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
《人大法学》报社成立于2005年6月1日,迄今已走过十度春秋,出版了164期报纸。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人大法学》报纸已经成为人大法学院对外宣传、联络校友、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为学院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获得了学院、学校乃至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报社的历届骨干成员中,有的成为了法官、检察官,有的任职外企,有的走进了律所,有的与媒体结缘。但是他们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在《人大法学》相伴奋斗的经历,这经历镌刻进了血液,将他们与《人大法学》报社、与法学院、与母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午2点半,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老师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到场的领导、老师与校友代表。她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充分肯定了《人大法学》报纸十年的成就,以及各位返校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并邀请校友参加今年学院6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人大法学》报社为本次创刊十周年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在视频中,《人大法学》报纸走过的十年历程,历届编辑队伍中大家熟悉的面孔,编辑同学们挑灯夜战的编前会,报社同学亲如一家的友情,都让大家无比感慨和动容。
观看视频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教授致辞发言。她首先对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回到母校参加活动表示感谢和欢迎。她首先对《人大法学》报社取得的成绩作出肯定:《人大法学》创刊十年,尽管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十年不算长,但作为一个学院的院报坚持十年难能可贵。对于《人大法学》报社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林嘉老师总结了以下原因: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其作为外界了解学院的媒介,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他表示,作为校友,自己很希望可以为学校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人大法学》报纸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联络校友与学校的平台。
已留校任教的熊丙万老师认为,《人大法学》报纸在创刊后不久,就寄往各个兄弟院校,引领了不同的法学院创办院报的风尚。编辑们通过上课时间和工作时间,一起熬夜、一起进步,收获了友情,也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任职于《人民日报》的吴秋余校友,从媒体角度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在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警卫支队工作的鲁岳松校友说,在报社工作期间,每两周报社成员就要一起熬夜,大家都十分珍视这段经历、这段友谊。《人大法学》人都对彼此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亲切感,一代代的报社人就像血缘相连的家人一样。对于报纸的建议,校友认为观点评论部分,最大的困难是区分观点代表报纸还是个人,而且编辑同学法律专业知识方面可能水平有限,所以应当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打造更好的深度报道。
随后,其他校园学生媒体代表也对《人大法学》创刊表达了祝贺之情,《青年人大》代表同学认为,鉴于人大法学院的优势资源,《人大法学》应以学术性为一个亮点,做一份学术的报纸。同时,微信的传播也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开展相关计划。《新闻周报》代表同学也认为,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期望看到人大法学作出新媒体平台,厚积薄发,同时也希望法学院和新闻学院进行互补交流,共同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生张炜雄说,他现在正在人民日报社微博部实习,有一个很大的感悟是新媒体的受众面更广。如果发展《人大法学》的新媒体平台,可以考虑从法学院优秀同学的学习经验分享等方面入手,而且近期论文、观点都可以用新媒体的语言进行梳理和改编。
来自《检察日报》的靳丽君校友一直关注《人大法学》,她认为,有条件的话,学院可以组织采编团队去相关宣传部门实习,从实践的角度全面了解采编、总稿等知识,在就业时也会是宝贵的实习经历。写报纸文章时可以邀请老师、同学约稿,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报纸可以增加针对学生的就业和毕业的专版,丰富内容,吸引读者。
由于座谈会时间所限,并不是到场的每位校友都有机会发言。但这些校友用自己的行动和关注表达了他们对《人大法学》的感情,他们是:就职于NEC中国有限公司法务部的杨莹校友、就职于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的李荧校友、就职于中直管理局的张秋实校友、就职于北京市
第二篇:人大法学院第三届全国法学博士后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对现有解释方案的比较和法教义学的分析,发现“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并非一个强制性法律规范,而是与宪法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核心,将年龄定为行为能力类型化的首要标准,以精神状态为补充标准。其后,张伟博士(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以“诱惑侦查的实体法思考”为题做主题报告,他指出,在诱惑侦查的合法与否的判定基准上,应坚持客观标准说;诱惑侦查之下的一切“因诱之罪”均不宜以犯罪论处;警察圈套中的职务行为严重违背诱惑侦查实施的合法条件,实属诱人犯罪,部分情况下可构成滥用职权罪。
在点评和自由讨论阶段,点评人何副教授(浙江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后)、郑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李博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李鑫博士(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和林华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进行了精彩点评,在座博士后对法律适用中的形式理性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张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闭幕总结由黄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主持,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首先进行总结,他指出,此次“法律适用中的形式理性与实质正义”学术论坛把学科专业的深度和跨学科的广阔视野结合起来,把具体法学问题和抽象的理论问题结合起来,是一种极为有益的学术交流活动。其后,杨编辑(《中国检察官》副总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编辑)进行总结,她认为,“法律适用中的形式理性与实质正义”是一个法律人值得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次会议的会议论文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此次会议的讨论表现了高质量的学术讨论和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最后,她还从编辑的角度对法学论文选题、写作和投稿等问题给出了非常有益的建议。
页 共 4 页
第三篇:人大法学院——第四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讲,政治大学法学院公法中心主任吴秦雯助理教授做了题为“优惠性差别待遇之适用:以欧盟、法国与台湾为中心”的主题演讲。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审判长阙铭富、山东大学学术研究部副部长肖金明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社科处处长朱福惠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王磊教授担任与谈。
第四篇: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座谈会综述
交流·探索·提高
——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座谈会综述
●王祥勇
4月8日,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座谈会在三明举行。这是在全市上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以及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俊慰出席会议并讲话,秘书长方锦铭主持会议。这次会议各地汇报了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情况;总结交流了人大理论研究、宣传工作和信息工作经验;探讨了做好“地方人大制度建设研究”课题工作。
认真贯彻 成绩斐然
去年,我市各级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信息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采取制度创新与队伍建设并举,突出重点与强化精品同步的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活动,效果明显,社会反响强烈。
市人大研究室全年共有100多篇文章和信息刊发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法制日报》、《福建日报》、省《人民政坛》、省《人大信息》、《人民代表报》、《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三明人民广播电台、《时代三明》、《三明快讯》等刊物上。对“三会”宣传报道更加及时、准确,常委会各种活动的报道更加全面、充分,深度报道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不断增强。研究室还获得全省人大新闻宣传优秀通联单位,有三篇作品在省第十八届人大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一人评为全省人大优秀通讯员,一人评为全省人大信息先进个人。
各县(市、区)也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如,将乐县在市以上人大刊物及简报、网站媒体上发表文章(信息)106篇(条)。永安市全年向中央、省、三明市人大刊物和永安电视台投稿100余篇,被三明人大信息采用17篇,三明人民政坛采用5篇,其他媒体20多篇。泰宁县借助电视台“泰宁新闻”合作推出了“人大代表之声”固定专栏,每月1-2期,大力宣传人大工作,展示人大代表风采,作品《为大金湖插上飞翔的翅膀》获全市2008宣传人大制度优秀作品一等奖。尤溪县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42篇,其中,中国人大新闻网1篇、人民代表报1篇、省人民政坛2篇、三明人民政坛7篇、省人大门户网站8篇,县人大办被评为全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其他地方也各有特色,成绩喜人。
创新机制 寻求突破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黄高明在介绍市人大宣传工作时说,市人大研究室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也取得了一些新突破,一是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更为密切,努力在深度挖掘上下功夫,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做好程序性报道的同时,自主进行深度报道,使代表大会、常委会及人大各种活动的报道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充分。二是在三明日报上开辟了“人大之声”,建立了新的宣传平台。三是搞好采访和报道服务。过去主要强调管理,重点关注的是新闻报道不出错。现在逐步从管理型变成服务型,努力为记者采访报道提供服务,旨在使媒体有新闻可报,提高媒体积极性,引导媒体注意捕捉人大工作中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和国计民生的信息。如,主动向省人大研究室提供报道线索,使三明市人大工作在全国
和省级媒体上展示。同时,除继续发挥三明主流媒体的作用外,还拓宽宣传领域,主动向《时代三明》、《三明侨报》等报刊提供报道线索,增加宣传人大工作的媒体。
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玲说,我们在做好人大宣传工作中主要是建立“四制”来促进宣传工作的开展,一是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席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人大工作公开制度;三是建立新闻宣传工作责任制度;四是坚持和完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奖励制度。
梅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官钳说,我们除建立与党委宣传部门的协作机制、完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责任制外,还规定在区级刊物上发表按稿酬的一倍予以奖励,在市级刊物发表按稿酬的2倍予以奖励,在省级刊物发表按稿酬的3倍予以奖励,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按稿酬的4倍予以奖励,用激励机制来提高大家写稿的积极性。
三元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新发说,针对三元区人大宣传工作的薄弱环节,甚至在省级人大刊物出现零用稿的问题,我们认真研究对策,在利用不同场合、多种形式进行强调,要求各委室必须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担负起工作责任的同时,制定出台了奖励政策,对被省、市级刊物采用的宣传报道文稿,分别给予从50元-500元不等的奖励,并将宣传报道撰写工作的成绩作为干部年终考评的依据,以提高大家做好人大宣传报道工作的积极性。
突出重点 挖掘 “富矿”
与会人员介绍了他们重视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注意挖掘人大新闻“富矿”的好做法、好经验。
尤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桂华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有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召开会议方面的,有代表发挥作用方面的,从宣传来讲是个“富矿”,从理论研究来讲,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领域方面的问题还有待研究探讨。人大理论研究、信息宣传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宪法、法律为依据,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海西建设中依法履职、发挥作用为重点,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体裁,使人大理论研究、信息宣传更加扎实有效开展。
将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荣光说,我们突出宣传重点,注重宣传实效,在每年召开的人代会期间,组织阵容强大的采编队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宣传形式,安排黄金时段对大会的盛况及代表们审议大会报告的情况进行了准确、及时、充分而生动的报道,电台和电视台还对大会开幕式实况作了现场直播。对会内会外的情况以及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作了全方位、宽领域的报道。加强了对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的作法、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宣传报道,突出展示了人大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人大在人民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副调研员吴施增说,我们结合人大对林改、新农合、低保等方面开展的监督工作,及时宣传报道其实际情况及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和不足,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有力地推动县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深入开展。
建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根说,我们坚持以灵活求效,根据宣传内容、对象及目的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对常委会的重点工作,组织专人进行全程报道;对全面总结性工作,邀请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报道;对人大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县电视台现场采访,跟踪报道,以系列片、专题片和办专栏的方式连续报道,把人大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泰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小雄说,2009年,我们将突出宣传县人大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特别是改进监督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人大依法监督、推动工作有效落实所取得的成效等,深入总结和宣传我县人大常委会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突出宣传代表工作和典型代表,重点宣传那些深入了解民情,积极反映民意,认真关注民生,依法
履行职责,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的人大代表。同时,我县将于今年6月,在全县人大代表中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开展人大常识及相关法律知识有奖竞答,如有条件可通过有线电视播出。
整合资源 多出精品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光靠人大系统的宣传工具和阵地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借助新闻媒体的优势,拓宽人大宣传渠道。
明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水源说,我们在抓通讯员队伍建设中,指定专人负责宣传信息工作,同时采取县乡两级联动,多方参与,吸收“一府两院”及县直有关单位办公室的宣传信息员、各乡(镇)人大主席、人大秘书为通讯员,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宣传工作队伍,为人大工作日常宣传提供了比较稳定的稿源。县广播电视台固定1名记者采访报道人大新闻,在搞好程序性报道的同时,注重搞好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
永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汤春兰说,我们的宣传阵地与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人大时空》是永安市人大与永安电视台共同创办的人大工作电视专栏,去年共制作7期,播出42期次,涉及人大代表风采、基层人大、1号议案办理、监督公开等内容。《人大时空》第七期——一号议案: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今年永安市“两会”期间播出,得到代表的广泛关注,让代表看到议案办理所取得的成效,提高了代表提议案的积极性,今年代表议案首次突破百件。
三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陈保生说,三明日报社领导对人大宣传工作是重视的。去年,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大会期间对基层代表进行了重点报道。在经常性宣传报道中,我们加强了与人大研究室的联系,固定二名记者跟踪对人大的报道。我建议今后要加强力量对“人大之声”的组稿,做到定期刊发;监督工作、执法检查、代表履职的深度报道还要加强,多组织报社记者跟踪采访,多出一些精品;要充分利用各县(市、区)三明日报记者站的资源,解决县级写作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明电视台副台长曹子标说,今后,要加强沟通,经常通气,及时提供新闻采访线索,组织记者进行采访和参加人大的重要活动,为记者的采访、宣传报道提供各种方便,力争多出一些力作,不断增强人大宣传工作实效。
增强责任 推动发展
会议认为,我市人大宣传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有些领导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宣传工作抓得不够紧。表现在宣传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宣传工作时紧时松。有的地方多年来宣传工作进步不大,成绩不明显,甚至因通讯员、信息员的调整、变动,宣传信息工作出现下滑的现象。二是人大宣传报道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有的通讯员、信息员只注重写信息类稿件,而对通讯类稿件很少问津,因此,投向省级以上报刊的稿件还偏少,有影响、高质量的稿件更不多见。三是通讯员、信息员队伍不够健全。有的县(区)人大机关缺乏新闻宣传骨干,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等等。
与会人员还就改进宣传报道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等提出了建议。主要有:一要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和省实施办法,做好监督公开工作。二要加强对各县(市、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对通讯员队伍进行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三要密切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加深媒体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做好人大新闻报道工作的自觉性。
明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水源说,我们感到还是有部分同志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没有摆上重要位置。机制也还不够健全,虽然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特别是人大机关委室干部的责任落实不够。我县人大宣传队伍虽然已
经建立起来,但大多是兼职的,平时忙于其他工作,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兼顾得还不到位。稿件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的效果。
梅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官钳说,由于我区地处市区,没有独立的电视台,召开会议、开展活动等人大工作的报道都需要三明电视台的配合和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此,建议《三明市人大网站》增设县(市、区)人大信息平台; 12个县(市、区)建立工作交流、信息交换和资料互送机制,为各县(市、区)推介人大工作,共同促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提供平台;每年举办一期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适时考虑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信息员到市人大常委会跟班学习。
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玲说,目前,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人大机关对宣传工作齐抓共管的机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稿件报送数量不大、采用率不高等。建议:一是多培训。二是多交流。三是多指导。
宁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福东说,希望将《三明人大信息》的发放范围扩大到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利于领导掌握人大工作动态,促进人大工作。
在会议结束时,吴俊慰副主任做了总结讲话。他说,这次会议认真回顾了一年来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交流了情况,总结了经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增强了信心,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后,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报道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宣传实效。他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领导,通过落实工作责任制,扎扎实实地抓好人大宣传工作。要把人大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常性工作的范围,政治上把握好方向,工作上定期研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加强指导,经常检查督促,不断提高人大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人大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今年,我们除要着重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大“三会”重要精神的宣传外。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深入开展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各地要以这一纪念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30年来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经验。通过征文活动、组织专题报道、召开研讨会、纪念会等方式,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我市人大工作的发展与成就。做好纪念活动的宣传是今年宣传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人大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纪念活动既隆重热烈,丰富多彩,又注重特色,扎实有效。省人大常委会将在全省开展“地方人大制度建设研究”专题课题调研活动,市人大机关及各县(市、区)人大机关要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并组织好论文的撰写,争取好的研究成果。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人大宣传骨干,选择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有较好文字写作和综合能力的同志充实到人大宣传队伍中来。要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落实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积极组织做好投稿和上报信息工作,做到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争取更多的稿件被市级以上媒体采用。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考核奖励制度的,要尽快研究制定,认真抓好落实兑现,做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方方面面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借助新闻媒体的优势,拓宽人大宣传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同新闻单位的联系,经常通报人大工作情况,共同制定人大宣传计划,及时向新闻单位和记者提供报道线索。要主动邀请新闻单位及记者参加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提供活动背景材料和信息资料,还可以适时组织集中采访活动,对一些专题进行深度报道,力争多出一些精品力作,不断增强人大宣传工作实效。
(作者单位:市人大研究室)
第五篇: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
动成功举办
6月10日上午,法学院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法学院601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牵手十年 共同成长”为主题,旨在总结回顾2004级法硕毕业生毕业十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历程,凝聚校友感情,促进共同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法学院校友工作委员会主任龙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芳老师、教师代表徐教授、王副教授、校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老师出席座谈会。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1996级法律硕士校友,法学院法律硕士校友会副会长、2001级法律硕士校友应邀也参加座谈会。来自新加坡、香港地区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10余名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生和家属参加了返校聚会活动。
返校座谈会由龙教授和2004级法律硕士1班班长赵玉港共同主持。
在学院领导和老师致辞环节,阎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向返校校友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在服务校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韩院长代表法学院对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及其家属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对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精心制作的通讯录做了精彩点评,并对校友们及其家属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温馨的祝福。韩院长寄语校友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充满人大法学院毕业生的责任感,并用健康、自信、快乐、宽容四个词祝福校友。
王老师在讲话中回顾了自己指导2004级法律硕士学生的回忆,也向校友们送上了祝福。
法硕校友会代表王立君和肖宝兴在讲话时,祝贺2004级法律硕士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的顺利举行,并结合自己在法学院的求学经历和毕业后的工作生活,对学院和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们送出了诚挚的祝福。
在校友代表发言环节,来自广州的胡丽萍,新加坡的邹阿源,北京的范围、梁雪峰、曹颖,贵州的蒋炜分别发言。在发言中,他们情深意切地回顾了在法学院学习的经历,感谢法学院对自己的教育和各位老师的教诲。他们表示,在法学院学习的两年是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在法学院不仅学习到了法律知识,还学到了做人做事的真谛,学到了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作风。所有这些,都为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发展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学院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家,不管身在何地、身居何位,都不会忘记法学院的培养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座谈会上,2004级法律硕士校友向学院发展基金进行了捐赠,以感恩学院的培养,为学院科研教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学院领导、老师和参加返校活动的校友及其家属在明德法学楼前合影留念。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