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爷爷追悼词
追悼词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万分悲痛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来参加王清栓老人的追悼会。今天,我们一起悼念老人,因为他的一生是勤劳、善良、朴实无华的。他艰苦劳作,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含辛茹苦。他的一生无不闪现着灵性之光。然而他老人家走了,可是他的精神将会永远、永远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王清栓老人生于1932年农历五月初一,于2016年12月30日13时20分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王清栓老人逝世的消息传来,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么突然,多么震惊,多么揪心啊!之前那么健康的老人,那么善良的老人,怎么说离开我们就离开我们呢?惊闻噩耗,如晴天霹雳,亲朋好友和众乡邻心痛如绞、悲切万分。此时此刻我仅代表大家向王清栓老人的猝然离去表示沉痛的哀悼,向老人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王清栓老人为人忠厚,心胸坦荡,性格乐观,幽默风趣、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他教子有方、严格要求,五个子女均已成材、事业有成;晚年又为子女的事业发展增砖添瓦、耗尽心血,赢得了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和敬重。他淳朴忠厚的高尚品格,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和眷念。
生命的短暂如白驹过隙,更如一丝轻风。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那种勤恳忘我、终生劳作的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诚实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传统,仍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人总是要经历生老病死的,但这个过程对于每位家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我们为家庭失去这么一个好老伴、好父亲而惋惜。王清栓老人一定会带着太多太多对家庭和生活的留恋,的确让人伤心悲痛,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活着的人只能抑制住自己的悲伤,用老人优秀品德和感人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履行好我们对生活、对家庭的责任,以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
最后,真诚感谢各位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前来参加王清栓老人的追悼会,让我们一起祝愿王清栓老人安然无忧,一路走好!
王清栓老人永垂不朽!王清栓老人永垂不朽!
第二篇:追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母亲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谢各位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
母亲不幸得了偏瘫,病情日益加重,经医治无效,于2013.年九月与世长辞,享年80岁。
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从很小起就自强自立,尝尽生活的甘苦。成家后,为了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又和父亲一起共同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每天晚上常常是吃完饭,就一刻不停的忙起家务,为我们缝补浆洗,一直操劳。十几年如一日,母亲就象鲁迅笔下的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奶。她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直到我们长大成人,身为人父的时候,才深切地感受到,以她这样瘦弱娇小的身体把我们抚养成人付出了多少心血!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在无微不至关心我们生活的同时,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她常常告诫我们,要诚实为人,认真做事。虽然由于工作关系,母亲与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太多,但是她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使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勤俭与诚信,乃是立身之本。
母亲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因此深得同乡邻里的信任,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她总是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并且,她依旧谦虚低调,从不轻易在子女面前张扬她所取得的荣誉。母亲年过花甲后,依然有许多昔日的老友与她保持经常的联系。有的还成为母亲的忘年交。在母亲住院病重期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前来探望,比自己的子女还要细致周到。我们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母亲是如此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尤其是在花甲以后,她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很有规律。她心胸宽广,兴趣广泛,知足常乐。锻炼身体,帮助别人排忧解难,都是她的基本生活内容。她用这种方法,排除寂寞,时时感受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使她在70岁以后,还能自理一切生活。她思路敏捷,处事果断,与子孙辈保持经常的沟通和交流。使我们感到慰籍的是,母亲晚年生活质量是高的,生活是闲适幸福的。感谢母亲,你使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寿命最长久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
母亲身患重病的消息使我们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虽然我们向她隐瞒病情,但是她内心十分清楚病情的严重性。她决定不轻易向病魔屈服,而是选择与之作坚强的抗争。母亲不但非常坦然地面对病情,还反过来安慰我们不要伤心。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她仍然处处为他人着想。当同事和朋友前去探望时,她总是显得特别高兴。强打精神与人交谈,根本看不出她是身患重病的人。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母亲拉着我的手说:看来我们是见一面少一面了,我真想你们常来看我,又怕耽误你们的工作,要是没有空就别来了吧。其实她是多么不甘心就此告别她所挚爱的亲人和朋友!
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母亲终于与我们永别了,但是她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生活的执著信念,与天地永恒,与枝叶长青。母亲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我们会思念她,直到永远!
最后我代表全家再次感谢各位为我们的母亲诚挚地送行。
安息吧,亲爱的母亲!
第三篇:追悼词
追悼词
各位来宾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校陈照才老师。陈照才老师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006年农历2月17日下午1点30分不幸逝世,享年80岁。
陈照才老师,渠县城西朱山寺人,生于1927年7月8日。1948年在新渡口学校任教,1952年调至李渡村小工作,接着转到双土小学工作。由于他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出色的工作,50年代初,光荣入党。1963年,他调至渠南乡五湖寺任教,后辗转于胜利、五里、双河等村小,最后调到渠南乡中心学校工作,1983年6月退休。陈照才老师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忠厚、诚信、善良。从教36年来,他一直扎根在山区教学第一线。工作上,勤于钻研,兢兢业业,视学生为自己的亲子女,以灵活多变的教法启迪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传授学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深受各级领导和师生的尊敬和喜爱。日常生活上,他严于律已,淡泊名利,为人忠厚,诚信友善,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爱护学生,关心他人,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有口皆碑。
陈照才老师退休期间,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以及深爱着他的学生都十分关心他的健康。大家都十分希望像他这样的好人应该长寿万万年,但苍天无情,病魔无义,亲人的抢救和大家的祈愿没能挽留住陈照才老师,他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陈照才老师乘鹤西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长辈、好老师、好同志,使他的家人失去了一位好爷爷、好父亲、好丈夫,但他会永留我们心中。今天,渠南乡中心学校的领导以及陈照才老师的亲属和生前好友,在这里举行追悼仪式,沉痛哀悼陈照才老师,以缅怀他的业绩。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陈照才老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忠厚友善的高贵品质,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人,为振兴教育事业而尽心尽力!
陈照才老师安息吧!
第四篇:追悼词
×××同志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草木垂首,寒风呜咽。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前来参加×××同志追悼会,表达我们依依惜别和深切怀念之情。
×××同志于××××年××月××日××时××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逝世,享年××岁。在此,我们对×××同志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及亲友表示诚挚慰问。
×××同志,××省××市人,××××年××月××日出生,××××年××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县××局××,××市××局,××××年××月离休。
×××同志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平凡的一生,更是奉献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她的出生年代和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充分表明,×××同志是一名好干部。对待同事她热情真诚、团结友爱,乐于帮助他人,受到全体职工的尊重和爱戴。对待工作她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敢于坚持原则,保障了单位财务体系的高效运转。从事财会工作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在财务战线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同志是一位好母亲。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倾其一生博爱,用瘦弱的身躯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家人构筑起温馨的港湾。她教子有方、宽严相济,为×个儿女的成长倾注了无尽心血,如今她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在不同的岗位上绽放人生风采。
×××同志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她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却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最深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珍惜生活、勤奋工作,告慰×××同志在天之灵。
×××同志,安息吧!
第五篇:追悼词
秦奋: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隆重纪念我们共同的朋友——李香山先生。李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 名不见经传的一生。先生出身平凡,长相平凡。从小不好好念书,就知道贪玩。先生离过两次婚,办垮 过三公司。历任无业游民、饭馆厨师、愤青、冒牌艺术家、总经理、环球总裁、圈钱勾结中间人——简称 媒人。先生一身邪气,一生没少让家里人操心,没少连累朋友,谁跟他近谁倒霉。但是我们爱他,爱那个 一身缺点叫香山的坏家伙。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没他不好玩。他喜新不厌旧,贪财不爱财,办砸了 事认栽。香山的死,是他们全家,我们全公司,社会上全体哥们儿姐们儿的重大的无法弥补的损失。香山:小时候的事好像还在昨天,今儿就死到临头了。反正我是不能再抱怨再生活了,该得的我都得了,不该得 的,我也得了。今天在座的,细说起来,都不能算操蛋,最不靠谱的,也没不靠谱到哪去,屡次被人爱 过,也屡次爱过人。到头来还得说自己不知珍重,辜负了许多盛情和美意。有得罪过的,暗地与我结怨 的,本人在此也一并以死相抵了。活着是种修行,这是我哥们儿秦奋的话。李香山此生修行到这儿就划一 句号了。十分惭愧报告大家:李香山此生修行没修出什么好歹来,他太他妈忙了,忙挣钱,忙喝酒,忙闹 感情危机,把大好时光全忙过去了。怕死,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 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这是今天早上我女儿川川告诉我 的。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说得真好。谢谢你,川川,很抱歉给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不能好好陪你,也请你转告妈妈,很抱歉,这辈子没让她生活的痛快点,给她添堵了,感谢各位装点陪衬了我的一生,今 天又送了我一程。你们的善,你们的好,我都记下了,都拷近脑子里了,我将带着这些记忆,走过火葬 场,我没了,这些信息还在,随烟散拨,和光同尘,作为来世相谢的依据。
格式:(一)标题 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如《悼词》。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二)正文 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 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 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3.结尾 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 ”之类的话。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因为“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
(三)落款 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