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节游园
清明节游园
西街小学 张菊兰
清明节那天,我带着孩子又踏进了高台烈士陵园,看望那些为了祖国而永远沉睡着的烈士们。
在烈士陵园里,我看到每一幅画面,都想清清楚楚讲给孩子听。陵园大门中有花岗岩大型英雄群雕“血战高台”。园中有红五军阵亡将士墓碑和公墓,还有董振堂烈士纪念亭,横联为“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以及杨克明烈士纪念亭,横联为“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
我的思绪回到了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和方面军总部及第五军奉命西渡黄河作战,11月,过河部队称西路军。1937年元旦拂晓,西路军红五军在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下,英勇奋战,一举攻占高台,俘高台伪县长以下1400余人。在董振堂领导下,建立了高台人民政府,组织起了有一个团兵力的抗日义勇军,接收改编人员近千名。1月12日,敌马步芳、马步青集中2万人围攻高台。在6倍于己的敌人面前,董振堂动员全城军民积极组织抵抗。红五军指战员,浴血奋战,英勇抗击。由于高台敌我力量悬殊,战斗至1月20日,全城部队弹尽粮绝,除个别人员突围外,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十三师师长叶崇本、参谋长刘培基以下380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据高台战役中红五军的幸存者、老红军、老将军孙毅讲:在战斗的最后时刻,董振堂已身负重伤,为了不当俘虏,他命令警卫员开枪打死他,警卫员死也不肯,他便掏出手枪自杀了。他的头颅被敌人割下来,先是挂在城头上示众,后来又送到蒋介石那儿。剩下的同志被敌人集体屠杀了,最小的才9岁。噩耗传来,红军广大将士深为悲痛。同年,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宝塔山下,为董振堂等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讲完这些,5岁的孩子不懂似懂的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去打仗,保卫国家。”我摸摸孩子的头笑着说:“好。”
陈列馆内西侧设有“红军西征展室”和“血战高台展室”,展示了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悲壮历程。顿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他们当时被敌人用滚烫的烙铁烫他们的皮肤,用结实的鞭子抽打他们的脊背,用盐水泼他们的伤口,用钢针扎他们的嘴。但他们却百折不挠,在生死边缘却临危不乱,不断收集战友们的战况、情报。胡也频乐观的革命态度打破了大牢中的沉闷,伍仲文身上被打了十三枪,打第十枪时,他仍然在高呼口号,而且伍仲文也是最后一个倒下的。他们向世人宣告:共产党员都是千锤百炼用钢铁炼成的,国民党永远杀不完!”
带着孩子走出烈士陵园,我的思绪还沉浸在血雨腥风的年代。硝烟弥漫,战火喧嚣,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在东方的黎明前冉冉升起,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下一首首振兴中华的壮丽诗篇。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苦工作,把这崇高的精神代代相传。
第二篇:2012游园
2012庆祝“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方案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小学生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学校将组织同学们开展庆祝“六一”游园活动,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一、活动时间:6月1日。
二、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三、主要负责人:卫应芬和其他小学部教师
四、主要活动内容:游园系列活动。
五、游园活动项目:
1、吹乒乓球;
2、做动作猜成语;
3、打保龄球;
4、猜谜语;
5、拔河。
[ 项目规则]:
1、吹乒乓球:
老师要准备好六个等高的杯子。每个杯子都要装满水,竖排。每排的第一个杯子都要放一个乒乓球。参赛者要将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吹向另一个杯子,一个一个地吹,不能跳杯子。若乒乓球吹落了,则不能得奖。若一次性吹完则得奖。每次参赛可分两组同时进行。奖品是橡皮、铅笔、本子、糖。负责人:何优、杨剑英
2、做动作猜成语:
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做动作,另一位同学猜,猜对三个即通过,任意领取一样奖品,奖品是一支中性笔或一支高级铅笔或一把牙刷。负责人:杨艳云、王开顺、3、打保龄球:
每人打一次,凡打到球的个数达到你摸到的数字者即可得奖,奖品是铅笔、圆珠笔、作业本。负责人:何明权、陈才胜
4、猜谜语:
猜谜人不允许私自扯下谜面,只要将序号和谜底写上,再去老师处兑奖即可,猜过的谜面由老师亲自撕下,奖品是转笔刀、套尺、圆珠笔。负责人:何金华、杨子熠
5、分年级组拔河。负责人:各班主任
六、活动程序
学校领导或点负责人致辞--游园活动--活动总结。
七、活动其它事宜
1、活动剩余奖品必须上交学校。
2、活动项目要考虑各年龄段的学生。
3、活动安排时要尽量让每位老师有事做,老师有事或生病必须提前请假,按学校制度执行。
4、各点负责人必须维持好活动现场秩序,保证学生安全,保证活动圆满成功。
5、由校长巡视指导。
第三篇:游园有感
游园有感
中国园林历史
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中国园林如诗如画,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它隐去了西方园林那种无论建筑还是花坛树木造型都留下的明显的人工印迹,也摒弃了日本园林那种一味淡然的“枯山水”,而体现出一种模仿自然,艺术手段又不外露的完美境界。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于种植、放养禽兽以供狩猎游乐的场所,兼有生产、渔猎、农作、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水园林。发展至春秋时期,这种天然山水园逐渐开始向人工造园转变,此时不但园事兴盛,而且园林本身也从“原始”状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使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秦汉时期,园林已开始调动一切人工因素来再造第二自然,规模大、数量多、景象华美,并且在园林整体及内部景观的思想寓意和主题上也颇有展拓。此时富商大贾也开始投资园林,标志着私家园林的产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无望,促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的自然山林与田园村野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导致了自然风景园林的新发展。园林景观
也不再仅仅是客观的欣赏对象,而成为园主的精神体现和情感的物化形式。东晋时期,园林中的写意趋向更加显露。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也已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样重要,景致的优劣已不在其本身的繁简浓淡或神似形似,而贵在意足。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寺观园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由文人开创的写意园林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也达于大成。此时不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写意园林,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艺术家,并产生了相应的园林理论和著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已臻于化境,造园思想越来越丰富,造园手法也越来越巧妙,并且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界。
中国园林的分类
一、按其从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
二、按其地理位置和造园方式划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三、中国园林还可以按其活动对象分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的风景名胜园林、寺庙园林和纯属私有性质的帝王宫苑、私家园林。按其地域划分为北派、江南派和岭南派。
中国最出名的园林有苏州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颐和园
今年暑假有机会去了颐和园一次。下面我谈谈这次游颐和园的感受。首先颐和园是现存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内,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取苏州园林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水园,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因为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所以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木名树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内植物介绍:颐和园中的植物种类数不胜数,其中观赏性较强、由人工栽培的植物主要有松、柏、垂柳、牡丹、芍药、荷花、睡莲、桃花,以及起绿化作用的杨树、槐树等。其中的松柏对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去颐和园的前一天我们是去了八达岭长城,所以那天在颐和园时候会觉得很累,走会累了扶棵树休息会儿。几乎每次仔细一
看都是松柏。松柏在建造皇家园林时候应该是一种威严的象征,所以作为皇家园林之首的颐和园里面松柏多应该很正常的。其次就是里面的柳树。颐和园里面水域的占地面积很大,而在水边载上柳树这个现象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第三就是湖里面的荷花了,大面积的水域里面的大面积的荷花很是赏心悦目。其他的植物印象就不是很深刻了。
颐和园里面的建筑物:建筑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佛香阁而是那条长廊。因为那天我们去的时候天气很热,想找个遮阳的地方,一看廊子里面根本容不下人了。因此回来后我专门百度了一下那个长廊。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3、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4、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颐和园中的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非常的美丽 长廊很长。
其次就是苏州街,因为我去之前就不知道颐和园里面还有这个东西,在苏州街里面转了一趟确实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气息。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
再者那个十七孔桥也不错,全长一百五十米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人。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
至于佛香阁我就只是远观了一下下。没有身临其境体会那种
韵味了。
总的来说,颐和园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长城那样来的猛烈来的直接,但我觉得你越在里面转的时间长你越会为她的伟大而震撼。颐和园作为北方的一个皇家园林你可以在里面感受到北方园林狂放的风格,也能在里面体会到南方园林细腻的气息,它集合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几乎所有特点,有山有水,有景又物。给人一种丰满充实的感受。如果说长城泰山那类游点给人的震撼是之气逼人的、有压迫感、有被征服感的,那么作为园林给人的感受是对心灵的滋润,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细腻、全面、透彻。
第四篇:游园教案
《游园》
教学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数据若特殊可以选择计算周长的不同解法;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图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游园
(1)出示黑板,创设情境:
奇奇和爸爸,妈妈到动物园游园,他回家后就来找我,边指着门票上的示意图(黑板代替)边告诉我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出示黑板)原来在这里住着许多动物,有:老虎,猴子,狮子,长颈鹿,海豚,熊猫等等(贴自制动物图片到小黑板上)还有一些游乐设施。全家人坐在电动车上,沿着小路环绕游园。
(将课本上的插图用创设情境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及学习的兴趣)。
我原先以为他只是玩得开心,后来才知道他学得更开心。为什么呢?原来他和你们一样都上三年级,都刚接触“周长“的概念。趁这个游园的机会,就想动手算算。
(由情境引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复习)。
奇奇先想:这个园子的周长是那部分呢?谁能上台指指?(复习上节课知识点)
——奖励动物图片
(由课堂再回到情境中,学生被激发起的兴趣此时急于表现出来)。
(为避免出现小路是面不是线,而引起园子周长的争议,在之前的小黑板上画的小路就画成线)。
(2)我们准确找到了它的周长,就和奇奇一起来计算一下吧。(标数值)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
A.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B.190+410=600(米)200+200=400(米)560+240=800(米)
600+400+800=1800(米)
C.190+410+200+200+560+240=1800(米)
(1.像A这种算法,学生易以为起点不同就是不同解法,老师需指出入园子和出园子的点不同,但是都是一种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不要重复。
2. 用不同颜色粉笔在黑板算式上划出学生运算时的顺序,引导他们观察数据找方法。)
(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5)总结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先说,老师再总结)
——奖励动物图片
2、活动二:算一算
(1)课本46页的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独立完
成。
(2)小组内交流算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对边相等图形时有简便算法。在于为下节课铺垫。)
(3)全班交流
3、活动三:动物做客
动物和人一样都喜欢到朋友家做客,长颈鹿,熊猫,猴子和老虎就是这样看!(将动物卡片贴在小黑板上,并标数值。)
400m
500m 长颈鹿图
猴子图
300m
老虎图
熊猫图
看图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这里是矩形,勾股.在此不再上传,谢谢>
老师示范:我是熊猫,我想去长颈鹿家,然后去猴子家,最后回我家,我要走多少路?
(学生上台先根据问题,指出路线,即找出周长部分。再列式计算)
学生活动:一学生提问题,点另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并列式计算。(情况不唯一,不回自己家的问题可以不提,重点练习出去后再回到自己家的情况和三家都去最后回到自己家的情况。
在互动中你问我答,老师对其奖励。)
活动四:谁的周长最短?
4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摆成如下的图形,动动小脑筋:谁的周长最短?
学生先上台勾画图形的周长,再回答问题。
(再次强调周长的概念,不包括里面的线段。判断周长的时候数一数外面的线段。)
4、课后练习
练习六第1题。
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学会了什么?
今天,袁老师觉得你们和奇奇一样,都能将我们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不仅玩得开心,而且我们学得也愉快。大家都很棒!(出示大拇指图片于黑板中间)
教学设计意图:
我在设计这篇教案时,首先浏览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教科书先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安排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小学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
悟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这里对周长也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科书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很关注下面两个方面:
1、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中
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和不尽相同的探究结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游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游园》 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学会用边长相加的方法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1、经历周长计算,感知实际生活中有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与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能灵活使用“凑整”的方法进行周长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学会思考,运用特征推理。
重点:灵活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难点:灵活掌握周长计算的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学法:实践感知,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40+410=
190+410=
560+240=
200+2000=
2、什么是周长?
3、谈话导入
笑笑家附近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公园,绿树丛中有凉亭,凉亭周围有环形小道。我们今天去那里游玩一下好吗?(出示情境图课件,环形小道没有标明数据)。
板书课题:游园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所看到的。
2、想一想
〈1〉、要求这条环形小道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2〉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知道每段路的长度。
画面显示每段路的长度。
3、再看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并试着提出问题。
4、提出问题
一条小路环绕着一个小公园,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课件小路闪动,数据闪动)
5、解决问题
〈1〉
合作探究
引导:你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又是如何计算的?
〈2〉全班交流,有学生回答:
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进一步启发引导:这条环形小道是个六边形,有六个入口处,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1:410+200+190+560+200+240=1800(米)
生2:200+190+560+200+240+410=1800(米)
„„
刚才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相加的,还可以沿逆时针方向进行,又可能有学生回答:
生1:
190+200+410+240+200+560=1800(米)
生2:
410+240+200+560+190+200=1800(米)
„„
再观察,有没有更灵活的方法计算,小组合作探讨。提示:看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数。
交流后,有人回答:
190+410=600(米)
560+240=800(米)
200+200=400(米)
600+800+400=1800(米)
教师进一步追问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2〉
教师肯定和鼓励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的计算方法(如“凑整”)求小公园周长的做法。
6、小结方法
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图形每条边的边长相加,注意不能遗漏。能凑整的最好用凑整的方法计算,使计算灵活,简便。
三、课堂巩固: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
教师巡回指导
(2)
计算时注意用“凑整”的方法
(3)
(4)
计算(3)和(4)时,引导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游园策划书
元旦游园活动、游园晚会策划书
值2011年元旦来临之际,为配合学校搞好本次庆元旦活动,同时也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学生会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通过“快乐游园”的形式,让师生在精彩的活动种快快乐乐迎接新年。本次活动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所有的学生全部参加,同时还将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参加,从而真正使师生快乐度过元旦。
一、活动主题:“庆元旦,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口号:“ 畅想和谐”
三、活动目标: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体现和谐校园的新气象,通过游园活动充分展现当代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风貌。
四、组织原则: 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可参与性,娱乐性强,并充分体现我校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精神。
五、晚会时间:
元旦游园晚会将于2011年12月31日 举办。
六、晚会地点:场地拟用礼堂与东校园学生宿舍之间的校道(直到南一门),机电楼与2号教学楼之间校道,2号教学楼与3教学楼的校道(直到图书馆)
七、游园游戏项目:
圈圈乐(投圈子):每人 6 个圈,套中 4 个及以上获得 3 有奖励,其余得没有。
袋鼠跳:每组 4 人同时进行,第一个到达者有奖励,第二个获得 安慰奖,其余欢乐奖
大气吹成:参者每人拿5个气球, 按参加者手中的破气球蒂当场记录.道具:气球1000个(比比谁的眼力好:准备好若干支筷子,若干个空啤酒瓶。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筷子离瓶口约一米的距离,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便是胜者。
你做我猜:两位员工一组,选四组员工上场,由一位员工看题目,并做出动作(不
能说话),另外一位员工说出答案,在规定时间内猜得最多的为赢。道具:写上词语的纸张100张,每人有三次机会。道具:空啤酒瓶5个,筷子两根、凳子一张
无间道:两人一组绑住脚,两组同时开始比赛,先到10m处者胜。道具:布条若干根。
画像: 加者蒙上双眼,听到裁判计时口令后,原地转3圈,向前走3米,贴眉、眼、鼻、嘴、耳在头像的要求位置.道具: 图画一张,钉子若干
吹乒乓球:准备好八个等高的杯子。每个杯子都要装满水,竖排。每四个杯子排成一排。每排的第一个杯子都要放一个乒乓球。参赛者要将乒乓球从第一个杯子吹向另一个杯子,一个一个地吹,不能跳杯子。若乒乓球吹落了,则不能得奖。若一次性吹完则是冠军
道具:杯子八个(或者用碗也可以)、乒乓球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