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驻华大使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论坛讲话
Remarks at Clean Energy Forum 在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上的讲话
Jon Huntsman, Jr., U.S.Ambassador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洪博培
January 18, 2011 2011年1月18日
I want to thank so many of my friends from China an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ho are gathered here.We have so many excellent leaders.Zhang Guobao, my good friend and former Ambassador Zhou.Zheng Bijian, my excellent friend.Just to name a few.And I’m so very, very delighted that this session through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is able to shine a spotlight on something as important as clean energy within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I want to thank John Thorton, who himself is a one-man think tank, for his friendship and for his vision and for his guidance, in particular [a thank you for] bringing us all here today.我要感谢聚在这里的这么多从中国和美国来的朋友。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领导者。我的好朋友张国宝及前周大使。我出色的朋友郑必坚。仅举几例。而且我非常非常高兴,通过布鲁金斯研究所,这次会议能够聚光在一个美中关系中如清洁能源一样重要的事情上。我要为约翰•索顿的友谊,他的远见和他的指导,尤其是今天把我们大家都聚到这里来,而感谢他,他自己就是一个人的智囊团。
Winston Churchill used to say famously, “You never kiss a person who’s leaning away from you.You never climb a mountain that is leaning toward you.And you never speak to a group that knows a hell of a lot more about the subject matter than you do.” This is the cardinal rule that I am violating this morning.My friends in China have another way to say it, “showing off one's skill or talent before an expert.You know more about this policy.I'm just learning from you.” [Tāmen jiùshì shuō, bānmãnnîngfǔ, guān gōng miànqián shuǎ dàdāo, nǐmen dōu gâng zhīdào zhâge zhângcâ, bù zhǐshì lǎobǎixìng zhâyàng zi, wǒ zhǐshì gēn nǐmen xuãxí] [Laughter].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你永远不亲吻一个正躲开你的人。你永远不爬一座向你倾斜的山。并且,你永远不对一群对相关议题比你了解得多得多的人发言。”这是个我今天早上正在违背的基本规则。我的中国朋友有另一种说法,他们就是说,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你们都更知道这个政策,不只是老百姓这样子,我只是跟你们学习。[笑]。
In just a few hours President Hu will arrive in Washington.This is the first State visit by a Chinese leader since 1997 when Jiang Zemin visited Bill Clinton.Strobe Talbot remembers that.My good friend Ken Lieberthal who we all read and follow closely remembers that.Mack McCarthy, my friend, remembers that as well.Think about it.Almost 15 years has passed.The world has changed a lot since then.在仅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胡主席将抵达华盛顿,这是自1997年江泽民访问比尔•克林顿以来,中国领导人的首次国事访问。斯特罗布•塔尔博特记得此事。我们大家都阅读并密切跟踪的我的好友李侃如记得此事。我的朋友麦克•麦卡锡也记得此事。想想吧。近15年已经过去了。自那时以来,世界已经改变了很多。
We all remember when Deng Xiaoping visited the United States in 1979 and the vivid images that came from that visit.He helped set the course for a new and revitalized U.S.-China relationship.And I believe President Hu’s visit will have a similar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where this relationship will go in the decades ahead.我们都记得邓小平1979年访问美国及那次访问的生动画面。他帮助为一个崭新和恢复活力的美中关系设定了道路。而我相信胡主席的访问将会对这一关系在未来几十年的走向产生类似重大的影响。
Where this relationship goes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but also for the rest of humankind.You see, no two countries are more prominently positioned on the world stage today.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conomies.We have two of the largest militaries.We are the two largest energy users and carbon emitters.For so many reasons, this is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that touches every country on earth.And if you pick any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of our day from the economy to the environment, from national security to nuclear proliferation, the way forward must include joint action by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而这一关系的何去何从不仅对美国和中国,而且对其余人都重要。没有哪两个国家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具有更突出的位置。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我们有最大的军力之二,我们是两个最大的能源用户和碳排放国...因为如此多的理由,这是一个涉及地球上每个国家的双边关系。而且如果你任选一个我们今天最关键的问题,从经济到环境,国家安全到核扩散,前面的道路必须包括美国和中国的联合行动。
To be su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do have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that we need to be honest about and confront openly and respectfully, and believe me;neither side is shy about that.In my opinion that is the best way to develop a friendship, especially among friends and partners.Building trust the old fashioned way, just as we have done now for almost 40 years since the Shanghai Communiqué was signed in February of 1972.It’s not always easy, it won’t always be smooth, but the reasons for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both countries are just too compelling.And if either country wants to succeed, both countries will have to work together.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和中国确实有我们需要诚实对待和我们需要坦率而恭敬面对的重要而根本的差异,请相信我,没有任何一方对此羞于启齿。在我看来,这是发展一种友谊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朋友和合作伙伴之间。通过旧的方式建立信任,正如我们自上海公报于1972年2月签署的近40年来所一直做的。这不总是容易的,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是两国密切合作的理由太迫切了。如果任何一国要取得成功,两国必须共同努力。
So as we move forward I believe increasingly we need to demonstrate the tangible benefits of this relationship.We need to highlight how this relationship helps improve lives here in America from Wall Street to Main Street, and believe me, in this age of instantaneous communication I believe the same will be required of my friends from China.This is what makes today’s gathering so timely and important.所以,随着我们向前进,我越来越相信我们需要证明这种关系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需要突出这种关系如何帮助改善美国从华尔街到主街的生活。请相信我,在这个即时通信的时代,我相信也需要我的来自中国的朋友们同样做。这使得今天的聚会是如此及时和重要。
Cooperation on clean energy is a prime example of where we can further our common interests and benefit not only our people but also many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decades to come.清洁能源合作是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推进我们的共同利益,并在未来几十年造福于不仅是我们的人民,而且还有世界各地许多人的最好例子。
Our two countries have had some successes in this area.You’ll hear about them through the day.The problem with those successes, which are often accomplished in the context of a JCCT or an S&ED or some other acronym, they don’t necessarily resonate with average Americans or average Chinese.We have to humanize these accomplishments.We have to make them real in ways that citizens on both sides better see the benefits of supporting a strong U.S.-China relationship.我们两国已经在该领域有了一些成功。你一整天都会听到这些。问题是,这些成功,往往是在商贸联委会,或战略和经济对话,或其他一些类似活动的背景下取得的,未必与普通美国人或普通中国人产生共鸣。我们必须赋予这些成绩人性;我们必须通过双方公民更好地看到支持强大美中关系的好处的方式,让他们变得真实。
What does that mean? It means we can’t just discuss these topics as abstruse or technical issues because they aren’t.Ultimately we need to make clear that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best opportunities we ha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average American families and businesses, big and small, because th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re increasingly very real.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将这些议题作为技术问题来讨论,因为他们不是。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明确指出,美中关系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改善普通美国家庭生活品质和无论是大还是小企业的机会之一,因为这些经济机会正越来越十分真实。
So when people ask me why we should cooperate with China on clean energy initiatives, I say it’s very simple.We are embarking on a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clean energy like the space program or electronics of the 20th Century that will dramatically expand high quality jobs, living standards, and our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We’ll get better products, lower prices, and more jobs in both countries.I believe the possibilities in this particular area--clean energy--are unlimited.所以当人们问我我们为什么要与中国就清洁能源动议进行合作时,我说这很简单。我们正着手于清洁能源技术革命,这就像空间计划或20世纪的电子产品一样,将大大扩大美国的高品质工作、生活水准和我们的经济。在两国我们都将得到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工作。我相信,在清洁能源这个特殊的领域里,可能性是无限的。
Here’s a good example.A few months ago I met the legendary innovator and philanthropist Bill Gates in Beijing.Now generally when Bill Gates mentions he has an idea for a new product, I listen.This time the product is a new kind of nuclear reactor, something that could operate for 40 to 60 years without refueling.Compare that to what we have today where reactors need to be opened up and refueled every 18 months or so.这有个好例子。几个月前我在北京见到了传奇创新者和慈善家比尔•盖茨。现在一般来说,当比尔•盖茨提到他有个新产品的构想时,我会倾听。这次的产品是一种新核反应堆,它可以持续运转40到60年而不用添加燃料。把它跟我们现在已有的产品比较一下,现在的反应堆需要每隔18个月左右打开添加燃料。
So if this technology works, we would need a lot less uranium to create a whole lot more energy with far less nuclear waste.And keeping the uranium inside the reactors means we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errorists buying it on the black market.You can see why this would be of such great interest to so many people.所以,如果这项技术有用,我们需要少得多的铀就能产生多得多的能量,而少产生很多核废料。而将铀留在反应堆内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担心恐怖分子会在黑市上买到它。你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它有如此大的兴趣。
But why China? This is an American company, but the simple reality is right now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means it would take decades just to certify the design.So by partnering with the Chinese they can move ahead and then commercialize the technology around the globe when it is proven.The end results--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ould get cleaner, safer energy, and a joint U.S.-Chinese company could lead the world in nuclear reactor construction.That is a very big deal for so many involved.但为什么是中国?这是一家美国公司,但简单的现实是现在美国的法律环境意味着仅验证这个构思就需要几十年时间。所以,通过与中方合作,他们就可以取得进展,然后在它被证实时在全球将这项技术商品化。最终的结果——全世界的国家将得到更清洁、更安全的能源,而一个美中合营公司将在核反应堆建设方面领先世界。对这么多相关人士来说,那是一件大事。
Today with jobs being so very needed, our cooperation on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is creating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for new employment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Westinghouse is a prime example.I’m sure many of you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their work in China where they’re focused on four next generation nuclear reactors.What you may not know is those four reactors in China have already either saved or created 5,000 high quality jobs here in America and across 13 different states.今天由于人们如此迫切需要工作,我们在清洁能源发展上的合作正在全美国创造巨大的新就业机会。西屋电气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我确信你们中很多人已经很熟悉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在这里他们正从事四个下一代核反应堆的工作。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中国的这四个反应堆已经在美国13个不同的州挽救或创造了五千个高品质工作。
So as long as we continue to produce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and maintain 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education, the China market will loom very large.And as China continues its efforts in renewable energy, we’re beginning to see Chinese companies launching ope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at means even more investment and job creation here for us.所以,只要我们持续产出尖端技术,在管理、服务和教育上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中国市场将会非常惊人。而随着中国继续它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努力,我们开始看到中国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而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甚至更多投资和工作创造。
More broadly, our cooperation on clean energy is important and timely because of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This is a global challenge and it cannot be resolved unilaterally.We need to cooperate across ideologies and across borders, and we are.更广泛地说,由于清洁能源对环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在此方面的合作是重要而及时的。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不可能单方面得到解决,——我们需要跨意识形态和跨境合作,而我们正是这么做的。
Both countries have committed $150 million in public and private support for a new clean energy research center which will help generate new ideas and new products in at least three critical areas with vast potential.Efficient building codes,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and electric vehicles.两国都承诺为新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提供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支持,它将有助于在至少三个有巨大潜力的方面产生新想法和新产品:更清洁的建筑规范、碳捕获与封存和电动交通工具。
Why do I think these are such critical areas for research and cooperation? Well look at the numbers.Seventy percent of China’s energy comes from coal.China currently uses half the world’s cement every year and if current building trends continue, will probably build enough floor space in the next 30 years to pave the entir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 one year, that’s all of New York.为什么我认为这些是研究和合作的如此关键的领域呢?我们来看一下数字。中国70%的能源来自煤炭。现在中国每年使用世界上一半的水泥,如果现今的建造趋势持续下去,中国在未来30年里将建造足以铺满整个美国的建筑面积。一年就是整个纽约。
Last year in Beijing there were more than 700,000 new cars on the road.That’s 2,000 new cars every day in Beijing alone.That might be hard to imagine, but take it from a guy who makes the commute daily.My travel time has almost doubled in the last year.去年在北京,有70多万辆新车上路。单在北京每天就是两千辆新车。这可能很难想象,但是请相信一个每天通勤的人的话。去年我行路的时间增加了几乎一倍。
The challenge now is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We’re moving in a similar direction.The question is how do we ensure a common pathway for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现在的挑战是:我们将从这里走向何方?我们正在朝同样的方向前进。问题是我们怎样确保美国和中国都走在共同的道路上?
And that puts us back to where I started.These cooperative efforts will only work if we have the public behind us.We have to be relentless in demonstrating the benefits and speaking honestly about the challenges.而这把我们带回到我开始的地方。这些合作努力只有在我们背后有公众支持时才有用。我们需要不懈地证明其好处以及诚实地说出那些挑战。
In closing, let me suggest three ways we can broaden the public’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ou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nd the need for greater cooperative efforts.最后,我建议三种方式,扩大公众对我们与中国关系重要性以及需要更大合作努力的理解。
First, we need to continue to expand and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country to country and people to people.We are already moving toward our goal to send 100,000 U.S.students to China, which is perhaps the greatest investment long term that this country could be making.I know we’re working overtime in our embassy in Beijing and our consulates throughout China to process a record number of visa applications for China’s business delegations, students, performers and tourists heading here to the United States.第一,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和增进国家对国家以及人民对人民的相互理解。我们正在向我们输送10万美国学生去中国的目标前进,这可能是这个国家能够做出的最大长期投入。我知道我们正在我们北京的使馆和中国各地的领事馆中加班工作,处理创纪录数量的来自中国商务代表团、学生、表演者和旅游者前往美国的签证申请。
We just recently confirmed that China currently is the number one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sending students to the United States--130,000 in total.An increase in just one year by 30 percent.And by the way, in terms of job creation let me just add that pretty much every one of those 130,000 students is paying full tuition which means every time we issue one of those visas we are either saving or creating a job in the United States.我们就在最近确认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输送学生到美国最多的国家——总数为13,000。仅在一年就上升30%。说到工作创造,我顺便说一点,几乎130,000名学生中的每个人都在支付全额学费,这意味着,我们每发出一份这类签证,就在美国保留或创造了一份工作。
Second, we need to continue our cooperative effort to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This is a critical issue in the high-tech sector including clean energy, and it generates a lot of concern in both U.S.and Chinese companies.We spent the past 16 months in particular working hard to convince Chinese businesses that this is not a U.S.versus China issue.This is an issue that affects anyone developing new ideas and new products.第二,我们需要继续我们的合作努力,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这是包含清洁能源在内的高科技领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美国和中国的公司中都引发许多关切。我们特别花了过去16个月,努力说服中国业界,这不是一个美国与中国的问题,这是一个影响任何人开发新想法和新产品的问题。
I was lucky enough to address a room full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last year at Jack Ma’s conference in Hangzhou where the U.S.relationship started in 1972.I can tell you this next generation of Chinese innovators and strategic leaders get this better than just about anybody, regardless of nationality or business affiliation.Increasingly, they have at least as much to lose from IPR violations as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So I’m very optimistic we’re starting to gain a little ground on this.去年,我很幸运地在杭州马云的大会上向满满一屋子中国企业家发表演讲,杭州也是1972年美国关系开始的地方,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一中国创新者和战略领导者们的下一代,他们比不论国籍或企业隶属关系的任何人都更好地知道这一点。从知识产权侵犯中,他们正越来越遭受至少与他们的美国同行同样多的损失。因此我非常乐观,我们在这点上正开始取得进展。
I should also note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ently launched a six month crackdown on counterfeit technology and is making sure every government office is buying legal software only.No bootlegs.We greatly applaud this effort.我还应指出的是,中国政府最近启动了一个为期6个月的打击伪冒技术行动,并正在确保每一个政府办公室都只购买正版而非盗版软件。我们非常赞赏这一努力。
Third, we should expand our official points of contact.Tomorrow’s state visit should help us usher in a new era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not just at the top, but across the board.We need to encourage our governor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our mayors and local officials to spend a little more time comparing notes.The future of this relationship will be more Alabama and An Hue or Salt Lake City and Shijiazhuang.第三,我们应该扩展我们官员间的联络点。明天的国事访问应该帮助我们引入一个双边合作的新时代,不只在高层,而是全方位的。我们需要鼓励我们的州长和省长,我们的市长和地方官员多花一点时间交换意见。这一关系的未来将不仅是阿拉巴马和安徽或盐湖城和石家庄。
Last September we organized a visit by over 20 Chinese mayors to U.S.West Coast cities to exchange views with their U.S.counterparts on deploying green technologies in cities in both our countries.Ultimately that i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will flourish--at the grassroots.Where we live and where we work.On Main Street and around the family dinner table.去年9月,我们组织了一次访问,20多位中国市长访问了美国西海岸城市,与他们的美国同行就在我们两国的城市中有效利用绿色技术交换了意见。最终,这是这一关系蓬勃发展之所在——在基层。我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在主街上和家庭餐桌的周围。
It is the opinions generated in every home and every hutong that will determine the long term success of this relationship.正是在每个家庭和每个胡同中产生的意见将会决定这一关系长期的成功。
As I said at the outset, President Hu’s visit is as important an opportunity as we have had in years to bring this relationship into our daily conversation.Our Presidents are talking;our businesses are growing and expanding;even our militaries are starting to reengage with one another as they did last week with Secretary of Defense Gates while he was in China for yet another very important exchange.如我刚开始时所说的,胡主席的访问是一次重要机会,就如同我们多年来把这一关系带到我们日常谈话中来的机会一样。我们的元首们正在会谈,我们的生意正在增加,甚至我们的军方也正在重新彼此接触,正如他们上周对国防部长盖茨所作的,当时他在中国进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
Our job, whether it’s about clean energy or energizing the private sector, is to make the benefits of this relationship as clear as possible for the people of each country.We have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ordinary Americans just as the Chinese have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ir citizens.If sustained common ground is to be found in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there is no better impetus than the strong desire on both sides to aggressively pursue a clean energy future.And by doing so, we will likely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y favorite Han Dynasty aphorism.“Help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progress together.” [Hùxiāng bāngmáng, hù xiàng xuéxí, gòngtóng jìnbù].不管是关于清洁能源还是活跃私营机构,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每个国家的人民尽可能清楚地知道这一关系带来的利益。如同中国人必须改善他们人民的生活一样,我们必须改善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如果要在美中关系中找到持久的共同点,没有比双方积极寻求一个清洁能源的未来的强烈愿望更好的推动力了。这样做,我们将可能更好地理解我最喜欢的这句汉朝格言的意义。互相帮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Thank you all very much.非常感谢大家!
第二篇:清洁能源
一、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小常识
1、用布袋取代塑料袋
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2、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
我国是人口大国,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3、尽量少用电梯
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吨。全国60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可节电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4、合理使用冰箱
每天减少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1年可省下30度电,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千克;及时给冰箱除霜,每年可以节电184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冰箱普遍采取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电73.8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8万吨。
5、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
第一个措施,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
这样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6.3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可省电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7700万台电脑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4.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43万吨。
第二个措施,调低电脑屏幕亮度
调低电脑屏幕亮度,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约3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9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可省电约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6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7700万台电脑屏幕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省电约2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第三个措施,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
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每台每年可省电1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6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3000万台打印机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二、低碳经济相关知识的介绍
(一)、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三)、低碳生活十大准则
低碳生活方式其实很简单:做到以下事项,你就是个环保人士: 准则1:拒绝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多使用环保袋。准则2:巧用废旧品。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准则3:远离一次性。用手帕代替纸巾,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具。准则4:提倡水循环。节约用水,生活用水循环使用,尽量使用二次水。准则5:出行少开车。出门少开私家车,多步行、骑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准则6:用电节约化。选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少用空调,温控适度(夏季26℃以上,冬季20℃以下),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准则7:办公无纸化。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现在能源处就是双面打印。准则8:购物需谨慎。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准则9:植物常点缀。在办公室和家庭阳台等处摆放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美化周边环境。准则10:争做志愿者。践行环保理念,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四)、在认识低碳经济上,有哪些误区?
在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还必须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一,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五)、粗略的算一算你制造了多少二氧化碳? 据环保专家的估算,歌坛天后麦当娜最新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带来163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内影星周迅用6000块买了238棵树,为的是抵消她因为飞行了14万公里所产生的那个碳排放量数字——19493千克。由于人类的活动必须以能源消耗为代价,因此,不论是吃饭呼吸,还是开车走路,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意味着向大气中排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比如二氧化碳。
给二氧化碳算笔帐
其实,不用求助于环保专家,给大家推荐一个人性的小工具——碳排放计算器,有了它,不管是个人的吃喝拉撒睡,还是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都能一清二楚地计算出。比如,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2.7;乘坐飞机进行200公里以内的短途旅行,氧化碳排放量(Kg)=公里数×0.275„„是不是还有点复杂,举个简单例子吧。夏天开空调,如果不考虑温度,每小时耗掉1.5度电,一夜下来,大概要排放10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这还只是简简单单的活动,再看看排放的大头,最厉害的还是使用消耗能源巨大的交通工具,比方说,如果你乘坐飞机从北京飞到上海去看世博会,实际里程是1088公里,排放出151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突然头脑发热,决定改为驱车前往,291千克的二氧化碳就排出去了,比坐飞机还足足多排了140千克。如果你觉得这样一项一项地计算太麻烦,碳排放计算器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根据家庭人数、个人的住房结构、家用能源概况、交通习惯和环保习惯整体估算整个家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如,如果你是一个住在城市小户型房里的三口之家,家里的所有灯具都使用节能灯泡,喜欢随手关灯,习惯淋浴,没有私家车,也不投资旅行,家人都骑单车上班,每年乘坐出租车的里程不超过500公里,那么恭喜你,你家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为2吨,低于中国家庭每年碳排放量的平均水平2.7吨,而美国的家庭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 吨。
三、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困局的钥匙吗?
一直以来,包括核能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短缺的钥匙,是替代传统能源,解决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的主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绿色能源的浪潮。但是,自日本核事故之后,反对核能的声音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清洁能源能否破解全球能源困局再一次被打了问号。
那清洁能源的含义是什么呢?
清洁能源也叫绿色能源,他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二是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与此同时,大量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1987年以来,工业化国家利用太阳能、水力、风力和植物能源获得的电力相当于900万吨标准煤的能量,而且这种增幅在本世纪内将以平均每年15%~19%的速度增长。清洁能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清洁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清洁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将煤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煤气或“煤”油,通过高新技术严密控制的燃烧转变成电力)和核能等等。
介绍几种清洁能源
1、生物能源 人们常常提到的绿色能源,一般是太阳能、氢能、风能等,但另一类绿色能源,就是绿色植物给我们提供的燃料,我们就管它叫做绿色能源,又叫生物能源或物质能源。其实,绿色能源是一种古老的能源,千万年来,我们的祖先都是伐树、砍柴烧饭、取暖、生息繁衍。这样生存的后果是给自然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沉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利用生物能源,维持人类的生存,甚至造福于人类,必须按照它的自然规律办事,既要利用它,又要保护它,发展它,使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在绿色能源中,另一种资源是草类。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的草场面积有26亿公顷,绝大部分是天然草场。它既能放牧,又是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乐园。还有一部分草场专为牲畜越冬提供饲料,极少部分的草场才是为人们生活提供燃料的。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大多数农民们的燃料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农民朋友,冬季取暖不再用柴火烧炕,而是电热毯一插温暖如春,做饭也不再烧柴、烧秸秆了,而是用上了蜂窝煤炉、液化气灶以及沼气。即使烧秸秆,也是边远山区极少一部分,或个别农家。而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成堆成山,有的甚至侵占了农田。因此,有的农民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影响高速路行车和飞机起降。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最有效的是搞综合利用。实践证实,农作物秸秆既可以作肥料,又可以作饲料,又可当柴烧。如果我们把农作物秸秆沤制沼气,产生出的沼气可作燃料,也可用沼气灯照明,腐烂了的秸秆,还可以作肥料。如果把秸秆粉碎后与草混合还可喂牲畜,牲畜的粪便也可以用来沤制沼气,产生沼气以后剩下的渣子还可以作肥料。因此,大力发展沼气开发综合利用,是解决农村目前能源短缺的好途径。
生物燃料的优点:生物质能源的“至美”之处在于其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又兼具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第一,生物燃料是唯一能大规模替代石油燃料的能源产品,而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及其他新能源只适用于发电和供热。第二,生物燃料产品上的多样性。能源产品有液态的生物乙醇和柴油,固态燃料,气态的沼气等多种能源产品。既可以替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也可以供热和发电。第三,是生物燃料的“物质性”,可以像石油和煤炭那样生产塑料、纤维等各种材料以及化工原料等物质性的产品,形成庞大的生物化工生产体系。这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可能做到的。第四,生物燃料的“可循环性”和“环保性”。生物燃料的全部生命物质均能进入地球的生物学循环,连释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重新被植物吸收而参与地球的循环,做到零排放。物质上的永续性、资源上的可循环性是一种现代的先进生产模式。第五,生物燃料的“带动性”。生物燃料可以拓展农业生产领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促进制造业、建筑业、汽车等行业发展。发展生物燃料,还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中小城镇发展,缩小工农差别,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生物能源的代表——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是以大豆、油菜籽、油棕、黄连木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生物柴油具有下述无法比拟的性能: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量低,可减少约3 0%,生物柴油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排出的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由于生物柴油含氧量高,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2.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冷滤点(冷滤点是衡量轻柴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柴油低温实际使用性能,最接近柴油的实际最低使用温度。5号轻柴油的冷滤点为8℃,0号轻柴油的冷滤点为4℃)达-20℃。3.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4.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生物柴油不属于危险品。因此,在运输、储存、使用方面的安全性是显而易见的。5.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燃烧性好于柴油,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6.具有可再生性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储量不同,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可供应量不会枯竭。7.可直接添加使用,无需另添设加油设备,无需对人员进行特殊技术训练。8.生物柴油以一定比例与石化柴油调和使用,可以降低油耗、提高动力性,并降低尾气污染。
2、天然气
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减少煤和石油的用量,因而大大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舒缓地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其优点有:
绿色环保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而
经济实惠 天然气与人工煤气相比,能延长灶具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安全可靠 天然气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
无毒、易散发,比重轻于空气,不宜积聚成爆炸性气体,是较为安全的燃气。
3、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
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遇火即可燃烧,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全球资源总量的两倍,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力研究、争先勘探的重要对象。据测算,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我国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目前,全世界拥有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或50年后逐渐枯竭。而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缺点是在‘可燃冰’的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对温压条件的控制,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的加剧、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海底滑塌等。所以现在开采还面临一定的难度。
4、海洋能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有:
1、潮汐能
2、波浪能
3、海水温差能
4、盐差能
5、海流能
5、太阳能
我国已经启动了金太阳和屋顶项目,工程合计已经达到1400多兆瓦,预计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
太阳能的用途:
(1)、光与热的转换。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2)、光与电的转换,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车、船等。太阳能清洁能源是是一种环保、安全、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6、风能
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风力的开发和利用,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2010年,中国内地新增风电机组12904台,同比增长73.3%;累计装机容量达44733.29兆瓦,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气、联合动力、明阳风电等一批国内品牌的风机制造商迅速崛起,并与国际领先水平站在同一起点上竞争。
风电优点
1、清洁,环境效益好;
2、可再生,永不枯竭;
3、基建周期短;
4、装机规模灵活。
缺点
1、噪声,视觉污染;
2、占用大片土地;
3、不稳定,不可控;
4、目前成本仍然很高。
5、影响鸟类。
风能和太阳能行业追风逐日,化古老能源为时代动力,为世界注入鲜活、源源不绝的动力。作为新能源的代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7、水电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水电成为需要积极发展的能源种类。我国幅员辽阔,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理论年发电量6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容量和经济可开发容量分别为5.42亿千瓦和4.02亿千瓦。我国水电年可发电2.47万亿千瓦时,可折算为12.4亿吨原煤或6.2亿吨原油。水电早开发一年,从理论上每年就能节约12.4亿吨原煤或6.2亿吨原油,大大节约能源的耗费。
8、氢能
特点:
1、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
2、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O0倍。
3、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4、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9、二甲醚
二甲醚用途非常广泛,目前主要可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工业,广泛应用于轻工、制药、燃料、农药等工业,二是替代或掺烧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三是替代或掺烧汽、柴油用作车用燃料,是目前仅次于氢气的超清洁燃料。
10、核能
日本核事故危机之后,核能的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不少国家叫停了核能在建项目,重新审查核能发展规划。在美国、德国等核能大国,政府都面临着环保组织和民众巨大的压力。公众对于核能源建设及核废料处理的不接受和不信任,会对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的建设产生更多的阻力和挑战。日本全国现有55座核电站,占发电量的30%左右。日本有七成以上的核电站,位于日本地震预知联络会划定的地震指定观测地域,也就是地震发生可能性较高的区域。大灾一来,核电站的脆弱性可想而知。此次福岛核泄漏危机,对于全球正在蓬勃发展的核能产业带来巨大打击,核电安全性问题因此进一步被放大,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核能政策。
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约为17%。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今后20年世界核电装机容量至少增加40%,达到5.1亿千瓦。从世界各国核电发展历程来看,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核能的利用较为充分,其核电比重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较高。目前法国、美国均表示不会因此放弃对核电的使用和开发。而在风电、太阳能短期还不能占据主流的情况下,核电仍是清洁能源中的重要选择。我国的核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共有13个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082万千瓦。开工在建核电机组达26台、2914千瓦,是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这些在建的一期项目大多集中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投产,预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4000万千瓦。
核电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福岛核电站的事发原因、处置过程及补救措施,都将成为中国核电工业今后强化安全保障的难得经验。被誉为最清洁能源的核电,一旦遭遇超出设计能力所能应对的自然或人为灾害,就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如果没有成熟的技术和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这种危险,这种清洁能源转眼就成为了最危险的灾难源。所以在发展这种含有潜在高风险的行业时,必须进行周密而审慎的评估,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进一步提高设备标准和技术门槛,合理选址并留下足够的安全缓冲地带,对设备运行严格实施全程安全管理,尽量避免因意外因素而导致灾难性后果产生。
推而广之,对于有着潜在危害性的相关行业,包括矿山、油气开采,危险化学品、管道运输等,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等各种含有潜在风险的能源获得方式,都应该加强安全防护、灾难应急、事故处理及救援能力建设,在全世界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各种设施的技术参数和标准应该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第二届校长论坛
程河镇中心学校
关于开展“三看三找”和举办第二届校长论坛活动的通知
各支部、中小学校:
7月18日,全区在襄州二中召开了校长论坛会,教体局局长蔡继革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通过校长论坛这一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求各镇要深入开展校长论坛活动。7月29日,局办公室又发布了襄州教办〔2014〕13号,即《局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蔡继革同志在校长论坛和班主任论坛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围绕8个主题进行重点研讨,并深入组织座谈研讨,开展“三看、三找”活动,即:看形势,找方向;看任务,找定位;看要求,找差距。通过专题研讨和“三看、三找”活动,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任务、梳理问题、破解难题、找出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
根据蔡局长的讲话要求和局办公室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对开展“三看三找”活动和举办“校长论坛”活动做如下安排。
一、围绕八个研讨主题,深入开展“三看、三找”活动
八个研讨主题为:
1、当前骨干教师集中在我们领导干部中,如何加以解决?通过大比武,你是否有勇气参加?会取得什么成绩?
2、通过今天的校长论坛活动,作为校长,如何发挥引领、支撑、服务作用?演讲内容能否成为新学期的施政纲领?
3、在打赢教育教学质量攻坚战的形势下,如何提升当地的影响力?
4、如何焕发内在活力,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
5、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
6、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科研基础平台建设?
7、对举办“观点式”辩论、“案例”点评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8、班主任工作的“爱”如何体现?你在管理班级方式方法上有什么好的建议?
各支部(含幼儿园)接通知后请立即将精神传达至每位教师面前,确保全体人员对上述主题进行思考、撰写,并于8月22日前组织教师开展大讨论、大交流,深入开展“三看、三找”活动。活动结束后,各支部要做到“五有”,即有活动方案、有活动记录(图片、视频)、有体会、有专栏、有小结。各支部并于
8月22日下午5点前以电子文稿和书面二种形式将活动小结上报至中心学校,不再另行通知,逾期不报全镇通报。电子文稿发送邮箱410123172qq.Com。
二、关于举办程河镇第二届校长、园长论坛活动安排
1、参加对象:各支部书记、校长、教学点负责人、园长;程中、镇小、埠小三所学校中层以上干部。
2、论坛时间:各支部请于8月22日前举办支部论坛交流,镇级论坛将于8月24日前举办。镇级论坛支部书记、校长、园长、教学点负责人必参加,三校中层干部各按照30%的比例择优推荐参加。
3、论坛主题:结合教体局提出的“三大机制”和“六项承诺”,围绕“如何激活校园活力”、“如何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创建品牌学校”、“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大主题,谈校长、干部在打赢教育教学质量攻坚战中的角色定位、管理服务定位,拿出能促进学校实实在在发展的新目标、新举措。
4、论坛要求:
、在参加论坛演讲时一律要求脱稿,尽量使用普通话。时间不超过8分钟。、参加演讲做到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特色明显,有真实、真心、真情的表述,有思想碰撞和交流,有明晰地且符合单位实情工作目标,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措施。
、主题演讲切忌空泛陈词,禁止简单地介绍以往的办学经验。
④、中心学校将邀请区局室领导组织评委为本次论坛活动现场打分,当场公布,并制发活动的成绩通报。记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计算。
⑤、支部论坛活动结束后,同样要做到有活动方案、有活动记录(图片、视频)、有体会、有专栏、有小结。并请于8月22日下午5点前将校长论坛文稿和小结发送至邮箱410123172qq.Com。
⑥、本次论坛结果将作为暑期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依据之一。
2014年7月30日
第四篇:第二届商业论坛
第二届商业论坛——数字商业与城镇化
2014年5月14日,由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数字商业与城镇化”第二届商业论坛于上海科学会堂顺利召开。论坛特邀请上海商学院院长、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朱国宏主持论坛,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太彤参加会议并致辞,来自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高层管理人员采取专题演讲和互动讨论形式,发表真知灼见。
本届商业论坛是由全球数字商业应运而生的大环境背景推动促进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的波折起落后,我国选择了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数字商业在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对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数字商业正处于雏形,现代城镇化建设也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
我们作为上海商学院的学生,有幸能够参加本届商业论坛。此次的论坛不仅让我们充分的了解了当今时代全球的商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商业模式的未来走向将与城镇化紧密联系。张院长说过,不论哪个行业都是属于商业的。作为商业领域中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商业发展动态。
论坛在开幕式及主旨演讲结束后,迎来了最精彩的专题论讨。论坛主要第三个专题进行研讨。
1、“商务环境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专题讨论:与会嘉宾认为,当前国内贸易必须进行一次“香槟市场革命”,取消各种流通壁垒:技术性流通壁垒、绿色流通壁垒、劳工福利标准壁垒、政府服务壁垒以及税收壁垒。
2、“数据创新:商业模式转型与商业价值发现”专题讨论:学者们认为,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大数据的发展,从科研创新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大力促进大数据的发展,一些地方也陆续出台了具体的推进措施,国内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日趋活跃,大数据产业将会成为新的产业高地。
3、“新型城镇化:智慧商务与跨界融合”专题讨论:专家们提出,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建新城,更不是房地产化,而是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一目标,打造智慧城市是重要举措,信息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数据时代已经是人类无法阻挡的了。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努力的去适应。这完全符合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法则。这项法则不仅客观的存在于生物界中,同样也存在人类生活的个个环境中。体验经济与大数据的结合将产生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数据商业。数据商业必将会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形成,也会反过来作用于数据商业的发展。这将是商业领域的一场划时代的商业革命。
上海商学院
旅游与食品学院
园林122钱瑞敏 12452040219
2014年5月14日
第五篇:第二届紫光阁论坛情况
第二届紫光阁论坛情况
2011年2月24日,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紫光阁》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杂志社合作举办的第二届‚紫光阁论坛‛在同方公司国际会议报告厅圆满闭幕。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厉以宁、刘伟、辜胜阻等诸位大家亲临大会作主旨发言,使论坛大为增色,各位部委领导、司局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分别就‚十二五‛相关问题进行阐述,积极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出谋划策,生动而深刻。另外,论坛的形式也富于创新。
本次论坛是智慧的聚集,是思想的盛宴。大家围绕‚展望十二五,破解发展难题‛,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其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从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国际输入三个方面,对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进行了深刻阐述。著名学者辜胜阻围绕‚十二五‛企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刻阐释。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围绕货币供求关系、货币政策、政策目标阐述了‚十二五‛时期货币政策的特殊性。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围绕‚十二五‛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围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环保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围绕‚‘十二五’时期环保工作‛作了重点发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也结合本部门工作,详细解读了热点、难点问题,介绍了‚十二五‛时期的工作规划和安排。来自地方政府和企业界的代表就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
新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附1:本次论坛发言名单 2011年2月23日上午
主持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部长刘涛,发言人: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致辞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主旨发言 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发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发言 浙江省义乌市市委书记黄志平发言
《紫光阁》杂志理事会代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马二恩发言
2011年2月23日下午
主持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黄桂田 发言人: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主旨发言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欧文汉发言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发言 环保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发言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发言
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副局长常思勇发言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发言
《紫光阁》杂志理事会代表、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东颖发言
《紫光阁》杂志理事会代表、广西中盛天鸿投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义杰发言 2011年2月24日上午
主持人:《紫光阁》杂志社社长闪伟强 发言人: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荣泳霖发言 著名学者辜胜阻主旨发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高技术产业研究室主任曾智泽发言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发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发言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委员陈祥如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