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纳兰词》哀婉词风成因
浅谈《纳兰词》“哀婉”词风成因
班级:高一(3)班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内容提要:有着“清初第一词人”之称的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著有《通志堂经解》、《渌水亭杂识》,但最有名的还是《纳兰词》,时人有云:“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他的作品无论写景或言情,都有其所独有的一份敏锐真切,少有豪迈,充斥着南唐二主遗风,哀感顽艳,婉丽凄清。这个中原因,值得我们去挖掘探讨。
关键词:《纳兰词》 哀感顽艳 婉丽凄清
<一>哀其出身
纳兰容若的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他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他与康熙皇帝是表兄弟。
看到这段话,不得不说,容若真的是一个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但凡看过《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的人,就会知道容若的无奈。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成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不是人间富贵花,偏偏生在帝王家。容若的高祖曾遭到努尔哈赤的血腥屠杀,虽然如此,纳兰家族仍然誓死为爱新觉罗家族效忠,家族的耻辱就成了不能明言的隐痛。而他的父亲明珠又是当时权倾一时的朝廷命官,在朝野上结党营私,使得容若每日活在恐慌当中,深怕因为父亲的缘故会遭到灭九族的灾祸,他只想和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可是连这点点心愿都是奢望,他怎能不哀?怎能不愁?家族、出身成就了《纳兰词》之一哀。
<二>哀其仕途
纳兰容若自幼拜顾贞观为师,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又因容若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就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容若本来能够更早成为进士,却不想因寒疾与殿试失之交臂。本来才华横溢的他想入朝成为一个社稷之臣,却不想当了个御前侍卫,只是陪着皇帝游山玩水,与他想为天下苍生计的理想抱负截然相反。
晓榻茶烟揽鬓丝,万春园里误春期。
谁知江上题名日,虚拟兰成射策时。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
漳滨强对新红杏,一夜东风感旧知。
——纳兰成德《幸举礼闱以病未与廷试》
容若在这首诗中写了对好友能够金榜题名的祝福,也有对自己错失殿试机会的惋惜与枉然,以及后来即使金榜题名,却也没有得到重用。仕途的不得意也是形成容若“哀婉”的词风的又一因素。
<三>哀其初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康熙六年丁未年,纳兰容若十三岁。也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康熙皇帝亲政。
康熙七年,纳兰府迎来了三年一度的选秀,纳喇氏入宫。”
——《当纳兰容若遇见仓央嘉措》P18
容若的小表妹纳喇氏,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因选秀入宫,从此萧郎是路人。那懵懂的初恋就这样不明不白被遏止了。他们曾是“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转眼却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有史料说,容若因思念甚深,趁宫里白喜事的时候冒着灭族的危险偷偷进去看小表妹,写下了这样一首词——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纳兰成德《减字木兰花》
我想他应该看到了吧,血气方刚的年龄,对爱情的执着,让《纳兰词》不知不觉的就散发出淡淡的忧伤。“相思相望不相亲”是多么的无奈,“天为谁春”则是容若心底的呐喊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成德《木兰花令》
多少人爱上容若,只因那么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词之哀婉,令人不能卒读。
<四>哀其亡妻
容若在二十岁时娶得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卢氏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五,小容若两岁多,出生在满清福地沈阳。二人成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笃深,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
若说上天对容若没有偏爱,为何给了他一个温婉贤淑彼此深爱的妻子?若说上天对容若偏爱,为何又让他深爱的妻子早早去世?还记得他们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转眼就天人相隔,空留容若一人在这浑浊的世间寻寻觅觅。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纳兰成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读着这词,仿佛可以看到容若对着卢氏的遗像语塞哽咽的样子,有如此痴情的丈夫,卢氏也不枉人间走一遭。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成德《浣溪沙》
《纳兰词》存世349首,其中悼亡词占了70多首,容若在悼亡词上的成就是谁也不能超越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成了多少人的心伤。所以,《纳兰词》哀婉词风的最大成因就应该是他对亡妻的思念,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的无奈愁苦。
参考文献:
1.《纳兰词笺注全编》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当纳兰容若遇见仓央嘉措》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二篇:纳兰词精选
1.【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扣玉钗。
3.【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4.【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5.【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6.【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7.【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8.【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9.【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10.【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11.【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12.【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13.【临江仙·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需自爱,休只为花疼。
14.【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15.【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16.【虞美人·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桑七共泥犁。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兖兖向风尘。
17.【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18.【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19.【菩萨蛮】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20.【菩萨蛮】
催花未鼓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21.【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22.【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23.【忆王孙】
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
24.【于中好】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25.【于中好】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26.【于中好】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27.【于中好】
十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28.【于中好】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29.【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30.【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苹,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31.【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32.【山花子】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环佩只应归月下,细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烛,几时干。
33.【山花子】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几为愁多翻多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
34.【山花子】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35.【虞美人】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36.【浪淘沙】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疏帘犹是隔年垂。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37.【浪淘沙】
眉谱待全删,别画秋山。朝云渐入有无间。莫笑生涯浑似梦,好梦原难。红咮啄花残,独自凭阑。月斜风起袷衣单。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
38.【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39.【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漏滴,想鉴微诚。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檠。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40.【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第三篇:纳兰词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决(换玉旁)。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江城子-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依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蝶恋花-出塞】
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沁园春】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水龙吟-题文姬图】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相见欢】
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虞美人】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虞美人】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斜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忆江南】
江南忆,鸾辂此经过。一掬胭脂沉碧甃,四围亭壁幛红罗,消息暑风多。
【忆江南】
春去也,人在画楼东。芳草绿黏天一角,落花红芹水三弓。好景共谁同?
【蝶恋花】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鹊桥仙】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灿。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霜天晓角】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壁,天早已、安排就。
【南歌子】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浪淘沙-望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南楼令-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裯。霜落乌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菩萨蛮】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锁,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一络索】
野火拂云微绿,西风夜哭。苍茫雁翅列秋空,忆写向、屏山曲。
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
【清平乐】
角声哀咽,襆被驮残月。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
一鞭冲破黄埃,乱山影里徘徊。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
【疏影-芭蕉】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东风第一枝-桃花】
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湘帘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
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五更风雨,莫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望海潮-宝珠洞】 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
【金菊对芙蓉-上元】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鸯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御带花-重九夜】
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深处。朱楼六扇小屏山,寂寞几分尘土。虬尾烟销,人梦觉、碎虫零杵。便强说欢娱,总是无憀心绪。
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红萸,嫣然一顾。如今何事,向禅榻茶烟,怕歌愁舞。玉粟寒生,且领略、月明清露。叹此际凄凉,何必更满城风雨。
【风流子-秋郊纪事】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剗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摸鱼儿-午日雨眺】
涨痕天、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箫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头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水调歌头-题岳阳楼图】
落日与湖水,终古岳阳城。登临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欲问遗踪何处,但见微波木叶,几簇打鱼罾。多少别离恨,哀雁下前汀。
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人间无数金碧,未许著空明。淡墨生绡谱就,待俏横拖一笔,带出九疑青。仿佛潇湘夜,鼓瑟旧精灵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都命薄,再缘铿剩月残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金缕曲】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金缕曲-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沁园春-代悼亡】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东风齐著力】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大酺—寄梁汾】
只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朱颜如许。韶光犹在眼,怪无端吹上,几分尘土。手捻残枝,沉吟往事,浑似前生无据。鳞鸿凭谁寄,想天涯只影,凄风苦雨。便砑损吴绫,啼沾蜀纸,有谁共赋。
当时不是错,好花月、合受天公妒。准拟倩、春归燕子,说与从头,争教他、会人言语。万一离魂遇,偏梦被、冷香萦住。刚听得、城头鼓。相思何益?待把来生祝取,慧业相同一处。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
长安一夜雨,便添了、几分秋色。奈此际萧条,无端又听,渭城风笛。咫尺层城留不住,久相忘、到此偏相忆。依依白露丹枫,渐行渐远,天涯南北。
凄寂。黔娄当日事,总名士如何消得。只皂帽蹇驴,西风残照,倦游踪迹。廿载江南犹落拓,叹一人、知己终难觅。君须爱酒能诗,鉴湖无恙,一蓑一笠。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否。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语。浮生如此,别后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
原头野火烧残碣,叹英魂,才魄暗销歇。终古江山,问东风、几番凉热。惊心事,又到中元时节。
凄凉况是愁中别。枉沉吟、千里共明月。露冷鸳鸯,最难忘、满地荷叶。青鸾杳,碧天云海音绝。
【台城路-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满江红】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乌、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满江红】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饷,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第四篇:《纳兰词》读后感
《纳兰词》读后感
南桥学校林家琳
没读过纳兰容若的词就等于说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热爱中国古文学的人,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的一位成就显著的人,纳兰的生命却与他的成就显得那么的无法成正比,正是这也构成了围绕着纳兰容若身边的一个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之事。
就来介绍一下纳兰容若的身世背景。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朝著名词人。其祖于清初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逝。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集》和《饮水集》两册,后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者”,后世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在纳兰的所有词中,我不是最喜欢他的《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也不是最喜欢他的《梦江南》(昏鸦尽),反而最喜欢在《纳兰词》中也许显得平平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虽然在这首词中容若用了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
荣》诗中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诗词被加以化用,令其巧妙更加。骆宾王的原句不知能有几人记得,可经容若之手化用成的诗句,让成千上万的人记住了纳兰这个拥有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魅力的人。
在读到这首《画堂春》的第一句时,身上就感到一阵酥麻,深深地被这两句给震撼到心底了。细细品读更是感到了一种深幽的魅力。
纳兰的文字令人不住称绝,会让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感,一直传递至全身,让人感到一阵颤抖。
纳兰是千古的优秀词人,强推《纳兰词》。
2012年12月12日
第五篇:初识纳兰词[模版]
试论纳兰词感伤词风及其成因
初识纳兰词,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触动了内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仔细读着这一阕词,感觉有丝丝秋雨飘落心间,无声无息地浸润到灵魂里,一种空灵的苦涩缓缓升腾,飘散在空气里,有淡淡的水汽氤氲。
纳兰词,总绕不开哀感顽艳、凄婉哀怨、迷惘苦闷、忧愁抑郁一类的字眼,的确,整部《纳兰词》的底色都是哀伤的。纳兰最相好的朋友顾贞观曾评纳兰词曰:“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
[1]卒读”。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纳兰词悲婉的基调由很多因素集合而成。这也是很多读者好奇的地方,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世家,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十八岁中顺天乡试举人,二十二岁参加殿试,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累迁至一等侍卫。甚得康熙赏爱,这是多少人毕生
[2]都在羡慕追逐的目标。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纳兰却向往的是形神不拘的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在现实生活中却又身为相国长子和皇帝侍卫,这表与里的对立正是他忧郁痛苦的内在根源。他的骨子里,其实与视名利富贵如浮云的李白不乏相似之处。这虽是纳兰厌倦仕宦的一个原因,却不能综括所有。其二,视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坛风尚对其词风的影响。纳兰性德生于清世祖顺治十一年(一六五五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清初大狱迭起,再加之连年战乱,一直到康熙十二年又爆发持续好几年的“三藩”之战,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到处白骨遍地,野有饿殍,浓重的悲凉肃杀的氛围笼罩上下。这是一个令人感到伤心失望甚至绝望的时代,这种时代心态投射到文坛,便
[1] 形成了感伤的文学风格。
具体到个人来说,俗话有“伴君如伴虎”,随侍皇帝身边纵是荣耀,但那份如履薄冰的隐忧却是别人所不知的。纳兰又是一腔细腻敏感的词人情怀,不能忍受黑暗的官场也是情理之中。纳兰为人谨慎,深得康熙隆遇,然而那种被束缚的身心的不自由既不能让他施展抱负,也不能让他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而在其词作中多有对扈从生涯的厌倦之情。纳兰性德,崇尚自然真实,诗人词人本就细腻敏感,更何况身为侍卫的纳兰性德十分清楚朝廷勾心斗角、暗中倾轧的内幕,更是增添了性情耿直的纳兰对官场的厌恶。从钟鸣鼎食、繁华丰厚中,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卑劣腐朽,不可避免的没落和败亡的命运。但由于看不到出路,于是产生了‘世事悠悠,生涯非是’的浓重伤感思想,这种精神上的压抑,是其所难言,因之充满了凄婉之音。总之,外表的富贵荣华,弥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幻灭,这是纳兰词从内容到风格都带有浓厚感伤色彩的主要原因。
纳兰对感情终是至诚与执著的,他与妻子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卢兴祖之女)琴瑟相和,感情甚笃,如卢氏墓志载:“抗情尘表,则视若浮云;抚操闺中,则志存流水,于其殁
[2]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卢氏不幸病故。纳兰写了很多悼念妻子的词作,纳兰的悼
亡(恋)词自然真切,情感充沛真挚,倾诉入骨的相思之痛,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是《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以“此恨何时已”开头,绵绵不绝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寒更雨歇,葬花天气”,阴冷的天气徒增寂寥。最出彩的却是“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与苏轼的《江城子》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比,纳兰却更胜一筹,除了自己的相思之痛,却想到妻子阴阳相隔无人照顾的担忧。纳兰对妻子深情一片,特别是每逢节日忆起妻子所作的词篇,更是催人泪下。而纳兰的恋词又是他的擅长之作,自然读者觉得词间萦绕的悲音久久不能忘怀。
纳兰不仅有对爱情的痴心,对友人也坦诚相待,自己虽是豪门之后,但结交的朋友却不以此为界,相反,他的好友大多是布衣能人志士。北京城很有名的禄水亭,之所以脍炙人口,还因为纳兰性德在此写过一部叫《渌水亭杂识》的笔记。此书涉猎颇广,“说书画,论瓷器,话刻石,评古钱,[]赞古迹”——尤其对北京当地的一些名宅古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3禄水亭本是纳兰性德在京
西的别墅,因园内筑有一座乡野风格的茅亭而得名。纳兰性德喜爱在这小亭子里喝酒会客,因而结
识了一帮兴趣相投的朋友。其中,顾贞观和纳兰关系最近。纳兰性德视为知己,顾贞观的朋友吴兆骞无辜被定罪流放。纳兰身居要职的纳兰不可能不知道此案关系重大,要想营救吴兆骞,必定会有许多牵连,绝非易事,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应承了下来,就因为请求他的人是顾贞观,是他此生难得的知己。纳兰之于朋友,真可谓是掏心掏肺,正如顾贞观说他:“其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对朋友怀才不遇、坎坷命运陷于忧难,急于帮助的热忱,慨叹世道的不公更也是纳兰词风忧伤的原因之一。
纳兰词集合了李商隐诗歌意象朦胧和温庭筠诗词意境深婉的特点,他的许多词作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得懂,而是纳蕴丰富、耐人寻味。内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虞美人》)。尤其的,李煜对纳兰的词风影响颇深,究其原因,李煜为亡国之主。自己的志趣与心事却“欲付于瑶琴,弦断有谁听?”孤寂的一人坐在那并不适合自己的龙椅上。纳兰虽非一国之君,可身份也高贵,又有亡爱妻之痛,也许与李煜形成共鸣。形成相似的哀伤旋律。但不同的是,纳兰性德词的内容既有柔美的爱情词,缠绵悱恻的悼亡同,也有气魄雄浑的边塞词和寄托深远的咏物词。其风格也是多样的,婉
[4]约与豪放兼而有之。纳兰词中的那些边塞行役词和赠别友人乃至感叹的词作,由于敏锐的词人眼
光,感慨前代英雄业绩,感叹人间冷暖,总是擅于感知社会的,历史的人生的不幸与苦难,丰富了词的内容和思想,使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也使之在凄婉之外多了几分悲壮、凉的美感。王国维曾经盛赞纳兰词的“壮观”之境,比如《长相思》之“夜深千丈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当真宏大意境深远。
由此看来,纳兰不管行在何处,心中牵念的总是家乡的景,故园的情,以及对妻子的眷恋,友人的牵挂,因而词句中的荒寒与苦闷确是呕心而发,也就不难分析纳兰词调忧愁悲怆的原因所在了。
参考文献
[1]石 磊.试论纳兰词的感伤色彩及其成因[J].西安社会科学.2011,29(3):125-126.[2]樊娟,翟冰莹,刘 琼.浅论纳兰词[J].语文学刊.2011,17(3):56-57.[3]洪烛.纳兰性德的禄水亭[J].观察永远的北京.2008,24(5):179-183.[4]谢华平.谈纳兰性德对李煜词风的继承和发展[J].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4期中旬刊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