能的密度问题是一个很 大的问题,密度上不来就不能大规模量产。电动车存在安全、电池的 一致性等问题。储能还有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方式。四方继保: 在智能电网提出以前电网设备中建已经有很多设备智能化 四方继保: 了。已经把很多设备微机化、数据交换、网络传输。智能电网是由美 国提出来的,他们分为配网自动化,电力市场、分布电源如何接入几 个方面。国家电网想在原来数字信息化上提高下,提出“统一坚强的 智能电网”概念。电表的互动化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电网和用户的 互动化,一个是风能、太阳能这些新能源和电网的互动化。电表应该 能正转和翻转的问题。现在风能和电网从自己的角度有很多的说法。风能和太阳能说我发电了,电网为什么不让我上网。电网说你们对电 网的冲击那么大怎么上网。风能和太阳能对于电网来说是垃圾电能。风能你就是需要你发电的时候,说撤就撤了。所以要发展风能和太阳 能的储能问题,这样就解决了风能不能调峰的问题。储能现在局部做 实验室可以的,但是产品化还是不可能的,技术差的还是很大的。可 以把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上面,提高电网信息化发展。如果 IT 企业想更多介入到电网里面来说是很困难的。电网不是简单的数 据传输,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的电力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在智能电网 需要双向的智能电表。哪个企业在智能电表数字化上面投入,就会立 竿见影的就能见到效果。李主任: 李主任:我们下午主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说管委会要做这件事情呢。我 要要做产业。我们研究的是智能电网是什么,涉及到哪些事,对于中 关村来说有哪些机遇,有哪些挑战。对我们现在的产业来讲有什么影 响,我们下一步怎么做。科瑞: 科瑞:说说我的个人看法,有三个重点方面。
一、提高电网的自愈能 力。自愈可靠性是一系列的,从发电到配电,以及到整个的配套设备,还有一次设备,这些都保证了,就能保证电网自愈的安全可靠性。
二、解决高峰谷差的问题,技术特点造成它的高峰和低谷。我们花了那么 多钱其实正真对电的使用效率不高。智能电网解决这个问题是分时计 电,不同时间段的电价是不同的。在大家利益的驱动下在用电高峰的 时候少用点。用电的量和用电的多少来划分这个电价。电表的信息层 层阻断,进过改造后,可以让用户知道在不同的时段电价有一个不同 的价格,这样就可以引导用户去节能。通过智能电网的智能装置可以 让家用电器在用电低峰的时候启动。第三个问题是可再生能源的接 入,这个是整个世界的问题。这个背景是在全世界的北京,温度升高 了,大气污染了,归结大部分是火电能源造成的。在这种状况下发展 绿色新能源。光伏发电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像现在电厂样的集约发 电,一个就是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发电,这个是太阳能发电主要方向。光伏发电、风电的分散性比较大。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屋顶发电对电 网的冲击性很大。怎么样做到风能和太阳能方便的介入和退出电网是 主要研究的一个问题。风力发电,电源比较分散,在分散点上怎么解 决它们的接入和退出。现在要解决的同时要怎么能很好的使用它们。美国看重目前发电的接入问题。光伏材料快速的下降,光伏 5 年后用 于实质的民用是可以的。光伏材料随着技术发展成本下降时非常快 的,按照他们的计算太阳能发电是很快能大规模的产业化的。中国从 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到调度都有,是比较全方面的一个智 能电网。现在国家没有给智能电网一个规范的定义。几网合一的过程 是在我国是个比较难的。国家电网发展特高压。50w 以下的电网是区 域性的,为了要更合理管理区域之间的电网就要将全国电网要统一起 来的,当然统一电网的中心要在北京。电网统一后要调配区域电网的 电力就需要特高压技术。但是特高压电网是不是需要,在业内没有一 个统一的说法。对中关村两个重要性,和电力系统有关的企业面临从来没有过的 好机遇。未来 11 年智能电网要投入 4.2 万亿,一年 4000 亿。这其中 需要很多的设备改造,因此这对中关村企业的发展很大的机遇。第二 个有很好的地域优势,电网的资本化、研发中关村有很大的优势。中 关村有很多的大学院所,如电力研究院,清华、华北电力大学等。还 有很多的重要的企业如四方,南瑞的研发中心。科瑞在自愈配电自动 化工业是比较好的。提几个建议:形成一个产业联盟,可以找到相关的合作点,可以 避免在技术发展上的低效率的重复。联合企业去形成行一些业标准,可以影响全国自动化领域。现在中关村在这方面是比较糟糕的。希望 中关村管委会能牵个头来组成这么一个联盟。如果将来形成产业联盟 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未来研发方向可以有很好的帮助。最后强调有非常大的实际操作空间。智能电网是多方利好的,最 大的受益是企业,对用户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输出,对于发电企业也 好,可以降低新建电厂的,减少投资。可以牵动就业,可以带动许多 相关的产业,如 IT、软件等产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好处,减可以 少二氧化碳和一些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工信部:新一代新兴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信息产业,智能电网,下一 工信部 步网络等方面。从中关村角度来看是建设的问题,在发展的背景来看 是怎么抓住核心来解决电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 4 个问题,第一个 是供电的可靠性。二是需求侧的管理问题。三是新能源方面的一些问 题,四是供电的质量提高。需要以新型技术的手段去解决。基本问题。
一、现在市场有多大,美国 7800 亿美元有 110 亿投向智能电网,2012 年绿色能源占到 10%。到 2025 年要有 25%。思科大概有 1000 亿信息 技术,其中通信有 200 亿美元的投资。钢材说的 4.2 万亿的投资有多 少与 IT 是有关的,个人来看大概有 40%。如果按 40%来算,就有 1600 亿元的规模。现在市场的产值大概在 1000 亿上。未来仅国家电网的 投资就有 1000 亿元电网,从市场来看是一个发展很快,很大的产业。从政府政策来看,近几个月来看国家领导是越来越关注新兴产业的发 展。8 月 10 好温总理去了无锡,提出要建设感知中国。9 月 21 号温 总理又连续召开了 3 次办公开的专家研讨会,专门讨论新兴产业如何 发展,并作为国家抢占新兴技术的制高点。提出了在金融危机中如何 抓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这里面主要讲了新能源,包括 风能,太阳能发电。如果要发电就要涉及智能电网,其中把传感网制 定为重点。11 月 3 日温总理讲话,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概有 五个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电子,网络。第一提到新能源,新 能源是现在发展的一个重点目标。还有就是传感网在智能电网的基础 设施和服务领域作为重点。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提下具体的技术手段,9 月份和能源局规划司做了一个项 目。里面研究了下中国能源的分布。中国主要的能源在西北西南,东 部沿海主要是经济发展。这么多的能源集中在西部,怎么输送,怎么 样调节我们的能源结构。现在中国有两个电网,一个南方电网管大概 5 个省,剩下的都由国家电网来管理。新能源接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这件事的看法,来源于产业,新能源接入,甘肃的新的风电三峡,大型的风电新能源。第三个技术层面就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比亚迪 推出的指标高了。一次要几平方公里。电动汽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怎么给汽车充电,怎么计量。储能是解决新能源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智能电网。电动车最大的一个问题。第四家庭的用电问题,家电 要试上网的,上网的标准接口。中国国家,讲产业布局,讲政策。和利时: 和利时:智能电网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各个企业根 据自身的需要都有一些对电网的损害。现在的电网机制如果协调好是 可以解决各个企业之间的利益问题的。我们公司主要涉及到电源点产 品这一块,没涉及到电网。国家现在上大压小,为什么要上大机组呢,因为大机组效率高,污染低。但是现在有个峰谷问题。一台 100w 机 组,白天带 100w 的负荷,到了晚上就带 40w,这样不就没有提高效 率,节约能源嘛。如果电动汽车发展了,大家晚上都在充电,那么这 些机组晚上也就可以带 100w 了,这就有一个很好的利用了。供电的峰谷电价还是一个价。配电科技有限股份: 配电科技有限股份:将来很大的一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目前智能电网 是与通信技术、IT 技术的结合应用,来解决温升、自动化等传感器 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个可能是中关村园区的一个发展方向。华北电力: 华北电力:要拉动内需,要建特高压,三横三纵。电力 科瑞: 技能不成熟,但是国家一个强行的投资任务,带来最大的浪费,科瑞: 为了达到目标大家都上了一些技术不成熟的设备。清华:3000 亿的投资是真的投进去了,也确实投到了实处。这块主 清华: 要投到主网的见上面。从电网本身来说希望来投资。更大的一块投资 配网自动化。以后配网系统自动化是一个增长点,第二快增长点是新 能源。新能源的输电和电网接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当地储 能,把发出来多余的点储存起来,高峰时再送上电网来解决这个问题。二是用火电互补。三是降低高耗能,徐光地提出氢能未来可能会达到 50%。电力科院:国外有三个研究院在做这件事。国内是中国电科院、南瑞 科院: 在做一些标准。今年年底出一批能够使用的标准。李主任: 李主任:对云计算,智能电网,物联网,低碳经济。目前在这些领域 里企业是走在前面的,领导对中关村是很看重的。这些新的理念推动 相关的一些领域发展,从市场来看 5 年以后的情况今天是看不出来。在新能源的情况下得到一些新的解决办法。在智能电网来看技术还有 很大的差距,不光中国没有解决,世界也没解决,这就是中关村要抓 的,这样以后就能站在世界的前端。有两点:
1、建立一个联盟,联 盟是企业有积极性去做,企业有需求需要这么个平台来进行交流,共 同构建上下游产业链的需求。国家对中关村这个事也很积极的。科技 部正在做一些认证,认证一些联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不低于 20%的 项目要让联盟来做。财政部在这方面比科技部还积极。从管委会来讲 也支持国家的一些建设。
2、在联盟的基础上筛选一些研发的项目,来报给国家给予相应的支持,建设一些创新中心。中关村如何抢占一 批世界技术的制高点是现在我们主要面临的工作。鼓励企业联合起来 做这些事情。
第五篇:智能电网论文
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研究论文
摘要:在全球电网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大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简要概括了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的特点;介绍了智能电网在世界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最后简述了智能电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
0 引言
在这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的背景下,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可靠、具有较高自愈能力、与用户之间实现密切互动的现代化电网,于是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在智能电网中,可以将能源开发、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及蓄能与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用能设施,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注重低碳环保,依靠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蓄能系统和蓄电交通系统等组合优化配置,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功能和互补功能,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用户投资效益和成本达到一种合理有利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智能电网的由来,特征,发展历程、现状及广阔前景。
智能电网的产生背景及由来
首先,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网络系统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电能供应不够稳定,特别是几次震惊世界的大停电事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行的电力系统压力不断加大。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停电影响了地铁、电梯以及机场的正常运营,在一些地方造成了交通拥堵,给成千上万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2005年8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供电的一条主要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加州电力主管部门紧急启动限电措施,造成大约50万居民断电半个小时。
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人们希望获得更可靠、更优质的电能,在目前电网中,电压跌落是最多的电能质量问题。因为电压跌落大部分不可预见和不可控的事件引起的。电压跌落发生的次数在电力系统中每年都不一样。电能质量对于工业和制造厂是一个大问题,对于日益复杂的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线加工厂,极小的电能扰动都可能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并且,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而现在电网中输送的电能大部分都是火电,1度火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0.96kg,那么可想而知,全球每年因为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面对这种矛盾,人们希望建立一个相对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电网系统。
在这些大的背景下,2001年,美国EPRI(电力研究院)最早提出“IntelliGrid”(智能电网)概念,并且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欧洲2005年成立“智能电网(Smart Grids)欧洲技术论坛”,也将“Smart Grids”上升到战略地位开展研究。2006年IBM提出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所谓智能电网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全面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引领引导并支持能源及相关产业技术和装备升级,构筑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自进入信息时代,全球压力不断增大,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市场化的不断加深,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2 智能电网主要的特点
2.1智能电网的自愈性
这是智能电网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功能,这就需要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的在线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控制手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预测、检测和相应,故障发生时,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2.2智能电网的互动性
在电网中,电网与环境、设备、用户互相之间的互动是智能电网的另一重要特征。系统运行与批发、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支持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更好地激励电力市场的主体参与电网安全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这样,一方面为用户节省了开支,同时也会大量减少输电线路不必要的损耗。在这种互动机制下,能够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利用电价这一驱动力,削峰填谷,这对于整个电网的运行都有极大的好处。
2.3智能电网对多种能源的兼容性
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可以实现清洁的可再生资源的转化整合,并输送到国家电网中来,有利于绿色电网的建设。当然这一点是与智能电网的互动性分不开的。另外,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一方面减少了对外来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与电能的质量。
2.4智能电网的坚强可靠性
智能电网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安全需求的考虑,在整个系统中应确保一定的集成和平衡。对其基础设施的攻击主要分为物理攻击和信息攻击,在智能电网中应该在抵御这些攻击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获得实际的效益。
2.5智能电网的优质性
智能电网中运用的先进技术将同时减少电力输送系统中的带能质量问题和保护用户的敏感电子设备,总之其终端目的都是将清洁、可靠、优质的电能送到用户。
智能电网在世界上的发展
3.1美国的智能电网 总体来说,美国的智能电网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发电和配电更有效更安全的现代化电网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2001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立了智能电网联盟,推动“Intelli Grid”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有两个目标:①分析出电力系统的商业需求,包括现在、未来的各种需求,如自愈电网概念等;②以基于这些分析得出的电力系统的需求作为基础,提出支撑未来电力系统的信息需求系统使用战术性的方法来建立一个战略视图,以战略的高度建立一个不依赖具体技术的视图框架。
为了使美国电网实现现在化,保证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美国能源部(DOE)于2003年发布了“Grid2030”,对美国未来电网远景做了阐述。DOE于2004年有进一步发布了“国家输电技术路线图”,为实现“Grid2030”进行了战略部署。在这两份文件以及工业界的指导下,2004年在DOE的支持下,电网智能化项目(Grid Wise)启动。
2005—2006年,DOE与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倡议,任务是进一步细化电网现代化远景和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国家电工委员会IEC于2008年筹建了SG3智能电网战略工作组,以制定智能电网的相关标准,推进智能电网的进程,促进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一致性。2009年4月16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公布了能源部发展智能电网的详细规划。能源部将设立两个专项计划,分别为“智能电网投资拨款项目”(Smart Grid Investment Grant Program)和智能电网示范项目(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s),投资额分别为33.75亿美元和6.15亿美元。2009年4月,美国National Grid向马萨诸塞州公共事业部提交了一份持续两年、总投资达5700万元的电网示范项目。
2007年初Xcel能源公司推出了智能电网概念,选择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是推进智能电网城市项目,并付诸实施。在资金方面,Xcel能源公司预计与其合伙人资助一亿美元,并计划调动其他来源,包括政府补助金,做到让消费者无成本投入。2008年美国博尔德市已经成为了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3.2欧洲智能电网
2004年,欧盟委员会启动了相关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出了欧洲要建设智能电网。2006年,欧盟理事会能源绿皮书《欧洲可持续的、竞争的和安全的电能策略》明确指出,欧洲已经进入新能源时代,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电能质量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保证供电的持续性、竞争性和安全性是欧洲能源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欧洲电力市场和电网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未来整个欧洲的电网必须向用户提供高度可靠、经济有效的电能,并充分开发利用大型集中发电机和小型分布式电源。
2008年7月1日,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负责启动了欧盟11个国家25个合作伙伴联合承担的ADRESS项目。该项目总预算为1600万欧元,目的是开发互动式配电能源网络,让电力用户主动参与到电力市场及电力服务中。2001~2008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累计安装了3180万块智能电表,覆盖率已达到95%,剩余部分将于2011年前完成。
2009年4月,西班牙电力公司ENDESA牵头,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西班牙南部城市Puerto Real开展智能城市项目试点,包括智能发电(分布式发电)、智能化电力交易、智能化电网、智能化计量、智能化家庭,共计投资3150万欧元。当地政府出资25%,计划用4年完成智能城市建设。该项目涉及9000个用户、1个变电站以及5条中压线路和65个传输线中心。
2009年6月,荷兰阿姆斯特丹选择埃森哲(Accenture)公司帮助自己完成“智能城市(Smart City)”计划。该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下一代节能设备、CO2减排等内容。法国的规划是从2012年1月开始,将所有新装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2011年3月30日宣布,将于2019年前完成为英国3000万户住宅及商业建筑物安装5300万台智能电表的计划。目前英国的人口约为6000万,约有2300万户家庭,该计划几乎涉及英国所有住宅和商业建筑。作为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未来欧洲电网应满足以下需求:①;灵活性,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②可接入性,使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其是推广用户的对可再生、高效、清洁能源的利用;③可靠性,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电力需求;④经济性,通过技术创新、能源有效管理、有序市场竞争及相关政策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3.3日本的智能电网
日本政府通过深入比较与美国电力工业的不同特征,结合自身国情,决定本国的智能电网的发展。日本政府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构建智能电网。据2009年3月17日日本《电气新闻》报道,针对美国提出的智能电网,日本经济产业副部长望月晴文指出,美国的脆弱电力系统与日本的坚强电力系统无法单纯比较,日本将根据本身国情,主要围绕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构建智能电网。经产省根据日本企业在智能电网的技术先进性,选出了7领域26项重要技术项目作为发展重点。如输电领域的输电系统广域监视控制系统(WASA)、配电领域的配电自动化、储能领域的系统用蓄电池的最优控制、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充电和信息管理和智能电表领域的广域通讯等列入其中。2010年4月,日本经产省在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府和北九州市开展了智能电网实证项目。京都府京阪奈节能城市项目,利用智能电表开展节能技术实证;横滨市开展智能家居技术实证;北九州市开展新能源接入技术实证;丰田市开展电动汽车技术实证。3.4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
我国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缓慢,甚至是刚刚起步。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的研究,密切跟踪国际先进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并结合华东电网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思路和行动规划——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2009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将建成坚强智能电网2009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以特高压电网为基础,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世界各国都在着重研究发展的新一代电网,应该说,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当前的传统型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解决很多当前电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自愈性理论上可以使当前电网中出现的大停电事件变为零可能;并且其互动性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通过供电公司与用户的双重反馈可以极大的促进当前风电等不可控电能的利用和电能传输的效率;智能电网还可以加快绿色电网的建设,使电网更加安全洁净。同时,智能电网可促成和激励新产业的发展扩大,加快电力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电网的创新将使销售市场更加自由,更具有创造力,以智能电网为载体,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主要驱动力的一系列新技术所组成的产业群将随智能电网的建设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最具前景的产业是电动汽车及储能技术,最具难度的是如何实现电网的最有控制。智能电网还会促进电力市场的蓬勃发展,在智能电网中,先进的设备和广泛的通信系统等基础设施及其技术支持系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数据。总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智能电网必将成为世界电网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智能电网在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对于智能电网的浅层认识。1)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电网是在目前电网所暴露出的问题的推动下出现的;2)智能电网具有传统电网所不具有的特征;3)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开发适合于本国国情的智能电网;4)智能电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智能电网导论》——许晓慧 [2] 《中国电力与能源》——刘振亚 [3] 《复杂大电网安全性分析¬——智能电网的概念与实现》——丁道齐
[4] 《智能电网 ——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平台》——2009年6月1日 [5] 《欧洲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形势与需求分析》——北极星电力网 [6] 《日本智能电网发展模式与方向》——2011-08-19 [7]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分析》——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