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回忆武大的生活

回忆武大的生活



第一篇:回忆武大的生活

回忆武大 方重

今年是武汉大学诞生七十周年纪念,秋冬之际即将举行盛会。我因年龄大了,身体 已经远非当年可比,赴珞珈山聚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只能写一篇短文,以资留念,向武大老少校友表示致贺,并籍以就教于武大的广大师生。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本身事实上是三十年代初建立起来 的,距今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我于1931年应聘到武大执教。武大和她的幽美环境令人不 得不赞赏,特别是那葱翠的湖山--东湖之滨珞珈山。然而,五十多年前,那里还是一片 荒山野水。在那样的未曾开发过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力,目前已建立了一所巍巍可 观的高等学府。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不能忘记当年创业的艰苦。

讲到“珞珈山”这个名称,今天的青年恐怕不大会为这几个字去多化时间推敲。若要 追溯此名之由来,在我的回忆之中则首先要提到诗人闻一多。原来就是他,为了今日的 莘莘学子,为了你们的学业和我中华民族的未来,忽而灵机一动把原有的不登大雅的旧 时代祖传地名代之以富有风味的“珞珈”二字。当初他题这个名称曾和我以及其他几位旧 友谈论过。我们都一致赞同,认为这也是诗人的灵感之一。因而珞珈山之名就此沿用至 今。

我与闻一多是当年清华同学,当时一起学习的很多,其中还有目前在台湾的梁实秋 等。闻一多原名闻多,“一”字是他后来自己加上去的,他说“就是多了我一个”。在清华 同窗期间,我与他友谊甚笃。闻一多是我一生所结交的待人非常热情的、绰有才华的现 代诗人之一。他尤其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一个革新家。在我同他相处的年月里,正值 国家多难之秋,经常听见他高声叹息着说:“人嘛,人无非是一口气而已!”同时,他日 夜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整理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创造出新颖的文风诗境。听说在他 的家乡武昌将建立一所大学,他毫不犹豫地奔回来,立即答应担负起第一任文学院院长 之职。当时武大是学院制的综合性大学,最初成立的是文、理、法三院。谁知道当时的 世道人心是容不得一多这样一位文人的。在他未接聘之前,他就力劝我同去。我因回国 未久,但还是同意他第二年跟踵即至。不料刚过一年,他一怒而又别离了武大。记得那 是一个夏天,他先经上海,准备北上,我和他得以再次相遇,这时他仍然热情地劝我按 原议接受武大之聘,不可因他的离去而影响了我一生的事业,并说他是始终舍不得离开 武大就此掉头而去的。(今天,1983年8月16日,看到文汇报载《李公朴纪念文集》在昆 明发行,文中提及闻一多同李公朴一起参加争民主反独裁斗争而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牺牲。)

1931年我来到武大,其时珞珈山上的校舍还在设计打图样。我从上海迁家到武昌,暂住城中闻一多老家住宅。大约不到一年就搬进了珞珈山山前的宿舍新居。这样我开始 了一个比较长期的教学工作,负起了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在这时期,学校各方面都还在 建设之中,而我作为文学院外文系的系主任在校务会议上曾倡议,要采取措施,提高学 校的第一外国语(英语)水平。我认为英语应该被列为一门全校性必修课,与语文、数 学并列。凡是应试入学的学生的成绩,这三门中如有一门不及格者,如有英语不及格的 第二年还得重读重考。如果一个学生到四年级仍不能考试及格,就不能毕业。为此,校 务会议决定成立一第外国语委员会,由外文系负责实施。此外每年聘请外籍专家在外文 系担任主要课程。这样在其后的六、七年间至37年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我国腹地之前,武大学生的业务水平逐年上升。后来武大和其他几所大学联合招生,各校有关教师每年 夏天到南京共同阅卷,录取新生。

在那个时期我们武大的毕业生中人才辈出。这里我就举几个例子。首先要提的是全 国人大代表、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教授,今天大家都是熟悉的。他是当年 珞珈山的一名优秀毕业生。

武大外文系也出过很多优秀人才,这里让我提一下目前我国外文界的知名人士、中 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君健。他自武大毕业后多年以来同我不断有所联系。今年四 月初我和他又得以在苏州邂逅相遇,感到十分亲切。我见他两鬓斑斑,但精力还是十分 充沛。我不禁想到多少年前,他在武大求学时,勤奋好学,深得学校延聘的一位英国诗 人的赞赏,使他在英文写作中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位外籍教师是英国文坛名家出身,名 叫贝尔(Gulian Bell)。记得有一次我去他班上听课,却见他正在让学生进行写作,而 他自己则在教室后排空位上沉思作诗。武大能聘得他来校任教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幸事。他在课余时间常来我家里叙谈,我们相处融洽,我也收益不鲜。谁知好景不常,诗人在 我校工作一年期满,回国就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不幸身亡。

上面谈了一些回忆难忘的事,限于篇幅不能赘述。1937年,日本侵略军推进南下,武汉频危,武大不得已也要迁校,以免徒遭日军肆意破坏。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查勘之后,我校决定迁到四川乐山。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内迁,到1938年陆续就绪,实际上忙了 一年左右的时间,总算因陋就简,在这个岷江边上,一座小小的名城的破旧孔庙里,恢 复开学。

1938年以后到1944年大战将近结束,我在武大又工作了六、七年,不过这一时期的学校 已经迁出了武汉,离开了珞珈山。由于国家政局与经济的紊乱。加之学校内部意见不和,校方与教职员两方面都遭到很大的损失,影响到每人的生活实际与工作效率。

关于学校内部,主要是教师群众与行政当局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而我差一些被推为未 能成立的教授会的主席。当局方面自行分裂为两派,多年来历任理学院院长和教务长--王星拱起来站到了教师群众一边,与另一派对立。群众拥护他,被任为武大校长。在王星拱校长任职期间,全校情况颇有改观。他由成都四川大学聘来了朱光潜教授任教 务长兼在外文系授课,很受欢迎。我们都知道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并对青年学生足 为人师。他这时来武大主持全校教务当然十分合适。我和他也是一见如故。他至今不知 老之将至,仍在著书立说,而为人谦和可亲,人人钦佩。乐山是风景名城,对江有著名 的乌尤寺,江也有诸如大佛寺等名胜古迹。某日,日本侵略军的三十多架飞机残忍地轰 炸乐山,居民中死难极多,武大师生也未能完全幸免。朱光潜等新旧同事惟有相互赈援 ;另觅妥善藏身之地。现在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在目。联想今日之武大,校园平静,师 生致力于教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是可谓天渊之别。

到了1943--44年间英国朱津大学某古典文学教授,连同现已成为中国科学史专家的 李约瑟教授(Dr.Josenh Needham)受英国文化协会之委托,首次来到我国后方几所大 学里邀请五人去英讲学,我也是其中之一。其时因我已开始翻译英国中世纪诗人乔叟著 作,1944年夏秋之间不得已向武大告别。

总上所述,追念抗战前后共十余年间的经过以及我同武大的关系。我一面回忆过去 相处的师生旧情,一面也触及1949年建国以前武大所走过曲折路程。今天看来,许多在 教学中共事的师生好友,过去的已过去了,而后辈中继承学业,发挥才能的学子源源而 来,为国家民族作出光辉永久的贡献。

我衷心祝愿我们武大兴旺发达,为祖国的四化大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

(方重同志于31-44年武大外文系任教,本文于武大70周年校庆时所写。)

第二篇:校友回忆60年代武大生活

1964年8月28日晚8点我乘坐学校迎新车走进了座落在武昌珞珈北麓、东湖南岸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当时为武汉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另两所分别为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的大门,就读电力工程系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编入6432班,学制五年。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楼宇连环,错落有致;灯光闪烁,树影婆裟······我将在这里开始我的大学生活:

新生入学教育、学雷锋、学王杰、学习解放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赫鲁晓夫下台······

又红又专、人人要求上进;反修防变,抵制和平演变,警惕“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渴望早日成才,为国出力,为人民服务······

大学的辅导员老师、担任班主任的大四同学与我们同住同吃,引导我们熟悉环境,熟悉大学生活,与我们交心谈心;刚入大学,我担任班团支部书记,得到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受益良多,也得到更多的锻炼······

专业学习自然十分紧张,老师要求十分严格。记得教制图的老师总用放大镜检查我们的机械制图作业,发现工程字、粗实线、点划线不合格都会毫不留情要求重画······

群众性体育活动蔚然成风,体育比赛目不暇接;学校排球、游泳、武装

泅渡、赛艇等实力雄厚,名声在外······

校广播台播送着激昂动听的歌曲:浏阳河、红梅赞、英雄赞歌、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焦裕禄我们的好书记······

周末电影是我们一周的企盼,电影票是每月4张的联票,票价共0.15元,自带小板凳到露天电影场撕下一张票即可入场,电影银幕正反面都可以看,每次电影必有新闻简报······

学校饭堂的伙食很好(后来被武汉高校同学传称:“吃在武水”),记得那时每月伙食费13.50元,我享受乙等人民助学金,每月11.00元,自己每月交2.50元后可从生活委员处领回一大张分日期、分早、中、晚餐的进餐票,每次进餐,撕下当日、当餐那一张即可取饭取菜,那时常吃的荤菜有:萝卜烧肉、土豆烧肉、藕烧排骨、粉蒸肉、红烧鱼块、血里红炒肉丝等,记得我们吃的鱼有的就是东湖边渔民村的渔民用大网在湖里打上来的,一网就有几千斤,我亲眼看见网了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七、八十斤哩!

依山傍水的校园环境,严格全面的大学教育、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味道可口的食堂伙食.....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和美好,对于一个刚从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中挣脱出来的贫苦农家子弟来说真是恍如梦境,那点点滴滴、一幕又一幕都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脑海里,凝聚为感恩,升华为责任。

1964年12月1日,学校已从全国院系调整中从武汉大学分离出来整整十

年了,在十周年校庆日,全校师生齐聚八教学楼前大草坪合影,我们在草坪上、板凳上、椅子上、桌子上、叠起的桌子上站了一层又一层,足足三、四千人!

1965年1月,学校利用寒假十多天时间组织部分学生干部到武汉空军雷达兵学院向解放军学习,该院院长,一位独臂老红军接待我们并亲自给我们做报告,激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1965年7-8月暑假期间的三十多天时间里,学校组织我们大

一、大二的一千多名大学生到解放军空降兵15军44师学习、锻炼,那天我们背着行李,从广水火车站下车,步行40余里到达了位于湖北应山县三里河边的军营。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军队,训练十分严格,队列、射击、模拟跳伞、紧急结合、传统教育、军史教育······十分紧张、劳累,但很兴奋,感触甚深······.1965年10月30日,我被批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大学毕业后留校,历任学生辅导员、系学生工作副书记、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长(学生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等职,2000年四校合并任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长。······

第三篇:回忆生活

回忆生活

岁月带着春日中的绿盈,秋风里的落叶,悄然无声地从我眼前一闪即逝,只不过那么一眨眼的功夫,我便已经在通材度过了两年的时光,离别的那一天飞一般地靠近。“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

风,轻轻地吹着,夹杂着丝丝暖意;天空,依旧湛蓝,俏皮的云朵似乎在惬意地微笑。一切,总是那样地和谐、可爱„„

两年前,正是在这夏日,炎热包裹着身体。

“你好,你是哪儿来的?”

“我是四小的,你呢?”

“我是一小的,很高兴认识你!”

„„

简短的对话,拉拢了彼此间的距离,懵懂的我们便在这里开始了另一段美丽而和谐,单纯而快乐的生活,踏上了新的奇幻旅程。

转眼间,我在通材度过了两个春秋,已和07初5班的兄弟姐妹经历了700多个日日夜夜。仿佛昨天我们才相遇,明天就要面对离别。地球上那么多人,我们能相遇是一种缘分,但为什么却偏偏还要分离呢?也许那句话是对的:“一个人只有经历了一切悲欢离合,才不算虚度此生。”现在回想一下,过去的两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便会清楚我们今后的一年将会怎么度过。时间绝不会放慢它的脚步,一定会和过去的两年一样,甚至比曾经更快,我们的分别也就在眼前。

深夜,听着Jay的《回到过去》,想起了过去,那些点点滴滴,禁不住眼泪沦陷了„„充斥在我身边的,除了惆怅,还有无奈。呵呵,一阵苦笑,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呢?

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吧?性格内向的我不和任何人讲话。

还记得第一次竞选班干部吧?我竞选班长落选,当了学习委员。

还记得第一学期的半期考试吧?我拿着成绩单就哭了,因为曾经全班第一的我只考了第十二名。而我也就此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艺体节吧?女生们平时的辛苦排练,为的只是在舞台上一展风采,为班级争取一个好名次。男生们平时的辛苦训练,为的只是在操场上好好发挥,为班级赢得团体分。

是否还想念转学离开的伙伴和调走的数学老师?

是否还记得圣诞节2.4元一个苹果?

是否还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

漫步在操场,抬头感望。风依旧在吹,只是不再是轻轻的了;天空,依旧湛蓝;云朵,希望它们永远都这样洁白,永远把微笑印在天空中。

“沉默支撑跃过陌生,静静看着凌晨黄昏,你的身影,失去平衡,慢慢下沉,想回到过去„„”

第四篇:2011年武大翻译硕士真题回忆

2011年武大翻译硕士真题回忆

选择题, 问答题, 英语, 一篇文章, 作文

翻译硕士英语:(考纲上写的听力没有考)一:20分。单选40个

二:10分。改错一篇文章10个错误(是一篇专八的真题,很久前看过,没复

习肠子都悔青了···)

三:40分。阅读理解分A,B两部分

A:30分。4篇文章,每篇5个单项选择题,共20个题,每题1.5分

B:10分。1篇文章,5个问答题,每题2分,要求答案不超过10个单词

四:30分。作文

讲的是大学教育。说一部分人认为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好工作,另一部分人认

为是为了个人发展和社会。请陈述两种观点,最后还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英语翻译基础:

一:30分(不好意思这题没什么逻辑,实在记不全,以后想起来我再慢慢写完)

A:15个英译汉:GNP,UNCF,CPI,UNESCO,ASEAN,OPEC,lingua franka,foreignizing

method,polysysterm thory,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B:15个汉翻译:转变政府职能,民族先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产业,生态补偿

机制,虚拟经济,二:120分段落翻译

A:60分。英翻汉(奥巴马就职演讲的几段)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一:50分。25个单选内容涉及法律,政治,哲学,地理,物理,翻译常识等等,没有文学方面的。(其中没有考到中国文学史那本书,翻译史那本考了5个题,其他都靠平时积累)二:40分。应用文写作你是某市政府的一名职员,现在该市政府的外交 亚非事务处有一副处长职位空缺,请你写一篇竞聘演讲稿,不少于600字。三:60分。议论文写作先给了犀利哥的例子(寒··),很长一篇文章。犀利哥的走红,人们的不正常追捧。而犀利哥只是被人们被动推到媒体前的可怜人,对于人们的骚扰他情绪失控,狂怒,走红不是他本意,是人们扭曲的价值观导致的,他只是一个可怜的乞丐。媒体着力渲染他的着装,说他是混搭风格,引导了不正常的观念。最后又提到了鲁迅先生那段话,就是去年议论文的作文题寂寞(这点我很诧异),不少于1000字。(个人认为着重点

是现在的人们精神上的堕落和麻木,社会上出现的不正常之风等等)

第五篇:2014武大电子商务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武汉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考研真题813

一、填空题

1.SQL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中字符串匹配操作符是()

2.DBS运行的最小逻辑工作单位是()

3.DBMS并发控制的单位是()

4.如果一个满足1NF关系的所有属性合起来组成一个关键字,则该关系最高满足的范式是()(1NF-3NF)

5.事务的四个性质:原子性、一致性、()、持久性。

二、简答题

1.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

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主要任务

3.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4.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实施并发控制

三、设计题

1.设计SQL语句

现有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学习(学号,课程号,分数)

⑴检索所有选修了课程号为“C112”的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分数

⑵检索“英语”专业学生所学课程的信息(学号,姓名,课程名,分数)

⑶检索“数据库原理”课程成绩高于90分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专业,和分数⑷检索没学课程号为“C135”课程的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专业。

2.某工厂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装而成,部分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产品(产品号,产品名)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

设计E-R模型并转换为关系模式,主码加下划线(12分)

四、简答题

1.简述B2C电子商务模式及特点,并举例说明(至少3个)

2.电子商务安全框架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3.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并说明与企业自在建物流相比,其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电商征税问题:根据对相关法律的了解说明你的观点

2.马云认为2020年电子商务将占中国零售市场份额的50%,王健林否认,谈谈你的观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20103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