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北大精神——贺北大中文系百年华诞
谈谈北大精神——贺北大中文系百年华诞
作者:王展(北大中文系2001级本科,2005级硕士)
前些日子参加了北大上海校友会举办的中文系建系100周年庆茶话会。会议地点选在了有着“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美誉的上海张园。在这样一个地方忆一忆中文系的百年,论一论古今之北大,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会议请来了北大中文系的老系友、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戴燕老师。戴老师在会上引用了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作为开场,原文是这样的:“我们经过多少患难的人,今天在此纪念北大校庆纪念会,心里很难过。现在有许多大学在这里复校,为什么北大不复校?我常说,办一个一流大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学校与人是一样的,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最后还会死,但是他的精神仍是值得纪念的。我们要纪念北大,应当从精神上去纪念他,历史上去纪念他,百年千年之后,一样可以纪念他。要建立一个像十二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的北大是不容易的,因此我们只有在精神上及痛苦的感情上去纪念北大。”
这段文字出自胡适先生1960年12月17日在台北北大同学会举行的北大六十二周年校庆纪念会上的演讲(见《胡适文集》第12卷,欧阳哲生编,北大出版社1998年)。简单介绍一下这段话的背景,胡适当年已经步入生命的最后时光,当时“光复”大陆无望,清华、交大、东吴大学等纷纷在台湾“复校”,唯独北大没有复校,原因上文中已经说明。胡适是北大1949年前最后一任校长,任期三年,时间很短,但在北大历任校长中,可以说他是与北大感情最深的。虽然他并非北大毕业,却一直将北大当作自己的“第一母校”。1929年,去沪3年的胡适回到刚刚复校成功的北大,写了这样一首诗:
三年不见他,就自信能把他忘了。
今天又看见他,这久冷的心又发狂了。
我终夜不成眠,萦想着他的愁、病、衰老。
刚闭上了一双倦眼,又只见他庄严曼妙。
我欢喜醒来,眼里还噙着两滴欢喜的泪,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
这首诗歌不是写给恋人,而是给他心中的恋人——北大。胡适从1917年起,30多年间一直在北大任教,历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长、校长,为北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台之后,他也“虽在远,决不敢忘北大”。在北大历史上,北大自由民主风气的形成与胡适先生密不可分。在北大历代校长中,胡适先生的地位应当与蔡元培、蒋梦麟等老校长同等重要。但由于政治原因(胡适是反共产主义者,但也不是国民党蒋介石的追随者),这么多年胡适在北大一直被小心翼翼地“封存”。李敖先生来北大希望为胡适立一雕像,至今未果。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先生说:“作为北大人,我对适之先生总有一种歉疚感。”
恰逢中文系100周年系庆。我想,在这个时间上,没有什么比迎回胡适先生更有意义了。喜闻中文系举办了大型系列讲座“胡适人文讲座”(系友中坤投资董事长黄怒波先生捐资200万元),原校长许智宏院士发表致辞并回忆了胡适先生的学术生涯以及其与北大的关系和为中国教育所作的贡献。听到这个消息,余心甚慰!这也就是我前几天签名档写着“恭迎胡适校长归来”的缘由。
讲完了胡适先生与北大,再来说说北大精神。适之先生文中说要纪念的是北大精神,我既是同意,也不同意。
首先,北大最可宝贵的就是北大精神。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则要加上一句:所谓北大者,北大精神也!从蔡元培时代形成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到今天的自由民主、进步科学,北大精神百余年来薪火相传、延绵不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哪所大学有这样强烈的人文精神以至于她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美洲,先有哈佛再有美国,哈佛300余年历史,为美国贡献了无数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但哈佛从来没有和美国的民族政治有过太紧密的关系。也许,这就是美国的大学,保持学术上的独立。但北大则不然,一部北大史几乎就是半部近代中国思想史。
其次,北大精神并不是一种用来传诵的信仰或者用来膜拜的文物,她真真正正存在于每个北大人心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在燕园7年,让我受益终生、深深刻在我骨髓里的就是北大精神。从我入校那天起,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精神的魅力》。这本书整整影响我到今天,我现在回想起中文系谢冕先生的那段话仍是激动万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校园与我们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它永远。燕园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单纯。就我们每个人说,我们把青春时代的痛苦和欢乐、追求和幻灭,投入并消融于燕园,它是我们永远的记忆。未名湖秀丽的波光与长鸣的钟声,民主广场上悲壮的呐喊,混成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校园记忆。……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却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且不朽。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生活在燕园里的人都会把握到这 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 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怀着神圣的皈依感,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并至诚期望冥冥之中不朽的中国魂永远绵延。”(谢冕《永远的校园》)
我很庆幸自己进了中文系。这一百年来,北大精神一直在中文系得以保存、发扬光大。在这个物欲横流、到处都是拜金男女、BBS十大主题天天充斥着征友、JOB、团购的信息时,还有一批甘于清贫的饱学之士在我们的第一堂课上就在黑板上给我们写下“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告诫我们“沉潜”下去读书;还有一批忧国忧民的大儒用他们振聋发聩的声音给我们讲述“国家兴衰之道”;还有年轻的老师将《北大魂兮归来》这样的文章推荐给我们传阅而不是网上的八卦笑话,还有怀有家国理想的同学在深夜的寝室里纵谈古今、彻夜不眠。与其说北大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不如说是中文系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严谨求学、独立思考、胸怀坦荡、心系天下,这些先生们告诫我的为学之道、为人之道我谨记于心。我为自己是一个北大中文系的学生而深深自豪,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晚上,屋外白雪皑皑,屋内热气腾腾,台下听众痴迷,台上演讲者激昂,当我大声说:“我为我自己是中文系的学生而深深自豪”,台下响起了经久的掌声。
我还记得在毕业典礼上,每个系的学生都会喊出自己的口号。当叫到中文系时,我们大声地喊出北宋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们每一个中文系学生的宏愿,也是我们生存于天地间的根本准则。
第三,胡适先生要痛苦地“纪念”北大精神,所谓“纪念”应该是已经不在的、远去的人或事物。但北大精神从来没有不在或者远去,相反,北大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北大精神其一为“兼容并包、自由民主”,其二就是“常为新”。在当今这个时代,北大精神又该如何体现呢?
有人感慨当今时代“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我看其实大可不必紧张。历史从来不会骗人,历史的规律也从来没有失灵过。这就是所谓的“势”与“道”。古人讲“顺势而为”、“顺其自然”自是如此。翻看历史上各朝各代(在此我没有把当今和古代王朝相比的任何意思),在建国60-100周年的时候都是什么样子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大都国泰民安、经济富足。这个时期的诗文也多是歌功颂德之作。这就是经济大发展、人人想着挣钱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里根本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的思想、学术的自由。只有春秋战国、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的乱世,才会出现“诸子百家”的思想盛世。人都是绝对现实的(美国人最为代表),仓廪足而知礼义。中国人还没有完全享受到富有,还不到谈精神层面的时候。我认为,我国的经济在我国特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了腾飞,可能用100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200-300年的路,但思想文化领域则不然,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用几代人去积累去发展,欲速则不达,还有可能因为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比正常需要的时间还要长很多,这两者造成的不匹配而导致人们思想的波动也更复杂激烈。我个人一点都不担心目前出现的问题,这都是正常的,我们也不必感叹外国人素质为什么要高一些,这些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在当今这个时代,普通人需要踏踏实实地继续搞好经济建设,提升自己、家人、他人的幸福程度;为官者为政者则要努力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行一些政治制度改革,思考如何变国富为民富,如何变快速发展为有效均衡发展。所谓的民主和自由更多地是一种胸怀与智慧,这需要几代人花时间去领悟。西方人的民主起源于契约,而在契约之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契约精神。契约好立,而精神难成。很多事情需要花点时间、花点耐心,自然而然形成的东西才是对大多数人真正有利的东西。那么,北大精神应当如何更好地与时代结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万世开太平”书生气太足、有些不太现实,容易沦为口号,而且我们很多同学都变成了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或是职员,分布在各行各业从事着普通的工作,也没有“开太平”的机会。直到前两天我看到大卫鲁宾斯坦的一段话,方才找到了答案:“我们要寻找的是这样的人:能够真的控制自己,也希望用自己的一生去干一番事业,他们通过创造财富,并最终将这些钱财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国家有价值的公民。”
一个北大人,心中应永远记着“独立之思考,自由之思想”,应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但更应该立足于当前时代,立足于本职工作,做一个能够创造财富并回馈社会的有价值的现代国家公民。如果经济领域有先富后富,那么北大人就一定要做思想文化领域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人这一生如白驹过隙,如果在临死前,不必感叹我以北大为荣或是北大以我为荣,而是能自豪地说:我一生为自己为别人创造了幸福,我是一个有价值的国家公民。我想,这也许就是当代北大精神最好的注脚。
谨以此文自勉,也献给北京大学中文系,祝贺百年华诞!
2010年9月12日
第二篇:北大中文系考研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大综合试题
注:中文系各专业选择填空题均相同(比较文学除外)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提出“为何写作”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作家是。
2、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4、成语“望洋兴叹”出自于。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于曹植的。
6、著名的“红拂夜奔”故事出自唐传奇。
7、“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风,吹梦成古今”是清代词人 名句。
8、“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 的评价。
9、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诗集是。
10、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秋收》、《残冬》。
11、《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12、郭沫若的诗作中运用了古天方国有关凤凰死而复生的神话的是。
13、中国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14、50年代被称作“图卷戏”的老舍话剧是。
15、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
16、“流觞曲水”是发生在传统节日 的活动。
17、希腊神话中闯过12个难关的大力士是。
18、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希腊罗马和。
19、语言系统中两种根本关系是 和聚合关系。
20、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做语言的 分类。
21、“艳”字的汉语拼音为yan(第四声),其韵母属于四呼中的。
22、从造字看,“烦”属于“六书”中的。
23、“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中的两个“衣”和两个“食”在古注中音义不同,这种现象称作。
24、中国最早的词典是。
25、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大学》中,“三纲”未包含的内容是:
A、明明德 B、新民 C、止于至善 D、中庸
2、下列不属于海德格尔的理论是:
A、此在 B、烦 C、畏 D、恶心
3、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王昌龄 C、王维 D、杜甫
4、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 见胜。A、筋骨思理 B、古朴自然 C、冷峭清峻 D、清新空灵
5、“《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一评语出自:
A、《汉书》 B、《后汉书》
C、《文心雕龙》 D、《史记》
6、《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篇话本小说出自:
A、《警世通言》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初刻拍案惊奇》
7、《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王国维 B、朱光潜 C、梁启超 D、宗白华
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叙事诗的是:
A、《王贵与李香香》 B、《赶车传》
C、《漳河水》 D、《向太阳》
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派诗人是:
A、李金发 B、戴望舒 C、冯乃超 D、穆木天
10、下列小说中运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是:
A、《呼兰河传》 B、《子夜》
C、《骆驼祥子》 D、《围城》
11、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
A、梁生宝 B、萧长春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12、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小说”的是:
A、《无主题变奏》 B、《十八岁出门远行》
C、《铺花的歧路》 D、《动物凶猛》
13、下列曾被称为90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的是:
A、《一个人的战争》 B、《方舟》
C、《弟兄们》 D、《在细雨中呼喊》
14、明末冯梦龙搜集整理的吴语民歌是:
A、《桂枝儿》 B、《桐城时光歌》
C、《山歌》 D、《霓裳续谱》
15、《玛纳斯》是哪个民族的史诗:
A、柯尔克孜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哈萨克族
16、汉语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
A、任意性和强制性 B、突发性与平衡性
C、强制性和不可论证性 D、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7、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层面是:
A、语言 B、词汇 C、语法 D、词义
18、下列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是:
A、酒吧 B、夹克 C、卡片 D、足球
19、下列什么词语的汉语拼音需要使用间隔符号:
A、亲耳 B、下雨 C、排污 D、气恼 20、下列哪一个词有语素义失落的现象:
A、听证 B、裙钗 C、人物 D、迷惑
21、甲骨文出土后,第一步全面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是: A、刘鹗的《铁云藏龟》 B、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C、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D、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
22、音韵学上的“促声”是指:
A、仄声 B、短调 C、入声韵 D、入声调
23、中国现存最大一部类书是:
A、《永乐大典》 B、《艺文类聚》
C、《古今图书集成》 D、《皇览》
24、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以下哪部著作中正式确立: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新唐书·艺文志》 D、《四库全书》
25、在训诂学中,直接解释词义的方式称为:
A、声训 B、形训 C、义训 D、通假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 古代文学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悲士不遇赋》
2、《楚辞补注》
3、方回
4、《饮冰室诗话》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论左传的叙事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论初盛唐的复古诗学的理论和实践
3、王夫之曾说说苏轼“除却书本子,更无诗”,请联系苏轼作品做出评价
4、以《四声猿》为例,论明杂剧对元杂剧体制上的突破
三、赏析题(从以下两首诗词中选一首进行赏析,共30分)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姜夔《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亿、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课试题(共150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声无哀乐论》
2、端平更化
3、刘熙载
4、《山洪》
四、论述题(共80分)
1、论稷下学宫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影响
2、论明清小说评点理论中的人物论
3、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课试题(150分)
一、名词解释
1、学衡派
2、《都市风景线》
3、白马湖作家群
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5、李劼人
6、《申报—自由谈》
二、论述题(从以下题目中选做四题)
1、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对中国新诗所做的贡献
2、谈谈《憩园》、《寒夜》对巴金写作的意义
3、试比较田汉与曹禺的戏剧
4、论左翼文学和京派文学的“乡土观”
5、试论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的贡献
6、我看鲁迅(仅供留学生做)
中国当代文学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学者散文
2、天安门诗歌
3、新感觉派
4、样板戏
5、新写实小说
6、新诗规律化
7、《中国新文学大系》
8、革命加恋爱
二、论述题(共110分)
1、简论和分析知识分子写作(25分)
2、概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文学新方向的确立(30分)
3、列举王安忆两部以上代表作品并论述其创作特色(25分)
4、论八十年代末先锋文学创作的形式变革(3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共150分)
注: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专业基础部分试题相同
三、论述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李渔《闲情偶寄·剂冷热》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人之所尚,时优之所习,皆在热闹二字;冷静之词,文雅之曲,皆其深恶而痛绝者也。然戏文太冷,词曲太雅,原足令人生倦,此作者自取厌弃,非人有心置之也。然尽有外貌似冷而中藏极热,文章极雅而情事近俗者,何难稍加润色,播入管弦?乃不问短长,一概以冷落弃之,则难服才人之心矣。予谓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人情。如其离合悲欢,皆为人情所必至,能使人哭,能使人笑,能使人怒发冲冠,能使人惊魂欲绝,即使鼓板不动,场上寂然,而观者叫绝之声,反能震天动地。是以人口代鼓乐,赞叹为战争,较之满场杀伐,钲鼓雷鸣而人心不动,反欲掩耳避喧者为何如?岂非冷中之热,胜于热中之冷;俗中之雅,逊于雅中之俗乎哉?” 请简述以上文字的大意,并就“冷”“热”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简述弗洛伊德学说在文学理论中的具体表现
六、鲁迅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请你就魏晋的文学的创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考研试题 中外文学试题(每题30分,共150分)
一、简论爱玲作品的在当代的流行
二、试论《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性
三、论述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典型意象
四、简论《西游记》中的宗教影响
五、试具体分析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还乡主题
中外文论试题(每题30分,共150分)
一、论述亚里士多德《诗学》对于西方文论的影响
二、举例分析海外华人作品种的身份认同问题
三、从文学理论的角度阐述下列文本的意义: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四、比较分析尼采的“上帝之死”,福柯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之间的关系
五、试论跨文化比较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考研试题 文艺学方向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简答题(共75分)
1、简要说明刘勰“隐秀”的内涵(15分)
2、比较清代前期“神韵说”和“性灵说”的差异(15分)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15分)
4、简述二十世纪西方的“语言学转向”及影响(15分)
5、简评解构主义文论(15分)
二、论述题(共75分)
1、论文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25分)
2、论文学中的情感因素(25分)
3、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现状及前景(25分)
文艺学方向专业基础试题(共150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三、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及地位(10分)
2、简述“江西诗派”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10分)
3、简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内容及形式特色(10分)
4、简述二十世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0分)
四、论述题(共60分)
1、论盛唐诗歌的成就及地位(30分)
2、论述十九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色及成就(30分)
文艺美学方向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试论艺术本体论的发展历程和危机意识(50分)
二、试论大陆文明、海洋文明、太空文明对文艺发展的影响(50分)
三、试论中国思想对当代生态美学发展的影响(50分)
文艺美学方向专业基础课试题(共150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三、论述题:(共40分)
1、论《大学》中三纲八目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试论“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的取境特征
3、试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修辞立其诚
2、辞达
3、浮声切响
4、温柔敦厚
5、理事情
6、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
二、论述题(共90分)
1、论孔子文艺思想(30分)
2、刘勰钟嵘文艺思想比较(40分)
3、李渔戏剧理论(20分)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基础试题(共150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三、论述题:(共100分)
1、试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20分)
2、比较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记》的 艺术特色(15分)
3、简述《老残游记》艺术成就(15分)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文学的读者接受(25分)
5、谈谈近年来中国历史小说的创作(25分)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学专业考研试题 古文献学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科斗文
2、皕宋楼
3、覆刻本
4、阙文
5、千顷堂书目
6、正始石经
7、类书
8、校雠通义
9、谶纬
10、汲冢书
二、写出下列著作时代及作者(每题1分,共10分)
1、流沙坠简
2、说文答问
3、周礼汉读考
4、匡谬正俗
5、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6、春秋左传诂
7、论语义疏
8、小学绀珠
9、滹南遗老集
10、楚辞章句 三、九流十家是什么?各家主张是什么?(20分)
四、汉代以来《尚书》的研究著作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及成就?(20分)
五、结合具体文献谈谈马王堆帛书在古文献学上的意义(20分)
六、标点下段文字并译成现代汉语,再结合材料谈谈春秋时代的礼制(40分)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左传·桓公二年》
古文献学专业基础试题(共150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丛书
2、金石学
3、百衲本
4、六艺
5、六义
6、乙转
7、如字
8、《困学纪闻》
9、《中经新簿》
10、宫内厅书陵部
四、写下列著作的时代及作者(每题1分,共10分)
1、《读书敏求记》
2、《诗本义》
3、《风俗通义》
4、《孟子章句》
5、《逸雅》
6、《酉阳杂俎》
7、《龙龛手鉴》
8、《学林》
9、《毛诗古音考》
10、《义门读书记》
四、标注平仄韵脚(10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五、论述宋代考据学对于清代学术的影响。(20)
六、给下列文本添加标点并翻译。(20)
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中一国之币分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试题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基础试题(共150分)
语言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音位文字
2、词义的模糊性
3、洋泾浜
4、历史比较法
二、简答题
1、列举说明名词有几个语法范畴(7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6分)
3、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归纳的互补原则(6分)现代汉语:
1、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注音(10分)
雄壮 典雅 反省 曲解 惩处
2、举例说明词典释义有几种方式(10分)
3、下列歧义句,说明有几种可能的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15分)
解释清楚 解释得清楚
我昨天吃的饭
那孩子亲了我一嘴油
古代汉语:
一、用音韻學的相關知識分析和回答下列問題(8分)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粘衣。
1、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和韻腳,並指出它們屬於《廣韻》的什麽韻。
2、這首詩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請說明原因。
3、如果是近體詩,請指出詩中拗救之處,並指出詩中對仗的用法。
4、指出詩中哪些字是中古次濁聲母字。
二、下面這些繁體字現代漢語都簡化成同一個字,請從形音義的角度來分析它們的異同(8分)
1、凭 凭 慿
2、帘 帘 簾
3、吃 吃---口契
4、厌 厭----饜
三、標點并翻譯下面一段文字(19分)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拜都为济南守至则诛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都为人勇有气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称曰己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居(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自拟一个具有二层性的符号,并以此为例说说你对符号二层性的理解。(15分)
二、音素划分为辅音和元音 的依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15分)
三、中古全浊声母到现代汉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以此为例说明语音演变的规律特点。(15分)
四、举例说明“时”和“体”的区别。(15分)
五、换喻是什么?换喻有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15分)
六、什么是语言结构规则的递归性?请举例说明。递归性和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有什么关系?“山上架着炮”为什么会有歧义?(25分)
七、什么是词类?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5分)
八、什么是音位 的区别特征?什么是单向聚合?什么是双向聚合?请说明它们在语言演变上的不同特征。(25分)
2010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试题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试题(共150分)
一、语音:
1、e的音位变体
2、举例说明儿化音变规律
二、文字:
1、凸的笔顺----弓的笔画数-----汉字字体演变固定下来的标志——恭的形旁是----爽从部件组合来看是----结构
2、改错别字,一段话很简单
3、有人说汉字是意音文字,有人说汉字是语素文字,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三、词汇:
1、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
2、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人的 在勇于探索和 ”记不太清了,让划分出词,并分析合成词的结构
3、辨析:幸亏--多亏 急--着急
四、语法
1、主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加“的”字,也有时不加,有什么规律?举例归纳。
2、“x不如y+形容词”和“有点儿+形容词”两种格式对形容词各有什么要求?
3、“在黑板上写字”可以说成“字写在黑板上”,为什么“在飞机上看海”为什么不能换成“海看在飞机上”?
4、成分分析:
你爸爸的同事的弟弟和你妈妈的同事的妹妹结婚了没有? 六除二等于三。
5、连动式和递系式中有时把动态助词“了”加在第一个动词后,有时加在第二个动词后,请归纳其中的规律,并举例验证。
6、改病句分析:
他连钱都没有,所以不能去旅游。本田回去日本了 这件衣服十块钱来 这些酒被他喝得完
他把这件衣服别穿走了
语言学概论试题(共150分)
一、简答题
1、屈折语、黏着语划分的依据,各自的特点
2、现实世界是一样的,为什么具体的语言概括出来的是不同的。请举例分析
3、什么是通用语,汉民族共同语是怎么成为通用语的?
二、论述题
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和联系?汉字对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影响有哪些不同于拼音文字?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第三篇:北大百年学习网
在北大百年学习网学习的体会
从初中三年级上学期起我便开始在大百年学习网学习了,经过了半年的学习我受益颇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么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当然,每个人的个性和类型是不同的,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和心态也是不同的。我只把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比较关键的几个环节说一说:
第一就是重视学校课堂听讲,这在学习环节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所有学习技能基本上被调动全了,听说读写,效率最高。无视学校课堂只是利用回家用功,即使最后达到了同课堂听讲一样的效果,但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是难以估算的。但是,课上有些遗漏又在所难免,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北大百年学习网的视频课堂确实起到了不错的弥补作用。
第二就是做笔记和错题处理,我所说的笔记这个概念是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归纳总结,当然,这并不限于任何载体。而笔记的整理与作业中错题的处理可以做到很好的结合,试想,我们每次复习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不足就表现在平时的错题里,对于错题要经常进行系统归纳。北大百年学习网的试卷下载区的学习资料在这方面确实给我提供了一些便利。
第三就是自我巩固,这个概念比较大,因为对于知识自我巩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上述的笔记就是其中一种。将已有知识梳理一遍,就像数1、2、3一样使它们变得连贯系统起来,北大百年学习网起得就是一把梳子的作用,因为像平常说的如果让你说出你有哪些知识漏洞听起来容易,但真让你挨着个的说没几个人行的,最简单方法的就是经常阶段性地梳理一遍就是了。
第四就是名师答疑,平时在课堂上,不会做的题,不知道答案的题,在北大百年学习网上都能从老师那里知道答案,而且是免费的,在课堂上不好意思问老师和同学,在北大百年学习网上就不同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去问老师,对自己的自尊心也有了很好的保护。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小小的见解,北大百年学习网的很多资源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我感谢北大百年学习网在学习上给予我的帮助,并且祝愿北大百年学习网越办越好!
2009年3月25日
第四篇:2012北大中文系毕业演讲
2012北大中文系毕业演讲——卢新宁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在与我的同屋女孩爱的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做一段将理想“变现”的过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度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二十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肮脏的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干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北大是守护这些的底线北大人应该是守护这些的社会柱墙。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很多中文系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的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说的有的是人才却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的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北大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二十多年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因为这个时代说你幼稚是给对有良心者最大的褒奖。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相信光明便不再有黑暗
第五篇:北大中文系本科生课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年9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版别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 等 商务印书馆 1999年1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 新逻辑教程 宋文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 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 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3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 谢冕、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谢冕、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版别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 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 中华书局 1980年6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年8月)
文字学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语言学概论 胡明扬、贺阳、沈阳 语文出版社 2000年4月
简明汉语史(上、下)向熹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5月
音韵通讲 耿振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
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11月
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符淮清 语文出版社 1996年1月
语法答问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 1985年7月
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袁家骅 语文出版社 2001年1月
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游汝杰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詹伯慧 湖北教育出版社 年月
说文解字 [东汉] 许慎 中华书局 1963年12月
说文解字注 [清] 段玉裁 中华书局 年月
三、中国文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版别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文学原理 文学概论(第三版)蔡仪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5月
民间文学概论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增订本)段宝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张少康 刘三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6月(外国文学 欧洲文学史(上、下)扬周瀚 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月
俄苏文学史(1—3)曹靖华 河南教育出版社 年月)
(比较文学原理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乐黛云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文艺美学 胡经之 年月
文学原理 董学文、张永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4月
文学理论新编 陈传才 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月
文学理论学习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理论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月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俗文学史 郑振铎 上海书店 年月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 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月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华书局 1990年4月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中华书局 1990年4月
元代戏曲史稿 天津古籍出版社 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教程 陈思和 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月
台湾文学史 刘登翰 海峡文艺出版社 年月
四、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版别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古籍整理概论(无书目))
古文献学史 中国古文献学史 孙钦善 中华书局 年月
(音韵学 音韵学教程 唐作藩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7月)
(文字学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训诂学(无书目))
校勘学 校勘学大纲 倪其心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7月
版本学 古书版本学概论 李致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0年8月
(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 来新夏 中华书局 1991年3月)
(哲学要籍解题(无书目))
史学要籍解题 史部要籍解题 王树民 中华书局 1981年11月
(文学要籍解题(无书目))
工具书使用法 中文工具书教程 朱天俊、李国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7月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1-3)阴法鲁、许树安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11月 主要参考书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月
校勘学 钱玄 江苏古籍出版社 年月
校勘学释例 陈垣 中华书局 年月
古籍版本学概论 严佑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月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 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月
版本学 姚伯岳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月
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 张传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
文史工具书手册 朱天俊、陈宏天 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月
中文工具书参考资料 朱天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