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大众银行视频广告——《母亲的勇气》
台湾大众银行视频广告——《母亲的勇气》
006年12月14日深夜,台湾民视记者萧惠芬在洛杉矶遇到了一个纯朴的台湾阿嬷。她千里迢迢从台湾飞到委內瑞拉,想要看看自己女儿嫁得怎么样,住得如何,顺便看看自己的孙子,再帮刚生第二胎的女儿坐月子。
但是,不会西文、英文,国语也说的不太好的阿嬷徐莺瑞,只能靠著一张破破烂烂的中文、英文、西文对照的小抄,一路从台北转洛杉矶再转委內瑞拉地万里长征过来。
在洛杉矶,因为华航回台北的班机是第二天下午,所以她女儿特别请洛杉矶的友人来接她母亲在当地住一晚上。
只是,由于少填写了一张入境表,让阿嬷被机场的工作人员带进问询室接受询问,站在她身后的萧惠芬正好帮助了她„„
奥美广告根据这个故事,为台湾大众银行拍了系列广告“不平凡的平
凡人”系列的第一支,叫《母亲的勇气》„„
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行程。可深知航班内情的那位黑发男人,却不禁被这简单的描述感动得热泪涟涟。
从台南出发,要如何才能到达哥斯达黎加呢?
首先得从台南飞至桃园机场,接着搭乘足足十二小时的班机,从台北飞往美国,再次,从美国飞五个多小时到达中美洲的转运中心———萨尔瓦多,然后才能从萨尔瓦多乘机飞至目的地———哥斯达黎加。
她曾在拥挤的异国人群中狂奔摔倒,曾在午夜机场冰冷的坐椅上蜷缩,也曾在恍惚的人流中举着救命的纸条卑躬屈膝„„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想亲眼看看自己的女儿。
这是一位真实而又平凡的中**亲。她来自台湾,名叫蔡莺妹,67岁,生平第一次出国,不会说英文,不会说西班牙语,为了自己的女儿,独自一人飞行整整三天,从台南到哥斯达黎加,无惧这三万六千公里的艰难险阻。
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因爱而萌发的勇气。这种匿藏在母性情怀中的勇气,从始至终都不会因距离和时间而改变心中的方向。
为了创造最好的效果,该片的拍摄投资达到了2000万新台币,请到了泰国金奖导演Sornsriwichai执导,负责主要创意工作的台湾奥美ECD胡湘云也亲自为这部广告片配音。
虽然,作为广告它必然有艺术修饰,但是哪怕没有那些情节上的冲突、人物的修饰、甚至是煽情的背景音乐,它也足以打动人心。相信很多人在看过它之后,都被片子中的蔡莺妹所感动,为那“母亲的勇气”所震撼。真实,是它的创意来源,也是它的动人之处。
也有人说广告并没有把银行与广告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只是简单地扣住了“大众”这个名字。同样的广告,可以给“大众航空”“大众旅行社”等等。
但是作为形象广告,广告内容跟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不一定有直接关系,而只是要给目标群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传达某种关怀、价值、信念层次的正面的讯息,其余的就让大家自己去连结。观众不必从这支广告得知任何大众银行的产品服务的信息,只要有一天当他需要找银行、从其它来源又碰上大众银行这个品牌时,能想起这支形象广告,因而考虑找上大众银行,那这支广告的任务就达成了。
同时这支温暖人心的广告,特别选在2010年2月12日农历年节合家团圆期间播映,除了希望充份反映大众银行的品牌特质,也希望彰显台湾「不平凡的平凡大众」面貌。从成立至今,大众银行一直深信也期许自己是「属于大众的银行」。这支品牌广告的创意概念「不平凡的平凡大众」,即是希望能去发掘台湾社会许多平凡大众的不平凡故事,并透过这些故事传达台湾人们坚韧、勇敢、真实且善良的一面。这些是大众银行希望传达给台湾社会大众的正面价值。
第二篇:初中英语作文(台湾广告母亲的勇气观后感)
Yesterday afternoon, we had a meaningful class meeting.Our class teacher showed us four advertisements.From these advertisements, I had learnt a lot.The first advertisement is about a Chinese mother who age sixty-three going abroad to visit her daughter.Her daughter had just given birth, the old woman travelled for 3000 meters in order to boi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her daughter personally.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her to arrive there because she didn't understand the local language.On her way to visit her daughter, she encountered a lot of difficulties.At the airport, the police regarded her as suspect by mistake because they had never see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y thought travelled so far just for the medicine!I was deeply affected by her behaviour.Yes, she was just a common mother, but she created uncommon love.Fortunately, a Chinese policeman appeared and understood all, so the old woman went on her travelling and finally she got to her daughter's side.People always say, “A mother's love is the greatest love in the world.” I think the old woman proved this sentence strongly.Besides, the other three advertisements also taught me a lot, but the first one made the deepest impression on me.From it, I understand that we should love our parents just like they love us, and care for them more.Everything is changing, but kinship will never change.Yesterday afternoon, we had a meaningful class meeting.Our class teacher showed us four advertisements.From these advertisements, I had learnt a lot.The first advertisement is about a Chinese mother who age sixty-three going abroad to visit her daughter.Her daughter had just given birth, the old woman travelled for 3000 meters in order to boi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her daughter personally.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her to arrive there because she didn't understand the local language.On her way to visit her daughter, she encountered a lot of difficulties.At the airport, the police regarded her as suspect by mistake because they had never see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y thought it may be something contraband.She cried bitterlyshe travelled so far just for the medicine!I was deeply affected by her behaviour.Yes, she was just a common mother, but she created uncommon love.Fortunately, a Chinese policeman appeared and understood all, so the old woman went on her travelling and finally she got to her daughter's side.People always say, “A mother's love is the greatest love in the world.” I think the old woman proved this sentence strongly.Besides, the other three advertisements also taught me a lot, but the first one made the deepest impression on me.From it, I understand that we should love our parents just like they love us, and care for them more.Everything is changing, but kinship will never change.
第三篇:台湾广告
2006年01月16日 16:17
9月初,我有幸随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组织的参访团走进台湾,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系列沟通与推广活动。短短一周的时间,虽然耳濡目染了台湾广告圈的许多人和事,但我对台湾广告的认识和感受,实在是太肤浅,就好比盲人摸象,只摸到了一只象腿,完全不是一头大象的全貌。在此,我希望能将这些支离的片段拼接起来,从中寻找到对台湾以及广告界的一些感受和轨迹。
台湾的广告业发展历史并不长,只有短短的40多年的时间,受到日本及欧美的广告影响较深。目前,他已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成长到成熟稳健的壮年,其专业水准较内地来讲,更为成熟和发达。
忠孝东路走九遍
广告业是一个文化产业,文化是广告业发展的基础。台湾的广告往往擅长以感性细腻的手法来阐释广告,正如台北街头各种商家店面上五花八门、由右向左书写的繁体字招牌:民国年号、公元纪年,以及一些建筑上悬挂的灯箱广告和电影戏剧的大型宣传海报,使这座城市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同时,也让人仿佛置身于“解放前”。其无时不在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爱”、“情义无价”的积淀,尤其在广告文案的表现上,也能将古文诗词的“华丽唯美”运用得极为巧妙。
尤其是车子路过的马路街区大多以内地的许多城市冠名,如南京路、武昌路,广州街、桂林街等等,这对刚从内地来的人,的确平添了几分亲切。当我们路过忠孝东路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罗大佑的一首老歌:《忠孝东路走九遍》——“穿过陌生人潮,搜寻你的脸,有人走的匆忙,有人爱的甜美,谁会在意擦肩而过的心碎;脚底下踏着曾经你我的点点,我从日走到夜,心从灰跳到黑,我多想跳上车子离开伤心的台北,忠孝东路走九遍 ……”
台湾广告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创意元素,让人感到不只是生意、买卖,而是社会人生的放大器,不管是在精神领域还是生命缝隙,广告早就不单是经济信息的载体,而是社会文化心理的试金石了。可以说,台湾广告在国际化思维与本土化手段的融合方面,比内地早走了一步。就是这种广告创意在意识理念方面的一种体现,广告的一些精彩创意通过运用中国文化中众所周知的一些人文风情表现出来,使得人们觉得广告所要表达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既能从广告中找到那些他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同时又惊叹于广告本身精彩的创意。正如台湾某广告公司为当地一百货公司策划的广告文案那样:“春眠渐渐觉晓,花季渐渐凋谢,梅寸渐渐晴朗,某某百货春季折扣,是你最后的踏春机会。”
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由于能让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置入性广告营销已经成为台湾当前一种时髦的品牌推广方式。这种营销需要广告制作公司、广告客户、媒介三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把广告诉求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巧妙地融合到广告情境中,而不是突兀地强加进去。目前,置入式广告已不再是单纯把品牌名字或产品放进内容而已,现在有更专业的说法叫“产品整合”或“品牌化娱乐”。台湾使用置入性广告营销的模式包括:与新闻媒体合作制作相关专题报道,安排官员上访谈节目接受专访,将社会倡导信息置入戏剧一般的广告节目中。目前,内地也逐渐开始运用,我们可以从导演冯小刚所拍的《手机》、《天下无贼》等电影中感受到,广告商通过电影这个载体,达到营销传播的目的。
台湾期间,我们一行参访了TVBS电视台,听取了他们对置入性广告营销典型案例的介绍,其中台湾当地某咖啡品牌广告,结合该广告主要诉求——“我的爱情主张”,以4位真实平凡的人物为主角,表现出他们在爱情生活上的坚持与执著,借此传达出该咖啡品牌“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品牌主张。
透过广告与戏剧的结合,更为加深观众对品牌主张的了解与认同。
同时,“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句广告词,也不禁让我颇有感怀,在听到它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试图追问生命价值的人。但这句广告词突然间让我感悟到,生命也许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当我们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学会问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也许我们会活得轻松和自在一些。而同时我又在想,这句广告语是否也是台湾人生活态度的一种映照呢?
槟榔西施的行销策略
台湾广告业从60年代至今大约每10年走过一个发展阶段,即60年代的创始阶段,70年代的过渡阶段,80年代的发展阶段,90年代的转型阶段和现今的稳定阶段。这五个阶段,又以1985年前后划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是本土广告主导,企业类型、经营服务手法都是传统的(小规模、单一服务、业主决策、本国资本主导);在这之后开始步入国际化。造成转折点的主要因素是跨国广告公司的蜂拥而至。迄今台湾广告市场除联广这样个别的大型本土广告公司而外,主要均为中外合资或跨国广告公司的分支机构。台湾广告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也经过了早期的盲目崇洋、抄袭模仿西方广告,到接受西方规范的创意策略,再到将西方的广告创意策略概念与民族文化内涵形象有机结合的发展过程。
据《动脑》杂志调查的“2004年台湾广告公司毛收入前十名”的公司:智威汤逊、电通、李奥贝纳、华威葛瑞、奥美、上奇、国华、BBDO黄禾、联广,毛收入已占台湾广告公司总和的55.42%,囊括了半壁江山。
在台湾推广期间,我们在IAA广告协会台北分会理事长苏雄的邀请下,参访了台湾十大风云广告公司之一——BBDO黄禾国际广告公司,公司风格迥异的工作环境,员工对广告的热爱与专注,错落摆放的广告作品获奖奖杯,让人从中感到其独特的创意和前瞻的思维。他们认为,未来的广告公司将不再是媒体服务公司,而是创意专业公司,努力思考可以创造品牌价值。而像这样风格独特、极具创意的广告公司,在台湾并不鲜见:
在一家台湾广告公司自身的形象广告中,为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打出“槟榔西施的行销策略”口号:其创意人员男扮女装模仿槟榔西施,头戴假发,身着迷你短裙,坐在高脚椅上擦着指甲油,桌上则摆着琳琅满目的槟榔。广告文案写着:“我们最近开始沉迷于槟榔西施的工作,开始练习包槟榔与晃小腿之间的最佳节奏,开始疯狂迷恋别人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发现在高脚椅上所见的风景原来是这样。我们根据这些制定„槟榔西施的行销策略‟,谁说策略只能在纸上作业,用尽办法和沟通对象感同身受吧!如果下一次,你看到我们当起摇头少年请别奇怪,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相信,共鸣,是达成行销成果的不二法则。”
而另一家广告公司这样表达着自己的创意观 :“如果不是三宅一生,褶皱的美感都会被熨斗铲平;如果不是可可·香奈尔,女性露出的膝盖可能是禁忌的;如果不是川久保·玲,黑色可能只是丧礼的悲哀颜色而不是一种酷;如果不是伊芙·圣罗兰,女人这辈子可能与男装的长裤永远绝缘;如果不是„猫在钢琴上昏倒了‟,广告人可能还不会清醒;对今天新理念理解太晚的人,不久就要尝到落后的苦涩;不要用20世纪的想象力解读21世纪的新文体 ;不要穿着21世纪的高跟鞋走着20世纪老奶奶的路线 ;不要用20世纪的眼睛观看21世纪的风景。”
就像纽约之于伍迪艾伦,上海之于张爱玲;当清晨三点还可以吃到清粥小菜,偶尔还可以逛逛地下书店,台北桥旁的萝卜排骨汤,百货公司让车辆驾驶减速注视的流行橱窗,美术馆后面的林荫停车场,还有可以看到小学生放学的咖啡店落地窗。当所有这一切呈现在你的眼前,生活在台湾固然有艰险和迷惑的一面,但认真地审视台湾将会让你重新理解台湾。
这就是我眼中的台湾以及它的广告圈,一个成熟的环境,能容纳多元的观点和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中国内地的我感受到在台湾做广告和在内地完全不一样的格局,在其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做广告,无论是品牌形象的塑造、创意的影响力、媒体策略、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还是台湾广告人的言谈举止,在身为广告人的感官尚未超载之前,当所有的好奇心都还尚未满足之前,认识与理解还在持续当中……
(摄影:全奕 冯依民)
台湾媒体业一览
一、电视
a:无线台:华视、中视、台视、民视四台。
有线台:家族频道——TVBS GROUP:TVBS、TVBSN、TVBSG
年代 GROUP:MUCH、ERA、东风
三立 GROUP:三立台湾台、三立新闻台、三立都会台
东森 GROUP:东森综合台、东森新闻台、东森幼幼台、东森电影台、东森洋片台、SUPER X
卫视 GROUP:卫视中文台、卫视音乐台、国家地理频道、卫视电影台、卫视西片台
八大 GROUP:八大综合台、八大第一台、八大戏剧台、好莱坞电影台
纬来 GROUP:纬来综合台、纬来日本台、纬来戏剧台、纬来体育台、纬来电影台、纬来洋片台、霹雳频道、MEGA
中天 GROUP:中天新闻台、中天综合台、中天娱乐台
年代 GROUP:MUCH、ERA、东风
媒体栈:东森戏剧台、国兴卫视、超级电视台。
JET GROUP :JET、迪士尼
b:频道类型:
新闻台——TVBSN、ERA、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台、中天新闻、民视新闻台
娱乐台——三立都会台、中天娱乐台、TVBSG、东风
戏剧台——八大戏剧台、纬来戏剧台、东森戏剧台
综合台——TVBS、东森综合台、八大综合台、八大第一台、纬来综合台、中天综合台、MUCH、三立台湾台、SUPER X、超级电视台、卫视中文台
洋片台——东森洋片台、纬来洋片台、卫视西片台、HBO、AXN、CINEMAX、好莱坞电影台
国片台——卫视电影台、东森电影台、纬来电影台、MEGA
日本台——纬来日本台、JET日本台、国兴
体育台——纬来体育台、ESPN体育台、卫视体育台
财经台——非凡新闻台、非凡商业台
新知台——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动物星球、旅游生活频道
音乐台——卫视音乐台、MTV台
卡通台——东森YOYO台、迪士尼频道、ANIMAX、CARTOON NETWORK
购物台——东森购物台、东森购物二台、东森购物三台、东森购物五台、东森热销台、富邦MOMO台、VIVA
其 他——霹雳频道、全日通、太阳卫视、其他
二、报纸&杂志
a:前五大报纸:苹果日报(阅读率27.8%)、自由时报(阅读率23.8%)、联合报(阅读率18.9%)、中国时报(阅读率17.1%)、民生报(阅读率3.3%)
b:前五大杂志:
周刊——
壹周刊(阅读率10.1%)、时报周刊(阅读率4.2%)、商业周刊(阅读率3.0%)、TVBS周刊(阅读率2.5%)、独家报导(阅读率2.5%)
月刊——
东森购物型录(阅读率6.3%)、一手车讯(阅读率2.5%)、读者文摘-中文版(阅读率1.9%)、大家说英语(阅读率1.9%)、空中英语教室(阅读率1.9%)
三、广播
好事联播网 ——好事 989、山海屯电台、港都电台、莲花电台
ETFM联播网 ——全景广播电台、望春风广播、嘉乐电台、快乐广播电台、欢乐电台
GOLD FM联播网 ——健康电台、城市广播
大众联播网 ——大苗栗广播、南投广播、台南知音、大众广播
飞碟联播网 —— 飞碟台北台、中港溪电台、真善美电台、民生展望电台、南台湾之声、北宜产业电台、太鲁阁之音、台东知本电台
亚洲联播网 ——亚洲广播电台、亚太广播电台
爱乐联播网 ——台北爱乐电台、大新竹广播
Hit FM联播网 ——女性生活广播电台、中台湾广播电台、高屏广播
苹果线上联播网 ——苹果线上青春电台、苹果线上正港电台
第四篇:大众银行广告的兼容性策略分析
大众银行:不平凡的平凡大众
大众银行:不平凡的平凡大众
一、大众银行简介
大众银行成立于1992年,由前高雄市议长陈田锚先生于民国七十九年邀集社会贤达共同发起,八十一年正式设立于高雄,八十一年四月二日正式开业,该行股票并于八十八年上市。为增强业务推展及提高竞争力,八十九年将总行部室迁移至台北,成立台北管理处。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与大众票券完成合并。从最早的经营理念“大众结圆 结缘大众”到后来的“关怀客户心 大众用真情”,都是对客户的坚持与承诺,大众银行不断精益求精,全新成立的“大众缘”是缘份的延伸,更是财富的延伸。
大众银行一开始能见度不高、认知度也不高,但是通过奥美广告公司创意总监胡湘云成功的广告效益,大家渐渐地认识了大众银行。
二、大众银行系列电视广告介绍
(一)马校长的合唱团篇
广告是以马大山的故事作为连带,介绍的是一个不懂乐理、不懂乐器的马校长,十五年来,每天坚持放学后教合唱团的孩子唱歌,如同孩子们的父亲一般,用歌声教他们长大。他对孩子们说:“你能唱出那么美的声音,就表示上帝对你与众不同,你也要爱自己的与众不同。”
后来合唱比赛的日子到了,马校长指挥着大家唱出了真正的山上孩子们的声音。广告采用的是张惠妹的配音,其真实的故事采自于南投信义乡东圃国小的马彼得校长。正如广告最后所说,这一天,他终于让天使们相信,自己就是天使。马校长不只是圆了一个人的梦,而是圆了许多人的梦,圆了小朋友最美丽的梦想,让这群原住民小朋友找到自己,开拓了新的视野。
当然这个广告也有不足之处:故事本身和大众银行本身联系起来,让人觉得艰涩难懂。加上张惠妹在广告中的配音吐字不是特别清晰,这对于信息的把握具有的负面影响。
(二)母亲的勇气篇
这个广告脚本来自于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台湾母亲(蔡莺妹)首次远离家乡到陌生的国度,一句英语与西班牙语都不会说,只希望能为在委内瑞拉刚生产完的女儿烹煮鸡汤。她不仅独自搭乘飞机三天,甚至还经过多次的转机,展现了坚韧、勇敢的品质,以及伟大的母爱。
广告片播出的时间是2010年农历除夕前,这个关键时段刚好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返乡高峰期。通过广告希望能强化“不平凡的平凡大众”品牌精神,也希望能与大众分享正面的信念与价值。以母爱来打动千千万万个父母和孩子的心,这部影片把亲情的力量无限地放大了。事实上,根据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大众银行友善、温暖且亲切的形象相当深刻。
(三)梦骑士篇
短片故事源于一次重逢——5位年过80岁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会上,对着大家年轻时候在海边的照片,勾起了他们骑摩托车环岛旅行的梦想。虽然在照片中的7个人里面,有2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在漫长的6个月的准备过程中,他们拔掉了吊针,丢掉拐杖,扔掉药丸,积极锻炼身体。最终穿上帅气的机车装,带上故去朋友和妻子的照片,毅然跨上摩托车,踏上了环岛的旅程。最终,5个老人来到了年轻时候合影的海边。他们举着朋友的遗像,面朝大海,站成一排。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依然是7个人,依然是这片海,没有丝毫物是人非的感伤,只有梦想实现后的豪情万丈。最后,短片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人是因为梦而活着这一主题。
(四)生命树篇
生命树这部短片,讲诉的是一位老者,年轻时因为在一起车祸中困在森林里,后来因为有大自然的养育才得以生存下来,于是他决定回报自然,变卖了自己的公司,将所有的资金用于买树苗、种树上。然而,开发商后来把他的那一片树林给毁掉了,把他栽种的树给锯断。老者拼命抵抗,短片的最后,老者依然在重复着一句话:“树会说话,你听见了吗?”
本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将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短短的3分钟可谓描述得很贴切,作为大众银行的品牌广告,却也呼吁着大家注意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三、广告策略分析
第一部讲诉的是坚持,以一位老校长为整个故事的背景;第二部讲诉的是亲情的伟大,所选的主角是一位普通的母亲;第三部讲诉的是梦想,通过老当益壮这样的现身经历,引起别人的反思;第四部讲诉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由此可见,在第一部到第四部的过程中,系列片的主题是在不断深化的,刚开始是赞颂个人,后来赞颂的是一种群体,到了最后,却是以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事物。
虽然这几则广告在时间上跨度比较大,但整体的风格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都是从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去挖掘,从平凡中提炼出各自不平凡的事迹,这也贴合大众银行的口号:“不平凡的平凡大众”。除了视角落在普通人之外,另一方面,该系列片的拍摄手法以及整体的风格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写实性的手法,改编自真实的故事,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与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大众银行的这一系列企业形象广告一直贯彻实施了兼容性策略:
(1)传播了品牌名称信息
大众银行的口号是:不平凡的平凡大众。从这一口号出发,大众银行确立的宣传策略就是从平凡的大众入手,挖掘不平凡的事迹。而恰恰是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最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情感意识已越来越模糊,情感上的麻木与消沉使得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无趣。在这一关头,大众银行推出了这么一系列的宣传片,可以说是极大地刺激了受众麻木的神经,唤醒了他们去追求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效果,使得大众银行的广告能够迅速地深入人心,并为人称道。(2)提升了品牌形象
大众银行的这几部广告,代表了社会向广大的受众传递着各种如信任、坚持、追逐梦想等友好、亲切的信息。广告在受众心中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以情动人,以情服人,大众银行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因这几部广告,而大大地提升!根据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大众银行友善、温暖且亲切的形象相当深刻。(3)促进了大众银行的销量
数据显示,《母亲的勇气》这段广告的播出为大众银行带来至少500万的点击量,因为平易近人和品牌形象的推广,更多的顾客愿意去查询他们的网站和他们的业务服务,也有更多的人记住了大众银行,这段广告也就达到了品牌宣传的目的。
总之,大众银行从一个并不为人熟悉的银行,犹如一夜之间名气大振,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包括其推出的这一系列兼容性策略广告。
第五篇:解读大众银行广告《马校长的合唱团》
大众银行广告——《马校长的合唱团》的广告心理分析
第一部分:广告描述
1、大众银行介绍
大众银行由前高雄市议长陈田锚先生于民国七十九年邀集社会贤达共同发起,八十一年正式设立于高雄,八十一年四月二日正式开业,该行股票并于八十八年上市。为增强业务推展及提高竞争力,八十九年将总行部室迁移至台北,成立台北管理处。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与大众票券完成合并。
大众银行的服务宗旨银 行 服 务 诚 信 可 靠、银 行 业 务 全 面 扩 展。
2、介绍广告
本篇广告是大众银行的一部电视宣传广告,广告中,以马大山的故事作为连带,最后提出了大众银行的“关注.陪伴.相信”的商业理念。
以下为广告中的配音:
马大山校长先生,他不懂乐器,不懂乐理,但是他有一个合唱团。
十五年来,他坚持每天放学后教孩子们唱歌,他像父亲一样,用歌声教他们长大。
他对孩子们说:你能唱出那么美的声音,就表示上帝对你与众不同,你也要爱自己的与众不同。那个大日子(合唱比赛日),孩子们吓坏了。
校长告诉他们: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只管唱出山上的你自己。
广告中采用的是来自张惠妹的配音,其真实的故事是在南投信义乡的东圃国小,马彼得校长,凭着他的热诚,组成了“原住民童声合唱团”,15年来,辛苦地带领这群原住民部落学童练唱,利用课余时间,教导着他们。马校长不是圆了一个人的梦,而是圆了许多人的梦,圆了小朋友最美丽的梦想,让这群原住民小朋友找到自己,开拓新的视野。尽管平凡,尽管生活再怎么困顿,只要有一股坚持下去的心,相信都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马校长始终相信:让天使相信,自己就是天使。第二部分:广告理论依据及分析 好的一面:
1、注意理论
广告中运用马大山校长的故事,在广告的特性中,是比较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的。所谓的朝向反射是指:被试对新异性刺激的注意转移。我们都知道,人有一种本性是猎奇性,我们对于自己以前从未知道的东西是比较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的。而且,作为台湾原住民,其语言与歌唱类型,是比较新颖的,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广告中的故事具备了注意信息的趣味性特征,当然故事本身作为一个刺激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暗示理论
该广告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在于向大众宣传,大众银行的营销宗旨——“关注、陪伴、相信”,而不在其销售本身。但从侧面来看,广告给观看者,很强的暗示——选择大众银行,您所托付的将会备受关注;选择大众银行,我们将陪伴您成长;选择大众银行,我们可以让你们相信。
3、情感理论
通过情感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该广告是一个以人类的情和爱为主题的诉求的情感性广告,是通过向目标对象作感觉和情绪的诉求,以激发消费者购买冲动,从而促进购买行动的一种广告类型。广告本身,没有跟观看者介绍很多有关于大众银行的业务,而是以人与人的交往,拉近了,大众与大众银行的熟悉感,从而弱化了其本身的商业味儿。
4、策划心理
从策划心理,我们可以看到,广告的策划者的独具匠心。广告中选用的是马彼得这么一个普通平凡的任务,而没有选择蔡依林或者小虎队此类的名人,也不是某银行专家。选取了这一平凡的故事,是凸显了广告的主题。
5、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仪著名,当然是以和为贵的。所以一切和谐的东西,都比较符合中华传统美德。自古,孔子老先生也有说过,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教育名言,而这些在马校长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孔子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流行并为大众认同。所以,这则广告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是很受认同的。
6、媒体选择
类似于此种类型的广告,一般选择的是电视广告,而不是以平面来表现广告本身的信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要是马校长的故事是以报纸平面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话,其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平面广告本身其信息的不完整性,导致了故事不能原汁原味、以情动人,往往会让人觉得文字很死板,图片没有那么鲜活。所以,选用电视广告是最好的选择。
不足的一面:
1、故事本身和大众银行本身联系起来,让人觉得艰涩难懂。
2、张惠妹在广告中的配音吐字不是特别清晰,这对于信息的把握具有负面影响。
应用心理学08班 韦佳二
200813409144 201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