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剧]冰与火之歌家族简介
北境王国
位于七大王国的最北面,面积接近其他六个王国之和。七大王国中,相对应的其他六大王国常被称作南境。北境和南境通过颈泽连接起来,颈泽易守难攻,所以北境的地位一直比较独立,自古以来就被史塔克家族统治。
1)临冬城:史塔克家族House Stark
城主:奈德.史塔克公爵,妻子凯特琳.徒利(婚后改姓史塔克←写下这种备注的我好二……)
史塔克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筑城者”布兰登和远古的冬境之王。数千年来,他们坐镇临冬城,以“北境之王”自居,直到“降服王”托伦•史塔克为避免战端,向龙王伊耿宣誓效忠为止。
史塔克公爵夫妇共有五个孩子,还有一个史塔克的私生子琼恩.雪诺(后成守夜人军团第九百九十八任总司令。他有一条白色沉默的冰原狼,白灵。)史塔克家族的家徽是皑皑大地上的灰色冰原奔狼,家族箴言是“凛冬将至”。(winter is coming)
河间王国
位于南境中部,连接了北境、凯岩、山谷三大王国。境内河流较多,最重要的城市奔流城三面都被河流围绕,易守难攻。伊耿征服之前被赫伦堡的葛雷艾恩家族统治,他们本是铁群岛的铁民。目前最重要的家族是奔流城的徒利家族,其次是孪河城的佛雷家族。
2)奔流城:徒利家族House Tully
城主:艾德敏•徒利伯爵(他的大姐是临冬城主史塔克的妻子,凯特琳•史塔克夫人,二姐是莱莎•艾林,鹰巢城公爵琼恩•艾林的遗孀。)
艾德敏•徒利伯爵是第一批投效征服者伊耿的河间地领主之一。伊耿称王后为犒赏徒利家族,将其提升为三叉戟河流域的统治者。
徒利家族的家徽是一尾自河中跃出的银色鳟鱼,底色则是红蓝波纹。家族箴言是“家族、责任、荣誉”。(family duty honor)
3)孪河城:佛雷家族
城主:瓦德•佛雷,河渡口领主,孪河城侯爵。
佛雷家虽是徒利家族的封臣,但履行义务却从不积极。“五王之战”爆发时,罗柏•史塔克以迎娶瓦德•佛雷的女儿或孙女为代价,赢得了佛雷家族的支持。当他转而娶了简妮•维斯特林之后,佛雷家便和卢斯•波顿一起密谋,在婚宴上谋杀了少狼主罗柏•史塔克(临冬城年轻的城主)及其追随者,这次婚礼也因之被称为“红色婚礼”。佛雷家族的家徽银灰底色,深蓝双塔。
山谷王国
位于南境的东北,境内多山,易守难攻。最重要的家族是鹰巢城的艾林家族,其次是谷地的罗伊斯家族。安达尔人入侵后被艾林家族统治。
4)鹰巢城:艾林家族House Arryn
城主:劳勃•艾林,鹰巢城公爵,艾林谷的守卫者(母亲是徒利家族的莱莎.徒利,也就是凯特琳的妹妹),一名体弱多病的八岁男孩,小名唤作“乖罗宾”。他的母亲为前首相琼恩•艾林公爵遗孀,他的继父,培提尔•贝里席,外号“小指头”,赫伦堡公爵,三叉戟河流域总督,峡谷守护者。
艾林家族袭自古老的山脉和谷地之王。他们的家徽是以天蓝为底的一弯白色新月和猎鹰。艾林家族没有参加“五王之战”,家族箴言是“高如荣誉”。(as high as honor)
凯岩王国
位于南境的西方,境内有金矿和兰尼斯特港口,是七大王国中最富裕的一个。最重要的家族是凯岩城的兰尼斯特家族。
5)凯岩城:兰尼斯特家族House Lannister
城主:泰温.兰尼斯特,凯岩城公爵,西境守护,兰尼斯港之盾,御前首相。
兰尼斯特家族是铁王座上的托曼国王的主要支持者。他们自豪地宣称血脉承袭自英雄纪元时期最具传奇性的骗子“机灵的”兰恩。凯岩城和金牙城的金矿使得他们成为各大家族里最富裕的一家。
兰尼斯特家族目前的主要成员有:瑟曦太后(国王劳勃.拜拉席恩的妻子)詹姆的双胞胎姐姐,现为凯岩城公爵夫人。
詹姆•兰尼斯特爵士,瑟曦的双胞胎弟弟,外号“弑君者”。也是国王的御林铁卫之一。
提利昂.兰尼斯特伯爵,外号“小恶魔”,侏儒和弑亲者。
他们的家徽是鲜红土地上的金色雄狮,家族箴言是“听我怒吼!”(hear me roar)
河湾王国
位于南境的西南,是物产最丰富的一个王国。河湾以前一直被园丁家族统治,目前最重要的家族是高庭的提利尔家族。
6)高庭城堡:提利尔家族House Tyrell城主:梅斯•提利尔,高庭公
爵,南境守护,边疆守护者,河湾至高统领。
提利尔家族原本世代担任河湾国王的总管之职,但宣称他们的母系血统承继自先民的园丁王“青手”加尔斯。当最后的河湾王、园丁家族的孟恩九世死于“怒火燎原”之役后,他的总管哈兰•提利尔把高庭献给征服者伊耿。作为回报,伊耿将高庭城堡和河湾地区的统治权赐给了哈兰。
“五王之战”开始时,梅斯•提利尔公爵支持蓝礼•拜拉席恩的事业,并将自己的女儿玛格丽许配给他。蓝礼死后,高庭和兰尼斯特家族结盟,转将玛格丽许配给乔佛里国王。公爵守寡的母亲,雷德温家族的奥莲娜夫人,外号“荆棘女王”。
提利尔家族的家徽是一朵盛开于青翠绿野之上的金玫瑰。家族箴言是“生生不息”(growing strong)
风暴王国
位于南境的东方,目前最重要的家族是风息堡的拜拉席恩家族。
7)风息堡:拜拉席恩家族House Baratheon前堡主:劳勃•拜拉席恩
(国王劳勃)妻子为瑟曦.兰尼斯特(后改为瑟曦太后)新堡主:蓝礼.拜拉席恩 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和蓝礼•拜拉席恩是劳勃的两个弟弟,当劳勃推翻疯王并成为现今国王后,他将风息堡交给蓝礼继承,并将前一个王朝的本营、海上要道龙石岛交给了史坦尼斯接管。
在风息堡里寄养着国王劳勃的私生子,艾德瑞克•暴风。
长子,乔佛里•拜拉席恩一世国王,在婚宴上被毒杀,终年十二岁。次女,弥赛菈•拜拉席恩公主,九岁的女孩,目前在阳戟城做道朗•马泰尔亲王的养女。三子,托曼•拜拉席恩国王,八岁的小国王。
拜拉席恩家族的原家徽为雄鹿,在推翻前王朝后改为宝冠雄鹿。家族箴言为“怒火燎原”(Ours Is the Fury)
多恩领
位于南境的东南,境内遍布沙漠和高山,民风彪悍。多恩和其他王国通过山脉隔离开来,是最后一个被坦格利安家族纳入管辖的国家,而且是通过联姻而非战争。多恩和河湾的边疆地是世仇。最重要的家族是阳戟城的马泰尔家族。
8)阳戟城:马泰尔家族House Martell 城主:道朗•纳梅洛斯•马泰尔,阳戟城公爵,多恩领亲王。他的妻子,自由贸易城邦诺佛斯的梅拉莉欧。
多恩王国是七大王国中最后对铁王座效忠的国度,血脉、习俗、地理和历史使得多恩人在维斯特洛人中特质明显。“五王之战”初期,多恩没有参加任何一边;但在崔斯丹王子和弥赛菈•拜拉席恩公主订婚之后,阳戟城宣布支持乔佛里国王的事业。
马泰尔家族的旗帜是一轮红日为一柄金枪所贯穿,他们的族语是“不屈不挠”。(unbowed unbent unbroken
旧王朝坦格利安(House Targaryen)
坦格利安是古代瓦雷利亚自由城邦的贵族后裔,同是也是龙族传人,他们的特征是异常显眼(也有人说是“非人”)的美貌,有着紫罗兰或靛蓝色眼瞳,银金色或白金色头发。龙王伊耿的祖先逃离了瓦雷利亚的灭亡末日,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混乱与屠杀,并且定居于狭海中崎岖多岩的龙石岛。后该家族随着疯王被推翻而失势。
现任女王: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一世,弥林女王,安答尔人、罗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草原上多斯拉克人的卡丽熙,人称风暴降生,不焚者,龙之母。她的龙,雷哥、韦赛利昂和卓耿。她的大哥,雷加,龙石岛亲王,在三叉戟河一役为劳勃•拜拉席恩所杀,二哥,韦赛里斯三世,被人唤作“乞丐王”,以熔金加冕而死。她的丈夫为多斯拉克人的领导者卓戈,多斯拉克卡奥。她的护卫为巴利斯坦•赛尔弥爵士,外号“无畏的巴利斯坦”,曾是劳勃国王驾前的御林铁卫队长。坦格利安家族的家徽为黑底红色的三头火龙,三个头分别代表伊耿和他的两个妹妹,族语:血火同源(Blood and fire)
第二篇:最新美剧推荐冰与火之歌
第一集 双剑
第一集的题目是双剑,最明显的表征就是片头的老兰尼斯特将老史塔克的佩剑重新熔铸成为两把剑,一把给自己用,一把给右手被砍了的弑君者使用。这是父子情!
而王后和弑君者的情人关系随着弑君者的右手被废,王后独自承受君临城破压力而意图自尽等压力,而带来了二人情侣关系的改变。
多恩亲王明面上是给国王恭贺大婚,和小恶魔道出了真实的想法——其姐作为前朝王后的悲惨遭遇及其儿女的悲剧,并留下一句诺言:“有债必偿的,不是只有兰尼斯特家族!”这是新的政治势力在君临的苗头。这股和卡丽熙有着极深渊源的多恩人,对卡丽熙有什么影响吗?继续拭目以待!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就是国王大婚前的君临!
北方继续在混战,史塔克家的封臣继续反抗者;野蛮人试图消灭黑鸦堡的守夜人军团;铁种继续占据着部分北方领域,小铁种王子即将走出牢笼;因政治路线纷争的梅姐和洋葱骑士在守夜人警告白鬼醒来的消息后取得了一致,他们有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呢?
第三篇:《冰与火之歌》读书笔记
看《冰与火之歌》时,我被震撼了。发自内心的震撼。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我在全书第四卷,行文已经过了数百万字以后,忽然看到一个伏笔起来,与第一卷前几节布下的悬念遥相呼应,配合的天衣无缝时,我真的只能说出两个字“叹服”。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著,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小说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写成的,却又能极好地拼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重复错乱,还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受。马丁的描写相当朴素,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巧妙的比喻,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世界显得栩栩如生。
等到了要我用语言去概括《冰与火之歌》的优点时,才发觉这部作品是如此的包罗万象,如此的宏大精妙。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勾心斗角的阴谋;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卑鄙无耻的谋客;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每一个人都不是情节的摆设;你会对一个人的举动恨的咬牙切齿,你会对一段情节看的怒火中烧,你会因为一个人物的意外死亡心痛不已,但是最后,你还是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随着书的进行,所有人,书中的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是反思自身的成长。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爱的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体现了宗教的精神。她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我真的爱死了这本书,我愿意像所有人推荐他。不要被他的序章吓倒,对于普通的小说来说,序章是长了、无趣了。但是对于《冰与火之歌》,这部真正的史诗奇幻,你绝对要有耐心。
你不得不为作者的预谋而击节感叹,在书中他留下了那样多的悬案、预言和传说,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网上激烈的争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人们相信,这些都确实存在于冰与火之歌的时空中,总有一天,它们会在作者的笔下自沉睡而苏醒。
第四篇: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看《冰与火之歌》时,我被震撼了。发自内心的震撼。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我在全书第四卷,行文已经过了数百万字以后,忽然看到一个伏笔起来,与第一卷前几节布下的悬念遥相呼应,配合的天衣无缝时,我真的只能说出两个字“叹服”。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着,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小说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写成的,却又能极好地拼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重复错乱,还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受。马丁的描写相当朴素,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巧妙的比喻,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世界显得栩栩如生。
等到了要我用语言去概括《冰与火之歌》的优点时,才发觉这部作品是如此的包罗万象,如此的宏大精妙。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勾心斗角的阴谋;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卑鄙无耻的谋客;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每一个人都不是情节的摆设;你会对一个人的举动恨的咬牙切齿,你会对一段情节看的怒火中烧,你会因为一个人物的意外死亡心痛不已,但是最后,你还是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随着书的进行,所有人,书中的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是反思自身的成长。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爱的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体现了宗教的精神。她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我真的爱死了这本书,我愿意像所有人推荐他。不要被他的序章吓倒,对于普通的小说来说,序章是长了、无趣了。但是对于《冰与火之歌》,这部真正的史诗奇幻,你绝对要有耐心。
你不得不为作者的预谋而击节感叹,在书中他留下了那样多的悬案、预言和传说,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网上激烈的争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人们相信,这些都确实存在于冰与火之歌的时空中,总有一天,它们会在作者的笔下自沉睡而苏醒。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冰与火之歌——这名字之前看到过很多次,但是每次都被它后面紧跟的几个字打消了兴趣:权利之争。在我看来,作为一部西方魔幻题材的作品,却以政治斗争为核心,这不免太乏味了点。我想多数看西幻的人都比较期待那些龙与魔法、英雄与传奇、战争与史诗一类的场景吧,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现实中都已经看得很多了,又何必到幻想故事中继续看呢。不过,这两天看完了电视剧的第一季,发现我的想法或许还是有些偏颇了。
这两天闲来无事把第一季全下下来看了看,虽然中间有些地方感觉有点跳跃,但是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只是一个宏大故事的开端。
开始的两集很不错,神秘的异鬼、黑衣的守夜人、长得略像菠萝(吐槽下)的龙蛋等,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然后转到临冬城,古老的城堡、身着铠甲的骑士、国王与贵族领主等,也都是常见的西幻的一些必要元素,视觉上的效果也都非常不错。但是到了中间,艾德·史塔克去了君临城做宰相,各种势力开始明争暗斗,我开始觉得枯燥无味,怎么像是看到中国宫斗片的影子?尤其是艾德公爵所表现出的政治素养的缺乏,甚至可以说是天真,让我很无语:出身于古老家族的公爵大人在政治上真有这么低能?另外,中间有些跳跃的地方让人不知所措,比如一些新的支线人物、剧情的出现显得很突兀,完全没有过渡,我只能理解为电视中很难对小说中的大局情况进行展现。
不过,看完了之后再回味一下,觉着其实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可以看很久,总比电影短短两三个小时来的爽些,哈哈。另外,突然想起那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想来即便是西幻故事里,人也肯定是主体,所以也难免会有政治斗争。但是其实还是希望多看到一些比较西幻特有的富有想象力的东西。
再说下剧集(小说)里面的一些比较好的地方吧。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异界,一个曾经有龙与魔法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新奇与幻想的世界。其次,故事有多条主线和支线,比如:王位之争、异鬼入侵、野蛮人袭来等。并且具有多人物视角,包括buster琼恩·雪诺、little布兰·史塔克、'boy'艾丽娅·史塔克、True Dragon丹妮莉丝·坦格里安、half-man提利昂·兰尼斯特等等。这样的设定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故事内容,并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然后,虽然故事的发展还是有很多西方历史事件的影子,但是其本身还是显得非常紧凑合理。
最后再感叹一句:什么时候国人能拍出这种感觉的片子,吾辈就算知足啦。
第五篇:冰与火之歌(书)读后感
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假期在同学的推荐下买了冰与火之歌.卷一。买的时候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消遣来买的没想到从中国我却学会了很多东西。无论是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还是书中所表达的情感都带给我了很大的震撼。
关于本书《冰与火之歌》是由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所著的史诗奇幻小说,是当代奇幻文学一部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于1996年初问世时,便以别具一格的结构、浩瀚辽阔的视野、错落有致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迄今,本作已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并在各个国家迭获大奖。作品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全书七卷浑然一体,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而完整的画卷。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多,顿时失去了一些兴趣。后来我翻看了这本书的序言才鼓起勇气要读下去的。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难读下去,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似乎有些颠覆我的世界观。不加任何铺垫直接开始整个故事也让我有一些难以接受。隐喻之下的权力角逐,隐含内里的精神力量
在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什么典型的政治抨击式巨作,会充满了Samuel·Huntington 那样艰涩难懂的语言,但是George·Martin显然不会是一个顶着奇幻小说家名头的政客;同时,仅仅认为他是一个单纯的“奇幻小说家”也是个错误。这里,不仅仅有奇幻的故事构架,还有不断的权力斗争,更有无法覆灭的精神支持。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大陆:维斯特洛上的七大王国。维斯特洛是一片大约有英国那么大的大陆,有可以上溯到12000年前的悠久历史。在那里每一个季节通常持续数年。这片大陆的原住民是森林之子。森林之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且使用魔法。先民们最早期的武士带着青铜武器和骑术,通过维斯特洛与东部大陆相连的陆桥(在随后的战争中被森林之子用魔法摧毁,成为多恩群岛和石阶群岛)登陆维斯特洛,并与森林之子之间展开了一系列长久的战争。战争最后以在千面屿签订的和平协议结束,根据协议,先民得到了所有的开阔地,而森林之子保有森林。
整个故事有三条主线,之间的穿插使得很多读者难以适从。但就是这三条看似独立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主线构建起了整个故事的华丽篇章。
故事的第一条主线主要讲述了在劳勃一世驾崩后,群雄并起争夺铁王座的故事:劳勃一世的长子乔弗利.拜拉席恩在其母瑟曦王后的本家——兰尼斯特家族的支持下继承了王位,然而御前首相、北境守护艾德·史塔克公爵则拒绝承认乔弗里的合法身份,主张将王位传于劳勃的二弟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公爵。劳勃广受爱戴的幼弟蓝里.拜拉席恩也对王位发起了争夺,站在其背后的乃是南境河湾地的提利尔家族。与此同时,铁群岛的巴隆.葛雷乔伊大王、多恩的道朗.马泰尔亲王都在养精蓄锐,伺机而动。
故事的第二条主线发生在寒冷的北境,北境绝境长城上有一群称为“守夜人”的黑衣战士,他们世代守卫着这座雄伟的城墙,以抵御北方的野人和传说中可怕的异鬼入侵七国。尽管在传说中异鬼已经消失了8000年之久,但是随着另一个长冬的降临,种种征兆预示着它们正在复苏并日益临近。这条主线主要通过艾德·史塔克的私生子,守夜人琼恩.雪诺的成长经历一一展开,随着情节的推进,守夜人的命运亦被紧紧的与七国间的争斗绑在了一起。
故事的第三条主线发生在狭海对岸,广袤的东方大陆——厄索斯,主角是坦格利安家族幸存的公主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丹妮的流亡经历充满坎坷,直到她奇迹般的浴火重生,不可思议的孵化出了三只幼龙,挟着龙族的余威与宿命的期盼,丹妮莉丝羽翼渐丰,而她亦从来未曾忘记自己的梦想——重回维斯特洛,夺回属于自己的铁王座。
我的感想
我认为本书最吸引人的,是在奇幻外表下的政治隐喻。A Game of Thrones——已然很明了的告诉我们本书中权力角逐的核心——尽管对于权力的拥有者它是游戏,但是对于被参与者,它则是一场赤裸裸的灾难。七国的祸心没有在塔格利安家族的统治之中覆灭,反而在末代龙王的惨败中欲火重燃,于是,无论手段,包括外邦,所有的一切都在这片大陆上沸腾,权力追逐正式上演。以家族连结成的利益集团,以及各大家族下效忠的领主,构成游戏的基本单位。不是每个家族里的每个人都渴求权力,但是被利益、荣耀、亲情、友情捆绑在一起,却是谁也逃不开,谁也逃不掉。其主旨就是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政治,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正义,只有永恒的权力。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正义总是打败非正义。但在现实中,实在是不乏一个非正义打败另一个非正义,或者两个非正义握手言和,至于绝对正义的一方,如果曾经存在过,也被非正义胁迫着,现在难以见得天日。政治,是尔虞我诈。从这点来看,这本小说是再现实不过了。Ned可谓绝对正义的代表,他善良、忠诚、正直,还恪守中世纪欧洲的道德标准。小说的一条主线,就是他作为hand of king与阴谋篡位者之间的斗争,这也是各种故事中一向可以看到的正邪之争。只是这一次,赢的不是正义之士。与其说正义被邪恶打败,不如说正义被现实打败。从发现乔弗里身份的真相开始,Ned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打败Lannister家族,但是正义者的悲悯让他做了什么:警告Cercei带着王子离开,透露自己的筹码;在国王一息尚存时他悲怜国王,放过了可以压垮非正义的机会,其实到这里他已经输了权力的游戏,他自己的悲悯之心创就了悲剧,其实,Ned在某种程度上是这场战争明显化的祸根,就如同现实中的战争导火索,可能你不是有心或者不是本意,但是把柄调换,棋局杀意已起。而国王死后,他拒绝了Little Finger让其可以保全自己的建议,使得Lannister家族在首垒中满胜„„权力的游戏不等悲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历史上的每个王朝都是建立在血肉尸首上的,不流血,靠着春风化雨,抱歉,没有完全的童话。而更为讽刺的是,在最后时刻,Ned为了保证女儿的安全,公开承认了自己的叛国罪,是实在是有违正义之名,而气数已尽的他最终难逃一死。
《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