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话gural SMU China Forum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话gural SMU China Forum



第一篇:新加坡国立大学讲话gural SMU China Forum

Welcome Address by SMU President Professor Arnoud De Meyer at the

Inaugural SMU China Forum Mochtar Riady Auditorium, Level 5 SMU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13 November 2013, Wednesday, 9.00am

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梅雅诺在首届中国论坛的欢迎致辞

2013年11月13日

Deputy Prime Minister and Minister for Finance, Mr Tharman Shanmugaratnam Mr Ho Kwon Ping, SMU Chairman His Excellency Duan Jielong, China’s Ambassador to Singapore Our Keynote Speaker Professor Justin Lin and panel memb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尊敬的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先生 尊敬的新加坡管理大学董事会主席何光平先生

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段洁龙阁下 尊敬的主讲人林毅夫先生和各位演讲者 各位演讲者和来宾,女士们、先生们,Good morning and a very warm welcome to the inaugural SMU China Forum.上午好!热烈欢迎各位参加新加坡管理大学(以下简称“新大”)首届中国论坛。

We are all aware that China’s emergence as a political heavyweight and an economic superpower has wide and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It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many different faces.Change in China is taking place at great speed.众所周知,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中国的崛起会对未来世界产生广泛和长远的影响。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性。中国正在经历着高速的变革。

The new leadership of China is faced with a myriad of complex challenges.These include rapid urbanisatio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safety net,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an ageing popul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ts economy to sustain growth.中国新的领导人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包括快速的城镇化、维持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安全、缩小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调整经济结构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SMU China Forum 新大中国论坛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e SMU China Forum has been organised to provide business leaders, entrepreneurs,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of some of the influences and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China’s growth and development.It aims to enable participants of this Forum, as the theme suggests, to “Be China Ready,” by coming together to share, discuss and debate ideas and issues about China that are current and relevant.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中国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和趋势,新大中国论坛会给商业领袖、企业家、政策决策者和研究人员一个更综合、完整的解读。如同论坛主题“透析中国,蓄势待发"所示,此论坛旨在让与会者在一起分享、讨论和辩论与中国现今发展相关的想法和问题。

With these objectives in mind, we have with us today a stellar line-up of scholars and thought leaders who will share with us their valuable insights on various aspects of China.They are Professor Justin Lin from Peking University who was formerly the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Economist of the World Bank;Professor Peng Xizhe from Fudan University;Professor Gan Li from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Ms Diana Tsui, Hea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Diversity, KPMG China & CEO of KPMG Foundation;and Mr Lim Ming Yan, President and Group CEO of CapitaLand Limited.有了这些目标,我们今天将有一批学者和思想引领者,从多方面与我们分享他们对于中国的宝贵见解。他们是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和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及毕马威慈善基金首席执行官徐丹女士;凯德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明彦先生。

The topics they will discuss range from factor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China's extraordinary growth,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its demographic trends, household income and consumption, social investment and ageing in China.他们讨论的话题包括造成中国飞速增长、潜在挑战的因素和人口发展趋势,家庭收入和消费带来的机遇,中国社会投资和人口老龄化。

SMU China Initiatives 新大中国事务

This Forum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MU's China Initiatives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2.The SMU China Initiatives aims to raise our profile in China as a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broad field of social sciences.By doing so, we want to contribute to the Singapore-China collaboration in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civic society by nurturing China-ready and bicultural graduates who are able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in the business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in China.We do so by providing many more opportunities for exchange and internships.The other major undertaking of the SMU China Initiatives is to actively drive and strengthen our collaboration with existing and new partner universities in research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Our aim is to play a key role in creating and sharing knowledge and thought leadership that will benefit both Singapore and China.新大中国事务是2012年第二季度成立的,中国论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大是一所涵盖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型大学。中国事务旨在提高其在中国的知名度。我们希望培养了解中国,有双语文化背景的毕业生,让他们能够在中国的贸易和金融环境中有效发挥他们的学识,为新中两国在经贸、政府和城市社会方面的合作做出贡献。我们会提供更多交换学习和实习的机会,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事务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积极促进和加强在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方面与中国相关大学现有的以及新的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在创造、分享知识和领导思想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将对新中两国均有裨益。

Our China Strategy新大中国战略

SMU's long-term strategy in China consists of four priorities: 新大的长期中国战略包括四个优先考虑重点:

First, and as I mentioned already, we want to raise the profile and reputation of SMU in China.This is part of our overall strategy to build the SMU brand and image internationally.We have strong collaborations in Europe and the US, and have started moving into China, India and ASEAN.In fact, SMU started our engagement with China back in 2007 when our Lee Kong Chian School of Business began collaborating with Xiamen University on a Master of Applied Finance China programme.By raising our profile in China, SMU hopes to continue to attract high quality Chinese faculty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to undertake teaching, research and learning in a holistic environment at SMU.This will enable us to contribute to SMU’s mission to generate leading-edge research with global impact and produce broad-based,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for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首先,我之前已经提到,我们想要提高新大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声誉。这是我们建立新大国际品牌和形象的整体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和欧洲以及美国有很强的合作关系,现在开始进军中国、印度和东盟。实际上,新大开始和中国合作,可以追溯到2007年,我们的李光前商学院和厦门大学合作,开办应用金融中国项目的硕士。通过提高在中国的知名度,新大希望继续吸引高水准的中国教职员和研究生,在新大这个整体的环境中从事教学、研究和学习。这将使我们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产生影响全球的前沿研究和培养出有广泛基础、具有创造性的企业领袖,为完成新大的使命贡献力量。

Secondly, we ai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from China admitted into SMU’s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and executive programmes.第二,我们致力于提高新大录取的来自中国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高层行政管理课程学生的素质。

Thirdly, we want to broaden the engagement between SMU faculty members and their counterparts at leading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joint research and PhD co-supervision.This is part of our strategic goal of developing SMU as an Asian Knowledge Hub.Our emphasis is on generating rigorous, high-impact,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addresses Asian issues of global relevance, SMU is therefore constantly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deepen the cre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by working with like-minded partners, including our counterparts in China.I am sure the unique insights of China generated from this research will be useful to our students, the academia, governments, and businesses.第三,我们希望拓展新大和中国其它顶尖大学的教师之间的研究合作和博士生联合培养。这是使新大成为亚洲知识枢纽的一个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我们的发展重点是推进严肃的、高强度的、跨学科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是亚洲的课题,但却具有全球影响力。因此,新大将持续不断的寻求与具有同样目标的合作机构,包括中国的合作机构,加深知识的创造与变革。我相信从些研究中产生的对中国的独特见解,将使我们的学生,学者,政府官员和商业人士受益。

Our fourth priority is to enhance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s and internships in China for SMU students.At SMU, one of the ways we promote multicultural learning is by giving our students global exposure.We believe this will help broaden our students’ view of the world, and develop their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which are critical in the world we live in.As many of you will already know, our aim is to have 100% of our students experience some form of global exposure.In 2011 to 2012, we registered a 77% participation rate which has since seen an increase to 84% for this year's graduating cohort.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host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tudents-834 students from 168 university partners spanning 43 countries.China, which has a number of leading universities and numerous world-renowned companies, will be invaluable in enhancing our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broad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ntry.第四,我们希望推进新大学生去中国的学生交换项目和实习机会。在新大,我们推崇多元文化的学习,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全球视野。我们相信这将帮助我们的学生拓宽他们的世界观,发展他们跨文化的知识和能力,这些能力在现今的世界和时代非常关键。正如你们其中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我们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具有国际经验。在2011年至2012年间,我们77%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换项目。这一比例在今年的这届毕业生中提高到84%。同时,我们也今年迎来了最大数目的国际交换学生——来自全世界43个国家的168所大学的834名学生。中国拥有众多的顶尖大学和享誉世界的企业,这对加强我们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扩展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具有宝贵的价值。

Current Collaborations新大当前合作

To-date, SMU has collaborations with leading Chinese institutions across research,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and training & development.迄今为止,与新大合作的中国领先的机构跨越了研究,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以及培训和发展。(a)Research(1)研究方面

In Research, the six schools at SMU have already published research papers on China and are also collaborating with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rporate partners on specific areas of research.To give you an idea of the varied research work done at SMU, let me give you a few examples.Our School of Accountancy focus its research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whilst our Lee Kong Chian School of Business has done a fair bit of research on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finance.Our School of Law is undertaking research on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and business laws in China;and at the same time, our School of Economics is focusing on innovation, health and labour issues in China.In addition,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s working on research in social media and big data transfer, while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is conducting research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新大的六个学院已经在中国发表了研究论文,并且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并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有企业合作伙伴。为了让大家了解到新大做的各种研究工作,我举几个例子。我们会计学院注重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而我们的李光前商学院定位于企业慈善事业和金融的研究。我们的法学院主要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中国的商法,而经济学院则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创新,卫生和劳工问题。此外,信息系统学院在做关于社会媒体和大数据迁移的研究,社会科学学院则正在开展关于社会发展和中国国际关系的研究。

SMU's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is working with Fudan University's State Innovative Institute for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 Studies to set up a Joint Research Centre on Development Studies.The Centre will conduct research on issues relat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cluding rural reforms, land policy, urbanisation, migration and ageing.This is SMU’s first joint research centre with a university in China.新加坡管理大学的社会科学院正在和复旦大学的国家创新研究所一起开展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研究,我们合建了一个发展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将开展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包括农村改革、土地政策、城市化、人口迁徙和老龄化问题。这次新加坡管理大学首次和中国大学合建研究中心。

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has also received a $400,000 Tier 2 research grant from Singapor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undertake a three-year research project to systematically examine a series of social changes that have been sweeping through rural 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policies in three areas: land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sation, and social welfare.新加坡教育部向社会科学学院提供了40万美元的资金,开展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以便系统地研究最近几年横扫中国农村的一系列社会变化。该项调研将关注3个领域的政策:土地管理、农业现代化和社会福利。

SMU's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set up a research lab with Ping An Banking and Insurance Group to promot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of ”Big Data".This is the first research partnership between SMU and a major Chinese corporation.Our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will utilise its expertise in analytics, data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to provide a range of business solutions to Ping An.These include analysing user behaviour base on large-scale social media data, and establishing a customise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filtering system for better and timely social information tracking, filtering and responding.新加坡管理大学的信息系统学院已经和中国平安银行和保险集团共同建立了一个研发实验室,用于推行对“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和技术迁移。这是新加坡管理大学第一次和中国的关键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信息系统学院将利用他们在分析学、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专业性为平安集团提供了一揽子的商业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在大范围社会媒体数据基础上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以及建立一个定制的信息提取和过滤系统以便更好和及时地进行社会信息的跟踪。

Our faculty from the Lee Kong Chian School of Business has published a number of papers on China’s innovation landscape, its innovation capac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tenting strategies.There are also studies and projects exami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我们的李光前商学院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创新的背景、中国创新的容量、知识产权和专利政策方面的论文。我们也有关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研究和项目。

(b)Undergraduate Programmes(2)本科学生项目

In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we want to provide SMU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network with some of the best brains in China and to be China-ready.To do this, SMU has inked new student exchange MOUs with top Chinese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希望为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学生们提供与中国最好的精英建立联系的机会,并且让他们成为为中国而准备好的人。为此,新加坡管理大学与中国的顶尖学府建立了新的学生交换备忘录,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

In addition, SMU is working with a number of major corporations in different Chinese cities to provide our students with structured internships whilst the students are on exchange in China.We want to make the exchange programmes more attractive and enriching, and encourage our students to opt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for their exchange since this is coupled with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For a start, we are working with Singapore-based companies and MNCs with presence in China, before extending our collaboration to include Chinese companies.此外,新加坡管理大学还和中国各个城市的主要企业建立了联系,这样,当我们的学生作为交换生来到中国的时候,就可以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实习机会。我们希望能提供更吸引人和更加丰富的交换生项目,既然有了实习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会鼓励学生们选择中国的大学作为他们的交换目的地。作为初级阶段,我们是在跟那些在中国的新加坡公司以及跨国公司合作,今后会逐渐把这种合作扩展到中国公司。

(c)Postgraduate Programmes(3)研究生项目

In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our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had signed a Double-Masters agreement with Peking University's School of Software and Microelectronics in June 2013 where students graduate with a Peking University Masters degree and a SMU MITB Master degree.The programme welcomed its first batch of 28 students in September this year.SMU's School of Economics has also tied-up with Xiamen Universit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its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conomics programme.今年6月,我们的信息系统学院各年北京大学的软件和微电子学院签订了一项双硕士协议,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拿到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MITB硕士学位。该项目于今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生。新加坡管理大学也同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合作设立了金融经济学的硕士学位。

Last month, a SMU delegation which I led met with Mr Hao Ping, Vice Minister of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hairman of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to discuss collaboration in PhD programmes.SMU is proud to announce that we have been included into the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s list of partners.Our university will be providing scholarships to high quality PhD candidates from China to undergo PhD co-supervision programmes at SMU and to pursue SMU PhD programmes.上个月,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会长郝平和我们讨论了博士项目。我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新加坡管理大学已经被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列入了其合作伙伴名单。我们大学可以为来自中国的高素质博士生候选人提供联合协同管理的博士项目,并在新加坡管理大学获得相关学位。

(d)Training and Development(4)培训与发展

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MU's Centre for Professional Studies and the 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Institute of Business signed an MOU to leverage on the strengths of both parties to organise training and networking programmes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business executives from China.新大的职业研究研究中心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利用双方的优势,组织针对中国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的网络培训课程。

At the same time, our Centre for Professional Studies is collaborating with Sichu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partnerships.与此同时,我们的职业研究中心还与四川行政学院建立了培训和研究合作伙伴关系。Just last week, SMU's Business Families Institute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Zhejiang Family Business Centre to undertake research aimed at helping Chinese families look at succession planning.就在上周,新大的家族企业研究所与浙江家族企业中心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在帮助中国家庭规划家族继承。

We are currently in discussion with several Chinese universities who have expressed interest in training programmes which include Commodities Trading, Shipping Business, and Trade Finance offered by SMU’s Financial Training Institute and International Trading Institute.目前,我们正在与数所对培训方案有兴趣的中国大学讨论商品贸易、航运业务以及由新大金融培训学院和国际贸易研究所提供的贸易融资等。

Community Outreach新大社区服务

At SMU, our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ake up internships, community outreach project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mes.The purpose is to broaden their outlook and deliver a holistic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at will develop them into broad-based,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for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在新大,我们的学生都被鼓励参与实习、社区服务项目和国际交换项目。这是为了拓宽他们的见解和提供给他们综合型的本科教育,使他们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是时代,成为知识面宽,有创造力和企业精神的领袖。

For the past five to six years, SMU students have been involved in several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s in China.These include our undergraduates sharing with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the basic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accounting skills.SMU students have also reached out to a number of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China to develop confidence in the children, acquaint them with arts, and introduce them to other enrichment activities.在过去的五六年中,新大学生在中国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包括与贫困学生分享基本的商业、创新和财会知识和技能。新大的学生在众多的中国乡村小学,帮助那里的学生树立自信,欣赏艺术,带他们参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

Since 2011, SMU has sent students on cultural exchanges to the city of Kashgar in China's Xinjiang Province.Our students have set up three cultural centres to help preserve the ethnic cultures there, and also helped trainee teachers in Kashgar on their conversational English.In August this year, during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s visit to China, SMU and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KTC)agreed to co-organise an annual English Festival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to cultivate conversational English ability of KTC students.自2011年,新大开始从学生去中国新疆的喀什参与文化交换项目。我们的学生在那里建立了3个文化中心,帮助当地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并且帮助喀什的实习教师提高英文会话。今年8月,在新加坡李显龙总理访问中国行程中,新大和喀什师范学院达成协议,通过举办英语文化周来推进国际交流,培养喀什师范学院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

Conclusion结论

What I have just shared demonstrates a commitment by SMU to broaden and deepen our ties with China to encompass more areas of collaboration as we develop new strengths in research and education.We believe this will help contribute to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for both Singapore and China.正如我刚才与各位分享的,新大致力于拓宽与加深同中国的联系、推进多领域合作,这将是我们研究与教学的新优势。我们相信,这无论对于新加坡还是中国,都有助于知识的创新与人才的发展。

Today's Forum is the first of what we hope would be many to be organised in the years to come.We plan to have such an annual gathering of minds, alternating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and to discuss topical issues about China which are of interest and relevance.We hope that by working with our academic and corporate partners through the China Forum, research collaboration, exchange programmes, as well a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MU will be able to develop linkages, expertise and knowledge on China and Asia so that we become a partner of choice for universities, institutions and the business industry.今天的论坛是个开始,在未来我们希望举办更多的这样的论坛。我们计划将中国论坛办成一年一度的,汇聚思想的,在新中两国轮流举办的,探讨中国相关话题的论坛。我们希望通过中国论坛与我们的学术与商业伙伴一起推进研究合作,交换项目,实习和发展计划。新大将发展连结中国和亚洲的专业和知识,使我们成为更多大学、机构和商业界的选择。

On behalf of SMU, I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Guest-of-Honour DPM Tharman Shanmugaratnam, Professor Justin Lin and the panel members for taking the time from their busy schedules to join us this morning in their strong support of SMU's efforts.我谨代表新大感谢我们的贵宾尚达曼副总理,林毅夫教授和各位演讲嘉宾,感谢他们抽取宝贵时间参加今早的中国论坛,为新大的努力提供强大的支持。

It is now my privilege to invite our Guest-of-Honour, DPM Tharman Shanmugaratnam to share with us his thoughts and observations on China.现在,我荣幸的有请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为我们分享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和观察。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join me in welcoming DPM Tharman on stage.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尚达曼副总理。

第二篇:新加坡国立大学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于190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最赋声望的大学,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作为新加坡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获得政府经费

2.5亿新元,到目前为止已得到政府50亿新元的投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加坡国立大学迅速发展,2006年的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发表的世界大学100强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名列第22位。2013年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发表的世界大学100强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排名是29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教育部属下的一所公立大学。坐落在新加坡本岛西南部的肯特岗,校园 面积有150公顷,建筑物的布局依山的走势而设。离市中心12公里,距东郊樟宜机场30分钟车程。校园北界是亚逸拉惹高速公路,南界为巴西班让路,西临金文泰路,东濒南波那维斯达路。校区占地150公顷,前身是殖民地时代英军驻新加坡巴西班让空军基地。校区被肯特岗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学区,行政楼,和康乐设施;后部主要是研究所和学生公寓。校区毗邻新加坡科学园和国立大学医院,科研条件十分便利。校区南临巴西班让集装箱港口,可以俯瞰港区风光。校园与多个科技园区为邻,如新加坡科学园I 和II,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和启汇资讯传媒园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研究以及创业方面都具有卓越的优势。它拥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0名学生。学生的多元化背景和都市化的环境造就了国大三个校园丰富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提供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交叉学科和跨院系的通识课程。国大的14个学院提供从文理到工商、从建筑到医学和音乐等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国大的一个教育特色是与全球最优秀的学府合办具全球视野的课程。它同时也受益于与14所国家级、18所大学级以及超过80所学院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密切合作。国大的研究活动以扎实并具备战略性为特征,与其它机构合作无间的协作文化形成了国大研究教学的活力泉源。新加坡国立大学活跃于环太平洋大学协会和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机构。国大跻身世界顶尖大学,在技术、生物医药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享有国际盛誉。国大正致力于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综合性教学和研究机构。国大的教学和研究以具创业精神和环球视野为特征,为迈向环球知识型经济体注入活力。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理念首推创意主导。作为亚洲知名大学之一,国大提倡‘无墙’文化:思维不设墙、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以及知识的发掘、转移和应用不设墙。国大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与体验,能协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为他们日后迈向以创意为主导的无疆界环球经济做好准备。而且,新国大对外国留学生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政策,他们欢迎所有国家的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到新加坡留学。

两种学生,两种态度,一种害怕竞争,一种迎接挑战。国大培养后者。

第三篇: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情况

www.feisuxs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或“国大”),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大专学府,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学术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前身是1905年创建的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及1927年设立的莱佛士学院,1949年这两所学院合并成马来亚大学,后改名新加坡大学。1953年南洋大学在东南亚华人社群的倾力支持下成立,成为新加坡第二所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同南洋大学正式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始创于1905年。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共设学系50个,在校本科学生约19000人,研究生7000多人,教研人员3000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拥有13个学科,可供至少22000名本科和8000名研究生学习。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电脑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图书馆基本情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占地34,170平方米,内设4,840个座位,馆藏丰富,门类齐全,为教学及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坐落于肯特岗校园内。这6个图书馆皆藏书丰富,积极搜集各种学术研究著作以配合该校各院系的教学和研究之需。馆藏最主要书籍有:建筑学、营造与产业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商业经营学、法律学、医药学、牙科学、理科以及工程科技学等。这6个图书馆包括:

1、中央图书馆

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图书馆。特藏包括新马文献资料、善本书库及本校出版刊物。为该校人文暨社会科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杨秀桃音乐学院和国大博学计划等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www.feisuxs

2、中文图书馆(包括日文资料部)

它主要以配合中文系及日文系教学和研究为目标,除收集中日文文献资料外,还珍藏海外华人的文献资料及明清时代的善本及手稿等。

3、韩瑞生纪念图书馆

它的馆藏主要配合国大管理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以商业管理、财务方面的文献资料最为丰富。

4、许春裕法学图书馆

它的馆藏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英格兰等国家和地区法律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国际公法及国际贸易法的收藏尤其丰富,主要支持与配合法律学院的教学与研究。

5、医学图书馆

宗旨是配合医学院及牙科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主要以生物医学为主,并特藏新马医学资料库。

6、科学图书馆

主要配合理学院和计算机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藏有生物科学、化学、电脑科学、数学、应用统计、材料科学及物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第四篇: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详读

www.feisuxs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入学门槛较高,它开设的MBA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怎样?立思辰留学360为大家详细介绍。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是名列全球前30名的,亚太地区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这里聚集了本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国大正致力于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综合性教学和研究机构。国大的教学和研究以具创业精神和环球视野为特征,为迈向环球知识型经济体注入活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怎样:

新加坡国立大学APEX MBA(Chinese)

颁发证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颁发

制:16个月

报 名 费:100新币(≈人民币480元)

学费总计:80000新币(≈人民币384,000元)

课程介绍:领导与管理、资讯与决策、亚太企业大环境、企业规划与策略、会计与财务管理、生产作业与后勤服务管理、国际商务与法律、亚太市场营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融资与公司治理、管理专题研讨、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及报告

第五篇: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

www.feisuxs

在美国,有几所大学常被誉为“政治家的摇篮”,像是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大家可能对此都有所耳闻。那么问题就来了,新加坡培养政治明星哪家强?答案就在肯特岗(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址所在地)!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建校一百多年来,校友中涌现出了无数名人,政治、商业、法律、科研、艺术...各个领域的都有。在政治领域尤其突出,新加坡的政府政要、国会议员中很多都是国大毕业的,这其中包括了4位新加坡的前任总理/总统。连邻国马来西亚也不例外,有2位马来西亚的前任首相也是国大的校友!

今天立思辰留学360就从国大毕业的政治名人中挑选了10位“名人中的名人”介绍给大家~

1.吴作栋(Goh Chok Tong)

生日:1941年5月20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64年

在新加坡大学所就读的专业:经济学

简介:

吴作栋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吴作栋是继李光耀之后的第二任新加坡总理,1990年起接任李光耀担任新加坡总理职务,1992年起担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至2004年为止。2004年至2011年间任国务资政。

www.feisuxs

吴作栋祖籍为中国福建。1955年就读于当地著名的英校莱佛士书院,曾是莱佛士书院学生会主席。1961年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1964年获经济学一等荣誉学位,同年开始任职于政府部门。1965年与身为律师的中学同学陈子玲结婚(现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女)。1966年赴美国威廉斯学院深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职于“新加坡海皇轮船公司”,1973年出任公司董事经理。1976年获人民行动党推荐参选马林百列选区国会议员并当选,1977年入选内阁,出任财政部资深部长,1979年成为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后先后出任过贸工部长、卫生部长和国防部长。1985年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1990年李光耀卸任总理后,全体内阁成员投票决定由吴作栋接任总理,但李光耀依然担任内阁资政。1992年12月接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带领该党赢得1997年、2001年两次大选胜利。

2004年8月12日,吴作栋正式辞去新加坡总理职务,由副总理、李光耀儿子李显龙接任总理职位,而吴作栋本人则转聘为国务资政,并与内阁资政李光耀共同履行辅助政府决策的义务。2011年新加坡大选结束后一星期,他与李光耀同时宣布辞去资政职务。

2.何晶(Ho Ching)

生日:1953年,月日不详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76年

在新加坡大学所就读的专业:电气工程

简介:

何晶其实不能算是政治名人,她其实是一个商人。把她归在这个列表里,主要是因为2个原因:1.她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夫人。2.她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最大的企业—淡马锡控股的首席执行官。

何晶毕业于克信女子初中。她在国家初级学院完成大学前教育,获得最佳学生奖以及总统奖学金,后在1976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荣获工程学硕士学位(电机,一等荣誉)。她也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硕士学位(电子)。1995年,何获颁杰出工程学校友奖。她也是新加坡工程学会(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Singapore)名誉院士。

何晶是退休商人何荣鸿和陈秋萍的家中四个孩子中的长女。1985年12月17日,何晶与李光耀儿子李显龙结婚,她丈夫后来在2004年12月出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

何晶起初是国防部工程师。1987年,她加入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担任工程部副主管,后来成为公司总裁以及首席执行官,并于2001年退休。她随后在2002年5月被任命为淡马锡控股首席执行官。

2007年,何晶在商业杂志《福布斯》公布的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排行榜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位列榜首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3.陈冯富珍(Margaret Chan)

www.feisuxs

生日:1947年,月日不详

出生地:香港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85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就读的专业:公共卫生学硕士

简介:

陈冯富珍1947年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顺德。现任世界卫生组织(WTO)总干事。陈医生分别于1973年和1977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得文学士及博士学位。198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接受研究生培训,取得理学硕士学位。于1978年加入香港卫生署,并于1994年6月成为香港卫生署首位女署长。

2003年8月陈冯富珍出任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环境保护局局长,她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控事务,成绩卓著,受到许多国家的称赞。2005年6月出任传染病监控及反映局局长,同时兼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人类大流感特别代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代表中国参选的陈冯富珍被推举为总干事,陈冯富珍成为该组织成立58年来首位担任该职的中国人。

2009年发表的福布斯世界百名权威女性榜上,陈冯富珍排名第38位。

2012年5月23日,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对陈冯富珍的任命,成功连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其新任任期于同年7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

4.陈庆炎(Dr.Tony Tan Keng Yam)

生日:1940年2月7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62年

在新加坡大学所就读的专业:物理学

简介:

陈庆炎祖籍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马垄村,出生于新加坡,现任新加坡总统。前任新加坡国家科研基金会主席、创新及创业理事会副主席、报业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等职务。他曾任新加坡国会议员和公职长达26年,育有三子一女。

陈庆炎曾就读英华学校、圣伯特理中学校和圣若瑟书院。身为政府奖学金的得奖者,陈在新加坡大学(今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物理一等荣誉学位,得到全班第一,从新加坡大学毕业。身为亚洲基金会的状元,他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运筹学方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他后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在应用数学方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到新加坡大学讲授数学。

www.feisuxs 1980年至1981年,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第一任副校长。

1969年,陈离开新加坡大学,开始银行事业,在华侨银行升至总经理,1979年离开银行投身政治生涯。

此后,陈庆炎历任教育部长、贸易及工业部长、财政部长、卫生部长、国防及安全统筹部长、新加坡副总理等政府要职。

当年李光耀考虑交棒总理一职时,陈庆炎是当时第一人选,吴作栋为第二,王鼎昌乃第三,林子安是第四。惟于1990年李光耀决定交棒后,全体内阁成员投票决定,由吴作栋接任总理。

在2011年新加坡总统大选中,陈庆炎成功当选为第七任新加坡总统。

5.塞拉潘·纳丹(Sellapan Rama Nathan)

生日:1924年7月3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即后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54年

在马来亚大学就读的专业:社会学

简介:

2011年前就来新加坡的小伙伴们对这位新加坡的前总统纳丹应该都还有印象(当时到处都挂的他的头像嘛~)。

S·R·纳丹,印度裔,新加坡的第六位总统,也是第二位民选总统。1999年8月18日在无对手有资格挑战的情况下被宣布当选为总统。纳丹在2005年的总统大选中以唯一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身份再度自动连任总统一职。他曾任情报局长、新加坡驻美国大使等职务。纳丹与妻育有一子一女,现拥有三个孙子、四个曾孙。

6.本杰明·亨利·薛尔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

生日:1907年8月12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的时间:1929年

在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就读的专业:医学

简介:

www.feisuxs

薛尔思医生是一名欧亚混种人,1971年1月2日当选新加坡第二任总统,以取代于1970年11月23日去世的新加坡首任总统尤索夫·依萨,他担任新加坡总统至去世(1981年5月12日)。在未担任总统前,曾担任新加坡竹脚妇幼医院的妇产科医生、马来亚大学的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首任荣誉校长。

薛尔思医生是第一位在女性健康领域取得成就的新加坡人,也被称为新加坡的“妇产科学之父”。

希尔斯于1907年在新加坡出生,在莱佛士学院(Raffles Institution)受过教育。1923年,他在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学习医药,并于1929年获得了医学学位。在1931年,他开始从事妇产科医务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中,日本在1942年至1945年期间占领了新加坡,希尔斯那时是坎当科尔堡医院(Kandang Kerbau Hospital)妇产科的负责人。在日本投降以后,他又被任命为战后的马来亚大学妇产学系的教授。他在1947年5月前往伦敦。在1948年,他在英国皇家妇产学院获得了成员资格。

在1960年,希尔斯完善了手术程序,而在医学界中则被称为希尔斯手术(Sheares‘ operation)。在20世纪80年代就职总统时期,希尔斯仍然没有放弃教学。他从1980年开始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荣誉校长,直到1981年辞世。

新加坡还有一座桥专门以薛尔思的名字命名。

新加坡薛尔思桥(Benjamin Sheares Bridge),是新加坡最长的大桥,跨度1.8公里、高20米,也是狮城最高的大桥。薛尔思桥于1982年通车,是以通车前一年完成近十年任期的新加坡第二位总统Dr Benjamin Henry Sheares的名字命名的,是当地第一座以前总统名字命名的桥梁。

7.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bin Mohamad)

生日:1925年7月10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的时间:1953年

在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就读的专业:医学

简介:

大名鼎鼎的马哈蒂尔,马来西亚第四任总理。他执政长达22年,是马来西亚就任时间最长的总理。

马哈蒂尔,1925年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1946年加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开始其政治生涯。1981年起马哈蒂尔担任马来西亚总理长达22年,他任总理期间,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显著。2003年10月30日马哈蒂尔辞去总理职务并正式退休。在国际上也有良好的口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www.feisuxs

马哈蒂尔上任后,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使马来西亚的贫困率大幅度降低。他具有“坦率、果断和注重实际”的风格,喜欢演讲,直言不讳。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廉洁、有效率、可信赖”,因此他的政府深得民心。

1982年初,马哈蒂尔宣布“向东学习”政策,即向日本和韩国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工程成了马来西亚的楷模。这也是马哈蒂尔为了不想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另觅的新路。

在马哈蒂尔的领导下,马来西亚经济稳健发展。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10年里,马来西亚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以上,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表上跃居第21位,人均年收入从1986年的183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4000美元,国民富裕程度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

8.阿卜杜勒·拉扎克(Abdul Razak Hussein)

生日:1922年3月11日

出生地:马来西亚

就读于莱佛士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的时间:1940年-1942年,后因二战被迫中断

在莱佛士书院就读的专业:法律

简介:

小伙伴们可能对这个拉扎克不太熟悉,不过他的儿子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就是马来西亚现任总理,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

阿卜杜勒·拉扎克是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1970-1976),有“发展之父”之称。

阿卜杜勒·拉扎克出生于马来西亚彭亨州,12岁时进入著名的霹雳州江沙马来学院就读。17岁时进入马来行政部门服务,后于1940年获奖学金前往新加坡莱佛士书院进修,然而其学业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直到1947年才借着马来亚联邦的奖学金远赴英国深造,1950年在林肯律师学院考获法律学位,成为一名外席律师。

在英国期间,拉扎克曾加入英国工党,并在英国马来人协会中成为突出的学生领袖,还组织了“马来亚论坛”,召集来自马来亚的学生一起探讨国事。

回国后,阿卜杜勒·拉扎克进入政府部门工作。1950年任马来西亚民族统一机构(巫统)副主席。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后,出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和乡村发展部长。后又兼任内政部长和财政部长。1970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次年起任巫统主席。总理任内,制定改造社会的新经济政策,倡议关于实现东南亚中立化的《吉隆坡宣言》。病逝于英国。

9.刘程强(Low Thia Khiang)

生日:1956年9月5日

www.feisuxs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1981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就读的专业:中文学

简介:

刘程强是新加坡工人党(新加坡主要反对党之一)的秘书长,祖籍广东潮州。他自1991年以来便是新加坡国会后港单选区的国会议员。刘程强已婚,并育有二男一女。

刘程强于1982年加入工人党,随后他着手把原本散漫的工人党改造成一个团结有力的政党。他自90年代初便是后港单选区的国会议员,目前是阿裕尼集选区的议员。刘程强在群众大会上以他独特的“潮州怒汉”风格,分别以英语、潮州话和华语,向人民行动党政府左右开弓,一再引来台下支持者如雷的掌声。

刘程强在2011年大选中决定走出工人党的“堡垒选区”后港,他连同党主席林瑞莲和另一位王牌新人陈硕茂等,组成了实力超强的“梦幻团队”强攻阿裕尼集选区。最终击败前外交部长杨荣文领军的行动党队伍,创造了新加坡大选中反对党拿下一个集选区的历史。

ps,刘程强的政治伙伴,新加坡工人党主席林瑞莲(Sylvia Lim Swee Lien)也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10.佘雪玲(Nicole Rebecca Seah)

生日:1986年10月17日

出生地:新加坡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时间:2009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就读的专业:大众传播

简介:

佘雪玲,新加坡政治人物,2011年大选参选政党中年纪最轻的候选人。佘雪玲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系荣誉学位,是国大博学计划下的学生,毕业后在一间广告公司担任执行员。生长在海峡华人家庭的佘雪玲是个小娘惹,除了中英语之外,还会说峇峇娘惹马来语和一点潮州话。

在2011年新加坡大选中一炮而红,成为新加坡政坛的风云人物

2011年4月,佘雪玲以国民团结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新加坡大选。佘雪玲所属的国民团结党团队,对垒前国务资政吴作栋领军的人民行动党队伍。这也是吴作栋(前任总理)坐镇的马林百列集选区,19年来首次面对反对党激烈的挑战。

www.feisuxs

年仅24岁的佘雪玲是2011年大选最年轻的候选人。从宣布参选到选举结束的期间,她迅速在网上爆红,备受国内外大小媒体的关注。原本默默无闻迅速蹿红,在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的粉丝就有将近11万人,超越了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佘雪玲在坊间形成一股势力,造成“佘雪玲效应”,震撼新加坡政坛。

虽然不到25岁,佘雪玲对政治的觉悟、敏锐度、成熟度和宏观看法,深得好评,令人刮目相看。她举止大方,神情沉着发言又犀利,且没有任何特殊背景,很容易就取得了人们好感。竞选期间,每个晚上的国民团结党群众大会,都有大批粉丝远道而来,听她娓娓道来,每一句话都那么真诚,大家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2011年5月,新加坡大选结果尘埃落定,佘雪玲所属的国民团结党团队对垒前国务资政吴作栋领军的行动党队伍,两团队实力悬殊,团结党虽然落败,却取得43.36%的高得票率。在1988年和1991年大选,以及1992年的补选中,吴作栋(前任总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都分别以73.81%、77.25%和72.94%的亮眼成绩,高票当选。在1997年、2001年和2006年大选,他的团队都不战而胜。唯独2011年大选,他的团队以56.65%当选,是自1988年集选区制度实行以来,成绩最不理想的团队。

2011年大选中的“玲对玲之战”

国民团结党的女候选人佘雪玲(左),与人民行动党的陈佩玲(右)将在马林百列集选区对战。国民团结党24岁女候选人佘雪玲,是目前所有政党中年纪最轻的候选人。她比人民行动党在这次大选中新推出的年轻候选人陈佩玲(其丈夫黄好游曾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小三岁,两人将争夺马林百列集选区国会议席,网民把这两位年轻女性候选人之间的选战戏称为“玲对玲之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99427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