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大寂法师布道欢迎辞

大寂法师布道欢迎辞



第一篇:大寂法师布道欢迎辞

关圣寺住持欢迎词

尊敬的大寂法师、县宗教局石局长,袁科长,各位有缘信士,大家上午好!

欣逢盛世,佛光普照。在这人天同庆的好日子里,我们有幸迎来了台湾佛学博士大寂法师莅临本寺弘法布道论禅。我谨代表本寺佛教人士有缘信众向大寂法师,县宗教局石局长等贵宾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对各位有缘居士信众的参与表示热烈的欢迎!

关圣寺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宋代,释明悟大和尚从江西云游至阳新境内,发现此处山明水秀,交通便捷就择址创建,以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命名。历经沧桑,此庙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终于有了今日之规模。拥有砖混结构仿古式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山门,使山上山下依势连为一体,错落有致,更显雄伟;近年又扩建了功能齐备的居士楼,念佛堂,宽敞洁净的五观堂,拉通了互联网,寺内佛教文化设施逐步完缮,经书流通处别具一格,多次被黄石市、阳新县宗教局评为先进寺庙。木港关圣寺升级上档,迈入了规范化的佛教寺庙行列,关圣寺香火鼎盛,信众云集,此地宗教事业蒸蒸日上!也成为木港镇红色旅游的亮点之一!

今天,我寺又遇百年不期的盛事,佛学界著名的大寂法师,海峡也阻隔不了佛陀恩泽,不远千里来此弘扬佛法。两岸血脉相通,佛教同源,相信本寺信众一定可体会到“无我”,“慈悲”,“智慧”,“自在”的境界。把自己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此刻,国泰民安,万众和善,千祥云集木港关圣寺。我们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有县宗教局、佛教协会领导的殷殷关怀,关圣寺一定会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更好地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佛教事业,为“中国梦,人民富”,为构建富强阳新、和谐木港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大寂法师的弘法布道顺利圆满!

祝愿各位有缘人身心观自在,福寿无量!早到莲花佛国,做佛前一朵青莲,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篇:寂现代诗歌

云朵睡去的午后

没有月亮的晚上

万头攒动的广场

阒静窈然的空巷

有时

是少女啃苹果的牙齿间

溢出的声响

汁水淋漓带着芬芳

有时

是掌心还未涂匀的护手霜

和着微渗的汗液

还有冬日的阳光

有时

是一部水到渠成的老电影

看到动情处

蒙住脸幸福地哭上一场

有时

是匆匆而过的行人

视线相遇的瞬间

无数张互相流连的脸庞

窗前一双接住阳光的手

月下一碗撒满星星的粥

叶一片花一朵

还有那条闭目养神的老狗

像一尾被放生的小鱼

心安理得游进我的池塘

像一只搁浅的红气球

孤苦伶仃挂在大雾压城的早上

像一片喘息不止的雪花

风尘仆仆找寻到我的枝丫

像一道神谕般的光

趾高气扬降临在荒蛮的战场

没错

就像这样

河边的人对着长庚独唱

夜风歇住

时间凝固

温床上蒸腾出梦境

梦境又发酵了海洋

那终将归去的地方

别忘

第三篇:寂忆散文

夕阳下的余晖,枫树飘落了最后一片叶!伸出双手接住了那最后的树叶。在我拥抱那最后一叶时,我的泪也流了下来,顺着枫叶的叶脉消失在了心田之中

当春风吹过,杨柳土丝,小草伸展腰身时。忽然之间,从书本中掉落了一片早已枯黄的枫叶。好友捡起,轻轻地念着“埋葬......”后面她交给了我,我看了一眼,觉的很熟悉,又好陌生!无意间拿出日记本,看到这么一句话“冬天来了,我埋葬了不堪回首的痛......”字迹已暗淡无光,但我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

飞奔到枫树下,拿出了那以埋葬的“记忆”,不忍心去回想

不禁像是回到了——冬的季节

没有了梦,没有了心,变成了一个傀儡。一个任人摆布的吉娃娃!梦碎了,心也死了!变得一无所有,什么也都没有了!快乐的梦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梦没了,心也死了!但人却还活着,不知何时是尽头

眼!你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现在的你是如此的黯淡无光

心!你早已千疮百孔,但却还要承受着这莫大的“伤痕”

泪!你要流到什么时候?珍珠总有落完之时,你什么时候才会落完?

心!你被泪水浸没,一点一点的消失在我的眼前,你变成了冰,变成了水晶,留在了——沉没了——泪水的湖中——一辈子——永生永世的——沉没——沉没——沉没——

人生路漫漫,何摇已息

忽然间回头望着走过的路,我停止了前行,开始追忆过往云烟,稀稀点点的灯火

我遥望,遥望那一望无际曾走过的路:是那样的黑,那样的恐怖,让我不寒而栗。因为我害怕,害怕那一望无际的黑暗!回忆早变成了烟云,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悲哀;我目肃;我无助

因为我知道,我的记忆不是花红柳绿的世界。我的记忆早已被我封存,而那把锁早已生锈打不开,钥匙早已随着心沉的那一刻一起冰封

我的记忆是白色的,白得像一张透明的纸,无法染上任何颜色!在白色的回忆中,有一个哭泣的女孩,她的泪流干了,但她还是在哭泣

我,锁住了,锁住了过往云烟,不在打开

夕阳下的余晖,凋零下来得花瓣一片接一片飘落!好悲!好悲呀!

尘世间的事谁也无法预料,就算能预料到可天有不测风云!世间万物静如尘,动如风。无法预料,也无法猜测。如果硬要改变命运,说不定命运原本如此

人生无常,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捉摸。人生道路一直都是曲曲折折地,并不全是平坦的;人生,是经过泪水的洗礼才会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快乐!是泪水之后的礼物

品一品茶香,收回思绪。轻轻的打开那尘封的的记忆,但又在不知不觉间又轻轻地锁起。在去拼命的追忆,却只是一片空白;又好像是花花绿绿的世界,瞬间消失在眼前!伸手去抓,握紧手就抓住了一切,故而放开手就放开了一切

人生何瑶已息,路漫漫心兮

曾经的曾经,有过的痛,有过的殇、何时才能消逝,放下的到底是什么

我是冷梦钰,喜欢的话加我我不喜欢阳光,也不喜欢雨季

喜欢的只是那份单纯,那份宁静

第四篇:寂天论师

寂天论师

《入菩萨行》论造论者--寂天论师七种稀有传记略说

在汉传佛教中,寂天论师的传记过于简略,宋朝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天息灾译师曾译《入行论》为《菩提行经》,题为龙树菩萨造,文字艰涩难懂,故历史上似是无人注重。近年来由于藏传佛教的影响,此论已有隆莲法师、如石法师的两种汉译本在汉地传扬,但寂天论师的较详细事迹,所知者寥寥无几。

关于寂天论师的史实,有七种稀有传记,如颂云:“本尊生喜住烂陀,示迹圆满破诤辩,奇异事迹与乞行,为王降伏诸外道。” 寂天论师是古印度南方贤疆国的王太子,父王名善铠,他原名寂铠,从小信仰佛法,恭敬三宝,对自己的眷属和其他众生非常慈善,常给他们财施等。太子幼年即学识出众,谙达世间的各种学问、技艺。在瑜伽师“古苏噜”座前求得《文殊锐利智成就法》,通过精进修持,亲见本尊(印度的大德如智作慧论师、阿底峡尊者等,都认许寂天论师是文殊化身。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的讲义中写过:“寂天论师亲见了文殊菩萨,得到加持而现见真谛。”另一名叫布扎的论师也有这样的说法)。后来,善铠国王去世,大臣准备拥戴寂铠太子登位,在即将举行授权灌顶仪式的前一夜,太子梦见了文殊菩萨,梦中,文殊菩萨坐在寂铠太子将登基的宝座上,对他说:“唯一的爱子啊,这是我的宝座,我是你的上师,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应理的。”另说太子梦见大悲度母尊,以开水为他灌顶,太子问度母为什么用开水为自己灌顶,度母回答:“授王权灌顶的水与地狱的铁水无有差别,我用开水为你灌顶的含义即在于此。”寂铠太子醒后,通晓到这是圣尊对他的授记与加持,以此而对世俗八法生起了猛厉的出离心,于是舍弃了一切离开王宫。寂铠太子独自一人在荒野中步行,一路上得不到任何饮食,只有不断的祈祷圣尊,到了第二十一天,进入了一处森林,饥渴疲惫的太子找到了一处混浊水洼,正准备饮水,出现了一位容饰庄严的女子,告诉他不要饮用浊水,而应该享用清净的水,便把他引到了一汪清澈甘美的泉源边,泉水旁有一位瑜伽师,瑜伽师其实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女子是度母化现。太子饱饮了甘泉,又在瑜伽师处求得了殊胜的法要,修持后生起了甚深智慧境界(第一种稀有传记毕)。

继后,寂铠去游历印度的东方,来到五狮国王之国土,当时,得知他武艺高强的大臣将此禀告五狮王,他因此成了五狮王的大臣,将武艺等明处弘传世间。有段时间,寂铠给国王当护卫,一些嫉妒贤能的大臣,见他持着修文殊本尊的那柄木剑,便到国王那里谗言:“新任大臣是个狡诈者,大王要是不信,请看看他手中的武器,根本护卫不了国王。”五狮王疑信参半,便要求寂凯出示宝剑,寂铠对国王说:“国君啊,这样做会伤害你的!”可是国王成见已深,强令取出宝剑,他只好要求国王闭上右眼,然后从剑鞘中抽出木剑,闪耀的剑光伤害了国王注视着木剑的左眼,眼珠当时弹出落地,疼痛、悔恨交加的国王至此方知道寂铠是位大成就者,与大臣们一起在寂铠大师前忏悔、皈依,大师便加持五狮王,使其左眼复原。有了这次事件,五狮王心意转变,完全遵大师之教言,在所辖地高竖佛教法幢,弘扬正法。寂铠大师在五狮王的国王住的年数,有多种说法,但无论如何,大师调化了五狮王后,便转到了中印度那烂陀寺。(第二种稀有传记毕)寂铠来到那烂陀寺后,依当时寺内五百班智达之首的胜天为亲教师出家,法名寂天。当时大师深隐自己的内证功德,在文殊本尊前听授教法,精修禅观,同时紧扣大乘佛子的修学次第,集一百多部经律论之精义编著了《学处集要》、《一切经集要》(略称《学集论》、《经集论》)。但在外观上,除了饮食、睡眠、步行外,其它事情一概不闻不问,因此被以外表衡量他的人贬称为“三想者”。当时那烂陀寺僧值们认为寂天不具备任何一种修行正法的事情,不应该再住在本寺,但又找不到很好的理由来驱逐他。后来该寺举行诵经大会,要求比丘在会上背诵所学的经典,一些人想借此机会羞弄寂天,让他自行离开寺庙,便要求胜天论师去安排寂天诵经之事,寂天论师便应允了。轮到他诵经的那一天,那些人在诵经的会场上故意搭起了高座,而没有安设上座的阶梯,会场中挤满了想看他出丑及对他有些怀疑的人,寂天论师并不在意这些,很自在地登上高座,问道:“请问要背诵已经听过的论典,还是没听过的?”想看笑话的人便故意回答要背大家没有听过的,这时瑞相纷呈,众多人看见文殊圣尊显现在天空中,寂天论师随即诵读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行论》,至第九品三十四颂:“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腾空,渐渐升高,终至不见身影,只有从虚空中传来的朗朗诵经声,一直到全论诵完为止。当时得不忘陀罗尼的班智达各自记下了颂文,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记下了一千多颂,东印度的班智达记下的有七百颂,中印度的班智达记下了一千颂,因此大家产生了争执怀疑。后来打听到寂天论师在南印度的吉祥功德塔(尼泊尔史料记载:吉祥塔为香根佛塔„„另有其它历史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列举),便派两名班智达去迎请他回寺,但遭到了婉拒,两位班智达只好请菩萨出示《入行论》的正确颂文。寂天论师告诉了他们一千颂的《入行论》正确,并且在他曾经住过的房间里藏有《学集论》、《经集论》、《入行论》三部论的经函,并授与这些论的讲说修习传承,自此《入行论》在印度得到了广泛的弘传。(第三种稀有传记毕)寂天论师在吉祥功德塔时,那里郁郁葱葱的森林中住有五百位比丘,他也在林中搭了一个茅棚,作为住处。当时的森林中有许多野兽,与林中的修行人和睦相处,比丘们经常见到成群的野兽进入寂天论师的茅棚,在习以为常中也有人感到异常,终于有些细心的人观察到了∶进入寂天论师所住茅棚的野兽都没出来。他们在棚外窥视,发现寂天在棚内啃着大块的兽肉。比丘们于是推断寂天有杀生罪行,敲椎集合了林中的修行者,准备当众宣布寂天的“破戒恶行”,再将他驱逐。正在大众集合商议时,失踪的野兽一个个从寂天的茅棚里走了出来,当然,彼此相处日久的比丘对它们非常熟悉,发现这些野兽一个个神气活现,比以前更为健壮。惊异之余,僧众对寂天论师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寂天论师不愿意让人了解他的身份,谢绝了僧众的挽留而离开森林,游化到吉祥功德塔的南方。他身着乞丐装束,以他人抛弃的残食为食物,修行“邬粗玛”密行。当地的迦底毗舍梨王有一女仆,一次倒浴身水时,泼在寂天论师身上,那些水顿时如遇热铁般沸腾起来,女仆正惊讶之际,他已不见踪迹。

那时有一名叫香迦得瓦的外道向国王启请说∶“两天后,我将在虚空中绘制大自在天坛城,如果佛教徒不能毁坏此坛城,我将焚毁佛教经籍、佛像等,佛教徒也必须转入我的教门”。信奉佛教的国王招集了僧众,告知了外道的挑战,可僧众中谁也不敢答应能摧毁外道的坛城,国王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女仆将自己遇到的异事禀告了国王,国王急令女仆去寻找那位异人。女仆到处寻找,终于在一株树下见到了寂天论师,便将来意说明,请求他降伏外道,寂天论师爽直应允,并吩咐女仆准备一大瓶水,两块布和火种。第三天清晨,外道师开始用彩土在虚空中绘画大自在天坛城,刚刚绘出坛城东门,寂天论师即入风瑜伽定,显示神变,顿时起了一场暴烈的风雨。刹那之间,外道所绘坛城被摧毁无迹,那些吓得簌簌发抖的外道们也被暴风卷起,如同落叶一般飘落到四处。此时天地间一片昏暗,寂天论师从眉间放出光明,照亮着国王、王妃等人,风刮雨淋之下,国王他们亦是衣装零乱,满身尘土。女仆用事先备好的那瓶水为他们洗净,那两块布给国王、王妃披上,又用那火种点燃了一大堆火,国王等众人顿觉温暖舒适,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后来国王将当地外道的庙堂拆毁,所有外道门徒也皈依了佛门。寂天论师降伏外道那块地方,一直到现在都被称为“外道失败地”。(第四种稀有传记毕)

寂天论师后来到了印度东方曼迦达地方,那里有许多外道徒,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大辩论,寂天论师显示神变,挫败了外道们,使争端得到了平息。(第五种稀有传记毕)

在曼迦达西部不远的地方,有五百名持邪见的外道门徒,当时那里闹饥荒,他们得不到食物,遭受到饥饿的痛苦折磨,无可奈何中他们商议:“谁要能解决众人的食物问题就推他为首领。”寂天论师得知后,便到城市中化得一钵米饭,并作了加持,使外道徒众取食不尽,解脱了饥饿痛苦。成了他们的首领后,寂天论师给他们传法,使他们抛弃了邪见,皈依佛门,后来变成了很好的修行人。(第六种稀有传记毕)

有一段时期印度某地遭到极大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当地一千多乞丐无法得到食物,一个个只有束手待毙。奄奄一息的乞丐们正在躺着等死之时,寂天论师运用神变使他们得到丰富的饮食,且为他们广说因果、轮回、五戒十善等佛法,将他们引导于佛法中。(第七种稀有传记毕)

上面简单地讲述了寂天论师的七种稀有故事,我们知道了作者是一位大成就者后,对他著的论典也就很愿意去学习。寂天论师的传记,在《布顿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以及一些《入行论》讲义中都有,详简不一。从史料上看,这位菩萨居无定所,四处游化,一生充满了神奇的故事。这次所讲的,只不过是这位菩萨应化此世事迹的万分之一而已。

寂天传略考

释如石

寂天出生于南印度,是梭罗史吒(Saura stra)国国王善铠的儿子,原名寂铠,他自幼学识出众;又曾经在古苏鲁上师座前求得“文殊锐智成就法”,并依此修行而亲见文殊本尊。善铠王逝世当夜,寂天梦见文殊菩萨端坐在次日即将登基的宝座上,并对他说:“徒儿,这是我的宝座,而我又是你的善知识,你我二人同座一处,实在很不合适。”醒来之后,他自知不宜掌管国政,便连夜投奔东印度去了。在东印度师子王座下服务了一段时间以后,又转到中印度那烂陀寺,依胜天为亲教师出家,法名寂天。他在那烂陀寺居住期间,韬光养晦,内勤修学。一方面在文殊本尊前听受教法,一面精修禅定,并编著(学处集要)和《一切经集要》(略称《学集》、《经集》)等精深的论典。但是在月常行事上,除了饮食、睡眠和大小便以外,其他的事一概不闻不问。因此大家都瞧不起他,贬称他为三想者。后来,僧众实在忍不住了,想找个正当的理由将他逐出僧团;于是就召开了一次诵经大会,要求每一位比丘在会上背诵所学的经典;他们估计寂天一定背不出来,藉此便可名正言顺地逐他出寺。当天,轮到寂天背诵的时候,僧众为了羞辱他,还故意筑起高座,请他到上面背诵。不料寂天上座以后,竟然自信十足地说:“请问要背诵已经听过的呢?还是没听过的?”大众乍听之下,非常惊讶。继之一想,认定那不过是寂天在故弄玄虚,吓唬吓唬人而已。既然如此,何不将计就计,干脆就请他背大家没听过的经典吧!反正,大家等着看笑话就是了。万万想不到,寂天竟然出口成论,流利地背出了《入菩萨行》。据说,当他背到《智慧品》第34颂——“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馀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突然腾空而起,渐升渐高,终于不见身影;而诵经之声依旧朗朗不绝,直到诵完《入行》为止。

或许是因为身分曝光了,寂天觉得不宜久留,便离开了那烂陀寺,而来到南印度吉祥功德城,那烂陀寺为此深感不安,特地派遣两名比丘前来请他回去,但是都被寂天婉拒了。于是,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向寂天请求:“请您告诉我们,《入行》中所说应该阅读的《学集》和《经集》在哪里可以找到?”寂天回答说,“《学集》和《经集》在我住处前面的房隙中;另外还有一部用小字写成的经函,就是全部一千颂的《人行》。”

从此以后,寂天就云游四方、随缘化度去了。他曾经在东印度感化了阿梨毗侠那国王;在一场大辩论中,运用神变调和了极大的争执;在距离摩竭陀以西不远的地方,调伏了五百外道,并引导他们归顺佛门;在另一个时期,曾经救济一千多名饥渴待毙的乞丐,然后示以正道。此外,寂天也感化过一群吉祥山的裸体外道,使他们转入佛教。

史传里,寂天的一生就在充满传奇的游化事迹中结束了。他的生卒年无据可考;一般认为,大约活动于第七世纪末,最晚也不超过八世纪中。理由呢?

一、于公元628~641和673~685年间留学印度的玄奘和义净,都未曾提到寂天,所以寂天成名应在685年以后。

二、《入行》和《学集》中只见《妙臂请问经》等“事迹”和《三三昧那王》等“分别续”。的典籍,尚未引录任何瑜伽密或无上瑜伽密典;可见寂天著书之时,无上瑜伽密尚未普遍,故其成书年代应该在八世纪中叶以前。

史传中说:寂天“内勤修学,外示放逸”,这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从《经集》和《学集》中所引用的一百多部经典来看,寂天必然曾在经、律方面下过很深的功夫。此外,寂天在《入行》“智慧品”中论破教外的数论、胜论派和教内的小乘部派与大乘唯识宗,显示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由此也能看出,寂天的确精通论藏,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三藏法师。然而,寂天并不以精通教理为满足。《学集》明显地表示出,他不是纯粹为了学问而治学;他治学的方向,始终是扣紧菩萨修学的次第而深入三藏的。尤其在《入行》的字里行间,总是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宗教情感。时而宁静庄重,时而洒脱平淡,时而悲天悯人,时而超尘绝俗。在精简贴切的议论中,呈现出无限深刻的哲学洞见;在巧妙幽默的譬喻中,更蕴含着恳切的宗教教诲。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精神淬励和提升,怎可能写出如此生动感人的醒世诗偈呢?

寂天在那寺一举成名以后,便四处游化去了。这个记载也有几分可能。因为寂天既淹贯三藏,又擅长譬喻,论述佛法生动有理;以他这样优越的条件,如果长期教化一方,应该会调教出一两位青史留名的高足才对;然而,史料上并无寂天薪火相传的记载。由此可见,寂天很可能是位居无定所的游方瑜伽士。至于他何以须要如此,就不得而知了。莫非寂天已然明心见性,深契法界,所以想效法善财童子作五十三参,一生成就普贤十大愿王?

此外,寂天修行所依的本尊,可能也是大家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入行》中经常赞叹诸佛如来,也数度言及文殊、观音、地藏、虚空藏和普贤等菩萨;可见寂天一定经常忆念诸佛菩萨。然而,在诸佛菩萨中,寂天最心仪、最相应的是哪一位呢?《人行》最后一颂明文说:“我虔诚地礼敬文殊师利菩萨;是他的恩德,激发了我愿求菩提的善心。”《学集》最后的归敬颂也说:“归命文殊尊,最胜无过上。”如果把这两段叙述和史传中他与文殊本尊之间的关系联想在一起,显然,文殊菩萨一直是寂天修学过程中最相应的本尊。不过,寂天的著作中未曾提及度母。因此,《印度佛教史》中所说“度母以沸水为寂天灌顶”的事迹,可能是后人附会之谈。

这位伟大的印度高僧勤苦修学了一辈子,究竟获致怎样的境界呢?根据寂天在《人行》中的自白,他似乎还是一位薄地凡夫。因为“回向品”第51颂说:“在我尚未证得极喜地以前,愿能豪受文殊菩萨的宏恩;经常回忆宿世,鉴往知来,生生世世出家为僧!”尽管如此,后来的印度高僧如智作慧和阿底峡都认为:那是寂天自谦之词,事实上,寂天是一位已经登地的大乘圣者。

智作慧等人如此推崇寂天,亦非全无根据;因为《回向品》第53、54颂说:“无论哪一世,当我想阅读三藏,或想请问佛法的义理,愿我都能毫无障碍地面见怙主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了在广大的十方虚空界中,成满一切有情的利益,愿我一切所作所为得如文殊菩萨,行持尽善尽美!”表面上看来,这两颂只简单地表达了寂天个人的祈愿而已;不过稍加分析,也不难使人联想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寂天生前遭遇到佛法义理上的困难和利他之行上难以取舍之处,大概都能在定中或梦中毫无障碍地亲见本尊;请文殊菩萨当面开示,化解他内心的疑惑。若依《般舟三昧经》的义理加以推衍,那么寂天由亲见文殊而现证万法唯心,再进一步双泯能所而登入圣地,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遥想古之高僧,博学苦行,尚且谦谦虚怀;虽有证量,亦不敢以圣哲自居。反观今之行者,略事数年修持,稍有些许觉受,即便扬言开悟证果;以此招揽徒众,传道,授业,解惑。人心之不古,岂至于斯耶?

摘自《入菩萨行》

第五篇:寂地经典语录

寂地经典语录

1、我一直觉得心里装着一个人然后独自去天涯海角的感觉,很浪漫。太在乎一个人一切的风景都比不过他的眼角眉梢,什么都比不过他重要。风景都浪费掉。那个人不在眼前无法碍眼,却又因为你想告诉他一切,你想帮他看到他还没有看到的这一切,所以分外用心的瞪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每个小小的细节都会在你心里发芽。这旅程就因为寂寞而浪漫了。因为心里装着一个人,所以这世界如此美好。已经是一个老土的哲理了。

2、记得一颗饭团对我说:也许别人会觉得他们之间的友谊美好到很虚伪,但是确实是那么好,是这样吗。是这样。

3、爱情就是一个人的事情。有时候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你爱过她,她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爱你。你的爱情也没有被玷污,也许你们已经相爱过在某个瞬间。有一个毫不新鲜的说法就是:“说爱的那个时候,都是真心的。但事过境迁,变了也就真的变了。”就好象每个生命最后都要走向死亡,爱情活着的时候,彼此珍惜过,已经是幸运了。所以不爱你的不用伤心,如果爱就给予,爱情没有公平。你也好他也好她也好,每个人都是过客,有缘就一起走。没有缘分的。也不用害怕白白的说一句我爱你。笑着挥手,转身走回自己的世界去。

4、你只记得她爱星星,却忘记了她爱你没有了你,星空再美,也只是她的眼泪而已。

5、守着不能回去的过去,不如相忘于江湖,自由自在。

6、孩子,当你从噩梦中惊醒,眼前只有黑暗,以为自己被抛弃在无尽的恐惧和孤独里时,请不要忘记,每个城市你所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处灯火通明。

7、我很想等到你也能学会坦然的那一天。等到你说我们都已经长大的那一天。等到你为我感觉骄傲的那一天。等到我们不再用伤害来保护自己的那一天。等到所有人都幸福的那一天。我在路过的每个庙宇为你们祷告。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8、生命的色彩是一种疼痛

9、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让我们笑,让我们哭泣,时间过去那些影子和笑容依然在我们心里,即使没有得到,也是一种幸福了。

10、这时代太快了,走丢在时间里的人,漂亮的存在过就比什么都强了。因为心里装着你,所以沿途的风景如此美好。尽管你不知道,你看不到。

11、有时候,放弃爱情比抓住它需要更多的勇气。它只让唯一的你,看到它温暖的光芒关上太阳,就不会看到悲伤`````

12、只是,因为爱而强烈疼痛着的人都不懂。等一切过去的时候,我们将从容的微笑,或者沉默。心里能装着一些时间带不走的淡淡悲伤,也是一种幸福。

13、我们在某个时期总想唱某首歌曲给某个人听,或者承担不起某些结局就拿某些歌曲记录某些心情世界大生命长,总以为遇到了对的。总以为遇到了对了,最后都一个人离去。其实都知道,这是承担不起的。

14、悲伤是饼干,安静地发霉,过三天它就会变成漂亮的绿色霉斑,不能吃下它,也可以拍张照片做纪念。

15、微笑吧因为生命如夏花般短暂即使来不及看够灿烂的风景也请把嘴角扬起至少在消逝前留下灿烂的表情

16、这时代太快了,走丢在时间里的人,漂亮的存在过就比什么都强了。

17、幸福,长着尖尖的小刺。有时候扎伤手指。但它一直用最温暖的空气,包围着你。说不定,自己才是株仙人掌,在你的包容下任性。

18、生命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的阶段,走过了后,回忆都温暖起来,即使心里有一个黑色的大洞。也想,其实这样可以透风。

19、无论女孩多喜欢一个男孩,她还是需要另外一个女孩的倾听。因为只有她们自己真正懂得勇敢的女孩的美丽。伟大的女孩子们。他们不懂没有关系。她们自己明白就好了她们是来成全自己的。成全那个从她们小时候就开始梦想的童话。童话是骗人的,但她们走过的那些路,实现的那些美好跟奇迹,都是真的。

20、无须刻意铭记无法实现的爱情。无论有什么样的回忆,我们再长大一些的时候,时间就会把回忆里的泪水风干。那时候,回忆里,就只剩下温暖的片段了。

21、路,也许遥远,也许曲折,但当心里默念着“要坚强”时,就能勇敢起来。

22、回忆就像糖果,在阳光下渐渐融化。这种糖果,吃下去,会有幸福的感觉。

23、我知道,我并不属于这里。我暂时丢掉了成都阴冷的空气,最后还是一定要回去。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路过某个风景,停下了,爱上了,忘记了时间。都只能是片刻。所以,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就像关于公主的月亮项链的谎言,也一样可以美好安心我想写给每个不开心的孩子看这些句子。不用羡慕别人走过的路多精彩,每个笑容背后都他们自己的辛苦。你也一样,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24、因为相爱,所以变成笨蛋。恋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寂寞地相爱。最后那些被辜负的心情,却统统变成伤害。任性的孩子请学着去懂得,即使那些心情没有说出口,也是爱

25、愿时间,赋予我们智慧和勇气,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26、我们选择了一个梦想,就注定要承担一些悲伤

27、在茫茫人海中行走,像鱼一样不能回头。

28、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幸福的路。

29、总有一天要勇敢长大,抬头看着刺目的阳光,合上书页忘记美好的童话。

30、这一年我要成熟并且接受事实了。想经历一些辛苦,想要自己有更坚毅的性格,跟体力。想活得帅气一些。

31、用眼睛看看周围的人在用心去看看他你会发现你在他的眼中是最特殊的32、我们走着走着,就刀枪不入了

33、那时候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事,人和人之间又简单又美好,但是又复杂又悲伤。

34、因为心里装着你,所以沿途的风景如此美好。尽管你不知道,你看不到。

35、因为相爱,所以变成笨蛋。恋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寂寞地相爱。最后那些被辜负的心情,却统统变成伤害。任性的孩子请学着去懂得,即使那些心情没有说出口,也是爱。

36、悲伤是饼干,安静地发霉,过三天它就会变成漂亮的绿色霉斑,不能吃下它,也可以拍张照片做纪念。

37、在茫茫人海中行走,像鱼一样不能回头

38、你只记得她爱星星,却忘记了她爱你没有了你,星空再美,也只是她的眼泪而已。

39、孩子理直气壮地相信着童话和梦想,而我们却微笑着怀疑,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沧桑。

40、有时候,放弃爱情比抓住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41、我们别无选择,流浪在时间的海洋上。

42、因为相爱,所以便成笨蛋。恋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寂寞的相爱。最后那些被辜负的心情,却统统便成伤害。任性的孩子请学会去懂得,即使他没有为你点亮焰火,即使那些心情踏没有说出口,也是爱。

43、有时候,放弃爱情比抓住它需要更多的勇气。

44、我能给你的,只有一杯咖啡的温暖,在心里祝福你,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忍住眼泪抬起头,微笑着踏在真实的土地上前进。

45、寻找幸福的孩子,都该被祝福,加油。

46、幸福不一定是我们笑得很灿烂,悲伤不一定是嚎啕大哭。其实在这旅途上,总有感动和收获,所以我很快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4/14618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