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美俄对抗,中国又获黄金十年发展期

美俄对抗,中国又获黄金十年发展期



第一篇:美俄对抗,中国又获黄金十年发展期

美俄对抗,中国又获黄金十年发展期【图文】

美俄对抗,中国又获黄金十年发展期

月28开始驱逐部分美国外交官。这件事的影响在于,美俄关系恶化已经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因为美国对俄制裁议案中加了一条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即总统如果要解除对俄制裁须经过议会批准,即总统没有解除对俄制裁的权力。总统本来可以否决这一对总统权力限制的议案,但由于参众两院都是高票通过(两院加在一起仅有5票反对),如果总统行使否决权,议会还可以再对总统的否决进行再否决。于是美俄关系被打了一个死结,特朗普除了支持制裁俄罗斯,没有任何权力改善与俄罗斯关系。也就是说,美国用特朗普总统的身体当钉子钉在俄罗斯的棺材盖上,这件事对中国的意义等于是再送给中国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期。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大选前还是大选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都在寻求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以便集中精力对付中国,因为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被认为是美国未来的最强劲对手。对美国来说,特朗普的判断无疑是对的,但美国政治的微妙之处在于三权相互制衡,尽管特朗普来自在国会占多数的共和党,但美国政治除了两党制之外,还有一个近于潜规则的规则,即不能威胁到美国的精英统治,特朗普虽来自共和党,最后却是共和党与民主党联合起来对付他,因为特朗普要改变的是美国精英集团制订并玩熟了的权力规则,他这个冲进美国政治精英瓷器店的公牛最后无法施展他的抱负。你可以说这是美国政治的优越之处,也可以说是美国政治的弊端,美国政治依然是美国少数精英们玩的游戏。

且不说美国政治,只说特朗普和美国,因为被奥巴马、希拉里们制造出来的“通俄门”事件,令特朗普十分尴尬,为了避免被精英集团弹劾下台,他不得不调整他的思维和战略,不仅要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且还要在全球战略中继续将俄美两国关系对抗下去,如此中国必将成为这一结果的最大受益者,美俄关系恶化是中国最想达到的目的,现在不用中国伸手,美国精英们就送上门来了,尽管他们主观上并不是为了中国,可客观上却帮了中国大忙。

结果是俄罗斯对美国开始反击,同时欧洲也对美国继续追加对俄制裁表示强烈不满,因为美国这一做法将严重影响欧洲利益,美俄贸易额并不大,制裁俄罗斯对美国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但欧俄贸易很重要,欧洲现在仍然没有走出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阴影,加上英国脱欧、难民潮和频发的恐怖袭击,欧洲仍然在风雨飘摇中,如果欧洲随着美国跟俄罗斯对抗下去,必将是俄欧互伤。

美元以下,这对俄罗斯经济的恢复是致命的。同时俄罗斯还在叙利亚作战,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致命的,因为俄罗斯经济无法支撑一场持久战,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俄罗斯将不得不强撑叙利亚战争和乌克兰乱局,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上普京绝不能后退半步,只要后退半步,普京的一世英名就毁了。在这种状况下,俄罗斯唯一的选择是继续靠向中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甚至军事上都不得不做中国的跟班,甚至有可能对中国出让地缘战略利益。

欧洲将会继续与美国分化,美欧一体将不复存在,美国和欧洲因为利益之争会继续分裂,英国有可能靠向美国,从历史和现实看,英国是一定会走这条路的,然而没有英国的欧洲,或者说欧洲大陆面对各种危机或许会团结起来,不会再继续分裂下去,德法在欧洲大陆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益和野心,但他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美国,由于一个分裂的欧洲对美国有利,因此美国还会继续分化欧洲,但这可能会起反作用,一个以德法为核心的欧洲会稳定下来,并会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与中国合作,比如在维护巴黎协定方面,20国集团就以19比1使美国遭到空前孤立。未来一段时间欧洲或许会不顾美国的反对谋求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过,如果美俄改善关系走到一起,并让俄罗斯重新强大,欧洲必然反对,因为欧洲无法独自应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但如果美俄分裂,俄罗斯崩溃,则欧洲无法独自面对美国威胁,欧洲在美国打击俄罗斯时必然不希望俄罗斯倒下。

美俄继续互怼是中国最愿意看到的局面,不用中国付出更多代价,就可以使俄罗斯依赖中国,这种依赖将是全方位的,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将会更紧地靠向中国,继续衰退中的欧洲也会寻找新的朋友,这个朋友不会是美国,只会是中国。从更大的国际视野看当今世界形势,我们会发现,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表面看,包括中美俄欧日在内世界各国很困难,都面临着重大挑战,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几乎所有重要国家中,只有中国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受益者。由于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被打上死结,这是美国政治造成的,哪怕明知这是毒药,美国也会吞下去,如果美国能够很快将俄罗斯打倒打垮并分裂之,再回头对付孤立的中国,那么,中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如果中国与俄罗斯靠在一起,不让俄罗斯复兴,又不让俄罗斯倒下,那么美国就无法腾出手来对付中国,美国的政治将会继续乱下去,最终给中国制造出一个在追赶和超越美国关键时期最重要的一个黄金十年,十年之后,中国将从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再惧怕美国,那时中美两国将完全对等。一是利用俄罗斯的困难和虚弱,让俄罗斯在远东对中国出让利益。最近有一件事大家可能没有注意,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签订协议,共同在图门江口建造码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东北没有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出海口,现在中俄联合在东北面向日本海的地方共同建设出海口,这对中国是一个重大战略突破,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继续利用俄罗斯的困难,使俄罗斯向中国出让一块土地至少是租给中国一块地,租期可以是99年或更长,让中国在东北部建设一个港口,这个港品先期可以是贸易港口,后期则可以成为军事基地,中国可以以此组建东北舰队,直接威胁日本本岛。看看地图大家会发现,中国与日本主岛之间因为隔着朝鲜半岛而无法直接面对,如果中国在东北面向日本海有一个海上军事基地,那将使日本首尾受攻,无法兼顾。如果未来十年中国能完成这件大事,中国对日本从战略上将形成完全钳制,一旦开战,中国将从战略上占优。

二是收复台湾。由于台湾处于中国面对太平洋的中间位置,如果台湾被美国控制,则中国被美国岛链控制将不可避免,如果中国收复台湾,则整个太平洋上美国设置的岛链将不攻自破,中国的大洋战略,蓝海战略,都将是朗朗晴空,一碧如洗,美国将不会再有任何手段对中国进行遏制,美日联盟和南海困局都将不攻自破。如果在这十年中,中国能够收复台湾,那将是一个千秋功业。

三是打垮印度,阻止印度发展。最近印度入侵中国洞朗地区,这件事看似印度人自不量力甚至很可笑,但却暴露了印度的野心,印度不仅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而且人口基数大,并在印度洋上占据要冲位置,对中国的亚欧大陆战略构成重大威胁。中国如果不能在印度渡河将半时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一旦印度渡河成功,发展态势已成,那时要想打压印度将十分困难。有人认为中国现在军事打击印度将影响中国对美国战略,实则中国如果能利用这次印度入侵中国领土的大好时机将其一举击垮,其重大价值不仅在现在,更在未来,一个分裂而不发达的印度对中国最为有利。从历史上看,印度民族是一个习惯于被征服被统治的民族,基本上没有斗争精神,这一民族性十分有利于中国肢解印度。如果这十年中国能够阻止印度成为一个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民族团结的国家,那对中国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将十分重要。四是高度重视缅甸,在中巴经济走廊之外建设好中缅经济走廊。现在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缅甸在中国大战略中的重要性。抗战时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为什么中国要派精锐部队赴缅作战?因为缅甸是当时中国唯一对外通道。现在缅甸虽然不是中国唯一对外通道,但缅甸却是中国打破马六甲困局、打破美国、印度、新加坡、日本联合对中国进行遏制的关键。如果中国不能很快打败并肢解印度,中国对付印度的第二战略是利用中巴走廊和中缅走廊打破印度对印度洋的优势地位,对印度形成上下合围之势。因此未来十年中国应该利用相对宽松的环境重点从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军事等多个方面对缅甸采取各种手段以使中缅关系转暖,加大投资甚至在必要时进行军事干涉,使中缅形成利益和战略共同体。五是稳定南海。在菲律宾转变态度之后,中菲关系转暖,南海也随之稳定下来,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的目标是将南海变成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内海,任何域外国家都无法插手南海事务。最近美国、日本、印度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向中国挑战,我认为下一步南海问题的关键应该是越南,如果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像菲律宾一样转变态度,则南海基本上就可以稳定,对越南最主要的是从经济上进行控制,让越南成为中国经济的附庸,如果越南在南海有什么异动和非分之想,则应给以重重一击,使之变得老实。如果最终能使菲律宾和越南两国认可中国在南海的主导权,那么域外国家将很难再在南海翻起大浪来。

六是与伊朗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关系。无论是从历史看,还是从地缘战略看,伊朗都是一个重要国家,可以说伊朗占据着未来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冲。现在美国除了死盯着俄罗斯,就是死盯着伊朗,在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中东国家纷纷陷入内乱之后,美国不把伊朗搞死是绝不会罢休的。中国的战略应该是与伊朗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不仅因为中国在伊朗有许多投资,更因为伊朗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十分重要。从战略上讲,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最终形成中国、巴基斯坦、伊朗这一战略通道,再加上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策应,将使一带一路和中国欧亚大陆战略得以实现,中国一定要支持伊朗对抗美国,绝不能让美国打垮伊朗,要让伊朗成为一个钉子,死死地钉在中东。

美俄长期对抗对中国是一个绝好的战略机遇,这是美国社会撕裂、政治分裂给中国带来的重大机遇,中国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机遇,逐一化解中国当前在国际关系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十年之后,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将出现在世界上,随着中国的强大,世界格局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只要中国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事,美国、日本、印度联盟关系会不攻自破,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中国人民也会因为中国的强大和统一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第二篇:中国核动力轰炸机先美俄问世

中国核动力轰炸机先美俄问世

据BWCHINESE中文网报道,据意大利《空中力量》,俄罗斯《起飞》等报刊杂志报道,中国在高温气冷核反应堆的小型化等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已有潜力为舰艇甚至飞机开发以这种核反应堆核心的新型动力系统。凭借这种尖端技术,中国可能先于美俄打造出一款核动力战略轰炸机。

《汉和防务评论》的报道称,中国或许正在研制这种新型核动力战略远程轰炸机,其代号为“五星之光”,一旦该机问世,将把中国的战略核威慑水平提高到空前高度。

据说该机巡航速度为3.6马赫,可在大气层中不停留高速飞行三个半月。机上带有一百七十组到二百十一组核弹,配带核弹的多少将与它要攻击目标的密度和规模而定。

美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情报官员说,如果有一架这样的轰炸机飞到美国,那就是有十个美国也要玩完。这位美国情报官员清楚地表明,这种将来能够在太空和中空发射核弹的轰炸机如果研究成功将对美国构成最为致命的威胁。

它比俄罗斯的两千多枚洲际弹道导弹还难防范,并且更加具有毁灭性。它将领先俄罗斯和美国的航空航天技术,从而使中国在未来一百年里,在核战略质量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据悉这种航程为十三亿八千九百六十万公里的“五星之光”核动力战略远程轰炸机的研制成功,只是中国未来太空战略武器的一部分。

另据《空中力量》称,一旦中国的“五星之光”核动力轰炸机问世,将显现出相对于传统轰炸机的优势。只要能将气冷反应堆和涡轮发动机的总重量限制在100吨以内就比传统大型飞机的动力系统具有优势。因为,目前全球各种大型飞机所携带的燃油通常都在100吨以上。

其次,这种核动力轰炸机在战斗中被导弹击中,它的生存能力要比常规动力轰炸机强得多。这是因为对于军用飞机来说,携带大量燃油是非常危险的,飞机一旦被击中,有可能立马变成一个巨大的燃烧弹。

《起飞》杂志认为,轰炸机采用核动力系统还有一些优势。例如,大量且持久的动能供应使核动力轰炸机在理论上可飞行数天甚至数月之久,这就是核动力系统的最大优势。

从技术方面看,中国的气冷反应堆已为开发核动力飞机打下了基础,接下来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和决心。

尽管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国在气冷反应堆方面的技术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要在反应堆小型化方面再进一步,就一定能研发出适用于飞机的小型气冷反应堆。

值得注意的是,核动力轰炸机可是所有大国战略空军梦寐以求的梦想。如果中国可以率先在轰炸机上采用核动力,这是中国开发出核动力轰炸机,那将使中国空军获得空前的绝对优势,最起码能确保中国百年安全?这是中国国防真正的百年大计,值得竭尽全力、倾其所有研制它。

第三篇:菲律宾对抗中国态度异变:美英紧急访华

菲律宾对抗中国态度异变:美英紧急访华

正值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风速强度及路径均极不寻常的台风“海燕”11月8日开始以超强的级别登陆菲律宾,并以一场“诡异”的路径折转西北方向横跨南海中北部狂扫越南北部与中国广西地区。

笔者不敢妄断这种罕见的台风的生成是某邪恶势力使用“气象武器”的结果从而达到展示某势力“驾驭自然”的能力及对中国进行“威慑”的意图。但是“海燕”确实给某些反华势力提供了一个借“救灾”为名展示当今世界最强大海上强国联合应对中国的机会。

相信凡是对国际局势稍具洞察能力对下面这几条新闻的集中出现绝不认为仅仅是一种巧合,而是精心策划与安排的结果:

1、美国海军11月14日表示,“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已抵达菲律宾,以支持菲台风灾情的救援行动。在菲律宾的美军高级指挥官肯尼迪准将说,美国军方对菲律宾救灾行动提供的援助将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

2、英国将派出卓越号航母赴菲律宾协助救灾。英国首相卡梅伦11月14日表示,英国政府决定派遣舰队中“最大型的船只”赴菲律宾协助救灾。卡梅伦在他的官方推特账户上表示,英国将会派遣“卓越”号航母前往菲律宾,去协助那里受到台风灾害的人们。

3、11月14日,日本向遭受台风“海燕”袭击的菲律宾派出最多1000名士兵以及军舰和飞机帮助救灾,这是日本二战后最大的军事部署。据悉,此次任务规模可能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后日本派出的救灾援助队伍规模更大。

4、美媒称中国无能力赴菲救灾即便想来人家也不要。美国网络军事杂志称“菲律宾台风凸显美国相对于中国的战略优势”,“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投入工作了。中国军队不仅没有来救灾,也没这个能力,至少不可能具备美国这样的救灾速度和规模,而这要归功于美国在全球所拥有的海空实力。此外,即便中方想来帮忙,菲律宾方面可能也不太愿意接受。

5、日媒称:中国军方可能已采纳鹰派控制南海建议。日本媒体11月13日文章认为,杜文龙关于海空立体控制南海的建议可能成为中国军方常规的作战程序。文章称,杜文龙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中国的“王牌”表明中国海空立体控制南海的目标是既定的,中国只是想让这个观点被听到而已。

6、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地时间11日晚在伦敦市政厅讲话中宣布,他将率领一个“阵容庞大的、由部长和商界领袖组成的代表团”于12月5日访问中国。当地媒体预计,英国将迎来中国的投资热潮,其中房地产行业可能最受投资者青睐。

7、美政要三中全会后接连访华增进中美关系。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11月15日访问北京,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首批访华的外国政要。另外,据美方宣布,12月初,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将访华。

8、骆家辉称中国面临知识产权挑战。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知识产权圆桌会议上称,中国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削弱了中国推进创新的努力。骆家辉表示,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者之所以将上述新闻素材放在一起,因为这些看似没有缺乏关联关系的新闻,实则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场破坏性远比2004年袭击印尼的海啸小得多的台风,成了美日英展示其在南海地区联合对抗中国的“联盟决心”与“实战能力”的机会。

不容置疑,自中国三大舰队在西太平洋举行背靠背的联合实战演习以来(显示关键时刻中国具备切断驻日美军及日本南下驰援的能力与决心),菲律宾的背脊无疑感到了一阵阵寒意。因此,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态度出现了某些微妙的变化。

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态度出现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以前任总统现任马尼拉市长访问香港为标

志,这无疑引起了美日的高度警觉与担忧——担心菲律宾这节链条因不能承受之重而提前“断裂”。

所以,美日英以“救灾”为名,派出强大的阵营前往菲律宾,意在给现任总统撑腰、鼓劲和打气,尽最大努力缝合开始出现“断裂”迹象的“菲律宾节点”。

为达目的,美日媒体各自扮演了不同角色,日媒极尽渲染“中国威胁”之能事,目的无非是“打”,而美媒则极尽“贬低中国”之能事,彰显美国的“能力”,目的是“拉”。而所谓的“菲律宾不接受”则是赤裸裸的警告菲律宾国内的亲华政治力量:如果中国提出派军舰前来救灾,你们不得接受。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6日,菲律宾萨尔塞多,美国海鹰号直升机向地面投送救援物资,灾民争抢。

不过,不管美、英、日当今与昔日最强大海上势力如何在中国家门口展示其“联盟”的决心与“肌肉”,中国轻描淡写地以一句“作秀”将美日英三国联盟的“纸老虎”面目在国际社会面前暴露无遗,并且通过军事评论员之口将这只老虎的“纸性之所在”进行了无不留情的揭露(中国无需动用海上力量,只需动用岸基的空中力量就可彻底解决这个“纸老虎”)。那么,英国这个“日暮帝国”为何此时也将手伸得这么长呢?

无他,一障眼法而已,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此次来华“不虚此行”罢了。笔者为何作此判断?

试想英国的航母远道而来,只怕它就是真正前往菲律宾,菲律宾的“救灾”早就结束了。所以英国效仿美国派航母救灾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虚晃一枪”罢了。

那么卡梅伦此次访华的目的是什么呢?

新闻稿里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利用香港李氏家族此前大肆抛售在华“地产”、看空中国大陆与香港的房地产业(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通过唱空中国地产引发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让中国金融系统崩溃)这一系列前期“铺垫工作”,辅之以“唱多”英国的地产业,承接他所认为的即将“出逃”或者“抽逃”中国的大量资金,将抽逃中国的资金引往欧洲。自西方利益代言人(身兼欧美)卡梅伦抛出“航母救灾”这张牌之日起,笔者相信,卡梅伦此次访华的两大目的:为西方资本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还是承接“出逃资金”,最终注定是“无功而返”。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驱动”中国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必将吸引与承接部分从欧美发达经济体外溢的资金尤其是技术与人才。

此时,那个“香蕉大使”(骆家辉)不失时机高调的拿“知识产权”说事,其司马昭之心也昭然若揭:意在通过抹黑中国的“创新环境”,阻止欧美外溢的人才与技术流入中国,从而达到阻止或者延缓中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至于美国政要接连访华的安排,笔者认为一方面出于“摸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争取时间的需要。

第四篇:黄金十年——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发展研讨会(简介)

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发展研讨会

一、研讨会背景

近期,国际现货黄金白银在屡创历史新高之后,开始出现大幅波动。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贵金属投资市场仍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各类投资产品层出不穷,投资者对贵金属市场的认知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中国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经历了近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黄金市场仍处于多头监管之下,存在交易自由度低、国内定价混乱、地下炒金屡禁不止等种种问题。

201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211号)(下称《意见》),明确了黄金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意见要求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商业银行要切实做好黄金市场相关工作,同时要着力加强黄金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黄金市场交易和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市场交易方式,健全黄金市场标准认定体系,完善黄金市场仓储运输体系,改善和加强黄金市场清算服务。此外,《意见》鼓励黄金公司发行债券、鼓励引导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交易。

在此背景下,《卓越理财》特别联合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世界黄金协会、《中国黄金报》、北京电视台、和讯网等业内机构举办“‘黄金十年’——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发展研讨会”。

二、研讨会目的

通过组织商业银行、投资机构、行业协会、专业媒体的专家之间的交流,总结过去几年中国贵金属市场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分析各市场主体的潜在机会,促进贵金属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研讨会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1年5月24日

黄金十年

地点: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 人数:50人

四、研讨会形式和内容

研讨会采用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两种形式,在互动中促进行业内各类机构和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研讨会议题:

1、全球黄金投资市场发展状况及展望

2、中国贵金属市场化改革成果与主要问题(六部委意见的解读)

3、国内贵金属理财产品和业务机会

4、黄金期货与中国贵金属投资市场发展

5、银行业贵金属业务状况和发展前景

6、银行业黄金期权业务现状和发展前景

7、金交所贵金属交易发展成果与未来发展规划

8、自由讨论:“文化黄金”如何借力“黄金文化”暨贵金属理财产品营销方式

变革

邀请与会人员及专家(拟)

1、中国人民银行原货币金银局局长叶英男

2、中国金币总公司王宝清

3、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总经理王立新

4、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原《中国黄金 报》主编刘山恩

5、银河期货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傅鹏

6、银河期货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秦霈

7、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

8、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

9、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部施旭东

10、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张兴胜

11、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贵金属处处长王新佑

黄金十年

12、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处处长蒋浩

13、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荆霆

14、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15、民生银行贵金属交易团队负责人鲁丽罗

16、北京银行资金交易部总经理王义兵

17、兴业银行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冀俊耀

18、交通银行

19、招商银行 20、华夏银行

21、光大银行

五、研讨会主办及合作机构

主办单位:《卓越理财》杂志社

活动支持:中国银行业协会、世界黄金协会、《中国黄金报》 独家电视报道: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 独家网络合作:和讯网

媒体支持:《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财经》

六、联系方式

刘德江

手机:*** 邮箱:dejiang1211@sina.com 联系电话:010—65285880

第五篇:中国机床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已经划上句号

黄金10年,机床行业跨越式发展,销量、产品、技巧大幅晋升,ydgjzx.liaojuezi.com,可是从去年开始仿佛全部行业市场不再那么跨越式发展,订单销售开端进入牢固调剂期。有专家表现,接下来将是机床行业逾越式发展后的企稳发展期。

有专家表示,中国机床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已经划上句号。果然如此,去年能够算得是分水岭。2012年,我国机床企业的经营状况可用;惨淡;形容。虽然官方统计依然同比增加,但企业的感触却大多迥异。简略说,产销下滑三四成,订单减少一半,利润剧降乃至亏损,可以概括多数企业的现状。当然,企业个别都不乐意如实陈说这一状况,bjltzw.migu365.com,究竟这个成就令人懊丧。最近,年报陆续表露,从机床行业上市公司公然的数据看,2012年企业净利润全体下滑,无一例外。

净利润并不反应企业经营的全貌,但无疑是最有含金量的数据之一,wlbcw.sanltz.com。以秦川发展(000837)为例,去年实现净利润1085.96万元,下滑九成;沈阳机床(000410)实现净利润2329.41万元,下滑七成;一贯赢利状态良好的昆明机床(600806)亏损7322.02万元,同比下滑234%。其他上市公司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亚威股份(002559)下滑近一成,法因数控(002270)下滑近三成,日发数码下滑三成,华中数控(300161)下滑四成,南通锻压(300280)下滑三成以上,南通科技(600862)下滑七成以上,华东数控(002248)和青海华鼎(600243)均为亏损,下滑水平到达572%和416%!

我国机床企业少说也有5000多家,胜利登陆证券市场的寥寥可数,反过来说,这些上市公司固然范围有大有小,但在行业内各有善于、特点赫然却是不争的事实。记者果断揣测,翻新跟盈利才能强的企业尚且如斯,其余企业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看一季度的情形,以华东数控为例,4月11日晚该公司宣布业绩修正布告,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亏损1500~2000万元,事迹修改原由于:一季度,因故拖期的大型机床销售签单较多,市场猜测与实际实现差别较大影响了效益。yldt.jhyueer.com

记者从中国机床工具产业协会懂得到,今年一季度,机床行业连续了去年以来的走势,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以为,目前有触底企稳的迹象。只管如此,多数企业在阅历最近多少年的大起大落之后,对将来都显得比拟迷茫,张望情感浓重。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75039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