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首届禅茶博览会

首届禅茶博览会



第一篇:首届禅茶博览会

首届禅茶博览会,生态铁观音和中药养生香成新宠

第二届北京茶博会暨首届禅茶博览会5月11日如期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心传茶业应邀参加了本次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展出的茶品有绿茶、红茶、六堡茶、台湾高山茶、武夷山岩茶、铁观音等,而铁观音依然成为众多产品中的佼佼者。铁观音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主要产自安溪、华安、官田等地。它独有的观音韵深受国内外茶友喜爱,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汤色淡绿,溢味鲜爽,香气清高,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心传茶业此次提供的铁观音之所以吸引那么多品茶者的驻足,原因在于第一它的生长环境海拔在800米以上,生态高山茶园,环境优美,无污染,施用有机肥,绿色,环保;第二茶品送到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的SGS机构检测,结果对比符合欧盟标准,这既是对广大消费者的一份责任,也是对我们从事茶行业的职业道德。心传茶业选送的高山铁观音“禅—觉”获得“妙济杯”禅茶比赛金奖也是实至名归了。

参展中,很多朋友问我们一个问题,何为禅茶。禅茶就如茶道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从狭义来说,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广义来说,藉饮茶而习禅,藉茶艺、茶礼修禅道,属茶道的一种。茶道所修之道可儒、可道、可佛,茶禅则是专修佛教中的禅道。从茶中体悟禅,香自然而然也成了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焚香品茗,感悟茶中禅意,超世离俗。

此次心传茶业带来了富有特色的中草药养生香,中草药具有一定气味,与其性味相关,也是其功效的物质基础。中药熏法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它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呼吸道疾病重要的辅助疗法之一。以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组方,可达到预防呼吸道疾病 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芳香中药香气作用于大脑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调节心情,使人精神振奋,免疫功能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继而更注重养生,此次带来的几款养生香成了大家争先抢购的宠儿。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收获颇多,由于是第一次参加,经验还不足,我们将会总结经验,不负众望,以更好的面貌来迎接下一次的展会。

第二篇: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纪实

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纪实

产业发展,文化先行。从1988年铁观音杯全国征歌大奖赛算起,20多年来,安溪的茶事宣传活动,伴随茶产业的发展、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一大特色。

经过多轮的请进来、走出去轮回交替或同时并举,安溪的茶事宣传活动突出体现创新,突出体现成效,突出体现文化,突出服务茶业,为业界所称赞。其中2005年至2009年为期四年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系列茶文化宣传活动,成为中国茶界的茶文化宣传活动一大品牌。

至2009年,安溪茶产业,一方面,安溪全县茶园面积达60万亩,年产茶叶达6万吨,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受益人口80多万人,全县茶叶种植量和产量已经相对稳定在一个峰值,产业的发展需要全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安溪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达73亿元,涵盖茶机械制造、茶包装印刷、茶物流贸易、精深加工、茶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大茶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其中茶机械方面,全县拥有200多家茶机械生产企业,有31家企业享受国家农机购臵补贴政策,全年补贴金额达3000万元人民币,占据全省补贴金额的三分之一。

2010年年初,占地面积1600亩的省在建重点项目,安台茶业合作项目,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茶博汇,一期工程已建成。作为定位为中国茶都升级版的综合性大市场平台,其茶会展功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配套建设会展中心、举办“茶博览会”一经提出来,立即得到县政府和项目投资方的积极响应。事实上,早在2007年,我县受省、市政府委托,负责具体筹办“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就因县里没有专业展览场所,省政府决定将博览会的场馆设在泉州展览城,后来,省政府将此项活动相对固定在武夷山举办。

与此同时,安台茶业交流合作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安溪县茶业部门和农机部门、农机生产商、经销商,和台湾地区茶行业特别是机械生产行业已经建立起经常性的交流合作机制。在交流合作中,提出组织更大范围的交流合作活动,“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的想法应运而生。

高起点规划 高质量筹办

从2010年5月份到7月份,经过多轮的征求意见、讨论修改,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廖皆明牵头组织制定的《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活动方案》(初稿)形成。

2010年7月28日,县委书记李建辉和代县长朱团能主持会议研究展会活动方案,确定展会名称为:“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展会主题为:“科技进步助推产业提升”,提出秉承“聚焦高端、整合资源、创新跨越”的办展理念,扎实打造“茶机具实物展销、项目合作、科技对接、网上展示”四大平台,努力培育茶机具的制造、交易、科研三大基地的办会构想。并确定展会于2010年11月13日-15日在茶博汇举行,整体活动由开幕式、展览展销和系列活动等部分组成。展览展销方面,计划设臵标准展位200个(其中台湾30个),范围包括:茶叶机械、茶叶包装机械、茶具、茶文化产品、茶科技产品。系列活动方面,包括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发布茶机具科研成果、经贸项目对接签约、开通中国茶机具网站和茶多网、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茶文化表演活动、茶乡茶叶庄园体验旅游等。

为了高质量的筹办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县委、县政府组建了展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李建辉、谢保家、苏宇霖担任顾问,朱团能任组长,廖皆明任常务副组长,陈水潮、陈长华、刘锦川、黄文捷、梁金良、陈木根、龚培毓、林荣超、郑清花、陈文杰、郑乃辉、王金章、苏志雄、谢志攀任副组长。筹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秘书组、宣传组、展览组、招商组、茶事活动组、文艺活动组、后勤保障组、环境优 3 化组、旅游观光组、安全保卫组十一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筹备工作。各工作组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筹备办公室由王金章副县长挂帅任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安溪县茶业总公司,刘青洲总经理任常务副主任,从乡镇和县直部门抽调林格雷、谢景欣、陈友智等三位同志充实筹备办工作力量,茶业总公司和安溪铁观音研究院干部职工全员投入展会的筹备工作。根据相关规定,我县向上级提出申请举办展会,得到福建省外经贸厅的批准,准予举办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

经过积极争取、多方沟通,确定展会的指导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厅、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农林大学;协办单位: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福建省农机学会茶机专业委员会、台湾区农机工业同业公会、台湾省机器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中华台北产品包装协会、中华有机农业协会、台湾茶道文化研究协会;承办单位:安溪县人民政府。

8月5日,发出启事,公开征集博览会会徽,截至8月31日共收到123个设计样稿,经组织评选,安溪人陈国瑞设计的方案(变形茶壶)中选,奖金10000元。

9月15日下午,县委常委会听取博览会筹备工作汇报。招商招展方面,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面向全国各大产茶区、面向全国各大茶机具龙头企业招商招展,并依托台湾区农机工业同业公会组织台湾企业的招展工作,依托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福建省农机站组织省外、县外参展商招展工作。从招展完成情况看,展览展销的规模可以大大增加,可以达到500个展位。展馆建设方面,根据500个展位所需展览面积,展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在建的茶博汇中心广场(主展馆),占地9500平方米,实际可供展览使用面积7700㎡,可设标准展位379个,9月25日前可主体封顶。二是主馆外围展厅,可展面积6600㎡,可设200个展位;系列活动方面,除了预定各项活动按计划推进外,决定增加“寻韵〃中国茶都”全国征文比赛活动项目,确定同期成立“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举办“中国茶都开业十周年庆典”和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开工仪式等。

县委常委会指出,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是县委、县政府着眼构筑茶机具产业升级战略通道,服务推动茶产业跨越发展;着眼打造中国第一茶会展品牌,服务推动全国茶机具行业发展;着眼提升海峡两岸茶业合作水平,服务推动海西建设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要求筹备办和各部门要全力以赴,确保各项筹备工作要有力有序、扎实推进。

9月29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茶都举行。朱团能代县长致欢迎辞词。王金章副县长介绍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的目的、意义及筹备进展情况,发布博览会的相关信息。中国茶都集团董事长叶连芳介绍中国茶都十年的发展历程,发布中国茶都十周年庆典活动相关信息。新华社、中新社、香港文汇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海峡电视台、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商报、海峡导报、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东南早报等12家中央及省、市级的主流媒体记者出席新闻发布会。

至10月底,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展务工作方面,茶博汇主展馆(中心广场)已建成,招展工作全部完成,共安排231家企业参展,设标准展位502个,其中台湾综合馆28个,茶叶生产机械馆239个,茶叶包装机械馆104个,茶文化产品馆57个,茶科技产品馆20个,茶具馆54个。展馆中以茶为主题的展览中心造型和76家特装企业布展方案确定;开幕式和系列活动方面。开幕式聘请多次承办重大活动的新文化公司负责设计和实施。科研成果推介发布,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招商项目对接签约,“中国茶机具新闻网”和“茶多网”开通仪式,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成立大会,博览会暨茶都开业十周年庆典晚会,茶乡茶叶庄园 6 体验旅游,中国茶叶市场战略合作联盟框架性协议签署仪式和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开工仪式等活动都已准备就绪;嘉宾邀请方面。邀请中央省市领导,主办、协办单位领导,高端论坛专家,全国各大茶叶专业市场负责人,全国各大产茶省、重点产茶县客人,文化艺术界名流,媒体记者,在外安溪茶叶协会分会代表,安溪各地经济促进会(商会)代表等方面的嘉宾450人与会;宣传报道方面。精心谋划会前、会中、会后系列宣传,邀请泉州电视台对整个活动进行全程录播,同时制作电视专题片、宣传手册和《闽南茶韵〃安溪特刊》等宣传材料。

高规格开幕 高效益举办

为确保博览会活动安全办展、实效办展,筹备办和各工作小组上足马力、全程跟进,以《执行方案》、《参展须知》等形式,围绕活动组织、展馆布臵、消防安全、电源布局、展品运输、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并组织现场指挥部和展会服务中心、接待协调中心、新闻报道中心、医疗保健中心、车辆调度中心、安全保卫中心现场工作机构,整合县筹备办、展览组、招商组、后勤保障组、县消防大队、电力部门、广告公司、移动电信、茶博汇等方面的工作力量,以及志愿者进驻一线开展服务,全力保障展会运行。11月10日,统一企业、台湾永銡、台湾崴棋、日本伊藤园、日本川崎、日本富士华等企业55人的参展团携带远红外线焙茶机、川岛动力喷雾机、“众香子”真空袋、自动包装机等一批先进茶机具到茶博汇参展服务中心报到,同时,浙江上洋、合肥美亚光电、浙江方路、大闽食品等行业领军企业也陆续到位,开始组织布展,拉开展览会的大幕。

12日下午,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成立大会在县政府10号楼三楼会议室举行。19家知名铁观音品牌企业为首批会员,王文礼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并宣读《溪县铁观音同业公会宣言》,宣布以茶叶质量安全为基础,以品牌发展为目标,抱团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决心。

12日17:30,欢迎晚宴在好美国际酒店举行。

12日20:00,以“茶都颂•海峡情”为主题的博览会暨茶都开业十周年庆典晚会,在中国茶都广场举行。晚会展示了安溪茶产业、中国茶都十周年的成就,举行了“中国茶机具网”开通仪式、“寻韵•中国茶都”全国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感德镇荣获“中国茶叶第一镇”授牌仪式和“中国茶叶市场战略合作联盟”框架性协议签署仪式。

晚会聘请厦门市歌剧院副院长马列为总导演,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燕升、管彤担任主持,由中央电视台、厦门歌舞剧院和小白鹭艺术团、县茶文化艺术团共同组织12个表演 8 节目,节目以舞蹈、歌曲、快板说唱、茶艺等多种表演形式,充分体现了安溪茶文化和中国茶都的地域特色。晚会恢宏大气、隆重热烈的氛围,让来宾和观众沉浸在茶机具博览会和茶都十周年庆典浓浓的艺术氛围之中。

13日9:30,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在茶博汇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出席博览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武警总部原副政委、中将隋绳武;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芸;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中共福建省委原副书记黄瑞霖;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桓玉珊;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何济海;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秘书长曹鸿鸣;福建省委编办主任陈海基;福建省委台工办副主任林卫国;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持工作副会长陈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黄少萍;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新聪;台湾区农机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王岱淇;武警总部后勤保障部副部长、少将林盛发;中国商业贸易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陈联真;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育才;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长赵觉荣;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颜伟劲;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伯前;泉州政协市副主席陈敬聪;泉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小青;福建省政协副秘书长刘珂;厦门大学医学院院 9 长齐忠权;湖南省农机局局长谢国华;福建省贸促会副会长许媄俤;中直、省直、泉州及兄弟县(市、区)的领导;来自日本的客商,以及台湾和大陆主要产茶县的农机部门领导、经销商代表;科技界、新闻界的朋友;各地安溪促进会、商会、茶叶协会代表,安溪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部门领导和海内外乡亲。

9:38,罗豪才宣布: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隆重开幕,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和安溪县委书记李建辉致辞,罗豪才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第一任会长王文礼授“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牌匾,随后举行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安溪铁观音茶王赛颁奖仪式和项目对接签约仪式。最后,全体主礼嘉宾为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博览会开馆剪彩。开幕式后,罗豪才等领导和嘉宾巡视展馆。

13日14:30,“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在三德大酒店举行,本次论坛活动共收到56名作者独著或合著的论文31篇,编印《首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论文集。8位专家、教授进行演讲,19家高校推介42个重大科技成果项目,15个企业与8所科研院所签订20个技术合作协议,对接26个科技项目。

14日,嘉宾们深入中国茶都、魏荫文化园、安溪龙涓茶叶城、龙涓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中闽魏氏铁观音茶庄园、华 10 祥苑铁观音茶庄园,亲身体验以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为元素的茶事体验、生态游乐、休闲观光、民俗文艺农家乐等旅游产品。

从11月13日至15日上午,各乡镇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工专业户、茶企、茶商、村居干部和师生纷纷参观博览会,参观人数突破3万人次。

博览会期间,共落实对接投资项目35个,投资总额60.65亿元,有12个项目在现场签约,累计投资47.1亿元。博览会现场交易活跃,机械类大宗产品购销洽谈订货可观,合计总额3989.67万元,其中合同订货总额1034.67万元(机械类851.7万元、茶具包装类134.5万元、茶叶文化类28.47万元、茶科技产品20万元),意向订货总额2800万元。现场交易总额155万元。

博览会期间,新华社、中新社、中国质量报、中国工业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海峡电视台、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海峡都市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商报、海峡导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近20家主流媒体参与博览会新闻报道工作,对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茶乡、茶叶庄园体验旅游,铁观音茶文化展示,博览会暨中国茶都开业十周年庆典,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成立大会,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中国茶机具网和茶多网开通仪式,茶叶机械研发与制造高端论坛,“中国茶叶市 11 场战略合作联盟”框架性协议签署仪式等活动和中国国际信息建设福建产业园、连捷国际度假村依仁溪泛度假区、八马茶叶庄园、“海峡茶博园”铁观音茶文化生态园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工项目进行宣传报道,展现安溪依靠科技进步助推产业提升的信念,表明安溪致力于打造茶机具“实物展销、项目对接、科技成果发布、网上展示”四大平台、培育“制造、交易、科研”三大基地的信心。

第二届海峡两岸(安溪)茶机具博览会,于2011年11月12日—14日在茶博汇会展中心举办,设臵513个标准展位,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出席。

第三届展会,升格为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并更名为“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主题为“聚集发展〃合作共赢”,设臵756个标准展位,由专业展览公司博源会展公司承办展务,于2012年10月10日-12日在茶博汇会展中心举办,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和张克辉,以及省政府陈荣凯副省长出席。同期举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奠基仪式。

第四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暨2013泉州茶文化旅游节,主题为“中国茶〃中国梦”,设臵1048个标准展位,将于2013年10月11日-14日在茶博汇会展中心举办,同期将举办2013泉州茶文化旅游节,举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 12 院落成庆典仪式。县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每年10月中旬举办一届茶展会,第四届至第八届由茶博汇公司承办展会的培育和组织,逐步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办展。

第三篇:禅茶一味推广6

禅茶一味推广方案

目前茶楼刚开业,市场知名度不高,需要进行系列推广活动。瑞昌市场现以茶餐厅居多,单喝茶价位在60元左右,我茶楼定位相较更高档更纯粹,与此同时顾客群体没有那么大众化,针对的是商务人士、文化人士、公司白领等。一 文化活动: 1、1)内容:举行赛棋、书法比赛、书画展、剪纸艺术展等; 2)洽谈单位:文化局、工会、老年大学等;

3)费用:提供场地、茶点、茶水约2000元;评委赠品约1000元;报纸广告为资源置换; 部分店内外广告、电视广告费用5000元;合计8000元; 4)收获:提高文化底蕴、增加文化人的参与性、借题做报道扩大宣传。2、1)内容:举行茶艺DIY、品茗会等;

2)参与对象;邀约瑞昌同行、市场上有意参与人士(需要找至少一位名望较高人士);

3)费用:提供场地、茶点、茶水约3000元(茶艺DIY需要较多茶具、品茗需要好茶叶);报纸广告为资源置换; 部分店内外广告、电视广告等费用5000元;合计8000元;

4)收获:增加同行交流、加快市场融入、扩大市场知名度、借题做报道扩大宣传。

二 其他氛围等1、1)店内;二楼走廊:比较长且色彩朴素,容易形成视觉盲点,建议中间点缀一些古色古香的红色灯笼;

2)绿色植物:所有绿色植物几乎一模一样,这让原本就比较相似的房间布局更加雷同,容易视觉疲劳,建议适当更换一些盆栽,在大小、造型等方面做些搭配,更具情趣化;

3)棋书等:为了增加文化气息,建议可以购置几幅象棋、围棋供人借用,再添置些文化味的书籍。

2、店外

第四篇:禅茶茶艺表演解说

禅茶茶艺表演解说

中国是茶的故乡,西汉时,甘露禅师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是佛教僧徒种茶的最早记载。东晋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南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来提神防睡。茶圣陆羽自幼生长在寺庙中,茶与佛门结缘2000余年。禅茶是采用严格地融于佛法的加工工艺,经过特殊的茶艺表演,从而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门用茶。禅茶不仅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而且祛肺痢,保健康。护齿明目、解渴生津,增长善根。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茶文化的基础是“苦、静、凡、放”,禅茶的最终目的在于明心见性!

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以茶参佛、启迪佛性﹐昭示佛理。“莲缘禅茶茶艺”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放下世俗的烦恼,赢得一时宁静,暂抛却功名利禄,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品一壶莲缘茶,领略一下茶禅真谛。

1、礼佛﹕焚香合掌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2、调息﹕达摩面壁 达摩面壁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的故事。面壁时助手可伴随着佛乐﹐有节奏的敲打木鱼和磬﹐进一步营造祥和和肃穆的气氛。

主泡者应指导客人随着佛乐静坐调息。静坐的姿势以佛门七支坐为最好。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在静坐时肢体应注意七个要点﹕

其一﹐双足跏趺也称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亦可用单盘。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刚坐﹐开始习坐时﹐有人连单盘也做不了﹐也可以把双腿交叉架住。

其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一个骨节都如算盘珠子叠竖在一起样﹐使肌肉放松。其三﹐左右两手环结在丹田下面﹐平放在胯骨部份。两手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这叫“结手印“也叫做“三昧印”或“定印”。其四﹐左右双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弯背。其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腭内收而不低头。

其六﹐双目似闭还开﹐视若无睹﹐目光可定在座前七﹑八公尺处。其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面部微带笑容﹐全身神经与肌肉都自然放松。在佛乐中保持这种静坐的姿势10-15分钟。

静坐时应配有坐垫﹐坐垫厚约两﹑三寸。如果配有椅子﹐亦可正襟危坐。

3、煮水﹕丹霞烧佛

在调息静坐的过程中﹐一名助手开始生火烧水﹐称之为丹霞烧佛。

丹霞烧佛典出于《祖堂集》卷四。据记载丹霞天然禅师于惠林寺遇到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烧火取暖。寺中主人讥讽他﹐禅师说﹕“我焚佛尸寻求舍利子。(即佛骨)”主人说﹕“这是木头的﹐哪有什么舍利子。”禅师说﹕“既然是这样﹐我烧的是木头﹐为什么还要责怪我呢﹖”于是寺主无言以对。

“丹霞烧佛”时要注意观察火相﹐从燃烧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促以及生命的辉煌。

第五篇:茶禅一味每日禅话875

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1“ width=690 height=46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3.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Jfa2mf2%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1“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1“>

茶的最初本意是为了解渴。所以喝茶是为了解渴,而品茶是为了怡情。生活里,有时像在喝茶,是为满足生存的需要。有时像在品茗,却是为调节心灵的需求。从苦到甜、从浓到淡,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品茶,须静下心来细细把玩品味,才不辜负了好茶。人生亦如品茶般微妙,别虚度了此生,错过了茶香。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2” width=580 height=733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9.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JJP1658%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2”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2”>

温水沏茶,茶叶似枯木静浮水面,鲜有茶香;沸水泡茶,茶叶似入水活鱼,上下翻腾,几经沉浮,最后抵达壶底归于平静,此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芸芸众生若茶叶,如无艰难磨砺,风雨洗礼,经受岁月浮沉,怎能散发出生命的芬芳?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3“ width=690 height=426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7.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KzoQSd6%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3“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3“>

人生如茶,浓淡冷暖各有缘法。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必叹时运不济,不必伤无力自拔。品茶的人会举起茶杯告诉你:“所有的荣华和清苦,都应该像这第一泡茶一样,润杯即可倒掉,喂给野花杂草。”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4” width=690 height=42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9.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KV4JW28%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4”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4”>

有人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5“ width=690 height=43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5.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Lmz0oc4%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5“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5“>

春茶苦,夏茶涩,人生在世,就算再顺利,也离不开“苦涩”二字。佛家有云“苦集灭道,亦为四谛,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人要经历生老病死之苦,贪嗔痴念之集,寂灭涅槃之灭,想要通向极乐之道,就应“苦当之,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茶如禅意,初尝茶之苦,二尝茶之涩,三尝茶之悠扬,再尝茶之余香,最后茶之清幽与人心合一,由苦及乐。茶禅一味,亦如人生,初而涉世浅,深受外界打磨之苦,久而久之,圆而不滑,外圆内方,乐于世事却不改其本心。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6” width=690 height=383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3.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LOh7C5c%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6”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6”>

品茶如品人,人品如茶品。一个人喝茶,其意不仅在止渴,更在于鉴赏其色、香与味,体会其苦、甜与醇,领悟其淡、雅与和。自省自悟,品出茶的真性,体会人生百味,达到天地人和相通的境界。人有万象,茶有千面。这是品质决定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真正有品质的人同样也能承受尘世的侵蚀,眼明心清,始终保持着天赋本色。当你端起茶清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是否也在品味你自己呢?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7“ width=600 height=895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8.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MiU1p87%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7“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7“>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茶之道,茶知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8” width=690 height=476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9.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MNE1i48%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8”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8”>

泡上一壶茶,随着茶色的慢慢变淡,随着茶香的源远悠长,去找寻内心的纯真。禅亦如茶,执于一念而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在于心间。茶禅一味,壶佛一身,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人生真谛,皆在这茶禅之中了。

每日禅话 875“ alt=”茶禅一味

每日禅话 875“ 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9“ width=690 height=425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2.sinaimg.cn%2Fmw690%2F001NwA71gy6SX7RyX6xa1%26690“ real_src=”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9“ src_cetemp=”http://image86.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6/1110/54813262_9">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