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2011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

2011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



第一篇:2011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

开展时间:2011年5月25日-2011年5月29日

开幕时间:2011年5月25日10:00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7号楼

2011年5月25日上午10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7号楼隆重开幕,亮丽的黄色气球把整个展览现场与“面”的主题恰如其分的结合,学院师生全部到场参加展览开幕,气氛温暖而热烈。

历届央美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展都是隆重而热烈的,从老师到学生,辛苦熬炼精心布置,那种辛劳后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个人以为,之所以央美设计几年内如此快速的崛起,与这种极度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是分不开的。从学校到师生如此重视几年学业最终成果的展示,归根结底是学校重视学生,重视学生的未来和前途,想象日常央美惯常的学术研讨、众多的交流活动、展览,这些都默默的影响着每一个央美学生的成长,这不由的让人心生敬意...专题入口:2011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专题

2011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展概念:面

在我们需要用“面”来解释世界时,就如同用小说来讲述,是多方位的描述,这就是全“面”的方式。面让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点的放大, 线的扫描,而当“面”移动起来时,就出现立体空间的造型,有无限可能,延展无限辉煌,这就是“面”的魅力。一个人多元化发展的延展性如同面的延伸和错动,这种空间应该是无穷的、不断变化的。毕业生应具备这种延展的能力,社会需要这样不同情绪的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善于经营好自己的每一个面。这是由于在社会中不同的身份决定的,一个人总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使你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面都映射出不同的自己,折射出不同的光。如同一颗颗钻石,拥有无数个面,每转一下,发出不同的光芒。

央美设计学院毕业生指导老师合影

展览现场气氛浓郁

指导老师们书写寄语

投递寄语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AIGA中国的创立者,总监简善梅(Amy Gendler)书写寄语

展览就从这里开始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宋协伟主持此次毕业展开幕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发表讲话

毕业前的留念-王敏院长与学生合影

历届央美毕业生展都很有看点,小编先上几张现场图窥探一二,后续请关注央美毕业精彩专题。

第二篇:2013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作品欣赏

2013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作品欣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2013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5月2日—5月1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二三层展厅展出。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共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386名,其中硕士266人,艺术硕士(MFA)55人,博士65人。来自造型艺术研究所、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等院系毕业生275人的300余件作品参加了展出。本届研究生毕业展在美术馆隆重展出,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处与美院美术馆的二度合作,也是本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又一次集体检阅与汇报。以下2013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作品欣赏。

第三篇: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部门

基础部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为学院的四个学部即城市信息学部、城市形象学部、城市时尚学部和城市影像学部提供第一学年基础课程教学。基础部依托于我院四个学部的基础师资力量,建立起基础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教学交流平台,实现了全院基础教育资源优势整合。

城市信息设计学部

城市信息设计学部以与城市紧密相关的图文信息、商业信息、实验媒体、导视及视觉识别设计为专业方向,通过学科创新和新知识结构的构建,培养能够整合数字科技和信息文化的交叉型艺术设计人才。

城市形象设计学部

城市形象设计学部是以对城市文化形态的分类为基础,以空间设计为切入点,研究城市文化规划与视觉传达。以城市视觉文化为核心,体现城市的形象与功能。该学部目前培养城市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主题空间设计和空间展示设计三个方向的专业人才。

城市时尚设计学部

城市时尚设计学部侧重于城市生活产品与城市家居空间的设计,将时尚和流行元素纳入教学与科研,通过时尚产品与时尚家居的设计介入城市生活,引领大众形成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该学部目前培养家居设计与时尚产品设计两个方向的专业人才。

城市影像设计学部

城市影像设计学部下设有动画专业和实验电影专业。致力于通过训练学生在动画影像和实验影像方面的创作能力和制作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以及较强实践能力的动态影像创作专业人才。

教育推广中心

为体现新形势下适应新发展、满足新要求的新型教学理念,城市设计学院教育推广中心将国内、国际著名企业成功人士、自由艺术家、著名学者、设计师及导演等请进专设的艺术创意基地,开设课程,设立工作室。并通过与企业间的合作将教学成果与具有前瞻性的原创设计产品以便利的渠道直接投向股市场,并从中挖掘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全面的艺术人才。让同学们在了解国际前沿专业领域发展的同时,了解市场,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成为适应行业历史发展、了解企业运作,并能从中把握和引领市场潮流的开拓型人才。

为了将新型教育体系更好的推广应用,使优秀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服务于社会,成为相关企业量身定做人才的“实习地”,更形成专业与行业发展、教学与市场结合的互动式交流平台,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育推广中心将立足前沿,博采众长,为继续探索教育之路、发掘成就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由毛泽东为学院题名。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思考中国美术发展的全局,把握和引领中国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学术建构,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中央美术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现有九个本科专业(绘画、中国画、书法、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学、建筑、摄影、动画),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覆盖八个二级学科),一个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一个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点,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2003年获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涵盖了油画、中国画、版画、壁画、雕塑、动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首饰设计、陶瓷设计、摄影艺术、数码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城市形象设计、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信息设计、家居设计、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设计管理、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艺术考古、书画鉴定、书画修复、美术教育学等近30个专业方向。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40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名。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之设计艺术系成立于1995年。设计学院的基础教学强调“艺术性、实验性、前瞻性、国际性”的教学定位,旨在培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果断的决策力的设计人才。现有视觉传达、工业设计、数码媒体、摄影、时装设计和首饰设计6个专业方向。设计学院最主要的基础课程为:自然形态基础、抽象型态基础、构成基础、材料实验基础、通感训练、思维训练、综合训练等。强调以丰富灵活的训练课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掌握具象与抽象造型语言的表现规律,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所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了学院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整体发展,在国际设计教育界上形成了良好影响。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我国第一所著名造型艺术学院与大型建筑设计院联合办学的建筑学院。倡导与艺术界和建筑界维持密切的联系,以建立高水平教学、设计、艺术实践及理论研究为一体的教育平台,实现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建筑科学、建筑艺术以及建筑文化并重的教学理念,并致力于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与设计师,从而改变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界与艺术界和文化界相对隔膜的现状。建筑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学、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三个专业,它们共同以造型艺术与审美训练、历史与人文素质训练、建筑学基本功训练与必备技术知识传授为基础,强调专业间的交融互补与学术渗透,构成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建筑艺术教育体系。

城市设计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创办于2002年,是中央美术学院为扩展设计教育领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并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第一所院外专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工业园区,占地100余亩。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大,应用特强的城市设计形象设计类及城市生活产品设计类专业为主,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灵活机智和应变能力,逐步向城市化城市生活相关的设计领域辐射与延展,适应并引领社会生活时尚潮流,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积极介入相关产业的设计实践,以实践带教学。现城市设计学院设有城市信息设计学部、城市形象设计学部、城市时尚设计学部、城市影像设计学部。下设有出版设计工作室、动画创作。中心和培养中心等机构。在教学上强调设计与工艺、平面与立体、学术与时尚、创新与应用、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培养具有策划、设计与推广能力的市场适用性人才,力求在设计教育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五篇: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考题和方法辨析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考题和方法辨析

中央美术学院在创办设计学院之初,就已经给自己定位和其他院校的设计专业要有不同的地方,这也就决定了它们在考题的出法上和别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有很大程度的差异,与其他学院的造型专业也有所不同。

过去的美术院校考试多技巧,那论技巧而言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也算够厉害把,可是他们在考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时候有的学生居然只得30多分。所以很多学生比较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怎么考?所以我很希望这篇文章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素描:

最近几年的考题类型《悬挂的面具》、《我的画具》、《打开的包》、《五本书一杯茶》。出这些题目其实主要是考两个方面的东西1.思维方式

2.基本技能技巧

思维方式是指对题目怎样处理和构图的形式处理,比如在考《打开的包》的时候你和很多学生一样只是去画一个被打开的包的素描静物的话,那你就很难取胜了,当你的思路和绝大部分学生的思路吻合的时候你的思路就没有新意了。有个学生在考《打开的包》的时候的思路给了我们一种启示:《打开的包》―――→过年的红包―――→压岁钱。他在处理时候将几张RMB画锝在红包的开口处,那他的思维方式就和其他的同学不一样了,他的得分就一下子高了许多。所以我们说思维成功你就成功了一半。考央美设计学院你一定要明白它决不是考静物这么简单。在考《五本书一杯茶》时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五个方对一个圆,然后给它创造一个环境,也可以将环境看成是书的演变的过程(简装书―――→光碟)。色彩:

央美设计学院的色彩可以肯定的是不考静物、不考头像,那就只剩下风景了,而风景也就两种,不是城市风景就是乡村风景,它的内容也离不开陆地、天空和一点建筑。但在画锝时候要注意从不同的视觉去表现,视觉不同画面的张力就不同,画面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90℅的学生用的是平视。用色的时候要灵活,主要是色调的问题,今年的考题《阴天的风景》其实就是冷色调。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让学生背两套色调。北京考法中的灰调其实也不是我们一些学生理解的那样(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它只不过是将色彩的色阶压缩在了一个一定的范围内罢了。

速写:

速写从某种趋势来看是考场面,主要强调画面的生动性,看重感受力和表现力。注重环境和气氛。

设计:

央美设计学院的设计考试主要考两项:立体构成和创意表现

立体构成―――→空间的想象力 + 立体形象的表达(这是2个基本点)创意表现―――→观念的想法―――→形象化表达―――→视觉的感染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